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20548U - 分板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分板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20548U
CN218520548U CN202221089543.1U CN202221089543U CN218520548U CN 218520548 U CN218520548 U CN 218520548U CN 202221089543 U CN202221089543 U CN 202221089543U CN 218520548 U CN218520548 U CN 2185205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wood
plank
conveying device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8954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俊峰
陈伟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upersonic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upersonic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upersonic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upersonic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8954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205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205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205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Stacking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板上料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木板的输送装置,分别设置于堆垛木板相对的两侧面上的两限位件以及用于驱动限位件移动以适配对不同规格的木板限位夹持的移动调节装置,两限位件设置于输送装置上方且限位件与输送装置之间的间隙与一块木板的厚度相适配,两限位件限位时,能够限制阻挡堆垛木板中除最下方木板以外的其余木板,并使最下方木板随输送装置输送。本方案通过上述设置,能够针对不同的木板规格进行对限位件位置的调节,以此能够适配不同规格的木板进行分板动作。不仅适应的木板规格广,无需订制,同时调节方便简单,分板更加稳定高效。

Description

分板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木板上料装置领域,尤其涉及分板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木板在生产成型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检测分类,最后才能投入到市场中使用。而木板成型后,工作人员通常会将锯切好的板材堆垛在一起,方便后续的输送,因此当进行检测分类时,为了保证其准确率,便需要将堆垛好的木板再逐一进行多个检测流程。
现有的市场中虽对应该分板动作设置木板的分板装置,其通常由夹持装置夹持上方堆垛木板并依次将最下方的木板输送出,以此实现分板上料。但是由于不同项目中所使用的木板规格不同,夹持装置难以实现对不同规格的木板进行夹持,导致需重新订制夹持装置,不仅适应性差,生产成本高,而且还影响加工效率,难以满足生产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既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木板并进行分板动作,同时调节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分板上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分板上料装置,包括:
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木板;
两限位件,分别设置于堆垛木板相对的两侧面上,两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上方且所述限位件与输送装置之间的间隙与一块木板的厚度相适配,两所述限位件限位时,能够限制阻挡堆垛木板中除最下方木板以外的其余木板,并使最下方木板随所述输送装置输送;
移动调节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限位件移动以适配对不同规格的木板限位夹持。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的截面呈L型,包括用于与木板侧面抵接的夹紧部以及用于与木板前端面抵接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与输送装置之间设有与一块木板的厚度相适配的间隙。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与木板后端面抵接的顶推件,所述移动调节装置能够驱动所述顶推件移动以适配对不同规格的木板限位夹持。
