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23413U - 介质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介质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23413U
CN218523413U CN202222369594.6U CN202222369594U CN218523413U CN 218523413 U CN218523413 U CN 218523413U CN 202222369594 U CN202222369594 U CN 202222369594U CN 218523413 U CN218523413 U CN 2185234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ing layer
vacuum
vacuum forming
medium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695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星晨
张爱丽
张康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eiji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eiji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eiji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eiji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695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234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234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234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介质传输系统,用于在该第一装置与第二装置之间传输介质,该第一装置包括抽真空单元,该介质传输系统包括第一管路,其分别与该第一装置和该第二装置连接,该第一管路包括:管体,其具有腔体;介质传输通道,其穿设于该管体的腔体中;以及第一真空形成层,其形成于该介质传输通道与该管体之间;其中,该抽真空单元通过第二管路与该第一真空形成层连通,当该抽真空单元启动时,该第一真空形成层处于真空状态;当该抽真空单元关闭时,该第一真空形成层处于常压状态。本申请只在第二装置工作时形成真空层,无需担心材料放气的影响,也无需考虑真空度如何维持的问题,并且延长了第一管路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介质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器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介质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介质传输系统主要用于常温介质的传输,而对于低温冷冻介质,例如液氮,需要考虑传输管路以及接头的绝热方式,防止发生显著漏热,引起降温速度慢以及结霜、凝露等不良现象。
现有技术通常在传输管路中增加真空层,以起到绝热的作用,但是这种结构的传输管路的寿命会受限于真空层的维持时间,因为随着时间推移,由于漏气和材料放气等因素,真空层的真空度会逐渐下降,直到失去绝热作用。真空层失效后,产品只能报废或者重新发回工厂进行二次抽真空处理,这样成本会大大提高。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延长传输管路使用寿命的介质传输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介质传输系统,用于将储存于第一装置中的介质在该第一装置与第二装置之间传输,该第一装置包括抽真空单元,该介质传输系统包括第一管路,其分别与该第一装置和该第二装置连接,该第一管路包括:管体,其具有腔体;介质传输通道,其穿设于该管体的腔体中;以及第一真空形成层,其形成于该介质传输通道与该管体之间;其中,该抽真空单元通过第二管路与该第一真空形成层连通,当该抽真空单元启动时,该第一真空形成层处于真空状态;当该抽真空单元关闭时,该第一真空形成层处于常压状态。
可选地,该介质传输通道包括:进气管道,用于将储存于第一装置中的介质传输至该第二装置;回气管道,用于将自该第二装置(30)返回的介质传输并回收至该第一装置。
可选地,该第一装置包括冷冻消融装置,该第二装置包括探针,该冷冻消融装置包括:介质储存装置,其与该进气管道连通,用于向该进气管道输入介质;回气处理模块,其与该回气管道连通,用于回收并处理自该第二装置返回的介质。
可选地,该管体与该第一装置通过第一接头组件连接,该第一接头组件包括:第一类型接头,其包括外套管,该外套管设有与该第一真空形成层连通的第一内腔;该进气管道和该回气管道穿设于该第一内腔中,且自该外套管的远端向外延伸;第二类型接头,该第二类型接头的远端设有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该第一容置腔和该第二容置腔分别用于容置该进气管道和该回气管道;其中,该第一类型接头与该第二类型接头可组装或拆卸,当该第一类型接头与该第二类型接头组装时,该进气管道和该回气管道分别插入该第一容置腔和该第二容置腔中。
可选地,该外套管的外侧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该第二类型接头包括:管状套件,该套件的近端设有第二内腔,该第一容置腔和该第二容置腔分别与该第二内腔连通,该套件的近端设有沿周向排布的多个通孔以及多个滚珠,该多个滚珠分别可活动地设置于该通孔中;管状活动件,其穿设于该套件的内部,且可相对该套件轴向移动,该活动件与该外套管相适配,以供该第一类型接头穿设于其中,该活动件的内径小于该第一凸起的外径;管状锁定件,其套设于该套件的外部,且该锁定件靠近该滚珠;其中,在非组装状态下,该活动件从内侧抵靠该多个滚珠,该锁定件与该多个滚珠处于释放状态;在组装状态下,该第一类型接头插入该第二类型接头,该第一凸起将该活动件沿轴向推离该多个滚珠,使该多个滚珠落入该第一凹槽中,该锁定件与该多个滚珠处于压紧状态。
