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81099U - 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81099U
CN218381099U CN202222249666.3U CN202222249666U CN218381099U CN 218381099 U CN218381099 U CN 218381099U CN 202222249666 U CN202222249666 U CN 202222249666U CN 218381099 U CN218381099 U CN 218381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humidity sensor
groove
wir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4966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荣船
景阳阳
雷宗杰
李维维
赵悦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Derunt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Derunt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Derunt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Derunt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4966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81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81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810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及空调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包括壳体、温湿度传感器组件、连接电线以及第一密封盖;其中,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支脚,所述安装支脚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若干隔离孔和若干限位筋,所述安装支脚背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若干卡槽,所述隔离孔和限位筋使得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冷凝器上后,传感器本体可以远离冷凝器,从而消除冷能器温度对传感器检测精度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温湿度传感器包括传感器线路板和外壳,传感器线路板设置于外壳内。现有的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后紧贴空调器冷凝器,使得其感应到的温度受到冷凝器温度影响较大而不能准确反应环境温度。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及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温湿度传感器受冷凝器温度影响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透气孔,所述安装槽通过所述透气孔与外界连通;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支脚,所述安装支脚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若干隔离孔和若干限位筋,所述安装支脚背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若干卡槽;
温湿度传感器组件,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连接电线,所述连接电线的外部设置有绝缘软管,所述绝缘软管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连接电线的一端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组件相连接,所述连接电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件穿出所述壳体;
第一密封盖,所述第一密封盖覆盖所述安装槽。
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其中,所述透气孔处设置有覆盖所述透气孔的防水透气膜以及将所述防水透气膜压紧贴于所述透气孔的压片,且所述压片设置有与所述透气孔对应的型腔面。
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其中,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防护槽,所述防护槽的开口朝向垂直于所述透气孔的孔口朝向,所述安装槽依次通过所述压片、防水透气膜、透气孔以及防护槽与外界连通。
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其中,所述绝缘软管与所述连接件的连接方式为插接或套接。
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其中,当所述绝缘软管与所述连接件的连接方式为插接时,所述连接件为所述壳体远离所述防护槽的一端设置的固线槽,所述固线槽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绝缘软管插接在所述固线槽内;
所述安装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以及与所述固线槽抵接且与所述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相连的第三槽壁,所述安装槽靠近所述固线槽的一端设有第一走线挡筋和第二走线挡筋,所述第一走线挡筋由所述第一槽壁向所述第二槽壁且偏向于所述第三槽壁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走线挡筋由所述第三槽壁向所述第一槽壁方向延伸形成;所述连接电线穿过所述固线槽后沿所述第二走线挡筋、第一走线挡筋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电线沿所述第二走线挡筋、第一走线挡筋呈倒S状走线。
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其中,所述连接电线位于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组件连接的一端依次经过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固线槽后穿出所述壳体,所述固线槽覆盖有第二密封盖。
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其中,当所述绝缘软管与所述连接件的连接方式为套接时,所述壳体远离所述防护槽的一端向远离所述防护槽方向延伸形成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管状结构,所述绝缘软管套接在所述连接件的外表面,所述连接电线通过管状结构穿出所述连接件。
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其中,所述连接件所在的表面由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连接处向所述防护槽方向倾斜形成导流面。
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其中,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组件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线路板和温湿度传感器芯片,所述安装槽内开设有温湿度传感器线路板安置腔以及温湿度传感器芯片感应腔,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线路板设置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线路板安置腔内,所述透气孔、防水透气膜、压片以及温湿度传感器芯片均设置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芯片感应腔内,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线路板覆盖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芯片感应腔,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芯片感应腔依次通过压片、防水透气膜以及透气孔后与外界连通。
