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64483U - 油罐排污装置 - Google Patents

油罐排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64483U
CN218464483U CN202221405580.9U CN202221405580U CN218464483U CN 218464483 U CN218464483 U CN 218464483U CN 202221405580 U CN202221405580 U CN 202221405580U CN 218464483 U CN218464483 U CN 2184644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tank
oil
sewage
valve
oi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0558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华
张建新
赵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gzhou China Resources Thermal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ngzhou China Resources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gzhou China Resources Thermal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ngzhou China Resources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0558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644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644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644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Fuel Tanks Or Sh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油罐排污装置,包括:第一油罐;加油模块,加油模块包括第一加油端、加油机,第一加油端与加油机连接,第一加油端设有第一加油阀;第一排污模块,第一排污模块包括第一进污端和第一排污端,第一进污端设有第一排污阀,第一进污端与第一油罐连接;油罐排污装置还包括污油池,第一排污端接入污油池,第一排污端设有第二排污阀;及连接管道,连接管道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接入第一排污模块,第二连接端接入第一加油端,连接管道设有连接阀。相较于传统的将排污装置与加油装置完全不连通的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更充分地利用排污管道。

Description

油罐排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罐排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罐排污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油罐的排污管道与加油管道是不连通的,油罐通常很多年才会排污一次,排污管道利用率低,且长时间搁置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罐排污装置,旨在提高油罐底部残留的柴油的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油罐排污装置,包括:
第一油罐;
加油模块,所述加油模块包括第一加油端、加油机,所述第一加油端与加油机连接,所述第一加油端设有第一加油阀;
第一排污模块,所述第一排污模块包括第一进污端和第一排污端,所述第一进污端设有第一排污阀,所述第一进污端与所述第一油罐连接;所述油罐排污装置还包括污油池,所述第一排污端接入所述污油池,所述第一排污端设有第二排污阀;及
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接入所述第一排污模块,所述第二连接端接入所述第一加油端,所述连接管道设有连接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油罐包括底壁,所述第一进污端经由所述第一油罐的底壁接入所述第一油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油罐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油罐的底壁连接的侧壁,所述加油模块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加油端连接的所述第一进油端,所述第一进油端经由所述第一油罐的侧壁接入所述第一油罐,所述加油模块在第一进油端设有第二加油阀。
进一步地,所述油罐排污装置包括:
第二油罐;
第二加油管道,所述第二加油管道包括第二进油端和第二加油端,所述第二进油端设置有第三加油阀,所述第二进油端接入所述第二油罐,所述第二加油端与所述加油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进油端接入所述第二油罐侧部。
进一步地,所述油罐排污装置还包括第二排污模块,所述第二排污模块包括第二进污端和第二排污端,所述第二进污端设有第三排污阀,所述第二进污端与所述第二油罐连接,所述第二排污端接入所述污油池。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进污端与所述第二油罐底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油罐与所述第二油罐的体积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污油池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一油罐的体积。
