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96854U - 拆卸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拆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96854U
CN218396854U CN202222961235.XU CN202222961235U CN218396854U CN 218396854 U CN218396854 U CN 218396854U CN 202222961235 U CN202222961235 U CN 202222961235U CN 218396854 U CN218396854 U CN 2183968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te
traction
shaf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dismoun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612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鹏涛
曾毅
贾少雄
陈真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612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968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968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968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拆卸装置。拆卸装置包括底座和牵拉件,底座上设有固定位以及位于固定位一侧的安装位。固定位用于固定下模头。牵拉件可滑动地设置于安装位上。牵拉件上设有滑槽,滑槽用于穿设紧固件,紧固件用于连接牵拉件与上模头。滑槽被配置为:在牵拉件沿第一方向运动的情况下使紧固件产生沿第二方向的运动分量。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上述拆卸装置在拆卸挤压头时,一方面,使用比较方便,降低了挤压头的打开难度;另一方面,只需要一人操作即可,减少了人力成本;再一方面,整个拆卸过程安全可控,降低了挤压头拆卸的安全风险。

Description

拆卸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挤压头拆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涂布是电池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主要应用在电池的极片制作中。极片制作中的涂布,是指涂布设备将制作好的糊状粘稠浆料均匀地、连续或间断地涂布在极片上的过程。
其中,挤压头是涂布设备中比较关键的部件,挤压头决定了涂布的均匀性和精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同种类电池的工艺不同,因此需要对挤压头进行更换,在更换时需要通过两个人配合将挤压头打开进行清洗。然而,上述打开挤压头的方式,不仅复杂,而且增加了人力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拆卸装置,能够降低挤压头的打开难度,减少人力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拆卸挤压头的拆卸装置,挤压头包括相互盖合的上模头和下模头。
拆卸装置包括底座和牵拉件,底座上设有固定位以及位于固定位一侧的安装位。固定位用于固定下模头。牵拉件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安装位上。牵拉件上设有滑槽,滑槽用于穿设紧固件,紧固件用于连接牵拉件与上模头。滑槽被配置为:在牵拉件沿第一方向运动的情况下使紧固件产生沿第二方向的运动分量,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可滑动的牵拉件和用于固定下模头的固定位,同时在牵拉件上设置滑槽。这样,在拆卸挤压头前,将下模头固定在固定位上,将上模头通过紧固件与牵拉件连接,并且紧固件穿设于滑槽中。在拆卸挤压头时,使牵拉件沿第一方向滑动,牵拉件在滑动的同时,驱使紧固件沿滑槽在第二方向上滑动,以使紧固件牵拉上模头从下模头上分离。上述拆卸装置在拆卸挤压头时,一方面,拆卸装置使用比较方便,降低了挤压头的打开难度;另一方面,只需要一人操作即可,减少了人力成本;再一方面,整个拆卸过程安全可控,降低了挤压头拆卸的安全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槽包括第一滑槽段和第二滑槽段。第一滑槽段和第二滑槽段连通,第一滑槽段的延伸方向、第二滑槽段的延伸方向以及第一方向两两相交。这样,一方面,使滑槽的结构简单,降低了滑槽的制造难度;另一方面,可以使紧固件的滑动轨迹与上模头打开的轨迹相匹配,便于上模头与下模头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槽段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滑槽段的延伸方向之间形成角度,该角度大于90°且小于180°。这样,一方面,便于紧固件从第一滑槽段向第二滑槽段中滑动;另一方面,可以使紧固件的滑动轨迹与上模头打开的轨迹相匹配,便于上模头与下模头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滑槽段的数量为多个,各第二滑槽段均与第一滑槽段连通,且各第二滑槽段相互平行设置。