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28434U - 料理机 - Google Patents

料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28434U
CN218528434U CN202222315432.4U CN202222315432U CN218528434U CN 218528434 U CN218528434 U CN 218528434U CN 202222315432 U CN202222315432 U CN 202222315432U CN 218528434 U CN218528434 U CN 218528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heat exchange
food
valve
food proc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1543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洪波
刘自强
张州文
郑棉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1543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284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28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284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料理机,包括:食材制备装置,食材制备装置用于制备食材,食材制备装置具有用于盛放食材的盛放容器;储液装置,储液装置适于与盛放容器连通以使储液装置内的液体流入盛放容器;第一换热装置,第一换热装置设于盛放容器壁且适于与盛放容器换热;制冷装置,制冷装置适于与第一换热装置连通,制冷装置内的换热介质适于流入第一换热装置内。由此,通过设置第一换热装置和制冷装置,制冷装置内的换热介质流入第一换热装置内后,换热装置与盛放容器换热,能够冷却盛放容器内部食物,可以将盛放容器内食物冷却到适宜温度,实现食物温度可控,满足食物即出即食用的要求,提升料理机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料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料理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现有料理机集制作米糊、豆浆、果蔬汁等功能的产品,但是现有料理机在制作热食时,食物制作完成后,食物温度比较高,食物需要自然冷却到适宜温度后才能食用,不能满足食物即出即食用的要求,影响料理机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料理机,该料理机能够冷却盛放容器内部食物,可以将盛放容器内食物冷却到适宜温度,实现食物温度可控,满足食物即出即食用的要求,提升料理机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料理机,包括:
食材制备装置,所述食材制备装置用于制备食材,所述食材制备装置具有用于盛放食材的盛放容器;
储液装置,所述储液装置适于与所述盛放容器连通以使所述储液装置内的液体流入所述盛放容器;
第一换热装置,所述第一换热装置设于所述盛放容器壁且适于与所述盛放容器换热;
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适于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连通,所述制冷装置内的换热介质适于流入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料理机,通过设置第一换热装置和制冷装置,制冷装置内的换热介质流入第一换热装置内后,换热装置与盛放容器换热,能够冷却盛放容器内部食物,可以将盛放容器内食物冷却到适宜温度,实现食物温度可控,满足食物即出即食用的要求,提升料理机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料理机,还包括:第一增压泵,所述盛放容器具有容器入液口,所述第一增压泵的泵入口与所述储液装置连通,所述第一增压泵的泵出口适于与所述容器入液口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料理机,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液体,所述第一增压泵的泵出口适于与所述加热装置连通,所述加热装置适于与所述容器入液口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增压泵的泵出口与所述加热装置间连接有单向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容器入液口间连接有第一通断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料理机,还包括:第二换热装置,所述第二换热装置设于所述盛放容器壁且适于与所述盛放容器换热,所述第二换热装置适于连通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储液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换热装置与所述加热装置间连接有第二通断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第一换热装置间连接有第三通断阀以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导通或断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料理机,还包括:泄压阀,所述泄压阀的进口与所述加热装置连通,所述泄压阀的出口与所述储液装置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所述冷凝器串联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节流阀之间,所述压缩机的进口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的出口连通,所述节流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的进口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散热件,所述散热件用于对所述冷凝器散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换热装置的出口与所述储液装置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制冷装置包括:
