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69811U - 一种货物可分离的巧固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货物可分离的巧固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69811U
CN218369811U CN202222908955.XU CN202222908955U CN218369811U CN 218369811 U CN218369811 U CN 218369811U CN 202222908955 U CN202222908955 U CN 202222908955U CN 218369811 U CN218369811 U CN 218369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goods
bearing
rack
f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0895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Keheng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Keheng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Keheng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Keheng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0895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69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69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69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货物可分离的巧固架,包括底座及四角处的立柱,这些立柱在底座的顶部围成货物堆置空间;底座的顶部以矩形阵列方式排布有多组承载单元;每一组承载单元沿着叉车作业方向的纵深排布;每一组承载单元沿着叉车作业方向,在底座的顶部构成能够使叉车的叉齿插入、连同整个巧固架一起叉取的带架叉取通道;相邻两组承载单元之间,沿着货物堆置空间的叉车作业方向,在底座顶部构成能够使叉车的叉齿插入、将堆置货物与整个巧固架分离叉取的脱架叉取通道;相邻的脱架叉取通道与带架叉取通道之间,以非贯通的相互独立结构配合。本实用新型既能实现巧固架连同所堆置货物的一起叉取搬运,又能实现所堆置脱离巧固架本体的叉取搬运。

Description

一种货物可分离的巧固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仓储等工况环境用的堆垛设备-巧固架,具体是一种可以通过叉车的叉取使堆垛货物装入巧固架或在巧固架上卸下的巧固架结构。
背景技术
巧固架亦称堆垛架或堆垛货架,是物流、仓储等工况环境使用的货物搬运、存储的堆垛设备,其主要由底座及底座四角处的立柱组成,这些立柱在底座的顶部上方围成货物堆置空间。
在对货物进行存储时,置放的货物坐落于底座上、并堆叠排布于这些立柱所围的货物堆置空间内,货物在货物堆置空间内可实现定量置放,这些立柱对所堆叠置放的货物形成良好的支撑、保护。为节省占地面积,多个置放有货物的巧固架可以实现底、顶之间的堆垛仓储(一般会堆垛3~4层)。
在空架状态闲置时,为节省占地及空间,便于放置管理,多个巧固架可以套叠在一起,形成叠加放置。
因此,巧固架具有货物堆叠稳定、使用灵活、节省空间、可定量置放货物、对货物保护性好等技术特点。亦可以由此看出,巧固架是物流托盘的衍生、升级版结构,其在搬运时需要配合叉车进行叉取。
