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63625U - 一种蓝牙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蓝牙耳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163625U CN212163625U CN202020534242.XU CN202020534242U CN212163625U CN 212163625 U CN212163625 U CN 212163625U CN 202020534242 U CN202020534242 U CN 202020534242U CN 212163625 U CN212163625 U CN 2121636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crophone
- bluetooth headset
- loudspeaker
- sound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蓝牙耳机,包括壳体、喇叭和第一麦克风,所述喇叭和所述第一麦克风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喇叭具有出音孔,所述第一麦克风具有第一拾音孔,所述壳体具有开口端,所述喇叭与所述第一麦克风并列设置在所述开口端,且所述喇叭与所述第一麦克风贴在一起。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喇叭和第一麦克风并列设置且贴在一起,并将出音孔的朝向设置成与第一拾音孔的朝向相同,这样可将蓝牙耳机的出音嘴做到更小,佩戴的密封性更好,舒适性更好;通过设置导气通道可将耳道和耳道外部连通,使耳朵内外气压保持平衡,减轻耳道内的空气压力所产生的负压感,起到透气且调节降噪效果作用,更好的实现耳机主动降噪功能,改善耳机佩戴的听诊器效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由于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也滋生了其配件的快速发展,其中蓝牙耳机就是我们日常生活比较常用的一种手机配件。
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耳挂式蓝牙耳机具有以下缺点:
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入耳式蓝牙耳机主动降噪麦与喇叭单元并非同方向并列紧贴排布设计,导致出音嘴过大,佩戴不舒适;蓝牙耳机不同时兼备主动降噪与通话降噪功能;入耳式蓝牙耳机佩戴有负压感和听诊器效应;入耳式蓝牙耳机佩戴不牢固,舒适度不佳;入耳式蓝牙耳机充电触点不同时兼备固定和充电功能、数据传输;入耳式蓝牙耳机天线在电池正上方,距离电池较近,同时佩戴时天线容易被耳朵覆盖,导致信号不好,抗干扰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实用新型而学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蓝牙耳机,可以使得出音嘴做的更小,佩戴舒适。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蓝牙耳机,包括壳体、喇叭和第一麦克风,所述喇叭和所述第一麦克风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喇叭具有出音孔,所述第一麦克风具有第一拾音孔,所述壳体具有开口端,所述喇叭与所述第一麦克风并列设置在所述开口端,且所述喇叭与所述第一麦克风贴在一起。
所述壳体还设有第二麦克风和第三麦克风,所述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用于降噪,所述第三麦克风用于通话,所述蓝牙耳机佩戴在人耳上时,所述第一麦克风的拾音方向为水平,所述第二麦克风的拾音方向为水平,所述第三麦克风的拾音方向为竖直向上或倾斜向上。
所述蓝牙耳机还包括套在所述壳体外的耳套,所述耳套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用于连通耳道和耳道外部的导气通道,且所述导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开口端连通。
所述蓝牙耳机还包括套在所述壳体外的耳套,所述耳套包括耳套主体、设于所述耳套主体一端的耳帽以及设于所述耳套主体另一端的并朝所述耳套主体侧面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形状为黄金曲线形。
所述蓝牙耳机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主板,所述壳体上安装有与所述主板电连接的导电柱。
所述导电柱为充电导电柱。
所述蓝牙耳机还包括主板和电池,所述主板和所述电池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主板上设有天线,且所述天线位于所述电池正投影在所述主板上的区域的外侧。
所述喇叭和所述第一麦克风通过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开口端。
所述密封件为硅胶套。