制冷储液箱,所述制冷储液箱适于与所述储液装置连通,且所述制冷储液箱还适于与所述盛放容器和/或所述第一换热装置连通;
制冷模块,所述制冷模块用于冷却所述制冷储液箱内液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料理机,还包括:第二增压泵,所述制冷储液箱与所述储液装置间连接有所述第二增压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料理机,还包括:第三增压泵,所述第三增压泵的泵入口与所述制冷储液箱连通,所述第三增压泵的泵出口与所述盛放容器选择性地连通,且所述第三增压泵的泵出口还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的进口选择性地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制冷模块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所述冷凝器串联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节流阀之间,所述制冷储液箱设有换热管,所述压缩机的进口与所述换热管的出口连通,所述节流阀的出口与所述换热管的进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理机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理机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理机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理机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食材制备装置的盛放容器外侧绕设有第一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食材制备装置的盛放容器外侧贴设有第一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料理机100;
食材制备装置10;盛放容器11;容器入液口12;驱动件13;加热件14;搅拌件15;排物口16;保温层18;
储液装置20;
第一换热装置50;第一流道入口51;第一流道出口52;
加热装置60;单向阀61;第一通断阀62;第二通断阀63;第三通断阀64;泄压阀65;第一增压泵66;第二增压泵67;第三增压泵68;第四通断阀69;第五通断阀70;
制冷装置80;压缩机81;冷凝器82;节流阀83;散热件84;制冷储液箱85;换热管86;
第二换热装置9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理机100,料理机100可以为多功能全自动料理机100,料理机100可以用于制作米糊、豆浆、果蔬汁、冷饮、热食等食物,料理机100也可以用于研磨食物。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理机100包括:食材制备装置10、储液装置20、第一换热装置50和制冷装置80。食材制备装置10用于制备食材,食材制备装置10具有用于盛放食材的盛放容器11,食材制备装置10工作过程中,食物放在盛放容器11内,食材制备装置10可以制作出液体食物,例如:制作米糊、豆浆、果蔬汁、冷饮、热食等食物。
储液装置20可以构造为储液箱,储液装置20内可以存储有液体,储液装置20适于与盛放容器11连通以使储液装置20内的液体流入盛放容器11,储液装置20与盛放容器11连通时,储液装置20内的液体可以流入盛放容器11内,储液装置20与盛放容器11不连通时,储液装置20内的液体不能流入盛放容器11内。第一换热装置50设于盛放容器11壁,且第一换热装置50适于与盛放容器11换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换热装置50内适于流入换热介质,换热介质可以为换热气体或者液体等换热介质,本申请以换热介质为液体换热介质为例进行说明,例如:换热介质为制冷剂。进一步地,第一换热装置50内形成有第一换热流道,换热介质适于流入第一换热流道,例如:第一换热装置50可以设置为管路形结构,管路形结构限定出第一换热流道,优选地,第一换热装置50可以设置为金属管,第一换热流道具有第一流道入口51和第一流道出口52,第一流道入口51和第一流道出口52均与第一换热流道连通。制冷装置80适于与第一换热装置50连通,具体地,制冷装置80适于与第一换热装置50的第一换热流道连通,制冷装置80内的换热介质适于流入第一换热装置50内。
其中,当盛放容器11内的热饮需要快速冷却时,例如:食材制备装置10完成制备热豆浆时,料理机100的控制器控制制冷装置80工作,制冷装置80内的制冷剂流入第一换热装置50的第一换热流道内,热量通过第一换热装置50在换热介质和盛放容器11间传递,以使盛放容器11内的食材温度降低至适宜温度,实现食物温度可控,满足食物即出即食用的要求,提升料理机100使用体验,使料理机100适用于制作室温以上温度的温饮。并且,如果流入第一换热装置50内的换热介质温度高于盛放容器11内的食材温度,第一换热装置50能够加热盛放容器11内部食物,可以将盛放容器11内食物加热到适宜温度,进一步提升料理机100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料理机100的控制器内可以预先存储有预设温度,当需要使用料理机100制备预设温度的食物时,食材制备装置10完成制备食材后,判定盛放容器11内食物温度是否满足预设温度,当盛放容器11内食物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制冷装置80工作使温度低于盛放容器11内食物温度的换热介质流入换热装置,此时换热介质温度低于盛放容器11内食物温度,冷却盛放容器11内食物,以使盛放容器11内的食材温度降低至预设温度,当盛放容器11内食物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控制使换热介质温度高于盛放容器11内食物温度的换热介质流入第一换热装置50,此时换热介质温度高于盛放容器11内食物温度,加热盛放容器11内食物,以使盛放容器11内的食材温度升至预设温度,从而实现使用料理机100制备预设温度食物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使用温度传感器检测盛放容器11内食物温度,温度传感器可以与料理机100的控制器通信连接,温度传感器可以将检测盛放容器11内食物的温度信息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的盛放容器11内食物的温度信息判定盛放容器11内食物温度是否满足预设温度。
