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08798U - 一种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08798U
CN218408798U CN202221585565.7U CN202221585565U CN218408798U CN 218408798 U CN218408798 U CN 218408798U CN 202221585565 U CN202221585565 U CN 202221585565U CN 218408798 U CN218408798 U CN 2184087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pipe
plate
lifting
clamping seat
concrete in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8556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艳兵
田�健
杨晓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hemical Engineering No9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hemical Engineering No9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hemical Engineering No9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hemical Engineering No9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8556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087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087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087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属于混凝土喷浆技术领域;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对喷射管进行夹持,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包括:底板、支撑座、安装槽、调节部、连接板、下夹持座、上夹持座、夹持弹簧和限位板;通过将上夹持座和下夹持座将喷射管进行夹持,以实现喷射管的振动将作用在本产品上,避免使用者手持喷射管,喷射管产生的振动直接作用在使用者的情况发生,从而降低使用者受到的冲击,避免了使用者受到伤害,进而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通过使呈半球形的调节部嵌入呈碗形的安装槽内,以实现调节部在安装槽内转动,从而实现下夹持座和上夹持座能够向任意方向移动,进而使喷射管能够朝多角度喷浆。

Description

一种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喷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针对在粉质黏土及风化岩石地质条件下深基坑开挖工程,为了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采用“挂网喷面+排水”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中其中一个工序为将喷射管与混凝土泵车相连通,并使混凝土泵车通过操作臂带动喷射管移动,然后通过喷射管将混凝土喷射在边坡的表面上。当喷射管与混凝土泵车相连通时,为保持混凝土从喷射管内顺利喷出,应使喷射管保持直线状态;当喷射管正式使用时,喷射管将产生振动,如果使用者直接拿持喷射管,喷射管产生的振动将直接作用在使用者上,从而容易导致使用者受到伤害。尤其是当对边坡表面角落进行喷浆时,为了减少混凝土泵车的操作臂移动次数,使用者不可避免的使喷射管发生弯曲,并使喷射管朝着边坡表面角落进行喷浆,此时在喷射管内的混凝土将与喷射管的内壁产生激烈的撞击,进一步增大喷射管振动幅度,同时增大了对使用者冲击,进而增大使用者受到伤害的几率,降低了产品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喷射管正式使用时,喷射管将产生振动,如果使用者直接拿持喷射管,喷射管产生的振动将直接作用在使用者上,从而容易导致使用者受到伤害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采用将上夹持座和下夹持座将喷射管进行夹持,以实现喷射管的振动将作用在本产品上,避免使用者手持喷射管,喷射管产生的振动直接作用在使用者的情况发生,从而降低使用者受到的冲击,避免了使用者受到伤害,进而提升产品使用体验的效果。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对喷射管进行夹持,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包括:底板、支撑座、安装槽、调节部、连接板、下夹持座、上夹持座、夹持弹簧和限位板;支撑座设置在底板的顶部;安装槽呈碗形,安装槽设置在支撑座的顶壁上;调节部呈半球形,调节部嵌入安装槽内;连接板与调节部相连接;下夹持座的顶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下夹持座与连接板相连接;上夹持座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上夹持座位于下夹持座的上方,且第二定位槽与第一定位槽相对;两个夹持弹簧的一端与下夹持座相连接,且两个夹持弹簧的另一端与上夹持座相连接;限位板呈L形,四个限位板固定在支撑座的侧壁上,且限位板位于连接板的上方;其中,喷射管同时嵌入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内。