这样,可以将上模头的多个连接点与牵拉件连接,并且用于连接的多个紧固件可以在对应的第二滑槽段中滑动,从而使牵拉件对上模头的牵拉力更均匀,便于上模头与下模头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牵拉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滑动部和牵拉部,滑动部可滑动地设置于安装位上,滑槽设于牵拉部上。这样,可以使牵拉件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拆卸装置还包括牵引轴,牵引轴与滑动部转动连接。牵引轴被配置为:牵引轴转动并带动滑动部沿第一方向滑动。这样,可以通过转动牵引轴,来带动滑动部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牵引轴上设置有齿轮,滑动部上设置有与齿轮相配合的齿条。这样,可以使牵引轴和滑动部之间的力矩传递更稳定以及力矩传递效果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拆卸装置还包括传动组件和手动轮,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机构以及连接在传动机构上的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出轴远离传动机构的一端与牵引轴连接。手动轮连接于输入轴远离传动机构的一端。这样,可以转动手动轮,从而使牵引件在底座上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机构为蜗轮蜗杆机构。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传动机构结构简单,另一方面,可以使传动机构的力矩传递效果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牵拉件、牵引轴和输出轴的数量均为两个。
其中,两个输出轴分别位于传动机构的相对两侧。两个牵引轴分别位于传动机构的相对两侧,且分别与两个输出轴对应连接。两个牵拉件分别位于传动机构的相对两侧,且分别与两个牵引轴对应连接。这样,可以使牵拉件对上模头的牵拉力更均匀,便于上模头与下模头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拆卸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设于底座远离牵拉件的一侧,支撑架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有滑轮。这样,可以使拆卸装置便于移动,使拆卸装置使用更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上还设有排水孔,底座远离牵拉件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与排水孔连通。这样,可以在拆卸装置上对挤压头进行清洗,使拆卸装置的使用功能更丰富。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拆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滑槽段和第二滑槽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拆卸装置打开挤压头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拆卸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图4的侧视图;
图7为图5中Ⅰ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拆卸装置;10-底座;11-安装位;12-固定位;121-装配孔;20-牵拉件;21-滑动部;211-齿条;22-牵拉部;221-滑槽;2211-第一滑槽段;2212-第二滑槽段;30-牵引轴;31-齿轮;40-传动组件;41-传动机构;411-主动件;412-从动件;42-输入轴;43-输出轴;50-手动轮;60-支撑架;70-滑轮;80-排水管;90-装配座;2-紧固件;3-挤压头;31’-上模头;32’-下模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涂布是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也是直接影响电池安全性、容量和一致性等各项性能的关键工序。涂布就是将制作好的电池浆料均匀地、连续或间断地涂布在基材(铝箔或铜箔)上,保证各个涂布位置的厚度一致性,并将涂布厚度控制在工艺要求的公差范围内。
其中,挤压头是涂布设备中比较关键的部件,挤压头决定了涂布的均匀性和精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同种类电池的工艺不同,因此需要对挤压头进行更换,在更换时还需要对挤压头进行清洗。目前对挤压头更换主要通过人工方式进行,示例性的,在更换时需要通过两个人配合将挤压头打开,一个人按压下模头,另一人拔(抬)上模头,由于挤压头内部腔体有浆料,存在一定的吸附力,人员要使用很大的力气才能将其打开。这种打开挤压头的方式,不仅复杂、困难,而且耗费人力,导致人力成本增加,此外还存在人员安全问题。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申请人研究发现,通过设计一种拆卸装置,在底座上设置可滑动的牵拉件和用于固定下模头的固定位,同时在牵拉件上设置滑槽。这样,在拆卸挤压头前,将下模头固定在固定位上,将上模头通过紧固件与牵拉件连接,并且紧固件穿设于滑槽中。在拆卸挤压头时,使牵拉件沿第一方向滑动,牵拉件在滑动的同时,驱使紧固件沿滑槽在第二方向上滑动,以使紧固件牵拉上模头从下模头上分离。上述拆卸装置在拆卸挤压头时,一方面,使用比较方便,降低了挤压头的打开难度;另一方面,只需要一人操作即可,减少了人力成本;再一方面,整个拆卸过程安全可控,降低了挤压头拆卸的安全风险。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拆卸装置可以但不限于用于压榨辊式涂布机、逆转辊式涂布机、传递辊式涂布机、凹版辊式涂布头涂布机等辊式涂布机的挤压头。