由此,通过设置第一换热装置50和制冷装置80,制冷装置80内的换热介质流入第一换热装置50内后,换热装置与盛放容器11换热,能够冷却盛放容器11内部食物,可以将盛放容器11内食物冷却到适宜温度,实现食物温度可控,满足食物即出即食用的要求,提升料理机100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料理机100还可以包括:第一增压泵66,第一增压泵66可以为抽水泵,盛放容器11具有容器入液口12,第一增压泵66的泵入口与储液装置20连通,第一增压泵66的泵出口适于与容器入液口12连通,第一增压泵66的泵出口适于与容器入液口12直接或间接连通,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增压泵66的泵出口与容器入液口12直接连通,如图2-图4所示,第一增压泵66的泵出口与容器入液口12间接连通。进一步地,第一增压泵66的泵入口通过管路与储液装置20连通。
在料理机100制备食物时,例如:料理机100制备豆浆时,控制料理机100开机,设定制浆容量和温度,料理机100开始工作,第一增压泵66的泵出口与容器入液口12连通,第一增压泵66工作,第一增压泵66将储液装置20内水抽入盛放容器11内,料理机100的食材制备装置10进行制浆工作,在盛放容器11内完成制浆,通过设置第一增压泵66能够将储液装置20内的水泵入盛放容器11内,可以保证料理机100工作性能。需要冷却盛放容器11内食物时,料理机100的控制器控制制冷装置80工作,制冷装置80内的制冷剂流入第一换热装置50的第一换热流道内,热量通过第一换热装置50在换热介质和盛放容器11间传递,以使盛放容器11内的食材温度降低至适宜温度,实现食物温度可控,排出盛放容器11内食物即可食用,满足食物即出即食用的要求,提升料理机100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料理机100还可以包括:加热装置60,加热装置60可以为加热器,进一步地,加热装置60为蒸汽发生器,加热装置60用于加热液体,第一增压泵66的泵出口适于与加热装置60连通,加热装置60适于与容器入液口12连通。进一步地,加热装置60具有加热流道,加热流道的进口与第一增压泵66的泵出口连通,加热流道的出口适于与盛放容器11的容器入液口12连通。
其中,需要制作热食时,例如:需要使用料理机100制作热饮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增压泵66开启工作,同时加热装置60工作,第一增压泵66将储液装置20内的水抽入加热装置60的加热流道内,水在加热流道内被加热装置60加热,被加热后的水从加热流道的出口流入盛放容器11内,向盛放容器11内注水完成后,控制器控制第一增压泵66、加热装置60关闭,第一增压泵66、加热装置60均停止工作,食材制备装置10对盛放容器11内热水和食物进行搅拌,同时食材制备装置10可以加热盛放容器11内热水和食物的混合物。由于水在流入盛放容器11内之前已经在加热装置60内被加热至一定温度,在水流入盛放容器11内后,能够减小将水加热至预设温度的时间,大大减少制作热饮的时间,快速制作出热饮,从而可以提升料理机100制作热食效率,也可以节约电能。需要说明的是,在后期需要向盛放容器11内二次进水进行勾兑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增压泵66开启工作,同时加热装置60工作,将热水泵入盛放容器11内从而缩短制浆时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第一增压泵66的泵出口与加热装置60间连接有单向阀61。具体地,单向阀61的进口与第一增压泵66的泵出口连通,单向阀61的出口与加热装置60的加热流道的进口连通。其中,单向阀61可以导向导通第一增压泵66和加热装置60,第一增压泵66工作时,能够保证将储液装置20内的液体泵入加热装置60的加热流道内,同时,可以防止加热装置60加热产生的高温蒸汽回流至第一增压泵66,从而可以避免第一增压泵66被高温蒸汽损坏,进而可以延长第一增压泵66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加热装置60和容器入液口12间连接有第一通断阀62。进一步地,第一通断阀62连接在加热装置60的加热流道的出口和容器入液口12之间,第一通断阀62控制加热流道的出口和容器入液口12连通或者不连通,第一通断阀62可以设置为电磁阀,第一通断阀62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由电控制的阀门开关,本申请以第一通断阀62设置为电磁阀为例进行说明。其中,第一通断阀62可以与料理机100的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通断阀62开启或关闭。需要使储液装置20内液体流入盛放容器11内时,控制器控制第一通断阀62开启,控制器控制第一增压泵66工作,第一增压泵66将储液装置20内水通过加热装置60、第一通断阀62抽入盛放容器11内,不需要使储液装置20内液体流入盛放容器11内时,控制器控制第一通断阀62关闭,此时储液装置20与盛放容器11不连通,通过设置第一通断阀62,能够控制储液装置20与盛放容器11是否连通,保证料理机100工作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料理机100还可以包括:第二换热装置90,第二换热装置90设于盛放容器11壁,且第二换热装置90适于与盛放容器11换热,第二换热装置90适于连通加热装置60和储液装置20。进一步地,第二换热装置90内形成有第二换热流道,流出加热装置60的水适于流入第二换热流道,例如:第二换热装置90可以设置为管路形结构,管路形结构限定出第二换热流道,优选地,第二换热装置90可以设置为金属管,第二换热流道具有第二流道入口和第二流道出口,第二流道入口和第二流道出口均与第二换热流道连通,第二流道入口适于与加热流道的出口连通,第二流道出口与储液装置20连通。其中,第二流道入口与加热流道的出口连通时,从加热装置60流出的液体可以流入第二换热流道内,流出第二换热流道的液体可以回流至储液装置20内。
