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83422U - 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和网状光纤带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和网状光纤带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83422U
CN218383422U CN202223179819.8U CN202223179819U CN218383422U CN 218383422 U CN218383422 U CN 218383422U CN 202223179819 U CN202223179819 U CN 202223179819U CN 218383422 U CN218383422 U CN 2183834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bbon
laser
optical fiber
optical fibers
moun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7981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柳柳
谭枫
缪小明
冯惠宏
吴树红
钱海峰
徐卫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ongt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ongt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ongt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ongt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7981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834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834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834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和网状光纤带生产设备,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包括安装架、激光振镜单元、和并带模具,激光振镜单元和并带模具均安装在安装架上,并带模具位于激光振镜单元的出光侧;并带模具用于容纳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多根光纤,以及使多根光纤在并带模具上沿第二方向按照设定速度移动,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激光振镜单元射出的激光用于按照设定频率依次照射在相邻的两个光纤之间,以熔化相邻的两个光纤上的着色层。本申请提供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可以提高网状光纤带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和网状光纤带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状光纤带的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和网状光纤带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网状光纤带是利用粘接剂将多根光纤在网状节点处连结而形成。网状光纤带可以便于光纤支线分离作业,并且网状光纤带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可舒卷性。
相关技术中,网状光纤带的生产设备包括点胶机和固化炉,其中,点胶机包括转轴和与转轴同轴设置的注胶轴,转轴套设在注胶轴的外侧,转轴可相对于注胶轴转动。多根光纤覆盖在转轴上并随着转轴的转动在转轴表面移动。注胶轴内具有沿注胶轴的轴向延伸的注胶孔,转轴内具有沿转轴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点胶孔,多个点胶孔均与注胶孔连通。粘接剂注入到注胶孔中,随着转轴的转动流入到点胶孔,并从点胶孔中出胶,以在点胶孔的位置处粘接相邻的光纤,然后通过固化炉固化粘接剂,以形成网状光纤带。
相关技术中网状光纤带的粘接设备的出胶量不均匀,使得网状光纤带的合格率较低,并且网状光纤带的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和网状光纤带生产设备,可以提高网状光纤带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包括安装架、激光振镜单元、和并带模具,激光振镜单元和并带模具均安装在安装架上,并带模具位于激光振镜单元的出光侧;
并带模具用于容纳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多根光纤,以及使多根光纤在并带模具上沿第二方向按照设定速度移动,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激光振镜单元射出的激光用于按照设定频率依次照射在相邻的两个光纤之间,以熔化相邻的两个光纤上的着色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并带模具包括基座和固定件,基座固定在安装架上,基座上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通槽,通槽容纳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多根光纤,固定件覆盖在基座上,以用于压持光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固定件包括至少两个压杆,至少两个压杆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在基座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固定件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透光部,第一透光部包括沿第一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多个透光孔,每个透光孔均与两个相邻的光纤的连接处对准,激光振镜单元射出的激光用于穿过透光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连接板,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沿第三方向平行设置;其中,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垂直;