当前,常见巧固架的底座,为横向梁体和纵向梁体交织排布而成的镂空框架结构,其顶部平整、底部通过堆叠底脚抬高,抬高空间形成能够使叉车的叉齿插入、连同整个巧固架一起叉取的带架叉取通道,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名称为“一种物流用可折叠巧固架”(公开号CN 212638292 U,公开日2021年03月02日)、“一种巧固架”(公开号CN 208480958U,公开日2019年02月12日)、“一种物流存储用堆叠式巧固架”(公开号CN 210479352 U,公开日2020年05月08日)、“一种物流存储用巧固架”(公开号CN 216581556 U,公开日2022年05月24日)、“一种稳定型巧固架”(公开号CN 211417965 U,公开日2020年09月04日)、“一种升降式巧固架”(公开号CN 213757336 U,公开日2021年07月23日)、“一种高稳定型巧固架”(公开号CN 213921919 U,公开日2021年08月10日)、“一种巧固架”(公开号CN 210883018U,公开日2020年06月30日)等技术。此类巧固架,在底座顶部的货物堆置空间内,没有形成单独的货物叉取通道,即堆置在货物堆置空间内的货物是直接坐落于底座顶面的,底座顶面与货物之间无任何可以供叉车的叉齿插入的通道。如此,货物在此类巧固架的货物堆置空间内装入,或者已装入的货物在巧固架上卸载时,只能采取传统的人工逐件装/卸作业方式,具有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物流成本高等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巧固架的特殊性,以及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不影响巧固架的货物堆置空间对货物堆置性能的前提下,提供一种可以使巧固架的货物堆置空间所堆置的货物,通过叉车的叉取而与巧固架本体分离的巧固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货物可分离的巧固架,包括底座、以及在所述底座的四角处分别竖向成型的立柱,这些立柱在所述底座的顶部处围成货物堆置空间;
所述底座的顶部处,以矩形阵列方式规则排布有多组承载单元;
每一组承载单元的纵长方向,沿着所述货物堆置空间的叉车作业方向的纵深排布;
每一组承载单元,沿着所述货物堆置空间的叉车作业方向,在底座的顶部构成能够使叉车的叉齿插入、连同整个巧固架一起叉取的带架叉取通道;
相邻两组承载单元之间,沿着所述货物堆置空间的叉车作业方向,在底座顶部构成能够使叉车的叉齿插入、将堆置货物与整个巧固架分离叉取的脱架叉取通道;
相邻的脱架叉取通道与带架叉取通道之间,以非贯通的相互独立结构配合。
上述技术措施以现有巧固架的主体结构为基础,在底座的顶部处,通过各承载单元形成能够连同巧固架一起叉取的带架叉取通道,以及通过相邻承载单元之间形成能够使所堆置货物与巧固架本体叉取分离的脱架叉取通道。从而,在堆垛货物装入巧固架的货物堆置空间内时,通过叉车的叉齿对堆垛货物的叉取,以及叉齿在脱架叉取通道内的转换而使货物置放在货物堆置空间内;在货物需要巧固架支撑搬运时,叉车通过带架叉取通道将巧固架本体连同所堆置货物一起搬运;在货物需要从巧固架上卸载、单独搬运时,叉车通过脱架叉取通道将巧固架上所堆置的货物单独搬移、巧固架不动,使巧固架的货物堆置空间所堆置的货物通过叉车的叉取而与巧固架本体分离,有效解决人工逐件装/卸作业方式所存在的工人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物流成本高等技术问题,作业方式更为灵活、实用。
上述可实现带架叉取和脱架叉取的技术措施,不会影响巧固架的货物堆置空间对货物堆置的性能,即货物在巧固架的货物堆置空间内堆置平稳,货物堆置空间对所堆置货物依旧保持良好的支撑、保护。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承载单元主要由中部的承载面及两侧的支撑面以一体弯折结构成型;
所述支撑面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承载单元的断面呈∏型状。
上述技术措施的承载单元,具有成型结构简单、易于成型、成型用料少、制造成本低、结构强度高、承载稳定等技术特点,从而有利于控制整个巧固架的成型成本,在满足技术功能的同时经济性好。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单元的承载面上,以内凹结构成型有至少一条加强肋槽;
所述加强肋槽以纵长方向沿着所述承载单元的纵长方向的结构成型。
上述技术措施,在不影响承载单元对货物承载功能的前提下,有利于提高承载单元的结构强度,确保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单元的承载面与支撑面之间,以圆角结构过渡成型。该技术措施能够对堆置于承载单元上的货物形成良好的保护,避免承载单元对所承载货物划伤。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单元的承载面和/或支撑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减重孔。该技术措施有利于减轻巧固架的重量,以及节省成型用料。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底座四角处的立柱,沿着所述货物堆置空间的叉车作业方向,分为前立柱和后立柱;
