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36664U - 一种上裙板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裙板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36664U
CN218536664U CN202223271160.9U CN202223271160U CN218536664U CN 218536664 U CN218536664 U CN 218536664U CN 202223271160 U CN202223271160 U CN 202223271160U CN 218536664 U CN218536664 U CN 218536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mounting
upper skirt
mounting structure
ap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7116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登基
穆文雄
范明星
王会娟
唐朝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7116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36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36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366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裙板安装结构,包括:上裙板,用于设置在车顶的两侧,且沿车体长度方向延伸;安装组件,上裙板通过安装组件连接于车顶的两侧,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组件和第二安装组件,第一安装组件为连接支架,用于连接上裙板的上部和车顶,第二安装组件为弹性连接组件,用于将上裙板的下部压紧于车顶外侧的车体雨檐上。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上裙板安装结构,第一安装组件为连接支架,为刚性连接件,第二连接组件为弹性连接组件,第一安装组件和第二安装组件相配合,实现上裙板与车顶的连接,可灵活设置安装位置,避开车顶顶部空间紧张的区域,解决了上裙板安装时出现的空间不足的问题,同时又能保证上裙板的刚度,保证连接的牢固性。

Description

一种上裙板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裙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轨道交通车辆中,现有的高速动车组和地铁的车体结构在车体顶部通常设有空调、通风装置等机械、电气设备,为了对车顶的设备进行保护,在车顶上通常设置有上裙板,同时上裙板可以方便拆卸以满足检修需求。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裙板与车顶的连接方式使得车顶空间减小,造成车顶顶部空间紧张的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上裙板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裙板安装空间紧张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裙板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裙板安装空间紧张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裙板安装结构,包括:
上裙板,用于设置在车顶的两侧,且沿车体长度方向延伸;
安装组件,所述上裙板通过所述安装组件连接于所述车顶的两侧,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组件和第二安装组件,所述第一安装组件为连接支架,用于连接所述上裙板的上部和所述车顶,所述第二安装组件为弹性连接组件,用于将所述上裙板的下部压紧于所述车顶外侧的车体雨檐上。
可选地,在上述上裙板安装结构中,所述第二安装组件为橡胶压块,所述橡胶压块包括由下至上的方向上,宽度逐渐增大的楔形部,所述楔形部嵌入所述上裙板与所述车顶的凸肋之间的嵌槽内,以将所述上裙板压紧在所述车体雨檐上,所述橡胶压块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所述车顶的凸肋紧固连接。
可选地,在上述上裙板安装结构中,所述橡胶压块包括:
金属压板;
橡胶主体,包括楔形部,所述金属压板设置于所述橡胶主体的上侧,且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金属压板和所述橡胶主体与所述车顶的凸肋紧固连接。
可选地,在上述上裙板安装结构中,所述橡胶主体包括:
上部套接部,所述金属压板套接于所述上部套接部上;
所述楔形部,位于所述上部套接部的下方,所述上部套接部的下方形成有卡槽,所述楔形部位于所述卡槽的一侧,所述卡槽卡设于所述车顶的凸肋上。
可选地,在上述上裙板安装结构中,所述上部套接部的一端凸出于所述楔形部,以形成压接部,所述压接部压接于所述上裙板的下部的凸出部的上沿。
可选地,在上述上裙板安装结构中,所述连接支架包括:
第一连接支架,设置在所述车顶上,所述第一连接支架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
第二连接支架,包括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所述第一折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折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支架通过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紧固连接,所述第二折板固定于所述上裙板。
可选地,在上述上裙板安装结构中,所述第一安装孔为长圆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为长圆孔,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互垂直。
可选地,在上述上裙板安装结构中,所述第二紧固件为紧固螺栓,所述第二紧固件的紧固螺母压紧于所述第一折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折板之间设置有调整垫。
可选地,在上述上裙板安装结构中,所述第二折板与所述上裙板通过粘结方式和/或拉铆方式固定连接。
