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95410U - 换热器、空调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95410U
CN218495410U CN202222092196.4U CN202222092196U CN218495410U CN 218495410 U CN218495410 U CN 218495410U CN 202222092196 U CN202222092196 U CN 202222092196U CN 218495410 U CN218495410 U CN 218495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supercooling
heat exchange
line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9219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永宾
矫立涛
郑恩森
张道明
马永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9219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95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95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954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管路、第一过冷管路和第二过冷管路。第一过冷管路与第一换热管路连通;第二过冷管路与第一换热管路连通;其中,第一过冷管路和第二过冷管路连通于第一换热管路的同一端,在换热器制冷时,冷媒从第一换热管路分别流向第一过冷管路和第二过冷管路,然后经由第一过冷管路和第二过冷管路流出;在换热器制热时,冷媒从第一过冷管路和第二过冷管路分别流向第一换热管路,然后经由第一换热管路流出。在本申请中,能够在提高换热器的制冷和制热效果的同时,简化换热器的结构,降低换热器的生产成本。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空调。

Description

换热器、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在运行时主要依托于其内机的室内换热器和外机的室外换热器直接与对应侧环境进行热交换,来调节室内环境的温度,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到空调的制冷/制热性能,从而影响室内环境的温度调节效果。由于换热器在制冷时,需要尽量增加流路中冷媒过冷度,提升制冷效果,换热器在制热时,尽量增加流路数量,压损减小换热效果好,因此为提高空调制冷运行时的制冷效率,部分换热器上会增设有过冷段,以利用过冷段延长高温冷媒在换热器内的流路路径,从而达到充分换热的目的。
相关技术中存在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过冷管组和换热管组,两者串联连接,其中所述过冷管组沿串联方向至少包括第一过冷管段和第二过冷管段,所述换热管组沿所述串联方向至少包括第一换热管段和第二换热管段;过冷旁通管,与所述第二过冷管段和所述第一换热管段并联连接;所述过冷旁通管设置有一过冷单向阀,其导通方向限定为从第一过冷节点流向第二过冷节点,其中所述第一过冷节点位于所述第一过冷管段和所述第二过冷管段之间,所述第二过冷节点位于所述第一换热管段和所述第二换热管段之间;分流旁通管,与所述第一换热管段和所述第二换热管段并联连接;所述分流旁通管设置有一分流单向阀,其导通方向限定为从第一分流节点流向第二分流节点,其中所述第一分流节点位于所述第二过冷管段和所述第一换热管段之间,第二分流节点位于所述第二换热管段的至少部分管段上。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通过增设过冷旁通管和分流旁通管来实现制冷或制热时冷媒的不同流路,使得换热器的结构复杂化,提高了换热器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空调,以在提高换热器的制冷和制热效果的同时,简化换热器的结构,降低换热器的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管路、第一过冷管路和第二过冷管路。第一过冷管路与第一换热管路连通;第二过冷管路与第一换热管路连通;其中,第一过冷管路和第二过冷管路连通于第一换热管路的同一端,在换热器制冷时,冷媒从第一换热管路分别流向第一过冷管路和第二过冷管路,然后经由第一过冷管路和第二过冷管路流出;在换热器制热时,冷媒从第一过冷管路和第二过冷管路分别流向第一换热管路,然后经由第一换热管路流出。
