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67830U - 一种抗粉尘的全水套真空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粉尘的全水套真空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67830U
CN218467830U CN202222769930.6U CN202222769930U CN218467830U CN 218467830 U CN218467830 U CN 218467830U CN 202222769930 U CN202222769930 U CN 202222769930U CN 218467830 U CN218467830 U CN 218467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screw rod
water jacket
dust
en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6993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涛
丁小川
杜慧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uzhe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amor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amore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amor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6993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67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67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678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粉尘的全水套真空泵,属于真空泵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驱动电机、齿轮箱、端板、泵壳体和盖板,其中,驱动电机通过齿轮箱驱动泵壳体内安装的一号螺杆和二号螺杆;齿轮箱内设置有一对同步齿轮;端板上设置有端板水套和螺杆排气处,端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排气口;泵壳体上设置有壳体水套,泵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位于靠近盖板的一侧;一号螺杆和二号螺杆的齿根处均设置有若干个齿根密封槽,齿根密封槽位于靠近同步齿轮的一端,一号螺杆和二号螺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和密封件。本实用新型有助于减少粉尘的堆积残留,降低了螺杆卡死、损坏的可能,同时可有效降低壳体的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抗粉尘的全水套真空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泵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抗粉尘的全水套真空泵。
背景技术
真空泵是一种利用螺杆在泵壳体中做同步高速旋转而产生的吸气和排气作用的抽气设备,意在对容器抽气从而获得真空的设备,目前真空泵在电力、石油化工、制药、塑料和医疗器械等行业中应用广泛。
但是,现有的真空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抽气流由于重力和流速的原因,导致粉尘会沉积在泵体内,从而容易造成螺杆卡死、损坏;2、真空泵在运转时,壳体内的温度较高,影响抽气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有效减少泵体内的粉尘堆积,有效降低壳体温度的抗粉尘的全水套真空泵。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抗粉尘的全水套真空泵包括驱动电机、齿轮箱、端板、泵壳体和盖板,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齿轮箱上,所述齿轮箱安装在端板上,所述端板和盖板分别安装在泵壳体的两端,所述泵壳体内安装有一对相互啮合且平行设置的一号螺杆和二号螺杆,所述一号螺杆和二号螺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和密封件,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齿轮箱驱动一号螺杆和二号螺杆;所述齿轮箱内设置有一对同步齿轮,所述齿轮箱上安装有冷却器;所述端板上设置有端板水套,所述端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排气口,所述端板上设置有螺杆排气处;所述泵壳体上设置有壳体水套,所述泵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靠近盖板的一侧;所述一号螺杆和二号螺杆的齿根处均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接通氮气的齿根密封槽,所述齿根密封槽位于靠近同步齿轮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中的驱动电机通过齿轮箱内设置的同步齿轮驱动一号螺杆和二号螺杆转动;通过齿轮箱上安装的冷却器,有助于降低机器的温度;在端板上设置端板水套,在泵壳体上设置壳体水套,水套覆盖机器进气到排气的全过程,通过采用全水套的方式可进行直接水冷降温或者间接水冷降温,有利于降低机器的温度,同时加大了降低机器温度的效率,使得抽送流量连续均匀,保证机器正常运行;一号螺杆与二号螺杆的齿根处设置有若干个齿根密封槽,齿根密封槽用于接通氮气,可在排气时进行吹扫粉尘,防止粉尘堆积,同时配合着端板底部设置的若干个排气口,使得机器在抽送介质时有效的减少了粉尘的堆积残留,通过如此设计的抗粉尘结构,使得泵体内更加清洁,降低了螺杆卡死、损坏的可能;通过在一号螺杆和二号螺杆的两端设置的轴承和密封件,可以用于支撑两根螺杆,同时有效隔离润滑油,避免润滑油进入泵壳体内。