所述底座左、右两侧的前立柱与后立柱之间分别形成错位排布,所述前立柱之间的净空距离大于所述后立柱之间的净空距离;且,所述底座左、右两侧的前立柱与后立柱之间的错位距离,分别为至少一个后立柱的宽度位;
所述后立柱之间,在顶端处连接有支承横梁;
所述底座左、右两侧的前立柱,分别与所述支承横梁之间连接有堆叠纵梁;
所述底座的底部,具有与所述堆叠纵梁形成上、下位对应的堆叠底脚。
上述技术措施既能够对货物可靠地实现支撑堆置,又能使相同规格的多个空架之间可靠地实现叠加放置。
进一步的,所述堆叠底脚的底部,具有轮廓呈倒V型或倒W型结构的定位槽;
所述堆叠纵梁的顶部,具有断面轮廓呈倒V型或倒W型结构的定位凸棱;
所述底座左、右两侧堆叠底脚的定位槽,与对应侧堆叠纵梁的定位凸棱相对应。
上述技术措施,能够使同规格的巧固架,在堆垛存储时,相邻巧固架之间形成稳定的堆垛放置,可靠性好。
进一步的,所述前立柱的顶端处,连接有向内延伸的转接横梁;
所述转接横梁用作支承对应堆叠纵梁的前端。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底座顶部所排布的多组承载单元中,沿着货物堆置空间的叉车作业方向,处在左、右两侧的最外侧的承载单元,分别以外侧支撑面与所述底座的对应边缘立面保持齐平配合;
这些承载单元,沿着货物堆置空间的叉车作业方向左、右两侧共同构成的货物有效承载平面,与所述底座的顶面相等,且从上方位全覆盖所述底座的顶面。
或者,作为另一种替代技术方案,所述底座顶部所排布的多组承载单元中,沿着货物堆置空间的叉车作业方向,处在左、右两侧的最外侧的承载单元,与所述底座的左侧边缘立面和/或右侧边缘立面以错位排布结构配合,所述错位排布结构配合中,最外侧承载单元的外侧支撑面处在所述底座的对应边缘立面的内侧处;
所述错位排布结构配合中,最外侧承载单元外侧处的所述底座顶面,连接有边托,所述边托与所述底座的对应边缘立面保持齐平配合,所述边托与相邻的最外侧承载单元之间构成脱架叉取通道;
这些承载单元结合所述边托,沿着货物堆置空间的叉车作业方向左、右两侧共同构成的货物有效承载平面,与所述底座的顶面相等,且从上方位全覆盖所述底座的顶面。
上述技术措施,能够对堆置于货物堆置空间内的货物形成良好的支承,在实现带架叉取和脱架叉取的同时,有效避免堆置于承载单元上的货物发生垮垛的技术问题。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底座是由横向和/或纵向排布的多根梁体组成的镂空框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上述技术措施以现有巧固架的主体结构为基础,在底座的顶部处,通过各承载单元形成能够连同巧固架一起叉取的带架叉取通道,以及通过相邻承载单元之间形成能够使所堆置货物与巧固架本体叉取分离的脱架叉取通道。从而,在堆垛货物装入巧固架的货物堆置空间内时,通过叉车的叉齿对堆垛货物的叉取,以及叉齿在脱架叉取通道内的转换而使货物置放在货物堆置空间内;在货物需要巧固架支撑搬运时,叉车通过带架叉取通道将巧固架本体连同所堆置货物一起搬运;在货物需要从巧固架上卸载、单独搬运时,叉车通过脱架叉取通道将巧固架上所堆置的货物单独搬移、巧固架不动,使巧固架的货物堆置空间所堆置的货物通过叉车的叉取而与巧固架本体分离,有效解决人工逐件装/卸作业方式所存在的工人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物流成本高等技术问题,作业方式更为灵活、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巧固架在堆垛存储作业时的状态参考图。
图3为图1所示巧固架在叠加放置作业时的状态参考图。
图中代号含义:1—底座;2—前立柱;3—后立柱;4—支承横梁;5—堆叠纵梁;6—堆叠底脚;7—定位槽;8—定位凸棱;9—承载单元;10—带架叉取通道;11—脱架叉取通道;12—承载面;13—支撑面;14—转接横梁;15—边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仓储等工况环境用的堆垛设备-巧固架,具体是一种可以通过叉车的叉取使堆垛货物装入巧固架、或在巧固架上卸载分离的巧固架结构,下面以多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技术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实施例1结合说明书附图-即图1、图2和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内容进行清楚、详细的阐释;其它实施例虽未单独绘制附图,但其主体结构仍可参照实施例1的附图。