可选地,该换热器还包括:第二换热管路、第三过冷管路和第四过冷管路。第三过冷管路与第二换热管路连通;第四过冷管路与第二换热管路连通;其中,第三过冷管路和第四过冷管路连通于第二换热管路的同一端,在换热器制冷时,冷媒从第二换热管路分别流向第三过冷管路和第四过冷管路,然后经由第三过冷管路和第四过冷管路流出;在换热器制热时,冷媒从第三过冷管路和第四过冷管路分别流向第二换热管路,然后经由第二换热管路流出。
可选地,该换热器还包括:第三换热管路、第五过冷管路和第六过冷管路。第五过冷管路与第三换热管路连通;第六过冷管路与第三换热管路连通;其中,第五过冷管路和第六过冷管路连通于第三换热管路的同一端,在换热器制冷时,冷媒从第三换热管路分别流向第五过冷管路和第六过冷管路,然后经由第五过冷管路和第六过冷管路流出;在换热器制热时,冷媒从第五过冷管路和第六过冷管路分别流向第三换热管路,然后经由第三换热管路流出。
可选地,该换热器还包括:第四换热管路。其中,在换热器制冷时,冷媒从第四换热管路的一端流向另一端;在换热器制热时,冷媒从第四换热管路的另一端流向一端。
可选地,该换热器还包括:第一汇集管路和第二汇集管路。其中,第一换热管路、第二换热管路、第三换热管路和第四换热管路的一端均与第一汇集管路连通,第一过冷管路、第二过冷管路、第三过冷管路、第四过冷管路、第五过冷管路、第六过冷管路和第四换热管路的另一端均与第二汇集管路连通。
可选地,第一换热管路、第二换热管路、第三换热管路、第四换热管路、第一过冷管路、第二过冷管路、第三过冷管路、第四过冷管路、第五过冷管路和第六过冷管路均处于同一平面内,且位于第一汇集管路和第二汇集管路之间。
可选地,第一换热管路、第一过冷管路和第二过冷管路均为铜管或铝管。
可选地,换热器内侧设有安装间隙,用于安装化霜加热模块。
可选地,第一换热管路、第一过冷管路和第二过冷管路均为多折管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换热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空调,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在该换热器内设置第一换热管路、第一过冷管路和第二过冷管路,在制冷时,冷媒流经第一换热管路冷却后,分别流向第一过冷管路和第二过冷管路过冷,冷媒分配均匀,过冷效果更好。在制热时,冷媒流经第一过冷管路和第二过冷管路后汇集流向第一换热管路,压损减少,制热能力提升。在制冷时采用一路进两路出,在制热时采用两路进一路出的冷媒流通方式,无需增设其他分流管路,在提高该换热器的制冷和制热效果的同时,简化换热器的结构,降低换热器的生产成本。将该换热器应用在空调中,能够降低空调的生产成本,提高空调的制冷和制热效果。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第一换热管路;101、第一端口;102、第二端口;110、第一过冷管路;111、第三端口;112、第五端口;120、第二过冷管路;121、第四端口;122、第六端口;200、第二换热管路;201、第七端口;202、第八端口;210、第三过冷管路;211、第九端口;212、第十一端口;220、第四过冷管路;221、第十端口;222、第十二端口;300、第三换热管路;301、第十三端口;302、第十四端口;310、第五过冷管路;311、第十五端口;312、第十七端口;320、第六过冷管路;321、第十六端口;322、第十八端口;400、第四换热管路;401、第十九端口;402、第二十端口;500、第一汇集管路;600、第二汇集管路;700、安装间隙;710、化霜加热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管路100、第一过冷管路110和第二过冷管路120。第一过冷管路110与第一换热管路100连通;第二过冷管路120与第一换热管路100连通;其中,第一过冷管路110和第二过冷管路120连通于第一换热管路100的同一端,在换热器制冷时,冷媒从第一换热管路100分别流向第一过冷管路110和第二过冷管路120,然后经由第一过冷管路110和第二过冷管路120流出;在换热器制热时,冷媒从第一过冷管路110和第二过冷管路120分别流向第一换热管路100,然后经由第一换热管路100流出。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通过在该换热器内设置第一换热管路100、第一过冷管路110和第二过冷管路120,在制冷时,冷媒流经第一换热管路100冷却后,分别流向第一过冷管路110和第二过冷管路120过冷,冷媒分配均匀,过冷效果更好。在制热时,冷媒流经第一过冷管路110和第二过冷管路120后汇集流向第一换热管路100,压损减少,制热能力提升。在制冷时采用一路进两路出,在制热时采用两路进一路出的冷媒流通方式,无需增设其他分流管路,在提高该换热器的制冷和制热效果的同时,简化换热器的结构,降低换热器的生产成本。