具体地,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拆卸挤压头3的拆卸装置1,挤压头3包括相互盖合的上模头31’和下模头32’。
该拆卸装置1包括底座10和牵拉件20,底座10上设有固定位12以及位于固定位12一侧的安装位11。固定位12用于固定下模头32’。牵拉件20可滑动地设置于安装位11上。牵拉件20上设有滑槽221,滑槽221用于穿设紧固件2,紧固件2用于连接牵拉件20与上模头31’。滑槽221被配置为:在牵拉件20沿第一方向运动的情况下使紧固件2产生沿第二方向的运动分量,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上模头31’和下模头32’相互盖合,上模头31’和下模头32’之间围成一腔体,腔体内用于放置浆料。通常上模头31’上设置有喷涂口,浆料从喷涂口喷出。
底座10为用于承载牵拉件20和挤压头3的刚性结构件,底座10的材质可以是多种,例如铁、铝、不锈钢等。安装位11可以是底座10上用于安装牵拉件20的结构或区域,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安装位11指底座10上一特定区域,牵拉件20安装于该特定区域内。示例性的,安装位11上可以装配有安装板,牵拉件20安装于安装板上。固定位12可以是底座10上用于固定下模头32’的结构或区域,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位12指底座10上一特定区域,该特定区域内设置有装配孔121,下模头32’通过螺栓固定于装配孔121上。在一个示例中,下模头32’还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于装配孔121上。
牵拉件20为用于给上模头31’施加拉力的刚性结构件,牵拉件20可以是条状结构件。“牵拉件20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安装位11上”指:牵拉件20可相对于底座10沿第一方向滑动,示例性的,第一方向可以是牵拉件20的延伸方向,其中,延伸方向可以理解为牵拉件20的长度方向。牵拉件20的材质可以是多种,例如铁、铝、不锈钢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第一方向指图中的c方向,第二方向指垂直于底座10上表面所在平面的方向。
滑槽221可以为直线形滑槽、弧形滑槽或折线形滑槽。需要说明的是,直线型滑槽指正投影为直线形的滑槽221,弧形滑槽指正投影为弧形的滑槽221,折线形滑槽指正投影为折线形的滑槽221。滑槽221的延伸方向,可以理解为:滑槽221的长度方向。
上述拆卸装置1,通过在底座10上设置可滑动的牵拉件20和用于固定下模头32’的固定位12,同时在牵拉件20上设置滑槽221。参照图3所示,在拆卸挤压头3前,将下模头32’固定在固定位12上,将上模头31’通过紧固件2与牵拉件20连接,并且紧固件2穿设于滑槽221中。在拆卸挤压头3时,使牵拉件20沿第一方向滑动,牵拉件20在滑动的同时,驱使紧固件2沿滑槽221在第二方向上滑动,以使紧固件2牵拉上模头31’从下模头32’上分离。上述拆卸装置1在拆卸挤压头3时,一方面,拆卸装置1使用比较方便,降低了挤压头3的打开难度;另一方面,只需要一人操作即可,减少了人力成本;再一方面,整个拆卸过程安全可控,降低了拆卸的安全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槽221包括第一滑槽段2211和第二滑槽段2212。第一滑槽段2211和第二滑槽段2212连通,第一滑槽段2211的延伸方向、第二滑槽段2212的延伸方向以及第一方向两两相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第一滑槽段2211和第二滑槽段2212均为直线形滑槽段,二者组合形成折线形滑槽。在这里,第一滑槽段2211的延伸方向,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第一滑槽段2211的长度方向;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紧固件2在第一滑槽段2211中滑动的方向。第二滑槽段2212的延伸方向,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第二滑槽段2212的长度方向;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紧固件2在第二滑槽段2212中滑动的方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滑槽段2211的延伸方向、第二滑槽段2212的延伸方向以及第一方向(牵拉件20的滑动方向)相交,这样,牵拉件20在滑动的同时,一方面紧固件2沿着滑槽221滑动,另一方面,在牵拉件20的滑动方向上,滑槽221给紧固件2施加一作用力,该作用力作用于上模头31’上,从而带动上模头31’从下模头32’上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上模头31’盖合在下模头32’上,并且上模头31’的一侧与下模头32’通过合页铰接。在打开挤压头3时,上模头31’的另一侧绕所铰接的一侧转动,同时该另一侧与下模头32’分离,挤压头3打开。通过设置延伸方向相交的第一滑槽段2211和第二滑槽段2212,这样,牵拉件20在滑动时,紧固件2的运动轨迹类似于圆弧状,从而可以将挤压头3打开。
具体地,参照图1所示,紧固件2的初始位置为m’位置,当牵拉件20沿c方向滑动,紧固件2在第一滑槽段2211中沿a方向滑动,当紧固件2滑入第二滑槽段2212时,沿b方向继续滑动,紧固件2滑动至m位置时,上模头31’绕合页转动至预定角度,挤压头3完全打开。
上述设置,一方面,使滑槽221的结构简单,降低了滑槽221的制造难度;另一方面,可以使紧固件2的滑动轨迹与上模头31’打开的轨迹相匹配,便于上模头31’与下模头32’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第一滑槽段221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滑槽段2212的延伸方向之间形成角度α,角度α大于90°且小于180°。
