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95462U - 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95462U
CN218495462U CN202222077566.7U CN202222077566U CN218495462U CN 218495462 U CN218495462 U CN 218495462U CN 202222077566 U CN202222077566 U CN 202222077566U CN 218495462 U CN218495462 U CN 2184954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surface
weight
compressor
appliance according
refrig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7756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耿伟
孙仁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7756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954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954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954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家用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和配重块;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压缩机舱,所述箱体包括围成所述压缩机舱的压缩机舱壳体;所述配重块设置于所述压缩机舱内。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多为家用的小型餐边柜。其内部具有压缩机舱,用于实现制冷设备的热量交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通过在压缩机舱的空间内设置配重块,可以在不影响制冷设备使用的前提下,提高制冷设备的重量,进而防止在抽拉抽屉的过程中,制冷设备发生倾倒的现象。

Description

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设备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制冷设备是一种家用的收纳装置,其收纳空间大,可以放置食物、饮品等物品,以达到保鲜的作用。制冷设备通常设有多个储物抽屉,以实现内部的物品的分类摆放。由于部分制冷设备重量较轻且具有一定高度,特别是抽屉式门体的餐边柜,当抽屉拉出后,在载荷作用下制冷装置很容易向前倾倒,而发生损坏。
相关技术中,为防止制冷设备在抽屉的抽拉过程中向前倾倒,通常在制冷设备周围安装防倾倒支架,进而增强制冷设备的固定强度。然而,对于小型的家用餐边柜,使用防倾倒支架会影响餐边柜占地较小、易于移动的优势。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相关技术中的防倾倒支架体积较大且需要固定,对于小型的家用餐边柜,使用防倾倒支架会削弱餐边柜本身占地较小、易于移动的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在制冷设备内部的压缩机舱里设置配重块,在不影响制冷设备使用的前提下,提高制冷设备的重量,以防止在抽拉抽屉的过程中,制冷设备发生倾倒的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设备,包括:箱体,内部设置有压缩机舱,所述箱体包括围成所述压缩机舱的压缩机舱壳体;配重块,设置于所述压缩机舱内。
通过在所述压缩机舱内设置所述配重块,可以在现有的空间内为制冷设备增重,具有美观性。
可选地,所述压缩机舱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下部,且所述压缩机舱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压缩机舱壳体包括后壳体,其中,所述配重块设置于所述隔板与后壳体围设成的腔体内。
通过将所述配重块设置于所述箱体底部,可以增强箱体底部的重量,进而提高箱体的稳定性,可以避免在抽屉的抽拉过程中,制冷设备发生倾倒的现象。
可选地,所述隔板包括: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第三连接面,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和所述第三连接面依次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面为斜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三连接面均为水平板面。
所述第一连接面用于连接后壳体,所述第三连接面用于连接箱体底部,所述第二连接面将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三连接面相连,以形成所述配重块的容纳腔。
可选地,所述配重块包括:前侧面,且所述前侧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如此设置可以使得所述配重块最大化,最大程度地提高压缩机舱的配重重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面具有多个排水孔,用于制冷设备的排水管线贯穿。
可选地,所述配重块包括第一配重部和第二配重部,其中,所述第一配重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面的一侧凸出所述第二配重部,使第一配重部与第二配重部形成避让区,所述避让区用于避让所述排水管线;和/或,所述第一配重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面的一侧凸出所述第二配重部,用于避让所述第二配重部底部的冷凝管线。