进一步地,所述油罐排污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加油阀、所述第二加油阀、所述第三加油阀、所述第一排污阀、所述第二排污阀、所述第三排污阀,所述连接阀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管道,将第一排污模块与加油模块连接起来。相较于传统的将排污模块与加油模块不连通的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更充分地利用第一排污模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油罐排污装置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第一油罐 101 第一油罐的侧壁
103 第一油罐的底壁 200 第二油罐
300 第一排污模块 303 第一进污端
305 第一排污阀 307 第二排污阀
500 加油模块 501 第一加油端
503 第一加油阀 505 加油机
507 第一进油端 509 第二加油阀
600 第二加油管道 605 第三加油阀
603 第二进油端 700 连接管道
701 第一连接端 703 第二连接端
705 连接阀 800 第二排污模块
801 第三排污阀 805 第二进污端
900 污油池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油罐排污装置。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油罐排污装置包括:
第一油罐100;
加油模块500,所述加油模块500包括第一加油端501、加油机505,所述第一加油端501与加油机505连接,所述第一加油端501设有第一加油阀503;
第一排污模块300,所述第一排污模块300包括第一进污端303和第一排污端,所述第一进污端303设有第一排污阀305,所述第一进污端303与所述第一油罐100连接;所述油罐排污装置还包括污油池900,所述第一排污端接入所述污油池900,所述第一排污端设有第二排污阀307;
连接管道700,所述连接管道700包括第一连接端701和第二连接端703,所述第一连接端701接入所述第一排污模块300,所述第二连接端703接入所述加油模块500,所述连接管道700设有连接阀705。
传统的油罐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油罐的底部会存有污油,此时需要对油罐进行排污,因此会设有排污模块。由于油罐需要很久,甚至七八年才会进行一次排污,排污模块利用率并不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管道700,将第一排污模块300与加油模块500连接起来。这样需要排污时可断开连接阀705,打开第一排污阀305,第二排污阀307,第一油罐100底部的污油经过第一排污模块300排放到污油池900中。在第一油罐100清理干净,向第一油罐100中加入可正常使用的油后,可打开第一排污阀305,连接阀705和第一加油阀503,断开第二排污阀307,第一油罐中的油100经由第一排污模块300进入连接管道700并流入加油模块500的加油机505,进而能够为机器加油。相较于传统的将排污模块与加油模块不连通的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更充分地利用第一排污模块。
具体地,请参见附图1,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加油模块500可以包括第一加油管道,所述第一加油管道包括第一加油端501,进入加油模块500中的油经由加油模块500的第一加油端501进入加油机505。其中,在第一加油端501设置有第一加油阀503,当所述第一加油阀503关闭时,油无法进入加油机505。所述第一排污模块300可以包括第一排污管道,所述第一排污管道具有第一进污端303和第一排污端,所述第一进污端303与所述第一油罐100连接;所述油罐排污装置还包括污油池900,所述第一排污端接入所述污油池900,第一进污端303上设置有第一排污阀305,在第一排污端上设置有第二排污阀307,当所述第一排污阀305、第二排污阀307打开时,第一油罐中100的油经由第一进污端303进入所述污油池900。所述连接管道700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加油管道和所述第一排污管道。传统油罐的排污管道与加油管道是不连通的,油罐通常很多年才会排污一次,排污管道利用率低,且长时间搁置容易损坏。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在第一加油管道和所述第一排污管道之间新增了一条连接管道,将第一加油管道和所述第一排污管道连接,在连接管道上设置了连接阀705,控制第一加油管道和所述第一排污管道通断,这样在排污的时候,只需要将连接阀705关闭,此时加油管道和所述第一排污管道之间不连通,就可以通过第一排污管道为第一油罐100排污;在第一油罐100清理干净后,将连接阀705打开,第二排污阀307关闭,加油管道和所述第一排污管道之间连通,第一油罐中100的油能够通过第一排污管道经由加油管道进入加油机505。相较于传统的将排污装置与加油装置完全不连通的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更充分地利用排污管道。
参见附图1,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罐100包括第一油罐的底壁103,所述第一进污端303经由所述第一油罐100的底壁103接入所述第一油罐。
长时间的使用后,油罐的底部会存有污油,此时需要对油罐进行排污。而传统的排污管道常设置于较高位置,例如渤海公司油罐排污口管道标高就高于油罐底部800mm,这样无法将油罐底部的柴油排净。而在油罐清理干净之后,由于传统的加油管道也通常设置于较高位置,油罐底部的油就无法被加入加油机中,产生浪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当需要对第一油罐100进行排污时,将第一排污阀305、第二排污阀307打开,第一油罐100内的油就通过第一油罐100的底部流入排污模块300的排污管道300并进入污油池900,这样能够充分地将第一油罐内100的污油排干净。在当第一油罐100清理干净后,此时第一油罐100内是能够正常使用的油,如需给设备加油,只需将第一排污阀305、连接阀705、第一加油阀503打开,第一油罐100内的油经由第一油罐100底部流入排污管道300,经由连接管道700进入加油模块500的加油机505后能够为设备加油。这样的油罐排污装置即能够在需要进行排污时,将第一油罐100底部的油充分排净,又能够在第一油罐100清理干净后,充分利用第一油罐100底部的油。