在一个示例中,角度α可以大于110°且小于140°。
通过使角度α位于上述范围内,一方面,便于紧固件2从第一滑槽段2211向第二滑槽段2212中滑动;另一方面,可以使紧固件2的滑动轨迹与上模头31’打开的轨迹相匹配,便于上模头31’与下模头32’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7所示,第二滑槽段2212的数量为多个,各第二滑槽段2212均与第一滑槽段2211连通,且各第二滑槽段2212相互平行设置。
具体地,第二滑槽段2212的数量可以是2个、3个、4个或更多个,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滑槽段2212的数量不做限定。
通过设置多个第二滑槽段2212,可以将上模头31’的多个连接点与牵拉件20连接,并且用于连接的多个紧固件2可以在对应的第二滑槽段2212中滑动,从而使牵拉件20对上模头31’的牵拉力更均匀,便于上模头31’与下模头32’分离。
此外,以滑槽221中只穿设一个紧固件2为例,当紧固件2滑入不同的第二滑槽段2212时,紧固件2的运动轨迹不同。因此,这种设置方式,可以使拆卸装置1适用不同类型的挤压头3,当需要打开某一特定类型的挤压头3时,只需要控制紧固件2滑入该挤压头3对应的第二滑槽段2212中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牵拉件20包括相互连接的滑动部21和牵拉部22,滑动部21可滑动地设置于安装位11上,滑槽221设于牵拉部22上。
滑动部21指牵拉件20与底座10滑动连接的部位,牵拉部22指牵拉件20上设置滑槽221的部位,该部位用于施加牵拉力至上模头31’。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牵拉件20各部位功能明确,并且结构简单,便于制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拆卸装置1还包括牵引轴30,牵引轴30与滑动部21转动连接。牵引轴30被配置为:牵引轴30转动并带动滑动部21沿第一方向滑动。
牵引轴30为用于施加牵引力至牵拉件20的转动轴。具体地,牵引轴30施加牵引力至滑动部21,滑动部21沿第一方向滑动,同时滑动部21带动牵引部移动,牵引部通过紧固件2牵拉上模头31’从下模头32’上分离。
通过设置牵引轴30,相当于给牵引件上设置了动力源,该动力源可以通过转动牵引轴30,来带动牵引机滑动,使得牵引机的驱动方式更简单,更省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7所示,牵引轴30上设置有齿轮31,滑动部21上设置有与齿轮31相配合的齿条211。
具体地,齿轮31可以是直齿轮或斜齿轮,齿条211可以是直齿条或斜齿条,当齿轮31为直齿轮时,齿条211为与直齿轮相配合的直齿条,当齿轮31为斜齿轮时,齿条211为与斜齿轮相配合的斜齿条。
通过设置齿轮31和齿条211,可以使牵引轴30和滑动部21之间的力矩传递更稳定以及力矩传递效果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6所示,拆卸装置1还包括传动组件40和手动轮50,传动组件40包括传动机构41以及连接在传动机构41上的输入轴42和输出轴43。输出轴43远离传动机构41的一端与牵引轴30连接。手动轮50连接于输入轴42远离传动机构41的一端。
传动机构41为用于将手动轮50所施加的扭矩由输入轴42传递至输出轴43的结构。手动轮50为手动转动即可将扭矩输入至传动组件40的结构。输入轴42为用于将外力或外力矩输入至传动机构41的转动轴。输出轴43为用于将传动机构41所输出的力或力矩传递至牵引轴30的转动轴。
这样,在打开挤压头3时,只需要转动手动轮50,就可以使牵引件在底座10上滑动,从而使上模头31’与下模头32’分离。上述装置使打开挤压头3的过程更方便,更省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机构41为蜗轮蜗杆机构。
参照图8所示,涡轮蜗杆机构可以包括相互啮合的主动件411和从动件412,其中,主动件411的轴心线与从动件412的轴心线垂直,主动件411的轴心线与输入轴42的轴心线重合,从动件412的轴心线与输出轴43的轴心线重合。
通过设置涡轮蜗杆机构,一方面,可以使传动机构41结构简单,力矩传递效果好;另一方面,只需要转动手动轮50,就可以使牵引件在底座10上滑动,从而使上模头31’与下模头32’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图6所示,牵拉件20、牵引轴30和输出轴43的数量均为两个。其中,两个输出轴43分别位于传动机构41的相对两侧。两个牵引轴30分别位于传动机构41的相对两侧,且分别与两个输出轴43对应连接。两个牵拉件20分别位于传动机构41的相对两侧,且分别与两个牵引轴30对应连接。
具体地,两个牵拉件20可以对称设置在传动机构41的两侧,同时,两个牵引轴30也对称设置在传动机构41的两侧,以及两个输出轴43也对称设置在传动机构41的两侧。可以理解的是,牵拉件20、牵引轴30和输出轴43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本申请实施例对牵拉件20、牵引轴30和输出轴43的数量不做限定。
通过设置两个牵拉件20、牵引轴30和输出轴43,可以使牵拉件20对上模头31’的两个部位牵拉,从而使上模头31’所承受的牵拉力更均匀,便于上模头31’与下模头32’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6所示,拆卸装置1还包括支撑架60,支撑架60设于底座10远离牵拉件20的一侧,支撑架60远离底座10的一端设置有滑轮70。
支撑件为用于支撑底座10的刚性结构件,其可以是架体结构。支撑件的材质可以是铁、铝、不锈钢等。