连接板连接在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
激光振镜单元位于第一安装板上,并带模具位于第二安装板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激光振镜单元包括激光器、动态聚焦模组、振镜模组和场镜,激光器用于产生激光,动态聚焦模组用于改变激光的焦距,振镜模组用于改变激光的折射角度,场镜用于使激光聚焦,激光器射出的激光依次经由动态聚焦模组、振镜模组和场镜,照射在并带模具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第一安装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激光器、动态聚焦模组和振镜模组位于第一表面,场镜位于第二表面;振镜模组和场镜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第一安装板上还包括第二透光部,第二透光部位于振镜模组和场镜之间;
第二安装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第三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并带模具位于第三表面上,并带模具与场镜相对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激光振镜单元还包括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位于激光器与动态聚焦模组之间,激光器射出的激光依次经由第一反射镜的折射和第二反射镜的折射到达动态聚焦模组。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网状光纤带生产设备,包括放线架、收线架和上述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位于放线架与收线架之间,放线架用于退绕多根光纤,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用于粘接多根光纤,收线架用于卷绕网状光纤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网状光纤带生产设备,还包括控制器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和激光振镜单元均与控制器电连接,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收线架和放线架转动,控制器用于使驱动电机的转速和激光振镜单元射出激光的角度变化频率相匹配。
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和网状光纤带生产设备,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通过设置安装架、激光振镜单元、和并带模具,并带模具位于激光振镜单元的出光侧;多根光纤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在并带模具内,光纤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着色层,多根光纤可在并带模具上沿第二方向定速移动。激光振镜单元射出的激光用于按照设定频率依次照射在相邻的两个光纤之间,以熔化相邻的两个光纤上的着色层。本申请提供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采用光纤上本身具有的着色层进行光纤之间的粘接,而着色层在光纤本体上的涂覆厚度均匀,因此,将着色层作为粘接剂粘接相邻的光纤,着色层形成的粘接剂的剂量均匀,可以有效的粘接相邻的光纤,使得网状光纤带可以满足使用需求,网状光纤带的合格率较高。将着色层作为粘接剂粘接相邻的光纤,无需再次给光纤上涂覆粘接剂,并且作为粘接剂的着色层无需通过固化炉固化,在空气中即可固化,减少了光纤粘接的工艺步骤,使得网状光纤带的生产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网状光纤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网状光纤带的粘接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网状光纤带中光纤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中并带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中激光振镜模组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网状光纤带;
110-光纤;111-着色层;112-光纤本体;
120-网状节点;
200-网状光纤带的粘接设备;
210-点胶机;211-转轴;2111-点胶孔;212-注胶轴;2121-注胶孔;
300-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
310-安装架;311-第一安装板;3111-第一表面;3112-第二表面;312-第二安装板;3121-第三表面;3122-第四表面;313-连接板;314-连接件;
320-激光振镜单元;321-激光器;322-动态聚焦模组;3221-聚焦镜片;323-振镜模组;3231-振镜组件;3231a-振镜电机;3231b-镜片;324-场镜;325-第一反射镜;326-第二反射镜;
330-并带模具;331-基座;3311-通槽;332-固定件;3321-第一透光部;3321a-透光孔;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Z-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维护工具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维护工具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1是网状光纤带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所示,网状光纤带100包括多根光纤110,沿光纤110的延伸方向上间隔一定距离上设置粘接剂,以粘接相邻的光纤110,为了便于描述,将设置粘接剂的这些位置称为网状节点120。