具体的,第一换热管路100具有第一端口101和第二端口102;第一过冷管路110具有第三端口111和第五端口112,第三端口111与第二端口102连通;第二过冷管路120具有第四端口121和第六端口122,第四端口121与第二端口102连通。在换热器制冷时,冷媒经由第一端口101流入第一换热管路100内,然后经由第二端口102分别流向第三端口111和第四端口121,第三端口111和第四端口121内的冷媒分别流入第一过冷管路110和第二过冷管路120后,经由第五端口112和第六端口122流出。在换热器制热时,冷媒经由第五端口112和第六端口122分别流入第一过冷管路110和第二过冷管路120,然后经由第三端口111和第四端口121汇集流向第二端口102,第二端口102内的冷媒流入第一换热管路100后,经由第一端口101流出。在该换热器制热时,第一过冷管路110和第二过冷管路120在制热时充当冷媒的换热管路,此时制热流路变多,压损减小,换热效果更好。
结合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换热器还包括:第二换热管路200、第三过冷管路210和第四过冷管路220。第三过冷管路210与第二换热管路200连通;第四过冷管路220与第二换热管路200连通;其中,第三过冷管路210和第四过冷管路220连通于第二换热管路200的同一端,在换热器制冷时,冷媒从第二换热管路200分别流向第三过冷管路210和第四过冷管路220,然后经由第三过冷管路210和第四过冷管路220流出;在换热器制热时,冷媒从第三过冷管路210和第四过冷管路220分别流向第二换热管路200,然后经由第二换热管路200流出。这样,在制冷时,冷媒分别通过第一换热管路100和第二换热管路200流入该换热器内,第一换热管路100内的冷媒冷却后分别流向第一过冷管路110和第二过冷管路120过冷,第二换热管路200内的冷媒冷却后分别流向第三过冷管路210和第四过冷管路220过冷,进一步提高冷媒分配的均匀性,过冷效果更好。在制热时,冷媒分别通过第一过冷管路110、第二过冷管路120、第三过冷管路210和第四过冷管路220流入该换热器,第一过冷管路110和第二过冷管路120内的冷媒汇集流向第一换热管路100,第三过冷管路210和第四过冷管路220内的冷媒汇集流向第二换热管路200,进一步降低压损,提升制热能力。在本实施例中制冷时冷媒采用两路进四路出的流通方式,制热时冷媒采用四路进两路出的流通方式,无需增设其他分流管路,在提高该换热器的制冷和制热效果的同时,简化换热器的结构,降低换热器的生产成本。
具体的,第二换热管路200具有第七端口201和第八端口202;第三过冷管路210具有第九端口211和第十一端口212,第九端口211和第八端口202连通;第四过冷管路220具有第十端口221和第十二端口222,第十端口221也和第八端口202连通。这样,在该换热器制冷时,冷媒通过第七端口201流入第二换热管路200内,然后经由第八端口202分别流向第九端口211和第十端口221,第九端口211和第十端口221内的冷媒分别流入与其对应的第三过冷管路210和第四过冷管路220内,经由第十一端口212和第十二端口222流出。在该换热器制热时,冷媒通过第十一端口212和第十二端口222分别流入第三过冷管路210和第四过冷管路220内,然后经由第九端口211和第十端口221汇集流向第八端口202,第八端口202内的冷媒流入第二换热管路200中,经由第七端口201流出。在该换热器制热时,第三过冷管路210和第四过冷管路220在制热时充当冷媒的换热管路,与第一过冷管路110和第二过冷管路120配合,形成四路换热管路,此时制热流路变多,压损减小,换热效果更好。
结合图3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换热器还包括:第三换热管路300、第五过冷管路310和第六过冷管路320。第五过冷管路310与第三换热管路300连通;第六过冷管路320与第三换热管路300连通;其中,第五过冷管路310和第六过冷管路320连通于第三换热管路300的同一端,在换热器制冷时,冷媒从第三换热管路300分别流向第五过冷管路310和第六过冷管路320,然后经由第五过冷管路310和第六过冷管路320流出;在换热器制热时,冷媒从第五过冷管路310和第六过冷管路320分别流向第三换热管路300,然后经由第三换热管路300流出。这样,在制冷时,冷媒分别通过第一换热管路100、第二换热管路200和第三换热管路300流入该换热器内,第一换热管路100内的冷媒冷却后分别流向第一过冷管路110和第二过冷管路120过冷,第二换热管路200内的冷媒冷却后分别流向第三过冷管路210和第四过冷管路220过冷,第三换热管路300内的冷媒冷却后分别流向第五过冷管路310和第六过冷管路320过冷,进一步提高冷媒分配的均匀性,过冷效果更好。