料理机100制作完成热饮,需要对盛放容器11内食物保温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增压泵66开启工作,同时加热装置60工作,控制第二换热装置90连通加热装置60和储液装置20,第一增压泵66将储液装置20内的水抽入加热装置60的加热流道内,水在加热流道内被加热装置60加热,被加热后的水从加热流道的出口流入第二换热流道,热量通过第二换热装置90在热水和盛放容器11间传递,以使盛放容器11内的食材温度升高至适宜温度,实现食物保温效果。流出第二换热流道的液体回流至储液装置20内进行循环使用,避免造成液体浪费。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二换热装置90与加热装置60间连接有第二通断阀63。进一步地,第二通断阀63连接在加热装置60的加热流道的出口和第二换热流道的第二流道入口之间,第二通断阀63控制加热流道的出口和第二换热流道的第二流道入口连通或者不连通,第二通断阀63可以设置为电磁阀,第二通断阀63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由电控制的阀门开关,本申请以第二通断阀63设置为电磁阀为例进行说明。其中,第二通断阀63可以与料理机100的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二通断阀63开启或关闭。需要向第二换热装置90的第二换热流道内注入常温液体(例如水)时,控制器控制第二通断阀63开启、第一增压泵66开启工作,第一增压泵66将储液装置20内液体通过加热装置60抽入第二换热流道内,热量通过第二换热装置90在常温水和盛放容器11间传递,实现料理机100制作温饮效果。
料理机100制作完成热饮,需要对盛放容器11内食物保温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增压泵66开启工作、第二通断阀63开启、加热装置60工作,第二换热装置90连通加热装置60和储液装置20,第一增压泵66将储液装置20内的水抽入加热装置60的加热流道内,水在加热流道内被加热装置60加热,被加热后的水从加热流道的出口流入第二换热流道,热量通过第二换热装置90在热水和盛放容器11间传递,以使盛放容器11内的食材温度升高至适宜温度,实现食物保温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加热装置60和第一换热装置50间连接有第三通断阀64,第三通断阀64可以控制加热装置60和第一换热装置50导通或断开。进一步地,第三通断阀64可以设置为电磁阀,第三通断阀64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由电控制的阀门开关,本申请以第三通断阀64设置为电磁阀为例进行说明。其中,第三通断阀64可以与料理机100的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三通断阀64开启或关闭。具体地,第三通断阀64的进口与加热装置60的加热流道的出口连通,第三通断阀64的出口与第一换热装置50的第一流道入口51连通。
料理机100制作完成热食,例如:料理机100制作完成热饮,需要对盛放容器11内食物保温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增压泵66开启工作、第三通断阀64开启、加热装置60工作,第三通断阀64控制加热装置60的加热流道和第一换热装置50的第一换热流道连通,第一增压泵66将储液装置20内的水抽入加热装置60的加热流道内,水在加热流道内被加热装置60加热,被加热后的水从加热流道的出口流入第一换热流道,热量通过第一换热装置50在热水和盛放容器11间传递,以使盛放容器11内的食材保温至适宜温度,实现食物保温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料理机100还可以包括:泄压阀65,泄压阀65的进口与加热装置60连通,泄压阀65的出口与储液装置20连通,进一步地,泄压阀65的进口与加热装置60的加热流道连通。其中,当加热装置60和/或料理机100内的管路堵塞后,在泄压阀65的作用下,加热装置60和/或料理机100内的管路内的水可以通过泄压阀65回流至储液装置20内,从而可以防止料理机100发生爆管情况,进而保证料理机100使用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在该三种实施例中,制冷装置80包括:压缩机81、冷凝器82和节流阀83,压缩机81可以为空气压缩机81,冷凝器82串联在压缩机81和节流阀83之间,压缩机81的进口与第一换热装置50的出口连通,节流阀83的出口与第一换热装置50的进口连通。具体地,压缩机81的进口与第一换热装置50的第一换热流道的第一流道出口52连通,节流阀83的出口与第一换热装置50的第一换热流道的第一流道入口51连通。
当盛放容器11内的热食需要快速冷却时,料理机100的控制器输出电信号至压缩机81,使压缩机81运行将制冷剂压缩至高温高压状态,制冷剂流经到冷凝器82使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释放热量温度降低,接着制冷剂流经节流阀83使制冷剂再次降温降压,降温后的液态制冷剂流入第一换热装置50的第一换热流道内,热量通过第一换热装置50在制冷剂和盛放容器11间传递,以使盛放容器11内的食材快速降温,流出第一换热流道的制冷剂回流至压缩机81进行内循环。进一步地,当盛放容器11内食材冷却到设定温度值时就可以排出到接浆杯里食用。
