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54491U - 砌体墙及墙体总成 - Google Patents

砌体墙及墙体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54491U
CN218454491U CN202221336545.6U CN202221336545U CN218454491U CN 218454491 U CN218454491 U CN 218454491U CN 202221336545 U CN202221336545 U CN 202221336545U CN 218454491 U CN218454491 U CN 218454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bricks
wall
brick
constructional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365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锦阳
孙乐天
徐小凯
王剑南
林露
张维
游小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engji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engji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engji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engji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365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544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54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544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砌体墙,涉及砌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构造柱、圈梁以及墙体,所述构造柱和所述圈梁用于与所述墙体进行砌筑;所述构造柱和所述圈梁均采用预制砖砌筑而成,所述预制砖内设置有浇筑空间,所述浇筑空间用于浇筑混凝土;砌筑成所述构造柱的所述预制砖的浇筑空间相互连通,砌筑成所述圈梁的所述预制砖的浇筑空间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砌体墙的墙体总成,所述砌体墙的所述构造柱和所述圈梁内浇筑有混凝土。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支模拆模,减少工序,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砌体墙及墙体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砌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砌体墙及墙体总成。
背景技术
砌筑工程施工中,构造柱、圈梁施工是保证砌体结构整体性,保证抗震性能的关键步骤。一般砌体结构中,构造柱、圈梁工程量均占据了砌筑工程大部分施工时间。传统的构造柱、圈梁施工流程为绑扎钢筋、砌筑、支模、浇筑混凝土、拆模,工种多、工序多、工时长、容易出现质量问题,造成了砌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难以控制。
因此,提供一种新型的砌体墙及墙体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砌体墙及墙体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能够避免支模拆模,减少工序,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砌体墙,包括构造柱、圈梁以及墙体,所述构造柱和所述圈梁用于与所述墙体进行砌筑;所述构造柱和所述圈梁均采用预制砖砌筑而成,所述预制砖内设置有浇筑空间,所述浇筑空间用于浇筑混凝土;砌筑成所述构造柱的所述预制砖的浇筑空间相互连通,砌筑成所述圈梁的所述预制砖的浇筑空间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预制砖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与所述墙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预制砖采用U型砖。
优选的,所述U型砖包括构造柱用U型砖和圈梁用U型砖,所述构造柱用U型砖由下至上依次砌筑形成所述构造柱,所述圈梁用U型砖水平并排砌筑形成所述圈梁。
优选的,所述构造柱用U型砖包括基底U型砖、第一中部U型砖、第二中部U型砖和顶部U型砖,所述构造柱的底部采用所述基底U型砖砌筑,所述基底U型砖的上方交替砌筑有所述第一中部U型砖和所述第二中部U型砖,所述构造柱的顶部采用所述顶部U型砖收头;所述基底U型砖与相邻的所述第一中部U型砖组合形成马牙槎结构,所述第一中部U型砖与相邻的所述第二中部U型砖组合形成马牙槎结构。
优选的,所述基底U型砖包括A0型U型砖、A2型U型砖、A3型U型砖和A4型U型砖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及A1型U型砖;
其中,所述A1型U型砖用于砌筑端部构造柱;
