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47688U - 面板开关 - Google Patents

面板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47688U
CN218447688U CN202122779471.5U CN202122779471U CN218447688U CN 218447688 U CN218447688 U CN 218447688U CN 202122779471 U CN202122779471 U CN 202122779471U CN 218447688 U CN218447688 U CN 2184476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fork
face cover
switch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794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环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neider Electric Australia Pt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chneider Electric Australia Pt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neider Electric Australia Pty Ltd filed Critical Schneider Electric Australia Pty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794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476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476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476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面板开关,包括:基座;面盖(10);以及拨叉面板(20),包括与摆杆(54)相互作用的拨叉(24)。拨叉面板(20)通过轴孔配合安装至基座并且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相对于基座平动。在第一位置处拨叉面板(20)与基座可枢转地接合,以响应于面盖(10)的按压而枢转,而驱动摆杆(54)枢转,以切换开关模组(50)的开关状态;其中拨叉面板(20)能够响应于使面盖(10)平动的力而解除与基座的可枢转接合,而在力的作用下从第一位置平动至第二位置以推动摆杆(54)枢转,以切换开关模组(50)的开关状态。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面板开关能够实现面板开关的翘板模式和平动模式操作。

Description

面板开关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面板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面板开关可以旋转、跷板、按钮、拉线等方式操作,但是前面板开关的操作方式单一。期望能够改进面板开关以实现以多模式操作的面板开关。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板开关,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其他潜在的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面板开关。面板开关可包括:基座,容纳有开关模组,所述开关模组包括摆杆;面盖;以及拨叉面板,包括与所述摆杆相互作用的拨叉,所述面盖被能够滑动地安装至所述拨叉面板,其中所述拨叉面板通过轴孔配合安装至所述基座并且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相对于所述基座平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拨叉面板与所述基座可枢转地接合,以响应于所述面盖的按压而枢转,进而经由所述拨叉的枢转而驱动所述摆杆枢转,以切换所述开关模组的开关状态;其中所述拨叉面板能够响应于使所述面盖平动的力而解除与所述基座的可枢转接合,而在所述力的作用下从所述第一位置平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以推动所述摆杆枢转,以切换所述开关模组的开关状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拨叉面板能够相对于面盖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滑动,在第一位置处,拨叉面板相对于基板可枢转以实现面板开关的翘板模式;另一方面,拨叉面板可在使面盖平动的力的作用下解除与所述基座的可枢转接合,进而平动,以推动所述摆杆枢转,以实现操作面板的平动模式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拨叉面板可包括变形部,所述变形部适于响应于使所述面盖平动的力而变形,以使得所述拨叉面板与所述基座解除枢转配合。由此,可通过变形部容易地解除拨叉面板与所述基座的可枢转接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可包括从其外周缘朝向所述变形部突出的轴,所述变形部包括沿着所述面盖的平动方向延伸的臂和贯通所述臂形成的孔,所述轴和所述孔形成轴孔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形部可包括呈台阶的远离所述外周缘的第一孔和靠近所述外周缘的第二孔,并且所述轴与所述第一孔配合而形成所述轴孔配合,并且所述轴被构造为响应于所述变形部的变形而从所述第一孔脱落而进入所述第二孔。