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在该三种实施例中,制冷装置80还可以包括:散热件84,散热件84用于对冷凝器82散热。进一步地,散热件84可以为风机,散热件84可以靠近冷凝器82设置,散热件84可以与料理机100的控制器通信连接,料理机100的控制器可以控制散热件84开启工作,料理机100的控制器控制散热件84工作时,散热件84朝向冷凝器82吹风,使冷凝器82快速散热,从而可以提升冷凝器82冷凝效率,进而提升料理机100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换热装置50的出口与储液装置20连通,具体地,第一换热装置50的第一换热流道的第一流道出口52与储液装置20连通,流出第一换热流道的液体可以通过第一流道出口52回流至储液装置20内进行循环使用,避免造成液体浪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制冷装置80包括:制冷储液箱85和制冷模块。制冷储液箱85适于与储液装置20连通,且制冷储液箱85还适于与盛放容器11和/或第一换热装置50连通,也就是说,制冷储液箱85适于与盛放容器11或第一换热装置50连通,或者制冷储液箱85适于与盛放容器11和第一换热装置50同时连通,换言之,制冷储液箱85选择性地与盛放容器11连通,制冷储液箱85选择性地与第一换热装置50连通。制冷模块工作时,制冷模块用于冷却制冷储液箱85内液体。
其中,当盛放容器11内的热食需要快速冷却时,制冷储液箱85与储液装置20连通,储液装置20内的液体流入制冷储液箱85内,控制器控制制冷模块工作,制冷模块冷却制冷储液箱85内液体,使制冷储液箱85内液体降温,控制制冷储液箱85与第一换热装置50的第一换热流道连通,制冷储液箱85内液体流入第一换热流道内,热量通过第一换热装置50在冷水和盛放容器11间传递,以使盛放容器11内的食材快速冷却,满足食物即出即食用的要求,提升料理机100使用体验。流出第一换热装置50的液体回流到储液装置20内循环使用。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料理机100还可以包括:第二增压泵67,第二增压泵67可以为抽水泵,制冷储液箱85与储液装置20间连接有第二增压泵67,进一步地,第二增压泵67的泵入口与储液装置20连通,第二增压泵67的泵出口与制冷储液箱85连通。其中,第二增压泵67可以与料理机100的控制器通信连接,料理机100的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二增压泵67开启工作。当料理机100的控制器控制第二增压泵67开启工作时,第二增压泵67可以将储液装置20内的液体抽入制冷储液箱85内,从而保证储液装置20内的液体流入制冷储液箱85内,进而保证制冷储液箱85内具有水。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料理机100还可以包括:第三增压泵68,第三增压泵68可以为抽水泵,第三增压泵68的泵入口与制冷储液箱85连通,第三增压泵68的泵出口与盛放容器11选择性地连通,且第三增压泵68的泵出口还与第一换热装置50的进口选择性地连通。具体地,料理机100还可以包括:第四通断阀69和第五通断阀70,第四通断阀69连接在盛放容器11的容器入液口12和第三增压泵68的泵出口之间,以使第三增压泵68的泵出口与盛放容器11选择性地连通,第五通断阀70连接在第一换热流道的第一流道入口51和第三增压泵68的泵出口之间,以使第三增压泵68的泵出口与第一换热装置50的进口选择性地连通。第四通断阀69和第五通断阀70均可以设置为电磁阀,第四通断阀69、第五通断阀70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由电控制的阀门开关,本申请以第四通断阀69和第五通断阀70均设置为电磁阀为例进行说明。其中,第四通断阀69和第五通断阀70均可以与料理机100的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可以控制第四通断阀69开启或关闭,控制器也可以控制第四通断阀69开启或关闭。
其中,当盛放容器11内的热食需要快速冷却时,控制器控制第二增压泵67开启工作,第二增压泵67将储液装置20内的液体抽入制冷储液箱85内,控制器控制制冷模块工作,制冷模块冷却制冷储液箱85内液体,使制冷储液箱85内液体温度降低,控制器控制第三增压泵68开启工作、且控制第五通断阀70打开,第三增压泵68将制冷储液箱85内液体抽入第一换热装置50的第一换热流道内,热量通过第一换热装置50在冷水和盛放容器11间传递,以使盛放容器11内的食材快速冷却,满足食物即出即食用的要求,提升料理机100使用体验。
当需要使用料理机100制作冷饮时,控制器控制第二增压泵67开启工作,第二增压泵67将储液装置20内的液体抽入制冷储液箱85内,控制器控制制冷模块工作,制冷模块冷却制冷储液箱85内液体,使制冷储液箱85内液体温度降低,控制器控制第三增压泵68开启工作、且控制第四通断阀69打开,第三增压泵68将制冷储液箱85内液体抽入盛放容器11内,实现冷饮的制作,避免了人工注入冷水或拿到冰箱里冷却的复杂操作步骤。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制冷模块可以包括:压缩机81、冷凝器82和节流阀83,冷凝器82串联在压缩机81和节流阀83之间,制冷储液箱85设有换热管86,换热管86可以设置在制冷储液箱85的侧壁和/或底壁,进一步地,换热管86可以设置在制冷储液箱85内部,换热管86还可以设置在制冷储液箱85外部。压缩机81的进口与换热管86的出口连通,节流阀83的出口与换热管86的进口连通。其中,当需要快速冷却制冷储液箱85内水时,料理机100的控制器输出电信号至压缩机81,使压缩机81运行将制冷剂压缩至高温高压状态,制冷剂流经到冷凝器82使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释放热量温度降低,接着制冷剂流经节流阀83使制冷剂再次降温降压,降温后的液态制冷剂流入换热管86内,冷却制冷储液箱85内水,以使制冷储液箱85内水快速降温。
进一步地,制冷模块还可以包括散热件84,散热件84用于对冷凝器82散热。进一步地,散热件84可以为风机,散热件84可以靠近冷凝器82设置,散热件84可以与料理机100的控制器通信连接,料理机100的控制器可以控制散热件84开启工作,料理机100的控制器控制散热件84工作时,散热件84朝向冷凝器82吹风,使冷凝器82快速散热,从而可以提升冷凝器82冷凝效率,进而提升料理机100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食材制备装置10还具有驱动件13、加热件14和搅拌件15,驱动件13可以设置为驱动电机,加热件14可以为加热盘、加热电阻等加热件14,搅拌件15可以为搅拌刀。搅拌件15设置于盛放容器11内,驱动件13与搅拌件15连接以驱动搅拌件15转动,加热件14用于加热盛放容器11。其中,驱动件13通过驱动轴与搅拌件15连接,驱动件13可以驱动搅拌件15转动以搅碎、搅拌盛放容器11内食物,制作热食时,控制器控制加热件14工作加热盛放容器11,使盛放容器11内食物温度升高。进一步地,盛放容器11设置有排物口16,排物口16可以设置有开关阀,开关阀可以设置为电磁阀,开关阀与控制器通信连接,食材制备装置10制作完食物后,例如:食材制备装置10制作完豆浆后,控制器控制开关阀开启,盛放容器11内的豆浆从排物口16排至料理机100的接物杯内。在食材制备装置10制作食物过程中,控制器控制开关阀关闭,避免食物从排物口16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换热装置50沿盛放容器11的周向方向绕设于盛放容器11的外表面,这样设置能够增加第一换热装置50与盛放容器11的接触面积,可以提升第一换热装置50与盛放容器11换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换热装置50折弯后贴设于盛放容器11的外表面,如此设置也能够增加第一换热装置50与盛放容器11的接触面积,可以提升第一换热装置50与盛放容器11换热效率。
