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05091U - 一种改善产品粘模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善产品粘模的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505091U CN218505091U CN202222635449.8U CN202222635449U CN218505091U CN 218505091 U CN218505091 U CN 218505091U CN 202222635449 U CN202222635449 U CN 202222635449U CN 218505091 U CN218505091 U CN 2185050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duct
- cavity
- mold
- rod
- coo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善产品粘模的模具,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包括母模仁、公模仁和产品型腔,母模仁上方安装有升降机构,公模仁下方安装有顶出机构,产品型腔下方设置有冷却机构。通过山字形结构的冷却通道可以引导冷却水流进现有技术的冷却管路难以冷却的区域,通过溢流的方法可以使冷却水与产品型腔充分接触,达到正常的、均匀的冷却效果,防止因冷却不均匀而导致粘模;通过第一顶杆在导轨上滑动斜向顶出产品型腔,同时和第二顶杆相互配合,使产品型腔顶出时受到的力更加平衡,避免顶出时受力不平衡导致粘模;调节三相变频电机变频器的频率,使产品缓慢与母模仁脱离,避免了产品与母模仁突然地脱离而破坏产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产品粘模的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的过程,是将温度较高的融熔塑料,通过高压注射进入温度较低的模具中,经过冷却固化,从而得到所需要的制品。成型周期是成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然而成型周期中二分之一的时间用来对制品的冷却,模具温度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成型塑件的尺寸精度,外观与内在质量,以及塑件的成产效率,模具温度过高,成型收缩大,脱模后塑件变形率大,而且还容易造成溢料和粘模,因此冷却机构是模具设计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冷却机构是模具中开设的水道系统,它与外界水源连通,水道中通入冷却液,并使其不断的循环流动,从而将模具里多余热量带到模具之外。
现有技术中,需要注塑的产品形状各种各样,往往很多不规则的产品无法使冷却管道至产品型腔的冷却距离一致,会使模具内存在有些远离冷却管路的区域或者冷却水无法流经的区域无法达到正常的冷却效果,从而导致产品冷却不均匀,在脱模时造成产品卡在模里产生粘模,造成批量不良,不仅影响生产速度,也造成很大的成本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产品粘模的模具,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却水无法达到正常的冷却效果造成的产品粘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改善产品粘模的模具,包括母模仁和与所述母模仁相匹配的公模仁,所述母模仁与所述公模仁卡合连接,所述母模仁与所述公模仁卡合形成的产品型腔,所述母模仁上方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公模仁通过固定杆相连接,所述公模仁下方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方安装有顶出机构,所述产品型腔下方设置有冷却机构;
所述冷却机构包括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冷却通道相连通,所述冷却通道呈山字形结构,所述冷却通道开口方向背离所述母模仁,所述冷却通道的一侧端通过第一出水管连接有第一出水口,所述冷却通道的另一侧端通过第二出水管连接有第二出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有第一溢流道,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出水口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有第二溢流道,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水口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安装有三相变频电机,所述三相变频电机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三相变频电机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上分别设有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均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上同轴驱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上同轴驱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块,所述第一螺纹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母模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块,所述第二螺纹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母模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螺纹杆与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螺纹旋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