可选地,在上述上裙板安装结构中,所述第二连接支架折弯形成所述第一折板和所述第二折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裙板安装结构,包括上裙板和安装组件,上裙板通过安装组件设置在车顶的两侧,沿车体长度方向延伸,用于对车顶设备进行保护,避免车顶设备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受到物体的撞击。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组件和第二安装组件,第一安装组件为连接支架,为刚性连接件,用于连接上裙板的上部和车顶,同时第一安装组件为纵向延伸的支架,使得与上裙板的固定位置位于车顶的上方,第一安装组件与车顶接触面积较小,能够方便的避开贴在车顶表面布置的管线,第二连接组件为弹性连接组件,用于将上裙板的下部压紧于车顶外侧的车体雨檐上,即位于车顶的边缘处,以避开顶部空间紧张的区域。第一安装组件和第二安装组件相配合,可灵活设置安装位置,避开车顶顶部空间紧张的区域,解决了上裙板安装时出现的空间不足的问题,同时又能保证上裙板的刚度,保证连接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上裙板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一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二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二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4中的各项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00为上裙板;
200为车顶;
300为安装组件,310为第一安装组件,311为第一连接支架,3111第一为安装孔,312为第二连接支架,3121为第二安装孔,320为第二安装组件,321为金属压板,322为橡胶主体,3221为上部套接部,3222为楔形部,3223为卡槽,3224为压接部;
400为第一紧固件;
500为第二紧固件,501为紧固螺母,502为调整垫。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上裙板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裙板安装空间紧张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裙板安装结构,包括上裙板100和安装组件300。
其中,上裙板100通过安装组件300设置在车顶200的两侧,且沿车体长度方向延伸,用于对车顶设备进行保护,避免车顶设备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受到物体的撞击,以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同时,上裙板100的设置还可以减少车辆运行的空气阻力,增强车辆的美观度。
安装组件300包括第一安装组件310和第二安装组件320,第一安装组件310为连接支架,用于连接上裙板100的上部和车顶200,同时第一安装组件310为纵向延伸的支架,使得与上裙板100的固定位置位于车顶的上方,与车顶接触面积较小,能够方便的避开贴在车顶表面布置的管线。连接支架为刚性连接件,可保证上裙板100的安装刚度,避免上裙板100产生变形。同时刚性连接的方式会使上裙板100上部振动幅度减小。
第二安装组件320为弹性连接组件,将上裙板100的下部压紧于车顶200外侧的车体雨檐上,即位于车顶的边缘处,以避开顶部空间紧张的区域,弹性连接组件的设置不仅起到了固定上裙板100和车顶200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减震、消除异响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安装组件320的安装位置及安装数量可以根据车顶200的空间情况灵活设置,避开车顶200空间紧张区域,只要能够起到固定上裙板100的下部和车顶200的作用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弹性连接组件有多种类型,比如橡胶连接块或者其它类型的连接块,其具体类型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上裙板安装结构,上裙板100通过安装组件300设置在车顶200的两侧,沿车体长度方向延伸,安装组件300包括第一安装组件310和第二安装组件320,第一安装组件310为连接支架,为刚性连接件,用于连接上裙板100的上部和车顶200,第二安装组件320为弹性连接组件,用于将上裙板100的下部压紧于车顶200外侧的车体雨檐上。第一安装组件310和第二安装组件320相配合,可灵活设置安装位置,避开车顶200顶部空间紧张的区域,解决了上裙板100安装时出现的空间不足的问题,同时又能保证上裙板100的刚度,保证连接的牢固性。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安装组件320为橡胶压块,为了使得橡胶压块将上裙板100的下部压紧于车顶200外侧的车体雨檐上,橡胶压块包括由下至上的方向上,宽度逐渐增大的楔形部3222。楔形部3222嵌入上裙板100与车顶的凸肋之间的嵌槽内,以将上裙板100压紧在车体雨檐上,楔形部3222的设置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车体雨檐空间实现安装固定的目的。楔形部3222嵌入嵌槽内的深度越深,与嵌槽配合的位置越宽,则对上裙板100的压紧力越大,因此可通过调节楔形部3222嵌入嵌槽内的深度,调节第二安装组件320对上裙板100的压紧力。
为了保证上裙板100与车顶200连接的牢固性,橡胶压块通过第一紧固件400与车顶200的凸肋紧固连接。第一紧固件400可以为螺栓,橡胶压块上设置有通孔,第一紧固件400穿过通孔与设置在车顶200上的螺纹孔螺纹配合,起到固定橡胶压块的作用,以将上裙板100的下部压紧在车体雨檐上。可以通过第一紧固件400的旋入深度,调节楔形部3222嵌入嵌槽内的深度,继而调节第二安装组件320对上裙板100的压紧力。
需要说明的是,车顶200上的螺纹孔根据橡胶压块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数量现场打孔即可。通过调整橡胶压块,调节上裙板100与车体雨檐的压力大小来保证上裙板100与车顶200之间无缝隙且始终保持一定的压紧力,可解决上裙板100与车体之间异常振动带来的异响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保证橡胶压块的整体的刚性,防止橡胶压块被第一紧固件400压坏,而影响上裙板100与车顶200的连接,如图4所示,第二安装组件320还包括金属压板321和橡胶主体322。橡胶主体322包括楔形部3222,金属压板321设置于橡胶主体322的上侧,对整个橡胶压块起到支撑作用,第一紧固件400依次穿过金属压板321和橡胶主体322与车顶200的凸肋上的螺纹孔紧固连接。金属压板321的设置可以防止因第一紧固件400施加的预紧力过大时,导致的橡胶主体322变形过大而使得第一紧固件400松动,保证了连接的牢固性,同时延长了橡胶压块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橡胶主体322包括上部套接部3221和楔形部3222,其中金属压板321套接于上部套接部3221上,楔形部3222位于上部套接部3221的下方,上部套接部3221的下方形成有卡槽3223,楔形部3222位于卡槽3223的一侧,卡槽3223卡设于车顶200的凸肋上,凸肋对橡胶主体322具有限位作用,从而使得橡胶主体322的固定更加稳定。