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还包括:复位杆、接触头和复位弹簧;复位杆呈T形,复位杆穿过限位板;接触头呈半球形,接触头与复位杆相连接,且接触头与连接板相贴合;复位弹簧套装在复位杆的外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接触头相连接,且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板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还包括:限位杆和定位板;限位杆穿过上夹持座,限位杆与下夹持座相连接,且夹持弹簧套装在限位杆的外侧;定位板与限位杆相连接,且定位板位于上夹持座的上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还包括:把手;把手与上夹持座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还包括:升降箱、丝杠、升降板和升降杆;升降箱为中空腔体,升降箱固定在底板上,且升降箱位于下夹持座的下方;丝杠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丝杆嵌入升降箱内,且丝杠与升降箱转动连接;升降板内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内螺纹,升降板嵌入升降箱内,升降板的螺纹孔套装在丝杠的外侧;升降杆的一端与升降板相连接,升降板的另一端穿过升降箱的顶部,且升降杆与下夹持座相连接;其中,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适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还包括:第一锥齿轮、传动轴和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套装在丝杠的外侧;传动轴穿过升降箱的侧壁,且传动轴与升降箱转动连接;第二锥齿轮套装在传动轴的外侧,且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还包括:手轮;手轮套装在传动轴的外侧,且手轮位于升降箱的外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还包括:移动槽;至少两个移动槽设置在升降箱相对的两内壁上,且升降板嵌入两个移动槽内;其中,两个移动槽位于第一锥齿轮的上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还包括:万向滚轮;四个万向滚轮与底板的底部相连接;其中,万向滚轮为自锁式万向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通过将上夹持座和下夹持座将喷射管进行夹持,以实现喷射管的振动将作用在本产品上,避免使用者手持喷射管,喷射管产生的振动直接作用在使用者的情况发生,从而降低使用者受到的冲击,避免了使用者受到伤害,进而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而且,通过使呈半球形的调节部嵌入呈碗形的安装槽内,以实现调节部在安装槽内转动,从而实现下夹持座和上夹持座能够向任意方向移动,进而使喷射管能够朝多角度喷浆,以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2.当调节部在安装槽内转动时,连接板也将发生转动,由于限位板通过复位弹簧对接触头进行压紧,因此连接板翘起的一端将压缩复位弹簧,此时复位弹簧将压紧连接板,避免调节部从安装槽内脱离。
3.通过将限位杆穿过上夹持座,将限位杆与下夹持座相连接,并将夹持弹簧套装在限位杆的外侧,以实现下夹持座对限位杆进行支撑,同时,可实现上夹持座沿着限位杆移动,避免上夹持座在移动时发生偏移。通过将定位板与限位杆相连接,并使定位板位于上夹持座的上方,以避免上夹持座从限位杆上脱离。
4.通过将把手与上夹持座相连接,以实现使用者通过把手拉动上夹持座,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5.先将喷射管嵌入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内,当准备调节喷射管喷射的高度时,转动丝杠,使丝杠带动升降板和升降杆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上夹持座和喷射管上下移动,进而调节喷射管的喷射高度,以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6.通过将传动轴穿过升降箱的侧壁,并使传动轴与升降箱转动连接,以实现升降箱对传动轴进行支撑,并可实现传动轴在升降箱内转动;通过将第一锥齿轮套装在丝杠的外侧,将第二锥齿轮套装在传动轴的外侧,并使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以实现转动传动轴时,传动轴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带动丝杠转动,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7.通过将手轮套装在传动轴的外侧,并使手轮位于升降箱的外侧,以实现通过手轮带动传动轴转动,从而降低转动传动轴的难度,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8.通过将至少两个移动槽设置在升降箱相对的两内壁上,将升降板嵌入两个移动槽内,以实现升降板在两个移动槽内移动,从而防止升降板在移动时发生偏移,进而提升喷射管上下移动的稳定性;同时,通过使升降板在移动槽内移动,以限制升降板的移动距离,而且,通过使两个移动槽位于第一锥齿轮的上方,以避免升降板与第一锥齿轮发生干涉,从而防止升降板和第一锥齿轮发生损坏。
9.通过将四个万向滚轮与底板的底部相连接,以实现产品通过四个万向滚轮向任意方向移动;通过将万向滚轮设置为自锁式万向滚轮,以实现当不移动产品,通过万向滚轮的自锁性,将产品固定在某处,以提升产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喷射管,11底板,12支撑座,13调节部,14连接板,15下夹持座,16第一定位槽,17上夹持座,18第二定位槽,19夹持弹簧,20限位板,21复位杆,22接触头,23复位弹簧,24限位杆,25定位板,26把手,27升降箱,28丝杠,29升降板,30升降杆,31第一锥齿轮,32传动轴,33第二锥齿轮,34手轮,35移动槽,36万向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和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一种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如图1至图3所示,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