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97302U - 一种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97302U
CN218497302U CN202221609746.9U CN202221609746U CN218497302U CN 218497302 U CN218497302 U CN 218497302U CN 202221609746 U CN202221609746 U CN 202221609746U CN 218497302 U CN218497302 U CN 218497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micro
diffusion layer
pdlc
thin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0974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琴
李唯
段嘉明
李创
杜鹏
聂远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ifa Xingye Energy Zhuhai Co ltd
Zhuhai Shuifa Xingye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ifa Xingye Energy Zhuhai Co ltd
Zhuhai Singyes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ifa Xingye Energy Zhuhai Co ltd, Zhuhai Singyes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ifa Xingye Energy Zhu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0974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973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97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973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包括有依次叠合的第一导电薄膜层、第一微扩散层、PDLC层、第二微扩散层和第二导电薄膜层,PDLC层、第一微扩散层和第一导电薄膜层的折射率呈梯度变化;PDLC层、第二微扩散层和第二导电薄膜层的折射率呈梯度变化,设置PDLC层、微扩散层和导电薄膜层之间的折射率呈梯度变化,从而弥补了PDLC层中液晶微滴1~2微米的尺寸差异,降低了通电时调光薄膜的光晕问题,调光薄膜在应用于汽车天窗时,在日照或强光照射下透明状态的调光薄膜无明显光晕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光薄膜,特别是一种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
背景技术
PDLC薄膜是一种新型功能性光电薄膜,又称电控液晶调光薄膜,通过外加电场的控制,便可实现调光薄膜在无色透明与乳白色不透明两种状态之间的快速变换。液晶调光薄膜应用广泛,凡是有玻璃的地方均可使用,通常使用在高档酒店客房、博物馆、银行、会议室、商店橱窗等,具备隐私保护性、空间通透性、安全防务性和光线调节性。
随着调光薄膜技术的进步,调光薄膜的性能不断提升,已经开始应用于汽车上。PDLC薄膜在应用于汽车天窗时,发现透明状态时有很明显的光晕现象,PDLC薄膜通电时产生光晕的主要原因是基膜厚度、导电膜层厚度、PDLC层的厚度以及液晶微滴尺寸差异、涂层成分偏差、折射率不匹配等因素,用户对该光晕现象不太满意,急需进行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明显光晕现象的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包括有依次叠合的第一导电薄膜层、第一微扩散层、PDLC层、第二微扩散层和第二导电薄膜层,所述PDLC层、第一微扩散层和第一导电薄膜层的折射率呈梯度变化;所述PDLC层、第二微扩散层和第二导电薄膜层的折射率呈梯度变化。
所述PDLC层的折射率分别小于所述第一微扩散层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二微扩散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一微扩散层、第二微扩散层的折射率均分别小于所述第一导电薄膜层的折射率和第二导电薄膜层的折射率。
所述PDLC层的折射率为1.5~1.6,所述第一微扩散层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二微扩散层的折射率分别为1.6~1.7,所述第一导电薄膜层和第二导电薄膜层的折射率分别为1.7~1.8。
所述第一微扩散层的折射率和第二微扩散层的折射率相同,所述第一导电薄膜层的折射率和第二导电薄膜层的折射率相同。
所述第一微扩散层和第二微扩散层均为树脂粘合剂层,所述树脂粘合剂层中填充有球形粒子或椭球形粒子,部分球形粒子或椭球形粒子露出所述树脂粘合剂层的外表面。
所述球形粒子或椭球形粒子的直径至少包括第一直径、第二直径,所述第一直径的球形粒子或椭球形粒子占所述第一微扩散层或第二微扩散层的1~10%,所述第二直径的球形粒子或椭球形粒子占所述第一微扩散层或第二微扩散层的1~10%。
所述第一微扩散层和第二微扩散层的厚度分别为2~4微米,所述球形粒子或椭球形粒子的第一直径为0.5~2微米,所述球形粒子或椭球形粒子的第二直径为3~5微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调光薄膜包括有依次叠合的第一导电薄膜层、第一微扩散层、PDLC层、第二微扩散层和第二导电薄膜层,设置PDLC层、微扩散层和导电薄膜层之间的折射率呈梯度变化,从而弥补了PDLC层中液晶微滴1~2微米的尺寸差异,降低了通电时调光薄膜的光晕问题,调光薄膜在应用于汽车天窗时,在日照或强光照射下透明状态的调光薄膜无明显光晕现象。
2、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微扩散层和第二微扩散层中含有两种粒径的球形粒子或椭球形粒子,部分球形粒子或椭球形粒子露出胶面,使得微扩散层的表面凹凸不平,形成光学陷阱,增加吸收率,降低反射率,从而使调光薄膜在断电时雾化效果更好,在通电时通透性更好,达到理想的透光及扩散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包括有依次叠合的第一导电薄膜层1、第一微扩散层2、PDLC层3、第二微扩散层4和第二导电薄膜层5,所述PDLC层3、第一微扩散层2和第一导电薄膜层1的折射率呈梯度变化;所述PDLC层3、第二微扩散层4和第二导电薄膜层5的折射率呈梯度变化。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调光薄膜包括有依次叠合的第一导电薄膜层、第一微扩散层、PDLC层、第二微扩散层和第二导电薄膜层,设置PDLC层、微扩散层和导电薄膜层之间的折射率呈梯度变化,从而弥补了PDLC层中液晶微滴1~2微米的尺寸差异,降低了通电时调光薄膜的光晕问题,调光薄膜在应用于汽车天窗时,在日照或强光照射下透明状态的调光薄膜无明显光晕现象。
