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85467U - 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 - Google Patents

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85467U
CN218385467U CN202222625824.0U CN202222625824U CN218385467U CN 218385467 U CN218385467 U CN 218385467U CN 202222625824 U CN202222625824 U CN 202222625824U CN 218385467 U CN218385467 U CN 218385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button cell
outer ring
interference
inn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258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攀
陈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hua Zhifu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hua Zhifu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hua Zhifu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hua Zhifu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258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854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85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854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其包括上盖、外壳、电芯和密封圈。上盖包括顶片和内环,内环呈管状结构,内环在其轴向的一端与顶片固定连接、另一端为内开口端。外壳包括底片和外环,外环呈管状结构,外环在其轴向的一端与底片固定连接、另一端为外开口端,外开口端与内开口端的朝向相反,外环套设在内环的外部。电芯设置于内环中,且位于底片与顶片之间。密封圈呈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密封圈夹持在内环和外环之间。其中,外环的内壁设置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与密封圈过盈抵接。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可以使得上盖与外壳围合的空间尽可能大,从而尽可能多的容纳电池正负极材料,进而提高电池的容量。

Description

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扣式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
背景技术
扣式电池广泛应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电脑主板、手表、计算器、蓝牙耳机、玩具对讲机等相关产品及领域中。
传统扣式电池,其在加工时,先将密封圈套在上盖外部,然后将两者放入外壳中,并将三者一同放入卷边治具中,对外壳的开口端进行卷压,卷压封装后,外壳的开口端会形成挤压密封圈的卷压结构,使密封圈起到密封作用。在扣式电池整体尺寸固定的情况下,传统扣式电池的卷边结构会占据扣式电池轴向的部分空间,上盖内的电池正负极材料空间则会相对缩小,导致扣式电池的电池容量低。
故需要提供一种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可以使得上盖与外壳围合的空间尽可能大,从而尽可能多的容纳电池正负极材料,进而提高电池的容量。同时,不需要用到特殊的治具,简化了生产工艺,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其包括:
上盖,其包括顶片和内环,所述内环呈管状结构,所述内环在其轴向的一端与所述顶片固定连接、另一端为内开口端;
外壳,其包括底片和外环,所述外环呈管状结构,所述外环在其轴向的一端与所述底片固定连接、另一端为外开口端,所述外开口端与所述内开口端的朝向相反,所述外环套设在所述内环的外部;
电芯,设置于所述内环中,且位于所述底片与所述顶片之间;以及,
密封圈,其呈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密封圈夹持在所述内环和所述外环之间;
其中,所述外环的内壁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密封圈过盈抵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中,所述凸起结构呈条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中,所述凸起结构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外环的轴向平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中,所述凸起结构其沿所述外环的周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中,所述凸起结构由所述外环向其中心的方向冲压形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中,所述凸起结构设置为多个,并沿所述外环的周向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中,所述外环的内侧壁向靠近所述底片的中心的方向倾斜,所述外环的内侧壁与所述底片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89°至89.