对喷射管10进行夹持,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包括:底板11、支撑座12、安装槽、调节部13、连接板14、下夹持座15、上夹持座17、夹持弹簧19和限位板20;支撑座12设置在底板11的顶部;安装槽呈碗形,安装槽设置在支撑座12的顶壁上;调节部13呈半球形,调节部13嵌入安装槽内;连接板14与调节部13相连接;下夹持座15的顶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16,下夹持座15与连接板14相连接;上夹持座17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18,上夹持座17位于下夹持座15的上方,且第二定位槽18与第一定位槽16相对;两个夹持弹簧19的一端与下夹持座15相连接,且两个夹持弹簧19的另一端与上夹持座17相连接;限位板20呈L形,四个限位板20固定在支撑座12的侧壁上,且限位板20位于连接板14的上方;其中,喷射管10同时嵌入第一定位槽16和第二定位槽18内。
通过将支撑座12设置在底板11的顶部,将呈碗形的安装槽设置在支撑座12的顶壁上,并将调节部13嵌入安装槽内,以实现调节部13能够在安装槽内转动;通过将连接板14与调节部13相连接,并将下夹持座15与连接板14相连接,以实现调节部13、连接板14和下夹持座15同步转动。通过将两个夹持弹簧19的一端与下夹持组相连接,将两个夹持弹簧19的另一端与上夹持座17相连接,以实现通过夹持弹簧19将上夹持座17和下夹持座15相连接,同时,将喷射管10同时嵌入第一定位槽16和第二定位槽18,以实现下夹持座15和上夹持座17将喷射管10夹持,从而提升喷射管10的稳定性;通过将四个呈L形的限位板20固定在支撑座12的侧壁上,并使限位板20位于连接板14的上方,以实现连接板14在限位板20的下方移动,从而避免调节部13从安装槽内脱离。
在具体使用产品时,向上拉动上夹持座17,以增大上夹持座17与下夹持座15之间的距离,此时夹持弹簧19处被拉伸的状态;然后将喷射管10嵌入第一定位槽16和第二定位槽18之间,同时松开上夹持座17,此时夹持弹簧19复位,并带动上夹持座17向下移动,以实现上夹持座17和下夹持座15配合将喷射管10夹紧。当喷射管10对边坡表面进行混凝土喷浆时,喷射管10将产生振动,由于上夹持座17和下夹持座15将喷射管10进行夹持,因此喷射管10的振动将作用在产品上。如果使用者需要调节喷射管10的喷浆方向,使用者只需转动连接板14,以使调节部13在安装槽内转动,从而使下夹持座15、上夹持座17和喷射管10转动预定角度(喷射管10为软管,不影响转动)。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上夹持座17和下夹持座15将喷射管10进行夹持,以实现喷射管10的振动将作用在本产品上,避免使用者手持喷射管10,喷射管10产生的振动直接作用在使用者的情况发生,从而降低使用者受到的冲击,避免了使用者受到伤害,进而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而且,通过使呈半球形的调节部13嵌入呈碗形的安装槽内,以实现调节部13在安装槽内转动,从而实现下夹持座15和上夹持座17能够向任意方向移动,进而使喷射管10能够朝多角度喷浆,以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喷射管10与混凝土泵车相连通,且混凝土泵车通过操作臂带动喷射管10移动。
具体地,当下夹持座15、上夹持座17对喷射管10进行夹持时,应挑选喷射管10较硬的位置(喷射管10的连接处或喷射管10的端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还包括:复位杆21、接触头22和复位弹簧23;复位杆21呈T形,复位杆21穿过限位板20;接触头22呈半球形,接触头22与复位杆21相连接,且接触头22与连接板14相贴合;复位弹簧23套装在复位杆21的外侧,复位弹簧23的一端与接触头22相连接,且复位弹簧23的另一端与限位板20相连接。
通过将复位杆21穿过限位板20,将呈半球形的接触头22与复位杆21相连接,以实现复位杆21和接触头22同步移动,同时,将接触头22与连接板14相贴合,以实现接触头22将连接板14压紧;同时,通过将复位弹簧23套装在复位杆21的外侧,将复位弹簧23的一端与接触头22相连接,并将复位弹簧23的另一端与限位板20相连接,以实现限位板20通过复位弹簧23对接触头22进行压紧。采用上述结构,当调节部13在安装槽内转动时,连接板14也将发生转动,由于限位板20通过复位弹簧23对接触头22进行压紧,因此连接板14翘起的一端将压缩复位弹簧23,此时复位弹簧23将压紧连接板14,避免调节部13从安装槽内脱离。
具体地,当连接板14顺时针转动时,连接板14左端向上转动,以压缩位于左侧的复位弹簧23,从而避免调节部13从安装槽内脱离。当准备使恢复原位时,卸去对连接板14的作用力,复位弹簧23带动连接板14转动,使连接板14保持水平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还包括:限位杆24和定位板25;限位杆24穿过上夹持座17,限位杆24与下夹持座15相连接,且夹持弹簧19套装在限位杆24的外侧;定位板25与限位杆24相连接,且定位板25位于上夹持座17的上方。
通过将限位杆24穿过上夹持座17,将限位杆24与下夹持座15相连接,并将夹持弹簧19套装在限位杆24的外侧,以实现下夹持座15对限位杆24进行支撑,同时,可实现上夹持座17沿着限位杆24移动,避免上夹持座17在移动时发生偏移。通过将定位板25与限位杆24相连接,并使定位板25位于上夹持座17的上方,以避免上夹持座17从限位杆24上脱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还包括:把手26;把手26与上夹持座17相连接。
通过将把手26与上夹持座17相连接,以实现使用者通过把手26拉动上夹持座17,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还包括:升降箱27、丝杠28、升降板29和升降杆30;升降箱27为中空腔体,升降箱27固定在底板11上,且升降箱27位于下夹持座15的下方;丝杠28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丝杆嵌入升降箱27内,且丝杠28与升降箱27转动连接;升降板29内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内螺纹,升降板29嵌入升降箱27内,升降板29的螺纹孔套装在丝杠28的外侧;升降杆30的一端与升降板29相连接,升降板29的另一端穿过升降箱27的顶部,且升降杆30与下夹持座15相连接;其中,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适配。
