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84775U - 便携可折叠爬楼机 - Google Patents

便携可折叠爬楼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84775U
CN218484775U CN202222373023.XU CN202222373023U CN218484775U CN 218484775 U CN218484775 U CN 218484775U CN 202222373023 U CN202222373023 U CN 202222373023U CN 218484775 U CN218484775 U CN 2184847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assembly
component
seat cushion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730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圣德
卢一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Baihaohu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aihaohu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aihaohu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aihaohu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847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847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便携可折叠爬楼机。本申请所述的便携可折叠爬楼机包括:立杆组件、前扶手、后把手、座垫组件、支撑组件、后轮以及前万向轮;两个所述前扶手分别铰接在所述立杆组件的两侧,两个所述后把手分别铰接在所述立杆组件的两侧,且位于所述前扶手的另一侧;所述座垫组件的一侧铰接在所述立杆组件上,并且所述座垫组件置于所述前扶手的下方;两个所述后轮分别安装在所述立杆组件的底部的两侧;两组所述支撑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立杆组件的底部的两侧;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底杆、第一斜杆以及第二斜杆。本申请所述的便携可折叠爬楼机具有方便折叠的优点。

Description

便携可折叠爬楼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爬楼机,特别是涉及便携可折叠爬楼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爬楼机主要包括座椅和转动轮系,转动轮系包括前轮和后轮,前轮和后轮分别安装在座椅的两侧,前轮较小并且可以设置两组前轮,从而使得上楼或者下楼方便,后轮较大从而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因此,爬楼机同时可以作为轮椅使用。但是,现有技术的爬楼机不能折叠,使得长途运输中,不能方便地塞进汽车后备箱中,给使用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便携可折叠爬楼机,其具有方便折叠的优点。
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便携可折叠爬楼机,包括立杆组件、前扶手、后把手、座垫组件、支撑组件、后轮以及前万向轮;
两个所述前扶手分别铰接在所述立杆组件的两侧,两个所述后把手分别铰接在所述立杆组件的两侧,且位于所述前扶手的另一侧;所述座垫组件的一侧铰接在所述立杆组件上,并且所述座垫组件置于所述前扶手的下方;两个所述后轮分别安装在所述立杆组件的底部的两侧;两组所述支撑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立杆组件的底部的两侧;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底杆、第一斜杆以及第二斜杆,所述支撑底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立杆组件上,所述支撑底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所述前万向轮;所述支撑底杆的内侧形成有限位滑槽,该限位滑槽沿所述支撑底杆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斜杆的一端安装有滑动轮;该滑动轮限位设置在所述限位滑槽内,并相对所述限位滑槽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斜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底杆的端部,所述第一斜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斜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座垫组件上;
所述支撑底杆、所述第一斜杆以及所述第二斜杆呈三角形分布,并且所述座垫组件、所述支撑底杆、所述第一斜杆以及所述第二斜杆构成曲柄连杆机构。
本申请所述的便携可折叠爬楼机,可以对前扶手、后把手、座垫组件以及支撑组件分别进行折叠,使得其整体的空间占用减少,进而可以方便的放置进汽车后备箱或者空间减小的地方;同时,又具有很好的移动性能,可以方便残疾人使用。
进一步地,还包括踏板,该踏板的两侧分别紧固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斜杆的底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斜坡驱动组件,两组所述斜坡驱动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立杆组件的两侧,并分别位于所述后把手的同侧;
