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19119U - 歇脚板内卷的沙发铁架 - Google Patents

歇脚板内卷的沙发铁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19119U
CN218419119U CN202222687151.1U CN202222687151U CN218419119U CN 218419119 U CN218419119 U CN 218419119U CN 202222687151 U CN202222687151 U CN 202222687151U CN 218419119 U CN218419119 U CN 2184191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seat frame
hinged
footrest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8715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晓东
陈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Mum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Mum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Mum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Mum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8715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191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191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191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沙发铁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歇脚板内卷的沙发铁架,本沙发铁架包括:底框机构,其两侧分别设置有伸缩机构;以及驱动机构,设置在底框机构上,且位于两伸缩机构之间;其中所述驱动机构的伸缩端铰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应伸缩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适于在收缩时通过带动驱动杆后倾使两伸缩机构同步展开,本沙发铁架的驱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应坐框连接组件连接,通过驱动机构带动驱动杆后倾,使坐框连接组件进行动作,并通过联动杆带动搁脚组件展开,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杆其运动空间很小,并且其两端是与坐框连接组件相连,占用的空间位于坐框板、搁脚组件的下方,不会影响搁脚组件的收展空间。

Description

歇脚板内卷的沙发铁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沙发铁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歇脚板内卷的沙发铁架。
背景技术
电动沙发可以通过遥控来控制座垫、靠背、搁脚的展开、收拢,使沙发呈现不同的姿态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如图9所示,在现有的电动沙发铁架中,驱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应搁脚组件相连,通过驱动器驱动端的伸缩来带动驱动杆移动、转动以实现姿态的调节,但是这种驱动方式,为了防止驱动杆在搁脚组件展开、收拢的过程中凸出搁脚组件的外轮廓,铁架需要预留足够的避让空间来让驱动杆移动,即铁架的搁脚组件需要设置更多的连杆来相互配合以保证避让空间。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歇脚板内卷的沙发铁架,通过新的驱动方式来改变铁架的姿态,并减少搁脚组件内配合的连杆数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歇脚板内卷的沙发铁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歇脚板内卷的沙发铁架,其包括:底框机构,其两侧分别设置有伸缩机构;以及驱动机构,设置在底框机构上,且位于两伸缩机构之间;其中所述驱动机构的伸缩端铰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应伸缩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适于在收缩时通过带动驱动杆后倾使两伸缩机构同步展开。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底框机构包括:两底框板和用于连接两底框板的底框连接杆组;其中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底框连接杆组的其中一连接杆上;两所述伸缩机构均包括:坐框板、坐框连接组件、搁脚组件、靠背组件和联动杆;其中所述坐框板通过坐框连接组件与相应底框板连接;所述搁脚组件和所述靠背组件分别铰接在坐框板的两端,且所述靠背组件与底框板相铰接;所述联动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坐框连接组件、搁脚组件;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应坐框连接组件连接;所述驱动杆在后倾时通过坐框连接组件带动坐框板抬升,并与联动杆相配合以使搁脚组件展开。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坐框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坐框连杆、第二坐框连杆、第三坐框连杆、第四坐框连杆、第五坐框连杆和第六坐框连杆;其中所述第一坐框连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坐框连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底框板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坐框连杆的中部和所述第二坐框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三坐框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坐框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且所述第三坐框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坐框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坐框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坐框板的另一端铰接,且所述第四坐框连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一坐框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五坐框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坐框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且所述第五坐框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坐框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六坐框连杆的另一端与底框板铰接;所述联动杆的一端与搁脚组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坐框连杆铰接;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第六坐框连杆的中部固定连接,适于在后倾时通过各坐框连杆与联动杆、底框板、坐框板的相互配合带动搁脚组件展开。