CN218542596U - 一种双转子真空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转子真空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42596U
CN218542596U CN202222125725.6U CN202222125725U CN218542596U CN 218542596 U CN218542596 U CN 218542596U CN 202222125725 U CN202222125725 U CN 202222125725U CN 218542596 U CN218542596 U CN 218542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area
pump body
exhaust
vacuum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257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修良
韦念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Huabi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Huabi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Huabi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lin Huabi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257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42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42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425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转子真空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板,所述泵体左侧的壁中开设有吸气口,所述吸气口的右侧设置有抽吸腔,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泵技术领域,这台双转子真空泵,转子重量轻,一对转子旋转一周,单个转子做功两次,双转子就做功四次.三对转子同轴做成三个独立的空间.共同抽吸空气工作效率比传统炭片泵的抽气效率提高50%,功耗降低40%至50%,解决了传统的炭片真空泵效率低下,功耗较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双转子真空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转子真空泵。
背景技术
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通俗来讲,真空泵是用各种方法在某一封闭空间中改善、产生和维持真空的装置。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104564683A的一种真空泵转子,其包括圆柱状的转子本体,所述转子本体顶面和底面向内凹陷形成凹陷部;转子本体中部开设有轴孔;所述转子本体上等间距开设有四个转子槽,相邻的转子槽的中轴线相互垂直;所述转子槽包括由顶面向底面和侧面贯通延伸的条形槽和与条形槽贯通的弧形槽。本实用新型转子本体两端面向内凹陷并且圆滑过渡使得机械润滑性能好,另外四个相互垂直的转子槽也使得转子在运行过程中受力均匀。
但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炭片真空泵噪声大,功耗大,真空效率低,炭片容易碎裂,使用寿命短,返修率高,出风口碳粉容易造成产品沾污,碳粉尘埃引起空气污染,造成炭片真空泵附近电子电路板故障率高,传统的真空泵效率低下,能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转子真空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板,所述泵体左侧的壁中开设有吸气口,所述吸气口的右侧设置有抽吸腔,所述抽吸腔的内部设置有A轴,可以设计成双转子上下结构,也可以设计成双转子左右结构。现在以双转子上下结构剖析这台真空泵的工作原理,根据图双转子上下结构上转子设定位A转子下转子设定位B转子。所述A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A转子,所述A转子的底部设置有B轴,所述B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B转子;
所述A转子的左侧设置有AB吸气区,所述AB吸气区的顶部设置有A扫气区,所述A扫气区的底部设置有B扫气区,所述B扫气区的右侧设置有B排气区,左右结构左转子为A转子,右转子为B转子,外壳型腔泵体;无论双转子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A转子顺时针旋转,B转子逆时针旋转,型腔左侧字形中间两个圆橡胶垫点为C进气口位置,即吸气口,右侧为C点,在C点设定为真空泵的起始工作点,称为零点位所述B排气区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的顶部设置有A排气区。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沿着泵体的外表面环形排列,A转子顺时针旋转,A转子的A顺时针向C(零点方向)转动。B转子逆时针旋转,A排气区和B排气区的空间逐渐变小,空气从排气口挤出,同时C吸气区空间逐渐变大,所述抽吸腔开设在泵体的壁中,所述排气口固定安装在泵体的背面。
优选的,所述吸气口的右端与抽吸腔的内部相连通,空气从吸气口吸入,为了防止排气时的气流回串到吸气区,A转子与B转子的AB点间隙为零,两个转子的接触点即为吸气排气隔离点,所述排气口与抽吸腔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泵体的内部通过A转子和B转子与外界密封。
