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52692U - 一种双麦杆头戴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麦杆头戴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52692U
CN218352692U CN202222009574.8U CN202222009574U CN218352692U CN 218352692 U CN218352692 U CN 218352692U CN 202222009574 U CN202222009574 U CN 202222009574U CN 218352692 U CN218352692 U CN 2183526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phone
earphone
head
dual
w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095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波
吴海全
贡维勇
雷小保
覃显卓
刘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0957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526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526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526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麦杆头戴式耳机,其包括:头带、耳机主体和麦杆,耳机主体设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头带的两端,耳机主体包括壳体和耳罩,耳罩安装在壳体朝向另一耳机主体的一侧上,壳体内形成有音腔;麦杆设有两个,两个麦杆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上并凸出对应的壳体,耳机在使用时不需要对麦杆进行调整,使用方便;麦杆包括内置的麦克风,麦克风与音腔内的电子元件电性连接,两个麦克风左右两边形成阵列拾取语音信号。

Description

一种双麦杆头戴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麦杆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在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头戴式耳机中,耳机除了具备听音功能之外,还配置通话麦克风来完成通话交流功能。
一般头戴式耳机采用无麦杆设计或单麦杆设计,无麦杆头戴耳机设计一般采用多颗麦克风搭配通话降噪算法的方案,其弊端在于在嘈杂环境中使用时,降噪同时会衰减通话人声,使得通话效果受影响。单麦杆头戴耳机的长麦杆距离嘴巴很近,虽然提升了麦克风的拾音信噪比,但长麦杆一般采用伸缩式或旋转式结构设计,此种结构会使用户在使用时,其每次使用调整的角度都有差异,最终导致拾音效果存在差异,故,使用过程具有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麦杆头戴式耳机,旨在解决一般头戴式耳机的麦克风拾音信噪比低和使用过程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麦杆头戴式耳机,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该双麦杆头戴式耳机包括:
头带;
耳机主体,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耳机主体分别安装在所述头带的两端,所述耳机主体包括壳体和耳罩,所述耳罩安装在所述壳体朝向另一所述耳机主体的一侧上;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音腔;
麦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麦杆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耳机主体的所述壳体上,并凸出于对应的所述壳体;各所述麦杆包括内置的麦克风,所述麦克风与所述音腔内的电子元件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中,所述麦杆包括连接部以及从所述连接部上延伸出的麦头,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音腔相通的穿线孔,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穿线孔对应的位置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麦头凸出所述壳体,所述麦克风设置在所述麦头内,并通过导线穿过所述穿线孔与所述音腔内的电子元件电性连接;所述麦头上对应所述麦克风设有拾音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中,所述麦杆还包括前端盖,所述前端盖安装在所述麦头的端部上,所述拾音孔设置在所述前端盖对应所述麦克风的拾音位置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中,所述麦头凸设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头带的一端上,所述麦头朝所述壳体的切线方向延伸,以贴附于嘴巴的外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中,所述麦杆对称设置在两个所述耳机主体上,所述麦头与所述耳机主体的厚度方向大致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中,所述麦头的长度为2cm至5cm。