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54662U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54662U
CN218354662U CN202221576871.4U CN202221576871U CN218354662U CN 218354662 U CN218354662 U CN 218354662U CN 202221576871 U CN202221576871 U CN 202221576871U CN 218354662 U CN218354662 U CN 2183546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bulizer
spacer
heat generating
liquid
s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768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凯
张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768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546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546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546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雾化器包括储液腔以及用于加热雾化所述储液腔中的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与所述储液腔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还包括隔离件,所述隔离件包括隔离部;所述隔离部设置于所述发热组件与所述储液腔之间,并覆盖与所述第一端面上,用于将所述储液腔与所述发热组件隔离。该雾化器可避免该发热组件与该储液腔中的气溶胶形成基质直接接触,进而可提高雾化效果,提高雾化口感,并且可减少漏液发生。

Description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器中,发热组件的多孔体一般是与储液腔中的气溶胶形成基质直接接触,导致下液速度不均匀,且多孔体可能长期浸润在过量的也太雾化气溶胶形成基质中,一方面可能导致雾化口感受影响,另一方面,当雾化器搁置或静置过程中,气溶胶形成基质有从发热组件处泄漏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雾化器,进一步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子雾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雾化器,包括储液腔以及用于加热雾化所述储液腔中的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与所述储液腔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还包括隔离件,所述隔离件包括隔离部;所述隔离部设置于所述发热组件与所述储液腔之间,并覆盖与所述第一端面上,用于将所述储液腔与所述发热组件隔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吸液槽以及朝向所述储液腔设置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吸液槽连通;
所述隔离部覆盖于所述开口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部包括盖合面;所述盖合面的尺寸大于所述开口的最大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隔离部上的导液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液结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导液孔;所述导液孔沿所述隔离部的厚度方向贯穿设置,用于供所述储液腔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导至所述发热组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液孔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液孔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雾化壳,所述雾化壳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中的出气管;
所述壳体与所述出气管之间留设有空间,用于形成所述储液腔;
所述导液结构位于所述出气管的延伸方向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件呈平板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发热组件上的第一密封件;
所述隔离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为两端贯通的中空结构,内侧形成容置所述发热组件的容置腔;所述隔离件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且与所述第一密封件可拆卸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件与所述第一密封件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上座体,所述发热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上座体中;
所述隔离件安装于所述上座体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套设于所述上座体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套接部以及连接部;
所述套接部套设于所述上座体上,所述连接部一端与所述套接部连接,并沿所述上座体的侧壁向所述发热组件方向延伸且与所述隔离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隔离件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上座体形成一体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座体上设有下液孔;
所述隔离件设置于所述下液孔的下液方向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件为不锈钢板、硅胶板、或者塑胶板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多孔体以及发热结构;
所述多孔体包括至少一个雾化面,所述发热结构设置于所述雾化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构造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器、以及与所述雾化器连接的供电组件。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雾化器通过在发热组件与储液腔之间设置隔离件的隔离部,并将其覆盖于该发热组件的第一端面上,通过该隔离部可将该储液腔与该发热组件隔离,从而可避免该发热组件与该储液腔中的气溶胶形成基质直接接触,进而可提高雾化效果,提高雾化口感,并且可减少漏液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雾化器的剖视图;
图4是图2所示雾化器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雾化器的雾化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雾化组件的隔离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器的剖视图;