优选的,所述泵体的内表面与A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并且吸气排气隔离点随着转子的转动而改变,所以设计这种真空泵必须用微分法设计绘制图纸,所述泵体的内表面与B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A转子的外表面通过抽吸腔与泵体的内表面转动连接,两转子旋转的字形型腔是两个转子旋转的空间为抽吸腔,所述泵体的内表面与B转子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AB吸气区位于A转子和B转子的左侧,所述A扫气区位于A转子的外部,所述A排气区位于A转子的右侧,所述B扫气区位于B转子的外部,所述B排气区位于B转子的外部,所述吸气排气隔离点是A转子和B转子的接触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泵体1,传统的炭片真空泵噪声大,功耗大,真空效率低,炭片容易碎裂,使用寿命短,返修率高,出风口碳粉容易造成产品沾污,碳粉尘埃引起空气污染,造成炭片真空泵附近电子电路板故障率高。这台双转子真空泵,转子重量轻,一对转子旋转一周,单个转子做功两次,双转子就做功四次.三对转子同轴做成三个独立的空间.共同抽吸空气工作效率比传统炭片泵的抽气效率提高50%,功耗降低40%至50%,解决了传统的炭片真空泵效率低下,功耗较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零点起始工作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52度工作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99度工作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108度工作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158度工作状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180度工作状态图。
图中:1、泵体;2、散热板;3、吸气口;4、抽吸腔;5、A轴;6、A转子;7、B轴;8、B转子;9、AB吸气区;10、A扫气区;11、B扫气区;12、B排气区;13、排气口;14、A排气区;15、吸气排气隔离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转子真空泵,包括泵体1,泵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板2,泵体1左侧的壁中开设有吸气口3,吸气口3的右侧设置有抽吸腔4,抽吸腔4的内部设置有A轴5,A轴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A转子6,A转子6的底部设置有B轴7,B轴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B转子8;A转子6的左侧设置有AB吸气区9,AB吸气区9的顶部设置有A扫气区10,A扫气区10的底部设置有B扫气区11,B扫气区11的右侧设置有B排气区12,B排气区12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13,排气口13的顶部设置有A排气区14。
散热板2沿着泵体1的外表面环形排列,抽吸腔4开设在泵体1的壁中,排气口13固定安装在泵体1的背面。吸气口3的右端与抽吸腔4的内部相连通,排气口13与抽吸腔4的内部相连通,泵体1的内部通过A转子6和B转子8与外界密封。泵体1的内表面与A轴5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泵体1的内表面与B轴7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A转子6的外表面通过抽吸腔4与泵体1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泵体1的内表面与B转子8的外表面转动连接。AB吸气区9位于A转子6和B转子8的左侧,A扫气区10位于A转子6的外部,A排气区14位于A转子6的右侧,B扫气区11位于B转子8的外部,B排气区12位于B转子8的外部,吸气排气隔离点15是A转子6和B转子8的接触点。
使用时,可以设计成双转子上下结构,也可以设计成双转子左右结构。现在以双转子上下结构剖析这台真空泵的工作原理,根据图双转子上下结构上转子设定位A转子6下转子设定位B转子8。两转子旋转的8字形型腔是两个转子旋转的空间为抽吸腔4。左右结构左转子为A转子6,右转子为B转子8,外壳型腔泵体1;无论双转子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A转子6顺时针旋转,B转子8逆时针旋转,型腔左侧8字形中间两个圆橡胶垫点为C2进气口位置,即吸气口3,右侧为C1点,在C1点设定为真空泵的起始工作点,称为零点位。
A转子6顺时针旋转,A转子6的A2顺时针向C1(零点方向)转动,A1顺时针向C2转动。B转子8逆时针旋转,A排气区14和B排气区12的空间逐渐变小,空气从排气口13挤出,同时C2吸气区空间逐渐变大,空气从吸气口3吸入,为了防止排气时的气流回串到吸气区,A转子6与B转子8的AB点间隙为零,两个转子的接触点即为吸气排气隔离点15,并且吸气排气隔离点15随着转子的转动而改变,所以设计这种真空泵必须用微分法设计绘制图纸,下面开始叙述这台真空泵的工作原理:
两个转子旋转52度,隔离压缩区的AB结合点转移位置,隔离吸气区和压缩区,防止压缩区的气流回串到吸气区。
继续旋转55度(A转子6顺时针旋转,B转子8逆时针旋转)距离零点107度,这时候A转子6A1关吸气口,从A1顺时针到A2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称为扫气区,A2吸气完成,转为A1吸气。B转子8逆时针旋转,还处在排气吸气状态,A,B两个转子继续旋转到距离零点位108度状态,B转子8B1逆时针转动到B2形成一个封闭的区域B扫气区11;
这时A转子6,B转子8继续旋转,A1,B1同时处在吸气工作状态,两转子的A2,B2同时做排气工作,两个转子继续旋转到距离零点158度时,A2打开排气口13,A扫气区10的气流从排气口13排出,B1继续逆时针扫气,同时继续吸气,两转子继续旋转22度刚好完成180度工作,A2、B2处在起始工作点零点位置,A2、B2重复A1、B1的工作状态,两个转子继续旋转5度,B2在零点位置打开排气口13(注解:B1,B2,都在185度,或者称之为5度位置打开排气口13。因为双转子真空泵旋转180度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旋转360完成两个工作循环);
此时A,B两个转子同时处在排气和吸气工作状态,继续旋转55度(A转子6顺时针旋转,B转子8逆时针旋转)距离零点107度,这时候A转子6关闭吸气口3,从A1顺时针到A2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称为扫气区。A2吸气完成,转为A1吸气。B转子8逆时针旋转还处在排气吸气状态,A,B两个转子继续旋转到距离零点位108度状态,B转子8逆时针转动到B2,形成一个封闭区域B扫气区11,这时A转子6,B转子8继续旋转。A1,B1同时处在吸气排气工作状态,两转子的A2,B2同时做排气工作。两个转子继续旋转到距离零点158度时,A2打开排气口13,A扫气区10的气流从排气口13排出,B1继续逆时针扫气。并且继续同时吸气。两转子继续旋转22度,完成180度工作,A2,B2处在起始工作点零点位置。A2,B2重复A1,B1的工作状态。两个转子继续旋转5度,B2在零点位置打开排气口13(注解:B1,b2,都在185度,或者称之为5度位置打开排气口13,因为双转子真空泵旋转180度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旋转360完成两个工作循环)。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实施。

