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42265U - 一种多角度变形电动转椅底盘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角度变形电动转椅底盘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42265U
CN220442265U CN202322366867.6U CN202322366867U CN220442265U CN 220442265 U CN220442265 U CN 220442265U CN 202322366867 U CN202322366867 U CN 202322366867U CN 220442265 U CN220442265 U CN 220442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upport frame
hinged
frame
movabl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6686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伟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236686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42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42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42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角度变形电动转椅底盘架,包括底部支撑架,设置于底部支撑架上的活动支撑架,活动支撑架由驱动机构带动并偏移升降,活动支撑架通过铰接座与驱动机构的伸缩驱动杆铰接,铰接处通过可拆卸的锁销结构连接;活动支撑架的前端通过伸缩连杆结构带动脚踏安装座外展或收回,活动支撑架的后端铰接尾托组件,伸缩连杆与尾托组件之间设有同步连杆。本实用新型通过精简伸缩连杆结构,缩小了转椅底盘架的整体尺寸,使转椅的整体尺寸更小,提高了使用的便捷度,减小了空间占用;在底部支撑架与活动支撑架的驱动机构和连接结构上进行调整,使得在调整脚踏安装座与椅背时更加平稳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多角度变形电动转椅底盘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角度变形电动转椅底盘架。
背景技术
现在的人为了午休的舒适性,越来越多的人都偏向使用带脚踏的转椅,这种转椅可以作为普通办公椅使用,在需要躺下休息时进行变形,可将脚踏带出以支撑双脚,同时将椅背放倒以支撑背部,从而可以采用接近平躺的姿势来休息。但现有技术中的这种变形椅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体积过大,有的变形椅为了达到变形的目的,设置了过多的变形结构,导致整个变形椅的体积较大,且有的变形椅不能将脚踏完全收回,影响作为普通办公椅的使用体验;二是传统的变形椅所采用的变形机构的传动结构存在缺陷,易出现不平衡、晃动等现象,影响使用的安全可靠性。
可见,当下的变形椅还存在亟待改进的空间,应当进行优化以精简其结构,减小整体的尺寸,以及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使用时的平衡。故需要提出更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至少为克服其中一种上述内容提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角度变形电动转椅底盘架,用以配合座椅的座包、椅背等形成变形椅,其中,底盘架采用了更为精简可靠的连杆结构实现脚踏和椅背的同步调节,不仅变形的自动化程度高,而且体积更为精简;且变形和使用过程中更加平稳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底盘架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角度变形电动转椅底盘架,包括底部支撑架,和设置于底部支撑架上的活动支撑架,且活动支撑架由驱动机构带动并相对底部支撑架活动偏移升降,所述的活动支撑架上设置有铰接座,驱动机构包括与铰接座进行铰接的伸缩驱动杆,伸缩驱动杆的前端与铰接座通过可拆卸的锁销结构连接;活动支撑架的前端通过伸缩连杆结构带动脚踏安装座外展或收回,活动支撑架的后端铰接设置有尾托组件,且伸缩连杆与尾托组件之间设置有同步连杆,同步连杆使脚踏安装座与尾托组件同步外展或同步收回。
上述公开的底盘架,通过底部支撑架连接在转椅的底座上,而活动支撑架则相对底部支撑架发生前后偏移并同步升降,活动支撑架对应座椅的座包,因此实现了坐垫的调节;而脚踏安装座外展和收回过程实现了脚踏结构的外展使用和收纳,同时尾托组件连接椅背以调节椅背的倾角,配合脚踏结构同步进行调整以实现变形操作。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脚踏结构由伸缩连杆结构控制展开或收回,伸缩连杆结构可被构造成多种形式,其并不被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伸缩连杆结构包括两组连杆组件且两组连杆组件对称设置于活动支撑架前端的两侧。采用如此方案时,由两组连杆组件同步进行调节变形,可提高脚踏结构外展和收回的稳定性,在使用过程中也可更好的保持平衡。