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电机包括驱动轴。便于驱动电机输出的驱动力直接驱动一号螺杆进行转动,并有效带动二号螺杆进行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同步齿轮包括相互啮合的一号同步齿轮和二号同步齿轮,所述一号同步齿轮安装在驱动轴上,且位于一号螺杆的端部,所述二号同步齿轮安装在二号螺杆的端部,所述一号同步齿轮和二号同步齿轮啮合。通过相互啮合的一号同步齿轮和二号同步齿轮,可以使得一号螺杆带动二号螺杆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一号同步齿轮的齿数和二号同步齿轮的齿数相等,所述一号同步齿轮的直径大小和二号同步齿轮的直径大小相等。如此设计,使得一号同步齿轮和二号同步齿轮的转动速度相等,有助于一号螺杆和二号螺杆同速转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轴、一号同步齿轮和一号螺杆同轴。便于驱动电机转动时直接带动一号同步齿轮和一号螺杆转动,然后通过二号同步齿轮与一号同步齿轮的啮合传动使得二号螺杆转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泵壳体设有用于容置一号螺杆和二号螺杆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与排气口通过螺杆排气处连通。便于排气,使得排气更加顺畅,有利于提高排气效率。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气口的数量为1个或2个。双排气口的结构设置,使得在抽送介质时有效的减少粉尘的堆积残留。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齿根密封槽的数量为2~4个。多个齿根密封槽可以使得氮气吹扫的更加彻底、快速,有利于减少粉尘的堆积残留。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一号螺杆和二号螺杆是等螺距的,也可以是变螺距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一号螺杆和二号螺杆是等径的,也可以是变径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驱动电机通过齿轮箱内设置的一对同步齿轮驱动一号螺杆和二号螺杆同步转动;通过齿轮箱上安装的冷却器,有助于降低机器的温度;在端板上设置端板水套,在泵壳体上设置有壳体水套,水套覆盖真空泵进气到排气的全过程,通过采用全水套的方式可进行直接水冷降温或者间接水冷降温,有利于降低真空泵的温度,同时加大了降低真空泵温度的效率,使得抽送流量连续均匀,保证真空泵正常运行;一号螺杆与二号螺杆的齿根处设置有若干个齿根密封槽,齿根密封槽用于接通氮气,可在排气时进行吹扫粉尘,防止粉尘堆积,同时配合着端板底部设置的若干个排气口,使得机器在抽送介质时有效的减少了粉尘的堆积残留,并且,螺杆排气处连通收容腔与排气口,使得排气更加顺畅,有利于提高排气效率,通过如此设计的抗粉尘结构,使得泵体内更加清洁,降低了螺杆卡死、损坏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端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端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驱动电机;11、驱动轴;
2、齿轮箱;21、同步齿轮;211、一号同步齿轮;212、二号同步齿轮;22、冷却器;
3、端板;31、端板水套;32、排气口;33、螺杆排气处;34、端板孔;35、腔体;36、气孔;
4、泵壳体;41、一号螺杆;42、二号螺杆;43、壳体水套;44、进气口;45、齿根密封槽;46、轴承;47、密封件;48、收容腔;
5、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的抗粉尘的全水套真空泵包括驱动电机1、齿轮箱2、端板3、泵壳体4和盖板5。其中,端板3和盖板5分别安装在泵壳体4的两端,齿轮箱2安装在端板3上,驱动电机1安装在齿轮箱2上。
本实施例的泵壳体4内安装有一对相互啮合且平行设置的一号螺杆41和二号螺杆42,泵壳体4设有用于容置一号螺杆41和二号螺杆42的收容腔48,其中,一号螺杆41和二号螺杆42可以是等螺距的,也可以是变螺距的,一号螺杆41和二号螺杆42可以是等径的,也可以是变径的。一号螺杆41和二号螺杆42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46和密封件47,如此设计,不仅可以通过两端的轴承46支撑固定两根螺杆,同时可以利用两端的密封件47有效隔离润滑油,避免润滑油进入泵壳体4内。
本实施例中,泵壳体4上设置有壳体水套43,泵壳体4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口44,其中,进气口44位于靠近盖板5的一侧。真空泵运转过程中,可通过在泵壳体4上设置的壳体水套43中加冷却液冷却,或者通过盘水管间接冷却壳体水套43中的冷却液,从而达到降低泵壳体4温度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1上设置有驱动轴11,驱动电机1通过齿轮箱2驱动一号螺杆41转动,通过一号螺杆41带动二号螺杆42转动,齿轮箱2内设置有一对同步齿轮21,齿轮箱2上安装有冷却器22,冷却器22位于齿轮箱2的外部。
其中,同步齿轮21包括一号同步齿轮211和二号同步齿轮212,一号同步齿轮211安装在驱动轴11上,同时,一号同步齿轮211也与一号螺杆41连接,二号同步齿轮212与二号螺杆42连接,且一号同步齿轮211和二号同步齿轮212啮合。另外,驱动轴11、一号同步齿轮211和一号螺杆41同轴。
具体地,驱动轴11、一号同步齿轮211和一号螺杆41同轴,在驱动电机1运转时,驱动轴11转动,直接带动一号同步齿轮211和一号螺杆41转动,一号同步齿轮211带动与其啮合的二号同步齿轮212转动,二号同步齿轮212带动二号螺杆42转动,如此设计,驱动电机1输出动力,即可通过齿轮箱2内的一号同步齿轮211驱动一号螺杆41转动,进而带动二号螺杆42同步转动。
可选地,一号同步齿轮211的齿数和二号同步齿轮212的齿数相等,一号同步齿轮211的直径大小和二号同步齿轮212的直径大小相等,如此设计,可使得一号同步齿轮211和二号同步齿轮212的转动速度相等,有助于一号螺杆41和二号螺杆42同速转动。