所述斜坡驱动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履带、同步传动机构以及驱动电机,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立杆组件上,所述履带套接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并张紧,所述同步传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同步传动机构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斜坡驱动组件还包括蓄电池,该蓄电池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盒,该控制盒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把手限位块,该把手限位块固定在所述立杆组件上,并位于所述后把手的上方,以限位所述后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立杆组件包括立柱、顶部连接杆,两个所述立柱纵向设置,所述顶部连接杆呈“C”字形,并且其两端分别套接在所述立柱的顶部;
所述前扶手铰接在所述立柱的一侧,所述后把手铰接在所述立柱的另一侧;所述后轮安装在所述立柱的底部,所述支撑底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立柱的底部,所述座垫组件铰接在所述立柱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座垫组件包括中部固定杆、呈“C”字形的安装杆以及座垫板,所述座垫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杆上,所述安装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中部固定杆上;
所述中部固定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一斜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斜杆的另一端靠近,并分别铰接在所述安装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座垫板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背靠板,该背靠板的两侧分别紧固安装在两个所述立柱上。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示例性的便携可折叠爬楼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示例性的便携可折叠爬楼机的侧视图;
图3为本申请示例性的支撑组件的装配关系(移除一侧的第二斜杆和支撑底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图1为本申请示例性的便携可折叠爬楼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示例性的便携可折叠爬楼机的侧视图。
参阅图1-图3,本申请示例性的一种便携可折叠爬楼机,包括立杆组件10、前扶手30、后把手20、座垫组件40、支撑组件50、后轮60以及前万向轮70;
两个所述前扶手30分别铰接在所述立杆组件10的两侧,两个所述后把手20分别铰接在所述立杆组件10的两侧,且位于所述前扶手30的另一侧;所述座垫组件40的一侧铰接在所述立杆组件10上,并且所述座垫组件40置于所述前扶手30的下方;两个所述后轮60分别安装在所述立杆组件10的底部的两侧;两组所述支撑组件50分别设置在所述立杆组件10的底部的两侧;
所述支撑组件50包括支撑底杆53、第一斜杆51以及第二斜杆52,所述支撑底杆53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立杆组件10上,所述支撑底杆53的另一端铰接有所述前万向轮70;所述支撑底杆53的内侧形成有限位滑槽531,该限位滑槽531沿所述支撑底杆53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斜杆51的一端安装有滑动轮55;该滑动轮55限位设置在所述限位滑槽531内,并相对所述限位滑槽531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斜杆52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底杆53的端部,所述第一斜杆5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斜杆52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座垫组件40上;
所述支撑底杆53、所述第一斜杆51以及所述第二斜杆52呈三角形分布,并且所述座垫组件40、所述支撑底杆53、所述第一斜杆51以及所述第二斜杆52构成曲柄连杆机构。
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支撑底杆的内侧,以两个支撑底杆之间为内部,相应的侧壁为内侧。
本申请所述的便携可折叠爬楼机,可以对前扶手、后把手、座垫组件以及支撑组件分别进行折叠,使得其整体的空间占用减少,进而可以方便的放置进汽车后备箱或者空间减小的地方;同时,又具有很好的移动性能,可以方便残疾人使用。
本申请的支撑底杆用于横向的支撑,其结构强度大,且相对于两个斜杆粗;第一斜杆51和第二斜杆52起到斜向支撑的作用。在一些优选的示例中,第一斜杆的第二斜杆的端部分别连接在座垫组件的靠前的位置。在一些示例中,座垫组件40的后端支撑主要靠立杆组件,座垫组件的前端支撑主要靠第二斜杆和支撑底杆。支撑底杆还起到支撑和连接的作用,用于连接立杆组件和前万向轮。通过本申请的便携可折叠爬楼机,既方便折叠,又具有较强的支撑效果。
支撑组件50的打开状态时,如图1所示。需要进行支撑组件50的折叠时,第一斜杆51的一端相对于限位滑槽滑动,第二斜杆52的一端相对于支撑底杆53转动,第一斜杆的另一端和第二斜杆的另一端分别相对于座垫组件转动,从而实现支撑组件50的折叠。在支撑组件的折叠过程中,其形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不断变化,且三角形的形状也不断变化。
