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58285U - 一种新型脱硫脱硝烟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脱硫脱硝烟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58285U
CN218358285U CN202222724573.1U CN202222724573U CN218358285U CN 218358285 U CN218358285 U CN 218358285U CN 202222724573 U CN202222724573 U CN 202222724573U CN 218358285 U CN218358285 U CN 2183582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hell
circulating pump
flue gas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2457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侍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aotian High Altitud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aotian High Altitud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aotian High Altitud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aotian High Altitud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2457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582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582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582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囱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脱硫脱硝烟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烟管,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环形喷管一,所述环形喷管一的内侧壁等距设置有喷头一,所述壳体的一侧壁外壁固定设置有循环泵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环形喷管一,对进入到壳体内部的烟气喷水,清除掉烟气中的细小颗粒物,通过设置过滤板,进一步对烟气中的杂质和硫元素进行清除,通过设置环形喷管二,对进入到中凸池上方的烟气喷洒净化剂,使得脱硫脱硝更加全面,使得烟气中几乎不掺杂硫元素,通过在出烟口设置丝网除雾器,能够将烟气中的水汽拦截下来,避免水汽中的硫和硝被排出,从而使得脱硫脱硝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脱硫脱硝烟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脱硫脱硝烟囱。
背景技术
烟囱是一种为锅炉,炉子,炉子或壁炉的热烟气或烟雾提供通风的结构。烟囱通常是垂直的,或尽可能接近垂直,以确保气体平稳流动,吸入空气进入所谓的烟囱燃烧或烟囱效应;脱硫脱硝烟囱是一种用于烟气排放过程中,水洗辅助脱硫脱硝,排走烟气,改善燃烧条件的烟囱结构,其在环保排烟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公开号为CN21606267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级脱硫脱硝烟囱,包括烟囱主体和过滤箱,所述烟囱主体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烟囱主体的一侧底部连接有进烟管道,所述第一喷淋箱通过支撑杆与第二喷淋箱连接,且第二喷淋箱与烟囱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设置在烟囱主体的一侧顶部,所述过滤箱内等间距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该多级脱硫脱硝烟囱,设置有第一喷淋箱、第二喷淋箱,第一喷淋箱和第二喷淋箱底部的喷淋头可依次将吸收液喷向烟囱主体内的烟气,从而便于使烟气与吸收液充分接触,同时设置有多孔分流板和引流板,多孔分流板和引流板可分别起到分散烟气和引流烟气的作用,从而便于进一步促进烟气与吸收液的接触,进而便于提高装置的脱硫脱硝效果。
这种脱硫脱硝烟囱在使用时排出的气体中水分较多,溶解在水汽中的硫难以被活性炭吸附干净,使得脱硫效果不稳定,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脱硫脱硝烟囱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脱硫脱硝烟囱,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难以脱出溶解在水汽中的硫,使得脱硫效果不稳定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脱硫脱硝烟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烟管,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环形喷管一,所述环形喷管一的内侧壁等距设置有喷头一,所述壳体的一侧壁外壁固定设置有循环泵一,所述循环泵一的出水端通过连接管一与环形喷管一相连通,所述循环泵一的抽水端固定连接有分支管一,所述分支管一的一端贯穿到壳体内部接近底部的位置,所述壳体的一侧壁开设有插口,所述插口内插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的滤材设置为活性炭材料,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挡环,所述挡环的顶部与在过滤板滑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中凸池,所述中凸池的顶部开设有连通上下的通口,所述壳体的内壁通过连杆固定安装有环形喷管二,所述环形喷管二的下表面等距设置有喷头二,所述壳体的一侧壁外壁固定设置有循环泵二,所述循环泵二的出水端通过连接管二与环形喷管二相连通,所述循环泵二的抽水端固定连接有分支管二,所述分支管二的一端贯穿到壳体的内部,且其设置在中凸池的上方,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出烟口,所述出烟口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丝网除雾器。