应当理解的是,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机1的驱动轴11可以通过联轴器与齿轮箱2内的主动轴相连,一号同步齿轮211安装在主动轴上,同时安装在一号螺杆42的端部。如此设计,同样可达到驱动一号螺杆41和二号螺杆42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端板3上设置有端板水套31,端板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排气口32,端板3上设置有螺杆排气处33。真空泵在运转过程中,泵壳体4的温度升高,可通过在端板水套31中加冷却液冷却,或者通过盘水管间接冷却端板水套31中的冷却液,来达到降温的目的。
具体地,真空泵运转过程中,泵壳体4及排气口32的温度都高,而通过在端板3上设置端板水套31和泵壳体4上设置壳体水套43,用来冷却一号螺杆41、二号螺杆42和排气口32的温度,端板水套31和壳体水套43覆盖真空泵进气到排气的全过程,可通过添加冷却液直接冷却,或者通过盘水管间接冷却内部的冷却液达到降温的目的,通过冷却泵壳体4进而冷却一号螺杆41和二号螺杆42的目的,如此采用全水套的降温方式,可有效降低真空泵的温度,提高了降低机器温度的效率,使抽送流量连续均匀,保证真空泵的正常运行。应当理解的是,冷却液包括水但不限于水,还可使用其他冷却液,水冷是最常见的方式。
进一步地,收容腔48与排气口32通过螺杆排气处33连通,便于排气,使得排气更加顺畅,有利于提高排气效率。具体地,介质从进气口44进入收容腔48内,经过收容腔48内的一号螺杆41和二号螺杆42转动做功后,从螺杆排气处33进入到排气腔内,最后从排气口32处排出到真空泵的外部,如此设计,将凸台进行优化,有助于减少对排出介质的限制,使得介质更好的排出。
可选地,排气口32的数量为2个,也可以是1个。两个排气口32的结构设置,使得在抽送介质时能够更好的排出,有利于减少粉尘的堆积残留。
本实施例中,一号螺杆41和二号螺杆42的齿根处均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接通氮气的齿根密封槽45,其中,齿根密封槽45位于靠近同步齿轮21的一端。可选地,齿根密封槽45的数量为2~4个。齿根密封槽45接通氮气,高压氮气通过端板3中的端板孔34连通腔体35,再通过端板3中的气孔36连通齿根密封槽45;可在排气时进行吹扫粉尘,高压氮气通过上述连通结构由端板孔34通入并在齿根密封槽45内和一号螺杆41、二号螺杆42的端面间形成高低压差,并向四周吹扫,防止粉尘堆积,设置多个齿根密封槽45,可以更加快速的吹扫粉尘,减少粉尘的堆积残留。
本实施例采用齿根密封槽45氮气吹扫和两个排气口32的结构,使得真空泵在抽送介质时有效的减少了粉尘的堆积残留,同时螺杆排气处33连通收容腔48与排气口32,使得抽送介质排出更快、更彻底。如此设计的抗粉尘结构,使得真空泵体内更加清洁,降低了螺杆卡死、损坏的可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驱动电机1通过齿轮箱2内设置的一对同步齿轮21驱动一号螺杆41和二号螺杆42同步转动;通过齿轮箱2上安装的冷却器22,有助于降低机器的温度;在端板3上设置端板水套31,在泵壳体4上设置壳体水套43,水套覆盖机器进气到排气的全过程,通过采用全水套的方式可进行直接水冷降温或者间接水冷降温,有利于降低机器的温度,同时加大了降低机器温度的效率,使得抽送流量连续均匀,保证机器正常运行;一号螺杆41与二号螺杆42的齿根处设置有若干个齿根密封槽45,齿根密封槽45接通氮气,可在排气时进行吹扫粉尘,防止粉尘堆积,同时配合着端板3底部设置的若干个排气口32,使得机器在抽送介质时有效的减少了粉尘的堆积残留,并且,螺杆排气处33连通收容腔48与排气口32,使得排气更加顺畅,有利于提高排气效率,通过如此设计的抗粉尘结构,使得泵体内更加清洁,降低了螺杆卡死、损坏的可能;通过在一号螺杆41和二号螺杆42的两端设置的轴承46和密封件47,可以用于支撑固定两根螺杆,同时有效隔离润滑油,避免润滑油进入泵壳体4内。
本实施例中的抗粉尘的全水套真空泵在工作时,驱动电机1运行,驱动轴11转动,驱动一号同步齿轮211和一号螺杆41转动,一号同步齿轮211带动与其啮合的二号同步齿轮212转动,从而带动二号螺杆42转动,至此,一号螺杆41和二号螺杆42同步转动,将介质从进气口44吸入到收容腔48内,一号螺杆41和二号螺杆42旋转做功后,介质经过螺杆排气处33到排气口32,从排气口32排出到真空泵的外部。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抗粉尘的全水套真空泵,包括驱动电机(1)、齿轮箱(2)、端板(3)、泵壳体(4)和盖板(5),所述驱动电机(1)上设置有驱动轴(11),所述端板(3)和盖板(5)分别安装在泵壳体(4)的两端,所述齿轮箱(2)安装在端板(3)上,所述驱动电机(1)和齿轮箱(2)连接,所述泵壳体(4)内安装有一对相互啮合且平行设置的一号螺杆(41)和二号螺杆(42),所述一号螺杆(41)和二号螺杆(42)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46)和密封件(47),所述一号螺杆(41)和二号螺杆(42)均与齿轮箱(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2)内设置有同步齿轮(21),所述一号螺杆(41)和二号螺杆(42)均与同步齿轮(21)连接;所述端板(3)上设置有端板水套(31),所述端板(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排气口(32),所述端板(3)上设置有螺杆排气处(33);所述泵壳体(4)上设置有壳体水套(43),所述泵壳体(4)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口(44);所述一号螺杆(41)和二号螺杆(42)的齿根处均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接通氮气的齿根密封槽(45),所述齿根密封槽(45)位于靠近同步齿轮(21)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粉尘的全水套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2)上安装有冷却器(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粉尘的全水套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齿轮(21)包括相互啮合的一号同步齿轮(211)和二号同步齿轮(212),所述一号同步齿轮(211)和驱动轴(11)连接,所述一号螺杆(41)和一号同步齿轮(211)连接,所述二号同步齿轮(212)和二