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中,所述顶片和所述内环为五金板材一体冲压形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中,所述外环的内壁与所述密封圈的外壁相贴合,所述密封圈的外壁上与所述凸起结构相对应之处形成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中,所述内开口端与所述底片间隔设置,所述密封圈的一端突出于所述外开口端、另一端内表面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夹持在所述内开口端和所述底片之间。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其密封圈套在内环的外部,外环套在密封圈的外部,并且通过外环上的凸起结构与密封圈过盈抵接,使得密封圈的内侧壁与内环的外侧壁紧紧贴合,且使得密封圈的外侧壁与外环的内侧壁紧紧贴合,从而达到密封的作用,该密封结构既不会多占用扣式电池轴向的尺寸,也不会多占用扣式电池径向的尺寸,在电池整体外部尺寸固定的情况下,可以使得上盖与外壳围合的空间尽可能大,从而尽可能多的容纳电池正负极材料,进而提高电池的容量。
同时,现有技术中的扣式电池,其在加工时,需要用到卷边治具形成用于密封的卷边结构来进行封装,其卷边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而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其在加工时,先将密封圈套在内环的外部,然后将外环套在密封圈的外部,直接通过凸起结构与密封圈过盈抵接即可,不需要用到特殊的治具,简化了生产工艺,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扣式电池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扣式电池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扣式电池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扣式电池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扣式电池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扣式电池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的标号如下:
100、上盖,
200、外壳,
300、密封圈。
图2、图3、图4和图5的标号如下:
11、上盖,
111、顶片,112、内环,113、内开口端,
12、外壳,
121、底片,122、外环,123、外开口端,124、凸起结构,
13、电芯,
14、密封圈,141、环形凸起。
图6和图7的标号如下:
21、上盖,
211、顶片,212、内环,213、内开口端,
22、外壳,
221、底片,222、外环,223、外开口端,224、凸起结构,
23、电芯,
24、密封圈。
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顶部」以及「底部」等词,仅是参考附图的方位,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术语中的“第一”“第二”等词仅作为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以及不作为对先后顺序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传统扣式电池,其在加工时,先将密封圈300套在上盖100外部,然后将两者放入外壳200中,并将三者一同放入卷边治具中,对外壳200的开口端进行卷压,卷压封装后,外壳200的开口端会形成挤压密封圈300的卷压结构,使密封圈300起到密封作用。在扣式电池整体尺寸固定的情况下,传统扣式电池的卷边结构会占据扣式电池轴向的部分空间,上盖100内的电池正负极材料空间则会相对缩小,导致扣式电池的电池容量低。
如下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的优选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其包括上盖11、外壳12、电芯13和密封圈14。上盖11包括顶片111和内环112,内环112呈管状结构,内环112在其轴向的一端与顶片1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为内开口端113。外壳12包括底片121和外环122,外环122呈管状结构,外环122在其轴向的一端与底片1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为外开口端123,外开口端123与内开口端113的朝向相反,外环122套设在内环112的外部。电芯13设置于内环112中,且位于底片121与顶片111之间。密封圈14呈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密封圈14夹持在内环112和外环122之间。其中,外环122的内壁设置有凸起结构124,凸起结构124与密封圈14过盈抵接。密封圈14可由塑胶材质注塑成型,材质可以为聚酰亚胺、聚丙烯、聚醚醚酮。电芯13可以为卷绕式,或者叠片式。
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其密封圈14套在内环112的外部,外环122套在密封圈14的外部,并且通过外环122上的凸起结构124与密封圈14过盈抵接,使得密封圈14的内侧壁与内环112的外侧壁紧紧贴合,且使得密封圈14的外侧壁与外环122的内侧壁紧紧贴合,从而达到密封的作用,该密封结构既不会多占用扣式电池轴向的尺寸,也不会多占用扣式电池径向的尺寸,在电池整体外部尺寸固定的情况下,可以使得上盖11与外壳12围合的空间尽可能大,从而尽可能多的容纳电池正负极材料,进而提高电池的容量。
同时,现有技术中的扣式电池,其在加工时,需要用到卷边治具形成用于密封的卷边结构来进行封装,其卷边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而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其在加工时,先将密封圈14套在内环112的外部,然后将外环122套在密封圈14的外部,直接通过凸起结构124与密封圈14过盈抵接即可,不需要用到特殊的治具,简化了生产工艺,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请参照图5,同时请参照图3和图4。凸起结构124呈条状。该结构使得凸起结构124与密封圈14过盈抵接的范围较大,从而提高密封性能。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加工需要,将凸起结构124设置为凸包状。
