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69607U - 一种列管式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列管式冷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69607U
CN218469607U CN202220937322.9U CN202220937322U CN218469607U CN 218469607 U CN218469607 U CN 218469607U CN 202220937322 U CN202220937322 U CN 202220937322U CN 218469607 U CN218469607 U CN 2184696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casing
shell
port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3732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佳
刘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aoh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aoh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aoh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aoh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3732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696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696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696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列管式冷凝器,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部两端的挡板,壳体内部位于两个挡板之间并排分布有多个蛇形弯管,每个弯管一侧的端口对应其中一个挡板,另一侧的端口对应另一个挡板,且弯管两端口均穿过对应的挡板设置,壳体上侧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下侧设有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两个挡板之间,并在壳体内部位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还竖直设有多个与挡板平行的折流板,每个弯管的水平段均穿过折流板,多个折流板上下交错设置且与壳体顶部或底部之间设有间隙,且靠近进水口的折流板与壳体顶部之间设有间隙。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该冷凝器大大延长了待冷却介质和冷却介质在壳体内的停留时间,有效提高了冷却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列管式冷凝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凝器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列管式冷凝器。
背景技术
冷凝器是在壳体内有多个供待冷却的介质进入的管路,通过冷却水等冷却介质进入壳体内对管路进行冷却降温的设备。目前,现有的列管式冷凝器是在壳体内部设置多个直管作为管路,通过直管输送介质,行程较短即待冷却的介质存在于壳体内的时间较短,通常要采用多级串接在一起的冷凝器进行多级冷却才能达到所需效果,因此单台冷凝器的冷却效果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问题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列管式冷凝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列管式冷凝器,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部两端且竖直设置的挡板,壳体内部位于两个挡板之间并排分布有多个蛇形弯管,每个弯管一侧的端口对应其中一个挡板,另一侧的端口对应另一个挡板,且弯管两端口均穿过对应的挡板设置,壳体上侧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下侧设有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两个挡板之间,并在壳体内部位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还竖直设有多个与挡板平行的折流板,每个弯管的水平段均穿过折流板,多个折流板上下交错设置且与壳体顶部或底部之间设有间隙,且靠近进水口的折流板与壳体顶部之间设有间隙。
进一步的,折流板为圆板结构,且上端设置为平面结构的过流面,折流板上对应每个弯管处均开设有条形通槽,弯管穿过每个折流板上相应的条形通槽。
进一步的,壳体包括管体和固接于管体两端的进料罩和出料罩,进料罩上设有进料口,出料罩上设有出料口,管体包括对接焊接在一起且截面呈半环形的上管体和下管体,进水口位于上管体上侧,出水口位于下管体下侧,且下管体内壁上竖直焊接有过流面向上的折流板,上管体内壁上竖直焊接有过流面向下的折流板。
进一步的,下管体底部对应每个挡板与相邻的折流板之间和两个相邻折流板之间均设有排空口,每个排空口处均设有封堵塞。
进一步的,管体两端部均开设有环形限位槽,挡板边沿均位于对应的限位槽内,且限位槽侧壁设均设有第一密封圈,进料罩和出料罩内端面通过第二密封圈抵紧相应的挡板外侧比边缘处。