所述PDLC层3的折射率分别小于所述第一微扩散层2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二微扩散层4的折射率,所述第一微扩散层2、第二微扩散层4的折射率均分别小于所述第一导电薄膜层1的折射率和第二导电薄膜层5的折射率,设置PDLC层、微扩散层和导电薄膜层之间的折射率呈梯度变化,从而弥补了PDLC层中液晶微滴1~2微米的尺寸差异,降低了通电时调光薄膜的光晕问题。
所述第一微扩散层2的折射率和第二微扩散层4的折射率相同,所述第一导电薄膜层1的折射率和第二导电薄膜层5的折射率相同,使得PDLC层3与两侧的微扩散层、导电薄膜层的梯度变化相同,整体产品效果更好。
所述PDLC层3的折射率为1.55,所述第一微扩散层2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二微扩散层4的折射率分别为1.62,所述第一导电薄膜层1和第二导电薄膜层5的折射率分别为1.78,设置PDLC层、微扩散层和导电薄膜层之间的折射率呈梯度变化,从而弥补了PDLC层中液晶微滴1~2微米的尺寸差异,降低了通电时调光薄膜的光晕问题。
所述第一微扩散层2和第二微扩散层4均为树脂粘合剂层,所述树脂粘合剂层中填充有球形粒子6,部分球形粒子6露出所述树脂粘合剂层的外表面,呈现凹凸不平的效果。
所述球形粒子6的直径至少包括第一直径、第二直径,所述第一直径的球形粒子6占所述第一微扩散层2或第二微扩散层4的5%,所述第二直径的球形粒子6占所述第一微扩散层2或第二微扩散层4的5%。
所述第一微扩散层2和第二微扩散层4的厚度分别为3微米,所述球形粒子6的第一直径为1微米,所述球形粒子6的第二直径为4微米。
第一微扩散层和第二微扩散层中含有两种粒径的球形粒子或椭球形粒子,部分球形粒子或椭球形粒子露出胶面,使得微扩散层的表面凹凸不平,形成光学陷阱,增加吸收率,降低反射率,从而使调光薄膜在断电时雾化效果更好,在通电时通透性更好,达到理想的透光及扩散效果。
制备上述的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2份厚度为188微米的基膜,分别在基膜上溅镀ITO薄膜,制得第一导电薄膜层1和第二导电薄膜层5;第一导电薄膜层1和第二导电薄膜层5的方阻为120Ω,可见光透过率为84%,雾度为0.5。
步骤二:在第一导电薄膜层1的ITO面上涂布第一微扩散层2,在第二导电薄膜层5的ITO面上涂布第二微扩散层4,所述第一微扩散层2和第二微扩散层4中均含有露出层结构表面的球形粒子6,所述球形粒子6为SiO2粒子。
步骤三:将PDLC材料滴加在所述第一微扩散层2和第二微扩散层4之间形成PDLC层3,所述PDLC层3的液晶微滴尺寸为1~2微米,整体进行辊压,紫外光固后制得液晶薄膜,紫外光固的UV光强为6mw/cm2,固化温度为24℃,固化时间为3min。
一种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在汽车天窗或其他窗体上的应用,所述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是上述的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或者是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
实施例2:
参照图2,一种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包括有依次叠合的第一导电薄膜层1、第一微扩散层2、PDLC层3、第二微扩散层4和第二导电薄膜层5,所述PDLC层3、第一微扩散层2和第一导电薄膜层1的折射率呈梯度变化;所述PDLC层3、第二微扩散层4和第二导电薄膜层5的折射率呈梯度变化。
所述PDLC层3的折射率分别小于所述第一微扩散层2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二微扩散层4的折射率,所述第一微扩散层2、第二微扩散层4的折射率均分别小于所述第一导电薄膜层1的折射率和第二导电薄膜层5的折射率。
所述PDLC层3的折射率为1.55,所述第一微扩散层2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二微扩散层4的折射率分别为1.62,所述第一导电薄膜层1和第二导电薄膜层5的折射率分别为1.78。
所述第一微扩散层2的折射率和第二微扩散层4的折射率相同,所述第一导电薄膜层1的折射率和第二导电薄膜层5的折射率相同。
所述第一微扩散层2和第二微扩散层4均为树脂粘合剂层,所述树脂粘合剂层中填充有椭球形粒子7,部分椭球形粒子7露出所述树脂粘合剂层的外表面。
所述椭球形粒子7的直径至少包括第一直径、第二直径,所述第一直径的椭球形粒子7占所述第一微扩散层2或第二微扩散层4的5%,所述第二直径的椭球形粒子7占所述第一微扩散层2或第二微扩散层4的5%。
所述第一微扩散层2和第二微扩散层4的厚度分别为3微米,所述椭球形粒子7的第一直径为1微米,所述椭球形粒子7的第二直径为4微米。
制备上述的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2份厚度为188微米的基膜,分别在基膜上溅镀ITO薄膜,制得第一导电薄膜层1和第二导电薄膜层5;第一导电薄膜层1和第二导电薄膜层5的方阻为120Ω,可见光透过率为84%,雾度为0.5。
步骤二:在第一导电薄膜层1的ITO面上涂布第一微扩散层2,在第二导电薄膜层5的ITO面上涂布第二微扩散层4,所述第一微扩散层2和第二微扩散层4中均含有露出层结构表面的椭球形粒子7。
步骤三:将PDLC材料滴加在所述第一微扩散层2和第二微扩散层4之间形成PDLC层3,所述PDLC层3的液晶微滴尺寸为1~2微米,整体进行辊压,紫外光固后制得液晶薄膜,紫外光固的UV光强为6mw/cm2,固化温度为24℃,固化时间为3min。
一种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在汽车天窗或其他窗体上的应用,所述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是上述的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或者是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