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是示意性的,其为了清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已经简化了不必要的细节,以避免模糊了本实用新型贡献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巧固架包括底座1及底座1四角处分别竖向成型的立柱。
以货物堆置空间的叉车作业方向为基准,底座1是由多根横向梁体和多根纵向梁体交织排布而成的镂空框架结构。
以货物堆置空间的叉车作业方向为基准,底座1四角处的立柱分为前立柱2和后立柱3,即底座1前侧两角处的立柱为前立柱2,底座1后侧两角处的立柱为后立柱3。底座1前侧两角处的前立柱2、以及底座1后侧两角处的后立柱3,在底座1的顶部围成货物堆置空间,堆置在货物堆置空间内的货物,以底座1为承载基础,以四角立柱及立柱顶端为堆垛边界。
在上述巧固架的结构中,为了使空架状态(非堆置货物状态)的多个相同规格的巧固架套在一起、形成叠加放置,需采取如下配合结构。
底座1左侧的前立柱2与后立柱3之间形成错位排布配合,该错位排布配合是指,底座1左侧的后立柱3处在前立柱2的正投影内侧处,即底座1左侧前立柱2处在后立柱3正投影的外侧处,二者之间的错位距离至少为(亦通常是)一个后立柱3的宽度位。
底座1右侧的前立柱2与后立柱3之间形成错位排布配合,该错位排布配合是指,底座1右侧的后立柱3处在前立柱2的正投影内侧处,即底座1右侧前立柱2处在后立柱3正投影的外侧处,二者之间的错位距离至少为(亦通常是)一个后立柱3的宽度位。
如此,底座1前侧两角处的前立柱2之间的净空距离(即两根前立柱2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底座1后侧两角处的后立柱3之间的净空距离(即两根后立柱3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
如图3所示,两个相同规格的空架状态巧固架叠加放置时,因后立柱之间的宽度小于前立柱之间的宽度,且错位排布,因而处在上侧位的巧固架以后部嵌入处在下侧位的巧固架内,依次套叠,形成叠加放置。
在上述巧固架的结构中,为了使负载状态(堆置有货物的状态)的多个相同规格的巧固架以上、下位堆垛存储,需采取如下配合结构。
底座1后侧两角处的后立柱3之间,在它们的顶端处连接有支承横梁4。
底座1前侧两角处的每一根前立柱1的顶端处,分别连接有向内延伸的转接横梁14,该转接横梁14的内延长度基本对应于所在区域的后立柱3的所在位置。
底座1左侧的前立柱2,通过其连接的转接横梁14,与支承横梁4之间连接有堆叠纵梁5,该堆叠纵梁5的后端搭接固定在左侧后立柱3附近处的支承横梁4上,前端搭接固定在转接横梁14上、靠近前立柱2,以免过于悬空而影响结构强度。
底座1右侧的前立柱2,通过其连接的转接横梁14,与支承横梁4之间连接有堆叠纵梁5,该堆叠纵梁5的后端搭接固定在右侧后立柱3附近处的支承横梁4上,前端搭接固定在转接横梁14上、靠近前立柱2,以免过于悬空而影响结构强度。
底座1左、右两侧的堆叠纵梁5趋于平行配合。每一根堆叠纵梁5的顶部处,具有断面轮廓呈倒V型(或倒W型)结构的定位凸棱8。
底座1左侧的底部处,具有处在左侧前立柱2底端内侧处的堆叠底脚6,该堆叠底脚6的底部,具有轮廓呈倒V型(或倒W型)结构的定位槽7,该定位槽7的轮廓结构与上述底座1左侧的堆叠纵梁5顶部的定位凸棱8轮廓相匹配,且与底座1左侧的堆叠纵梁5的定位凸棱8的排布位置形成上、下位正投影对应。
底座1右侧的底部处,具有处在右侧前立柱2底端内侧处的堆叠底脚6,该堆叠底脚6的底部,具有轮廓呈倒V型(或倒W型)结构的定位槽7,该定位槽7的轮廓结构与上述底座1右侧的堆叠纵梁5顶部的定位凸棱8轮廓相匹配,且与底座1右侧的堆叠纵梁5的定位凸棱8的排布位置形成上、下位正投影对应。
如图2所示,两个相同规格的巧固架(通常为负载状态)堆垛存储时,以上侧位巧固架底部堆叠底脚,坐落在下侧位顶部的堆叠纵梁上,且以定位槽对对应定位凸棱的骑跨而保证坐落的稳定性,多个巧固架依次堆垛,形成堆垛存储。
在上述巧固架的结构中,为了能够实现巧固架本身或巧固架连同所负载货物一起的可靠叉取,以及实现巧固架所负载货物的单独叉取、与巧固架本体分离,和堆垛货物通过叉车装入巧固架的货物堆置空间内,需采取如下配合结构。
在底座1的顶部处,以矩形阵列方式规则排布有多组承载单元9。
每一组承载单元9的纵长方向,沿着底座1上的货物堆置空间的叉车作业方向的纵深排布,承载单元9的前端基本齐平于底座1前侧边缘立面,承载单元9的后端基本齐平于底座1后侧边缘立面。
每一组承载单元9是由中部的承载面12及两侧的支撑面13以一体弯折结构成型,两侧支撑面13的底部分别固定在底座1上,承载单元9的断面呈∏型状。该承载单元9可以是金属板材的弯折结构,亦可以是工程塑料的挤出成型结构。
