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16167U - 变频器 - Google Patents

变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16167U
CN218416167U CN202221845754.3U CN202221845754U CN218416167U CN 218416167 U CN218416167 U CN 218416167U CN 202221845754 U CN202221845754 U CN 202221845754U CN 218416167 U CN218416167 U CN 2184161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converter
layer
air
fan
parti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4575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德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Jint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Jint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Jint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Jint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4575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161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16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161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频器,该变频器包括:主壳体、风机、散热器、驱动板、控制板以及电容板,其中,风机、散热器、驱动板、控制板以及电容板收容于主壳体内部;主壳体包括第一安装层以及第二安装层;驱动板、控制板以及电容板设置于第一安装层,风机以及散热器设置于第二安装层;第二安装层包括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为L型隔板设置于第二安装层内部将第二安装层分隔为两个相互嵌套的方形腔体以及L型腔体。本实用新型的变频器通过设置第二隔板从而形成L型腔体,以此使得风机带动气流时形成L型风道,有效减少风道中灰尘的进入量,从而保证风道内的洁净以及高效的散热性能。

Description

变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频器。
背景技术
变频器(Variable-frequency Drive,VFD)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为商业和工业电机提供动力和控制,其主要优点是灵活的控制、平稳的启动和停机性能,以及在可变负载下运行的设备带来的显著节能。由于大功率变频器中电能转换很大,即使效率损失较低,也会导致数千瓦到数十千瓦废热的产生,必须根据其设计和应用环境进行热保护。
然而,传统的变频器散热系统通过风冷散热,并且,散热风道通常采用直线设计,直线散热风道的进风口以及出风口容易发生对流,灰尘以及雨水更容易随气流进入散热风道中造成风道积热或腐蚀,并且,灰尘以及雨水容易附着至风机,从而影响风机性能,造成变频器散热性能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变频器的直线散热风道容易进入灰尘影响散热性能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变频器。
一种变频器,该变频器包括主壳体、风机、散热器、驱动板、控制板以及电容板,其中,风机、散热器、驱动板、控制板以及电容板收容于主壳体内部。
主壳体包括第一隔板、第一安装层以及第二安装层,第一安装层设置于主壳体的一侧,第二安装层与之相背设置于主壳体的另一侧,第一隔板设置于第一安装层以及第二安装层之间,也即,第一安装层以及第二安装层通过第一隔板相对分隔。驱动板、控制板以及电容板设置于第一安装层,风机以及散热器设置于第二安装层。
第二安装层包括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为L型隔板设置于第二安装层内部,第二隔板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安装层的一侧壁内表面,第二隔板的另一端背向该侧壁延伸预设距离并翻折连接至相邻的另一侧壁内表面,从而将第二安装层分隔为两个相互嵌套的方形腔体以及L型腔体,其中L型腔体沿第二隔板方向延伸,从而使得L型腔体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第二安装层相邻的两侧壁内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安装层具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其中,进风口设置于L型腔体的一端,并连通对应第二安装层侧壁的内外两侧;出风口设置于L型腔体的另一端,并连通对应第二安装层侧壁的内外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风机设置于出风口,并且,风机的出风侧朝向出风口外侧方向设置,进风口、L型腔体、风机以及出风口连通形成L型风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L型风道包括进风段以及出风段,进风段由进风口一端延伸至L型风道翻折处,出风段由L型风道翻折处延伸至出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散热器设置于进风段;驱动板以及电容板对应进风段设置于第一隔板的另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隔板具有第一传热部以及第二传热部,其中,第一传热部以及第二传热部均设置于进风段的第一隔板表面并连通第一隔板两侧的第一安装层以及第二安装层,并且,第一传热部以及第二传热部沿进风段延伸方向依序排列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容板对应第一传热部设置于第一安装层,并且,电容板表面的若干电容通过第一传热部延伸至第二安装层的进风段内;驱动板对应第二传热部设置于第一安装层,散热器对应第二传热部设置于第二安装