再进一步,连杆组件的结构并不被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连杆组件包括与活动支撑架铰接并形成杠杆结构的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的一端连接动力杆并受动力杆驱动,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一联动杆并通过第一联动杆铰接脚踏安装座;第一联动杆上还配合有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的中部与第一联动杆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的一端与活动支撑架铰接且另一端铰接第二联动杆,第二联动杆铰接脚踏安装座;第一联动杆与第二联动杆同步动作使脚踏安装座外展或收回。采用如此方案时,第一传动杆用以传递动力杆的驱动力并带动脚踏安装座移动,第二传动杆则同步配合以调整脚踏安装座偏转至适宜的位置,使脚踏能够支撑适应人体脚部。
进一步的,动力杆用以对第一传动杆施加驱动力,从而使整个伸缩连杆结构发生联动变形并外展或收回,动力杆与第一传动杆的配合结构并不被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动力杆的第一端与第一传动杆铰接配合,动力杆的第二端受驱动力牵引移动并带动第一传动杆动作。采用如此方案时,所述的动力杆对第一传动杆施加拉力或推力,使得第一传动杆沿与活动支撑架的铰接处发生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联动杆、第二传动杆、第二联动杆以及脚踏安装座同步发生位移动作。
进一步的,底部支撑架用以连接转椅的底部支架,作为固定支撑结构,其上设置的活动支撑架则相对底部支撑架发生位移,具体通过二者之间的连接件实现,连接件的设置方式可采用多种方案,其并不被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部分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底部支撑架与活动支撑架之间铰接设置有若干连接件,连接件用以将活动支撑架向上撑起并同步前后偏移,至少一处连接件上设置有铰接支臂并连接动力杆,铰接支臂与动力杆转动配合并向动力杆施加牵引力以带动其偏移移动。
进一步的,底部支撑架与活动支撑架之间的连接件可被构造为多种形式,其并不被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连接件与铰接支臂相互垂直并形成T形结构。采用如此方案时,T形结构的三个端部即为三个铰接端,分别与底部支撑架、活动支撑架和动力杆铰接配合,并在活动支撑架发生升降位移时带动动力杆发生位移动作。
进一步的,尾托组件与转椅的椅背连接配合,带动椅背与脚踏安装座同步发生动作并方便使用者伸展腰背和腿部。尾托组件的结构并不被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尾托组件包括若干与活动支撑架铰接的尾托连接件,相邻的尾托连接件之间通过同步尾托进行连接并同步偏转。采用如此方案时,设置多个尾托连接件共同连接椅背,可提高椅背的连接稳定性,在进行椅背的调节时也更加平衡可靠。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同步连接杆用以实现脚踏安装座与尾托组件的同步位移形变,此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同步连杆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杆铰接,同步连杆的另一端延伸至与尾托连接件或同步尾托铰接配合,且第一传动杆偏转时带动同步连杆以拉动尾托组件偏转。
进一步的,底部支撑架的结构并不被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底部支撑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底侧板架,两底侧板架通过横向底架连接固定,所述的驱动机构设置于横向底架上。采用如此方案时,驱动机构包括伸缩电机等可进行伸缩的结构,其伸缩部件连接至活动支撑架并进行驱动;且通过设置对应的控制组件对驱动机构进行控制,例如可设置操作按钮,通过按下操作按钮即可实现活动支撑架的偏移与上调,通过控制按下持续时间控制偏移度,松开控制按钮后驱动机构停止动作并保持当前状态;再次按下操作按钮后驱动机构向相反方向动作并带动活动支撑架复位,通过控制按下的持续时间控制复位程度。
再进一步,活动支撑架的结构并不被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活动支撑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顶侧板架,两顶侧板架通过横向顶架连接固定,所述的驱动机构的活动驱动端与横向顶架连接配合。采用如此方案时,驱动部件的伸缩部件连接横向顶架,连接处设置铰接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技术方案的部分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通过精简伸缩连杆结构,缩小了转椅底盘架的整体尺寸,从而可使转椅的整体尺寸更小,提高了使用的便捷度,也减小了空间占用;同时在底部支撑架与活动支撑架的驱动机构和连接结构上进行调整,使得在调整脚踏安装座与椅背时更加平稳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底盘架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底盘架外展时的示意图。
图3为底部支撑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底部支撑架上横向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活动支撑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伸缩连杆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底部支撑架与活动支撑架通过伸缩连杆结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各个标记的含义为:
1、底部支撑架;101、底侧板架;102、横向底架;2、活动支撑架;201、横向顶架;202、顶侧板架;203、铰接座;3、尾托连接件;4、同步尾托;5、脚踏安装座;501、限位块;6、动力杆;7、第一传动杆;8、第一联动杆;9、第二传动杆;10、第二联动杆;11、连接件;12、驱动机构;13、同步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释。
针对现有技术中转椅的结构设计存在尺寸过大,导致占用空间大、使用不便的情况,同时现在的大部分转椅结构上不够可靠,在变形变位的过程中存在不平衡的情况,下列实施例进行优化并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角度变形电动转椅底盘架,旨在减小底盘架的整体尺寸,同时提高整体的稳定可靠性。具体结构包括底部支撑架1,和设置于底部支撑架1上的活动支撑架2,且活动支撑架2由驱动机构12带动并相对底部支撑架1活动偏移升降,所述的活动支撑架2上设置有铰接座203,驱动机构12包括与铰接座203进行铰接的伸缩驱动杆,伸缩驱动杆的前端与铰接座203通过可拆卸的锁销结构连接;活动支撑架2的前端通过伸缩连杆结构带动脚踏安装座5外展或收回,活动支撑架2的后端铰接设置有尾托组件,且伸缩连杆与尾托组件之间设置有同步连杆13,同步连杆13使脚踏安装座5与尾托组件同步外展或同步收回。
优选的,铰接座203上设置有铰接孔,伸缩驱动杆上设置有对应的铰接孔,且锁销结构包括销杆,销杆穿过铰接座203与伸缩驱动杆的铰接孔并使二者铰接,销杆上还设置有锁孔并且锁孔处设置有锁销,锁销对销杆进行锁紧以保持铰接座203与伸缩驱动杆的稳定连接。当需要从铰接座拆卸伸缩驱动杆时,只需依次取下锁销和销杆即可。
本实施例公开的底盘架,通过底部支撑架1连接在转椅的底座上,可通过气动控制组件进行转动和升降调节;而活动支撑架2则相对底部支撑架1发生前后偏移并同步升降,活动支撑架2对应座椅的座包,因此实现了坐垫的调节;而脚踏安装座5外展和收回过程实现了脚踏结构的外展使用和收纳,同时尾托组件连接椅背以调节椅背的倾角,配合脚踏结构同步进行调整以实现变形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脚踏结构由伸缩连杆结构控制展开或收回,伸缩连杆结构可被构造成多种形式,其并不被唯一限定,本实施例进行优化并采用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如图6、图7所示,所述的伸缩连杆结构包括两组连杆组件且两组连杆组件对称设置于活动支撑架2前端的两侧。采用如此方案时,由两组连杆组件同步进行调节变形,可提高脚踏结构外展和收回的稳定性,在使用过程中也可更好的保持平衡。
连杆组件的结构并不被唯一限定,本实施例进行优化并采用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如图6、图7所示,所述的连杆组件包括与活动支撑架2铰接并形成杠杆结构的第一传动杆7,第一传动杆7的一端连接动力杆6并受动力杆6驱动,第一传动杆7的另一端铰接第一联动杆8并通过第一联动杆8铰接脚踏安装座5;第一联动杆8上还配合有第二传动杆9,第二传动杆9的中部与第一联动杆8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9的一端与活动支撑架2铰接且另一端铰接第二联动杆10,第二联动杆10铰接脚踏安装座5;第一联动杆8与第二联动杆10同步动作使脚踏安装座5外展或收回。采用如此方案时,第一传动杆7用以传递动力杆6的驱动力并带动脚踏安装座5移动,第二传动杆9则同步配合以调整脚踏安装座5偏转至适宜的位置,使脚踏能够支撑适应人体脚部。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脚踏安装座5上设置有限位结构,当连杆组件带动脚踏安装座5并进行旋转时,限位结构对连杆组件进行阻挡以限制位移。例如可将限位结构设置为限位块501,当连杆组件带动脚踏安装座5外移时,限位块501对第二联动杆10进行限位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外展;如图1、图2所示,当连杆组件带动脚踏暗转工作收回时,限位块501对第一联动杆8进行限位以实现最大程度的收回。
动力杆6用以对第一传动杆7施加驱动力,从而使整个伸缩连杆结构发生联动变形并外展或收回,动力杆6与第一传动杆7的配合结构并不被唯一限定,本实施例进行优化并采用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动力杆6的第一端与第一传动杆7铰接配合,动力杆6的第二端受驱动力牵引移动并带动第一传动杆7动作。采用如此方案时,所述的动力杆6对第一传动杆7施加拉力或推力,使得第一传动杆7沿与活动支撑架2的铰接处发生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联动杆8、第二传动杆9、第二联动杆10以及脚踏安装座5同步发生位移动作。
底部支撑架1用以连接转椅的底部支架,作为固定支撑结构,其上设置的活动支撑架2则相对底部支撑架1发生位移,具体通过二者之间的连接件11实现,连接件11的设置方式可采用多种方案,其并不被唯一限定,本实施例进行优化并采用其中部分可行的选择:如图6、图7所示,所述的底部支撑架1与活动支撑架2之间铰接设置有若干连接件11,连接件11用以将活动支撑架2向上撑起并同步前后偏移,至少一处连接件11上设置有铰接支臂并连接动力杆6,铰接支臂与动力杆6转动配合并向动力杆6施加牵引力以带动其偏移移动。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1沿底部支撑架1与活动支撑架2的长度方向设置,并设置前部连接件11和后部连接件11。其中前部连接件11设置为直线形铰接条,后部连接件11包括T形或L形铰接条,也可设置成其他结构的铰接条。