网状光纤带100由于仅在网状节点120处设置有粘接剂,因此相对于沿光纤的延伸方向均粘接在一起的普通光纤而言,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可舒卷性,并且便于光纤支线分离作业。此外,网状光纤带100使用的粘接剂较少,粘接剂所占据的体积也较小,因此,在相同线径的光纤套管内,网状光纤带100相较于普通光纤带而言,可以包括更多根光纤110,因此网状光纤带100的传输速率更高。
图2是相关技术中网状光纤带的粘接设备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所示,网状光纤带的粘接设备200包括点胶机210和固化炉(图中未标识)。
具体的,点胶机210包括转轴211和与转轴211同轴设置的注胶轴212,转轴211套设在注胶轴212的外侧,转轴211可相对于注胶轴212转动,多根光纤110覆盖在转轴211上并随着转轴211的转动在转轴211表面移动。
注胶轴212内具有沿注胶轴212的轴向延伸的注胶孔2121,转轴211内具有沿转轴211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点胶孔2111,多个点胶孔2111均与注胶孔2121连通。
粘接剂注入到注胶孔2121中,随着转轴211的转动流入到点胶孔2111,并从点胶孔2111中出胶,以在点胶孔2111的位置处粘接相邻的光纤110,然后通过固化炉固化粘接剂,以形成网状光纤带100。
光纤110的直径通常在125μm-140μm之间,因此,粘接光纤110时,需要的粘接剂的剂量也较小。相关技术中,网状光纤带的粘接设备200中,粘接剂的出胶量难于控制,出胶量过大时,出现多根光纤110在网状节点120之外的其他位置粘连的现象;出胶量较小时,不能有效的粘接相邻的光纤110,出胶量过大或者出胶量较小时,粘接剂均不能有效的粘接光纤110,使得网状光纤带100不满足使用需求,网状光纤带100的合格率较低。并且,通过点胶机210点胶之后,还须进入固化炉固化,使得网状光纤带100的生产效率较低。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和网状光纤带生产设备,可以提高网状光纤带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6为网状光纤带中光纤的截面示意图。
参见图3至图6所示,本申请提供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300包括安装架310、激光振镜单元320、和并带模具330,激光振镜单元320和并带模具330均安装在安装架310上,并带模具330位于激光振镜单元320的出光侧;并带模具330用于容纳沿第一方向X容纳并排设置的多根光纤110,以及使多根光纤110在并带模具330上沿第二方向Y按照设定速度移动,其中,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垂直;激光振镜单元320射出的激光用于按照设定频率依次照射在相邻的两个光纤110之间,以熔化相邻的两个光纤110上的着色层111。
具体的,安装架310用于支撑和安装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300中的其他部件,激光振镜单元320和并带模具330可以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安装架310上。并带模具330安装在激光振镜单元320的出光侧,激光振镜单元320射出的激光照射在位于并带模具330上相邻的光纤110之间,以熔化光纤110上的着色层111,通过着色层111实现相邻的光纤110之间的粘接。
下面,本申请实施例利用着色层111进行相邻的光纤110之间的粘接的具体过程进行描述。
首先对光纤110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请继续参见图6所示,光纤110包括光纤本体112和涂覆在光纤本体112表面的着色层111。光纤本体112用于传输光纤,网状光纤带100中通常包括多根光纤110,因此为了便于辨别不同光纤110,光纤本体112上还涂覆有着色层111。每根光纤本体112上的着色层111的颜色不同。用于形成着色层111浆料是包含交联剂的着色油墨,将着色油墨涂覆在光纤本体112上,并通过固化形成着色层111。
并带模具330上容纳有多根光纤110,具体的,请继续参见图3和图5所示,为了便于描述,将多根光纤110排列的方向称为第一方向X,各光纤110延伸的方向称为第二方向Y。在图5中,并带模具330沿第一方向X上并排设置有多根光纤110,多根光纤110沿第一方向X依次抵接。这些光纤110可以沿第二方向Y相对于并带模具330按照设定速度移动。
在进行光纤110之间的粘接时,使得多根光纤110按照设定速度在并带模具330上沿第二方向Y移动,激光振镜单元320射出的激光按照设定频率依次照射在相邻的光纤110之间,激光的热量汇聚在着色层111上,使得着色层111熔化,熔化的着色层111作为粘接剂,熔化的着色层111再次固化即可将相邻的光纤110粘接在一起,以形成网状光纤带100。
需要说明的是,激光振镜单元320射出激光的设定频率和光纤110移动的设定速度需根据网状光纤带100中网状节点120的具体位置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具体限定。
本申请提供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300,通过设置安装架310、激光振镜单元320、和并带模具330,并带模具330位于激光振镜单元320的出光侧;多根光纤110沿第一方向X并排设置在并带模具330内,光纤110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着色层111,多根光纤110可在并带模具330上沿第二方向Y定速移动。激光振镜单元320射出的激光用于按照设定频率依次照射在相邻的两个光纤110之间,以熔化相邻的两个光纤110上的着色层111。本申请提供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300采用光纤110上本身具有的着色层111进行光纤110之间的粘接,而着色层111在光纤本体112上的涂覆厚度均匀,因此,将着色层111作为粘接剂粘接相邻的光纤110,着色层111形成的粘接剂的剂量均匀,可以有效的粘接相邻的光纤110,使得网状光纤带100可以满足使用需求,网状光纤带100的合格率较高。将着色层111作为粘接剂粘接相邻的光纤110,无需再次给光纤110上涂覆粘接剂,并且作为粘接剂的着色层111无需通过固化炉固化,在空气中即可固化,减少了光纤110粘接的工艺步骤,使得网状光纤带100的生产效率较高。
下面,对并带模具33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中并带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7所示,并带模具330包括基座331和固定件332,基座331固定在安装架310上,基座331上设置有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通槽3311,通槽3311用于容纳沿第一方向X并排设置的多根光纤110,固定件332覆盖在基座331上,以用于压持光纤110。