进一步地,所述顶推件、阻挡部和夹紧部上方均设有引导木板滑动的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均有外向内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调节装置包括用于调节所述限位件移动的左右移动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顶推件移动的前后移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左右移动装置包括沿着木板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以及两个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的固定座,所述限位件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前后移动装置包括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滑轨上的调节底板,所述调节底板沿木板的宽度方向设有长条孔,所述顶推件可沿着所述长条孔的方向移动调节并固定于所述长条孔上。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设有用于与木板接触的凸起,所述输送装置动作时,所述凸起能够与堆垛木板最下方的木板接触并带动其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承载所述输送装置上木板的次级输送装置以及与所述次级输送装置输送方向垂直的转向输送装置,所述次级输送装置为多段间隔设置的输送带,所述转向输送装置为设置于相邻两输送带之间间隙的输送辊。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转向输送装置升降移动的升降移动装置。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分板上料装置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先将堆垛好的木板放置在输送装置上,之后启动移动调节装置并驱动限位件移动,使得两限位件的位置能够根据堆垛的木板规格进行调节,直至两限位件分别与堆垛木板的相对两面相互抵接,此时堆垛木板中除最下方木板以外的其余木板均被限制阻挡,最后启动输送装置便能够依次将最下方的木板逐一送出。本方案通过上述设置,能够针对不同的木板规格进行对限位件位置的调节,以此能够适配不同规格的木板进行分板动作。不仅适应的木板规格广,无需订制,同时调节方便简单,分板更加稳定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板上料装置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输送装置和限位件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次级输送装置和转向输送装置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输送装置;101、凸起;20、限位件;201、夹紧部;202、阻挡部;203、导向斜面;311、滑轨;312、固定座;321、调节底板;322、长条孔;40、顶推件;50、次级输送装置;501、缓冲件;60、转向输送装置;601、万向球;70、升降移动装置;80、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参照图1-图3所示,包括用于输送木板80的输送装置10,分别设置于堆垛木板80相对的两侧面上的两限位件20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限位件20移动以适配对不同规格的木板80限位夹持的移动调节装置,两所述限位件20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10上方且所述限位件20与输送装置10之间的间隙与一块木板80的厚度相适配,两所述限位件20限位时,能够限制阻挡堆垛木板80中除最下方木板80以外的其余木板80,并使最下方木板80随所述输送装置10输送。本方案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先将堆垛好的木板80放置在输送装置10上,之后启动移动调节装置并驱动限位件20移动,使得两限位件20的位置能够根据堆垛的木板80规格进行调节,直至两限位件20分别与堆垛木板80的相对两面相互抵接,此时堆垛木板80中除最下方木板80以外的其余木板80均被限制阻挡,最后启动输送装置10便能够依次将最下方的木板80逐一送出。通过上述设置,能够针对不同的木板80规格进行对限位件20位置的调节,以此能够适配不同规格的木板80进行分板动作。不仅适应的木板80规格广,无需订制,同时调节方便简单,分板更加稳定高效。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所示,所述限位件20的截面呈L型,包括用于与木板80侧面抵接的夹紧部201以及用于与木板80前端面抵接的阻挡部202,所述阻挡部202与输送装置10之间设有与一块木板80的厚度相适配的间隙。通过夹紧部201和阻挡部202的设置,能够分别从堆垛木板80两个角上对木板80进行夹紧固定,使得堆垛的木板80能够稳定得堆码在一起,不会受到输送装置10输送的影响而倾斜,同时阻挡部202预留的间隙还能够使最下方木板80顺畅的被输送出。
结合上述限位件20的结构设置,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所示,还包括用于与木板80后端面抵接的顶推件40,所述移动调节装置能够驱动所述顶推件40移动以适配对不同规格的木板80限位夹持。由于两个限位件20仅能够在两个角对堆垛的木板80进行限制,此时通过顶推件40的设置,从后方顶推木板80形成前后左右多方向上的同步限位,对木板80的限位效果更佳,防止堆垛的木板80受到输送装置10的影响而松动倾斜。同样的,为了适配不同规格的木板80时,移动调节装置仅调节两限位件20之间的距离并无法完全对木板80进行限位夹持,因此当完成限位件20的调节之后,在对顶推件40进行驱动移动,便能够更加稳定的对不同规格的木板80进行限位夹持。
结合上述顶推件40和限位件20的设置,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所示,所述顶推件40、阻挡部202和夹紧部201上方均设有引导木板80滑动的导向斜面203,所述导向斜面203均有外向内倾斜。通过导向斜面203的设置,在调节完限位件20和顶推件40的位置之后,后续进行补料时,工作人员可继续沿着导向斜面203将同一个规格的木板80放置在两限位件20和顶推件40之间,减少每次加料的难度,提高加料的工作效率。
结合上述顶推件40和限位件20的设置,具体的,参照图2所示,所述移动调节装置包括用于调节所述限位件20移动的左右移动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顶推件40移动的前后移动装置。其中调节时,可通过左右移动装置的两限位件20的位置进行对应性调节并以此形成一定位,后续前后移动装置便可根据该定位快速实现对顶推件40的调节调整。通过对限位件20和顶推件40进行分步分装置调节,能够更加准确的实现对不同规格的木板80进行适应性调节,限位夹持效果更佳。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移动调节装置也可仅调节限位件20一个零部件的移动,通过对限位件20进行XY两轴调节来实现对不同规格木板80的限位夹持,并不局限于上述一种实现方式。