在制热时,冷媒分别通过第一过冷管路110、第二过冷管路120、第三过冷管路210、第四过冷管路220、第五过冷管路310和第六过冷管路320流入该换热器,第一过冷管路110和第二过冷管路120内的冷媒汇集流向第一换热管路100,第三过冷管路210和第四过冷管路220内的冷媒汇集流向第二换热管路200,第五过冷管路310和第六过冷管路320内的冷媒汇集流向第三换热管路300,进一步降低压损,提升制热能力。在本实施例中制冷时冷媒采用三路进六路出的流通方式,制热时冷媒采用六路进三路出的流通方式,无需增设其他分流管路,在提高该换热器的制冷和制热效果的同时,简化换热器的结构,降低换热器的生产成本。
具体的,第三换热管路300具有第十三端口301和第十四端口302;第五过冷管路310具有第十五端口311和第十七端口312,第十五端口311和第十四端口302连通;第六过冷管路320具有第十六端口321和第十八端口322,第十六端口321和第十四端口302连通。这样,在该换热器制冷时,冷媒通过第十三端口301流入第三换热管路300内,然后经由第十四端口302分别流向第十五端口311和第十六端口321,第十五端口311和第十六端口321内的冷媒分别流入对应的第五过冷管路310和第六过冷管路320,然后经由第十七端口312和第十八端口322流出。在该换热器制热时,冷媒通过第十七端口312和第十八端口322分别流入第五过冷管路310和第六过冷管路320,然后经由第十五端口311和第十六端口321汇集流向第十四端口302,第十四端口302内的冷媒流入第三换热管路300内,然后经由第十三端口301流出。在该换热器制热时,第五过冷管路310和第六过冷管路320在制热时充当冷媒的换热管路,与第一过冷管路110、第二过冷管路120、第三过冷管路210和第四过冷管路220配合,形成流路换热管路,此时制热流路进一步变多,压损进一步减小,换热效果更好
结合图4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换热器还包括:第四换热管路400。其中,在换热器制冷时,冷媒从第四换热管路400的一端流向另一端;在换热器制热时,冷媒从第四换热管路400的另一端流向一端。这样,在该换热器中增设不分流的第四换热管路400,在该换热器制冷或制热时,冷媒从第四换热管路400的一端流向另一端,或从第四换热管路400的另一端流向一端,与外界进行换热。通过增设第四换热管路400,与第一换热管路100、第二换热管路200和第三换热管路300配合,在制冷时冷媒形成四路进七路出的流通方式,七路中有六路为过冷流路,在提高冷媒分配均匀性的同时,过冷效果更好,进一步提升制冷能力;在制热时冷媒形成七路进四路出的流通方式,增加冷媒的流路,进一步降低压损,进一步提高制热效果。
具体的,第四换热管路400具有第十九端口401和第二十端口402。这样,在该换热器制冷时,冷媒从第十九端口401流入第四换热管路400内,然后从第二十端口402流出;在该换热器制热时,冷媒从第二十端口402流入第四换热管路400内,然后从第十九端口401流出。
结合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换热器还包括:第一汇集管路500和第二汇集管路600。其中,第一换热管路100、第二换热管路200、第三换热管路300和第四换热管路400的一端均与第一汇集管路500连通,第一过冷管路110、第二过冷管路120、第三过冷管路210、第四过冷管路220、第五过冷管路310、第六过冷管路320和第四换热管路400的另一端均与第二汇集管路600连通。这样,在该换热器制冷时,冷媒从第一汇集管路500分别流入第一换热管路100、第二换热管路200、第三换热管路300和第四换热管路400,然后通过第一过冷管路110、第二过冷管路120、第三过冷管路210、第四过冷管路220、第五过冷管路310、第六过冷管路320和第四换热管路400汇集流入第二汇集管路600中,最终从第二汇集管路600流出。第一汇集管路500和第二汇集管路600的设置,使冷媒能够集中流入和流出,对冷媒的分配更加均匀,提高了该换热器的制冷和制热效果。