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L型风道还包括第一导流板以及第二导流板,第一导流板以及第二导流板均设置于L型风道的翻折处,其中,第一导流板的两端分别对应平滑连接第二安装层相邻两侧壁的内表面,第二导流板一端连接于第二隔板的翻折处,第二导流板的另一端沿进风段延伸预设距离后翻折并延伸连接至第二隔板的出风段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进风口包括若干进风孔,若干进风孔相互平行设置形成进风孔组,若干进风孔组相互平行设置形成类网状进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变频器还包括风机罩,风机罩对应风机罩设于出风口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变频器还包括若干线缆接头,若干线缆接头设置于第一安装层的侧壁外表面,并且,每一线缆接头由第一安装层侧壁外表面延伸至该侧壁的内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主壳体还包括挡板、第一盖板以及第二盖板,挡板对应设置于驱动板、控制板以及电容板背向第一隔板的一侧,并扣合于第一隔板表面,第一盖板对应扣合于第一安装层的敞口处;第二盖板对应扣合于第二安装层的敞口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变频器还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设置于挡板朝向第一盖板的一侧表面,并且控制组件的人机交互端延伸至第一盖板背向挡板的一侧表面,也即,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组件的人机交互端由第一安装层的内部延伸至第一盖板的外侧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盖板对应控制组件还包括设置有标示的饰板,饰板对应控制组件的人机交互端设置于第一盖板背向挡板的一侧表面,也即,在本实施例中,饰板设置于第一盖板的外侧表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变频器通过在主壳体设置第一隔板将主壳体分隔为第一安装层以及第二安装层,并将风机以及散热器与变频器的其余部件分隔形成独立的散热风道,以此保证风道的畅通、提升散热风速,进而大大提高散热量。并且,第一安装层通过设置第二隔板从而形成L型腔体,以此使得风机带动气流时形成L型风道,相较于传统变频器的直线散热风道,L型风道能够避免进风口与出风口对流,以此有效减少风道中灰尘的进入量,从而保证风道内的洁净以及高效的散热性能;并且,L型风道能够有效避免由进风口进入壳体的灰尘以及雨水随气流带动到风机处,从而大大减少风机扇叶表面的灰尘沉积,同时减少雨水对风机的浸透,进而在保持风机正常运行的同时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变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变频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变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变频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变频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变频器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变频器的L型风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变频器,该变频器包括主壳体1、风机2、散热器3、驱动板4、控制板5以及电容板6,其中,风机2、散热器3、驱动板4、控制板5以及电容板6收容于主壳体1内部。风机2以及散热器3对变频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进一步的,主壳体1包括第一隔板11、第一安装层12以及第二安装层13,第一安装层12设置于主壳体1的一侧,第二安装层13与之相背设置于主壳体1的另一侧,第一隔板11设置于第一安装层12以及第二安装层13之间,也即,第一安装层12以及第二安装层13通过第一隔板11相对分隔。具体的,驱动板4、控制板5以及电容板6设置于第一安装层12,风机2以及散热器3设置于第二安装层13。风机2以及散热器3独立于变频器的其余部件,能够保证风机2以及散热器3所结合第二安装层13所形成的风道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畅通,当变频器运行时,驱动板4、控制板5以及电容版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隔板11传递至第二安装层13,风机2开启带动外部空气进入第二安装层13内形成散热气流。而散热器3能够提升第一安装层12与第二安装层13之间的传热效率,其配合散热气流能够大大提升主壳体1内部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的,第二安装层13包括第二隔板131,第二隔板131为L型隔板设置于第二安装层13内部,第二隔板131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安装层的一侧壁内表面,第二隔板131的另一端背向该侧壁延伸预设距离并翻折连接至相邻的另一侧壁内表面,从而将第二安装层13分隔为两个相互嵌套的方形腔体以及L型腔体132,其中L型腔体132沿第二隔板131方向延伸,从而使得L型腔体132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第二安装层13相邻的两侧壁内表面。L型腔体132作为本实用新型变频器的散热风道相较于传统变频器的直线风道有效延长了散热气流的散热行程,并避免外部空气相对散热气流的逆向对流,以此保证散热气流的单向顺畅流动,进而提升变频器的散热性能。