结合上述左右移动装置的设置,具体的,参照图2所示,所述左右移动装置包括沿着木板80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311以及两个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311上的固定座312,所述限位件20固定于所述固定座312上。通过上述设置,当需要根据木板80进行调节时,此时可驱动固定座312沿着滑轨311滑动实现两固定座312之间的位置调节,以此适配不同规格木板80的长度,并对其限制夹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左右移动装置也可直接为推动气缸,通过气缸伸缩来带动限位件20的左右方向上的移动,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式。
结合上述前后移动装置的设置,具体的,参照图2所示,所述前后移动装置包括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滑轨311上的调节底板321,所述调节底板321沿木板80的宽度方向设有长条孔322,所述顶推件40可沿着所述长条孔322的方向移动调节并固定于所述长条孔322上。通过上述设置,当需要根据木板80进行调节时,此时可先根据木板80的长度移动调节底板321的位置,之后再松开顶推件40的锁紧装置,并移动顶推件40沿着长条孔322进行移动直至顶推件40与木板80的后端面进行抵接,此时便完成进一步实现了对不同规格木板80宽度方向的限位固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前后移动装置也可直接为推动气缸,通过气缸伸缩来带动顶推件40的前后方向上的移动,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所述输送装置10设有用于与木板80接触的凸起101,所述输送装置10动作时,所述凸起101能够与堆垛木板80最下方的木板80接触并带动其移动。其中输送装置10为链条输送装置10,凸起101设置在链条上。通过上述设置,当输送装置10启动运作时,凸起101随着链条的转动同步转动,而当凸起101转动至堆垛的木板80时,此时凸起101便会于最下方的木板80抵接,并顶推其滑出与上方堆垛木板80分离,由此实现稳定的分板动作。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输送装置10也可为皮带输送装置10,堆垛的木板80于输送装置10的皮带抵接,此时通过皮带和木板80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最下方的木板80滑出,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现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示,还包括用于承载所述输送装置10上木板80的次级输送装置50以及与所述次级输送装置50输送方向垂直的转向输送装置60,所述次级输送装置50为多段间隔设置的输送带,所述转向输送装置60为设置于相邻两输送带之间间隙的输送辊。通过次级输送装置50的设置,能够稳定的承载从输送装置10上依次输送出的单块木板80,最后再结合转向输送装置60的设置,能够调节木板80的移动方向,将木板80顺路输送至下一个装置。同时通过对次级输送装置50转向输送装置60的具体装置选用以及位置设置,使得装置布局更加合理,减少装置的占用空间。
结合上述次级输送装置50转向输送装置60的设置,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示,还设有用于缓冲木板80移动的缓冲件501,所述缓冲件501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10的末端。通过缓冲件501的设置,能够减少分离出木板80的惯性力,使得木板80不会直接沿着次级输送装置50滑出,能够继续进行后续的移动。
结合上述次级输送装置50转向输送装置60的设置,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示,还设有用于减少所述转向输送装置60上木板80移动摩擦力的万向球601,所述万向球601设置于所述转向输送装置60的末端。通过万向球601的设置,当转向输送装置60启动后,万向球601能够减少木板80转向移动的摩擦力,使得转向移动更加顺畅。
结合上述次级输送装置50转向输送装置60的设置,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示,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转向输送装置60升降移动的升降移动装置70。其中转向输送装置60为输送辊并设置在两相邻次级输送装置50的间隙中间,通过升降移动装置70的设置,能够在次级输送装置50进行木板80承载输送时,调节控制转向输送装置60向下移动,减少对次级输送装置50的影响。而当需要进行转向输送时,此时便可控制转向输送装置60上升至输送辊与木板80底面接触,并将木板80送出,确保转向动作不会受次级输送装置50的影响,不会发生偏移。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分板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装置(10),用于输送木板(80);
两限位件(20),分别设置于堆垛木板(80)相对的两侧面上,两所述限位件(20)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10)上方且所述限位件(20)与输送装置(10)之间的间隙与一块木板(80)的厚度相适配,两所述限位件(20)限位时,能够限制阻挡堆垛木板(80)中除最下方木板(80)以外的其余木板(80),并使最下方木板(80)随所述输送装置(10)输送;