下面根据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理机100不同实施例,在料理机100的不同实施例中均以料理机100制作豆浆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理机100的第一种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料理机100包括食材制备装置10和第一换热装置50,食材制备装置10的盛放容器11内设有搅拌件15,盛放容器11设有排物口16,排物口16设置有开关阀,盛放容器11顶部设置有杯盖,加热件14设置在盛放容器11下方且用于加热盛放容器11,驱动件13设置在盛放容器11外部,驱动件13与搅拌件15传动连接,驱动件13可以驱动搅拌件15转动。第一换热装置50绕设于盛放容器11的外表面或者第一换热装置50折弯后贴设于盛放容器11的外表面,第一换热装置50可以设置在盛放容器11的外周壁和/或底壁,盛放容器11内可以设置有液位感应探头,盛放容器11也可以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料理机100还包括第一增压泵66、储液装置20和制冷装置80,第一增压泵66连接在储液装置20和容器入液口12之间,制冷装置80包括压缩机81、冷凝器82和节流阀83,冷凝器82串联在压缩机81和节流阀83之间,压缩机81的进口与第一换热装置50的第一流道出口52连通,节流阀83的出口与第一换热装置50的第一流道入口51连通。
食材制备装置10制作完热豆浆,热豆浆需要快速冷却时,料理机100的控制器输出电信号至压缩机81,使压缩机81运行将制冷剂压缩至高温高压状态,制冷剂流经到冷凝器82使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释放热量温度降低,同时通过风机辅助散热可增加其冷凝效率,接着制冷剂流经节流阀83使制冷剂再次降温降压,降温后的液态制冷剂流经到第一换热装置50中吸收盛放容器11热量使其快速降温,然后制冷剂经节流阀83回流至压缩机81进行内循环,当盛放容器11内食材冷却到设定温度值时就排出到接物杯里。通过以上方式实现料理机100杯体快速冷却,温度可控出浆即可以喝的状态。
进一步地,第一换热装置50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层18,保温层18具有保温效果,可以使制冷装置80制冷效率提升。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理机100的第二种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与第一种实施例料理机100相比区别在于:料理机100设置有单向阀61、泄压阀65和加热装置60。第一增压泵66的泵出口与加热装置60间连接有单向阀61,泄压阀65的进口与加热装置60连通,泄压阀65的出口与储液装置20连通,加热装置60与容器入液口12连通。
当盛放容器11内的热饮需要快速冷却时,控制器输出电信号至压缩机81,使压缩机81运行将制冷剂压缩至高温高压状态,制冷剂流经到冷凝器82使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释放热量温度降低,同时通过风机辅助散热可增加冷凝器82冷凝效率,制冷剂接着流经节流阀83使制冷剂再次降温降压,降温后的液态制冷剂流入第一换热装置50内吸收盛放容器11热量使盛放容器11内食物快速降温,接着制冷剂经节流阀83回流至压缩机81进行内循环,当盛放容器11内食材冷却到设定温度值时就排出到接物杯里。
当使用料理机100制作热饮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增压泵66开启工作,第一增压泵66将储液装置20里的水流经单向阀61抽入到加热装置60内,加热装置60工作加热水,加热后的水通过容器入液口12流入盛放容器11内,及在后期二次进水进行勾兑时也可直接泵入热水从而缩短制浆时间。通过该第二种实施例的料理机100实现料理机100杯体快速冷却及快速制热饮,温度可控出浆即可以喝的状态。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理机100的第三种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与第二种实施例料理机100相比区别在于:料理机100设置有第二换热装置90、第一通断阀62和第二通断阀63。加热装置60和容器入液口12间连接有第一通断阀62,第二换热装置90与加热装置60间连接有第二通断阀63,第二换热装置90与储液装置20连通。
当盛放容器11内的热饮需要快速冷却时,控制器输出电信号至压缩机81,使压缩机81运行将制冷剂压缩至高温高压状态,制冷剂流经到冷凝器82使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释放热量温度降低,同时通过风机辅助散热可增加冷凝器82冷凝效率,制冷剂接着流经节流阀83使制冷剂再次降温降压,降温后的液态制冷剂流经到第一换热装置50中吸收杯内热量使其快速降温,当盛放容器11内食材冷却到设定温度值时就排出到接物杯里。
当使用料理机100制作热饮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增压泵66开启工作,第一增压泵66将储液装置20里的水流经单向阀61抽入到加热装置60内,控制加热装置60工作、且第一通断阀62打开,使热水流入盛放容器11内,及在后期二次进水进行勾兑时也可直接向盛放容器11内泵入热水,从而缩短制浆时间。
当需要对盛放容器11内食物保温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增压泵66开启工作,第一增压泵66将储液装置20里的水流经单向阀61抽入到加热装置60内,控制加热装置60工作、且第二通断阀63打开,使热水流入第二换热装置90内,实现保温效果,流出第二换热装置90的液体回流到储液装置20内进行循环使用。