具体的,第一换热管路100的第一端口101、第二换热管路200的第七端口201、第三换热管路300的第十三端口301以及第四换热管路400的第十九端口401均与第一汇集管路500连通;第一过冷管路110的第五端口112、第二过冷管路120的第六端口122、第三过冷管路210的第十一端口212、第四过冷管路220的第十二端口222、第五过冷管路310的第十七端口312、第六过冷管路320的第十八端口322以及第四换热管路400的第二十端口402均与第二汇集管路600连通。这样,在该换热器制冷时,冷媒先流入第一汇集管路500中,第一汇集管路500中的冷媒分别经由第一端口101、第七端口201、第十端口221以及第十九端口401流入第一换热管路100、第二换热管路200、第三换热管路300以及第四换热管路400中,然后分别通过第五端口112、第六端口122、第十一端口212、第十二端口222、第十七端口312、第十八端口322以及第二十端口402流入第二汇集管路600中,从第二汇集管路600集中流出。在该换热器制热时,冷媒先流入第二汇集管路600中,第二汇集管路600中的冷媒分别经由第五端口112、第六端口122、第十一端口212、第十二端口222、第十七端口312、第十八端口322以及第二十端口402流入第一过冷管路110、第二过冷管路120、第三过冷管路210、第四过冷管路220、第五过冷管路310、第六过冷管路320以及第四换热管路400内,第一过冷管路110和第二过冷管路120内的冷媒汇集流入第一换热管路100内,第三过冷管路210和第四过冷管路220内的冷媒汇集流入第二换热管路200内,第五过冷管路310和第六过冷管路320内的冷媒汇集流入第三换热管路300内,然后分别通过第一端口101、第七端口201、第十端口221以及第十九端口401流出。
可选地,第一换热管路100、第一过冷管路110和第二过冷管路120连通形成第一流通管路,第二换热管路200、第三过冷管路210和第四过冷管路220连通形成第二流通管路,第三换热管路300、第五过冷管路310和第六过冷管路320连通形成第三流通管路,第四换热管路400为独立的第四流通管路;其中,第一流通管路、第二流通管路、第三流通管路和第四流通管路均并联于第一汇集管路500和第二汇集管路600之间。这样,使该换热器在制冷或制热时冷媒的分配更加均匀,制冷或制热效果更好。
可选地,第一换热管路100、第二换热管路200、第三换热管路300、第四换热管路400、第一过冷管路110、第二过冷管路120、第三过冷管路210、第四过冷管路220、第五过冷管路310和第六过冷管路320均处于同一平面内,且位于第一汇集管路500和第二汇集管路600之间。这样,能够将第一换热管路100、第二换热管路200、第三换热管路300、第四换热管路400、第一过冷管路110、第二过冷管路120、第三过冷管路210、第四过冷管路220、第五过冷管路310和第六过冷管路320集成于一个平面内,使该换热器的形状为板状,便于该换热器的安装和使用。
可选地,第一换热管路100、第一过冷管路110和第二过冷管路120均为铜管或铝管。这样,铜管或铝管的换热效果和耐腐蚀性均较好,采用铜管或铝管制成的第一换热管路100、第一过冷管路110和第二过冷管路120能够提高该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和使用寿命。
可选地,第二换热管路200、第三换热管路300、第四换热管路400、第三过冷管路210、第四过冷管路220、第五过冷管路310和第六过冷管路320均为铜管或铝管制成。这样,使该换热器整体换热效果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具体的,第一换热管路100、第二换热管路200、第三换热管路300、第四换热管路400、第一过冷管路110、第二过冷管路120、第三过冷管路210、第四过冷管路220、第五过冷管路310和第六过冷管路320均为铜管。这样,铜管的换热性能较好,且强度较高,受力不易发生变形,能够进一步提高该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结合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换热器内侧设有安装间隙700,用于安装化霜加热模块710。这样,由于换热器在制冷时,存在多条过冷流路,在提升制冷效果的同时容易造成管路外壁的结霜,因此在换热器内侧设置安装间隙700,用来安装化霜加热模块710,能够对换热器进行辅助加热化霜,无需制冷的停止,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可选地,安装间隙700具有三个,三个安装间隙700分别设置在第一过冷管路110和第二过冷管路120之间、第三过冷管路210和第四过冷管路220之间、第五过冷管路310和第六过冷管路320之间。这样,在该换热器制冷时,在三个安装间隙700内分别安装化霜加热模块710,能够对第一过冷管路110和第二过冷管路120、第三过冷管路210和第四过冷管路220、第五过冷管路310和第六过冷管路320进行化霜。
示例性的,三个安装间隙700内安装的化霜加热模块710可同步通电化霜。三个安装间隙700内设置的化霜加热模块710可同步通电化霜,同时对第一过冷管路110和第二过冷管路120、第三过冷管路210和第四过冷管路220、第五过冷管路310和第六过冷管路320的外壁加热化霜。
另一示例性的,三个安装间隙700内安装的化霜加热模块710可独立通电化霜。三个安装间隙700内设置的化霜加热模块710可独立通电化霜,根据三个安装间隙700对应的第一过冷管路110和第二过冷管路120、第三过冷管路210和第四过冷管路220、第五过冷管路310和第六过冷管路320外壁的结霜程度,选择性地控制对应的化霜加热模块710通电进行化霜。