进一步的,挡板上对应每个弯管的端口处均开设有通孔,弯管的端口处穿过对应的通孔,且与通孔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
进一步的,下管体外侧壁底部还设有两个固定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列管式冷凝器在壳体内部设置多个蛇形弯管,待冷却的气体经过弯管在壳体内被冷却水冷却,延长气体在壳体内的时间,以达到更好地冷凝效果;并且通过折流板延长冷却水在壳体内的时间和流经路径,进一步增强冷凝效果;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列管式冷凝器将挡板和弯管设置为方便拆卸的结构,便于后期维修和更换壳体内部的部件。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列管式冷凝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列管式冷凝器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列管式冷凝器结构去除进料罩和出料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上管体;111、进水口;12、下管体;121、出水口;122、排空口;13、进料罩;14、出料罩;15、进料口;16、出料口;17、限位槽;18、第一密封圈;19、第二密封圈;2、挡板;21、通孔;3、弯管;4、折流板;41、过流面;42、条形通槽;43、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所示,一种列管式冷凝器,包括壳体1和位于壳体1内部两端且竖直设置的挡板2,壳体1内部位于两个挡板2之间并排分布有多个蛇形弯管3,每个弯管3一侧的端口对应其中一个挡板2,另一侧的端口对应另一个挡板2,且弯管3两端口均穿过对应的挡板2设置,壳体1上侧一端设有进水口111,另一端下侧设有出水口121,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21位于两个挡板2之间,并在壳体1内部位于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21之间还竖直设有多个与挡板2平行的折流板4,每个弯管3的水平段均穿过折流板4,多个折流板4上下交错设置且与壳体1顶部或底部之间设有间隙43,且靠近进水口111的折流板4与壳体1顶部之间设有间隙43。本实施例中,在壳体1内部设置多个蛇形弯管3,待冷却的气体经过弯管3在壳体1内被冷却水冷却,延长气体在壳体1内的时间,以达到更好地冷凝效果;并且通过折流板4延长冷却水在壳体1内的时间和流经路径,进一步增强冷凝效果。
折流板4为圆板结构,且上端设置为平面结构的过流面41,折流板4上对应每个弯管3处均开设有条形通槽42,弯管3穿过每个折流板4上相应的条形通槽42。本实施例中,在折流板4上设置条形通槽42,一方面便于弯管3在折流板4上的拆装,另一方面对弯管3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壳体1包括管体和固接于管体两端的进料罩13和出料罩14,进料罩13上设有进料口15,出料罩14上设有出料口16,管体包括对接焊接在一起且截面呈半环形的上管体11和下管体12,进水口111位于上管体11上侧,出水口121位于下管体12下侧,且下管体12内壁上竖直焊接有过流面41向上的折流板4,上管体11内壁上竖直焊接有过流面41向下的折流板4。本实施例中,进料罩13和出料罩14均通过法兰盘与管体上的法兰盘固接在一起。
下管体12底部对应进料口15处的挡板2与相邻的折流板4之间和两个相邻折流板4之间均设有排空口122,每个排空口122处均设有封堵塞,当需要将壳体内的冷却水全部排出时,打开所有排空口122的封堵塞即可排空。
管体两端部均开设有环形限位槽17,挡板2边沿均位于对应的限位槽17内,且限位槽17侧壁设均设有第一密封圈18,进料罩13和出料罩14内端面通过第二密封圈19抵紧相应的挡板2外侧比边缘处。本实施例中,将挡板2通过进料罩13或出料罩14抵紧在对应的限位槽17内实现挡板2的竖直固定,当壳体内部需要更换或维修部件时,方便拆装挡板2。
挡板2上对应每个弯管3的端口处均开设有通孔21,弯管3的端口处穿过对应的通孔21,且与通孔21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图中未画出),通过第三密封圈进行密封,避免管体内的冷却水进入进料罩13和出料罩14。
下管体12外侧壁底部还设有两个固定座,通过螺栓与固定座的配合将该冷凝器固定连接在待安装平台上。
本实施例中,弯管3上朝向进料罩13的一端端口高于朝向出料罩14一端的端口,且出料口16位于出料罩14外端下侧处,方便冷凝液排出。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待冷凝的气体经进料口15进入各弯管3内,冷却水经进水口111注入并经出水口121排出,在壳体内部,冷却水不断受外界设备鼓入,从进水口111进入后向上漫过第一个折流板4,如此依次漫延最终从出水口121排出,通过冷却水对弯管3内的气体进行冷却,当然,有一部分冷却水也会从各个条形通槽42内经过,但对设置折流板4增加冷却效果并没有太大影响。当需要排出壳体内的冷却水时,将排空口122处的封堵塞打开并打开出水口121,一起排空冷却水即可。