可选地,该进气管道和该回气管道自该外套管的远端向外延伸的部分的内部穿设有第一内套管和第二内套管,该第一内套管与该进气管道之间形成第二真空形成层,该第二内套管与该回气管道之间形成第三真空形成层,该第二真空形成层和该第三真空形成层分别与该第一内腔连通。
可选地,该第一容置腔和该第二容置腔的远端分别设有进气接口和回气接口,该进气接口连通该介质储存装置,该回气接口连通该回气处理模块。
可选地,该第二管路与该抽真空单元通过第二接头组件连接。
可选地,该第一类型接头的近端与该管体的远端连接。
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介质传输系统,用于将储存于第一装置中的介质在该第一装置与第二装置之间传输,该介质传输系统包括:第一管路,其分别与该第一装置和该第二装置连接,该第一管路包括:管体,其具有腔体:介质传输通道,其穿设于该管体的腔体中;以及第一真空形成层,其形成于该介质传输通道与该管体之间;第二管路;以及抽真空单元,该抽真空单元通过第二管路与该第一真空形成层连通;其中,当该抽真空单元启动时,该第一真空形成层处于真空状态;当该抽真空单元关闭时,该第一真空形成层处于常压状态。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的介质传输系统,当第二装置闲置时,第一真空形成层处于常压状态,当第二装置准备工作时,通过抽真空单元使第一真空形成层处于真空状态,在第二装置的整个工作期间,抽真空单元始终保持工作,保证第一真空形成层处于真空状态。当第二装置的工作结束后,抽真空单元停止工作,第一真空形成层恢复至常压状态,即本申请实施例中只在第二装置工作时形成真空层,无需担心材料放气的影响,也无需考虑真空度如何维持的问题,并且延长了第一管路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种介质传输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介质传输系统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第一接头组件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和图5是本申请的抽真空单元的两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A-6B是本申请第一管路与第一类型接头的立体图和剖视图;
图6C是图6B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第二类型接头的剖视图。
元件标号
20:第一装置;30:第二装置;101:第一管路;1011:管体;1012:介质传输通道;1013:第一真空形成层;201:抽真空单元;202:第二管路;1014:进气管道;1015:回气管道;40:第一接头组件;401:第一类型接头;4012:外套管;4013:第一凸起;4014:第一凹槽;402:第二类型接头;4021:套件;4022:滚珠;4023:活动件;4024:锁定件;4025:主体部;4026:延伸部;4027:进气接口;4028:回气接口;50:第二接头组件;1016:第一接口;205:第二接口;4015:第一内腔;4101:第一容置腔;4102:第二容置腔;4103:第二内腔;4104:第二真空形成层;4105:第三真空形成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所述的“近端”是指按照图1的放置方式,下方为近端。所述的“远端”是指按照图1的放置方式,上方为远端。所述的“近端”和“远端”是相对而言的。
所述的“连接”包括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连通”是指管路之间互通,以使介质能在其中流动;“连接”包括连通和非连通两种情况。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具体实现。
参见图1至图7,在本申请一具体实现中,提供一种介质传输系统,用于将储存于第一装置20中的介质在该第一装置20与第二装置30之间传输,该介质传输系统包括第一管路101,其分别与该第一装置20和该第二装置30连接,该第一管路101包括管体1011、介质传输通道1012和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其中,管体1011具有腔体,介质传输通道1012穿设于该管体1011的腔体中,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形成于管体1011与介质传输通道1012之间。
抽真空单元201可以设于第一装置20的内部,或者独立于第一装置20,该抽真空单元201通过第二管路202与该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连通;其中,当该抽真空单元201启动时,该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处于真空状态;当该抽真空单元201关闭时,该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处于常压状态。