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所述温湿度传感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及空调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包括壳体、温湿度传感器组件、连接电线以及第一密封盖;其中,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支脚,所述安装支脚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若干隔离孔和若干限位筋,所述安装支脚背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若干卡槽,所述隔离孔和限位筋使得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冷凝器上后,传感器本体可以远离冷凝器,从而消除冷能器温度对传感器检测精度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中一种温湿度传感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温湿度传感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中一种温湿度传感器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中一种温湿度传感器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中一种温湿度传感器的走线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中一种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温湿度传感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壳体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壳体10、防护槽11、导流面12、安装槽20、透气孔21、第一槽壁22、第二槽壁23、第三槽壁24、第一走线挡筋25、第二走线挡筋26、温湿度传感器线路板安置腔27、温湿度传感器芯片感应腔28、安装支脚30、隔离孔31、限位筋32、卡槽33、温湿度传感器组件40、温湿度传感器线路板41、温湿度传感器芯片42、连接电线50、绝缘软管51、连接件60、第一密封盖70、第二密封盖71、防水透气膜80、压片90、型腔面91、冷凝器1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及空调器,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实施方式和申请专利范围中,除非文中对于冠词有特别限定,否则“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考图1-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及空调器,其中,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20,所述安装槽20的槽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透气孔21,所述安装槽20通过所述透气孔21与外界连通;所述壳体1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支脚30,所述安装支脚30靠近所述壳体10的一端设有若干隔离孔31和若干限位筋32,所述安装支脚30背离所述壳体10的一端设有若干卡槽33;
温湿度传感器组件40,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组件40设置于所述安装槽20内;
连接电线50,所述连接电线50的外部设置有绝缘软管51,所述绝缘软管51通过连接件60与所述壳体10连接;所述连接电线50的一端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组件40相连接,所述连接电线5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件60穿出所述壳体10;
第一密封盖70,所述第一密封盖70覆盖所述安装槽20。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通过在壳体10外表面上设置安装支脚30,且所述安装支脚30上开设有若干隔离孔31和限位筋32,当将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空调器的冷凝器上时,可以利用限位筋限制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冷凝器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传感器本体远离冷凝器,并且通过设置隔离孔,消除冷凝器温度通过所述壳体进行热传导对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精度的影响,进而提高温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筋32形成的平面与所述安装支脚30所形成的平面垂直,用于限制所述壳体10与冷凝器之间的距离,防止所述壳体10与空调器的冷凝器进行贴合,从而影响温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而所述卡槽33为“钉耙”形状,即插卡结构,便于将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在不需要固定螺栓等固定件的情况下,可直接与冷凝器形成卡接结构,不但便于后期维修更换,而且节约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气孔21处设置有覆盖所述透气孔21的防水透气膜80以及将所述防水透气膜80压紧贴于所述透气孔21的压片90,且所述压片90设置有与所述透气孔21对应的型腔面91;通过合理设置所述压片90的型腔面91的形状及大小可有效提高传感器的感应精度。
具体地,所述压片90与所述透气孔21相对应的位置开设一个孔形成所述型腔面91,使得传感器通过所述型面腔91和防水透气膜21与外界气体相通,提高温湿度传感器的防水性能。
在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型腔面91位于所述透气孔21的中心位置,且为圆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0上开设有防护槽11,所述防护槽11的开口朝向垂直于所述透气孔21的孔口朝向,所述安装槽20依次通过所述压片90、防水透气膜80、透气孔21以及防护槽11与外界连通。由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空调器上后,仅有的与外部环境连通的防护槽开口竖直向下(即倒“U”形),可以减小雨水进入安装槽的概率,再结合所述防护槽11的开口朝向垂直于所述透气孔21的孔口朝向,且所述透气孔21紧贴有防水透气膜80,可以隔绝液体进入安装槽内,有效地起到防水作用。
在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气孔21与所述防护槽11的开口的距离a≧5mm,即所述防护槽离外界环境最近的一处与所述透气孔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mm。
另外,由于现有的温湿度传感器因电线直线连接线路板,当长期在恶劣环境中使用时,存在液体沿电线流入线路板导致传感器功能失效的隐患。
因此,进一步地,所述绝缘软管51与所述连接件60的连接方式为插接或套接。利用所述绝缘软管51与所述连接件60通过插接或套接的连接方式,进一步杜绝液体沿所述连接电线50进入所述安装槽内,从而导致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组件40因受潮而影响使用寿命。
以下对所述绝缘软管51与所述连接件60的连接方式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绝缘软管51与所述连接件60的连接方式为插接时,所述连接件60为所述壳体10远离所述防护槽11的一端设置的固线槽,所述固线槽与所述安装槽20连通,所述绝缘软管51插接在所述固线槽内;
所述安装槽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22和第二槽壁23以及与所述固线槽抵接且与所述第一槽壁22和第二槽壁23相连的第三槽壁24,所述安装槽20靠近所述固线槽的一端设有第一走线挡筋25和第二走线挡筋26,所述第一走线挡筋25由所述第一槽壁22向所述第二槽壁23且偏向于所述第三槽壁24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走线挡筋26由所述第三槽壁24向所述第一槽壁22方向延伸形成;所述连接电线50穿过所述固线槽后沿所述第二走线挡筋26、第一走线挡筋25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组件40连接,所述连接电线50沿所述第二走线挡筋26、第一走线挡筋25呈倒S状走线(即呈“∽”状走线)。