具体的,第二安装层13具有进风口133以及出风口134,其中,进风口133设置于L型腔体132的一端,并连通对应第二安装层13侧壁的内外两侧;出风口134设置于L型腔体132的另一端,并连通对应第二安装层13侧壁的内外两侧。具体的,风机2设置于出风口134,并且,风机2的出风侧朝向出风口134外侧方向设置。进风口133、L型腔体132、风机2以及出风口134连通形成L型风道1301。在风机2的带动下,变频器外部的冷空气由进风口133进入L型风道1301内并最终由出风口134流出,在此过程中,散热气流沿L型风道1301呈L型流动,当变频器外部的灰尘以及雨水随气流进入第二安装层13内部时,极大部分灰尘以及雨水在惯性作用下撞击并沉降于L型风道1301的翻折处,相较于传统的直线风道,L型风道1301能够有效减少进风口133与出风口134之间的对流,从而避免大量的灰尘以及雨水进入L型风道1301内,并减少灰尘以及雨水在风机2处富集而影响风机2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L型风道1301包括进风段13011以及出风段13012,进风段13011由进风口133一端延伸至L型风道1301翻折处,出风段13012由L型风道1301翻折处延伸至出风口134。具体的,散热器3设置于进风段13011;驱动板4以及电容板6对应进风段13011设置于第一隔板11的另一侧。散热器3能够将驱动板4以及电容板6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传导至L型风道1301内;当环境温度低于变频器内部温度时,进风段13011的新冷空气温度最低,因此进风段13011气流与散热器3温度差最高,以此能够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隔板11具有第一传热部111以及第二传热部112,其中,第一传热部111以及第二传热部112均设置于进风段13011的第一隔板11表面并连通第一隔板11两侧的第一安装层12以及第二安装层13,并且,第一传热部111以及第二传热部112沿进风段13011延伸方向依序排列设置。具体的,电容板6对应第一传热部111设置于第一安装层12,并且,电容板6表面的若干电容通过第一传热部111延伸至第二安装层13的进风段13011内;驱动板4对应第二传热部112设置于第一安装层12,散热器3对应第二传热部112设置于第二安装层13。驱动板4通过第二传热部112将热量传递至散热器3,而电容板6通过第一传热部111将电容板6上的若干电容收容至L型风道1301内,从而使得驱动板4以及电容板6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冷却散热。
进一步的,L型风道1301还包括第一导流板13013以及第二导流板13014,第一导流板13013以及第二导流板13014均设置于L型风道1301的翻折处,其中,第一导流板13013的两端分别对应平滑连接第二安装层13相邻两侧壁的内表面,从而使得散热气流能够更加顺畅地由进风段13011流入出风段13012;第二导流板13014一端连接于第二隔板131的翻折处,第二导流板13014的另一端沿进风段13011延伸预设距离后翻折并延伸连接至第二隔板131的出风段13012表面,当散热气流流动至出风段13012时,第二导流板13014能够对散热气流进行导流以及调速,从而使得散热气流能够更加顺畅地通过出风口134吹出。
进一步的,进风口133包括若干进风孔1331,若干进风孔1331相互平行设置形成进风孔1331组,若干进风孔1331组相互平行设置形成类网状进风口133。网状的进风口133能够有效减少外部空气中的灰尘以及雨水进入L型风道1301内,从而避免灰尘以及雨水在L型风道1301中富集,以此保证变频器的正常散热。
进一步的,变频器还包括风机罩7,风机罩7对应风机罩7设于出风口134处。风机罩7能够减少出风口134一侧的灰尘以及雨水进入L型风道1301内影响风机2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变频器还包括若干线缆接头8,若干线缆接头8设置于第一安装层12的侧壁外表面,并且,每一线缆接头8由第一安装层12侧壁外表面延伸至该侧壁的内表面。
进一步的,主壳体1还包括挡板14、第一盖板15以及第二盖板16,挡板14对应设置于驱动板4、控制板5以及电容板6背向第一隔板11的一侧,并扣合于第一隔板11表面,从而将驱动板4、控制板5以及电容板6稳固安装于第一安装层12内部;第一盖板15对应扣合于第一安装层12的敞口处;第二盖板16对应扣合于第二安装层13的敞口处,从而使得变频器内部形成完整以及相对封闭的安装空间。
进一步的,变频器还包括控制组件9,控制组件9设置于挡板14朝向第一盖板15的一侧表面,并且控制组件9的人机交互端延伸至第一盖板15背向挡板14的一侧表面,也即,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组件9的人机交互端由第一安装层12的内部延伸至第一盖板15的外侧表面。用户能够通过控制组件9对变频器进行手动调节控制。
进一步的,第一盖板15对应控制组件9还包括设置有标示的饰板151,饰板151对应控制组件9的人机交互端设置于第一盖板15背向挡板14的一侧表面,也即,在本实施例中,饰板151设置于第一盖板15的外侧表面,以此便于用户对控制组件9的实际操作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变频器通过在主壳体设置第一隔板将主壳体分隔为第一安装层以及第二安装层,并将风机以及散热器与变频器的其余部件分隔形成独立的散热风道,以此保证风道的畅通、提升散热风速,进而大大提高散热量。并且,第一安装层通过设置第二隔板从而形成L型腔体,以此使得风机带动气流时形成L型风道,相较于传统变频器的直线散热风道,L型风道能够避免进风口与出风口对流,以此有效减少风道中灰尘的进入量,从而保证风道内的洁净以及高效的散热性能;并且,L型风道能够有效避免由进风口进入壳体的灰尘以及雨水随气流带动到风机处,从而大大减少风机扇叶表面的灰尘沉积,同时减少雨水对风机的浸透,进而在保持风机正常运行的同时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变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风机、散热器、驱动板、控制板以及电容板,其中,所述风机、所述散热器、所述驱动板、所述控制板以及所述电容板收容于所述主壳体内部;
所述主壳体包括第一隔板、第一安装层以及第二安装层,所述第一安装层设置于所述主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层与之相背设置于所述主壳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层以及所述第二安装层之间;
所述驱动板、所述控制板以及所述电容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层,所述风机以及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层;