介质传输通道1012可包括一条通道、两条通道或更多条通道。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该介质传输通道1012包括进气管道1014和回气管道1015,进气管道1014用于将储存于第一装置20中的介质传输至该第二装置30;回气管道1015用于将自该第二装置30返回的介质传输并回收至该第一装置20。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装置20包括冷冻消融装置,该第二装置30包括探针,该冷冻消融装置包括介质储存装置(图中未示出)和回气处理模块(图中未示出),介质储存装置与该进气管道1014连通,用于向该进气管道1014输入介质;回气处理模块与该回气管道1015连通,用于回收并处理自该第二装置30返回的介质。探针中可以设有进气管道和回气管道,以分别与介质传输通道1012的进气管道1014和回气管道1015连通。由于探针的体积要求较小,设于其内部的回气管道可以套设于进气管道的外部,而探针内部的真空形成层可以形成于回气管道和探针的管体之间。探针内部的真空形成层可以延伸与第一管路101的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连通为一体。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该管体1011与该第一装置20通过第一接头组件40连接,该第一接头组件40包括第一类型接头401和第二类型接头402,其中,第一类型接头401包括外套管4012,外套管4012设有与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连通的第一内腔4015;进气管道1014和回气管道1015穿设于第一内腔4015中,且自外套管4012的远端向外延伸。第二类型接头402的远端设有第一容置腔4101和第二容置腔4102,第一容置腔4101和第二容置腔4102分别用于容置进气管道1014和回气管道1015,其中,该第一类型接头401与该第二类型接头402可组装或拆卸,当该第一类型接头401与该第二类型接头402组装时,该进气管道1014和该回气管道1015分别插入第一容置腔4101和第二容置腔4102中。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类型接头401的近端与该管体1011的远端连接。第一容置腔4101和第二容置腔4102内还可以设有密封圈,以在抽真空时形成较为密闭的真空。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外套管4012的近端外侧可设有第一凸起4013和第一凹槽4014。第二类型接头402包括管状套件4021、管状活动件4023和管状锁定件4024,其中,套件4021的近端设有第二内腔4103,第一容置腔4101和第二容置腔4102分别与该第二内腔4103连通,套件4021的近端设有沿周向排布的多个通孔和多个滚珠4022,该多个滚珠4022分别可活动地设置于该通孔中;管状活动件4023穿设于该套件4021的内部,且可相对该套件4021轴向移动,该活动件4023与该外套管4012相适配,以供该第一类型接头401穿设于其中,该活动件4023的内径小于该第一凸起4013的外径;管状锁定件4024套设于该套件4021的外部,且该锁定件4024靠近该滚珠4022;其中,在非组装状态下,该活动件4023从内侧抵靠该多个滚珠4022,该锁定件4024与该多个滚珠4022处于释放状态;在组装状态下,该第一类型接头401插入该第二类型接头402,该第一凸起4013将该活动件4023沿轴向推离该多个滚珠4022,使该多个滚珠4022落入该第一凹槽4014中,该锁定件4024与该多个滚珠4022处于压紧状态。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进气管道1014和该回气管道1015自该外套管4012的远端向外延伸的部分的内部穿设有第一内套管和第二内套管,该第一内套管与该进气管道1014之间形成第二真空形成层4104,该第二内套管与该回气管道1015之间形成第三真空形成层4105,该第二真空形成层4104和该第三真空形成层4105分别与该第一内腔4015连通。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该套件4021可包括第一容置腔4101和该第二容置腔4102,分别用于插入该进气管道1014和该回气管道1015,套件4021可包括主体部4025和延伸部4026,该延伸部4026设于该冷冻消融装置的内部,主体部4025设于冷冻消融装置的外部。主体部4025和延伸部4026可通过螺纹、卡合等方式实现组装和拆卸。该第一类型接头401的近端可连通该第一管路101,也可预先将第一类型接头401的近端固定连接于第一管路101的远端,第二类型接头402固定连接于冷冻消融装置上,进行冷冻消融前,将第一类型接头401插入第二类型接头402中。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容置腔4101和该第二容置腔4102的远端分别设有进气接口4027和回气接口4028,该进气接口4027连通该介质储存装置,该回气接口4028连通该回气处理模块。
第一管路101可以为柔性管(例如波纹管)或刚性管(例如不锈钢管)等,第二管路202可以为橡胶管、乳胶管、真空波纹管或其他柔性管路,也可以为刚性管,例如不锈钢管。第一管路101和第二管路202也可以柔性管和刚性管混合。可以在第一管路101的管体1011的远端刚性部分设置第一接口1016,抽真空单元201设置第二接口205。当第二管路202为柔性管时,第一接口1016可以伸出一段刚性管,第二接口205伸出一段刚性管,第二管路202密封套接于这两段刚性管上。抽真空单元201可以为真空泵或其他能够抽真空的装置。第一管路101与第一类型接头401可以为一体结构。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二管路202为刚性管,该第二管路202与该抽真空单元201通过第二接头组件50连接。第二接头组件50可以为常见的VCR接头(英文全称VaccumCoupling Radius Seal,真空连接径向密封)或其他适合的接头。
在本申请另一具体实现中,提供一种介质传输系统,该介质传输系统包括第一管路101、第二管路202和抽真空单元201,第一管路101与该第二装置30连接,该第一管路101包括管体1011、介质传输通道1012和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其中,管体1011具有腔体,介质传输通道1012穿设于该管体1011的腔体中,第一真空形成层可形成于管体1011与介质传输通道1012之间。
抽真空单元201可以设于第一装置20的内部,或者独立于第一装置20,该抽真空单元201通过第二管路202与该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连通;其中,当该抽真空单元201启动时,该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处于真空状态;当该抽真空单元201关闭时,该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处于常压状态。
