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13073U - 一种头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头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13073U
CN218413073U CN202222598846.2U CN202222598846U CN218413073U CN 218413073 U CN218413073 U CN 218413073U CN 202222598846 U CN202222598846 U CN 202222598846U CN 218413073 U CN218413073 U CN 2184130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rnal battery
head
host
disposed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9884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立超
丁力
郭唯浩
张育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9884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130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130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130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戴设备,包括主机、分别连接在主机上的后支撑结构和顶支撑结构,还包括外挂电池、连接在外挂电池与主机之间的电连接件,在外挂电池与后支撑结构的后侧之间设有第一可拆连接结构,在外挂电池与顶支撑结构的上侧之间设有第二可拆连接结构。将外挂电池固定安装在后支撑结构的后侧处,佩戴后,外挂电池位于用户的头部后侧;将外挂电池从后支撑结构的后侧拆卸下来,通过第二可拆连接结构固定安装在顶支撑结构的上侧处,佩戴后,外挂电池位于用户的额头或者头顶处,远离用户的头部后侧,不影响用户在躺姿状态时使用;解决了现有头戴设备的使用姿态单一的问题,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头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头戴设备(例如VR类头戴设备、AR类头戴设备)越来越多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主要包括主机、与主机固定连接的绑带,为了降低主机的重量以及外形体积,通常将电池固定安装在绑带的后侧处,能够头戴设备的前后两侧的重量更加平衡。
佩戴头戴设备时,主机位于用户的面部处,绑带环绕在用户的头部上,电池位于头部的后侧处,由于电池位于头部的后侧,用户只能在站姿或者坐姿时才能佩戴头戴设备,而无法在躺姿时佩戴头戴设备,使用姿态比较单一,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戴设备,旨在解决现有头戴设备的使用姿态单一的问题,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戴设备,所述头戴设备包括主机、分别连接在所述主机上的后支撑结构和顶支撑结构,还包括外挂电池、连接在所述外挂电池与所述主机之间的电连接件,在所述外挂电池与所述后支撑结构的后侧之间设有第一可拆连接结构,在所述外挂电池与所述顶支撑结构的上侧之间设有第二可拆连接结构。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外挂电池设置为弧形状。
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外挂电池的内圈面侧设有电源磁吸件,在所述后支撑结构的后侧处设有后部磁吸件,在所述顶支撑结构的上侧处设有顶部磁吸件,所述电源磁吸件与所述后部磁吸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可拆连接结构,所述电源磁吸件与所述顶部磁吸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可拆连接结构。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后支撑结构包括与所述主机间隔设置的后支撑件、与所述后支撑件固定连接的带体,所述带体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主机的相对两侧处;所述第一可拆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外挂电池与所述带体之间。
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外挂电池与所述后支撑结构之间设有第一辅助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辅助连接结构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外挂电池的内圈面上的两个卡扣、对应的设置在所述带体上下两侧处的所述后支撑件上的两个插接孔。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弧形状的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内侧面上的缓冲贴合件,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处分别连接在所述主机上,所述第二可拆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外挂电池与所述支撑板之间。