通过双孔构造,特别通过提供第二孔,可以方便地引导轴的移动,可以便于实现轴和第一孔的对齐并且重新接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形部可包括沿着所述面盖的平动方向延伸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被构造为响应于作用在所述面盖的推力作用而形变以提供在所述平动方向上移动所述拨叉面板的力分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臂可至少部分地相对于所述平动方向倾斜,以改变在弹性臂的不同部位处所提供的所述力分量的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盖包括设置在底侧的突出柱,所述突出柱适于在所述面盖在平动方向上移动时接触所述弹性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臂可包括分别布置在所述拨叉两侧的一对镜像对称布置的弹性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拨叉面板还可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适于在所述面盖的平动过程中与所述面盖抵接以推动所述拨叉面板平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抵接部可由拨叉面板的横向边缘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盖还可包括突起,所述突起适于在所述面盖的平动过程中与所述基座的相应部位抵接以防止所述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拨叉面板也可设置突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面板开关还可包括阻尼调节机构,其中所述阻尼调节机构包括布置在所述面盖的底表面和所述拨叉面板的顶表面之间的弹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可包括实质M形弹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簧的一端可被固定地设置在所述面盖的底表面,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被浮动地设置在所述拨叉面板的顶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拨叉面板可包括第一滑槽和适于布置在所述第一滑槽中的滑动柱,其中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可被固定至所述滑动柱。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拨叉面板可包括多个第二滑槽,所述面盖包括多个突起,所述突起被滑动接合在所述第二滑槽中以使得所述面盖能够相对于所述拨叉面板滑动。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本公开的若干实施例。
图1的(a)、(b)和(c)分别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面板开关的初始状态、平动模式、翘板模式的俯视立体示意图。
图2示出图1所示的面板开关的爆炸图。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面盖和拨叉面板处于的装配示意图。
图4示出图1所示的面板开关的剖视图,示出拨叉面板与基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5示出图1的(c)所示的面板开关的剖视图,示出拨叉与开关模组(50)的摆杆的作用机制。
图6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拨叉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支撑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面盖和拨叉面板相对滑动的示意图。
图9和图10分别示出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阻尼调节机构的操作原理。
在各个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表示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除非特别申明,术语“或”表示“和/或”。术语“基于”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示例实施例”和“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示例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放置或者位置关系的词汇均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的原理,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传统的面板开关操作方式单一,用户期望能够以多种方式操作面板开关。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面板开关提供一种面板开关,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面板开关的双模式(翘板模式和平动模式)操作来操作,以实现面板开关的开关状态切换。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面板开关。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示出了以两个并排布置的彼此独立操作的面板开关为例说明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面板开关的操作原理,值得说明的是,这仅仅是示例性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面板开关可以在单个面板开关、三个或更多个面板开关中实施。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面板开关。