所述A0型U型砖用于砌筑L型墙中部构造柱,所述A0型U型砖的U型口的一侧设置有倒角,用于与所述L型墙的L型内转角相匹配;
所述A2型U型砖用于砌筑一字型墙中部构造柱;
所述A3型U型砖用于砌筑丁字型墙中部构造柱,所述A3型U型砖的U 型口两侧均设置有倒角,用于与所述丁字型墙的内转角相匹配;
所述A4型U型砖用于砌筑十字型墙中部构造柱,所述A4型U型砖的U 型口两侧以及U型底两侧均设置有倒角,用于与所述十字型墙的内转角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第二中部U型砖包括B0型U型砖、B2型U型砖、B3型U 型砖和B4型U型砖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及B1型U型砖;
其中,所述B1型U型砖用于砌筑端部构造柱;
所述B0型U型砖用于砌筑L型墙中部构造柱,所述B0型U型砖的U型口的一侧设置有倒角,用于与所述L型墙的L型内转角相匹配;
所述B2型U型砖用于砌筑一字型墙中部构造柱;
所述B3型U型砖用于砌筑丁字型墙中部构造柱,所述B3型U型砖的U 型口两侧均设置有倒角,用于与所述丁字型墙的内转角相匹配;
所述B4型U型砖用于砌筑十字型墙中部构造柱,所述B4型U型砖的U 型口两侧以及U型底两侧均设置有倒角,用于与所述十字型墙的内转角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预制砖采用混凝土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墙体总成,包括上述的砌体墙,所述砌体墙的所述构造柱和所述圈梁内浇筑有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构造柱和圈梁均采用预制砖砌筑而成,预制砖与墙体同时砌筑,能够省去支模和拆模的工序,可减少工序,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还降低了模板及周转材料成本;并且无需留设固定模板用的拉杆孔洞,勾缝清晰,表面平整,避免了漏浆和蜂窝麻面等问题出现,成型后构造柱与砌体表面平整度偏差小,墙体观感质量好,不存在传统构造柱施工后双面胶带处理问题,降低后期抹灰施工空鼓开裂的质量风险。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预制砖还可以采用混凝土余料捣制而成,能够充分利用混凝土余料,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字型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L型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0型U型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0型U型砖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0型U型砖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B0型U型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B0型U型砖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B0型U型砖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1型U型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1型U型砖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1型U型砖的主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B1型U型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B1型U型砖的俯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B1型U型砖的主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2型U型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2型U型砖的俯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2型U型砖的主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B2型U型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B2型U型砖的俯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B2型U型砖的主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3型U型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3型U型砖的俯视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3型U型砖的主视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B3型U型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B3型U型砖的俯视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B3型U型砖的主视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4型U型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4型U型砖的俯视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4型U型砖的主视图;