进一步的,滑动轮55设置在第一斜杆51的端部的侧壁,如图3所示。每一第一斜杆上均设置有滑动轮,两个滑动轮相对于第一斜杆的朝向相反,且每个滑动轮与相应的限位滑槽配合。如图1和3所示,较左侧的滑动轮与左侧的支撑底杆配合,较右侧的滑动轮与右侧的支撑底杆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滑槽531包括直线滑槽和弧线滑槽,直线滑槽靠近第二斜杆52,弧线滑槽远离第二斜杆52,直线滑槽和弧线滑槽拼合后共同形成限位滑槽531。更进一步的,弧线滑槽的弧线向上翘,如图3所示。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得本爬楼机打开使用时,如图1所示状态下,第一斜杆51的端部的滑动轮55能够运动到限位滑槽531的最大行程处,同时方便折叠。弧线滑槽的设置,使得第一斜杆51与支撑底杆53的相对滑动更顺畅,进而使得折叠更容易和方便。需要提示的是,弧线滑槽的弧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爬楼机展开时产生的滑动轮的滑动。
另一方面,设置弧线滑槽也是为了配合本爬楼机展开状态的支撑,当爬楼机处于如图1所示的状态下,通过第二斜杆、支撑底杆、座垫组件以及立杆组件,已经可以起到支撑作用,为了加强支撑效果,设计时,需要根据第二斜杆的长度,确定弧线滑槽的形状和尺寸,以保证座垫组件处于平放状态,且第一斜杆也能够对座垫组件起到支撑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50还包括加固连杆54,该加固连杆54的一端连接在其一所述第一斜杆的中部,其另一端连接在另一所述第一斜杆的中部,使得两个第一斜杆的连接更紧固,且同步运动性更好。进一步的,加固连杆5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一斜杆的中部。
进一步的,前扶手上设置有把手套,把手套上设置有手形握持齿,以便于提高握持时的摩擦力。把手套可以是硬质的胶套。
使用状态下,立杆组件起到竖向的支撑作用,支撑组件可以相对于立杆组件转动,从而使得后轮和前万向轮分别放置在地面或者平台上,此时支撑组件起到支撑和连接的作用。而且,本申请的支撑组件还可以转动和折叠,实现了多种功能。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如附图所示,第一斜杆51的中部弯折,形成折弯杆,以方便折叠,且提供一定的支撑。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踏板81,该踏板81的两侧分别紧固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斜杆52的底端。进一步的,踏板可以单独折叠,也可以跟随支撑组件一同折叠。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斜坡驱动组件90,两组所述斜坡驱动组件90分别设置在所述立杆组件10的两侧,并分别位于所述后把手20的同侧;
所述斜坡驱动组件90包括主动轮91、从动轮92、履带93、同步传动机构94以及驱动电机95,所述主动轮91和所述从动轮92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立杆组件10上,所述履带93套接在所述主动轮91和所述从动轮92上并张紧,所述同步传动机构9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主动轮91连接,所述驱动电机95与所述同步传动机构94转动连接。进一步的,同步传动机构包括同步轴、传动齿轮组,同步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主动轮连接,传动齿轮组的其一齿轮套接在同步轴上,另一齿轮套接在驱动电机的轴上,两个齿轮啮合,从而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传动齿轮组转动,进而使得同步轴转动,同步轴转动带动两个主动轮转动。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斜坡驱动组件90还包括蓄电池(图未示),该蓄电池与所述驱动电机95电连接。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盒83,该控制盒83与所述驱动电机95电连接。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把手限位块21,该把手限位块21固定在所述立杆组件10上,并位于所述后把手20的上方,以限位所述后把手20。
进一步的,后把手上设置有把手套,把手套上形成有手指握持位,以配合手握持时的使用,提高手与后把手的摩擦力,握得更紧。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立杆组件10包括立柱11、顶部连接杆12,两个所述立柱11纵向设置,所述顶部连接杆12呈“C”字形,并且其两端分别套接在所述立柱11的顶部;
所述前扶手30铰接在所述立柱11的一侧,所述后把手20铰接在所述立柱11的另一侧;所述后轮60安装在所述立柱11的底部,所述支撑底杆53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立柱11的底部,所述座垫组件40铰接在所述立柱11的中部。
立杆组件需要有较强的支撑和连接效果,因而立柱需要设置为硬质材料,且结构强度大。立柱为空心时,其材质的硬度和强度可以选用高强度的合金钢。立柱的底端可以安装有连接角钢,用于铰接支撑底杆,以及用于连接安装后轮。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座垫组件40包括中部固定杆41、呈“C”字形的安装杆42以及座垫板43,所述座垫板43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杆42上,所述安装杆42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中部固定杆41上;