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连通耳道和耳道外部的导气通道,且所述导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开口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喇叭和第一麦克风并列设置且贴在一起,可将蓝牙耳机的出音嘴做到更小,使得佩戴的密封性更好,舒适性更好;由于蓝牙耳机佩戴在人耳上时第二拾音孔的拾音方向为水平,外部噪音可以更容易的被第二麦克风接收,从而通过第二麦克风将外部噪音消除,实现通话降噪,第三拾音孔的拾音方向为竖直向上或倾斜向上,从而第三麦克风相对于第二麦克风更加靠近人的发声位置,第三麦克风就会更容易的接收到通话声音,而第一麦克风的拾音方向为水平可以对耳道内的声音进行主动降噪,这样当使用耳机打电话时,三个麦克风同时工作可实现主动降噪和通话降噪效果,让用户有更安静、更干净的听觉体验,同时也能让通话对象有更干净的听觉体验;天线错开电池位置,避免天线受电池等元器件的干扰,佩戴时不会被耳朵覆盖,信号传输好,抗干扰性更好;通过设置导气通道,将耳道和耳道外部连通,起到透气且调节降噪效果作用,减轻耳道内的空气压力所产生的负压感,改善耳机佩戴的听诊器效应;将延伸部的形状设置为黄金曲线形,佩戴蓝牙耳机时,延伸部伸入耳轮锁位置,可以固定耳机与耳廓的相对角度,使得耳帽在耳道中更贴合耳道轮廓,更符合人体工程学,让用户佩戴更牢固,舒适性、密封性更好,同时降噪体验更佳。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右耳机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左耳机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蓝牙耳机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蓝牙耳机的内部结构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麦克风、第二麦克风、第三麦克风的位置关系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蓝牙耳机佩戴在人耳上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蓝牙耳机的内部结构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气通道在耳机上的位置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沿导气通道剖的剖视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黄金曲线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延伸部与黄金曲线图的比对图。
图12为从图2中背面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蓝牙耳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蓝牙耳机,该蓝牙耳机为一对,具有右耳机100和左耳机200,由于右耳机100和左耳机200结构一样,下面以左耳机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3和图4所示,该蓝牙耳机包括壳体、喇叭203、第一麦克风204、主板208和电池209,喇叭203、第一麦克风204、主板208和电池209设于壳体内。壳体包括本体201和盖体202,壳体具有开口端(即蓝牙耳机的出音嘴)和封闭端,盖体202位于壳体的封闭端。
喇叭203具有出音孔2031,第一麦克风204的侧面设有第一拾音孔 2041,喇叭203与第一麦克风204并列设置在开口端,且喇叭203与第一麦克风204贴在一起,出音孔2031的朝向与第一拾音孔2041的朝向垂直,出音孔2031朝向开口端。通过将喇叭和第一麦克风并列设置且贴在一起,这样可将蓝牙耳机的出音嘴做到更小,佩戴的密封性更好,舒适性更好。
喇叭203和第一麦克风204通过密封件205安装在开口端,这样采用密封件将喇叭和第一麦克风密封设置在壳体的开口端做主动降噪,从而提升耳机的降噪效果。本实施例中,密封件205为硅胶套,硅胶套套在喇叭和第一麦克风上,硅胶套与第一麦克风204之间留有间隙,硅胶套上设有开孔,开孔的朝向与出音孔朝向一致,第一麦克风通过开孔进行拾音。
如图3和图5所示,壳体内还设有第二麦克风206和第三麦克风207,第二麦克风206具有第二拾音孔2061,第三麦克风207具有第三拾音孔 2071。第二麦克风206和第三麦克风207安装在主板208上,第一麦克风 204通过FPC210与主板连接,盖体202上设有与第二拾音孔2061连通的第一进音孔2021以及与第三拾音孔2071连通的第二进音孔2022。第一麦克风204和第二麦克风206用于降噪,第三麦克风207用于通话。
如图6所示,蓝牙耳机佩戴在人耳上时,开孔朝向耳道内,即第一麦克风的拾音方向为水平;第二拾音孔的朝向水平(参考图6中第一进音孔 2021,第一进音孔2021朝向水平),即第二拾音孔的拾音方向为水平;第三拾音孔朝下或第三拾音孔朝向为斜向下(参考图6中第二进音孔2022,第三进音孔2022朝向为斜向下,拾音方向为斜向上),即第三拾音孔的拾音方向竖直向上或倾斜向上,由于蓝牙耳机佩戴在人耳上时第二拾音孔的拾音方向为水平,外部噪音可以更容易的被第二麦克风接收,从而通过第二麦克风将外部噪音消除,实现通话降噪,第三拾音孔的拾音方向竖直向上或倾斜向上,从而第三麦克风相对于第二麦克风更加靠近人的发声位置,第三麦克风就会更容易的接收到通话声音,而第一麦克风的拾音方向为水平可以对耳道内的声音进行主动降噪,这样当使用耳机打电话时,三个麦克风同时工作可实现主动降噪和通话降噪效果,让用户有更安静、更干净的听觉体验,同时也能让通话对象有更干净的听觉体验。
本实施例中,第一拾音孔的拾音方向与第三拾音孔的拾音方向垂直和/ 或第三拾音孔的拾音方向与第二拾音孔的拾音方向,使得主动降噪和通话降噪效果更好。
如图3和图7所示,主板208上设有天线211,且天线211位于电池 209正投影在主板208上的区域的外侧。例如图7中,主板208设置在电池 209的正上方,而天线211位于主板208右侧,因此天线211位于电池209 的右侧上方,从而错开电池位置,避免天线受电池等元器件的干扰,佩戴时不会被耳朵覆盖,信号传输好,抗干扰性更好。同时佩戴蓝牙耳机时,天线可以处于耳廓开阔位置,无遮掩体,信号传输更稳定,抗干扰性好,提升用户体验。
如图8和图9所示,壳体的外表面凹陷形成凹槽,耳套主体套到壳体上后,凹槽与耳套的内壁之间形成导气通道,导气通道用于连通耳道和耳道外部,且导气通道2023一端与开口端连通。通过设置导气通道可将耳道和耳道外部连通,使耳朵内外气压保持平衡,减轻耳道内的空气压力所产生的负压感,起到透气且调节降噪效果作用,更好的实现耳机主动降噪功能,改善耳机佩戴的听诊器效应。另外,由于密封件的存在,导气通道中的气流不会影响到喇叭和第一麦克风。