具体地,所述第一走线挡筋25与所述第一槽壁22靠近所述固线槽的一端形成一锐角,所述第二走线挡筋26与所述第三槽壁24靠近所述第一槽壁22的一端形成锐角,且所述第二走线挡筋26远离所述第三槽壁24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走线挡筋25与所述第一槽壁22形成的锐角内,使得所述连接电线50依次绕过第二走线挡筋26和第一走线挡筋25,从而形成倒S状走线,使得所述连接电线离温湿度传感器组件较远的一端形成的弯在高度方向上低于离温湿度传感器组件较近的一端形成的弯,液体沿芯线流动就有向上的一段行程,同时相比直线连接增加了线路行程长度,从而有效阻滞了液体沿电线流入温湿度传感器组件,消除传感器寿命周期内的进水短路隐患。
优选地,在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二走线挡筋26的最低点与所述第一走线挡筋25的最高点距离c≧1mm,使得所述连接电线形成明显的倒S状走线,防止液体沿电线流入温湿度传感器组件。
同时,所述连接电线50位于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组件40连接的一端依次经过所述安装槽20和所述固线槽后穿出所述壳体10,所述固线槽覆盖有第二密封盖71。
为了更好地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固耐用性,本实施方式将所述第一密封盖70与所述第二密封盖71进行一体化设置,可以提高壳体10与第一密封盖70以及第二密封盖71的组装效率以及密封性能。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绝缘软管51与所述连接件60的连接方式为套接时,所述壳体10远离所述防护槽11的一端向远离所述防护槽11方向延伸形成所述连接件60,所述连接件60为管状结构,所述绝缘软管51套接在所述连接件60的外表面,所述连接电线50通过管状结构穿出所述连接件60。
具体地,当所述绝缘软管51与所述连接件60的连接方式为套接时,所述绝缘软管套接在所述连接件的外表面,使得外界环境的液体沿所述绝缘软管流动时,直接把水阻挡在壳体外部,消除传感器寿命周期内的进水短路隐患。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60所在的表面由所述连接件60与所述壳体10连接处向所述防护槽11方向倾斜形成导流面12。也就是说,将所述绝缘软管51设置包裹在所述连接件60外,并将所述绝缘软管51端面抵住壳体上的导流面12,所述导流面12周围均低于绝缘软管51端面中心点,液体沿绝缘软管外面由壳体上导流面12导流至壳体外面,从而避免液体流入所述壳体10内部。
在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所述绝缘软管51与所述连接件60的连接方式为套接时,绝缘软管存在老化破损,液体渗透进入连接电线从而流入壳体内部的情况,在所述安装槽20内设置所述第一走线挡筋和第二走线挡筋,具体设置方式与前述的插接情况相同。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外部液体进入壳体,起到双重防护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组件40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线路板41和温湿度传感器芯片42,所述安装槽20内开设有温湿度传感器线路板安置腔27以及温湿度传感器芯片感应腔28,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线路板41设置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线路板安置腔27内,所述透气孔21、防水透气膜80、压片90以及温湿度传感器芯片42均设置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芯片感应腔28内,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线路板41覆盖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芯片感应腔28,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芯片感应腔28依次通过压片90、防水透气膜80以及透气孔21后与外界连通。
具体地,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芯片42设置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线路板41靠近所述透气孔21的一侧,即所述防水透气膜80与所述压片90的型腔面91和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芯片42形成密闭的温湿度传感器芯片感应腔27,优选地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芯片42设置于所述透气孔21的中心位置,且合理设置压片90的型面腔91的形状及大小可有效提高传感器的感应精度。
传感器工作时,外部环境通过所述防护槽11,再透过所述防水透气膜21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芯片感应腔28连通,并由朝向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芯片感应腔28内的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芯片42检测出温湿度参数供空调器控制使用。
具体地,所述连接电线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线路板41进行电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芯片42设置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线路板41上且对准所述透气孔。
基于上述一种温湿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还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温湿度传感器,其中,温湿度传感器可以设置于空调器的冷凝器上。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也可以设置于空调器的其他位置,例如,设置于空调外机壳体上,用于检测空调外机所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等。
将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空调器外机时,保持所述壳体10上的防护槽11竖直向下,然后将所述卡槽33插入冷凝器100中,由所述限位筋32的顶面贴合于冷凝器上,从而限制卡槽33的插入深度并将隔离孔31限制于冷凝器外侧,使得传感器本体远离冷凝器表面安装,从而消除冷凝器温度通过壳体热传导对传感器检测精度的影响,优选的传感器本体远离冷凝器距离b≧3mm;由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空调器上后,仅有的与外部环境连通的防护槽竖直向下,可以减小雨水等液体进入感应腔的概率,透气孔由紧贴覆盖在所述透气孔上的防水透气膜来隔绝液体进入感应腔内,因连接电线在温湿度传感器线路板前呈倒S状,使得所述连接电线离温湿度传感器组件较远的一端形成的弯在高度方向上低于离温湿度传感器组件较近的一端形成的弯,液体沿芯线流动就有向上的一段行程,同时相比直线连接增加了线路行程长度,从而有效阻滞了液体沿电线流入温湿度传感器组件,消除传感器寿命周期内的进水短路隐患。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及空调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包括壳体、温湿度传感器组件、连接电线以及第一密封盖;其中,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支脚,所述安装支脚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若干隔离孔和若干限位筋,所述安装支脚背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若干卡槽,所述隔离孔和限位筋使得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冷凝器上后,传感器本体可以远离冷凝器,从而消除冷能器温度对传感器检测精度的影响。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透气孔,所述安装槽通过所述透气孔与外界连通;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安装支脚,所述安装支脚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若干隔离孔和若干限位筋,所述安装支脚背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若干卡槽;