可选地,所述箱体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置有走线槽和凸出于所述走线槽的支撑板,其中,所述配重块的部分或全部设置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配重块的底面与所述走线槽形成走线区。
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配重块,所述走线槽用于放置所述压缩机舱内的冷凝管。
可选地,所述第一配重部具有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二配重部具有第二螺栓孔;其中,所述第一配重部通过所述第一螺栓孔螺栓连接于所述箱体底部,所述第二配重部通过所述第二螺栓孔螺栓连接于所述支撑板。
通过将所述第一配重部和所述第二配重部分别与箱体底部和支撑板连接,可以增强所述配重块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面和所述第三连接面均设有多个加强筋,且所述多个加强筋交错设置。
通过设置所述加强筋,可以增强所述第二连接面和所述第三连接面板面的强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面和所述第三连接面的侧边均设有翻边。
通过设置所述翻边,可以增强所述第二连接面和所述第三连接面的剪切强度。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多为家用的小型餐边柜。其内部具有压缩机舱,用于实现制冷设备的热量交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通过在压缩机舱的空间内设置配重块,可以在不影响制冷设备使用的前提下,提高制冷设备的重量,进而防止在抽拉抽屉的过程中,制冷设备发生倾倒的现象。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设备中的隔板和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设备中的配重块和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设备中的配重块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箱体;
11-压缩机舱壳体;111-后壳体;
12-隔板;121-第一连接面;1211-多个排水孔;1212-第一连接部;122-第二连接面;123-第三连接面;1231-第二连接部;124-加强筋;125-翻边;
13-底板;131-走线槽;132-支撑板;
2-配重块;201-前侧面;
21-第一配重部;211-第一螺栓孔;
22-第二配重部;221-第二螺栓孔;
3-冷凝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制冷设备,是指主要用于食物冷藏、各类货物冷藏及暑天的舱室空气调节的设备。主要由压缩机、膨胀阀、蒸发器、冷凝器和附件、管路组成。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压缩制冷设备、吸收制冷设备、蒸汽喷射制冷设备、热泵制冷设备和电热制冷装置等。家用制冷设备上应用最普遍的是压缩制冷设备。通过设备的工作循环将物体及其周围的热量移出,造成并维持一定的低温状态。其收纳空间大,可以放置食物、饮品等物品,可以达到保鲜的作用。同时,制冷设备通常还设有多个储物抽屉,以实现内部的物品的分类摆放。
压缩机舱,是制冷设备内部用于防止压缩机的特有空间。其中,压缩机用于压缩气体、提高气体压力,在管道中形成高低压力差。具体来说,主要通过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经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压缩到冷凝到膨胀到蒸发吸热的制冷循环。
相关技术中,为防止制冷设备在抽屉的抽拉过程中向前倾倒,通常在制冷设备周围安装防倾倒支架,进而增强制冷设备的固定强度。然而,对于小型的家用餐边柜,使用防倾倒支架会影响餐边柜占地较小、易于移动的优势。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多为家用的小型餐边柜。其内部具有压缩机舱,用于实现制冷设备的热量交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通过在压缩机舱的空间内设置配重块,可以在不影响制冷设备使用的前提下,提高制冷设备的重量,进而防止在抽拉抽屉的过程中,制冷设备发生倾倒的现象。
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包括:箱体1和配重块2。
箱体1内部设置有压缩机舱,箱体1包括围成所述压缩机舱的压缩机舱壳体11。
配重块2,设置于所述压缩机舱内。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多为家用的小型餐边柜。其内部具有压缩机舱,用于实现制冷设备的热量交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通过在压缩机舱的空间内设置配重块2,可以在不影响制冷设备使用的前提下,提高制冷设备的重量,进而防止在抽拉抽屉的过程中,制冷设备发生倾倒的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的容纳机构。压缩机舱为制冷设备用于放置压缩机的空间,压缩机舱壳体11为压缩机舱的侧壁。
可选地,压缩机舱设置于箱体1的下部,可以使得具有配重块2的压缩机舱位于制冷设备的底部,进而可以提高制冷设备的稳定性。
可选地,压缩机舱内部设置有隔板12,用于将配重块2和压缩机舱内的其他装置分隔开。
继续参见图1,压缩机舱壳体11包括后壳体111,配重块2设置于隔板12与后壳体111围设成的腔体内。
参见图2,隔板12包括:第一连接面121、第二连接面122和第三连接面123。
其中,第一连接面121、第二连接面122和第三连接面123依次相连,第二连接面122为斜面,第一连接面121与第三连接面123均为水平板面。
可选地,第一连接面121具有多个排水孔1211,用于制冷设备的排水管线贯穿。
排水管线主要用于排出压缩机舱内的冷凝水。
