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75517U - 一种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75517U
CN213775517U CN202022518618.0U CN202022518618U CN213775517U CN 213775517 U CN213775517 U CN 213775517U CN 202022518618 U CN202022518618 U CN 202022518618U CN 213775517 U CN213775517 U CN 213775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inlet
inlet end
plate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1861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Wansheng Heat Exchang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Wansheng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Wansheng Heat Exchang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Wansheng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1861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75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75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755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翅式水冷却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其包括水冷芯体、进水封头和出水封头;进水封头内设置有分流板;分流板水平设置;分流板将进水封头隔离成进水封头上室和进水封头下室;分流板上设置有导流罩体;导流罩体竖直设置;进水封头上室与进水封头下室通过导流罩体连通设置;进水封头的侧部设置有进水接管;进水接管的上半部与进水封头上室连通,进水接管的下半部与进水封头下室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流板可将进水中的水蒸气导入进水封头上室中,防止进水中的水蒸气直接进入与水冷芯体相连的进水封头下室中,从而降低水蒸气随水流流动至水通道的内腔中的概率,进而使得冷却效率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翅式水冷却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持续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若不能及时排出,将使得发动机温度急剧升高,轻则造成发动机工作效率下降,重则造成发动机发生故障,甚至引发安全事故。为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通常采用板翅式冷却器对发动机进行冷却。
在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的内部,由于热媒液体的温度较高,其在流动的过程中容易蒸发,形成热媒蒸汽。当热媒蒸汽流动至热媒通道的内腔中,由于热媒蒸汽的传热系数远小于热媒液体的传热系数,将会造成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的冷却效率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在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的内部,由于热媒液体的温度较高,其在流动的过程中容易蒸发,形成热媒蒸汽。当热媒蒸汽流动至热媒通道的内腔中,由于热媒蒸汽的传热系数远小于热媒液体的传热系数,将会造成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的冷却效率的降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包括水冷芯体、进水封头和出水封头;所述水冷芯体包括若干热媒通道与若干水通道,所述热媒通道与所述水通道相互层叠,彼此隔离开来;所述进水封头与全部所述水通道连通设置;所述出水封头与全部所述水通道连通设置,并且通过所述水冷芯体将所述进水封头与所述出水封头连通;所述水冷芯体竖直设置;全部所述水通道由上至下延伸;所述进水封头固定于所述水冷芯体的顶端,并将全部所述水通道的进口设置于所述进水封头的内腔中;所述出水封头固定于所述水冷芯体的底端,并将全部所述水通道的出口设置于所述出水封头的内腔中;所述进水封头内设置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水平设置;所述分流板将所述进水封头隔离成进水封头上室和进水封头下室;所述分流板上设置有导流罩体;所述导流罩体竖直设置;所述进水封头上室与所述进水封头下室通过所述导流罩体连通设置;所述进水封头的侧部设置有进水接管;所述进水接管的上半部与所述进水封头上室连通,所述进水接管的下半部与所述进水封头下室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罩体包括直管部和罩体部;所述直管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直管部的顶端设置有斜切口;所述罩体部由下至上呈逐渐收敛状;所述罩体部的顶端与所述直管部的底端连通,所述罩体部的底端与所述分流板的上板面平齐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罩体至少为两个;所述分流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导流孔;所述导流孔与所述导流罩体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导流孔的形状与所述导流罩体的底端形状相适配;所述导流罩体的底端与所述导流孔的边缘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接管包括第一管口、管身部和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第二管口通过所述管身部连通设置;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进水封头固定;所述管身部靠近所述第二管口的位置设置有卡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部为环形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封头上还设置有出水接管;所述出水接管与所述出水封头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热媒通道和所述水通道的内部均设置有换热翅片。