具体的,基座331为安装在安装架310上的板状件,基座331上设置有沿第二方向Y贯穿基座331的通槽3311。请继续参见图7所示,通槽3311具有光纤入口和光纤出口,光纤入口呈喇叭状,以便于光纤110从光纤入口进入通槽3311。
固定件332覆盖在通槽3311上,以防止光纤110从通槽3311中翘起。固定件332和基座331可以均为磁性件,固定件332通过磁吸力与基座331连接在一起,以简化并带模具330的结构,并且可以便于固定件332从基座331上拆下。
固定件332包括至少两个压杆(图中未标识),至少两个压杆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在基座331上。
具体的,光纤110在进入通槽3311和离开通槽3311的位置处容易翘起,因此,固定件332可以包括两个压杆,两个压杆沿第二方向Y压在基座331的两端,压杆也可以为磁性件。
请继续参见图7所示,固定件332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透光部3321,第一透光部3321包括沿第一方向X均匀间隔设置多个透光孔3321a,每个透光孔3321a均与两个相邻的光纤110的连接处对准,激光振镜单元320射出的激光用于穿过透光孔3321a。
固定件332上可以设置一个透光部3321,也可以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透光部,具体根据光纤110在通槽3311中移动的速度和激光振镜单元320射出激光的频率进行设定。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固定件332上设置有两个透光部3321,两个透光部3321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从激光振镜单元320射出的激光穿过透光部3321照射在两个相邻的光纤110的连接处,由此,可以对光纤110不需要连接的部位进行防护。
请继续参见图7所示,透光部3321包括多个透光孔3321a,多个透光孔3321a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每个透光孔3321a均与两个相邻的光纤110的连接处对准,也就是说,透光孔3321a沿激光的传输路径与光纤110错开设置,由此,从激光振镜单元320射出的激光可以穿过透光孔3321a照射在两个相邻的光纤110的连接处,以熔化两个相邻的光纤110上的着色层111。
下面,对安装架310的结构进行说明。
请继续参见图3至图5所示,安装架310包括第一安装板311、第二安装板312和连接板313,第一安装板311与第二安装板312沿第三方向Z平行设置;其中,第三方向Z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均垂直;连接板313连接在第一安装板311与第二安装板312之间,激光振镜单元320位于第一安装板311上,并带模具330位于第二安装板上。
将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300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形成的平面放置在水平面上,第三方向Z和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形成的平面垂直,也就是说,第三方向Z为竖直方向。
安装架310还包括两个L型的连接件314,连接板313沿第三方向Z延伸,连接板313的上端通过连接件314与第一安装板311连接,连接板313的下端通过连接件314与第二安装板312连接。通过连接件314和连接板313可以牢固地固定第一安装板311和第二安装板312。
位于第一安装板311上的激光振镜单元320射出的激光沿第三方向Z照射在并带模具330上。这样设置可以使得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300的结构较为紧凑。
下面,对激光振镜单元320中的各组成部件进行说明。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中激光振镜模组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参见图3至图5以及图8所示,激光振镜单元320包括激光器321、动态聚焦模组322、振镜模组323和场镜324,激光器321用于产生激光,动态聚焦模组322用于改变激光的焦距,振镜模组323用于改变激光的折射角度,场镜324用于使激光聚焦,激光器321射出的激光依次经由动态聚焦模组322、振镜模组323和场镜324,照射在并带模具330上。
激光器321用于发射激光,激光器321发出的激光光束可以聚焦能量,激光照射在物体的表面,可以使物体表面温度升高。在本实施例中,激光照射在光纤110外表面的着色层111,可以使着色层111熔化。动态聚焦模组322是长焦距的变焦透镜装置,动态聚焦模组322包括沿激光传输路径设置的两个聚焦镜片3221,两个聚焦镜片3221之间的间距可以改变,由此可以通过动态聚焦模组322改变照射在并带模具330上的激光的焦距,从而使得照射在每两个光纤110连接处的能量相同。振镜模组323包括两组振镜组件3231,两组振镜组件3231呈90°设置,振镜组件3231包括振镜电机3231a和镜片3231b,振镜电机3231a按照设定频率驱动镜片3231b旋转,以按照设定频率改变激光的射出角度,从而使射出的激光可以依次照射在相邻的光纤110之间。场镜324用于对射出的激光再次进行聚焦。
从激光器321射出的激光,依次通过动态聚焦模组322变焦,通过振镜模组323改变射出角度,再通过场镜324聚焦,最终依次照射在相邻的光纤110之间。
请继续参见图3至图5所示,第一安装板311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3111和第二表面3112,激光器321、动态聚焦模组322和振镜模组323位于第一表面3111,场镜324位于第二表面3112;振镜模组323和场镜324沿第三方向Z相对设置;第一安装板311上还包括第二透光部(图中未标识),第二透光部位于振镜模组323和场镜324之间;第二安装板3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3121和第四表面3122,第三表面3121和第二表面3112相对,并带模具330位于第三表面3121上,并带模具330与场镜324相对设置。
具体的,由于激光经振镜模组323射出后会改变角度,因此,将激光器321、动态聚焦模组322和振镜模组323均设置在第一安装板311上的第一表面3111上,场镜324设置在第一安装板311上的第二表面3112上,振镜模组323和场镜324沿第三方向Z相对设置,这样可以与激光的传输路径一致。