以上的实施方式不能限定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专业技术领域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整体构思的情况下,所做的均等修饰与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创造涵盖的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依次叠合的第一导电薄膜层(1)、第一微扩散层(2)、PDLC层(3)、第二微扩散层(4)和第二导电薄膜层(5),所述PDLC层(3)、第一微扩散层(2)和第一导电薄膜层(1)的折射率呈梯度变化;所述PDLC层(3)、第二微扩散层(4)和第二导电薄膜层(5)的折射率呈梯度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DLC层(3)的折射率分别小于所述第一微扩散层(2)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二微扩散层(4)的折射率,所述第一微扩散层(2)、第二微扩散层(4)的折射率均分别小于所述第一导电薄膜层(1)的折射率和第二导电薄膜层(5)的折射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DLC层(3)的折射率为1.5~1.6,所述第一微扩散层(2)的折射率和所述第二微扩散层(4)的折射率分别为1.6~1.7,所述第一导电薄膜层(1)和第二导电薄膜层(5)的折射率分别为1.7~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扩散层(2)和第二微扩散层(4)的厚度分别为2~4微米。
CN202221609746.9U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 Active CN2184973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09746.9U CN218497302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09746.9U CN218497302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97302U true CN218497302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84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09746.9U Active CN218497302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973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1307A (zh) * 2022-06-23 2022-09-16 珠海兴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1307A (zh) * 2022-06-23 2022-09-16 珠海兴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62229B2 (en) Liquid crystal dimmable film
RU2735571C1 (ru) Панель остеклени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с полимерно- дисперсной жидкокристаллической пленкой, с заданным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ем капелек по размерам для ослабления эффекта короны
US20030180521A1 (en) Functional film having functional layer and article provided with the functional layer
CN218497302U (zh) 一种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
CN106313794A (zh) 一种复合隔热调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TWM524260U (zh) 透明光學裝置
JPH07219697A (ja)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法
JPH02153319A (ja) 模様入り調光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A2708024C (en) Spd films and light valves incorporating overcoatings
JP2816571B2 (ja) 模様入り調光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6036940B2 (ja) 被膜の形成方法
CN106882931B (zh) 一种新型智能显示建筑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205176422U (zh) 防眩目镜片及汽车防眩后视镜
CN115061307A (zh) 一种低光晕电控调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H07296672A (ja) タッチパネル
CN216870974U (zh) 一种隔热调光膜
CN206124369U (zh) 一种复合隔热调光玻璃
KR20100013504A (ko) 광변색성 박막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11123599B (zh) 具有电致变色功能的遮光罩及其制作方法
CN210605296U (zh) 一种液晶写字板
CN219676406U (zh) 一种低侧视雾度电控调光膜
CN218995834U (zh) 一种pdlc调光膜
CN203433233U (zh) 复合式电致液晶雾化玻璃
TWI528048B (zh)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11061810U (zh) 一种双面防uv及近可见光的调光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9000 room 111, 1st floor, No.6 workshop, No.9 Jinzhu Road, Tangjiawan Town,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hai Shuifa Xingye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Shuifa Xingye energy (Zhu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00 room 111, 1st floor, No.6 workshop, No.9 Jinzhu Road, Tangjiawan Town,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HAI SINGYES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Shuifa Xingye energy (Zhuhai)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