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由于进水接管的上半部与进水封头上室连通,进水接管的下半部与进水封头下室连通,在通入进水(热媒液体)的时候,进水接管内的上侧水流流入进水封头上室中,进水接管内的下侧水流流入进水封头下室中。通过分流板可将进水中的水蒸气导入进水封头的进水封头上室中,防止进水中的水蒸气直接进入与水冷芯体相连的进水封头下室中,从而降低水蒸气(热媒)随水流流动至水通道(热媒通道)的内腔中的概率,进而使得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的冷却效率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水平。通过设置导流罩体,可以保证进水封头上室以一定的储存容量,只有当进水封头上室中的水蒸气及水流的体积超过导流罩体的高度以上时,水蒸气及水流才有可能顺着导流罩体流入进水封头下室。与此同时,水冷芯体及进水封头下室中的水蒸气会由于密度差自动上升,并经导流罩体进入进水封头上室中。当进水封头中蒸汽压力达到阈值时,水蒸气可排出至进水封头的外部,以保证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导流罩体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导流罩体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如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在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的内部,由于热媒液体的温度较高,其在流动的过程中容易蒸发,形成热媒蒸汽。当热媒蒸汽流动至热媒通道的内腔中,由于热媒蒸汽的传热系数远小于热媒液体的传热系数,将会造成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的冷却效率的降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实施例1提供一种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01,如图1-2所示,包括水冷芯体1、进水封头2和出水封头3;水冷芯体1包括若干热媒通道与若干水通道,热媒通道与水通道相互层叠,彼此隔离开来;进水封头2与全部水通道连通设置;出水封头3与全部水通道连通设置,并且通过水冷芯体1将进水封头2与出水封头3连通;水冷芯体1竖直设置;全部水通道由上至下延伸;进水封头2固定于水冷芯体1的顶端,并将全部水通道的进口设置于进水封头2的内腔中;出水封头3固定于水冷芯体1的底端,并将全部水通道的出口设置于出水封头3的内腔中;进水封头2内设置有分流板20;分流板20水平设置;分流板20将进水封头2隔离成进水封头上室001和进水封头下室002;分流板20上设置有导流罩体21;导流罩体21竖直设置;进水封头上室001与进水封头下室002通过导流罩体21连通设置;进水封头2的侧部设置有进水接管22;进水接管22的上半部与进水封头上室001连通,进水接管22的下半部与进水封头下室002连通。
因为进水在流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水蒸气的密度小于水(液体)的密度,所以水蒸气一般聚集在进水接管22的上侧区域。实施例1提供的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01,由于进水接管22的上半部与进水封头上室001连通,进水接管22的下半部与进水封头下室002连通,在通入进水(热媒液体)的时候,进水接管22内的上侧水流流入进水封头上室001中,进水接管22内的下侧水流流入进水封头下室002中。通过分流板20可将进水中的水蒸气导入进水封头2的进水封头上室001中,防止进水中的水蒸气直接进入与水冷芯体1相连的进水封头下室002中,从而降低水蒸气(热媒)随水流流动至水通道(热媒通道)的内腔中的概率,进而使得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的冷却效率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水平。通过设置导流罩体21,可以保证进水封头上室001以一定的储存容量,只有当进水封头上室001中的水蒸气及水流的体积超过导流罩体21的高度以上时,水蒸气及水流才有可能顺着导流罩体21流入进水封头下室002。与此同时,水冷芯体1及进水封头下室002中的水蒸气会由于密度差自动上升,并经导流罩体21进入进水封头上室001中。当进水封头2中蒸汽压力达到阈值时,水蒸气可排出至进水封头2的外部,以保证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01的使用安全性。
为了提供一种适用于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的导流罩体,进一步地,如图3-4所示,导流罩体21包括直管部210和罩体部211;直管部210沿竖直方向设置;直管部210的顶端设置有斜切口2100;罩体部211由下至上呈逐渐收敛状;罩体部211的顶端与直管部210的底端连通,罩体部211的底端与分流板20的上板面平齐设置。通过导流罩体21的上述结构设置,抬升了进水封头上室001流入至进水封头下室002的基准高度。罩体部211的形状设置,改善了水流由进水封头上室001流入至进水封头下室002时的分散均匀程度,同时能够减少因进水封头下室002的水压骤增造成的水流直接冲入进水封头上室001中。上述结构的导流罩体21能够很好地适应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01的使用需求。
为了实现导流罩体与分流板的安装固定,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导流罩体21至少为两个;分流板20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导流孔200;导流孔200与导流罩体21一一对应设置;导流孔200的形状与导流罩体21的底端形状相适配;导流罩体21的底端与导流孔200的边缘焊接固定。通过导流孔200与导流罩体21的焊接配合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组装便捷的方式,实现导流罩体21与分流板20的安装固定。
为了便于进水管路与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的快速对接安装,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进水接管22包括第一管口220、管身部221和第二管口222;第一管口220与第二管口222通过管身部221连通设置;第一管口220与进水封头2固定;管身部221靠近第二管口222的位置设置有卡接部223。通过设置进水接管22,并在管身部221靠近第二管口222的位置设置有卡接部223,通过卡接部223与外部的进水管的配合,可以实现快速对接安装,同时能够保证进水接管22与外部的进水管之间的密封性。