为了增强承载结构强度,可以在承载面12上以内凹结构成型至少一条加强肋槽,加强肋槽以纵长方向沿着承载单元9的纵长方向的结构成型。
为了防止对所承载货物损伤,承载单元9的承载面12与支撑面13之间,以及加强肋槽的内凹阳角处,均以圆角结构过渡成型。
为了减轻重量、节约用料,可以在承载单元9的承载面12和/或支撑面13上,开设减重孔。
如此,每一组承载单元9,沿着货物堆置空间的叉车作业方向,在底座1的顶部,构成了能够使叉车的叉齿插入、连同整个巧固架一起叉取的带架叉取通道10,即承载单元9的∏型空间。
相邻两组承载单元9之间,沿着货物堆置空间的叉车作业方向,由它们的排布间距而在底座1顶部,构成了能够使叉车的叉齿插入、将堆置货物与整个巧固架分离叉取的脱架叉取通道11,即货物堆置在承载单元9所构成的平面上的,那么相邻承载单元9之间的货物悬空部位与底座1的顶面之间,则构成了能够使叉车单独叉取货物的通道。
由于上述承载单元9的断面为∏型结构,因而,相邻的脱架叉取通道11与带架叉取通道10之间,以非贯通的相互独立结构配合,这样有利于保障连同巧固架叉取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巧固架在叉车的叉齿上滑脱。
在上述巧固架的结构中,受底座1顶面及承载单元9排布间距等影响,多组承载单元9不一定完全是沿着底座1左侧等间距排布至底座1右侧的;以及叉车在叉取作业时,通常以底座1中心处为叉取受力点,以保障受力平衡,因而底座1两侧边缘处对承载单元9叉取结构的需求不大,如此,形成如下配合结构。
在底座1顶部所排布的多组承载单元9中,沿着货物堆置空间的叉车作业方向,处在左、右两侧的最外侧的承载单元9,分别与底座1的左侧边缘立面和右侧边缘立面以错位排布结构配合,该错位排布结构配合中,最外侧承载单元9的外侧支撑面13处在底座1的对应边缘立面的内侧处,也就是说,左侧最外侧承载单元9的外侧支撑面13处在底座1左侧边缘立面的内侧处,右侧最外侧承载单元9的外侧支撑面13处在底座1右侧边缘立面的内侧处。
在该错位排布结构配合中,左侧的最外侧承载单元9外侧处的底座1顶面,连接有边托15,该边托15主要由纵梁及支腿组成,支腿连接在底座1左侧边缘处、与底座1的左侧边缘立面之间基本齐平,纵梁基本齐平于承载单元9的承载面12、且沿着底座1的前侧和后侧的纵深排布。
如此,边托15与底座1的左侧边缘立面之间基本保持齐平配合,该左侧边托15与相邻的左侧最外侧承载单元9之间构成了脱架叉取通道11。
在该错位排布结构配合中,右侧的最外侧承载单元9外侧处的底座1顶面,连接有边托15,该边托15主要由纵梁及支腿组成,支腿连接在底座1右侧边缘处、与底座1的右侧边缘立面之间基本齐平,纵梁基本齐平于承载单元9的承载面12、且沿着底座1的前侧和后侧的纵深排布。
如此,边托15与底座1的右侧边缘立面之间基本保持齐平配合,该右侧边托15与相邻的右侧最外侧承载单元9之间构成了脱架叉取通道11。
通过上述结构,底座1顶部的各组承载单元9结合两侧边托15,沿着货物堆置空间的叉车作业方向的左、右两侧,共同构成了货物有效承载平面,该货物有效承载平面与底座1的顶面基本相等,能够从上方位基本全覆盖底座1的顶面。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取消底座左右两侧的边托结构。
也就是说,底座顶部所排布的多组承载单元中,沿着货物堆置空间的叉车作业方向,处在左、右两侧的最外侧的承载单元,分别以外侧支撑面与底座的对应边缘立面保持齐平配合;
这些承载单元,沿着货物堆置空间的叉车作业方向左、右两侧,共同构成的货物有效承载平面,与底座的顶面基本相等,能够从上方位基本全覆盖底座的顶面。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1或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承载单元由门型结构的支架和承载面板组合构成,即每一组承载单元具有沿着长度方向间距排布的多个门型支架,这些支架的顶部连接有同一块承载面板,承载面板的断面呈秃宝盖状,两侧向下弯折。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1、2或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底座为板状结构,为了减轻重量,在底座的平板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上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货物可分离的巧固架,包括底座(1)、以及在所述底座(1)的四角处分别竖向成型的立柱,这些立柱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处围成货物堆置空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的顶部处,以矩形阵列方式规则排布有多组承载单元(9);
