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09904U - 一种自换热蓄热式除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换热蓄热式除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09904U
CN218409904U CN202222786412.5U CN202222786412U CN218409904U CN 218409904 U CN218409904 U CN 218409904U CN 202222786412 U CN202222786412 U CN 202222786412U CN 218409904 U CN218409904 U CN 2184099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unt
deoxidization
pipe
heat
ja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8641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永彦
许永平
胡光辉
宋和圆
臧梦云
许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yungang Ruiche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yungang Ruiche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yungang Ruiche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yungang Ruiche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8641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099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099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099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氧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自换热蓄热式除氧器,包括除氧罐体、加料组件和进气组件,除氧罐体的内部安置有加料组件和进气组件,加料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加料管和第一分流管,加料管和第一分流管上均开设有漏料孔,进气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气管和第二分流管,以及连通在第二分流管上的第三分流管,第三分流管上固定嵌装有出气嘴。本实用新型,加料组件的设置便于将除氧的添加剂添加到除氧罐体中,从而便于除氧罐体进行除氧操作,实现除氧的操作,进气组件将蒸汽送入除氧罐体中,并使得蒸汽可以快速均匀的在除氧罐体内部的液面上,并在其上形成蒸汽饱和区,以便于实现有效的除氧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自换热蓄热式除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氧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换热蓄热式除氧器。
背景技术
除氧器用于除去溶解于给水的氧及其它气体,防止和降低锅炉给水管、省煤器和其它附属设备的腐蚀,除氧器为了保证温度可控性会与换热器一同连接,构成自换热式除氧器。
现阶段使用的除氧器,通常需要向罐体中的水里添加药剂、触媒等,然而添加药剂与除氧工作同步进行,药物无法快速散开会影响到除氧器的工作效率,此外,蒸汽也不便于快速均匀的分布在除氧罐中,不便于进行除氧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换热蓄热式除氧器,解决了药物无法快速散开会影响到除氧器的工作效率,此外,蒸汽也不便于快速均匀的分布在除氧罐中,不便于进行除氧操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换热蓄热式除氧器,包括除氧罐体、加料组件和进气组件,所述除氧罐体的内部安置有加料组件和进气组件,且加料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加料管和第一分流管,并且加料管和第一分流管上均开设有漏料孔,所述进气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气管和第二分流管,以及连通在第二分流管上的第三分流管,且第三分流管上固定嵌装有出气嘴。
进一步地,所述加料管一端贯穿除氧罐体的罐壁延伸到外部,且加料管位于除氧罐体内部腔体中的一段水平设置,并且第一分流管等间距分布在加料管位于除氧罐体内部腔体中的管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一端贯穿除氧罐体的罐壁延伸到外部,且进气管位于除氧罐体内部腔体中的一段水平设置,并且第二分流管等间距分布在进气管位于除氧罐体内部腔体中的管体上,所述第二分流管通过连接管与进气管连通,且第二分流管上连通的第三分流管等间距分布,并且第二分流管上的第三分流管从中间到两端逐渐变短,所述第三分流管上的出气嘴呈环形阵列、并等间距分布在第三分流管的管壁上,且第三分流管上等间距设置有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除氧罐体上设置的连接座上固定连接有换热器,且除氧罐体上贯穿式设置有溢流管,并且除氧罐体的下部设置有排水管、上部设置有排气管,除氧罐体下部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换热蓄热式除氧器,具备以下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加料组件的设置便于将除氧的添加剂添加到除氧罐体中,从而便于除氧罐体进行除氧操作,实现除氧的操作,进气组件将蒸汽送入除氧罐体中,并使得蒸汽可以快速均匀的在除氧罐体内部的液面上,并在其上形成蒸汽饱和区,以便于实现有效的除氧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加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出气嘴的剖视图。
图中:1、除氧罐体;101、连接座;102、排水管;103、溢流管;104、支撑座;105、排气管;2、换热器;3、加料组件;301、加料管;302、第一分流管;303、漏料孔;4、进气组件;401、进气管;402、连接管;403、第二分流管;404、第三分流管;4041、出气嘴;4042、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自换热蓄热式除氧器,包括除氧罐体1、加料组件3和进气组件4,除氧罐体1的内部安置有加料组件3和进气组件4,加料组件3的设置便于将除氧的添加剂添加到除氧罐体1中,从而便于除氧罐体1进行除氧操作,实现除氧的操作,进气组件4将蒸汽送入除氧罐体1中,并使得蒸汽可以快速均匀的在除氧罐体1内部的液面上,便于稳定的使用,且加料组件3包括相互连通的加料管301和第一分流管302,并且加料管301和第一分流管302上均开设有漏料孔303,利用第一分流管302将添加剂均匀的加入到除氧罐体1中,以便于添加剂的利用效率,方便使用,同时漏料孔303便于将添加剂排出,从而将添加剂加入到除氧罐体1中,进气组件4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气管401和第二分流管403,以及连通在第二分流管403上的第三分流管404,且第三分流管404上固定嵌装有出气嘴4041,通过进气管401将蒸汽输送到第二分流管403和第三分流管404中,并利用出气嘴4041将蒸汽排出,同时第三分流管404插入到除氧罐体1内部的液面下,使得蒸汽可以穿过液面并在其上形成蒸汽饱和区,以便于实现除氧的操作。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料管301一端贯穿除氧罐体1的罐壁延伸到外部,且加料管301位于除氧罐体1内部腔体中的一段水平设置,并且第一分流管302等间距分布在加料管301位于除氧罐体1内部腔体中的管体上,便于实现添加剂稳定的添加,同时使其在添加过程中实现均匀的分布操作,便于使用,提升添加剂的利用效率。