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底框板的两端分别为第一铰接端、第二铰接端,且位于第二铰接端的外侧设置有折弯端;其中所述第一铰接端与所述第一坐框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铰接端与所述第二坐框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折弯端与所述第六坐框连杆的另一端铰接。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搁脚组件包括:第一搁脚连杆、第二搁脚连杆、第三搁脚连杆、第四搁脚连杆和歇脚板安装板;其中所述第一搁脚连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搁脚连杆的一端均与底框板的端部铰接,且所述第一搁脚连杆的铰接端位于所述第二搁脚连杆的铰接端外侧;所述第三搁脚连杆的一端与第二搁脚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三搁脚连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搁脚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三搁脚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歇脚板安装板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搁脚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歇脚板安装板的另一端、第一搁脚连杆的另一端相铰接;所述第四坐框连杆的中部设置有凸起,所述联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搁脚连杆的中部、第四坐框连杆的凸起相铰接;所述驱动杆在后倾时通过各坐框连杆和各搁脚连杆以及联动杆、底框板、坐框板的相互配合带动歇脚板安装板展开。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靠背组件包括:靠背安装板和靠背连杆;其中所述靠背安装板的一端与坐框板铰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靠背连杆与底框板铰接。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底框板的中部开设有限位腰型孔;所述第二坐框连杆的中部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伸入限位腰型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应坐框连接组件连接,通过驱动机构带动驱动杆后倾,使坐框连接组件进行动作,并通过联动杆带动搁脚组件展开,相比于现有的驱动方式,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杆其运动空间很小,并且其两端是与坐框连接组件相连,占用的空间位于坐框板、搁脚组件的下方,不会影响搁脚组件的收展空间,因此,搁脚组件不需要设置额外的配合连杆来产生足够的避让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歇脚板内卷的沙发铁架坐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歇脚板内卷的沙发铁架TV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坐框连接组件及靠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搁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歇脚板内卷的沙发铁架坐姿时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歇脚板内卷的沙发铁架TV姿时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歇脚板内卷的沙发铁架躺姿时的侧视图;
图9是现有电动沙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底框机构1、底框板11、第一铰接端111、第二铰接端112、折弯端113、限位腰型孔114、底框连接杆组12;
伸缩机构2、坐框板21、坐框连接组件22、第一坐框连杆221、第二坐框连杆222、第三坐框连杆223、第四坐框连杆224、凸起2241、第五坐框连杆225、第六坐框连杆226、限位件227、搁脚组件23、第一搁脚连杆231、第二搁脚连杆232、第三搁脚连杆233、第四搁脚连杆234、歇脚板安装板235、靠背组件24、靠背安装板241、靠背连杆242、联动杆25;
驱动机构3;
驱动杆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图7、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歇脚板内卷的沙发铁架,其包括:底框机构1,其两侧分别设置有伸缩机构2;以及驱动机构3,设置在底框机构1上,且位于两伸缩机构2之间;其中所述驱动机构3的伸缩端铰接有驱动杆4,所述驱动杆4的两端分别与相应伸缩机构2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适于在收缩时通过带动驱动杆4后倾使两伸缩机构2同步展开。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驱动机构3在驱动驱动杆4后倾的过程中,使得沙发铁架从坐姿(如图6所示)改变到TV姿(如图7所示),最后形成躺姿(如图8所示)。
如图2、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框机构1包括:两底框板11和用于连接两底框板11的底框连接杆组12;其中所述驱动机构3设置在底框连接杆组12的其中一连接杆上;两所述伸缩机构2均包括:坐框板21、坐框连接组件22、搁脚组件23、靠背组件24和联动杆25;其中所述坐框板21通过坐框连接组件22与相应底框板11连接;所述搁脚组件23和所述靠背组件24分别铰接在坐框板21的两端,且所述靠背组件24与底框板11相铰接;所述联动杆25的两端分别铰接坐框连接组件22、搁脚组件23;所述驱动杆4的两端分别与相应坐框连接组件22连接;所述驱动杆4在后倾时通过坐框连接组件22带动坐框板21抬升,并与联动杆25相配合以使搁脚组件23展开。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驱动杆4的两端分别与相应坐框连接组件22连接,通过驱动机构3带动驱动杆4后倾,使坐框连接组件22进行动作,并通过联动杆25带动搁脚组件23展开,相比于现有的驱动方式,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杆4其运动空间很小,并且其两端是与坐框连接组件22相连,占用的空间位于坐框板21、搁脚组件23的下方,不会影响搁脚组件23的收展空间,因此,搁脚组件23不需要设置额外的配合连杆来产生足够的避让空间。