出机构包括第一顶杆、第二顶杆、支撑板、导轨、滚轮、弹簧、复位杆和推动杆,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连接有所述推动杆,所述支撑板的上方安装有相对设置的带所述弹簧的所述复位杆,所述复位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公模仁的内腔并与所述母模仁邻接,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所述导轨,所述第一顶杆的一端与所述产品型腔相连接,所述第一顶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滚轮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产品型腔的一侧端与所述第二顶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改善产品粘模的模具通过山字形结构的冷却通道可以引导冷却水流进现有技术的冷却管路难以冷却的区域,通过溢流的方法可以使冷却水与产品型腔充分接触,从而使模具内有些远离冷却管路的区域也可以达到正常的、均匀的冷却效果,防止因冷却不均匀而导致粘模;
(2)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改善产品粘模的模具通过第一顶杆在导轨上滑动斜向顶出产品型腔,同时和第二顶杆相互配合,使产品型腔顶出时受到的力更加平衡,避免顶出时受力不平衡导致粘模;
(3)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改善产品粘模的模具通过调节三相变频电机变频器的频率,可以调节母模仁与产品型腔分离的速度,使产品缓慢与母模仁脱离,避免了产品与母模仁突然地脱离而破坏产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善产品粘模的模具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善产品粘模的模具冷却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善产品粘模的模具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善产品粘模的模具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母模仁;2、公模仁;21、底座;3、产品型腔;4、冷却机构;5、顶出机构;7、升降机构;8、固定杆;31、浇口;41、进水口;42、第一出水口;43、第二出水口;421、第一出水管;422、第二出水管;410、进水管;431、溢流壁;44、冷却通道;441、第一溢流道;442、第二溢流道;443、主流道;51、第一顶杆;52、第二顶杆;53、支撑板;54、导轨;55、滚轮;56、弹簧;57、复位杆;58、推动杆;702、第一螺纹杆;703、第一螺纹块;704、第一连接杆;705、限位板;717、第一轴承;707、第一从动齿轮;708、三相变频电机;709、底板;710、第二从动齿轮;711、主动齿轮;712、第二螺纹杆;713、第二螺纹块;714、第二连接杆;718、第二轴承;706、第一滚珠;716、第二滚珠;719、第一支撑体;720、第二支撑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改善产品粘模的模具,包括母模仁1和与母模仁1相匹配的公模仁2,母模仁1与公模仁2卡合连接,公模仁2与母模仁1之间形成产品型腔3,产品型腔3的浇口31贯穿母模仁1且位于母模仁1的上表面,母模仁1上方安装有升降机构7,升降机构7通过固定杆8与公模仁2的底座21相连接。
公模仁2内部开设有冷却机构4,冷却机构4包括冷却通道44,冷却通道44呈山字形结构,开口方向朝下,冷却通道44包括主流道443,主流道443上端与第一溢流道441和第二溢流道442相连通,主流道443与第一溢流道441和第二溢流道442通过溢流壁431隔开,主流道443的下端通过进水管410与进水口41相连通,第一溢流道441通过第一出水管421与第一出水口42相连通,第二溢流道442通过第二出水管422与第二出水口43相连通,通过在产品型腔3周围铺设冷却通道44,可以使产品充分冷却,防止粘模,通过山字形结构的冷却通道44可以引导冷却水流进现有技术的冷却管路难以冷却的区域,通过溢流的方法可以使冷却水与产品型腔3充分接触,从而使模具内有些远离冷却管路的区域也可以达到正常的、均匀的冷却效果。
公模仁2底部设置有底板709,底板709上安装有顶出机构5,顶出机构5包括第一顶杆51、第二顶杆52、支撑板53、导轨54、滚轮55、弹簧56、复位杆57和推动杆58,支撑板53的下方连接有推动杆58,支撑板53的上方安装有相对设置的带弹簧56的复位杆57,复位杆57的一端贯穿公模仁2的内腔并与母模仁1邻接,支撑板53上安装有导轨54,第一顶杆51的一端与产品型腔3相连接,第一顶杆51的另一端通过滚轮55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54上,产品型腔3的一侧端与第二顶杆52的一端相连接,第二顶杆52的另一端与支撑板53固定连接,通过第一顶杆51在导轨54上滑动斜向顶出产品型腔3,同时和第二顶杆52相互配合,使产品型腔3顶出时受到的力更加平衡,避免受力不平衡导致粘模。
如图3所示,升降机构7包括第一螺纹杆702、第一螺纹块703、第一连接杆704、限位板705、第一滚珠706、第一从动齿轮707、三相变频电机708、底板709、第二从动齿轮710、主动齿轮711、第二螺纹杆712、第二螺纹块713、第二连接杆714、第二滚珠716、第一轴承717、第二轴承718、第一支撑体719和第二支撑体720,底板709上固定安装有三相变频电机708,三相变频电机708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有主动齿轮711,主动齿轮711与第一从动齿轮707啮合,第一从动齿轮707通过第一轴承717连接在第一支撑体719上,主动齿轮711与第二从动齿轮710啮合,第二从动齿轮710通过第二轴承718连接在第二支撑体720上,第一螺纹杆702和第二螺纹杆712的一端贯穿限位板705分别连接在第一从动齿轮707和第二从动齿轮710上,第一螺纹杆702和第二螺纹杆712分别与限位板705通过第一滚珠706和第二滚珠716转动连接,第一从动齿轮707上端连接有第一螺纹杆702,第一螺纹杆702上连接有第一螺纹块703,第一螺纹块703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704,第二从动齿轮710上端连接有第二螺纹杆712,第二螺纹杆712上连接有第二螺纹块713,第二螺纹块713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714,第二螺纹杆712与第一螺纹杆702的螺纹旋向相反,通过调节三相变频电机708,可以调节母模仁1与产品型腔3分离的速度,先缓慢分离,使产品缓慢与母模仁1脱离,避免了产品与母模仁1突然地脱离而破坏产品,待分离后再调节三相变频电机708档位升速。
