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67749U - 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储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储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67749U
CN218367749U CN202222022447.1U CN202222022447U CN218367749U CN 218367749 U CN218367749 U CN 218367749U CN 202222022447 U CN202222022447 U CN 202222022447U CN 218367749 U CN218367749 U CN 2183677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ad
fixedly connected
board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2244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光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onglia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onglia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onglia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onglia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2244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677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677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677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储能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含有放置垫、边角垫和包裹板;通过箱体进行位置的放置固定使用,操作时使用四周的突出板和安装机构进行连接安装固定使用,然后拿持调节机构进行操作打开使用,然后使用内部的拿持板进行一侧的推动使用,通过主视板上下连接的卡合块进行滑动使用,使主视板进行打开操作使用,然后将内部的保护机构进行储能装置的放置固定,通过内部的保护机构的包裹使用,同时配合内部的放置垫和边角垫进行使用,能够进行四周的稳定性,提高内部的放置平稳,减少外部的碰撞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储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通过使用电能进行汽油能源的节省使用,电能能够进行再生进行使用。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制定储能装置,需要将储能装置安装在车辆的内部进行连接使用,方便进行车辆的操作使用,同时利于进行车辆的使用,能够放置在车辆的内部,进行防护使用,同时在进行车辆的行驶使用时,需要对内部的储能装置进行保护使用,由于内部的防护性不够高,使内部的设备受到震动时,两侧的对接不够稳定,使设备内部的连接使用不够稳定,不利于进行储能装置的连接使用;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储能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由于内部的防护性不够高,使内部的设备受到震动时,两侧的对接不够稳定,使设备内部的连接使用不够稳定,不利于进行储能装置的连接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储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储能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含有放置垫、边角垫和包裹板,所述放置垫的一侧紧密贴合有边角垫。
所述边角垫的内壁紧密贴合有包裹板,所述箱体与壳体之间通过焊接相连接,所述壳体与保护机构之间通过焊接相连接,所述放置垫与边角垫之间通过粘接相连接,所述边角垫的内壁表面与包裹板的外壁表面之间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突出板,且突出板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在箱体的外壁四周,方便操作者进行拿持安装固定,提高操作快捷性。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机构,且安装机构与箱体之间通过焊接相连接,方便操作者进行使用安装固定。
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构包含有连接板、圆形孔和对接板,且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圆形孔,且圆形孔与连接板中轴线之间相重合,通过连接板和圆形孔便于使用螺丝进行安装固定。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对接板,且对接板与连接板之间通过焊接相连接,通过焊接固定,使连接更加牢固。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与箱体之间通过卡合相连接,方便操作者进行拿持,提高操作快捷性。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含有主视板、卡合块、长块和拿持板,且主视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合块,且卡合块的数量为四个,且以主视板的水平中心线之间相对称,通过内部的卡合块进行活动卡合,提高操作安装速度。
优选的,所述主视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长块,且长块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连接在主视板正面的拿持板,且主视板与拿持板之间通过焊接相连接,通过焊接固定,使内部对接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箱体进行位置的放置固定使用,操作时使用四周的突出板和安装机构进行连接安装固定使用,然后拿持调节机构进行操作打开使用,然后使用内部的拿持板进行一侧的推动使用,通过主视板上下连接的卡合块进行滑动使用,使主视板进行打开操作使用,然后将内部的保护机构进行储能装置的放置固定,通过内部的保护机构的包裹使用,同时配合内部的放置垫和边角垫进行使用,能够进行四周的稳定性,提高内部的放置平稳,减少外部的碰撞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保护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安装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壳体;3、保护机构;301、放置垫;302、边角垫;303、包裹板;4、突出板;5、安装机构;501、连接板;502、圆形孔;503、对接板;6、调节机构;601、主视板;602、卡合块;603、长块;604、拿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储能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壳体2,壳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护机构3,保护机构3包含有放置垫301、边角垫302和包裹板303,放置垫301的一侧紧密贴合有边角垫302。
边角垫302的内壁紧密贴合有包裹板303,箱体1与壳体2之间通过焊接相连接,壳体2与保护机构3之间通过焊接相连接,放置垫301与边角垫302之间通过粘接相连接,边角垫302的内壁表面与包裹板303的外壁表面之间紧密贴合,通过箱体1进行位置的放置固定使用,操作时使用四周的突出板4和安装机构5进行连接安装固定使用,然后拿持调节机构6进行操作打开使用,然后使用内部的拿持板604进行一侧的推动使用,通过主视板601上下连接的卡合块602进行滑动使用,使主视板601进行打开操作使用,然后将内部的保护机构3进行储能装置的放置固定,通过内部的保护机构3的包裹使用,同时配合内部的放置垫301和边角垫302进行使用,能够进行四周的稳定性,提高内部的放置平稳,减少外部的碰撞损坏。