从振镜模组323射出的激光经由第一安装板311上的第二透光部之后,通过场镜324的聚焦到达位于第三表面3121上的并带模具330上。
请继续参见图3至图5,激光振镜单元320还包括第一反射镜325和第二反射镜326,第一反射镜325和第二反射镜326位于激光器321与动态聚焦模组322之间,激光器321射出的激光依次经由第一反射镜325的折射和第二反射镜326的折射到达动态聚焦模组322。
由于激光具有较好的准直性,在安装激光器321与动态聚焦模组322时,对动态聚焦模组322与激光器321的出光口之间的对准精度要求较高,在安装位置上稍有误差,从激光器321射出的激光难于完全传输至动态聚焦模组322。因此,在激光器321与动态聚焦模组322之间设置反射镜,通过微调反射镜相对于激光传输路径的角度,可以使得激光器321射出的激光完全传输至动态聚焦模组322。在本实施例中,激光振镜单元320包括第一反射镜325和第二反射镜326,这样更便于激光传输路径的微调。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网状光纤带生产设备,包括放线架、收线架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300,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300位于放线架与收线架之间,放线架用于退绕多根光纤110,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300用于粘接多根光纤110,收线架用于卷绕网状光纤带100。
其中,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300的结构和工作方式已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在生产网状光纤带100时,先将多根光纤110按照顺序卷绕在放线架上;然后将光纤110从放线架上退绕,使得多根光纤110进入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300中的并带模具330中,通过激光振镜单元320逐一连接相邻的两个光纤110,形成网状光纤带100;最后,所形成的网状光纤带100卷绕在收线架上。
在本实施例中,网状光纤带生产设备还包括控制器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和激光振镜单元均与控制器电连接,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收线架和放线架转动,控制器用于使驱动电机的转速和激光振镜单元射出激光的频率相匹配。
具体的,控制器与激光振镜单元320中的振镜电机3231a电连接,控制器控制振镜电机3231a的转动频率,从而控制镜片3231b改变出射激光角度的频率。
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和振镜电机3231a的转动频率,使得光纤110的在并带模具330上移动速度与激光振镜单元320射出的激光的角度变化频率相匹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激光振镜单元、和并带模具,所述激光振镜单元和所述并带模具均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并带模具位于所述激光振镜单元的出光侧;
所述并带模具用于容纳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多根光纤,以及使所述多根光纤在所述并带模具上沿第二方向按照设定速度移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所述激光振镜单元射出的激光用于按照设定频率依次照射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光纤之间,以熔化相邻的两个所述光纤上的着色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带模具包括基座和固定件,所述基座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通槽,所述通槽容纳沿所述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所述多根光纤,所述固定件覆盖在所述基座上,以用于压持所述光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至少两个压杆,所述至少两个压杆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透光部,所述第一透光部包括沿第一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多个透光孔,每个所述透光孔均与两个相邻的所述光纤的连接处对准,所述激光振镜单元射出的所述激光用于穿过所述透光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连接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沿第三方向平行设置;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
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
所述激光振镜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并带模具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振镜单元包括激光器、动态聚焦模组、振镜模组和场镜,所述激光器用于产生激光,所述动态聚焦模组用于改变所述激光的焦距,所述振镜模组用于改变所述激光的折射角度,所述场镜用于使所述激光聚焦,所述激光器射出的所述激光依次经由所述动态聚焦模组、所述振镜模组和所述场镜,照射在并带模具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激光器、所述动态聚焦模组和所述振镜模组位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场镜位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振镜模组和所述场镜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还包括第二透光部,所述第二透光部位于所述振镜模组和所述场镜之间;
所述第二安装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对,所述并带模具位于所述第三表面上,所述并带模具与所述场镜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振镜单元还包括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位于所述激光器与所述动态聚焦模组之间,所述激光器射出的所述激光依次经由所述第一反射镜的折射和所述第二反射镜的折射到达所述动态聚焦模组。