参见附图1,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罐10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油罐100的底壁连103接的第一油罐100的侧壁101,所述加油模块50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加油端501连接的所述第一进油端507,所述第一进油端507经由所述第一油罐100的侧壁101接入所述第一油罐100;所述加油模块在第一进油端507设有第二加油阀509。
在第一油罐100的侧壁101与第一进油端507连接,这样在第一油罐100内油较多时,可以利用与第一油罐100的侧壁101连接的第一进油端507为设备加油。在第一油罐100使用较长时间后,第一油罐100底部的油杂质较多时,可以通过与第一油罐的侧壁101连接的第一进油端507为设备加油,避免第一油罐100底部杂质较多的油进入加油机并为设备加入杂质较多的油,影响加油机和设备的性能。
参见附图1,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油罐排污装置还包括:
第二油罐200;
第二加油管道600,所述第二加油管道600包括第二进油端603和第二加油端,所述第二进油端603设置有第三加油阀605,所述第二进油端603接入所述第二油罐200,所述第二加油端与所述加油模块50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第二油罐200,通过第二加油管道600与加油模块500连接,这样能够储存更多的油。在第二加油管道600的第二进油端603设置了第三加油阀605。
第二加油阀509设置于所述加油模块100的第一进油端507。第三加油阀605设置于第二加油管道600的第二进油端603。可通过控制第二加油阀509和第三加油阀605的开断,选择是通过第一油罐100为设备加油还是通过第二加油罐对加油机加油。当需要第一油罐100加油时,关闭第三加油阀605,打开第二加油阀509、第一加油阀503,第一油罐中100即可为设备加油,当需要第二油罐200加油时,只需打开第三加油阀605、第一加油阀503,关闭第二加油阀509,此时第一油罐中100即可为设备加油。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进油端603接入所述第二油罐200侧部。
长时间未清理的油罐底部容易有污油,将污油加入设备会对设备产生不利影响。此时通过接入第二油罐200侧部的第二进油端306为设备加油,能够减少油罐底部污油对设备的影响。
请参阅附图1,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油罐排污装置还包括第二排污模块800,所述第二排污模块800包括第二进污端805和第二排污端807,所述第二进污端805设有第三排污阀801,所述第二进污端805与所述第二油罐200连接,所述第二排污端807接入所述污油池900。
在第二油罐200底部也设有排污管路,这样在需要对第二油罐200排污时,打开第三排污阀801,将第二油罐200与第二排污模块800连通,能够充分将第二油罐200内的污油排净。
请参阅附图1,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罐100与所述第二油罐200的体积相同。这样的油罐排污装置由于采用了相同体积的油罐,安装时不用区分大小,便于安装和维护,节约成本。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污油池900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一油罐100的体积。由于很多年才会排一次污油,将污油池900的体积设为小于油罐的体积,能够节省污油池900所占空间。
在一种实施例中(未图示),所述第一油罐与所述第二油罐分别储存不同型号的柴油。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油罐和第二油罐中装入不同型号的油,以满足不同季节、不同设备对油型号的要求。例如可以在第一油罐、第二油罐分别储存0号柴油和-20号柴油。在气温0度以上时,使用0号柴油,在气温0度以下时,使用-20号柴油,能够根据季节选择合适的柴油为设备加油,以更好地满足设备的加油需求。
在一种实施例中(未图示),所述第一油罐用于储存-20号柴油,所述第二油罐用于储存0号柴油。将较为昂贵的-20号柴油加入第一油罐,这样在油罐内清理干净后,第一油罐内油不多时,可以利用第一油罐底部的排污模块和加油模块为设备加油,将第一油罐底部的-20号柴油充分利用,节约成本。
在一种实施例中(未图示),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加油阀、所述第二加油阀、所述第三加油阀、所述第一排污阀、所述第二排污阀、所述第三排污阀,所述连接阀电连接。使用控制装置控制各段管路通断的阀,自动化程度更高,节省了人力物力,也提升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油罐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油罐;
加油模块,所述加油模块包括第一加油端和加油机,所述第一加油端与加油机连接,所述第一加油端设有第一加油阀;
第一排污模块,所述第一排污模块包括第一进污端和第一排污端,所述第一进污端设有第一排污阀,所述第一进污端与所述第一油罐连接;所述油罐排污装置还包括污油池,所述第一排污端接入所述污油池,所述第一排污端设有第二排污阀;及