请继续参照图5,同时请参照图3和图4。凸起结构124的长度方向与外环122的轴向平行。采用该结构,可以使得凸起结构124与密封圈14轴向过盈抵接的范围较大,从而提高密封性能。
请继续参照图5,凸起结构124由外环122向其中心的方向冲压形成。采用该结构,便于加工形成凸起结构124,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请继续参照图5,凸起结构124设置为多个,并沿外环122的周向均匀分布。图5中示意的为五个凸起结构124。采用该结构可以使得密封圈14密封均匀,密封力度强,有效提高密封性能。
请参照图2,外环122的内侧壁向靠近底片121的中心的方向倾斜,外环122的内侧壁与底片121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89°至89.5°。采用该结构,加工时,密封圈14先套在内环112上,再将外环122套在密封圈14的外部。由于密封圈14有一定的弹性,外环122的内侧壁与底片121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89°至89.5°,既可以使得外环122可以套在密封圈14的外部,又可以使得凸起结构124更加向密封圈14的方向倾斜,从而使得凸起结构124与密封圈14之间过盈抵接的力更大,进而提高密封性能。
请继续参照图2,顶片111和内环112为五金板材一体冲压形成。采用该结构,便于加工上盖11,简化生产工艺。
请继续参照图2,外环122的内侧壁与密封圈14的外侧壁相贴合,密封圈14的外侧壁上与凸起结构124相对应之处形成有凹槽。采用该结构,使得凸起结构124与密封圈14之间过盈抵接的力更大,从而提高密封性能。
请继续参照图2,内开口端113与底片121间隔设置,密封圈14的一端突出于外开口端123、另一端内表面设置有环形凸起141,环形凸起141夹持在内开口端113和底片121之间。采用该结构,可以提高上盖11和外壳12之间的绝缘性能,避免短路。
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的组装过程:
1、先将密封圈14套在内环112的外部;
2、将电芯13放在上盖11中;
3、电芯13包括卷芯、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分别与卷芯轴向的两端焊接,将第一极耳与底片121焊接,将第二极耳与顶片111焊接,使用时上盖11和外壳12分别与电源的两个电极连接;
4、向卷芯中注入电解液;
5、将外环122套在密封圈14的外部,同时凸起结构124与密封圈14之间过盈抵接,形成密封结构。
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的组装过程。
请参照图6和图7,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其包括上盖21、外壳22、电芯23和密封圈24。上盖21包括顶片211和内环212,内环212呈管状结构,内环212在其轴向的一端与顶片2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为内开口端213。外壳22包括底片221和外环222,外环222呈管状结构,外环222在其轴向的一端与底片2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为外开口端223,外开口端223与内开口端213的朝向相反,外环222套设在内环212的外部。电芯23设置于内环212中,且位于底片221与顶片211之间。密封圈24呈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密封圈24夹持在内环212和外环222之间。其中,外环222的内壁设置有凸起结构224,凸起结构224与密封圈24过盈抵接。密封圈24可由塑胶材质注塑成型,材质可以为聚酰亚胺、聚丙烯、聚醚醚酮。电芯23可以为卷绕式,或者叠片式。
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其密封圈24套在内环212的外部,外环222套在密封圈24的外部,并且通过外环222上的凸起结构224与密封圈24过盈抵接,使得密封圈24的内侧壁与内环212的外侧壁紧紧贴合,且使得密封圈24的外侧壁与外环222的内侧壁紧紧贴合,从而达到密封的作用,该密封结构既不会多占用扣式电池轴向的尺寸,也不会多占用扣式电池径向的尺寸,在电池整体外部尺寸固定的情况下,可以使得上盖21与外壳22围合的空间尽可能大,从而尽可能多的容纳电池正负极材料,进而提高电池的容量。
同时,现有技术中的扣式电池,其在加工时,需要用到卷边治具形成用于密封的卷边结构来进行封装,其卷边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而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其在加工时,先将密封圈24套在内环212的外部,然后将外环222套在密封圈24的外部,直接通过凸起结构224与密封圈24过盈抵接即可,不需要用到特殊的治具,简化了生产工艺,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请继续参照图6和图7,凸起结构224其沿外环222的周向延伸。采用该结构,可以减少凸起结构224的数量,简化生产工艺。
本实例的扣式电池的上盖21、外壳22和密封圈24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例的扣式电池的组装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的组装方法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其密封圈套在内环的外部,外环套在密封圈的外部,并且通过外环上的凸起结构与密封圈过盈抵接,使得密封圈的内侧壁与内环的外侧壁紧紧贴合,且使得密封圈的外侧壁与外环的内侧壁紧紧贴合,从而达到密封的作用,该密封结构既不会多占用扣式电池轴向的尺寸,也不会多占用扣式电池径向的尺寸,在电池整体外部尺寸固定的情况下,可以使得上盖与外壳围合的空间尽可能大,从而尽可能多的容纳电池正负极材料,进而提高电池的容量。