优选的,底部支撑架1与活动支撑架2之间的连接件11可被构造为多种形式,其并不被唯一限定,本实施例进行优化并采用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连接件11与铰接支臂相互垂直并形成T形结构。采用如此方案时,T形结构的三个端部即为三个铰接端,分别与底部支撑架1、活动支撑架2和动力杆6铰接配合,并在活动支撑架2发生升降位移时带动动力杆6发生位移动作。
尾托组件与转椅的椅背连接配合,带动椅背与脚踏安装座5同步发生动作并方便使用者伸展腰背和腿部。尾托组件的结构并不被唯一限定,本实施例进行优化并采用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尾托组件包括若干与活动支撑架2铰接的尾托连接件3,相邻的尾托连接件3之间通过同步尾托4进行连接并同步偏转。采用如此方案时,设置多个尾托连接件3共同连接椅背,可提高椅背的连接稳定性,在进行椅背的调节时也更加平衡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同步连接杆用以实现脚踏安装座5与尾托组件的同步位移形变,此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同步连杆13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杆7铰接,同步连杆13的另一端延伸至与尾托连接件3或同步尾托4铰接配合,且第一传动杆7偏转时带动同步连杆13以拉动尾托组件偏转。
底部支撑架1的结构并不被唯一限定,本实施例进行优化并采用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如图3、图4所示,所述的底部支撑架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底侧板架101,两底侧板架101通过横向底架102连接固定,所述的驱动机构12设置于横向底架102上。采用如此方案时,驱动机构12包括伸缩电机等可进行伸缩的结构,其伸缩部件连接至活动支撑架2并进行驱动;且通过设置对应的控制组件对驱动机构12进行控制,例如可设置操作按钮,通过按下操作按钮即可实现活动支撑架2的偏移与上调,通过控制按下持续时间控制偏移度,松开控制按钮后驱动机构12停止动作并保持当前状态;再次按下操作按钮后驱动机构12向相反方向动作并带动活动支撑架2复位,通过控制按下的持续时间控制复位程度。
活动支撑架2的结构并不被唯一限定,本实施例进行优化并采用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如图5所示,所述的活动支撑架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顶侧板架202,两顶侧板架202通过横向顶架201连接固定,所述的驱动机构12的活动驱动端与横向顶架201连接配合。采用如此方案时,驱动部件的伸缩部件连接横向顶架201,连接处设置铰接结构。
以上即为本实施例列举的实施方式,但本实施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方式相互任意组合得到其他多种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施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多角度变形电动转椅底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撑架(1),和设置于底部支撑架(1)上的活动支撑架(2),且活动支撑架(2)由驱动机构(12)带动并相对底部支撑架(1)活动偏移升降;所述的活动支撑架(2)上设置有铰接座(203),驱动机构(12)包括与铰接座(203)进行铰接的伸缩驱动杆,伸缩驱动杆的前端与铰接座(203)通过可拆卸的锁销结构连接;活动支撑架(2)的前端通过伸缩连杆结构带动脚踏安装座(5)外展或收回,活动支撑架(2)的后端铰接设置有尾托组件,且伸缩连杆与尾托组件之间设置有同步连杆(13),同步连杆(13)使脚踏安装座(5)与尾托组件同步外展或同步收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变形电动转椅底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连杆结构包括两组连杆组件且两组连杆组件对称设置于活动支撑架(2)前端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角度变形电动转椅底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组件包括与活动支撑架(2)铰接并形成杠杆结构的第一传动杆(7),第一传动杆(7)的一端连接动力杆(6)并受动力杆(6)驱动,第一传动杆(7)的另一端铰接第一联动杆(8)并通过第一联动杆(8)铰接脚踏安装座(5);第一联动杆(8)上还配合有第二传动杆(9),第二传动杆(9)的中部与第一联动杆(8)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9)的一端与活动支撑架(2)铰接且另一端铰接第二联动杆(10),第二联动杆(10)铰接脚踏安装座(5);第一联动杆(8)与第二联动杆(10)同步动作使脚踏联动座外展或收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角度变形电动转椅底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杆(6)的第一端与第一传动杆(7)铰接配合,动力杆(6)的第二端受驱动力牵引移动并带动第一传动杆(7)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多角度变形电动转椅底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支撑架(1)与活动支撑架(2)之间铰接设置有若干连接件(11),连接件(11)用以将活动支撑架(2)向上撑起并同步前后偏移,至少一处连接件(11)上设置有铰接支臂并连接动力杆(