通过设置支撑件,可以抬高底座10的高度,从而提高拆卸装置1的作业高度,便于人员操作。通过设置滑轮70,可以使拆卸装置1便于移动,当需要打开挤压头3时,可以快速将拆卸装置1移动至预设工位,使拆卸装置1使用更方便、更快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0上还设有排水孔(图未示),底座10远离牵拉件20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80,排水管80与排水孔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挤压头3打开后,需要对挤压头3内部进行清洗,因此,底座10上会存在污水。排水孔可以排泄底座10上的污水,排水管80可以将排水孔流出的污水引流至预定区域。
上述设置,可以在拆卸装置1上对挤压头3进行清洗,使拆卸装置1的使用功能更丰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和图7所示,底座10上还可以设置装配座90,装配座90用于支撑牵引轴30。具体地,装配座90上可以设置通孔(图未示),牵引轴30穿设于通孔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7所示,拆卸装置1包括底座10和牵拉件20,底座10上设有固定位12以及位于固定位12一侧的安装位11。固定位12用于固定下模头32’。牵拉件20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安装位11上。牵拉件20上设有滑槽221,滑槽221用于穿设紧固件2,紧固件2用于连接牵拉件20与上模头31’。滑槽221被配置为:在牵拉件20沿第一方向运动的情况下使紧固件2产生沿第二方向的运动分量,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具体地,滑槽221包括第一滑槽段2211和第二滑槽段2212。第一滑槽段2211和第二滑槽段2212连通,第一滑槽段2211的延伸方向、第二滑槽段2212的延伸方向以及第一方向两两相交。第一滑槽段221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滑槽段2212的延伸方向之间形成角度α,角度α大于90°且小于180°。其中,第二滑槽段2212的数量为多个,各第二滑槽段2212均与第一滑槽段2211连通,且各第二滑槽段2212相互平行设置。
具体地,牵拉件20包括相互连接的滑动部21和牵拉部22,滑动部21可滑动地设置于安装位11上,滑槽221设于牵拉部22上。拆卸装置1还包括牵引轴30,牵引轴30与滑动部21转动连接。牵引轴30被配置为:牵引轴30转动并带动滑动部21沿第一方向滑动。其中,牵引轴30上设置有齿轮31,滑动部21上设置有与齿轮31相配合的齿条211。
具体地,拆卸装置1还包括传动组件40和手动轮50,传动组件40包括传动机构41以及连接在传动机构41上的输入轴42和输出轴43。输出轴43远离传动机构41的一端与牵引轴30连接。手动轮50连接于输入轴42远离传动机构41的一端。其中,传动机构41为蜗轮蜗杆机构。
具体地,牵拉件20、牵引轴30和输出轴43的数量均为两个。其中,两个输出轴43分别位于传动机构41的相对两侧。两个牵引轴30分别位于传动机构41的相对两侧,且分别与两个输出轴43对应连接。两个牵拉件20分别位于传动机构41的相对两侧,且分别与两个牵引轴30对应连接。
具体地,拆卸装置1还包括支撑架60,支撑架60设于底座10远离牵拉件20的一侧,支撑架60远离底座10的一端设置有滑轮70。底座10上还设有排水孔,底座10远离牵拉件20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80,排水管80与排水孔连通。
上述设置,一方面,在打开挤压头3时,只需要转动手动轮50,就可以使牵引件在底座10上滑动,从而使上模头31’与下模头32’分离,拆卸装置1使用比较方便,降低了挤压头3的打开难度;另一方面,只需要一人操作即可,减少了人力成本;再一方面,整个拆卸过程安全可控,降低了挤压头3拆卸的安全风险;又一方面,可以使拆卸装置1便于移动,当需要打开挤压头3时,可以快速将拆卸装置1移动至预设工位;又一方面,可以在拆卸装置1上对挤压头3进行清洗,使拆卸装置1的使用功能更丰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理想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征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描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拆卸装置,用于拆卸挤压头,所述挤压头包括相互盖合的上模头和下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固定位以及位于所述固定位一侧的安装位;所述固定位用于固定所述下模头;
牵拉件,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位上;所述牵拉件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用于穿设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连接所述牵拉件与所述上模头;所述滑槽被配置为:在所述牵拉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的情况下使所述紧固件产生沿第二方向的运动分量,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包括第一滑槽段和第二滑槽段;所述第一滑槽段和所述第二滑槽段连通,所述第一滑槽段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滑槽段的延伸方向以及所述第一方向两两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滑槽段的延伸方向之间形成角度,所述角度大于90°且小于18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段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第二滑槽段均与所述第一滑槽段连通,且各所述第二滑槽段相互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滑动部和牵拉部,所述滑动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位上,所述滑槽设于所述牵拉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装置还包括牵引轴,所述牵引轴与所述滑动部转动连接;