同时,现有技术中的扣式电池,其在加工时,需要用到卷边治具形成用于密封的卷边结构来进行封装,其卷边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而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其在加工时,先将密封圈套在内环的外部,然后将外环套在密封圈的外部,直接通过凸起结构与密封圈过盈抵接即可,不需要用到特殊的治具,简化了生产工艺,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盖,其包括顶片和内环,所述内环呈管状结构,所述内环在其轴向的一端与所述顶片固定连接、另一端为内开口端;
外壳,其包括底片和外环,所述外环呈管状结构,所述外环在其轴向的一端与所述底片固定连接、另一端为外开口端,所述外开口端与所述内开口端的朝向相反,所述外环套设在所述内环的外部;
电芯,设置于所述内环中,且位于所述底片与所述顶片之间;以及,
密封圈,其呈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密封圈夹持在所述内环和所述外环之间;
其中,所述外环的内壁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密封圈过盈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呈条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外环的轴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其沿所述外环的周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由所述外环向其中心的方向冲压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设置为多个,并沿所述外环的周向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的内侧壁向靠近所述底片的中心的方向倾斜,所述外环的内侧壁与所述底片的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89°至89.5°。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片和所述内环为五金板材一体冲压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的内壁与所述密封圈的外壁相贴合,所述密封圈的外壁上与所述凸起结构相对应之处形成有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开口端与所述底片间隔设置,所述密封圈的一端突出于所述外开口端、另一端内表面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夹持在所述内开口端和所述底片之间。
CN202222625824.0U 2022-09-30 2022-09-30 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 Active CN2183854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5824.0U CN218385467U (zh) 2022-09-30 2022-09-30 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5824.0U CN218385467U (zh) 2022-09-30 2022-09-30 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85467U true CN218385467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57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25824.0U Active CN218385467U (zh) 2022-09-30 2022-09-30 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854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07486U (zh) 扣式电池的外壳组件、扣式电池以及电子产品
CN211404538U (zh) 扣式电池的外壳组件、扣式电池以及电子产品
EP3968448A1 (en) Rechargeable button battery
CN110048137B (zh) 扣式电池及扣式电池的制备方法
CN211654873U (zh) 扣式电池的外壳组件、扣式电池以及电子产品
CN110752401A (zh) 一种扣式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213483820U (zh) 圆柱型负极无极耳锂离子电池
CN216354452U (zh) 外壳结构及电池
CN210156500U (zh) 锂离子电池
CN109301104B (zh) 圆柱形电池用盖帽组合及圆柱形二次电池
CN112151737B (zh) 扣式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及壳体
CN218385467U (zh) 新型过盈结构扣式电池
CN113013527A (zh) 一种新型纽扣电池及壳体密封件结构制作安装方法
CN210897346U (zh) 一种电池
CN211404539U (zh) 扣式电池的外壳组件、扣式电池以及电子产品
CN216928872U (zh) 集流盘及圆柱电池
CN215896541U (zh) 一种纽扣电池及其电子产品
CN114069019A (zh) 一种扣式电池壳体、扣式电池及组装方法
CN112952208A (zh) 方形卷绕扣式锂电池
CN218215483U (zh) 便于泄压的扣式电池
CN214542374U (zh) 一种具有可粘性密封胶层组件盖帽的纽扣电池
CN205944301U (zh) 电芯结构及扣式二次锂离子电池
CN218731326U (zh) 超薄纽扣电池
CN219534792U (zh) 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6389475U (zh) 一种带正极环的扣式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