图3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B4型U型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B4型U型砖的俯视图;
图3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B4型U型砖的主视图;
图3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C型U型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C型U型砖的俯视图;
图3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C型U型砖的主视图;
图3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D型U型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3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D型U型砖的俯视图;
图3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D型U型砖的示意图;
图3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E型U型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4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E型U型砖的侧视图;
图4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E型U型砖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A、A型U型砖;B、B型U型砖;C、C型U型砖;D、 D型U型砖;E、E型U型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砌体墙及墙体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能够避免支模拆模,减少工序,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砌体墙,如图1-图41所示,主要包括构造柱和圈梁,构造柱和圈梁用于与墙体砌筑在一起,其中,构造柱与墙体同时砌筑,当构造柱和墙体砌筑到圈梁位置时,再砌筑圈梁,墙体优选为砌体墙;构造柱和圈梁均采用预制砖砌筑而成,预制砖内设置有浇筑空间,浇筑空间用于浇筑混凝土;砌筑成构造柱的预制砖的浇筑空间相互连通,砌筑成圈梁的预制砖的浇筑空间相互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预制砖主要包括侧壁,侧壁围成上述浇筑空间,侧壁的两端设置有浇筑空间的连通口,用于与相邻的预制砖上的浇筑空间连通;预制砖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开口,开口用于与墙体连接,当浇筑完混凝土后,构造柱以及圈梁内的混凝土能够通过预制砖上的开口流出与墙体进行连接,提高墙体的整体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预制砖优选采用U型砖,U型砖包括一个底板和两个侧板,两个侧板的底边分别与底板上相对的两个侧边连接,两个侧板与底板之间形成浇筑空间;其中,两个侧板的顶边之间则为U型砖的U型口,即为上文中用于与墙体相连接的开口,底板则为U型砖的U型底。当U型砖用于砌筑构造柱时,多个U型砖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且相邻两个U型砖上对应侧板的侧边相连接,此时U型砖的上下两侧形成有浇筑空间的连通口,实现浇筑空间的连通;当U型砖用于砌筑圈梁时,多个U型砖并排设置,且相邻两个U 型砖上对应侧板的侧边相连接,实现浇筑空间的连通,其中,U型砖的底边优选与下方的墙体连接,U型开口用于与上方的墙体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型砖包括构造柱用U型砖和圈梁用U型砖,所述构造柱用U型砖由下至上依次砌筑形成所述构造柱,所述圈梁用U型砖水平并排砌筑形成所述圈梁。其中,圈梁用U型砖即为图中的E型U型砖;而构造柱用U型砖包括基底U型砖(即A型U型砖)、第一中部U型砖(即C型 U型砖)、第二中部U型砖(即B型U型砖)和顶部U型砖(即D型U型砖),构造柱的底部采用基底U型砖砌筑,基底U型砖的上方交替砌筑有第一中部 U型砖和第二中部U型砖,构造柱的顶部采用顶部U型砖收头;基底U型砖与相邻的第一中部U型砖组合形成马牙槎结构,第一中部U型砖与相邻的第二中部U型砖组合形成马牙槎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A型U型砖根据墙体类型,构造柱位置设置5种样式砖,包括A0型U型砖、A1型U型砖、A2型U型砖、A3型U型砖、A4型U型砖。其中,A0型U型砖适用于L型墙中部构造柱,A1型U型砖适用于端部构造柱, A2型U型砖适用于一字型墙中部构造柱,A3U型砖丁字型墙中部构造柱,A4型U型砖适用于十字型墙中部构造柱。