图8是图7所示雾化器的隔离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器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所示雾化器的雾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雾化组件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2所示雾化组件的隔离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电子雾化装置的一些优选实施例。电子雾化装置可用于加热雾化气溶胶形成基质,使其产生气溶胶供用户抽吸。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子雾化装置具有不易漏液、结构简单、雾化效率高、雾化口感佳、散热效果高的优点。
如图1及图2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100以及与该雾化器100连接的供电机构200。该雾化器100可用于雾化储存其内部的液态雾化介质,该液态雾化介质可以为气溶胶形成基质,该气溶胶形成基质可通过加热雾化形成气溶胶。该供电机构200可与该雾化器100机械地以及电性地连接,可用于给该雾化器100供电。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器包括雾化壳10、雾化组件20以及底座30。该雾化壳10可包括筒状的壳体11、设置于该壳体11中的出气管12;该出气管12可位于该壳体11的中轴处,其与该壳体11内侧壁之间的空间可形成储液腔13,用于储存气溶胶形成基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壳10底部设有供该雾化组件20装入该雾化壳10中的拆装口14。该雾化组件20可收容于该雾化壳10中,且位于该出气管12的一端。该底座30可套设于该雾化壳10上,且靠近该雾化壳10拆装口14的一端,可用于对该雾化组件20起到防护作用,避免该雾化组件20从该雾化壳10脱出。
如图3至图5所示,该雾化组件20包括下座体21、上座体22、发热组件23。该下座体21可用于支撑该发热组件23,该上座体22可设置于该下座体21上,与该下座体21可拆卸装配,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上座体22可与该下座体21卡接。该上座体22供至少部分发热组件23容置于其中。该发热组件可用于加热从储液腔13中传输而来的气溶胶形成基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下座体21包括座体211、支撑结构212、以及进气通道213。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座体211可封堵该雾化壳10下部的拆装口14。该支撑结构212可设置于座体211上,该座体211可通过该支撑结构212支撑发热组件2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支撑结构212可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臂2121,该两个支撑臂2121之间的间隔可形成雾化腔2120,每一支撑臂2121与另一支撑臂2121相对设置的一侧设有支撑发热组件23的支撑台2122,每一支撑臂2121上设有扣孔2123,该扣孔2123可用于与该上座体22卡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进气通道213可设置于该座体211上,可用于供外部气体进入该雾化腔2120中。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下座体21可以省去。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上座体22包括嵌套部221以及配合部222;该嵌套部221的内侧可形成容纳腔2212。该容纳腔2212用于供该发热组件23部分容置于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该嵌套部221可嵌入该两个支撑臂2121之间,与该两个支撑臂2121卡接。具体地,该嵌套部221的外侧板上设有卡扣2211,该卡扣2211可与该支撑臂2121上的扣孔2123卡接。当然,该上座体22与下座体21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可拆卸安装。
进一步地,该嵌套部221上设置顶壁2213,且该嵌套部221的侧壁上可设置通气槽2214,该通气槽2214可与该雾化腔2120连通,供雾化后形成的气溶胶输出。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配合部222的横截面尺寸可大于该嵌套部221的横截面尺寸。该配合部22上可设置通气孔2221,该通气孔2221与该通气槽2214之间设有连通气道223,该连通气道223可位于该顶壁2213的外侧,该通气孔2221可与该出气管12连通,从而可使得气溶胶可从该通气槽2214输出、经过该连通气道223、再经过该通气孔2221输出至该出气管1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上座体22上可设置下液孔2222。该下液孔2222可以为两个,该两个下液孔2222设置于该配合部222上,可位于该通气孔2221的两相对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发热组件23包括多孔体231以及发热结构232。该多孔体231可以为陶瓷多孔体。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多孔体231可不限于为陶瓷多孔体。该发热组件23包括第一端面231a以及第二端面231b;该第一端面231a形成于该多孔体231与储液腔13相对设置的一面。该第二端面231b可与该第一端面231a相背设置。该发热组件23包括吸液槽2311以及开口2312。该吸液槽2311可设置于该多孔体231上,该开口2312可设置于该多孔体231与储液腔13相对设置的一侧,也即第一端面231a上,且可朝向该储液腔13设置,并可与该吸液槽2311连通。该多孔体231还包括至少一个雾化面2313,该至少一个雾化面2313可设置于该多孔体231与该吸液槽2311相背设置的一侧,也即通过在第二端面231b上设置发热结构232从而可使得该第二端面231b形成雾化面2313。该发热结构232可以为发热丝或者发热膜,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发热结构232可不限于为发热丝或者发热膜。在本实施例中,该发热组件23还可包括导电连接件233,该导电连接件233可与该发热结构232连接,并且该导电连接件233还可穿入该座体211与该座体211上的电极28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发热组件23可以仅包括一对导电连接触点,该座体211上的电极28直接和导电链接触点抵接而实现电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组件20还包括第一密封件24。该第一密封件24可套设于该发热组件23上,用于密封发热组件23与上座体22之间的间隙。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密封件24为两端贯通的中空结构,包括套体241,该套体241可以为硅胶套。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套体241可不限于为硅胶套,也可以为塑胶套或者其他材质。该套体241与该储液腔相对设置的一侧设置有条形孔2411。该第一密封件24内侧可形成容置腔2412,该容置腔2412可用于容置发热组件23。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密封件24可以省去。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组件20还包括隔离件25,该隔离件25可设置于发热组件23与该储液腔13之间,该隔离件25用于将该储液腔13与该发热组件23隔离,从而可避免发热组件23直接与储液腔13中的气溶胶形成基质接触,避免发热组件过度浸泡从而影响雾化口感,并且可减少漏液发生。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隔离件25设置于上座体22中,且位于该发热组件23与该储液腔13相对设置的一侧,并覆盖于该开口2312上。在本实施例中,该隔离件25设置于该第一密封件24上,具体地,该隔离件25可容置于该容置腔2412中,并可与该第一密封件24可拆卸安装。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隔离件25不限于与该第一密封件24可拆卸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隔离件25可固定设置于该第一密封件24上,可与该第一密封件24形成一体结构。具体地,该隔离件25可设置于该第一密封件24的条形孔2411处,并位于该下液孔2222的下液方向上,从而可避免气溶胶形成基质直接从储液腔13与该多孔体231接触。