通过该第三种实施例的料理机100实现料理机100杯体快速冷却及快速制热饮,温度可控出浆即可以喝的状态,快速制作热饮且实现保温避免糊底现象。
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理机100的第四种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料理机100包括食材制备装置10和第一换热装置50,食材制备装置10的盛放容器11内设有搅拌件15,盛放容器11设有排物口16,排物口16设置有开关阀,盛放容器11顶部设置有杯盖,加热件14设置在盛放容器11下方且用于加热盛放容器11,驱动件13设置在盛放容器11外部,驱动件13与搅拌件15传动连接,驱动件13可以驱动搅拌件15转动。第一换热装置50绕设于盛放容器11的外表面或者第一换热装置50折弯后贴设于盛放容器11的外表面,第一换热装置50可以设置在盛放容器11的外周壁和/或底壁,盛放容器11内可以设置有液位感应探头,盛放容器11也可以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料理机100还包括第一增压泵66、储液装置20、单向阀61、泄压阀65、加热装置60、第一通断阀62、第三通断阀64、第四通断阀69、第五通断阀70、第二增压泵67、第三增压泵68和制冷装置80。食材制备装置10、第一换热装置50、第一增压泵66、储液装置20、单向阀61、泄压阀65、加热装置60、第一通断阀62、第三通断阀64、第四通断阀69、第五通断阀70、第二增压泵67和第三增压泵68的具体连接方式如图4所示,在此不做具体描述。在该实施例中,制冷装置80的设置方式与前三种实施例中制冷装置80的设置方式不同。具体地,制冷装置80包括制冷储液箱85和制冷模块,制冷模块包括压缩机81、冷凝器82和节流阀83,冷凝器82串联在压缩机81和节流阀83之间,制冷储液箱85设有换热管86,压缩机81的进口与换热管86的出口连通,节流阀83的出口与换热管86的进口连通。
当盛放容器11内的热饮需要快速冷却时,控制器控制第二增压泵67开启工作将储液装置20内的水抽入到制冷储液箱85中,控制器输出电信号至压缩机81,使压缩机81运行将制冷剂压缩至高温高压状态,制冷剂流经到冷凝器82使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释放热量温度降低,同时通过风机辅助散热可增加冷凝器82冷凝效率,制冷剂接着流经节流阀83再次降温降压,降温后的液态制冷剂流入换热管86吸收制冷储液箱85中的热量使制冷储液箱85内水快速降温,接着制冷剂经节流阀83回流至压缩机81进行循环,控制器控制第三增压泵68开启工作、且控制第五通断阀70打开,将制冷储液箱85内冷水抽入第一换热装置50中,实现热饮快速冷却效果,流出第一换热装置50的液体回流到储液装置20内循环使用,当盛放容器11内食材冷却到设定温度值时就可以排出到接物杯里。
当需要使用料理机100制作冷饮时,控制器控制第二增压泵67开启工作将储液装置20内的水抽入到制冷储液箱85中,控制器输出电信号至压缩机81,使压缩机81运行将制冷剂压缩至高温高压状态,制冷剂流经到冷凝器82使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释放热量温度降低,同时通过风机辅助散热可增加冷凝器82冷凝效率,制冷剂接着流经节流阀83再次降温降压,降温后的液态制冷剂流入换热管86吸收制冷储液箱85中的热量使制冷储液箱85内水快速降温,接着制冷剂经节流阀83回流至压缩机81进行循环,控制器控制第三增压泵68开启工作、且控制第四通断阀69开启,第三增压泵68将制冷储液箱85内冷水抽入盛放容器11内,实现制作冷饮效果,避免了人工注入冷水或拿到冰箱里冷却的复杂操作步骤。
当使用料理机100制作热饮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增压泵66开启工作,第一增压泵66将储液装置20里的水流经单向阀61抽入到加热装置60内,控制加热装置60工作、且控制第一通断阀62打开,将热水抽入到盛放容器11内,及在后期二次进水进行勾兑时也可直接向盛放容器11内泵入热水,从而缩短制浆时间,提升料理机100制浆效率。
当需要对盛放容器11内食物保温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增压泵66开启工作,第一增压泵66将储液装置20里的水流经单向阀61抽入到加热装置60内,控制加热装置60工作、且控制第三通断阀64打开,热水通过第三通断阀64流入第一换热装置50,使盛放容器11内食物被加热,达到保温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图1-图4中箭头表示制冷剂流向以及液体流向。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6)

1.一种料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食材制备装置,所述食材制备装置用于制备食材,所述食材制备装置具有用于盛放食材的盛放容器;
储液装置,所述储液装置适于与所述盛放容器连通以使所述储液装置内的液体流入所述盛放容器;
第一换热装置,所述第一换热装置设于所述盛放容器壁且适于与所述盛放容器换热;
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适于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连通,所述制冷装置内的换热介质适于流入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增压泵,所述盛放容器具有容器入液口,所述第一增压泵的泵入口与所述储液装置连通,所述第一增压泵的泵出口适于与所述容器入液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液体,所述第一增压泵的泵出口适于与所述加热装置连通,所述加热装置适于与所述容器入液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压泵的泵出口与所述加热装置间连接有单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容器入液口间连接有第一通断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换热装置,所述第二换热装置设于所述盛放容器壁且适于与所述盛放容器换热,所述第二换热装置适于连通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储液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装置与所述加热装置间连接有第二通断阀。