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坐框连接组件22包括:第一坐框连杆221、第二坐框连杆222、第三坐框连杆223、第四坐框连杆224、第五坐框连杆225和第六坐框连杆226;其中所述第一坐框连杆22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坐框连杆222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底框板11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坐框连杆221的中部和所述第二坐框连杆222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三坐框连杆22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坐框连杆222的另一端铰接,且所述第三坐框连杆223的另一端与所述坐框板21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坐框连杆224的一端与所述坐框板21的另一端铰接,且所述第四坐框连杆224的中部与所述第一坐框连杆221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五坐框连杆225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坐框连杆224的另一端铰接,且所述第五坐框连杆22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坐框连杆226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六坐框连杆226的另一端与底框板11铰接;所述联动杆25的一端与搁脚组件23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坐框连杆224铰接;所述驱动杆4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第六坐框连杆226的中部固定连接,适于在后倾时通过各坐框连杆与联动杆25、底框板11、坐框板21的相互配合带动搁脚组件23展开。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第六坐框连杆226与底框板11铰接,驱动杆4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第六坐框连杆226固定连接,驱动机构3通过带动驱动杆4后倾,即带动第六坐框连杆226绕其与底框板11的铰接处转动,并通过第一坐框连杆221、第二坐框连杆222、第三坐框连杆223、第四坐框连杆224、第五坐框连杆225的相互配合实现铁架的姿态调节;在本实施例中,第六坐框连杆226与底框板11铰接,底框板11位于坐框板21、搁脚组件23和各坐框连杆的下方,因此,驱动杆4跟随第六坐框连杆226转动,并不需要搁脚组件23为其设置避让空间,从而可以减少搁脚组件23中连杆的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框板11的两端分别为第一铰接端111、第二铰接端112,且位于第二铰接端112的外侧设置有折弯端113;其中所述第一铰接端111与所述第一坐框连杆221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铰接端112与所述第二坐框连杆222的一端铰接,所述折弯端113与所述第六坐框连杆226的另一端铰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折弯端113向底框板11的下方弯折,使得第六坐框连杆226与之相连的地方更加向下,形成错位,以避让在同一平面内存在过多的铰接处而导致碰撞。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搁脚组件23包括:第一搁脚连杆231、第二搁脚连杆232、第三搁脚连杆233、第四搁脚连杆234和歇脚板安装板235;其中所述第一搁脚连杆23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搁脚连杆232的一端均与底框板11的端部铰接,且所述第一搁脚连杆231的铰接端位于所述第二搁脚连杆232的铰接端外侧;所述第三搁脚连杆233的一端与第二搁脚连杆232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三搁脚连杆233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搁脚连杆231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三搁脚连杆233的另一端与所述歇脚板安装板235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搁脚连杆234的两端分别与歇脚板安装板235的另一端、第一搁脚连杆231的另一端相铰接;所述第四坐框连杆224的中部设置有凸起2241,所述联动杆2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搁脚连杆232的中部、第四坐框连杆224的凸起2241相铰接;所述驱动杆4在后倾时通过各坐框连杆和各搁脚连杆以及联动杆25、底框板11、坐框板21的相互配合带动歇脚板安装板235展开。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搁脚组件23只需设置四根搁脚连杆即可联动配合实现歇脚板安装板235的展开,第四搁脚连杆234上还可设置安装位用于安装小腿托板;在歇脚板安装板235收拢状态时(如图1所示),其安装歇脚板的面朝下,使歇脚板呈内卷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靠背组件24包括:靠背安装板241和靠背连杆242;其中所述靠背安装板241的一端与坐框板21铰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靠背连杆242与底框板11铰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框板11的中部开设有限位腰型孔114;所述第二坐框连杆222的中部设置有限位件227;所述限位件227伸入限位腰型孔111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限位腰型孔114起到限制第二坐框连杆222移动位置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杆4的两端分别与相应坐框连接组件22连接,通过驱动机构3带动驱动杆4后倾,使坐框连接组件22进行动作,并通过联动杆25带动搁脚组件23展开,相比于现有的驱动方式,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杆4其运动空间很小,并且其两端是与坐框连接组件22相连,占用的空间位于坐框板21、搁脚组件23的下方,不会影响搁脚组件23的收展空间,因此,搁脚组件23不需要设置额外的配合连杆来产生足够的避让空间。
本申请中选用的各个器件(未说明具体结构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7)

1.一种歇脚板内卷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框机构,其两侧分别设置有伸缩机构;以及
驱动机构,设置在底框机构上,且位于两伸缩机构之间;其中
所述驱动机构的伸缩端铰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应伸缩机构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适于在收缩时通过带动驱动杆后倾使两伸缩机构同步展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歇脚板内卷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框机构包括:两底框板和用于连接两底框板的底框连接杆组;其中
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底框连接杆组的其中一连接杆上;
两所述伸缩机构均包括:坐框板、坐框连接组件、搁脚组件、靠背组件和联动杆;其中
所述坐框板通过坐框连接组件与相应底框板连接;
所述搁脚组件和所述靠背组件分别铰接在坐框板的两端,且所述靠背组件与底框板相铰接;
所述联动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坐框连接组件、搁脚组件;
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应坐框连接组件连接;
所述驱动杆在后倾时通过坐框连接组件带动坐框板抬升,并与联动杆相配合以使搁脚组件展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歇脚板内卷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坐框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坐框连杆、第二坐框连杆、第三坐框连杆、第四坐框连杆、第五坐框连杆和第六坐框连杆;其中