所述第二安装层包括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为L型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层内部,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层的一侧壁内表面,所述第二隔板的另一端背向该侧壁延伸预设距离并翻折连接至相邻的另一侧壁内表面,从而将所述第二安装层分隔为两个相互嵌套的方形腔体以及L型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层具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其中,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L型腔体的一端,并连通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层侧壁的内外两侧;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L型腔体的另一端,并连通对应所述第二安装层侧壁的内外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并且,所述风机的出风侧朝向所述出风口外侧方向设置,所述进风口、所述L型腔体、所述风机以及所述出风口连通形成L型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风道包括进风段以及出风段,所述进风段由所述进风口一端延伸至所述L型风道翻折处,所述出风段由所述L型风道翻折处延伸至所述出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进风段;所述驱动板以及所述电容板对应所述进风段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板的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具有第一传热部以及第二传热部,其中,所述第一传热部以及所述第二传热部均设置于所述进风段的所述第一隔板表面,并且,所述第一传热部以及所述第二传热部沿所述进风段延伸方向依序排列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板对应所述第一传热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层,并且,所述电容板表面的若干电容通过所述第一传热部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装层的所述进风段内;所述驱动板对应所述第二传热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层,所述散热器对应所述第二传热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层。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风道还包括第一导流板以及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以及所述第二导流板均设置于所述L型风道的翻折处,其中,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两端分别对应平滑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层相邻两侧壁的内表面,所述第二导流板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隔板的翻折处,所述第二导流板的另一端沿所述进风段延伸预设距离后翻折并延伸连接至所述第二隔板的出风段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还包括风机罩,所述风机罩对应所述风机罩设于所述出风口处。
CN202221845754.3U 2022-07-18 2022-07-18 变频器 Active CN2184161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45754.3U CN218416167U (zh) 2022-07-18 2022-07-18 变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45754.3U CN218416167U (zh) 2022-07-18 2022-07-18 变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16167U true CN218416167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11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45754.3U Active CN218416167U (zh) 2022-07-18 2022-07-18 变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161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74584U (zh) 一种储能电池箱及储能系统
JP2010097872A (ja) 電池冷却装置
CN210669578U (zh) 充电器及无人设备
CN218416167U (zh) 变频器
CN211656631U (zh) 电机驱动器及电动装置
CN110785066B (zh) 电控组件和热水空调器
CN110785064B (zh) 电控组件和热水空调器
CN217876206U (zh) 除湿机
CN115149774A (zh) 变频器
CN216143868U (zh) 空调器的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5909255U (zh) 电控盒、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5186164U (zh) 一种铝制电机壳体的外端盖
CN213461514U (zh) 一种风冷散热式防爆变频器
CN211792665U (zh) 用于食品净化机的散热结构
CN114760810A (zh) 储能电源
CN114251173A (zh) 集装箱式发电机组的防凝露降温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CN211018559U (zh) 一种电动机保护装置
CN21768539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685395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2721165A (zh) 低噪音高效率移动式空调器
CN219718106U (zh) 散热型光伏逆变器
CN220123302U (zh) 一种具有风道散热结构的移动电源逆变器
CN217720962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
CN217685393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785065B (zh) 电控组件和热水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