进一步地,所述分支管一不与循环泵一相连的两端均设置有控制阀一,所述分支管二不与循环泵二相连的两端均设置有控制阀二。
进一步地,所述进烟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水帽一,所述中凸池的顶部设置有挡水帽二。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一侧壁分别固定有排水管一和排水管二,所述排水管一接近壳体的底部,所述排水管二设置在中凸池的上方接近其上表面的位置,所述排水管一和排水管二上均设置有阀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脱硫脱硝烟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环形喷管一,对进入到壳体内部的烟气喷水,清除掉烟气中的细小颗粒物,通过设置过滤板,进一步对烟气中的杂质和硫元素进行清除,通过设置环形喷管二,对进入到中凸池上方的烟气喷洒净化剂,使得脱硫脱硝更加全面,使得烟气中几乎不掺杂硫元素,通过在出烟口设置丝网除雾器,能够将烟气中的水汽拦截下来,避免水汽中的硫和硝被排出,从而使得脱硫脱硝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中:1、壳体;2、进烟管;3、环形喷管一;4、喷头一;5、循环泵一;6、连接管一;7、分支管一;8、控制阀一;9、挡水帽一;10、插口;11、过滤板;12、挡环;13、把手;14、中凸池;15、环形喷管二;16、喷头二;17、循环泵二;18、连接管二;19、分支管二;20、控制阀二;21、挡水帽二;22、出烟口;23、丝网除雾器;24、排水管一;25、排水管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新型脱硫脱硝烟囱,包括壳体1,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烟管2,壳体1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环形喷管一3,环形喷管一3的内侧壁等距设置有喷头一4,壳体1的一侧壁外壁固定设置有循环泵一5,循环泵一5的出水端通过连接管一6与环形喷管一3相连通,循环泵一5的抽水端固定连接有分支管一7,分支管一7的一端贯穿到壳体1内部接近底部的位置,壳体1的一侧壁开设有插口10,插口10内插接有过滤板11,过滤板11上的滤材设置为活性炭材料,壳体1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挡环12,挡环12的顶部与在过滤板11滑动连接,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中凸池14,中凸池14的顶部开设有连通上下的通口,壳体1的内壁通过连杆固定安装有环形喷管二15,环形喷管二15的下表面等距设置有喷头二16,壳体1的一侧壁外壁固定设置有循环泵二17,循环泵二17的出水端通过连接管二18与环形喷管二15相连通,循环泵二17的抽水端固定连接有分支管二19,分支管二19的一端贯穿到壳体1的内部,且其设置在中凸池14的上方,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出烟口22,出烟口22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丝网除雾器23;综上可知,使用新型脱硫脱硝烟囱时,将烟气与进烟管2连接,通过环形喷管一3上的喷头一4对烟气喷水,提高烟气中杂质的重量,使得烟气中的细小颗粒物溶解到水中,由于设置有循环泵一5、连接管一6和分支管一7,能够将喷出的水循环利用,通过设置过滤板11,能够对烟气进行过滤,利用活性炭将烟气中的大部分杂质和硫、硝元素吸附,由于过滤板11与插口10插接,便于将过滤板11取出清理,由于挡环12的设置,能够起到阻挡过滤板11与壳体1内壁之间缝隙的作用,提高过滤效果,之后通过设置中凸池14,使得环形喷管二15的喷头二16中喷出的净化剂被盛放在中凸池14的上方,避免净化剂流到过滤板11上,对过滤板11造成影响,利用环形喷管二15喷出净化剂对经过水洗和活性炭过滤的烟气进一步净化,使得烟气中掺杂的硫和硝更少,由于循环泵二17、连接管二18和分支管二19的设置,环形喷管二15能够循环利用落在中凸池14上的净化剂,通过在出烟口22设置丝网除雾器23,能够阻挡水汽从出烟口22排出,使得可能含有硫元素的水不会被排出。
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支管一7不与循环泵一5相连的两端均设置有控制阀一8,分支管二19不与循环泵二17相连的两端均设置有控制阀二20;通过控制阀一8的设置,循环泵一5能够从外部抽水或是抽取壳体1内部的水循环利用,通过控制阀二20的设置,循环泵二17能够从外部取用净化剂或是对中凸池14上的净化剂循环利用。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进烟管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水帽一9,中凸池14的顶部设置有挡水帽二21;通过挡水帽一9的设置,避免水流入到进烟管2的内部,通过挡水帽二21的设置,避免净化剂通过中凸池14顶部的通口流到过滤板11上。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板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13;把手13的设置便于取出过滤板11。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的一侧壁分别固定有排水管一24和排水管二25,排水管一24接近壳体1的底部,排水管二25设置在中凸池14的上方接近其上表面的位置,排水管一24和排水管二25上均设置有阀门;排水管一24的设置便于排出壳体1内部的水,排水管二25的设置便于排出用过的净化剂,阀门用于控制排水管一24和排水管二25是否打开。