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中,所述壳体包括凸台以及相背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朝向另一所述耳机主体;所述耳罩连接在所述壳体的第一面上,所述凸台背离所述耳罩凸设在所述第二面上,所述凸台的侧面与所述壳体的第二面之间形成台阶角,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台阶角的形状相对应,所述麦杆的连接部嵌合在所述台阶角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中,所述第二面上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二面远离所述头带的一端上,所述安装部上设有连接孔,所述麦杆的连接部上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连接孔配合连接,使得所述麦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中,所述连接部上凹设有腔体槽,所述腔体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安装部,所述连接柱设置在所述腔体槽内并朝向所述腔体槽的开口方向;所述穿线孔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麦克风通过导线穿过所述腔体槽并穿设所述穿线孔,以与所述音腔内的电子元件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中,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凸台的侧面形状相对应的内接面,所述内接面与所述凸台的侧面贴合抵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主要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双麦杆头戴式耳机,头带两端的两个耳机主体分别安装有麦杆,两个麦杆内置的麦克风左右两边形成阵列拾取语音信号,声音拾取效果清晰,提升了麦克风的拾音信噪比;两个麦杆固定在耳机主体,使用时不需要调整麦杆的位置,使用方便。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双麦杆头戴式耳机在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双麦杆头戴式耳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中耳机主体和麦杆的一种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3中耳机主体和麦杆的另一种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1中麦杆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头带;
20、耳机主体;21、壳体;21a、第一面;21b、第二面;212、凸台;213、连接孔;214、穿线孔;22、耳罩;
30、麦杆;31、连接部;311、连接柱;312、内接面;32、麦头;321、麦克风;322、前端盖;3221、拾音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麦杆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10、耳机主体20和麦杆30;参考图1,耳机主体20设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头带10的两端,耳机主体20包括壳体21和耳罩22,耳罩22安装在壳体21朝向另一耳机主体20的一侧上,壳体21内形成有音腔;麦杆30设有两个,两个麦杆30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耳机主体20的壳体21上,并凸出于对应的壳体21,麦杆30包括内置的麦克风321,麦克风321与壳体21的音腔内的电子元件电性连接,使用者每次使用时不需要调整麦杆30以对麦克风321的位置进行调整,麦克风321的位置固定使得每次的声音拾取效果差异小;且两个麦杆30内置的麦克风321左右两边对称地形成拾音阵列接收语音信号,空间维度上的拾音效果优于单麦克风的耳机,且不需要配合通话降噪算法也能达到清晰的声音拾取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中,耳机主体20和壳体21一体成型,麦杆30为凸设在耳机主体20的一固定结构,通过左右两个耳机主体20上各设置一个麦杆30,两个麦杆30固定于耳机的两边形成阵列拾取。
参考图2、图5和图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中,麦杆30包括连接部31以及从连接部31上延伸出的麦头32,壳体20上开设有与音腔相通的穿线孔214,连接部31在穿线孔214对应的位置与壳体21连接,麦头32凸出壳体21,麦克风321设置在麦头32内,并通过导线穿过穿线孔214与音腔内的电子元件电性连接;麦头32上对应麦克风321设有拾音孔3221,使得麦克风321通过拾音孔3221对外界声音信号进行拾取。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中,通过将麦克风321设置在凸出壳体21的麦头32上,使得耳机在佩戴时麦克风321更靠近人体的嘴巴位置,提升了麦克风321的拾音信噪比;同时,麦杆30固定连接在壳体21上,麦杆30的位置固定,使得该双麦杆头戴式耳机在使用时不需要对麦杆30的位置和角度进行调整,佩戴好耳机后麦杆30的麦头32就位于人体的脸颊的两边且靠近嘴巴的位置上,使用方便,提高了用户佩戴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中,麦克风321具体为单指向性麦克风,单指向性麦克风对前面传来的声音比后面传来的声音反应更为敏感,而对后方的声音几乎不敏感,其内部用来接收声音的“振动板”后方留有缝隙,可有效阻挡其他方向传来的杂声,以达到清楚接收固定方向声响的效果,适配耳机所需的接收使用者的语音信号并降低周围环境杂声的特性,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的两个麦杆30左右两边对称设置,两个麦杆30内置的单指向性麦克风左右两边指向使用者的嘴巴方向,两个单指向性麦克风形成阵列拾取语音信号,能够更加多方位清晰地拾取声音信号。