图1的(a)、(b)和(c)分别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面板开关的初始状态、平动模式、翘板模式的俯视立体示意图。如图1 的(a)所示,面板开关100处于OFF状态;面盖10与面板开关的其他部件齐平地设置。如图1的(b)所示,面板开关100处于ON状态,其中面盖10相对于与面板开关的其他部件发生平动位移;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面盖10在向上的方向上平动,通过向上推动面盖10,将面板开关100从(a)所示的OFF状态切换至(b)所示的ON状态。如图1的(c)所示,面板开关100处于ON状态,其中面盖10相对于与面板开关的其他部件发生旋转;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从右手侧的方向观察,面盖10在逆时针方向上枢转,由此,通过面盖10的逆时针旋转,将面板开关100从(a)所示的OFF状态切换至(c)所示的 ON状态。值得说明的是,尽管在下面的实施例中以图示的ON/OFF 位置作为示例进行说明,这仅仅是示例性地,在其他实施例中, ON/OFF位置可以颠倒过来。
如图2所示,面板开关100包括:基座、面盖10和拨叉面板20。基座可包括多个部件并且通常可被固定至墙壁等固定体中。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基座可包括安装面板40和安装在安装面板40的支撑框30,用于对开关模组、面盖及其操作部件进行支撑。值得说明的是,这仅仅是示例性的。基座可实施为其他任何合适的形式。考虑到基座并非本公开的发明点,省略对其详细描述。
基座可容纳开关模组50。开关模组50可包括摆杆54。可通过致动摆杆54实现面板开关100的开关状态的切换。面盖10为面板开关的操作面板。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面板开关100中,面板开关100 具有翘板模式和平动模式。在翘板模式下,用户可通过按压面盖10,实现面板开关的开关状态100的切换。在平动模式下,用户可通过水平地(相对于面板开关的竖直安装方向而言)平动,以通过面盖10 的平动来致动摆杆54,以实现面板开关100的开关状态的切换。
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面板开关中,面板开关100可包括布置在面盖10和支撑框30之间的拨叉驱动器。支撑框30可包括开口37。拨叉驱动器可包括拨叉24。开关模组50的摆杆54和拨叉24可在开口37中相互作用。拨叉24可包括两个臂,两个臂可与开关模组50 的摆杆54相互作用,以致动摆杆54在面板开关的ON位置/OFF位置之间移动。拨叉驱动器可构造用于响应于面盖10的枢转和平动来致动开关模组50的摆杆54,以实现开关模组50的状态切换。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拨叉驱动器被形成为拨叉面板20的形式。这仅仅是示例性的。此外,拨叉24和摆杆54的结构也仅仅是示例性的,拨叉24 和摆杆54可以实现为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面盖10相对于拨叉面板20彼此滑动地布置。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拨叉面板20可包括多个第二滑槽22,面盖 10可包括从底表面突出的多个突起12。多个突起12分别接合在第二滑槽22,由此面盖10能够相对于拨叉面板20滑动。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拨叉面板20包括位于四个角处的四个滑槽22。值得说明的是,滑槽的数目和布置位置仅仅示例性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拨叉面板20可通过轴孔配合安装至支撑框30。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还参考图2、图6和图7,支撑框30可包括轴352,轴352可与设置在拨叉面板20的孔配合以形成轴孔配合部。由此,拨叉面板20能够相对于支撑框30可枢转地布置。通过轴孔配合,可以实现面板开关100的翘板模式操作。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拨叉面板20还可相对于支撑框30 在第一位置(如图3所示)和第二位置(如图8所示)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处,拨叉面板20与支撑框30可枢转地接合。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户按压面盖10时,面盖10进而带动拨叉面板20旋转,拨叉面板20相对于支撑框30枢转,进而经由拨叉24的枢转而驱动摆杆54 枢转,以切换开关模组50的开关状态。
拨叉面板20还可响应于使面盖10平动的力而从第一位置平动,以解除拨叉面板20与支撑板30的可枢转接合。在拨叉面板20与支撑板30解除接合之后,拨叉面板20相对于支撑板30平动,进而推动摆杆54枢转,以切换开关模组50的开关状态。图5示出了拨叉面板20相对于支撑板30平动至第二位置的状态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拨叉面板20可包括变形部。通过提供变形部,来实现拨叉面板20与支撑框30解除枢转配合。如图所示,变形部可响应于使面盖10平动的力而变形,以使得拨叉面板20与基座解除枢转配合。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支撑框30可包括从其外周缘朝向变形部突出的轴352。变形部可包括沿着面盖10的平动方向延伸的臂25和贯通臂25形成的孔252。通过孔252和轴352形成轴孔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变形部包括呈台阶的远离外周缘的第一孔252和靠近外周缘的第二孔254。通过双孔构造,特别通过提供第二孔,可以方便地引导轴的移动,可以便于实现轴和第一孔的对齐并且重新接合。为此,第二孔254的尺寸大于第一孔的尺寸。轴 352与第一孔252配合而形成轴孔配合,并且轴352被构造为响应于变形部的变形而从第一孔252脱落而进入第二孔254。
在一些实施例中,变形部可被实现为弹性臂25,弹性臂25被构造为响应于作用在面盖10的推力作用而形变以提供在平动方向上移动拨叉面板20的力分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臂25相对于平动方向倾斜,以调节在弹性臂25的不同部位处所提供的力分量的大小。值得说明的是,变形部可包括多种实现方式,只要能够通过变形实现拨叉面板20和支撑框30的解除接合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面盖10可包括设置在底侧表面上的突出柱15。还请参考图8,突出柱15在面盖10在平动方向上移动时抵接弹性臂25,以使得弹性臂25发生弹性变形。借助弹性变形,使得轴352从第一孔252中脱落;然后伴随着突出柱15继续移动,进而推动拨叉面板20平动。由此,拨叉面板20能够相对于支撑框30 平动,进而能够致动摆杆54,实现平动模式下的面板开关100的开关状态切换。