所述第一坐框连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坐框连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底框板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坐框连杆的中部和所述第二坐框连杆的中部铰接;
所述第三坐框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坐框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且所述第三坐框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坐框板的一端铰接;
所述第四坐框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坐框板的另一端铰接,且所述第四坐框连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一坐框连杆的另一端铰接;
所述第五坐框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坐框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且所述第五坐框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坐框连杆的一端铰接;
所述第六坐框连杆的另一端与底框板铰接;
所述联动杆的一端与搁脚组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坐框连杆铰接;
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第六坐框连杆的中部固定连接,适于在后倾时通过各坐框连杆与联动杆、底框板、坐框板的相互配合带动搁脚组件展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歇脚板内卷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框板的两端分别为第一铰接端、第二铰接端,且位于第二铰接端的外侧设置有折弯端;其中
所述第一铰接端与所述第一坐框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铰接端与所述第二坐框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折弯端与所述第六坐框连杆的另一端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歇脚板内卷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搁脚组件包括:第一搁脚连杆、第二搁脚连杆、第三搁脚连杆、第四搁脚连杆和歇脚板安装板;其中
所述第一搁脚连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搁脚连杆的一端均与底框板的端部铰接,且所述第一搁脚连杆的铰接端位于所述第二搁脚连杆的铰接端外侧;
所述第三搁脚连杆的一端与第二搁脚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三搁脚连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搁脚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三搁脚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歇脚板安装板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四搁脚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歇脚板安装板的另一端、第一搁脚连杆的另一端相铰接;
所述第四坐框连杆的中部设置有凸起,所述联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搁脚连杆的中部、第四坐框连杆的凸起相铰接;
所述驱动杆在后倾时通过各坐框连杆和各搁脚连杆以及联动杆、底框板、坐框板的相互配合带动歇脚板安装板展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歇脚板内卷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靠背组件包括:靠背安装板和靠背连杆;其中
所述靠背安装板的一端与坐框板铰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靠背连杆与底框板铰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歇脚板内卷的沙发铁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框板的中部开设有限位腰型孔;
所述第二坐框连杆的中部设置有限位件;
所述限位件伸入限位腰型孔内。
CN202222687151.1U 2022-10-12 2022-10-12 歇脚板内卷的沙发铁架 Active CN2184191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87151.1U CN218419119U (zh) 2022-10-12 2022-10-12 歇脚板内卷的沙发铁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87151.1U CN218419119U (zh) 2022-10-12 2022-10-12 歇脚板内卷的沙发铁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19119U true CN218419119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43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87151.1U Active CN218419119U (zh) 2022-10-12 2022-10-12 歇脚板内卷的沙发铁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191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17651A (zh) 座椅伸展支架、座椅伸展装置及座椅
CN212546333U (zh) 沙发机械伸展装置
CN218419119U (zh) 歇脚板内卷的沙发铁架
WO2021213079A1 (zh) 办公休闲椅
CN211431877U (zh) 一种新型折叠式电动床
CN216907379U (zh) 座椅伸展支架、座椅伸展装置及座椅
CN215533081U (zh) 一种机械伸展装置
CN214414535U (zh) 一种伸缩装置
CN216166476U (zh) 一种电动床
CN216316610U (zh) 一种辅助起身装置及休闲椅
CN212754927U (zh) 伸缩式沙发椅铁架
CN210672754U (zh) 一种方便午休的办公室座椅
CN220442265U (zh) 一种多角度变形电动转椅底盘架
CN218186009U (zh) 多姿态电动沙发铁架
CN218500331U (zh) 电动沙发铁架
CN113475898A (zh) 一种机械伸展装置
CN209595194U (zh) 电动辅助休闲起身椅
CN111887640A (zh) 一种具有上升前倾功能的座椅框架及座椅
CN220988244U (zh) 床垫架
WO2022183997A1 (zh) 一种座椅支架及座椅
CN218898980U (zh) 折叠双人电动床
WO2022257901A1 (zh) 伸展单元、调节结构及座椅框架
CN220777877U (zh) 双电机驱动座椅机构
CN212591164U (zh) 一种具有上升前倾功能的座椅框架及座椅
CN113040556A (zh) 一种用于沙发的背部联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