如图6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隔离件25可以为平板状。具体地,可以为椭圆形板状、方形板状或者其他形状。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隔离件25可不限于为平板状。在本实施例中,该隔离件25可以为不锈钢板,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隔离件也可以为其他金属板材,或者可以为硅胶、橡胶或塑胶板中的一种或多种。该隔离件25可包括隔离部251,该隔离部251可与该发热组件23和该储液腔13均相对设置,且该隔离部251可覆盖该第一端面231a上,具体地,其可覆盖于该开口2312上,该隔离部251包括盖合面2511,该盖合面2511可与该开口2312相对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盖合面2511的尺寸可大于该开口2312的最大尺寸,从而可避免储液腔13的气溶胶形成基质直接与该开口2312的端面直接接触。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隔离件25还包括导液结构252;该导液结构252设置在该隔离部251上,用于将储液腔13中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导流至该多孔体23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导液结构252可位于该出气管12的出气方向上,具体地,其可位于该出气管12的正下方,当雾化器被搁置时,多孔体231吸液槽2311的少量液体可以暂时储存到隔离件25的四周,减少从出气管12漏出的风险。在本实施例中,该导液结构252可以为多孔结构,具体地,该导液结构252可包括多个导液孔2521,该多个导液孔2521可间隔设置在该隔离部251上,且每一个导液孔2521沿该隔离部251的厚度方向贯穿设置,用于供储液腔13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导至该发热组件23上。具体地,该导液结构252的部分导液孔可位于该下液孔2222的下方,并与该下液孔2222连通。在隔离部251上设置多个导液孔2521,储液腔13中的液体基质借助多孔的毛细作用力向发热组件渗透。当雾化器搁置时,隔离部的多孔表面容易形成表面张力膜,减缓液体基质向雾化腔2120及出气管12渗透的速度,降低液体基质泄漏的风险。
再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组件20还包括第二密封件26,该第二密封件26套设于该上座体22上,具体地,该第二密封件26套设于该上座体22的配合部221处,用于将该上座体22与该雾化壳10密封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密封件26可以为硅胶套,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密封件26可不限于为硅胶套,该第二密封件26可以为其他。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密封件26包括套接部261,该套接部261可套设于该上座体22的配合部2222处。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密封件26上可设置第一通孔2611以及第二通孔2612,该第一通孔2611可与该通气孔2221对应设置且相互连通,该第二通孔2612可与该下液孔261对应设置且相互连通。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密封件26可以省去。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组件20还包括第三密封件27,该第三密封件27可套设于该座体211上,用于将该座体211与该雾化壳10密封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密封件27可以为硅胶圈或者橡胶圈。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该雾化组件20还包括电极28,该电极28可以为两个,该两个电极28可间隔安装于该座体211上,用于将该供电组件200与该发热组件23电连接。
图7至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电子雾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其与该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隔离件25可与该第一密封件24一体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隔离件25可形成于该第一密封件24的一端。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隔离件25可与该第一密封件24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隔离件25可不限于与该第一密封件24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电子雾化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其与该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下座体21、第一密封件24可以省去。该雾化腔2120可形成于该上座体22的内侧。该上座体22的外侧壁还设有吸液结构223,该吸液结构223可包括沿该上座体22纵向并排设置的多个吸液槽2231。
如图10至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隔离件25可以为方形的板状。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隔离件25可不限于为方形的板状。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密封件26还包括连接部262,该连接部262可以为纵长的片状,该连接部262一端与该套接部261连接,并可沿该上座体22的侧壁向发热组件23延伸,且可与该隔离件25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连接部262可以为两个,该两个连接部262可设置于该上座体22的两相对侧,且可分别与该隔离部25的两个对角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密封件26可与该隔离件25一体成型。具体地,该连接部262可与该隔离部251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密封件26还可包括下套体263,该下套体263可于该套接部261并排且间隔设置,可套设于该上座体21远离该储液腔13的一端,可用于将该上座体21与供电组件200密封连接。该连接部262的另一端可连接于该下套体263上。该套接部261、连接部262以及下套体263可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密封件26可与该上座体22形成一体结构,具体地,该第二密封件26可与该上座体22通过注塑形成一体结构。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密封件26也可与该上座体22可拆卸连接。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9)

1.一种雾化器,包括储液腔(13)以及用于加热雾化所述储液腔(13)中的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发热组件(23);所述发热组件(23)包括与所述储液腔(13)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231a);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件(25);所述隔离件(25)包括隔离部(251);所述隔离部(251)设置于所述发热组件(23)与所述储液腔(13)之间,并覆盖与所述第一端面(231a)上,用于将所述储液腔(13)与所述发热组件(23)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23)包括吸液槽(2311)以及朝向所述储液腔(13)设置的开口(2312);所述开口(2312)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231a),且与所述吸液槽(2311)连通;所述隔离部(251)覆盖于所述开口(23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251)包括盖合面(2511);所述盖合面(2511)的尺寸大于所述开口(2312)的最大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25)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隔离部(251)上的导液结构(25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结构(25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导液孔(2521);所述导液孔(2521)沿所述隔离部(251)的厚度方向贯穿设置,用于供所述储液腔(13)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导至所述发热组件(23)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雾化壳(10),所述雾化壳(10)包括壳体(11)、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1)中的出气管(12);