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支撑板的两端与所述主机之间分别设有滑动连接机构,所述滑动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机上的滑道、滑动安装在所述滑道内的滑动结构,所述支撑板的端部与所述滑动结构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滑动结构包括与所述支撑板的端部侧面固定连接的杆体、设置在所述杆体远离所述支撑板的端部上的滑块,所述滑块的外径大于所述杆体的外径;所述滑道为设置在所述主机靠近所述支撑板一侧的侧壁的内侧面上的凹槽,在所述凹槽的槽底上设有沿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设置的长形通孔,所述滑块设置在凹槽内,所述杆体穿过所述长形通孔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凹槽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上槽体、与所述上槽体间隔设置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下槽体以及连接在所述上槽体与所述下槽体之间的连通槽。
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外挂电池与所述顶支撑结构之间设有第二辅助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辅助连接结构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外挂电池的内圈面上的两个卡扣,两个所述卡扣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支撑板的宽度相适配;在所述缓冲贴合件上对应两个所述卡扣处分别设有避让槽。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电连接件为导线,所述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机电连接,在所述导线的第二端处设有插接头在所述外挂电池上设有与所述插接头相适配的插接口。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头戴设备包括主机、分别连接在主机上的后支撑结构和顶支撑结构,还包括外挂电池、连接在外挂电池与主机之间的电连接件,在外挂电池与后支撑结构的后侧之间设有第一可拆连接结构,在外挂电池与顶支撑结构的上侧之间设有第二可拆连接结构。由于在外挂电池与后支撑结构的后侧之间设有第一可拆连接结构,在外挂电池与顶支撑结构的上侧之间设有第二可拆连接结构,外挂电池可以固定安装在后支撑结构的后侧处并能从后支撑结构上拆卸下来,外挂电池也可以固定安装在顶支撑结构的上侧处并能从顶支撑结构30上拆卸下来。用户在坐姿或者站姿状态使用头戴设备时,将外挂电池固定安装在后支撑结构20的后侧处,佩戴头戴设备后,外挂电池位于用户的头部后侧,可以起到平衡作用,减小了主机对作用在面部上的压力;用户需要在躺姿状态使用头戴设备时,将外挂电池从后支撑结构的后侧拆卸下来,并将外挂电池通过第二可拆连接结构固定安装在顶支撑结构的上侧处,佩戴头戴设备后,外挂电池位于用户的额头或者头顶处,远离用户的头部后侧,不影响用户在躺姿状态时使用头戴设备;本实用新型头戴设备解决了现有头戴设备的使用姿态单一的问题,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头戴设备的外挂电池安装在后支撑结构上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头戴设备的外挂电池安装在顶支撑结构上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头戴设备的顶支撑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10、主机;11、延伸臂;12、电连接件;13、滑道;131、上槽体;132、下槽体;133、连通槽;20、后支撑结构;21、后支撑件;211、插接孔;22、带体;30、顶支撑结构;31、支撑板;32、缓冲贴合件;321、避让槽;33、滑动结构;40、外挂电池;41、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至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头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头戴设备的外挂电池安装在后支撑结构上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头戴设备的外挂电池安装在顶支撑结构上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头戴设备的顶支撑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表述,图中只给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若本实用新型中涉及方向性指示,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则该方向性指示仅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若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图1、图2和图3可知,头戴设备包括主机10、分别连接在主机10上的后支撑结构20和顶支撑结构30,该后支撑结构20用于环设在用户的头部后侧处,该顶支撑结构30用于对用户的额头或者头顶部处形成支撑,还包括外挂电池40、连接在外挂电池40与主机10之间的电连接件12,在外挂电池40与后支撑结构20的后侧之间设有第一可拆连接结构,在外挂电池40与顶支撑结构30的上侧之间设有第二可拆连接结构。
由于在外挂电池40与后支撑结构20的后侧之间设有第一可拆连接结构,在外挂电池40与顶支撑结构30的上侧之间设有第二可拆连接结构,外挂电池40可以固定安装在后支撑结构20的后侧处并能从后支撑结构20上拆卸下来,外挂电池40也可以固定安装在顶支撑结构30的上侧处并能从顶支撑结构30上拆卸下来。用户在坐姿或者站姿状态使用头戴设备时,将外挂电池40固定安装在后支撑结构20的后侧处,佩戴头戴设备后,外挂电池40位于用户的头部后侧,可以起到平衡作用,减小了主机10对作用在面部上的压力;用户需要在躺姿状态使用头戴设备时,将外挂电池40从后支撑结构20的后侧拆卸下来,并将外挂电池40通过第二可拆连接结构固定安装在顶支撑结构30的上侧处,佩戴头戴设备后,外挂电池40位于用户的额头或者头顶处,远离用户的头部后侧,不影响用户在躺姿状态时使用头戴设备;本实用新型头戴设备解决了现有头戴设备的使用姿态单一的问题,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中,外挂电池40设置为弧形状,便于与后支撑结构20的后侧处、顶支撑结构30的上侧处紧密的贴合在一起。