类似地,面板开关100以与上述相反的过程执行从ON状态到 OFF状态的切换。具体地,当从图8所示的状态下,用户向下移动面盖10的情况下,突出柱15抵接弹性臂25以推动拨叉面板20向下移动,此时支撑框30的轴352例如可在第二孔254中移动,不会干涉拨叉面板20的运动。通过拨叉面板20的平动致动开关模组50的摆杆54以实现面板开关的状态切换。另一方面,随着突出柱15向下运动时,弹性臂25在恢复力的作用下回弹。当突出柱15向下运动至预定位置时,突出柱15不对弹性臂施加作用力,支撑框30的轴352与第一孔252对齐,在弹性臂恢复力的作用下,轴352与第一孔252卡合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变形部可包括分别布置在拨叉24 两侧的一对镜像对称布置的弹性臂25。通过设置一对弹性臂25,可以更稳定和平衡地分配力,确保结构的强度和运动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拨叉面板20还可包括抵接部,抵接部适于在面盖10的平动过程中与面盖10的相应位置抵接以推动拨叉面板20平动,进而推动经由拨叉驱动拨叉。在一些实施例中,特别地,如图8所示,拨叉面板20的抵接部可由拨叉面板20的横向边缘形成。相应地,面盖10可包括相应的突出部17,通过突出部17 与横向边缘抵接来实现拨叉面板20的平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面盖10和拨叉面板20中的一个还可包括枢转防止机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面盖10还可包括突起18。突起18适于在面盖10的平动过程中与支撑框30的相应部位358抵接以防止10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如图9和图10所示,面板开关100还可包括阻尼调节机构。阻尼调节机构包括布置在面盖10的底表面和拨叉面板 20的顶表面之间的弹簧70。通过弹簧70可以调节面盖10和拨叉面板20之间的阻尼力以提高用户的操作手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簧70可包括大致M形弹簧。值得说明的是, M形弹簧仅仅是示例性的,通过M形弹簧,在面盖20平动时可以提供平动方向的力分量。在一个实施例中,弹簧70的一端被固定地设置在面盖10的底表面,弹簧70的另一端被浮动地设置在拨叉面板20的顶表面。例如,弹簧70可以跨越面盖的宽度方向(即在面盖10所在平面内,在与平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布置。通过弹簧70的一端浮动布置,可以进一步增强用户的操作手感。在一些实施例中,拨叉面板20包括第一滑槽28和适于布置在第一滑槽28中的滑动柱60,其中弹簧70的另一端被固定至滑动柱60。
图9和图10示出了阻尼调节机构的工作原理。如图9所示,当面盖10处于初始OFF位置时,弹簧70处于初始压缩状态下,滑动柱60位于第一滑槽28的一端。此外,当用户初始推动面盖10时,弹簧70可以提供一定的运动阻力,从而给用户以推动阻力感。当用户继续推动面盖10时,在弹簧70的作用下,滑动柱60开始从第一滑槽28的一端向下移动,由此减少弹簧70对于面盖10的阻力,由此减少用户的阻力感。当用户继续推动面盖10至预定位置时,在弹簧70的作用下,滑动柱60移动至第一滑槽28的另一端并且与滑槽的边缘抵接,由此阻止滑动柱60的运动。由此,通过滑动柱60和弹簧70阻止面盖10的继续前进,用户将会感受到增大的阻力感。由此,通过阻尼调节机构可以方便地实现用户操作触感。对于从图10的状态到图9的状态可以类似地得到,省略对其描述。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应当理解为要求这样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或者要求所有图示的操作应被执行以取得期望的结果。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现中。相反地,在单个实现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现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4)

1.一种面板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容纳有开关模组(50),所述开关模组(50)包括摆杆(54);
面盖(10);以及
拨叉面板(20),包括与所述摆杆(54)相互作用的拨叉(24),所述面盖(10)被能够滑动地安装至所述拨叉面板(20),其中所述拨叉面板(20)通过轴孔配合安装至所述基座并且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相对于所述基座平动,
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拨叉面板(20)与所述基座可枢转地接合,以响应于所述面盖(10)的按压而枢转,进而经由所述拨叉(24)的枢转而驱动所述摆杆(54)枢转,以切换所述开关模组(50)的开关状态;
其中所述拨叉面板(20)能够响应于使所述面盖(10)平动的力而解除与所述基座的可枢转接合,而在所述力的作用下从所述第一位置平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以推动所述摆杆(54)枢转,以切换所述开关模组(50)的开关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面板(20)包括变形部,所述变形部适于响应于使所述面盖(10)平动的力而变形,以解除所述拨叉面板(20)与所述基座之间的枢转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从其外周缘朝向所述变形部突出的轴(352),所述变形部包括沿着所述面盖(10)的平动方向延伸的臂和贯通所述臂形成的孔,所述轴和所述孔形成轴孔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部包括呈台阶的远离所述外周缘的第一孔(252)和靠近所述外周缘的第二孔(254),并且所述轴与所述第一孔(252)配合而形成所述轴孔配合,并且所述轴被构造为响应于所述变形部的变形而从所述第一孔(252)脱落而进入所述第二孔(254)。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面板开关,其特征在于,变形部包括沿着所述面盖(10)的平动方向延伸的弹性臂(25),所述弹性臂(25)被构造为响应于作用在所述面盖(10)的推力作用而形变以提供在所述平动方向上移动所述拨叉面板(20)的力分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25)至少部分地相对于所述平动方向倾斜,以改变在弹性臂(25)的不同部位处所提供的所述力分量的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10)包括设置在底侧的突出柱,所述突出柱适于在所述面盖(10)在平动方向上移动时接触所述弹性臂(2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25)包括分别布置在所述拨叉(24)两侧的一对镜像对称布置的弹性臂(25)。