温湿度传感器组件,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连接电线,所述连接电线的外部设置有绝缘软管,所述绝缘软管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连接电线的一端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组件相连接,所述连接电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件穿出所述壳体;
第一密封盖,所述第一密封盖覆盖所述安装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处设置有覆盖所述透气孔的防水透气膜以及将所述防水透气膜压紧贴于所述透气孔的压片,且所述压片设置有与所述透气孔对应的型腔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防护槽,所述防护槽的开口朝向垂直于所述透气孔的孔口朝向,所述安装槽依次通过所述压片、防水透气膜、透气孔以及防护槽与外界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软管与所述连接件的连接方式为插接或套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绝缘软管与所述连接件的连接方式为插接时,所述连接件为所述壳体远离所述防护槽的一端设置的固线槽,所述固线槽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绝缘软管插接在所述固线槽内;
所述安装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以及与所述固线槽抵接且与所述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相连的第三槽壁,所述安装槽靠近所述固线槽的一端设有第一走线挡筋和第二走线挡筋,所述第一走线挡筋由所述第一槽壁向所述第二槽壁且偏向于所述第三槽壁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走线挡筋由所述第三槽壁向所述第一槽壁方向延伸形成;所述连接电线穿过所述固线槽后沿所述第二走线挡筋、第一走线挡筋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电线沿所述第二走线挡筋、第一走线挡筋呈倒S状走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电线位于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组件连接的一端依次经过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固线槽后穿出所述壳体,所述固线槽覆盖有第二密封盖。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绝缘软管与所述连接件的连接方式为套接时,所述壳体远离所述防护槽的一端向远离所述防护槽方向延伸形成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管状结构,所述绝缘软管套接在所述连接件的外表面,所述连接电线通过管状结构穿出所述连接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所在的表面由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壳体连接处向所述防护槽方向倾斜形成导流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组件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线路板和温湿度传感器芯片,所述安装槽内开设有温湿度传感器线路板安置腔以及温湿度传感器芯片感应腔,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线路板设置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线路板安置腔内,所述透气孔、防水透气膜、压片以及温湿度传感器芯片均设置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芯片感应腔内,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线路板覆盖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芯片感应腔,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芯片感应腔依次通过压片、防水透气膜以及透气孔后与外界连通。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
CN202222249666.3U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及空调器 Active CN218381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9666.3U CN218381099U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9666.3U CN218381099U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81099U true CN218381099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68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49666.3U Active CN218381099U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810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5114244A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CN218381099U (zh) 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及空调器
ES2215135T3 (es) Motor electrico de iman permanente para bombas de circulacion de sistemas de calefaccion.
JP4678833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CN211953044U (zh) 分歧箱及多联空调器
CN211400074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6203860U (zh) 传感器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972821U (zh) 加湿装置
CN218381105U (zh) 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及空调器
CN211880789U (zh) 一种防水透气装置、电动车控制器及电动车
CN214384879U (zh) 一种启动发电一体机
KR200367856Y1 (ko) 공기조화장치용 센서조립체
CN212618756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US11749082B2 (en) Fire or smoke detector
CN209744735U (zh) 壁挂装置的安装壳及暖风机
CN210320518U (zh) 一种传感器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CN220707461U (zh) 一种取暖器
CN217332426U (zh) 紧凑防水型水质监测设备
CN216481292U (zh) 一种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9555172U (zh) 一种ptc加热器的安装底座
CN220379848U (zh) 换热器支架以及空调器
CN221548788U (zh) 一种防水电暖器
CN220707460U (zh) 一种取暖器
CN221483717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8544630U (zh) 窗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