为了使得橡胶压块对上裙板100的固定更加稳定,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部套接部3221的一端凸出于楔形部3222,以形成压接部3224,压接部3224压接于上裙板100的下部的凸出部的上沿,压接部3224的设置,使得在楔形部3222逐渐被压入嵌槽内时,压接部3224逐渐压紧上裙板100下部的凸出部,使得在橡胶压块的作用下,楔形部3222将上裙板100压紧在车体雨檐上,压紧部将上裙板100的下部压紧在车顶上,不但保证了上裙板100与车体雨檐连接无缝隙,而且进一步保证了连接的牢固性。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上裙板安装结构,连接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支架311和第二连接支架312,其中,第一连接支架311设置在车顶200上,具体的,第一连接支架311与车顶200的连接方式可以采取粘结的方式,也可以采取螺栓紧固的方式,具体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定,只要能保证第一连接支架311与车顶200连接的牢固性即可。第一连接支架311的安装位置和数量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确定,只要和第二安装组件320相配合,保证上裙板100与车顶200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即可。
第二连接支架312包括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其中第一折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3121,第一连接支架31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111,第一折板和第一连接支架311通过第二紧固件500穿过第一安装孔3111和第二安装孔3121紧固连接,第二折板固定于上裙板100。通过第一连接支架311和第一折板的连接实现了上裙板100上部与车顶200的连接,保证了上裙板100的刚度。具体的,第二紧固件可以为紧固螺栓,也可以通过销连接的方式连接,只要保证第一连接支架311和第一折板的连接方便拆装即可。具体的,第二折板固定于上裙板100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粘结工艺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铆钉连接方式,只要能保证第二折板与上裙板100连接的牢固性和上裙板100的美观性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是,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可以为一体式加工而成,也可以为分体式加工而成,通过焊接连接等方式使得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固定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定,只要保证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连接的牢固性即可。
在需要对车顶设备进行检修维护时,解除第一连接支架311和第一折板的连接,使得上裙板100不再保持直立状态,旋转上裙板100,避免影响对车顶设备的检修。在第二安装组件320的作用下,上裙板100的下部和车顶200保持连接,在车顶设备检修完成后,通过第二紧固件使得第一连接支架311和第一折板紧固连接,上裙板100保持直立状态,对车顶的设备起到保护作用。
为了保证上裙板100在安装时的灵活性,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安装孔3111为长圆孔,第二安装孔3121为长圆孔,且第二安装孔3121与第一安装孔3111相互垂直,长圆孔的设置使得上裙板100在安装时沿长度和宽度方向都可以进行调整,保证了安装的灵活性及安装精度。
为了使得第一连接支架311和第二连接支架312的连接方便安装拆卸,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紧固件500为紧固螺栓,第二紧固件500的紧固螺母501压紧于所述第一折板的一侧。为了使得上裙板100在高度方向可以调整安装和制造误差引起的错位,在第一折板与第一连接支架311之间设置有调整垫502,通过设置调整垫502的厚度和数量,可以调整上裙板100在高度方向安装和制造误差引起的错位,调整垫502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选取。
为了保证第二连接支架312的整体强度和使用寿命,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支架312折弯形成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避免了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分体式连接造成的连接位置强度下降的问题,保证了第二连接支架312的整体强度,延长了第二连接支架312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上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裙板(100),用于设置在车顶(200)的两侧,且沿车体长度方向延伸;
安装组件(300),所述上裙板(100)通过所述安装组件(300)连接于所述车顶(200)的两侧,所述安装组件(300)包括第一安装组件(310)和第二安装组件(320),所述第一安装组件(310)为连接支架,用于连接所述上裙板(100)的上部和所述车顶(200),所述第二安装组件(320)为弹性连接组件,用于将所述上裙板(100)的下部压紧于所述车顶(200)外侧的车体雨檐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组件(320)为橡胶压块,所述橡胶压块包括由下至上的方向上,宽度逐渐增大的楔形部(3222),所述楔形部(3222)嵌入所述上裙板(100)与所述车顶的凸肋之间的嵌槽内,以将所述上裙板(100)压紧在所述车体雨檐上,所述橡胶压块通过第一紧固件(400)与所述车顶(200)的凸肋紧固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压块包括:
金属压板(321);
橡胶主体(322),包括楔形部(3222),所述金属压板(321)设置于所述橡胶主体(322)的上侧,且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400)依次穿过所述金属压板(321)和所述橡胶主体(322)与所述车顶(200)的凸肋紧固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主体(322)包括:
上部套接部(3221),所述金属压板(321)套接于所述上部套接部(3221)上;
楔形部(3222),位于所述上部套接部(3221)的下方,所述上部套接部(3221)的下方形成有卡槽(3223),所述楔形部(3222)位于所述卡槽(3223)的一侧,所述卡槽(3223)卡设于所述车顶(200)的凸肋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套接部(3221)的一端凸出于所述楔形部(3222),以形成压接部(3224),所述压接部(3224)压接于所述上裙板(100)的下部的凸出部的上沿。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上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包括:
第一连接支架(311),设置在所述车顶(200)上,所述第一连接支架(31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111);
第二连接支架(312),包括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所述第一折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3121),所述第一折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支架(311)通过第二紧固件(500)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311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3121)紧固连接,所述第二折板固定于所述上裙板(10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3111)为长圆孔,所述第二安装孔(3121)为长圆孔,且所述第二安装孔(3121)与所述第一安装孔(3111)相互垂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紧固件(500)为紧固螺栓,所述第二紧固件(500)的紧固螺母(501)压紧于所述第一折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折板之间设置有调整垫(502)。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板与所述上裙板(100)通过粘结方式和/或拉铆方式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裙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312)折弯形成所述第一折板和所述第二折板。
CN202223271160.9U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上裙板安装结构 Active CN218536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1160.9U CN218536664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上裙板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1160.9U CN218536664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上裙板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36664U true CN218536664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65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71160.9U Active CN218536664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上裙板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366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155536A1 (en) Single-piece hinged clamp for track mounting assemblies
JP5501125B2 (ja) 固定部材
US20130136531A1 (en) Plate-like module securing structure
CN218536664U (zh) 一种上裙板安装结构
WO2012137706A1 (ja) 鉄道車両の内装部材取付構造
CN111139693B (zh) 一种重载铁路轨道振动防松扣件组件及其安装方法
US7900984B2 (en) Interface joint for motor vehicle
CN214559408U (zh) 一种自夹紧式钢轨外加设备的安装装置
CN211032432U (zh) 车用防尘网结构
KR100402864B1 (ko) 자동차의 도어 글래스 그립
CN201792720U (zh) 一种遮阳板挂钩及汽车
CN220009689U (zh) 一种蓄电池压板结构
KR101147317B1 (ko) 철도차량용 허니콤 바닥구조체
CN216811908U (zh) 观察窗盖板的拆装结构以及发动机
CN211036571U (zh) 一种铁路紧固件防腐装置
CN218929164U (zh) 一种全景天窗减振结构、全景天窗总成及车辆
CN214355430U (zh) 一种客车空调总成用减振结构及客车
CN218616641U (zh) 一种司机室骨架
CN115257848B (zh) 一种转向架的水平梁以及转向架
CN221340144U (zh) 一种用于天窗玻璃的紧固组件、天窗玻璃装置和车辆
CN100556735C (zh) 刮水器装置
CN213442538U (zh) 一种轨道车辆防寒材固定结构
CN221421548U (zh) 齿轨扣件机构及齿轨交通轨道系统
CN221177579U (zh) 一种免螺栓光伏组件连接件及光伏系统
CN214689457U (zh) 吸振降噪连接结构及司机室、轨道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