具体地,如图3-图5所示,A0型U型砖适用于L型墙中部构造柱(设置于L型墙的拐角处),其U型口一侧设置变截面倒角与L型内转角重合,A0型U型砖的长优选为构造柱长度+60mm,宽为墙厚+60mm,高为170mm。
如图9-图11所示,A1型U型砖适用于端部构造柱(设置于墙体的两端),其U型口两侧在构造柱长度的基础上再伸长60mm,与C型U型砖组合形成马牙槎,A1型U型砖的长为构造柱长度+60mm,宽同墙厚,高为170mm。其中,马牙槎为构造柱上形成的凸出结构,本实施例中指的是A型U型砖和B 型U型砖在长度方向上凸出C型U型砖的部分,在构造柱与墙体的交接处预留马牙搓,以保持砌体的整体性与稳定性。
如图15-图17所示,A2型U型砖适用于一字型墙中部构造柱,其U型口两侧在构造柱长度的基础上再伸长120mm,与C型U型砖组合形成马牙槎,此时,A2型U型的两侧与C型U型砖的两侧均形成马牙槎结构;A2型U型砖的长为构造柱长度+120mm,宽同墙厚,高为170mm。
如图21-图23所示,A3型U型砖适用于丁字型墙中部构造柱(设置于丁字型墙的拐角处),其U型口两侧设置变截面倒角与丁字型墙内转角重合;A3型U型砖的长为构造柱长度+120mm,宽为墙厚+60mm,高为170mm。
如图27-图29所示,A4型U型砖适用于十字型墙中部构造柱(设置于十字型墙的拐角处),其U型口两侧以及U型底两侧均设置有变截面倒角与十字型墙内转角重合;A4型U型砖的长为构造柱长度+120mm,宽为墙厚+120mm,高为170mm。
在本实施例中,B型U型砖根据墙体类型,构造柱位置设置5种样式砖,包括B0型U型砖、B1型U型砖、B2型U型砖、B3型U型砖、B4型U型砖。其中,B0型U型砖适用于L型墙中部构造柱,B1型U型砖适用于端部构造柱, B2型U型砖适用于一字型墙中部构造柱,B3型U型砖适用于丁字型墙中部构造柱,B4型U型砖适用于十字型墙中部构造柱。
具体地,如图6-图8所示,B0型U型砖适用于L型墙中部构造柱,U型口一侧设置变截面倒角与L型内转角重合,B0型U型砖的长为构造柱长度 +60mm,宽为墙厚+60mm,高为砌体高度。
如图12-图14所示,B1型U型砖适用于端部构造柱,其U型口两侧在构造柱长度的基础上再伸长60mm,与C型U型砖组合形成马牙槎,B1型U型砖的长为构造柱长度+60mm,宽同墙厚,高为砌体高度。
如图18-图20所示,B2型U型砖适用于一字型墙中部构造柱,其U型口两侧在构造柱长度的基础上再伸长120mm,与C型U型砖组合形成马牙槎, B2型U型砖的长为构造柱长度+120mm,宽同墙厚,高为砌体高度。
如图24-图26所示,B3型U型砖适用于丁字型墙中部构造柱,其U型口两侧设置变截面倒角,与丁字型墙内转角重合;B3型U型砖的长为构造柱长度+120mm,宽为墙厚+60mm,高为砌体高度。
如图30-图32所示,B4型U型砖适用于十字型墙中部构造柱,其U型口两侧以及U型底两侧均设置有变截面倒角,与十字型墙内转角重合;B4型U 型砖的长为构造柱长度+120mm,宽为墙厚+120mm,高为砌体高度。
如图33-图3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C型U型砖适用于所有构造柱,其长为构造柱长度,宽为墙厚,高为砌体高度。
如图36-图38所示,D型U型砖适用于所有构造柱,其长为构造柱长度,宽为墙厚,高为砌体高度。
如图39-图41所示,E型U型砖适用于所有构造柱,其长为600mm,宽为墙厚,高为200mm。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附图中的尺寸标注的单位均为 mm;U型口的两侧指的是其两侧的侧板,而U型底的两侧指的是,底板与两个侧板相连接的两侧;其中,U型砖的结构以及尺寸可以根据具体工作需要进行选择。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墙体总成,包括上述的砌体墙,砌体墙的构造柱和圈梁内浇筑有混凝土。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墙体总成的施工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提前规划二次结构布置,并根据墙体宽度及砌体模数,采用混凝土余料预先捣制构造柱A0型U型砖、B0型U型砖、C 型U型砖、D型U型砖、圈梁E型U型砖;
2、砌筑前先将预埋构造柱的插筋处理顺直,绑扎构造柱钢筋笼;
3、砌筑墙体三皮打底实心砖并在构造柱位置砌筑构造柱A0型U型砖;
4、按设计图纸砌筑墙体,在构造柱连接处砌成马牙槎,根据马牙槎先退后进的原则构造柱从下至上交替砌筑构造柱C型U型砖、B0型U型砖;
5、墙体与U型构造柱砌块按规范埋设拉结钢筋;
6、砌筑至圈梁位置时,应先砌筑E型U型砖,再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后振捣密实。
其中,为保证U型砖构造柱内混凝土浇筑质量,每砌筑完八层U型砖,浇筑一次混凝土,构造柱顶部用D型U型砖收头,然后在D型U型砖侧板开口处浇筑混凝土。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4)

1.一种砌体墙,包括构造柱、圈梁以及墙体,所述构造柱和所述圈梁用于与所述墙体进行砌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柱和所述圈梁均采用预制砖砌筑而成,所述预制砖内设置有浇筑空间,所述浇筑空间用于浇筑混凝土;砌筑成所述构造柱的所述预制砖的浇筑空间相互连通,砌筑成所述圈梁的所述预制砖的浇筑空间相互连通;
所述预制砖采用U型砖,所述U型砖包括构造柱用U型砖和圈梁用U型砖,所述构造柱用U型砖由下至上依次砌筑形成所述构造柱,所述圈梁用U型砖水平并排砌筑形成所述圈梁;
所述构造柱用U型砖包括基底U型砖、第一中部U型砖、第二中部U型砖和顶部U型砖,所述构造柱的底部采用所述基底U型砖砌筑,所述基底U型砖的上方交替砌筑有所述第一中部U型砖和所述第二中部U型砖,所述构造柱的顶部采用所述顶部U型砖收头;所述基底U型砖与相邻的所述第一中部U型砖组合形成马牙槎结构,所述第一中部U型砖与相邻的所述第二中部U型砖组合形成马牙槎结构;