由于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与第一内腔4015、第二真空形成层4104以及第三真空形成层4105是相互连通的,当第二装置30闲置时,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与第一内腔4015、第二真空形成层4104以及第三真空形成层4105处于常压状态,当第二装置30准备工作时,通过抽真空单元201使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与第一内腔4015、第二真空形成层4104以及第三真空形成层4105处于真空状态,在第二装置30的整个工作期间,抽真空单元201始终保持工作,保证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与第一内腔4015、第二真空形成层4104以及第三真空形成层4105处于真空状态。当第二装置30的工作结束后,抽真空单元201停止工作,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与第一内腔4015、第二真空形成层4104以及第三真空形成层4105恢复至常压状态,即本申请实施例中只在第二装置30工作时形成真空层,无需担心材料放气的影响,也无需考虑真空度如何维持的问题,延长了介质传输系统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介质传输系统,用于将储存于第一装置(20)中的介质在该第一装置(20)与第二装置(30)之间传输,该第一装置(20)包括抽真空单元(201),其特征在于,该介质传输系统包括第一管路(101),其分别与该第一装置(20)和该第二装置(30)连接,该第一管路(101)包括:
管体(1011),其具有腔体;
介质传输通道(1012),其穿设于该管体(1011)的腔体中;以及
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其形成于该介质传输通道(1012)与该管体(1011)之间;
其中,该抽真空单元(201)通过第二管路(202)与该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连通,当该抽真空单元(201)启动时,该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处于真空状态;当该抽真空单元(201)关闭时,该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处于常压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介质传输通道(1012)包括:
进气管道(1014),用于将储存于第一装置(20)中的介质传输至该第二装置(30);
回气管道(1015),用于将自该第二装置(30)返回的介质传输并回收至该第一装置(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装置(20)包括冷冻消融装置,该第二装置(30)包括探针,该冷冻消融装置包括:
介质储存装置,其与该进气管道(1014)连通,用于向该进气管道(1014)输入介质;
回气处理模块,其与该回气管道(1015)连通,用于回收并处理自该第二装置(30)返回的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管体(1011)与该第一装置(20)通过第一接头组件(40)连接,该第一接头组件(40)包括:
第一类型接头(401),其包括外套管(4012),该外套管(4012)设有与该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连通的第一内腔(4015);该进气管道(1014)和该回气管道(1015)穿设于该第一内腔(4015)中,且自该外套管(4012)的远端向外延伸;
第二类型接头(402),该第二类型接头(402)的远端设有第一容置腔(4101)和第二容置腔(4102),该第一容置腔(4101)和该第二容置腔(4102)分别用于容置该进气管道(1014)和该回气管道(1015);
其中,该第一类型接头(401)与该第二类型接头(402)可组装或拆卸,当该第一类型接头(401)与该第二类型接头(402)组装时,该进气管道(1014)和该回气管道(1015)分别插入该第一容置腔(4101)和该第二容置腔(4102)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质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外套管(4012)的外侧设有第一凸起(4013)和第一凹槽(4014);
该第二类型接头(402)包括:
管状套件(4021),该套件(4021)的近端设有第二内腔(4103),该第一容置腔(4101)和该第二容置腔(4102)分别与该第二内腔(4103)连通,该套件(4021)的近端设有沿周向排布的多个通孔以及多个滚珠(4022),该多个滚珠(4022)分别可活动地设置于该通孔中;
管状活动件(4023),其穿设于该套件(4021)的内部,且可相对该套件(4021)轴向移动,该活动件(4023)与该外套管(4012)相适配,以供该第一类型接头(401)穿设于其中,该活动件(4023)的内径小于该第一凸起(4013)的外径;
管状锁定件(4024),其套设于该套件(4021)的外部,且该锁定件(4024)靠近该滚珠(4022);