当需要更换弯管3时,拆下进料罩13和出料罩14,拆下一个挡板2,从拆下的挡板2侧抽出需要更换的弯管3即可;将更换好的弯管3再从此处插入使其一一穿过折流板4上相应的条形通槽42,并将两端口处于相应的挡板2安装好即可,最终再安装好进料罩13和出料罩1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列管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部两端且竖直设置的挡板,壳体内部位于两个挡板之间并排分布有多个蛇形弯管,每个弯管一侧的端口对应其中一个挡板,另一侧的端口对应另一个挡板,且弯管两端口均穿过对应的挡板设置,壳体上侧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下侧设有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两个挡板之间,并在壳体内部位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还竖直设有多个与挡板平行的折流板,每个弯管的水平段均穿过折流板,多个折流板上下交错设置且与壳体顶部或底部之间设有间隙,且靠近进水口的折流板与壳体顶部之间设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管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折流板为圆板结构,且上端设置为平面结构的过流面,折流板上对应每个弯管处均开设有条形通槽,弯管穿过每个折流板上相应的条形通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列管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管体和固接于管体两端的进料罩和出料罩,进料罩上设有进料口,出料罩上设有出料口,管体包括对接焊接在一起且截面呈半环形的上管体和下管体,进水口位于上管体上侧,出水口位于下管体下侧,且下管体内壁上竖直焊接有过流面向上的折流板,上管体内壁上竖直焊接有过流面向下的折流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列管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下管体底部对应每个挡板与相邻的折流板之间和两个相邻折流板之间均设有排空口,每个排空口处均设有封堵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管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管体两端部均开设有环形限位槽,挡板边沿均位于对应的限位槽内,且限位槽侧壁设均设有第一密封圈,进料罩和出料罩内端面通过第二密封圈抵紧相应的挡板外侧比边缘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管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挡板上对应每个弯管的端口处均开设有通孔,弯管的端口处穿过对应的通孔,且与通孔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管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下管体外侧壁底部还设有两个固定座。
CN202220937322.9U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列管式冷凝器 Active CN2184696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37322.9U CN218469607U (zh)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列管式冷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37322.9U CN218469607U (zh)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列管式冷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69607U true CN218469607U (zh) 2023-02-10

Family

ID=85133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37322.9U Active CN218469607U (zh) 2022-04-21 2022-04-21 一种列管式冷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696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92045A (en) Condensate drain system
CN218469607U (zh) 一种列管式冷凝器
US4558734A (en) Heat exchanger having a set of pipes
CN218916025U (zh) 一种尾气冷却装置
CN213668722U (zh) 簇式渗透汽化膜组件
CN117654228B (zh) 一种制氢系统降低气体含水量用冷却气液分离设备
CN216745591U (zh) 一种高效油路冷却器
CN218238472U (zh) 釜式换热器
CN217818278U (zh) 一种卧式加热器
CN220062697U (zh) 一种圆块孔式石墨换热器
CN213775517U (zh) 一种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
CN214764359U (zh) 一种尾气冷凝器
CN215444615U (zh) 一种液压站用液压油箱联用系统
CN219273004U (zh) 一种反应器
TW202236461A (zh) 半導體副產物捕集裝置
CN211159138U (zh) 一种酸气分离装置
TWM612873U (zh) 半導體副產物捕集裝置
CN22020588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风盘
CN211261883U (zh) 一种管式换热器
CN219714070U (zh) 一种三氯化磷制备用列管式冷凝器
CN214354035U (zh) 一种适用于双螺杆挤出机的冷凝装置
CN214371821U (zh) 冷凝器
CN210486270U (zh) 水果粉用喷雾塔冷却系统
CN212870320U (zh) 一种制冷剂用的高效冷凝器
CN220119613U (zh) 一种冷凝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