可选地,化霜加热模块710为电热片或电热丝。这样,电热片和电热丝易于得到,且环境适应性较强,能够稳定地产生热量进行化霜。具体的,化霜加热模块710为电热片。
可选地,第一换热管路100、第一过冷管路110和第二过冷管路120均为多折管路。这样,能够提高第一换热管路100、第一过冷管路110和第二过冷管路120的换热面积,提高制冷和制热效果。
具体的,第二换热管路200、第三换热管路300、第四换热管路400、第三过冷管路210、第四过冷管路220、第五过冷管路310和第六过冷管路320均为多折管路。这样,进一步提高该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提高制冷和制热效果。
示例性的,结合图1至图6中所示的冷媒流向均为该换热器制冷时的冷媒流向,在该换热器制热时冷媒流向相反。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换热器。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将该换热器应用在空调中,能够降低空调的生产成本,提高空调的制冷和制热效果。
示例性的,该空调的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均可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换热器。从而提高该空调的室内侧和室外侧的换热能力,提高该空调的制冷和制热效果。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换热管路(100);
第一过冷管路(110),与所述第一换热管路(100)连通;
第二过冷管路(120),与所述第一换热管路(100)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过冷管路(110)和所述第二过冷管路(120)连通于所述第一换热管路(100)的同一端,在所述换热器制冷时,冷媒从所述第一换热管路(100)分别流向所述第一过冷管路(110)和所述第二过冷管路(120),然后经由所述第一过冷管路(110)和所述第二过冷管路(120)流出;在所述换热器制热时,冷媒从所述第一过冷管路(110)和所述第二过冷管路(120)分别流向所述第一换热管路(100),然后经由所述第一换热管路(100)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换热管路(200);
第三过冷管路(210),与所述第二换热管路(200)连通;
第四过冷管路(220),与所述第二换热管路(200)连通;
其中,所述第三过冷管路(210)和所述第四过冷管路(220)连通于所述第二换热管路(200)的同一端,在所述换热器制冷时,冷媒从所述第二换热管路(200)分别流向所述第三过冷管路(210)和所述第四过冷管路(220),然后经由所述第三过冷管路(210)和所述第四过冷管路(220)流出;在所述换热器制热时,冷媒从所述第三过冷管路(210)和所述第四过冷管路(220)分别流向所述第二换热管路(200),然后经由所述第二换热管路(200)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换热管路(300);
第五过冷管路(310),与所述第三换热管路(300)连通;
第六过冷管路(320),与所述第三换热管路(300)连通;
其中,所述第五过冷管路(310)和所述第六过冷管路(320)连通于所述第三换热管路(300)的同一端,在所述换热器制冷时,冷媒从所述第三换热管路(300)分别流向所述第五过冷管路(310)和所述第六过冷管路(320),然后经由所述第五过冷管路(310)和所述第六过冷管路(320)流出;在所述换热器制热时,冷媒从所述第五过冷管路(310)和所述第六过冷管路(320)分别流向所述第三换热管路(300),然后经由所述第三换热管路(300)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四换热管路(400);
其中,在所述换热器制冷时,冷媒从所述第四换热管路(400)的一端流向另一端;在所述换热器制热时,冷媒从所述第四换热管路(400)的另一端流向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汇集管路(500);
第二汇集管路(600);