移动调节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限位件(20)移动以适配对不同规格的木板(80)限位夹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板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0)的截面呈L型,包括用于与木板(80)侧面抵接的夹紧部(201)以及用于与木板(80)前端面抵接的阻挡部(202),所述阻挡部(202)与输送装置(10)之间设有与一块木板(80)的厚度相适配的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板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木板(80)后端面抵接的顶推件(40),所述移动调节装置能够驱动所述顶推件(40)移动以适配对不同规格的木板(80)限位夹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板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件(40)、阻挡部(202)和夹紧部(201)上方均设有引导木板(80)滑动的导向斜面(203),所述导向斜面(203)均有外向内倾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板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调节装置包括用于调节所述限位件(20)移动的左右移动装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顶推件(40)移动的前后移动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板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移动装置包括沿着木板(80)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311)以及两个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311)上的固定座(312),所述限位件(20)固定于所述固定座(312)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板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移动装置包括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滑轨(311)上的调节底板(321),所述调节底板(321)沿木板(80)的宽度方向设有长条孔(322),所述顶推件(40)可沿着所述长条孔(322)的方向移动调节并固定于所述长条孔(322)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板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10)设有用于与木板(80)接触的凸起(101),所述输送装置(10)动作时,所述凸起(101)能够与堆垛木板(80)最下方的木板(80)接触并带动其移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板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承载所述输送装置(10)上木板(80)的次级输送装置(50)以及与所述次级输送装置(50)输送方向垂直的转向输送装置(60),所述次级输送装置(50)为多段间隔设置的输送带,所述转向输送装置(60)为设置于相邻两输送带之间间隙的输送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板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转向输送装置(60)升降移动的升降移动装置(70)。
CN202221089543.1U 2022-05-07 2022-05-07 分板上料装置 Active CN2185205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89543.1U CN218520548U (zh) 2022-05-07 2022-05-07 分板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89543.1U CN218520548U (zh) 2022-05-07 2022-05-07 分板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20548U true CN218520548U (zh) 2023-02-24

Family

ID=85236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89543.1U Active CN218520548U (zh) 2022-05-07 2022-05-07 分板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205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376630A1 (en) Tape cutting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ing method
US7661451B2 (en) Method and machining installation for the machining of wood workpieces
JP2002321133A (ja) 棒状加工材料から切断機を用いて切断された材料片を搬送する方法およ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US5685410A (en) Infeed conveyor system
US11066251B2 (en) Board conveyor
CN112109999B (zh) 一种图书姿态调整系统及方法
CN218520548U (zh) 分板上料装置
CN112025271A (zh) 接线盒插片自动安装机
CN108213742B (zh) 一种卷料高精度切割设备
KR102074505B1 (ko) 목재도어의 측면 가공장치
CN212687008U (zh) 纸板分切机的输送机构
CA2687357C (en) Transport device for a finger jointing system
CN214722189U (zh) 一种吊杆生产系统
CN114906625A (zh) 板材分板装置
CN213010648U (zh) 一种插片送料结构
CN212822269U (zh) 竖向排列式送料系统
CN210477244U (zh) 一种木条加工系统
CN214827068U (zh) 一种线条板送料装置
CN113245850A (zh) 一种吊杆生产系统及加工工艺
CN220313613U (zh) 托盘二次打钉设备
CN219507141U (zh) 板材分板装置
CA2585600A1 (en) Forward and reverse media accumulation system
CN216271579U (zh) 书壳上料机构
CN217727551U (zh) 输送流道结构和激光加工设备
CN216402931U (zh) 一种料片提升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