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脱硫脱硝烟囱,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烟管(2),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环形喷管一(3),所述环形喷管一(3)的内侧壁等距设置有喷头一(4),所述壳体(1)的一侧壁外壁固定设置有循环泵一(5),所述循环泵一(5)的出水端通过连接管一(6)与环形喷管一(3)相连通,所述循环泵一(5)的抽水端固定连接有分支管一(7),所述分支管一(7)的一端贯穿到壳体(1)内部接近底部的位置,所述壳体(1)的一侧壁开设有插口(10),所述插口(10)内插接有过滤板(11),所述过滤板(11)上的滤材设置为活性炭材料,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挡环(12),所述挡环(12)的顶部与在过滤板(11)滑动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中凸池(14),所述中凸池(14)的顶部开设有连通上下的通口,所述壳体(1)的内壁通过连杆固定安装有环形喷管二(15),所述环形喷管二(15)的下表面等距设置有喷头二(16),所述壳体(1)的一侧壁外壁固定设置有循环泵二(17),所述循环泵二(17)的出水端通过连接管二(18)与环形喷管二(15)相连通,所述循环泵二(17)的抽水端固定连接有分支管二(19),所述分支管二(19)的一端贯穿到壳体(1)的内部,且其设置在中凸池(14)的上方,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出烟口(22),所述出烟口(22)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丝网除雾器(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脱硫脱硝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管一(7)不与循环泵一(5)相连的两端均设置有控制阀一(8),所述分支管二(19)不与循环泵二(17)相连的两端均设置有控制阀二(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脱硫脱硝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烟管(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水帽一(9),所述中凸池(14)的顶部设置有挡水帽二(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脱硫脱硝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脱硫脱硝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壁分别固定有排水管一(24)和排水管二(25),所述排水管一(24)接近壳体(1)的底部,所述排水管二(25)设置在中凸池(14)的上方接近其上表面的位置,所述排水管一(24)和排水管二(25)上均设置有阀门。
CN202222724573.1U 2022-10-15 2022-10-15 一种新型脱硫脱硝烟囱 Active CN2183582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24573.1U CN218358285U (zh) 2022-10-15 2022-10-15 一种新型脱硫脱硝烟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24573.1U CN218358285U (zh) 2022-10-15 2022-10-15 一种新型脱硫脱硝烟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58285U true CN218358285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31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24573.1U Active CN218358285U (zh) 2022-10-15 2022-10-15 一种新型脱硫脱硝烟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582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61740U (zh) 一种高效烟气脱硫脱硝处理装置
CN205402765U (zh) 一种环保型工厂燃烧尾气净化排放烟囱
CN215138575U (zh) 一种具有脱硫功能的喷淋塔
CN218358285U (zh) 一种新型脱硫脱硝烟囱
CN215276626U (zh) 废气处理系统
CN213286132U (zh) 一种锅炉废气烟尘净化装置
CN210385464U (zh) 一种循环过滤式烟气脱硫装置
CN205032037U (zh) 水幕式烟雾除尘装置
CN215276616U (zh) 一种工业锅炉烟气脱硫脱硝装置
CN105477969B (zh) 一种用于拦截盐雾及气溶胶的装置
CN212651619U (zh) 一种工业烟气除尘脱硫净化设备
CN212309181U (zh) 一种用于铸造的废气处理装置
CN2482447Y (zh) 除尘器
CN211462562U (zh) 一种生物质燃料锅炉高效洁净除尘系统
CN216935173U (zh) 一种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
CN217795389U (zh) 一种活性石灰竖炉烟气脱硫处理装置
CN217449561U (zh) 一种增强型多级吸收塔
CN217017880U (zh) 一种实验室节能喷淋通风柜
CN218392715U (zh) 一种烟气脱硫除尘装置
CN216295751U (zh)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系统
CN217662246U (zh) 一种立式锅炉烟气过滤装置
CN217438102U (zh) 一种高炉煤气脱湿系统
CN214914385U (zh) 一种烟气脱硝脱硫洗涤系统
CN219160388U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燃料一体化系统
CN207667358U (zh) 一种燃煤炉废气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