每一组承载单元(9)的纵长方向,沿着所述货物堆置空间的叉车作业方向的纵深排布;
每一组承载单元(9),沿着所述货物堆置空间的叉车作业方向,在底座(1)的顶部构成能够使叉车的叉齿插入、连同整个巧固架一起叉取的带架叉取通道(10);
相邻两组承载单元(9)之间,沿着所述货物堆置空间的叉车作业方向,在底座(1)顶部构成能够使叉车的叉齿插入、将堆置货物与整个巧固架分离叉取的脱架叉取通道(11);
相邻的脱架叉取通道(11)与带架叉取通道(10)之间,以非贯通的相互独立结构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货物可分离的巧固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单元(9)主要由中部的承载面(12)及两侧的支撑面(13)以一体弯折结构成型;
所述支撑面(13)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
所述承载单元(9)的断面呈∏型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货物可分离的巧固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单元(9)的承载面(12)上,以内凹结构成型有至少一条加强肋槽;
所述加强肋槽以纵长方向沿着所述承载单元(9)的纵长方向的结构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货物可分离的巧固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单元(9)的承载面(12)与支撑面(13)之间,以圆角结构过渡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货物可分离的巧固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单元(9)的承载面(12)和/或支撑面(1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减重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货物可分离的巧固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四角处的立柱,沿着所述货物堆置空间的叉车作业方向,分为前立柱(2)和后立柱(3);
所述底座(1)左、右两侧的前立柱(2)与后立柱(3)之间分别形成错位排布,所述前立柱(2)之间的净空距离大于所述后立柱(3)之间的净空距离;且,所述底座(1)左、右两侧的前立柱(2)与后立柱(3)之间的错位距离,分别为至少一个后立柱(3)的宽度位;
所述后立柱(3)之间,在顶端处连接有支承横梁(4);
所述底座(1)左、右两侧的前立柱(2),分别与所述支承横梁(4)之间连接有堆叠纵梁(5);
所述底座(1)的底部,具有与所述堆叠纵梁(5)形成上、下位对应的堆叠底脚(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货物可分离的巧固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堆叠底脚(6)的底部,具有轮廓呈倒V型或倒W型结构的定位槽(7);
所述堆叠纵梁(5)的顶部,具有断面轮廓呈倒V型或倒W型结构的定位凸棱(8);
所述底座(1)左、右两侧堆叠底脚(6)的定位槽(7),与对应侧堆叠纵梁(5)的定位凸棱(8)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货物可分离的巧固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顶部所排布的多组承载单元(9)中,沿着货物堆置空间的叉车作业方向,处在左、右两侧的最外侧的承载单元(9),分别以外侧支撑面与所述底座(1)的对应边缘立面保持齐平配合;
这些承载单元(9),沿着货物堆置空间的叉车作业方向左、右两侧共同构成的货物有效承载平面,与所述底座(1)的顶面相等,且从上方位全覆盖所述底座(1)的顶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货物可分离的巧固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顶部所排布的多组承载单元(9)中,沿着货物堆置空间的叉车作业方向,处在左、右两侧的最外侧的承载单元(9),与所述底座(1)的左侧边缘立面和/或右侧边缘立面以错位排布结构配合,所述错位排布结构配合中,最外侧承载单元(9)的外侧支撑面处在所述底座(1)的对应边缘立面的内侧处;