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杆704与母模仁1的顶壁相连接,第二连接杆714与母模仁1的顶壁相连接,浇口31位于第一连接杆704和第二连接杆714之间,第一出水口42和第二出水口43位于公模仁2的左右两侧,进水口41位于第二出水口43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到的一种改善产品粘模的模具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模具的公模仁2和母模仁1呈卡合状态时,从浇口31注入料液,料液充满整个产品型腔3,停止注入料液,等待料液冷却,在冷却过程中,通过从进水口41通入冷却水,冷却水沿进水管410进入主流道443,冷却水慢慢注满主流道443后,冷却水从溢流壁431逸出,溢出的冷却水从两侧分别进入第一溢流道441和第二溢流道442,进人第一溢流道441的冷却水对产品型腔3冷却后经过第一出水管421从第一出水口42排出,进人第二溢流道442的冷却水对产品型腔3冷却后经过第二出水管422从第二出水口43排出,待产品型腔3里的料液完全冷却后,启动三相变频电机708,通过调节变频器的频率来控制升降机构7带动母模仁1升起的速度,先缓慢升起,待母模仁1脱离产品型腔3后再加速升起,之后通过推动杆58推动支撑板53上升,支撑板53压缩弹簧56的同时,使得第一顶杆51水平方向上沿导轨54向左滑动的同时,第一顶杆51在竖直方向上配合第二顶杆52将定型的产品顶出产品型腔3,又工作人员将产品取走后,再控制升降机构7带动母模仁1下降,直至母模仁1与公模仁2完全卡和后,再重复上述操作进行下一产品的生产。
通过在产品型腔3周围铺设冷却通道44,可以使产品充分冷却,防止粘模,通过山字形结构的冷却通道44可以引导冷却水流进现有技术的冷却管路难以冷却的区域,通过溢流的方法可以使冷却水与产品型腔3充分接触,从而使模具内有些远离冷却管路的区域也可以达到正常的、均匀的冷却效果;第一顶杆51的一端与产品型腔3相连接,第一顶杆51的另一端通过滚轮55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54上,产品型腔3的一侧端与第二顶杆52的一端相连接,第二顶杆52的另一端与支撑板53固定连接,通过第一顶杆51在导轨54上滑动斜向顶出产品型腔3,同时和第二顶杆52相互配合,使产品型腔3顶出时受到的力更加平衡,避免顶出时受力不平衡导致粘模;通过调节三相变频电机708,可以调节母模仁1与产品型腔3分离的速度,使产品缓慢与母模仁1脱离,避免了产品与母模仁1突然地脱离而破坏产品。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改善产品粘模的模具,包括母模仁(1)和与所述母模仁(1)相匹配的公模仁(2),所述母模仁(1)与所述公模仁(2)卡合连接,所述母模仁(1)与所述公模仁(2)卡合形成的产品型腔(3),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模仁(1)上方安装有升降机构(7),所述升降机构(7)与所述公模仁(2)通过固定杆(8)相连接,所述公模仁(2)下方连接有底座(21),所述底座(21)上方安装有顶出机构(5),所述产品型腔(3)下方设置有冷却机构(4);
所述冷却机构(4)包括进水口(41),所述进水口(41)通过进水管(410)与冷却通道(44)相连通,所述冷却通道(44)呈山字形结构,所述冷却通道(44)开口方向背离所述母模仁(1),所述冷却通道(44)的一侧端通过第一出水管(421)连接有第一出水口(42),所述冷却通道(44)的另一侧端通过第二出水管(422)连接有第二出水口(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产品粘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管(421)的一端连通有第一溢流道(441),所述第一出水管(421)的另一端与第一出水口(4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产品粘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水管(422)的一端连通有第二溢流道(442),所述第二出水管(422)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水口(43)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产品粘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7)包括底板(709),所述底板(709)上固定安装有三相变频电机(708),所述三相变频电机(708)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有主动齿轮(711),所述三相变频电机(708)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体(719)和第二支撑体(7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善产品粘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719)和所述第二支撑体(720)上分别设有第一从动齿轮(707)和第二从动齿轮(710),所述第一从动齿轮(707)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710)均与所述主动齿轮(711)啮合,所述第一从动齿轮(707)上同轴驱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702),所述第二从动齿轮(710)上同轴驱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7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善产品粘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702