所述牵引轴被配置为:所述牵引轴转动并带动所述滑动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滑动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相配合的齿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装置还包括: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机构以及连接在所述传动机构上的输入轴和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远离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牵引轴连接;
手动轮,连接于所述输入轴远离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蜗轮蜗杆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件、所述牵引轴和所述输出轴的数量均为两个;
其中,两个所述输出轴分别位于所述传动机构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牵引轴分别位于所述传动机构的相对两侧,且分别与两个所述输出轴对应连接;两个所述牵拉件分别位于所述传动机构的相对两侧,且分别与两个所述牵引轴对应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牵拉件的一侧,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滑轮;
和/或,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排水孔,所述底座远离所述牵拉件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排水孔连通。
CN202222961235.XU 2022-11-08 2022-11-08 拆卸装置 Active CN2183968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61235.XU CN218396854U (zh) 2022-11-08 2022-11-08 拆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61235.XU CN218396854U (zh) 2022-11-08 2022-11-08 拆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96854U true CN218396854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06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61235.XU Active CN218396854U (zh) 2022-11-08 2022-11-08 拆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968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396854U (zh) 拆卸装置
CN111576804B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可收回落料的涂墙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0435181A (zh) 一种碳纤维管生产成型方法
CN111469386A (zh) 一种克拉管生产设备
CN216830197U (zh) 一种铝合金型材拉毛机
CN115740069A (zh) 一种半封闭式的管状铝型材热挤压模具
CN214056364U (zh) 一种双螺杆塑化挤出机
CN112976530B (zh) 橡胶带挤压冷却装置
CN21170995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配件加工用挤出机
CN212842734U (zh) 一种抗菌驱蚊功能性面料生产用烘干箱
CN110935397A (zh) 一种石墨二次造粒装置及二次造粒方法
CN216684474U (zh) 滤芯表面pet残留物高温分解用装载车支撑连接结构
CN205519173U (zh) 滚冲成型机
CN219213718U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翻胶机翻料结构
CN210726544U (zh) 可更换模具的饼干浇注机构及一种饼干浇注成型机
CN218024493U (zh) 一种用于硅胶卷材加工的输料辊轮
CN110281298A (zh) 一种卫星式圆刀模切装置
CN215550828U (zh) 一种智能中空吹塑机
CN215917619U (zh)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用物料破碎装置
CN219708053U (zh) 一种自动化生产线用输送装置
CN216440603U (zh) 一种精细化工用反应釜
CN219618454U (zh) 一种塑料共混及挤出自动化装置
CN217169645U (zh) 塑料热熔挤塑机
CN216540239U (zh) 一种铜杆轧制冷却装置
CN219705606U (zh) 一种智能控制型混凝土布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