通过将升降箱27设置为中空腔体,以实现升降箱27内有容纳空间,并将升降箱27固定在底板11上,以实现底板11对升降箱27进行支撑;通过将丝杠28嵌入升降箱27内,将丝杠28与升降箱27转动连接,以实现升降箱27对丝杠28进行支撑,并可实现丝杠28在升降箱27内转动;通过将升降板29的螺纹孔套装在丝杠28的外侧,以实现当丝杠28转动时,丝杠28带动升降板29上下移动;通过将升降杆30的一端与升降板29相连接,使升降板29的另一端穿过升降箱27的顶部,并使升级过按与下夹持座15相连接,以实现升降杆30与升降板29同步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下夹持座15上下移动。采用上述结构,先将喷射管10嵌入第一定位槽16和第二定位槽18内,当准备调节喷射管10喷射的高度时,转动丝杠28,使丝杠28带动升降板29和升降杆30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上夹持座17和喷射管10上下移动,进而调节喷射管10的喷射高度,以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升降箱27的侧壁上设置有箱门,以便于使用者通过箱门开启升降箱27,从而便于对升降箱27内部件进行装配及更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还包括:第一锥齿轮31、传动轴32和第二锥齿轮33;第一锥齿轮31套装在丝杠28的外侧;传动轴32穿过升降箱27的侧壁,且传动轴32与升降箱27转动连接;第二锥齿轮33套装在传动轴32的外侧,且第二锥齿轮33与第一锥齿轮31相啮合。
通过将传动轴32穿过升降箱27的侧壁,并使传动轴32与升降箱27转动连接,以实现升降箱27对传动轴32进行支撑,并可实现传动轴32在升降箱27内转动;通过将第一锥齿轮31套装在丝杠28的外侧,将第二锥齿轮33套装在传动轴32的外侧,并使第二锥齿轮33与第一锥齿轮31相啮合,以实现转动传动轴32时,传动轴32通过第一锥齿轮31和第二锥齿轮33带动丝杠28转动,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还包括:手轮34;手轮34套装在传动轴32的外侧,且手轮34位于升降箱27的外侧。
通过将手轮34套装在传动轴32的外侧,并使手轮34位于升降箱27的外侧,以实现通过手轮34带动传动轴32转动,从而降低转动传动轴32的难度,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传动轴32也可直接与电机相连接,并将电机固定在底板11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还包括:移动槽35;至少两个移动槽35设置在升降箱27相对的两内壁上,且升降板29嵌入两个移动槽35内;其中,两个移动槽35位于第一锥齿轮31的上方。
通过将至少两个移动槽35设置在升降箱27相对的两内壁上,将升降板29嵌入两个移动槽35内,以实现升降板29在两个移动槽35内移动,从而防止升降板29在移动时发生偏移,进而提升喷射管10上下移动的稳定性;同时,通过使升降板29在移动槽35内移动,以限制升降板29的移动距离,而且,通过使两个移动槽35位于第一锥齿轮31的上方,以避免升降板29与第一锥齿轮31发生干涉,从而防止升降板29和第一锥齿轮31发生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还包括:万向滚轮36;四个万向滚轮36与底板11的底部相连接;其中,万向滚轮36为自锁式万向滚轮36。
通过将四个万向滚轮36与底板11的底部相连接,以实现产品通过四个万向滚轮36向任意方向移动;通过将万向滚轮36设置为自锁式万向滚轮36,以实现当不移动产品,通过万向滚轮36的自锁性,将产品固定在某处,以提升产品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所述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对喷射管进行夹持,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包括:
底板;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顶部;
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呈碗形,所述安装槽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顶壁上;
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呈半球形,所述调节部嵌入所述安装槽内;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调节部相连接;
下夹持座,所述下夹持座的顶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下夹持座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接;
上夹持座,所述上夹持座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所述上夹持座位于所述下夹持座的上方,且所述第二定位槽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相对;
夹持弹簧,两个所述夹持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下夹持座相连接,且两个所述夹持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夹持座相连接;
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呈L形,四个所述限位板固定在所述支撑座的侧壁上,且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上方;
其中,所述喷射管同时嵌入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还包括:
复位杆,所述复位杆呈T形,所述复位杆穿过所述限位板;
接触头,所述接触头呈半球形,所述接触头与所述复位杆相连接,且所述接触头与所述连接板相贴合;