其中,在非组装状态下,该活动件(4023)从内侧抵靠该多个滚珠(4022),该锁定件(4024)与该多个滚珠(4022)处于释放状态;在组装状态下,该第一类型接头(401)插入该第二类型接头(402),该第一凸起(4013)将该活动件(4023)沿轴向推离该多个滚珠(4022),使该多个滚珠(4022)落入该第一凹槽(4014)中,该锁定件(4024)与该多个滚珠(4022)处于压紧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质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进气管道(1014)和该回气管道(1015)自该外套管(4012)的远端向外延伸的部分的内部穿设有第一内套管和第二内套管,该第一内套管与该进气管道(1014)之间形成第二真空形成层(4104),该第二内套管与该回气管道(1015)之间形成第三真空形成层(4105),该第二真空形成层(4104)和该第三真空形成层(4105)分别与该第一内腔(4015)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质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容置腔(4101)和该第二容置腔(4102)的远端分别设有进气接口(4027)和回气接口(4028),该进气接口(4027)连通该介质储存装置,该回气接口(4028)连通该回气处理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管路(202)与该抽真空单元(201)通过第二接头组件(5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类型接头(401)的近端与该管体(1011)的远端连接。
10.一种介质传输系统,用于将储存于第一装置(20)中的介质在该第一装置(20)与第二装置(30)之间传输,其特征在于,该介质传输系统包括:
第一管路(101),其分别与该第一装置(20)和该第二装置(30)连接,该第一管路(101)包括:
管体(1011),其具有腔体:
介质传输通道(1012),其穿设于该管体(1011)的腔体中;以及
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其形成于该介质传输通道(1012)与该管体(1011)之间;
第二管路(202);以及
抽真空单元(201),该抽真空单元(201)通过第二管路(202)与该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连通;
其中,当该抽真空单元(201)启动时,该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处于真空状态;当该抽真空单元(201)关闭时,该第一真空形成层(1013)处于常压状态。
CN202222369594.6U 2022-09-06 2022-09-06 介质传输系统 Active CN2185234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69594.6U CN218523413U (zh) 2022-09-06 2022-09-06 介质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69594.6U CN218523413U (zh) 2022-09-06 2022-09-06 介质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23413U true CN218523413U (zh) 2023-02-24

Family

ID=85243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69594.6U Active CN218523413U (zh) 2022-09-06 2022-09-06 介质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234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02397B2 (ja) 極低温流体供給排出用装置および超電導装置
US8257286B2 (en) Safety connector apparatus
US20090261578A1 (en) Plug-In Coupling for Cryogenic Lines
US20100183361A1 (en) Fluid coupling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same
WO2006091234A3 (en) Quick disconnect cryogenic coupler
CN218523413U (zh) 介质传输系统
JPH09510000A (ja) 二重遮断カップリングを備えたエンジン冷却剤抜き出し/注入装置
CN113768609B (zh) 冷热消融装置
CN111946921B (zh) 凹形元件和流体连接件
WO2014178861A1 (en) Twist-to-connect dry break coupling
US20240102595A1 (en) Quick disconnect coupling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US8616587B2 (en) Cryo-rotary joint
US11788666B2 (en) Johnston coupling with additional vacuum enclosure
CN101443591A (zh) 复式耦接器
KR100605095B1 (ko) 퀵 커플러 장치
WO2008027353A3 (en) High pressure fluid connector and seal
CN218441195U (zh) 迷宫式液氮传输管活接头
EP3881786B1 (en) Flexible cryoablation needle device resistant to low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CN219045614U (zh) 一种医用连接器
KR20000004887A (ko) 액체이송용 카프링장치
CN214839151U (zh) 具有止回结构的汽车管路直通快插阳接头
CN218220296U (zh) 介质传输管路
US20230213128A1 (en) Quick connector
CN115836907B (zh) 流体通道及消融针系统
CN216242888U (zh) 一种弯头流体快接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