号螺杆(4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粉尘的全水套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同步齿轮(211)的齿数和二号同步齿轮(212)的齿数相等,所述一号同步齿轮(211)的直径大小和二号同步齿轮(212)的直径大小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粉尘的全水套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11)、一号同步齿轮(211)和一号螺杆(41)同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粉尘的全水套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体(4)设有用于容置一号螺杆(41)和二号螺杆(42)的收容腔(48),所述收容腔(48)与排气口(32)通过螺杆排气处(3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粉尘的全水套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32)的数量为1个或2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粉尘的全水套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根密封槽(45)的数量为2~4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粉尘的全水套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螺杆(41)和二号螺杆(42)是等螺距的,或者,所述一号螺杆(41)和二号螺杆(42)是变螺距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粉尘的全水套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螺杆(41)和二号螺杆(42)是等径的,或者,所述一号螺杆(41)和二号螺杆(42)是变径的。
CN202222769930.6U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抗粉尘的全水套真空泵 Active CN218467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69930.6U CN218467830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抗粉尘的全水套真空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69930.6U CN218467830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抗粉尘的全水套真空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67830U true CN218467830U (zh) 2023-02-10

Family

ID=85148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69930.6U Active CN218467830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抗粉尘的全水套真空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678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467830U (zh) 一种抗粉尘的全水套真空泵
CN208578729U (zh) 一种具有油冷却机构的真空泵
CN218467831U (zh) 一种变速全水套真空泵
CN105626522A (zh) 医药化工专用立式下悬臂空心螺杆真空泵
JP5209668B2 (ja) 吸引処理装置の冷却方法及び吸引処理装置
CN220415688U (zh) 一种螺杆转子和罗茨转子组合的两段式螺杆转子真空泵
CN220337073U (zh) 一种旋片式真空泵及其内部水冷却电机
CN215805196U (zh) 一种罗茨鼓风机冷却型主油箱
CN202100465U (zh) 气冷式罗茨真空泵
CN220470331U (zh) 一种发动机水泵
CN220697708U (zh) 一种真空泵出油口的疏通结构
CN211009080U (zh) 高速高压三叶罗茨风机
CN220185304U (zh) 一种压缩机用的曲轴箱
CN219176563U (zh) 一种等径和变径组合的多段式螺杆转子及真空泵
CN219953682U (zh) 一种立式长轴海水泵
CN213144738U (zh) 一种双级水环真空泵的辅助装置
CN220769793U (zh) 一种耐高温的螺杆泵采油装置
CN216131361U (zh) 一种减速机内置润滑油过滤装置
CN217270825U (zh) 一种新型干式真空泵
CN117028549B (zh) 适用多级离心压缩机的高速齿轮箱
CN216555292U (zh) 一种双级双曲面齿轮减速器
CN214199388U (zh) 一种高速钢对流冷却装置
CN213206131U (zh) 一种自清洗真空水泵
CN220779506U (zh) 一种真空泵过滤装置
CN217110554U (zh) 一种旋流式玻璃钢喷雾冷却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Building 4, No. 29, Jiaqi Road, Xianlin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122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iuzh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4, No. 29, Jiaqi Road, Xianlin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122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Samores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