其中,所述第一换热管路(100)、所述第二换热管路(200)、所述第三换热管路(300)和所述第四换热管路(400)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汇集管路(500)连通,所述第一过冷管路(110)、所述第二过冷管路(120)、所述第三过冷管路(210)、所述第四过冷管路(220)、所述第五过冷管路(310)、所述第六过冷管路(320)和所述第四换热管路(400)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汇集管路(60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路(100)、所述第二换热管路(200)、所述第三换热管路(300)、所述第四换热管路(400)、所述第一过冷管路(110)、所述第二过冷管路(120)、所述第三过冷管路(210)、所述第四过冷管路(220)、所述第五过冷管路(310)和所述第六过冷管路(320)均处于同一平面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汇集管路(500)和所述第二汇集管路(60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路(100)、所述第一过冷管路(110)和所述第二过冷管路(120)均为铜管或铝管。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内侧设有安装间隙(700),用于安装化霜加热模块(710)。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路(100)、所述第一过冷管路(110)和所述第二过冷管路(120)均为多折管路。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CN202222092196.4U 2022-08-09 2022-08-09 换热器、空调 Active CN218495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92196.4U CN218495410U (zh) 2022-08-09 2022-08-09 换热器、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92196.4U CN218495410U (zh) 2022-08-09 2022-08-09 换热器、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95410U true CN218495410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87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92196.4U Active CN218495410U (zh) 2022-08-09 2022-08-09 换热器、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954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9350C (zh) 同时制冷和制热型复式空调的过冷设备
CN214276221U (zh) 换热器和空调
CN214276219U (zh) 换热器和空调
CN216744999U (zh) 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14275958U (zh) 换热器和空调
CN214581751U (zh) 换热器和空调
CN105571214A (zh) 空调器及其平行流热交换器
CN214276220U (zh) 换热器和空调
CN214039044U (zh) 换热装置和空调器
CN104848579A (zh) 空调器及其热交换系统
CN102798252A (zh) 一种管翅式平行流换热器
CN104949318A (zh) 换热器、空调系统以及换热方法
CN218495410U (zh) 换热器、空调
CN204787172U (zh) 换热器以及空调系统
CN202083154U (zh) 一种双排管路换热器
CN208736015U (zh) 圆管三角形翅片一体六边对称布置的冷风机
CN203454474U (zh) 微通道换热装置及空调器
CN203908147U (zh) 除霜装置以及热泵机
CN214746070U (zh) 换热结构、室外机及空调系统
WO2012003703A1 (zh) 换热装置和制冷系统
CN204678735U (zh) 空调器及其热交换系统
CN112594975B (zh) 换热器和空调
CN210502175U (zh) 一种冷暖一体的芯体总成
CN218672700U (zh) 换热器、空调
CN210198163U (zh) 可蓄放热的蓄热器及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