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接入所述第一排污模块,所述第二连接端接入所述第一加油端,所述连接管道设有连接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罐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罐包括底壁,所述第一进污端经由所述第一油罐的底壁接入所述第一油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罐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罐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油罐的底壁连接的侧壁,所述加油模块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加油端连接的第一进油端,所述第一进油端经由所述第一油罐的侧壁接入所述第一油罐,所述加油模块在第一进油端设有第二加油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罐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油罐;
第二加油管道,所述第二加油管道包括第二进油端和第二加油端,所述第二进油端设置有第三加油阀,所述第二进油端接入所述第二油罐,所述第二加油端与所述加油模块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罐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油端接入所述第二油罐的侧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罐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排污装置还包括第二排污模块,所述第二排污模块包括第二进污端和第二排污端,所述第二进污端设有第三排污阀,所述第二进污端与所述第二油罐连接,所述第二排污端接入所述污油池。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罐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污端与所述第二油罐的底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罐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罐与所述第二油罐的体积相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罐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油池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一油罐的体积。
10.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油罐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排污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加油阀、所述第二加油阀、所述第三加油阀、所述第一排污阀、所述第二排污阀、所述第三排污阀,所述连接阀电连接。
CN202221405580.9U 2022-06-07 2022-06-07 油罐排污装置 Active CN2184644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05580.9U CN218464483U (zh) 2022-06-07 2022-06-07 油罐排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05580.9U CN218464483U (zh) 2022-06-07 2022-06-07 油罐排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64483U true CN218464483U (zh) 2023-02-10

Family

ID=85134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05580.9U Active CN218464483U (zh) 2022-06-07 2022-06-07 油罐排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644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0165A (zh) 汽车油箱
CN110259558A (zh) 一种船舶柴油机排气管路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218464483U (zh) 油罐排污装置
CN205918527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电站用油箱
CN218669564U (zh) 一种海上风机用发电机组的防泄漏结构
CN212615106U (zh) 日用油箱及方舱发电机组
EP2509815B1 (en) Arrangement for fuel supply to an engine
CN208247964U (zh) 一种汽车吸油式油箱
CN207955968U (zh) 一种海上船艇加油系统及海洋平台
CN216610858U (zh) 低地板车型油箱通气结构
CN208075065U (zh) 一种模块式集分水器
CN200939828Y (zh) 汽车油箱
CN213313803U (zh) 一种燃料箱用管道内嵌式气液分离结构及燃料箱
CN220220630U (zh) 旅居车灰水箱用水系统
CN220415553U (zh) 一种罐内换热的船用甲醇燃料供应系统
CN212893898U (zh) 加油管线
CN219277799U (zh) 一种多油箱满油信号器
CN217840281U (zh) 一种煤气水收集结构
CN212480848U (zh) 一种落地式箱体自动排水装置
CN211343528U (zh) 液压油箱和高空作业平台
CN215662938U (zh) 一种新型汽车油箱
CN213885032U (zh) 一种甲醇回流罐装置
CN212719228U (zh) 一种双系共贮式排水器
CN208878535U (zh) 一种溢流装置
CN117588090B (zh) 一种模块化bdf地埋水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