具体的说,在外挂电池40的内圈面侧设有电源磁吸件,在后支撑结构20的后侧处设有后部磁吸件,在顶支撑结构30的上侧处设有顶部磁吸件,在电源磁吸件与后部磁吸件之间形成第一可拆连接结构,在电源磁吸件与顶部磁吸件之间形成第二可拆连接结构。为了避免外挂电池40脱落,将电源磁吸件、后部磁吸件以及顶部磁吸件设置为长条状,增大了电源磁吸件、后部磁吸件以及顶部磁吸件的面积,从而能够增大磁吸力;当然,也可以沿外挂电池4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电源磁吸件,对应的顶支撑结构30的上侧处的顶部磁吸件、在顶支撑结构30的上侧处的顶部磁吸件也间隔设置有多个。
通常,电源磁吸件为磁铁,该后部磁吸件、顶部磁吸件为铁磁性金属板或者与上述磁铁的磁极性相反的磁铁。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可拆连接结构、第二可拆连接结构是通过榫接的方式实现可拆连接的,例如,在外挂电池40上设有T形状、燕尾状的榫接槽,在后支撑结构20、顶支撑结构30上分别设有与榫接槽相适配的榫接头。
为了便于定位以及增强连接性能,在外挂电池40与后支撑结构20之间设有第一辅助连接结构,在外挂电池40与顶支撑结构30之间设有第二辅助连接结构,用于增强连接性能,还能起到定位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后支撑结构20包括与主机10间隔设置的后支撑件21、与后支撑件21固定连接的带体22,该带体2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主机10的相对两侧处,该后支撑件21是由泡棉、硅胶等软质材料制成;第一可拆连接结构设置在外挂电池40与带体22之间。
具体的说,在主机10的相对两侧处分别设有环扣结构,该带体22的两端处分别穿过对应侧的环扣结构,在带体22的两端处与对应侧的带体部分之间分别设有魔术贴,能够调节后支撑结构20与主机10之间的范围大小,适用于不同头围的用户。
通常,主机10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侧部处的两根延伸臂11,环扣结构设置在延伸臂11远离主机10的端部处,该环扣结构为长形通孔,或者在延伸臂11上设有凹槽,在凹槽的槽口处设有转轴,在转轴与槽体的槽底之间形成供带体22穿过的空间。
具体的说,在外挂电池40的内圈面上设有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卡扣41,对应的在带体22上下两侧处的后支撑件21上分别设有两个插接孔211,在两个卡扣41与两个插接孔211之间形成第一辅助连接结构,安装时,两个卡扣41分别插入对应的插接孔211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顶支撑结构30包括弧形状的支撑板31、固定安装在支撑板31的内侧面上的缓冲贴合件32,该缓冲贴合件32通常是由泡棉、硅胶等软质材料制成,该支撑板31的两端处分别连接在主机10上,该第二可拆连接结构设置在外挂电池40与支撑板31之间。
为了便于调节顶支撑结构30的位置,适用于不同头围的用户,在支撑板31的两端与主机10之间分别设有滑动连接机构,该滑动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主机10上的滑道13、滑动安装在滑道13内的滑动结构33,支撑板31的端部与滑动结构33固定连接。
由图3可知,滑动结构33包括与支撑板31的端部侧面固定连接的杆体、设置在杆体远离支撑板31的端部上的滑块,该滑块的外径大于杆体的外径;该滑道13为设置在主机10靠近支撑板31一侧的侧壁的内侧面上的凹槽,在凹槽的槽底上设有沿凹槽的延伸方向设置的长形通孔,该滑块设置在凹槽内,该杆体穿过长形通孔与滑块固定连接。具体的说,凹槽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上槽体131、与上槽体131间隔设置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下槽体132以及连接在上槽体131与下槽体132之间的连通槽133,既能在前后方向进行调节,又能在上下方向进行调节,使用非常方便,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该凹槽还可以设置为矩形波浪线状。
通常,滑动连接机构设置在支撑板31与延伸臂11之间,滑道13设置在延伸臂11的内侧壁上。
具体的说,缓冲贴合件32的宽度与支撑板31的宽度相适配,两个卡扣41之间的距离与支撑板31的宽度相适配,在缓冲贴合件32的相对两侧处对应两个卡扣41处分别设有避让槽321,在两个卡扣41与支撑板31的两侧边处之间形成第二辅助连接结构。安装后,两个卡扣41的卡接端分别卡在支撑板31的相对两侧处,避让槽321形成避让。
在本实用新型中,电连接件12为导线,并且该导线的第一端与主机10电连接,具体的说,是与主机10内部的主板电连接,在导线的第二端处设有插接头,对应的在外挂电池40上设有插接口,这样外挂电池40与电连接件12之间可拆卸,便于将外挂电池40与后支撑结构20、顶支撑结构30之间进行拆装,而且能够方便的对外挂电池40进行充电。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导线的第二端也可以直接与外挂电池40连接,做成不可拆卸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头戴设备,包括主机、分别连接在所述主机上的后支撑结构和顶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挂电池、连接在所述外挂电池与所述主机之间的电连接件,在所述外挂电池与所述后支撑结构的后侧之间设有第一可拆连接结构,在所述外挂电池与所述顶支撑结构的上侧之间设有第二可拆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挂电池设置为弧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挂电池的内圈面侧设有电源磁吸件,在所述后支撑结构的后侧处设有后部磁吸件,在所述顶支撑结构的上侧处设有顶部磁吸件,所述电源磁吸件与所述后部磁吸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可拆连接结构,所述电源磁吸件与所述顶部磁吸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可拆连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结构包括与所述主机间隔设置的后支撑件、与所述后支撑件固定连接的带体,所述带体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主机的相对两侧处;所述第一可拆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外挂电池与所述带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挂电池与所述后支撑结构之间设有第一辅助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辅助连接结构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外挂电池的内圈面上的两个卡扣、对应的设置在所述带体上下两侧处的所述后支撑件上的两个插接孔。