Claims (7)

1.一种双转子真空泵,包括泵体(1)和吸气排气隔离点(15),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板(2),所述泵体(1)左侧的壁中开设有吸气口(3),所述吸气口(3)的右侧设置有抽吸腔(4),所述抽吸腔(4)的内部设置有A轴(5),所述A轴(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A转子(6),所述A转子(6)的底部设置有B轴(7),所述B轴(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B转子(8);
所述A转子(6)的左侧设置有AB吸气区(9),所述AB吸气区(9)的顶部设置有A扫气区(10),所述A扫气区(10)的底部设置有B扫气区(11),所述B扫气区(11)的右侧设置有B排气区(12),所述B排气区(12)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13),所述排气口(13)的顶部设置有A排气区(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转子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2)沿着泵体(1)的外表面环形排列,所述抽吸腔(4)开设在泵体(1)的壁中,所述排气口(13)固定安装在泵体(1)的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转子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口(3)的右端与抽吸腔(4)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排气口(13)与抽吸腔(4)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泵体(1)的内部通过A转子(6)和B转子(8)与外界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转子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的内表面与A轴(5)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泵体(1)的内表面与B轴(7)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转子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A转子(6)的外表面通过抽吸腔(4)与泵体(1)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泵体(1)的内表面与B转子(8)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转子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AB吸气区(9)位于A转子(6)和B转子(8)的左侧,所述A扫气区(10)位于A转子(6)的外部,所述A排气区(14)位于A转子(6)的右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转子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B扫气区(11)位于B转子(8)的外部,所述B排气区(12)位于B转子(8)的外部,所述吸气排气隔离点(15)是A转子(6)和B转子(8)的接触点。
CN202222125725.6U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双转子真空泵 Active CN218542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25725.6U CN218542596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双转子真空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25725.6U CN218542596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双转子真空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42596U true CN218542596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69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25725.6U Active CN218542596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双转子真空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425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30050488A (ko) 다단형 건식 진공펌프
CN211397894U (zh) 一种高效螺杆式空压机
CN201843759U (zh) 气泵
CN211259019U (zh) 一种循环自冷却螺杆真空泵
CN218542596U (zh) 一种双转子真空泵
CN101509489A (zh) 直连式隔爆全无油涡旋真空压缩机
CN211525175U (zh) 一种扇叶及空气取水器
CN115199539A (zh) 一种双转子真空泵
CN203488368U (zh) 双级三叶气冷罗茨真空泵
CN215245767U (zh) 一种气泵单元、气泵模组和真空封口机
CN215486576U (zh) 一种多级罗茨真空泵
CN202001299U (zh) 旋转空气压缩机
CN212079675U (zh) 往复立式无油真空泵进排气机构
CN202100465U (zh) 气冷式罗茨真空泵
CN114738280A (zh) 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无油螺杆式真空泵
CN106014981A (zh) 涡旋式空气压缩机总成
CN214464971U (zh) 一种气环式真空泵
CN219529309U (zh) 双级串联螺杆真空泵
CN216922430U (zh) 一种高效节能型真空泵
CN219529311U (zh) 罗茨单级爪复合式真空泵
CN116591954B (zh) 一种转子组件及泵体结构
CN212457612U (zh) 一种聚醚醚酮材料的散热装置
CN210686304U (zh) 一种双头对称等螺距螺杆真空泵
CN213657298U (zh) 一种高效节能烤箱装置
CN216048510U (zh) 一种改良翅片的管式冷凝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