9.一种网状光纤带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线架、收线架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所述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位于所述放线架与所述收线架之间,所述放线架用于退绕所述多根光纤,所述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用于粘接所述多根光纤,所述收线架用于卷绕所述网状光纤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状光纤带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和激光振镜单元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收线架和所述放线架转动,所述控制器用于使所述驱动电机的转速和所述激光振镜单元射出激光的角度变化频率相匹配。
CN202223179819.8U 2022-11-30 2022-11-30 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和网状光纤带生产设备 Active CN2183834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79819.8U CN218383422U (zh) 2022-11-30 2022-11-30 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和网状光纤带生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79819.8U CN218383422U (zh) 2022-11-30 2022-11-30 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和网状光纤带生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83422U true CN218383422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38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79819.8U Active CN218383422U (zh) 2022-11-30 2022-11-30 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和网状光纤带生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834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9050B (zh) 使用可变功率紫外线固化粘合剂提高对位精度的方法
EP1882964B1 (en) Optical connecting parts and optical connecting structure
CN104898210B (zh) 光模块和光调制装置
WO2002067031A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ed dynamic fiber optic alignment and assembly
CN218383422U (zh) 网状光纤带并带装置和网状光纤带生产设备
JP2011513774A (ja) 光伝送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光伝送装置
US7407595B2 (en) Optical member,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optical member, waveguide substrate, and photo-electric integrated substrate
JP4212529B2 (ja) 光ファイバ配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16224504A (zh) 一种用于硅光子芯片的光封装平台和方法
KR101861817B1 (ko) 실타래 방식의 광섬유 플레이트 제작장치 및 광섬유 플레이트 제작방법
EP3143446B1 (en) Method for coupling an optical fiber to an optical or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JPH10325917A (ja) 光受信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192834A (ja) 光ファイバおよび光学接続構造
JP5451255B2 (ja) 光ファイバのガイド部材を装着する方法、それが用いられる装着装置、および、光ファイバのガイド部材
JP2020008813A (ja) 光モジュール
CN113275195B (zh) 光学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JP2012208363A (ja) 光ファイバテープ心線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2221681A1 (en) Optical fiber attachment to a 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 using optical fiber-directed curing
CN113396347A (zh) 光学器件组件
Fütterer et al. Mosquito-dispensed waveguides in cavities on 3D-MIDs
JP4808660B2 (ja) 光送受信モジュー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KR100591265B1 (ko) 코어확대 렌즈형 광섬유 리본 제조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4890665A (zh) 一种软性光纤带制造系统及其加工方法
JPH11194239A (ja) 半導体レーザモジュール
CN116118182A (zh) 一种采用激光熔融成型的制造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