所述中部固定杆4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立柱11上;所述第一斜杆5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斜杆52的另一端靠近,并分别铰接在所述安装杆42上。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座垫板43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开设透气孔以提高透气效果,同时还能减轻座垫板的重量。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背靠板82,该背靠板82的两侧分别紧固安装在两个所述立柱11上。进一步的,背靠板可以是硬质的板件,也可以是软的布料。进一步的,背靠板设置为弧形,以配合人体的轮廓,提高使用舒适性。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支撑底杆53包括套筒(图中未标示)、内杆(图中未标示)、限位螺栓(图中未标示),所述内杆套接在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和所述内杆上分别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套筒上的限位孔和所述内杆上的限位孔对位,并且通过限位螺栓贯穿两个限位孔,使得套筒和内杆固定。通过调节内杆与套筒的相对位置,以及相应的限位孔的位置,使得内杆可以相对套筒伸缩和固定。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内杆、前扶手30、后把手20上分别设置有手柄套。该手柄套可以是塑料或者塑胶材质。
本申请示例性的便携可折叠爬楼机的工作原理:
本申请的便携可折叠爬楼机至少有两种使用状态。
其一、折叠状态,参照图示状态下,将后把手20向下折叠靠拢立柱11,将前扶手30向上折叠,将支撑底杆53向上提起,然后带动第一斜杆51和第二斜杆52分别相对转动,且第一斜杆51的端部的滑动轮在限位滑槽内限位滑动,同时带动座垫组件40转动,使得支撑组件50和座垫组件40一起贴近立柱11。在支撑组件50的带动下,前万向轮70与其一同折叠。最终,使得整个便携可折叠爬楼机形成折叠状态,从而方便的放置和收纳。
其二、打开状态,参照图示状态,后把手20和前扶手30分别相对立柱11打开,支撑组件50相对远离立柱11,从而使得座垫板43横放,踏板81横放,背靠板82竖放,从而能够方便坐人。在打开状态下,后把手20被把手限位块21限位,以至于后把手20的转动极限位置为水平状态,如图所示;此外,当需要上坡或者上楼梯时,可以通过斜坡驱动组件90的履带93转动,履带93支撑在地面或台阶上,起到辅助驱动上坡的作用。
总之,本申请的后把手20、斜坡驱动组件90、支撑组件50、座垫组件40分别可以相对于立杆组件进行折叠,也可以分别展开使用,折叠后体积小,展开后结构支撑稳定结构强度大。展开效果如图1所示。其中,由于结构的关联,支撑组件和座垫组件需要同时折叠或者同时展开。
本申请示例性的便携可折叠爬楼机,可以方便的折叠,也可以提供座椅的作用,还可以方便爬楼梯,多种功能于一体,使用方便,运输也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可折叠爬楼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杆组件、前扶手、后把手、座垫组件、支撑组件、后轮以及前万向轮;
两个所述前扶手分别铰接在所述立杆组件的两侧,两个所述后把手分别铰接在所述立杆组件的两侧,且位于所述前扶手的另一侧;所述座垫组件的一侧铰接在所述立杆组件上,并且所述座垫组件置于所述前扶手的下方;两个所述后轮分别安装在所述立杆组件的底部的两侧;两组所述支撑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立杆组件的底部的两侧;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底杆、第一斜杆以及第二斜杆,所述支撑底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立杆组件上,所述支撑底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所述前万向轮;所述支撑底杆的内侧形成有限位滑槽,该限位滑槽沿所述支撑底杆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斜杆的一端安装有滑动轮;该滑动轮限位设置在所述限位滑槽内,并相对所述限位滑槽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斜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底杆的端部,所述第一斜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斜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座垫组件上;
所述支撑底杆、所述第一斜杆以及所述第二斜杆呈三角形分布,并且所述座垫组件、所述支撑底杆、所述第一斜杆以及所述第二斜杆构成曲柄连杆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可折叠爬楼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踏板,该踏板的两侧分别紧固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斜杆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可折叠爬楼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坡驱动组件,两组所述斜坡驱动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立杆组件的两侧,并分别位于所述后把手的同侧;