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装在所述复位杆的外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接触头相连接,且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板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还包括:
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穿过所述上夹持座,所述限位杆与所述下夹持座相连接,且所述夹持弹簧套装在所述限位杆的外侧;
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所述限位杆相连接,且所述定位板位于所述上夹持座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还包括:
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上夹持座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还包括:
升降箱,所述升降箱为中空腔体,所述升降箱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升降箱位于所述下夹持座的下方;
丝杠,所述丝杠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丝杠嵌入所述升降箱内,且所述丝杠与所述升降箱转动连接;
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内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升降板嵌入所述升降箱内,所述升降板的螺纹孔套装在所述丝杠的外侧;
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板相连接,所述升降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升降箱的顶部,且所述升降杆与所述下夹持座相连接;
其中,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还包括:
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套装在所述丝杠的外侧;
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升降箱的侧壁,且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升降箱转动连接;
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套装在所述传动轴的外侧,且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还包括:
手轮,所述手轮套装在所述传动轴的外侧,且所述手轮位于所述升降箱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还包括:
移动槽,至少两个所述移动槽设置在所述升降箱相对的两内壁上,且所述升降板嵌入两个所述移动槽内;
其中,两个所述移动槽位于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还包括:
万向滚轮,四个所述万向滚轮与所述底板的底部相连接;
其中,所述万向滚轮为自锁式万向滚轮。
CN202221585565.7U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 Active CN2184087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85565.7U CN218408798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85565.7U CN218408798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08798U true CN218408798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09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85565.7U Active CN218408798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087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93653C (en) Soil working device
CN218408798U (zh) 一种混凝土喷射管辅助夹持支架
CN109648699A (zh) 一种混凝土小预制构件自动化翻转脱模码垛机构
CN209737946U (zh) 一种混凝土小预制构件自动化翻转脱模码垛机构
CN214836090U (zh) 一种沿海地区深厚软土地基施工用冲击钻机
CN208775664U (zh) 一种混凝土振动给料机
CN215292332U (zh) 一种电动打桩机
CN112571646B (zh) 一种环保加气砖切割系统
CN212477722U (zh) 一种沉击深度可控的建筑打桩机
CN211322800U (zh) 一种自动化锤面设备
CN218970006U (zh) 一种取桩打桩一体机
CN218933101U (zh) 一种便于连续操作的打桩装置
CN213580328U (zh) 一种混凝土新型振实装置
CN212563074U (zh) 一种建筑用电子打桩定位装置
KR20110000350U (ko) 이랑 형성용 진동 배토기
CN220889305U (zh) 一种人防门门框安装用支撑装置
CN217711612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施工支架
CN114414466B (zh) 一种混凝土振捣密实度监测装置
CN219364606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建筑工程用打桩装置
CN217925714U (zh) 一种多角度转动打桩结构
CN219793913U (zh) 一种建筑工程打桩装置
CN218855085U (zh) 一种混凝土生产用清理装置
CN212561514U (zh) 一种建筑工程打桩装置
CN219404718U (zh) 一种管桩桩头移动切割装置
CN219386238U (zh) 一种农田沟渠挡水分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