本实施例中,箱体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突出板4,且突出板4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在箱体1的外壁四周,方便操作者拿持突出板4进行安装连接固定使用。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储能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机构5,且安装机构5与箱体1之间通过焊接相连接,安装机构5包含有连接板501、圆形孔502和对接板503,且连接板501的内部开设有圆形孔502,且圆形孔502与连接板501中轴线之间相重合,通过使用螺丝能够直接穿入圆形孔502的内部进行旋转安装固定使用。
本实施例中,连接板5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对接板503,且对接板503与连接板501之间通过焊接相连接,通过对接板503和连接板501进行焊接固定,提高内部的连接牢固性。
进一步的,箱体1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调节机构6,且调节机构6与箱体1之间通过卡合相连接,方便操作者直接拿持调节机构6进行左右推动打开使用。
更进一步的,调节机构6包含有主视板601、卡合块602、长块603和拿持板604,且主视板6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合块602,且卡合块602的数量为四个,且以主视板601的水平中心线之间相对称,通过卡合块602进行上下的卡合活动连接使用。
除此之外,主视板60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长块603,且长块60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连接在主视板601正面的拿持板604,且主视板601与拿持板604之间通过焊接相连接,方便操作者直接使用拿持板604进行操作推动打开使用。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工作原理,通过箱体1进行位置的放置固定使用,操作时使用四周的突出板4和安装机构5进行连接安装固定使用,然后拿持调节机构6进行操作打开使用,然后使用内部的拿持板604进行一侧的推动使用,通过主视板601上下连接的卡合块602进行滑动使用,使主视板601进行打开操作使用,然后将内部的保护机构3进行储能装置的放置固定,将调节机构6进行关闭,完成操作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护机构(3),所述保护机构(3)包含有放置垫(301)、边角垫(302)和包裹板(303),所述放置垫(301)的一侧紧密贴合有边角垫(302);
所述边角垫(302)的内壁紧密贴合有包裹板(303),所述箱体(1)与壳体(2)之间通过焊接相连接,所述壳体(2)与保护机构(3)之间通过焊接相连接,所述放置垫(301)与边角垫(302)之间通过粘接相连接,所述边角垫(302)的内壁表面与包裹板(303)的外壁表面之间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突出板(4),且突出板(4)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在箱体(1)的外壁四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机构(5),且安装机构(5)与箱体(1)之间通过焊接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5)包含有连接板(501)、圆形孔(502)和对接板(503),且连接板(501)的内部开设有圆形孔(502),且圆形孔(502)与连接板(501)中轴线之间相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对接板(503),且对接板(503)与连接板(501)之间通过焊接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调节机构(6),且调节机构(6)与箱体(1)之间通过卡合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6)包含有主视板(601)、卡合块(602)、长块(603)和拿持板(604),且主视板(6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合块(602),且卡合块(602)的数量为四个,且以主视板(601)的水平中心线之间相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视板(60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长块(603),且长块(60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连接在主视板(601)正面的拿持板(604),且主视板(601)与拿持板(604)之间通过焊接相连接。
CN202222022447.1U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储能装置 Active CN2183677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22447.1U CN218367749U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储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22447.1U CN218367749U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储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67749U true CN218367749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66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22447.1U Active CN218367749U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储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677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29757U (zh) 一种车载手机夹持充电器
CN21836774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储能装置
CN215731862U (zh) 一种集成bms的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及其电池包
CN21043699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蓄电池安装架
CN2925014Y (zh) 混合动力轿车用交流电机控制器
CN201167105Y (zh) 电池模块标准箱体
CN216488296U (zh) 一种可逆向对外供电使用的电动车电源
CN213989063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下管内藏下开式电池盒装置
CN205890750U (zh) 具有太阳能功能的行驶记录仪遮阳盒
CN114142544A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CN111785881A (zh) 一种多方式安装的两轮车用的电池包
CN216887038U (zh) 一种节能带备用电源的电动车
CN212209557U (zh) 一种防水动力锂电池
CN216698584U (zh) 一种具有防碰撞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组安装盒
CN218160654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车辆电池集成的装置
CN214984872U (zh) 一种高速路的顶棚式汽车无线充电用接收装置
CN210224127U (zh) 一种快换型电池包结构
CN218416584U (zh) 一种监视蓝牙音箱
CN216459808U (zh) 一种适用于水嘴接头的自动点胶装置
CN213890069U (zh) 一种软包电池生产用上料机器人
CN220865364U (zh) 一种携带智能电源的车辆
CN214625284U (zh) 一种动力电池用存储装置
CN211638675U (zh) 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包的焊接装置
CN216389504U (zh) 一种带有定位装置的蓄电池
CN212845678U (zh) 一种便携式汽车检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