参考图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中,麦杆30还包括前端盖322,前端盖322安装在麦头32的端部上,前端盖322为可拆卸连接,方便麦杆30内置的麦克风321的安装与更换维修等;前端盖322上在对应麦克风321的位置上设有拾音孔3221,且麦克风321为单指向性麦克风,其拾音极性图呈心形状,在麦克风321的正前方,其对音频信号的灵敏度非常高;而到了麦克风321的侧面其灵敏度比正前方低;最后,对于来自麦克风321后方的声音,它则具有非常好的屏蔽作用,拾音孔3221位于麦克风321的正前方,便于麦克风321接收正前方的声音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中,前端盖322与麦杆30一体成型,麦克风321内置在麦杆30内。
参考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中,头带10与耳机主体20的上端连接,而麦头32则凸设于壳体21远离头带10的一端上,即麦头32位于壳体21的朝重力方向的下端,使得佩戴该双麦杆头戴式耳机时,麦头32最靠近人体的嘴巴位置;并且,麦头32朝壳体21的切线方向延伸,一来使得耳机更美观整体性更强,凸设出壳体21上的麦杆30不突兀;二来使得佩戴耳机时其麦头32朝向使用者嘴巴的位置方向,以使麦头32上内置的麦克风321更好地拾取语言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中,麦杆30的麦头32为直杆状,麦头32切向凸出壳体21,结构简单并且在使用时麦头32直线方向指向使用者的嘴巴,麦头32还可以为其他弯曲等任意形状,因此麦头32的形状不能作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理由。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中,麦杆30对称设置在两个耳机主体20上,使得两个麦杆30内置的麦克风321对声音信号的拾取差异最小;麦头32的长度方向与耳机主体20的厚度方向大致垂直,具体地,麦头32的长度方向与耳机主体20的厚度方向大致垂直并往另一耳机主体20的方向偏转,使得麦头32位于使用者的脸颊两边并更加靠近使用者的嘴巴,提升了麦头32内的麦克风321的拾音信噪比。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中,麦杆30的麦头32的长度比一般的长麦杆的长度短,具体麦杆30的麦头32的长度可以为2cm至5cm,使得麦杆30的麦头32凸出壳体21但不过多占用体积而导致耳机结构冗余,较短的麦头32使得耳机整体结构简约且麦头32不容易与外界物体发生干涉碰撞。
参考图4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中,耳机主体20内置有喇叭,并且可以理解的,由喇叭的形状所决定,一般的头戴式耳机具有凸台结构,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壳体21包括凸台212以及相背的第一面21a和第二面21b,第一面21a朝向另一耳机主体20,耳罩22连接在第一面21a上,凸台212相背第一面21a凸设在第二面21b上,凸台212的侧面与第二面21b之间形成台阶角,麦杆30上的连接部31与台阶角的形状相对应,连接部31嵌合在台阶角上,麦杆30连接在壳体21上即不增加壳体21的体积,还填补了耳机原本就存在的台阶角,连接部31嵌合在台阶角上相当于对第二面21b与凸台212之间进行了过渡,该双麦杆头戴式耳机的一体感更强。
参考图5和图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中,第二面21b上设有安装部,安装部位于第二面21b远离头带10的一端上,使得麦杆30安装在安装部上,而麦杆30的麦头32能够从壳体21的底部凸出,安装部上设有连接孔213,连接部31上设有连接柱311,通过连接柱311与连接孔213进行配合连接,使得麦杆30固定安装在安装部上。
参考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中,连接孔213周围凸设有环形凸沿,连接柱311能够插设在环形凸沿之中,进一步地,连接柱311与连接孔213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紧固件可以为螺栓、螺钉等。
参考图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中,连接部31凹设有腔体槽,腔体槽的开口朝向安装部,连接柱311设置在腔体槽内并朝向腔体槽的开口方向,连接柱311作为内设在麦杆30内部的结构,连接柱311不凸出至腔体槽的外部,使得连接柱311与连接孔213配合连接而连接部31与安装部贴合连接,结构紧凑不留缝隙;穿线孔214设置在安装部上,麦克风321通过导线(图未示)穿过腔体槽并穿设穿线孔214,以与音腔内的电子元件电性连接,导线不外露在壳体21外部;音腔内的电子元件包括语音处理电路,该语音处理电路用于将该麦克风321拾音采集的语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对该电信号进行后续处理。
参考图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中,连接部31上设有与凸台212的侧面形状相对应的内接面312,弧形的连接部31通过内接面312与凸台212的侧面贴合抵接,连接部31包绕在耳机主体20上,麦杆30的连接部31进一步嵌合在台阶角上并与凸台212的侧面紧密贴合,减小了麦杆30与壳体21之间的缝隙大小,使得耳机的结构紧凑。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双麦杆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头带;
耳机主体,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耳机主体分别安装在所述头带的两端,所述耳机主体包括壳体和耳罩,所述耳罩安装在所述壳体朝向另一所述耳机主体的一侧上;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音腔;