所述错位排布结构配合中,最外侧承载单元(9)外侧处的所述底座(1)顶面,连接有边托(15),所述边托(15)与所述底座(1)的对应边缘立面之间保持齐平配合,所述边托(15)与相邻的最外侧承载单元(9)之间构成脱架叉取通道(11);
这些承载单元(9)结合所述边托(15),沿着货物堆置空间的叉车作业方向左、右两侧共同构成的货物有效承载平面,与所述底座(1)的顶面相等,且从上方位全覆盖所述底座(1)的顶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6、8或9所述货物可分离的巧固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是由横向和/或纵向排布的多根梁体组成的镂空框架结构。
CN202222908955.XU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货物可分离的巧固架 Active CN218369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08955.XU CN218369811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货物可分离的巧固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08955.XU CN218369811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货物可分离的巧固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69811U true CN218369811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37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08955.XU Active CN218369811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货物可分离的巧固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698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57634B2 (en) Transport pallet
US9340322B2 (en) Transport pallet
KR20110069867A (ko) 물품 운송
CN104150095B (zh) 储运容器的支撑结构及储运容器的装运方法
CN218369811U (zh) 一种货物可分离的巧固架
US4267780A (en) Load supporting and handling means
CN218369810U (zh) 一种可单独叉取货物的巧固架
CN216510641U (zh) 一种货架
CN215623366U (zh) 一种油桶承载架
CN210175396U (zh) 一种组装货架式叉车托盘
US20100319589A1 (en) Plastic pallet having reinforcing webs
RU222088U1 (ru) Поддон из полимер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CN211076789U (zh) 仓储物流存储设备
JP5401983B2 (ja) 組み立て式コンテナ
CN218840121U (zh) 一种托盘的托脚结构
JP6007452B2 (ja) パレット及び組立式コンテナ
CN212638324U (zh) 一种平放式电池托盘
CN216003434U (zh) 一种可码垛的托盘及码垛装置
CN210391891U (zh) 一种水平预制构件堆放架及水陆两用堆放架运输装置
JP3242970U (ja) ネスティングラック
JP5721091B1 (ja) パレット及び組立式コンテナ
CN217375847U (zh) 一种平库货架
CN215399989U (zh) 一种耐热性高的塑料硬托盘
CN213139459U (zh) 一种可拼接塑料托盘
CN212125883U (zh) 一种耐火材料集装托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