所述壳体(11)与所述出气管(12)之间留设有空间,用于形成所述储液腔(13);
所述导液结构(252)位于所述出气管(12)的延伸方向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25)呈平板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发热组件(23)上的第一密封件(24);
所述隔离件(25)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件(24)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24)为两端贯通的中空结构,内侧形成容置所述发热组件(23)的容置腔(2412);所述隔离件(25)容置于所述容置腔(2412)中,且与所述第一密封件(24)可拆卸安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25)与所述第一密封件(24)一体成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座体(22),所述发热组件(23)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上座体(22)中;
所述隔离件(25)安装于所述上座体(22)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密封件(26);所述第二密封件(26)套设于所述上座体(22)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26)包括套接部(261)以及连接部(262);
所述套接部(261)套设于所述上座体(22)上,所述连接部(262)一端与所述套接部(261)连接,并沿所述上座体(22)的侧壁向所述发热组件(23)方向延伸且与所述隔离件(25)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26)与所述隔离件(25)一体成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26)与所述上座体(22)形成一体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体(22)上设有下液孔(2222);
所述隔离件(25)设置于所述下液孔(2222)的下液方向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25)为不锈钢隔离件(25)、硅胶隔离件(25)、或者塑胶隔离件(25)。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23)包括多孔体(231)以及发热结构(232);
所述多孔体(231)包括至少一个雾化面(2313),所述发热结构(232)设置于所述雾化面(2313)上。
19.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100)、以及与所述雾化器(100)连接的供电组件(200)。
CN202221576871.4U 2022-06-21 2022-06-21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Active CN2183546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6871.4U CN218354662U (zh) 2022-06-21 2022-06-21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6871.4U CN218354662U (zh) 2022-06-21 2022-06-21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54662U true CN218354662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60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76871.4U Active CN218354662U (zh) 2022-06-21 2022-06-21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546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26705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507547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112493546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5958369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5804480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3100485A (zh) 雾化组件及设有其的雾化装置
CN212393869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112120298B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835466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6853796U (zh) 雾化器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5053993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443180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5349664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113142662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113287789A (zh) 雾化座、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360088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762485U (zh) 储液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803340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557415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5224745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219982134U (zh) 雾化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20571548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658167U (zh) 雾化座、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270585U (zh) 雾化组件及设有其的雾化装置
CN21835460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