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弧形状的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内侧面上的缓冲贴合件,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处分别连接在所述主机上,所述第二可拆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外挂电池与所述支撑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板的两端与所述主机之间分别设有滑动连接机构,所述滑动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机上的滑道、滑动安装在所述滑道内的滑动结构,所述支撑板的端部与所述滑动结构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结构包括与所述支撑板的端部侧面固定连接的杆体、设置在所述杆体远离所述支撑板的端部上的滑块,所述滑块的外径大于所述杆体的外径;所述滑道为设置在所述主机靠近所述支撑板一侧的侧壁的内侧面上的凹槽,在所述凹槽的槽底上设有沿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设置的长形通孔,所述滑块设置在凹槽内,所述杆体穿过所述长形通孔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上槽体、与所述上槽体间隔设置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下槽体以及连接在所述上槽体与所述下槽体之间的连通槽。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挂电池与所述顶支撑结构之间设有第二辅助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辅助连接结构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外挂电池的内圈面上的两个卡扣,两个所述卡扣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支撑板的宽度相适配;在所述缓冲贴合件上对应两个所述卡扣处分别设有避让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为导线,所述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机电连接,在所述导线的第二端处设有插接头在所述外挂电池上设有与所述插接头相适配的插接口。
CN202222598846.2U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头戴设备 Active CN2184130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8846.2U CN218413073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头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8846.2U CN218413073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头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13073U true CN218413073U (zh) 2023-01-31

Family

ID=84999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98846.2U Active CN218413073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头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130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20330A1 (zh) 耳机
CN218413073U (zh) 一种头戴设备
CN208337189U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充电装置及手持游戏机
CN111803791A (zh) 颈部按摩仪
CN215581640U (zh) 一种耳挂结构及耳挂式耳机
CN116381943A (zh) 一种vr头戴设备
CN210225686U (zh) 蓝牙耳机及蓝牙耳机组件
CN211379886U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CN214018917U (zh) 颈部按摩仪
CN220647733U (zh) 磁吸式电子产品支架
CN217445525U (zh) 一种医疗设备助听器精密零部件
CN214125498U (zh) 一种防丢失无线蓝牙耳机
CN215420714U (zh) 一种挂式耳机连接组件及耳机
CN211410583U (zh) 一种改善重度呼吸困难舒适度的改良氧气雾化面罩
CN219761288U (zh) 领夹蓝牙耳机
CN214912226U (zh) 一种具有警报装置的重症监护室用呼吸面罩
CN220173396U (zh) 一种耳机
CN216243402U (zh) 一种用于显示屏的支架及其显示屏组件
CN213029928U (zh) 可更换智能设备头盔
CN214125514U (zh) 一种自适应头戴式蓝牙耳机
CN219799895U (zh) 一种绑带后垫及头戴设备
CN218161894U (zh) 一种vr眼镜充电装置
CN219780316U (zh) 一种音频输入组件
CN219894887U (zh) 一种双屏智能手表
CN218603621U (zh) 蓝牙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