9.根据权利要求1-4、6-8中任一项所述的面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面板(20)还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适于在所述面盖(10)的平动过程中与所述面盖(10)的相应部位抵接以推动所述拨叉面板(20)平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4、6-8中任一项所述的面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10)还包括突起,所述突起适于在所述面盖(10)的平动过程中与所述基座的相应部位抵接以防止所述面盖(10)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4、6-8中任一项所述的面板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尼调节机构,其中所述阻尼调节机构包括布置在所述面盖(10)的底表面和所述拨叉面板(20)的顶表面之间的弹簧(7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面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70)的一端被固定地设置在所述面盖(10)的底表面,所述弹簧(70)的另一端被浮动地设置在所述拨叉面板(20)的顶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面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面板(20)包括第一滑槽和适于布置在所述第一滑槽(28)中的滑动柱(60),其中所述弹簧(70)的另一端被固定至所述滑动柱(60)。
14.根据权利要求1-4、6-8和12-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面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面板(20)包括多个第二滑槽,所述面盖(10)包括多个突起,所述突起被滑动接合在所述第二滑槽中以使得所述面盖(10)能够相对于所述拨叉面板(20)滑动。
CN202122779471.5U 2021-11-12 2021-11-12 面板开关 Active CN2184476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79471.5U CN218447688U (zh) 2021-11-12 2021-11-12 面板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79471.5U CN218447688U (zh) 2021-11-12 2021-11-12 面板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47688U true CN218447688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80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79471.5U Active CN218447688U (zh) 2021-11-12 2021-11-12 面板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476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29370B1 (en) Keyboard switch
US5488210A (en) Push button switch
US5582316A (en) Cap operating mechanism
AU2006207771B2 (en) Push-button operated rocker switch
JPH10199362A (ja) はさみ型アーム部材を有する押しボタンスイッチ
JP6920406B2 (ja) スライドレールアセンブリ
CN218447688U (zh) 面板开关
JP3655135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US6133538A (en) Keyswitch with rubber dome disposed within housing provided by the plunger
CN116130272A (zh) 面板开关和用于操作面板开关的方法
JP4023884B2 (ja) スイッチ装置の接点開閉機構
CN219226136U (zh) 一种可进行有无段落感切换的摆动式导芯机构
CN211670119U (zh) 自复位开关
US11705294B2 (en) Input device and key structure thereof
JP2000311551A (ja) スライド操作型スイッチ
JP4215340B2 (ja) 押ボタンスイッチ
JPS5821051Y2 (ja) 押釦スイツチ
JP3352674B2 (ja)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
JP2922062B2 (ja) 押釦スイッチ
JP2781253B2 (ja) キースイッチ
JPS6324584Y2 (zh)
KR0139457Y1 (ko) 슬라이더 작동식 마이크로스위치
JP3286302B2 (ja)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
JPH0346435Y2 (zh)
JP2001014980A (ja) シーソースイッ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