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气管401一端贯穿除氧罐体1的罐壁延伸到外部,且进气管401位于除氧罐体1内部腔体中的一段水平设置,并且第二分流管403等间距分布在进气管401位于除氧罐体1内部腔体中的管体上,第二分流管403通过连接管402与进气管401连通,实现第二分流管403与进气管401之间稳定的连通,从而做到蒸汽稳定的输送,便于使用,且第二分流管403上连通的第三分流管404等间距分布,并且第二分流管403上的第三分流管404从中间到两端逐渐变短,进气管401以及其上的第二分流管403和第三分流管404一同配合使用,实现蒸汽均匀的分布以及输送,第三分流管404上的出气嘴4041呈环形阵列、并等间距分布在第三分流管404的管壁上,且第三分流管404上等间距设置有挡板4042,出气嘴4041便于将第三分流管404中的蒸汽排出,同时设置的挡板4042的设置便于拦挡在出气嘴4041上,在出气嘴4041排出蒸汽后,气泡会受到挡板4042的拦挡,并从挡板4042的周边向上流动,确保均匀的排放蒸汽,以便于蒸汽的均匀分布。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除氧罐体1上设置的连接座101上固定连接有换热器2,换热器2用于进行余热的回收利用,提升热能的利用效率,并保证除氧罐体1中的温度维持在适合除氧的温度范围内,以便于提升除氧的效率,且除氧罐体1上贯穿式设置有溢流管103,溢流管103的设置便于维持除氧罐体1内部液位,使其除氧罐体1可以稳定的运行使用,并且除氧罐体1的下部设置有排水管102、上部设置有排气管105,排水管102的设置便于排出除氧罐体1中液体,排气管105便于排出除氧罐体1中多余的气体,同时维持除氧罐体1内部气压维持在方便除氧的气压范围内,确保有效的除氧操作,除氧罐体1下部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04,利用支撑座104将整个除氧罐体1稳定的支撑安置在使用位置处进行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自换热蓄热式除氧器,包括除氧罐体(1)、加料组件(3)和进气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罐体(1)的内部安置有加料组件(3)和进气组件(4),且加料组件(3)包括相互连通的加料管(301)和第一分流管(302),并且加料管(301)和第一分流管(302)上均开设有漏料孔(303),所述进气组件(4)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气管(401)和第二分流管(403),以及连通在第二分流管(403)上的第三分流管(404),且第三分流管(404)上固定嵌装有出气嘴(40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换热蓄热式除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管(301)一端贯穿除氧罐体(1)的罐壁延伸到外部,且加料管(301)位于除氧罐体(1)内部腔体中的一段水平设置,并且第一分流管(302)等间距分布在加料管(301)位于除氧罐体(1)内部腔体中的管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换热蓄热式除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401)一端贯穿除氧罐体(1)的罐壁延伸到外部,且进气管(401)位于除氧罐体(1)内部腔体中的一段水平设置,并且第二分流管(403)等间距分布在进气管(401)位于除氧罐体(1)内部腔体中的管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换热蓄热式除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流管(403)通过连接管(402)与进气管(401)连通,且第二分流管(403)上连通的第三分流管(404)等间距分布,并且第二分流管(403)上的第三分流管(404)从中间到两端逐渐变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换热蓄热式除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分流管(404)上的出气嘴(4041)呈环形阵列、并等间距分布在第三分流管(404)的管壁上,且第三分流管(404)上等间距设置有挡板(404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换热蓄热式除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罐体(1)上设置的连接座(101)上固定连接有换热器(2),且除氧罐体(1)上贯穿式设置有溢流管(103),并且除氧罐体(1)的下部设置有排水管(102)、上部设置有排气管(105),除氧罐体(1)下部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04)。
CN202222786412.5U 2022-10-22 2022-10-22 一种自换热蓄热式除氧器 Active CN2184099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86412.5U CN218409904U (zh) 2022-10-22 2022-10-22 一种自换热蓄热式除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86412.5U CN218409904U (zh) 2022-10-22 2022-10-22 一种自换热蓄热式除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09904U true CN218409904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03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86412.5U Active CN218409904U (zh) 2022-10-22 2022-10-22 一种自换热蓄热式除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099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409904U (zh) 一种自换热蓄热式除氧器
CN217780752U (zh) 制氢设备
CN207831326U (zh) 一种带有折流板式热交换器的锅炉
CN217210466U (zh) 一种用于高温差管板焊接式绕管式换热器
CN212537802U (zh) 一种废热、废水回收装置
CN210237180U (zh) 一种用于除氧器的排汽回收装置
CN102353196A (zh) 一种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的冷却供水系统
CN206369489U (zh) 二次蒸汽的换热器
CN215446418U (zh) 一种无塔除氧器
CN216203722U (zh) 内置喷雾式热网加热器
CN212334715U (zh) 一种富含高性能填料的高级氧化处理装置
WO2023231068A1 (zh) 一种锅炉烟气处理装置
CN212719689U (zh) 一种锅炉智能补水装置
CN213872885U (zh) 一种排管式热网加热器
CN214861270U (zh) 一种精馏釜
CN213956067U (zh) 一种新型导热换热器
CN215259908U (zh) 一种用于降低烟温的循环冷却水系统
CN213425072U (zh) 一种一体式口琴管结构液冷板
CN215174964U (zh) 一种带内置喷嘴结构的热力除氧器
CN201093887Y (zh) 换热器汽水混合消声装置
CN212328323U (zh) 回转式活性炭立式再生炉
CN214115606U (zh) 一种转炉蒸发冷却器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109678305A (zh) 一种污泥处理系统及其污泥处理工艺方法
CN218820470U (zh) 一种锅炉余热再利用装置
CN214653628U (zh) 一种立式重整反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