具体地,压缩机舱通常包括冷凝器和压缩机。当制冷设备工作时,压缩机舱内的冷凝器制冷,舱内水蒸气遇冷结霜附着在冷凝器和冷凝管的表面,冷凝器达到预设温度时停止工作,此时附着在冷凝器和冷凝管的表面的霜化成水,通过排水管线排出,排水管线连通压缩机,压缩机工作放热使排水管线排出的冷凝水蒸发,以实现压缩机舱内的水循环。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排水管线具有一定的孔径,因此第一连接面121的宽度需大于预设值。
可选地,第一连接面121包括第一连接部1212,该第一连接部1212用于连接后壳体111,以加强隔板12和压缩机舱壳体11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第二连接面122为斜面,以增大配重块2的容纳空间,进而增加配重重量。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连接面121的宽度为预设值时,第二连接面122的倾斜角度越大,配重块2的容纳空间越大,该制冷设备的配重重量也越大,其稳定性越强。
可选地,配重块2包括前侧面201,且前侧面201与第二连接面122的倾斜角度相同。
可选地,前侧面201与第二连接面122的倾斜角度可以为45度。
如此设置,可以最大程度的设置配重块2的体积,进而提高配重块2的配重重量。
可选地,第二连接面122包括至少一个加强筋124和翻边125。
可选地,至少一个加强筋124凸出第二连接面122设置,用于加强第二连接面122的厚度,进而增强第二连接面122的强度。
其中,至少一个加强筋124位于第二连接面122的板面中心。
可选地,至少一个加强筋124可以通过模具注塑与第二连接面122一体成型。
或者,至少一个加强筋124还可以与第二连接面122固定连接。
其中,至少一个加强筋124还可以与第二连接面122固定连接具体包括:焊接、螺栓连接或铆接等多种方式。
可选地,加强筋124包括四个纵向加强筋和一个横向加强筋,交错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强第二连接面122在各个方向的强度。
可选地,翻边125设置于第二连接面122的一侧,用于提升第二连接面122的剪切强度。
可选地,第三连接面123包括至少一个加强筋124和翻边125。
可选地,至少一个加强筋124凸出第三连接面123设置,用于加强第三连接面123的厚度,进而增强第三连接面123的强度。
其中,至少一个加强筋124位于第三连接面123的板面中心。
可选地,至少一个加强筋124与第三连接面123的连接方式和与第二连接面122的连接方式相同,在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第三连接面123的至少一个加强筋124上还设置有多个防滑颗粒。
由于第三连接面123为位于箱体1底面的水平板面,因而第三连接面123上可以承接其他结构,因此设置防滑颗粒可以加强第三连接面123和其板面上其他结构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加强筋124包括四个纵向加强筋和一个横向加强筋,交错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强第三连接面123在各个方向的强度。
可选地,翻边125设置于第三连接面123的一侧,用于提升第三连接面123的剪切强度。
可选地,第三连接面123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1231。其中第二连接部1231用于固定第三连接面123。
可选地,第二连接部1231可以为卡爪型结构,将第三连接面123与制冷设备底部的其他结构卡接固定。
可选地,第二连接部1231的个数可以为两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配重块2位于压缩机舱内,以提高制冷设备的美观性。
可以理解的是,配重块2用于提高制冷设备的重量。
可选地,为满足提高制冷设备重量的作用,配重块2需采用密度较大的材质。
可选地,配重块2可以为金属材质。
可选地,由于压缩机舱内水蒸气较多,因此配重块2需采用抗腐蚀性较强的材质。
由于不锈钢材质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因此配重块2可以选用不锈钢材质。
参见图3,配重块2包括第一配重部21和第二配重部22,其中,第一配重部21远离第二连接面122的一侧凸出第二配重部22,使第一配重部21与第二配重部22形成避让区,避让区用于避让排水管线。
可以理解的是,排水管线用于将制冷设备的储物间室内的冷凝水进行收集排出。
可选地,继续参见图3,箱体1还包括底板13,底板13设置有走线槽131和凸出于走线槽131的支撑板132。
其中,配重块2的部分或全部设置支撑板132上,配重块2的底面与走线槽131形成走线区。
可选地,第二配重部22设置在支撑板132上。
可选地,第一配重部21远离第一连接面121的一侧凸出第二配重部22,用于第二配重部22避让支撑板132。
如此设置,可以提高配重块2的稳定性,避免配重块2与支撑板132发生滑脱。
可选地,配重块2的底面与走线槽131形成走线区,用于排布制冷设备压缩机舱内的冷凝管3。
具体来说,冷凝管3是制冷设备热交换系统之一,它主要的作用是将经由压缩机压缩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经过冷凝器冷凝后将其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其中,制冷剂液体在经过冷凝器冷凝之后成为高压低温的液体,制冷剂液体通过冷凝管3进入到下一个制冷循环中。
可选地,第一配重部21具有第一螺栓孔211,第二配重部22具有第二螺栓孔221。
其中,参见图4,第一配重部21通过第一螺栓孔211螺栓连接于箱体1底部,第二配重部22通过第二螺栓孔221螺栓连接于支撑板132。
如此设置,可以使得配重块2即与箱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同时又与支撑板132固定连接。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内部设置有压缩机舱,所述箱体(1)包括围成所述压缩机舱的压缩机舱壳体(11);
配重块(2),设置于所述压缩机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舱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下部,且所述压缩机舱内部设置有隔板(12),所述压缩机舱壳体(11)包括后壳体(111),
其中,所述配重块(2)设置于所述隔板(12)与后壳体(111)围设成的腔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2)包括:
第一连接面(121),
第二连接面(122),
第三连接面(123),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面(121)、所述第二连接面(122)和所述第三连接面(123)依次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面(122)为斜面,所述第一连接面(121)与所述第三连接面(123)均为水平板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2)包括:
前侧面(201),且所述前侧面(201)与所述第二连接面(122)的倾斜角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面(121)具有多个排水孔(1211),用于制冷设备的排水管线贯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2)包括第一配重部(21)和第二配重部(22),其中,
所述第一配重部(21)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面(122)的一侧凸出所述第二配重部(22),使第一配重部(21)与第二配重部(22)形成避让区,所述避让区用于避让所述排水管线;和/或,
所述第一配重部(21)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面(121)的一侧凸出所述第二配重部(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还包括底板(13),所述底板(13)设置有走线槽(131)和凸出于所述走线槽(131)的支撑板(132),
其中,所述配重块(2)的部分或全部设置所述支撑板(132)上,所述配重块(2)的底面与所述走线槽(131)形成走线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重部(21)具有第一螺栓孔(211),所述第二配重部(22)具有第二螺栓孔(221);
其中,所述第一配重部(21)通过所述第一螺栓孔(211)螺栓连接于所述箱体(1)底部,所述第二配重部(22)通过所述第二螺栓孔(221)螺栓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32)。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面(122)和所述第三连接面(123)均设有多个加强筋(124),且所述多个加强筋(124)交错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面(122)和所述第三连接面(123)的侧边均设有翻边(125)。
CN202222077566.7U 2022-08-08 2022-08-08 制冷设备 Active CN2184954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77566.7U CN218495462U (zh) 2022-08-08 2022-08-08 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77566.7U CN218495462U (zh) 2022-08-08 2022-08-08 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95462U true CN218495462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86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77566.7U Active CN218495462U (zh) 2022-08-08 2022-08-08 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954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26034B2 (ja) 航空機のギャレーカートコンパートメント用の壁掛け型ポイントオブユース空気冷却器
US6519970B1 (en) High-side refrigeration unit assembly
KR101660042B1 (ko) 냉장고
JP2000213849A (ja) 冷凍輸送車両
CN112790557A (zh) 一种具有排热装置的整机立式制冷展示柜
US20110154846A1 (en) Cooling apparatus condenser, and a cool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218495462U (zh) 制冷设备
US7673463B2 (en) Cooling system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 refrigeration device
CN210478352U (zh) 基于片状后置穿插式制蓄冷一体蒸发器的冷藏车制冷系统
CN216245061U (zh) 一种集装箱式快速制冷设备
CN212842464U (zh) 一种模块化冰水节能系统
CN2795750Y (zh) 整体式冷冻机
CN110195939B (zh) 一种可分区控温的组装式制冷系统及其应用的保鲜柜
CN220163741U (zh) 纯电动小型面包车及冷藏装置
CN212778016U (zh) 一种充冷站用直膨式活塞并联制冷机组
CN218065489U (zh) 一种冷藏车用一体式制冷机组及冷藏车
CN211844030U (zh) 冷藏车厢内便于排水装置
CN215765938U (zh) 一种顶置压缩机组的冷柜结构
CN211823414U (zh) 接水盘组件及具有其的冷冻冷藏设备
CN211233464U (zh) 一种冷凝装置、制冷系统和保鲜设备
CN218821180U (zh) 冷柜
JPH11108530A (ja) 冷凍機ユニット
CN213578360U (zh) 一种制冷制热可切换的设备
CN219222961U (zh) 机组侧置的蓄冷剂冻结柜
CN220062260U (zh) 多联机冰箱及厨房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