麦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麦杆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耳机主体的所述壳体上,并凸出于对应的所述壳体;各所述麦杆包括内置的麦克风,所述麦克风与所述音腔内的电子元件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麦杆包括连接部以及从所述连接部上延伸出的麦头,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音腔相通的穿线孔,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穿线孔对应的位置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麦头凸出所述壳体,所述麦克风设置在所述麦头内,并通过导线穿过所述穿线孔与所述音腔内的电子元件电性连接;所述麦头上对应所述麦克风设有拾音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麦杆还包括前端盖,所述前端盖安装在所述麦头的端部上,所述拾音孔设置在所述前端盖对应所述麦克风的拾音位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头凸设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头带的一端上,所述麦头朝所述壳体的切线方向延伸,以贴附于嘴巴的外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麦杆对称设置在两个所述耳机主体上,所述麦头与所述耳机主体的厚度方向大致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头的长度为2cm至5c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凸台以及相背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朝向另一所述耳机主体;所述耳罩连接在所述壳体的第一面上,所述凸台背离所述耳罩凸设在所述第二面上,所述凸台的侧面与所述壳体的第二面之间形成台阶角,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台阶角的形状相对应,所述麦杆的连接部嵌合在所述台阶角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上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二面远离所述头带的一端上,所述安装部上设有连接孔,所述麦杆的连接部上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连接孔配合连接,使得所述麦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凹设有腔体槽,所述腔体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安装部,所述连接柱设置在所述腔体槽内并朝向所述腔体槽的开口方向;所述穿线孔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麦克风通过导线穿过所述腔体槽并穿设所述穿线孔,以与所述音腔内的电子元件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麦杆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凸台的侧面形状相对应的内接面,所述内接面与所述凸台的侧面贴合抵接。
CN202222009574.8U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双麦杆头戴式耳机 Active CN2183526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09574.8U CN218352692U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双麦杆头戴式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09574.8U CN218352692U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双麦杆头戴式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52692U true CN218352692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13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09574.8U Active CN218352692U (zh) 2022-08-01 2022-08-01 一种双麦杆头戴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526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795777B2 (ja) 2ウエイ音声通信ヘツドホン
CN109361975B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
CN111432309A (zh) 耳塞式耳机麦克风模块
CN112218199A (zh) 无线耳机以及耳机组件
TWI605721B (zh) 耳道式耳機麥克風模組
CN212163625U (zh) 一种蓝牙耳机
CN211152175U (zh) 一种后挂式耳机
CN218352692U (zh) 一种双麦杆头戴式耳机
CN214799830U (zh) 一种挂耳式骨传导耳机
CN212231716U (zh) 一种耳机
CN113225634B (zh) 耳机
CN212463495U (zh) 一种无线蓝牙降噪耳机及充电盒
CN114095822A (zh) 挂耳式耳机
KR20040066765A (ko) 지향성 조절을 향상시킨 양이 귓속형 디지털 보청기 구조설계
CN213818113U (zh) 无线耳机以及耳机组件
JPS6342999B2 (zh)
CN213186491U (zh) 一种导向传音的开放式蓝牙耳机
CN216721537U (zh) 耳机及耳机组件
CN212183714U (zh) 具有改进反馈声道的耳机
JP2583838B2 (ja) 外耳道で骨伝導音声をピックアップする装置及び通話装置
CN214381330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的接触式组装机构
JPH0354990A (ja) イヤーマイクロフォン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CN216217512U (zh) 一种蓝牙耳机
JPH0970087A (ja) 骨伝導音声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通話装置
CN220254662U (zh) 一种防掉运动型蓝牙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