具体地,如图2所示,卡接部223为环形凸起。外部的进水管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环形凹槽;进水接管22与环形凹槽可卡接配合,实现快速定位。
为了便于出水管路与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的安装,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出水封头3上还设置有出水接管30;出水接管30与出水封头3连通设置。
为了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进一步地,热媒通道和水通道的内部均设置有换热翅片。换热翅片可以大大增加热媒通道和水通道的内表面积,从而大大增加热媒与水(冷媒)的换热面积,进而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冷芯体、进水封头和出水封头;所述水冷芯体包括若干热媒通道与若干水通道,所述热媒通道与所述水通道相互层叠,彼此隔离开来;所述进水封头与全部所述水通道连通设置;所述出水封头与全部所述水通道连通设置,并且通过所述水冷芯体将所述进水封头与所述出水封头连通;
所述水冷芯体竖直设置;全部所述水通道由上至下延伸;所述进水封头固定于所述水冷芯体的顶端,并将全部所述水通道的进口设置于所述进水封头的内腔中;所述出水封头固定于所述水冷芯体的底端,并将全部所述水通道的出口设置于所述出水封头的内腔中;
所述进水封头内设置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水平设置;所述分流板将所述进水封头隔离成进水封头上室和进水封头下室;
所述分流板上设置有导流罩体;所述导流罩体竖直设置;所述进水封头上室与所述进水封头下室通过所述导流罩体连通设置;
所述进水封头的侧部设置有进水接管;所述进水接管的上半部与所述进水封头上室连通,所述进水接管的下半部与所述进水封头下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体包括直管部和罩体部;
所述直管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直管部的顶端设置有斜切口;
所述罩体部由下至上呈逐渐收敛状;
所述罩体部的顶端与所述直管部的底端连通,所述罩体部的底端与所述分流板的上板面平齐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体至少为两个;所述分流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导流孔;所述导流孔与所述导流罩体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导流孔的形状与所述导流罩体的底端形状相适配;所述导流罩体的底端与所述导流孔的边缘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管包括第一管口、管身部和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第二管口通过所述管身部连通设置;
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进水封头固定;
所述管身部靠近所述第二管口的位置设置有卡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为环形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封头上还设置有出水接管;所述出水接管与所述出水封头连通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媒通道和所述水通道的内部均设置有换热翅片。
CN202022518618.0U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 Active CN213775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18618.0U CN213775517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18618.0U CN213775517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75517U true CN213775517U (zh) 2021-07-23

Family

ID=76914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18618.0U Active CN213775517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755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37807B2 (en) Heat exchanger with coolant channel and panel
US5284203A (en) Fluid header with an integral expansion chamber for a heat exchanger, in particular for a motor vehicle
CN206096736U (zh) 换热器、色轮散热模组和投影装置
CN213775517U (zh) 一种发动机用板翅式冷却器
KR20140088125A (ko) 열 교환기용 플레이트 및 이러한 플레이트를 구비한 열 교환기
CN214308257U (zh) 一种铲片式水冷机油散热器
CN213016536U (zh) 散热片单元及芯体总成和中冷器总成
CN208936592U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14378515U (zh) 集成式水空中冷器
KR101280619B1 (ko) 열교환기
WO2018155306A1 (ja) 熱交換器
CN214460788U (zh) 一种用于微型挖掘机的冷却器
CN220062697U (zh) 一种圆块孔式石墨换热器
WO2018072608A1 (zh) 一种换热器的燃烧室密封装置
CN212789807U (zh) 一种冷冻干燥机蒸发器芯
CN219677352U (zh) 具有液冷结构的电池壳体及电池模组
CN215810327U (zh) 一种新型带导流板的散热器水室结构
CN220776325U (zh) 一种基站供电设备用散热器
CN216144230U (zh) 一种具有新型凸台结构的换热器芯片
CN214665253U (zh) 燃烧箱及燃气热水器
CN214959056U (zh) 电机总成外壳及电机总成
CN218936728U (zh) 蒸发器排水组件及空调
US20240102745A1 (en) Heat exchanger
CN218975250U (zh) 油浸式变压器
CN220947433U (zh) 一种具有扰流结构的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