所述斜坡驱动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履带、同步传动机构以及驱动电机,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立杆组件上,所述履带套接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并张紧,所述同步传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同步传动机构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可折叠爬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驱动组件还包括蓄电池,该蓄电池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可折叠爬楼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盒,该控制盒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可折叠爬楼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限位块,该把手限位块固定在所述立杆组件上,并位于所述后把手的上方,以限位所述后把手。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可折叠爬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组件包括立柱、顶部连接杆,两个所述立柱纵向设置,所述顶部连接杆呈“C”字形,并且其两端分别套接在所述立柱的顶部;
所述前扶手铰接在所述立柱的一侧,所述后把手铰接在所述立柱的另一侧;所述后轮安装在所述立柱的底部,所述支撑底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立柱的底部,所述座垫组件铰接在所述立柱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可折叠爬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组件包括中部固定杆、呈“C”字形的安装杆以及座垫板,所述座垫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杆上,所述安装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中部固定杆上;
所述中部固定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一斜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斜杆的另一端靠近,并分别铰接在所述安装杆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可折叠爬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板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可折叠爬楼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靠板,该背靠板的两侧分别紧固安装在两个所述立柱上。
CN202222373023.XU 2022-03-10 2022-09-07 便携可折叠爬楼机 Active CN21848477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593107 2022-03-10
CN202220559310 2022-03-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84775U true CN218484775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89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73023.XU Active CN218484775U (zh) 2022-03-10 2022-09-07 便携可折叠爬楼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847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1100614A4 (en) Foldable electric vehicle for recreation and travelling
CA2097170C (en) Mobility aid for physically disabled people
CN1227046C (zh) 可折叠椭圆运动机
KR101206502B1 (ko) 배터리 및 페달 구동용 접이식 자전거
US20160045383A1 (en) Rehabilitation Bed
US7125080B1 (en) Foldable armrest for chair
KR101346836B1 (ko) 접이식 역삼륜 전동 자전거
CN218484775U (zh) 便携可折叠爬楼机
CA2630318C (en) Mobility assistance device
CN108113813A (zh) 辅助支承式可折叠式路梯两用车
JP3065554B2 (ja) 電動車椅子
US20230000698A1 (en) Rear Side Entry Type Wheelchair
CN205867424U (zh) 可折叠的卧式健身车
CN201719457U (zh) 带搁脚板的四轮康复行走车
CN205947942U (zh) 一种残疾人全地形代步车
JP6223834B2 (ja) 歩行器
CN217391108U (zh) 辅助行走装置
CN215131864U (zh) 一种升降折叠轮椅
CN212290154U (zh) 代步车
CN213218339U (zh) 一种新型便捷式电动站立轮椅
CN112265595B (zh) 装有电动起降轮的自行车
CN112319682B (zh) 一种可自动折叠的电动助行器及使用方法
CN217472275U (zh) 一种折叠电动轮椅车
CN218684982U (zh) 电动轮椅车
CN215938909U (zh) 一种划船器、跑步机组合式多功能健身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