)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块(703),所述第一螺纹块(70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04),所述第一连接杆(704)与所述母模仁(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善产品粘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712)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块(713),所述第二螺纹块(71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714),所述第二连接杆(714)与所述母模仁(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善产品粘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712)与所述第一螺纹杆(702)的螺纹旋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产品粘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5)包括第一顶杆(51)、第二顶杆(52)、支撑板(53)、导轨(54)、滚轮(55)、弹簧(56)、复位杆(57)和推动杆(58),所述支撑板(53)的下方连接有所述推动杆(58),所述支撑板(53)的上方安装有相对设置的带所述弹簧(56)的所述复位杆(57),所述复位杆(57)的一端贯穿所述公模仁(2)的内腔并与所述母模仁(1)邻接,所述支撑板(53)上安装有所述导轨(54),所述第一顶杆(51)的一端与所述产品型腔(3)相连接,所述第一顶杆(5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滚轮(55)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54)上,所述产品型腔(3)的一侧端与所述第二顶杆(5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顶杆(52)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53)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635449.8U CN218505091U (zh) | 2022-10-08 | 2022-10-08 | 一种改善产品粘模的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635449.8U CN218505091U (zh) | 2022-10-08 | 2022-10-08 | 一种改善产品粘模的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505091U true CN218505091U (zh) | 2023-02-21 |
Family
ID=85216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635449.8U Active CN218505091U (zh) | 2022-10-08 | 2022-10-08 | 一种改善产品粘模的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505091U (zh) |
-
2022
- 2022-10-08 CN CN202222635449.8U patent/CN21850509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166521U (zh) | 一种自动二次嵌件注塑机构 | |
CN218505091U (zh) | 一种改善产品粘模的模具 | |
CN112536944B (zh) | 一种电池包hp-rtm两腔成型模具 | |
CN110919995B (zh) | 用于滑块包裹成型环状产品防粘连脱模结构 | |
CN217729510U (zh) | 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注塑模具 | |
CN211762998U (zh) | 一种连续混炼模压成型系统 | |
CN109605678B (zh) | 一种带网孔结构超薄型塑胶包射铁件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2536978A (zh) | 一种自顶出防堵通用塑料模具 | |
CN219445932U (zh) | 一种散热风扇生产用速冷式注塑模具 | |
CN211165073U (zh) | 一种用于制造发电机叶片的注塑模具 | |
CN216832074U (zh) | 一种混合注塑瓶胚用挤压机 | |
CN220923146U (zh) | 一种填充度高的注塑模具 | |
CN218857450U (zh) | 一种塑料制品成型加工模具 | |
CN217196708U (zh) | 一种便于上下料的注塑模具 | |
CN220808298U (zh) | 一种电路管模用挤塑预成型装置 | |
CN219968682U (zh) | 一种一体化阀芯分水器成型模具 | |
CN213733152U (zh) | 一种具有12流道的热流道模具 | |
CN216609938U (zh) |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汽车头枕杆导套用注塑模具 | |
CN221793653U (zh) | 一种嵌件注塑模具 | |
CN215242692U (zh) | 多流道镶块式模具冷却机构 | |
CN216373201U (zh) | 一种具有快速冷却结构且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 | |
CN219926801U (zh) | 基于顺序阀热流道进料技术的摩托车前围注塑模具 | |
CN221136767U (zh) | 一种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设备 | |
CN212888802U (zh) | 一种手轮模具 | |
CN221912976U (zh) | 一种车灯厚壁件的模内压缩成型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