所述基底U型砖包括A0型U型砖、A2型U型砖、A3型U型砖和A4型U型砖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及A1型U型砖;
其中,所述A1型U型砖用于砌筑端部构造柱;
所述A0型U型砖用于砌筑L型墙中部构造柱,所述A0型U型砖的U型口的一侧设置有倒角,用于与所述L型墙的L型内转角相匹配;
所述A2型U型砖用于砌筑一字型墙中部构造柱;
所述A3型U型砖用于砌筑丁字型墙中部构造柱,所述A3型U型砖的U型口两侧均设置有倒角,用于与所述丁字型墙的内转角相匹配;
所述A4型U型砖用于砌筑十字型墙中部构造柱,所述A4型U型砖的U型口两侧以及U型底两侧均设置有倒角,用于与所述十字型墙的内转角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砖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与所述墙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砌体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部U型砖包括B0型U型砖、B2型U型砖、B3型U型砖和B4型U型砖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及B1型U型砖;
其中,所述B1型U型砖用于砌筑端部构造柱;
所述B0型U型砖用于砌筑L型墙中部构造柱,所述B0型U型砖的U型口的一侧设置有倒角,用于与所述L型墙的L型内转角相匹配;
所述B2型U型砖用于砌筑一字型墙中部构造柱;
所述B3型U型砖用于砌筑丁字型墙中部构造柱,所述B3型U型砖的U型口两侧均设置有倒角,用于与所述丁字型墙的内转角相匹配;
所述B4型U型砖用于砌筑十字型墙中部构造柱,所述B4型U型砖的U型口两侧以及U型底两侧均设置有倒角,用于与所述十字型墙的内转角相匹配。
4.一种墙体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砌体墙,所述砌体墙的所述构造柱和所述圈梁内浇筑有混凝土。
CN202221336545.6U 2022-05-31 2022-05-31 砌体墙及墙体总成 Active CN2184544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6545.6U CN218454491U (zh) 2022-05-31 2022-05-31 砌体墙及墙体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6545.6U CN218454491U (zh) 2022-05-31 2022-05-31 砌体墙及墙体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54491U true CN218454491U (zh) 2023-02-07

Family

ID=85123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36545.6U Active CN218454491U (zh) 2022-05-31 2022-05-31 砌体墙及墙体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544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087125U (zh) 一种预制剪力墙水平连接节点装置
CN106368365A (zh) 通筋式混凝土叠合楼板结构及其制作和装配方法
CN214461399U (zh) 一种预制墙板
CN218454491U (zh) 砌体墙及墙体总成
CN110820983B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墙板纵向连接方法
CN110130934B (zh) 具有箱型顶板结构的城市隧道分岔口的施工方法
CN114961029A (zh) 砌体墙、墙体总成及其施工方法
CN110670790A (zh) 低传热高连接强度的异形自组合空心砖
CN110735492A (zh) 一种预应力空心叠合板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090034B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注浆成墙的方法
CN215406876U (zh) 一种装配式空腔成型钢板建筑墙体、l型墙体及t型墙体
CN215519946U (zh) 一种墙体转角处构造柱免支模施工结构
CN210508479U (zh) 一种历史建筑单元墙体的加固结构
CN209891473U (zh) 一种免支模构造柱
CN111877600B (zh) 装配式砌块、装配式砌块墙体及墙体施工方法
CN209277366U (zh) 一种具有极高强度的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
CN210421632U (zh) 一种新型免支模浇筑定型构件
CN211736048U (zh) 填充墙砌体圈梁施工结构
CN210002441U (zh) 用于大跨度城市隧道的箱型顶板结构
CN113958036A (zh) 窗口砌体压顶系统
CN209669686U (zh) 一种箱梁头部装配式封堵结构
CN219411483U (zh) 一种二次结构免支模构件
CN109057318B (zh) 装配式建筑模板体系与墙体模块
CN218713715U (zh) 一种预制拼装式uhpc排水沟渠结构
CN214833903U (zh) 一种免支模的新型预制叠合梁板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