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第一换热装置间连接有第三通断阀以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导通或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泄压阀,所述泄压阀的进口与所述加热装置连通,所述泄压阀的出口与所述储液装置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所述冷凝器串联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节流阀之间,所述压缩机的进口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的出口连通,所述节流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的进口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散热件,所述散热件用于对所述冷凝器散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的出口与所述储液装置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包括:
制冷储液箱,所述制冷储液箱适于与所述储液装置连通,且所述制冷储液箱还适于与所述盛放容器和/或所述第一换热装置连通;
制冷模块,所述制冷模块用于冷却所述制冷储液箱内液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增压泵,所述制冷储液箱与所述储液装置间连接有所述第二增压泵。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增压泵,所述第三增压泵的泵入口与所述制冷储液箱连通,所述第三增压泵的泵出口与所述盛放容器选择性地连通,且所述第三增压泵的泵出口还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的进口选择性地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模块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所述冷凝器串联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节流阀之间,所述制冷储液箱设有换热管,所述压缩机的进口与所述换热管的出口连通,所述节流阀的出口与所述换热管的进口连通。
CN202222315432.4U 2022-08-31 2022-08-31 料理机 Active CN2185284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5432.4U CN218528434U (zh) 2022-08-31 2022-08-31 料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5432.4U CN218528434U (zh) 2022-08-31 2022-08-31 料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28434U true CN218528434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70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15432.4U Active CN218528434U (zh) 2022-08-31 2022-08-31 料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284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11252B2 (ja) 飲料製造方法および該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飲料調製装置
JP2008119282A (ja) 飲料供給装置
JP2008101833A (ja) 飲料供給装置の温水タンク
JP5338299B2 (ja) 飲料供給装置
US2005022987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derating the temperature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of a motor vehicle
CN218528434U (zh) 料理机
WO2021190109A1 (zh) 一种饮料制造机
CN114158941A (zh) 多功能饮水机的水路系统和多功能饮水机
CN113812838A (zh) 烹饪器具
CN113040613A (zh) 饮水机的水路系统
CN211748864U (zh) 一种冷藏室电子制冷型水吧机
CN110171554B (zh) 一种船用冷藏集装箱的水冷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JP2010277225A (ja) 飲料提供装置
JP5194619B2 (ja) 冷却加熱装置
CN212698546U (zh) 供液装置和饮水设备
CN2302737Y (zh) 多功能电子冰热饮料器
CN212186186U (zh) 一种饮料制造机
CN114508854A (zh) 一种饮用水供给系统及制冰机
CN220045590U (zh) 一种饮料机
CN114587131A (zh) 烹饪器具
CN117652827A (zh) 料理机
CN110200504A (zh) 一种热声型冷热直饮水机
JP4567909B2 (ja) ヒートポンプ式給湯装置
CN2341526Y (zh) 带有制冷装置的冷热茶饮机
CN106642838B (zh) 一种冷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