6),铰接支臂与动力杆(6)转动配合并向动力杆(6)施加牵引力以带动其偏移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角度变形电动转椅底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11)与铰接支臂相互垂直并形成T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角度变形电动转椅底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托组件包括若干与活动支撑架(2)铰接的尾托连接件(3),相邻的尾托连接件(3)之间通过同步尾托(4)进行连接并同步偏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角度变形电动转椅底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步连杆(13)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杆(7)铰接,同步连杆(13)的另一端延伸至与尾托连接件(3)或同步尾托(4)铰接配合,且第一传动杆(7)偏转时带动同步连杆(13)以拉动尾托组件偏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变形电动转椅底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支撑架(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底侧板架(101),两底侧板架(101)通过横向底架(102)连接固定,所述的驱动机构(12)设置于横向底架(10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多角度变形电动转椅底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支撑架(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顶侧板架(202),两顶侧板架(202)通过横向顶架(201)连接固定,所述的驱动机构(12)的活动驱动端与横向顶架(201)连接配合。
CN202322366867.6U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多角度变形电动转椅底盘架 Active CN220442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6867.6U CN220442265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多角度变形电动转椅底盘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6867.6U CN220442265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多角度变形电动转椅底盘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42265U true CN220442265U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32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66867.6U Active CN220442265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多角度变形电动转椅底盘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422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26770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轮椅床
US11540632B2 (en) Footrest mechanism, chair support body having same and chair
CN113317651A (zh) 座椅伸展支架、座椅伸展装置及座椅
CN111685520A (zh) 一种机械伸展单元及机械伸展装置
CN210748189U (zh) 一种电动座椅调节连杆系机构及座椅伸展调节装置
CN114403633A (zh) 一种座椅支架
CN111839052A (zh) 一种电动机械伸展装置
CN220442265U (zh) 一种多角度变形电动转椅底盘架
CN211431877U (zh) 一种新型折叠式电动床
CN216907379U (zh) 座椅伸展支架、座椅伸展装置及座椅
CN111759121A (zh) 一种机械伸展支架及沙发
CN215533016U (zh) 一种机械伸展装置及其悬挂机构
CN214127770U (zh) 一种功能沙发机械伸展装置
CN215533081U (zh) 一种机械伸展装置
CN212630322U (zh) 机械伸展单元及机械伸展装置
CN214341265U (zh) 一种沙发电动伸展装置
CN113143632A (zh) 一种具有侧翻功能的护理床
CN111887640A (zh) 一种具有上升前倾功能的座椅框架及座椅
CN218419119U (zh) 歇脚板内卷的沙发铁架
CN220777877U (zh) 双电机驱动座椅机构
CN220546039U (zh) 一种三位一体缓降功能床
CN216907363U (zh) 一种座椅支架
CN213308561U (zh) 一种沙发框架升降限位机构、沙发框架及沙发
CN217658890U (zh) 一种功能沙发伸展装置
CN212591164U (zh) 一种具有上升前倾功能的座椅框架及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