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在壳体上设有用于连通耳道和耳道外部的导气通道,导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开口端连通。
如图3和图8所示,蓝牙耳机还包括耳套212,耳套212包括耳套主体 2122、设于耳套主体2122一端的耳帽2123以及设于耳套主体2123另一端的并朝耳套主体2123侧面延伸的延伸部2124,耳套主体套在壳体上。参考图10和图11,延伸部2124的形状为黄金曲线形,佩戴蓝牙耳机时,延伸部伸入耳轮锁位置,可以固定耳机与耳廓的相对角度,使得耳帽在耳道中更贴合耳道轮廓,更符合人体工程学,让用户佩戴更牢固,舒适性、密封性更好,同时降噪体验更佳。
如图3和图12所示,壳体上安装有与主板电连接的导电柱,导电柱具有磁性,导电柱为充电导电柱215,充电导电柱215做耳机磁吸固定的同时做充电功能,从而可更好的节约耳机内部空间,省去了增加磁铁来吸附充电盒。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实质,可以有多种变型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举例而言,作为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示出或描述的特征可用于另一实施例以得到又一实施例。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蓝牙耳机,包括壳体、喇叭和第一麦克风,所述喇叭和所述第一麦克风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具有开口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与所述第一麦克风并列设置在所述开口端,且所述喇叭与所述第一麦克风贴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设有第二麦克风和第三麦克风,所述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用于降噪,所述第三麦克风用于通话,所述蓝牙耳机佩戴在人耳上时,所述第一麦克风的拾音方向为水平,所述第二麦克风的拾音方向为水平,所述第三麦克风的拾音方向为竖直向上或倾斜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还包括套在所述壳体外的耳套,所述耳套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用于连通耳道和耳道外部的导气通道,且所述导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开口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还包括套在所述壳体外的耳套,所述耳套包括耳套主体、设于所述耳套主体一端的耳帽以及设于所述耳套主体另一端的并朝所述耳套主体侧面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形状为黄金曲线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主板,所述壳体上安装有与所述主板电连接的导电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柱为充电导电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还包括主板和电池,所述主板和所述电池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主板上设有天线,且所述天线位于所述电池正投影在所述主板上的区域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和所述第一麦克风通过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开口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硅胶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连通耳道和耳道外部的导气通道,且所述导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开口端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534242.XU CN212163625U (zh) | 2020-04-13 | 2020-04-13 | 一种蓝牙耳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534242.XU CN212163625U (zh) | 2020-04-13 | 2020-04-13 | 一种蓝牙耳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163625U true CN212163625U (zh) | 2020-12-15 |
Family
ID=73720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534242.XU Active CN212163625U (zh) | 2020-04-13 | 2020-04-13 | 一种蓝牙耳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163625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88470A (zh) * | 2021-03-01 | 2021-05-1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耳机及耳机控制方法 |
CN112822586A (zh) * | 2020-12-30 | 2021-05-18 | 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降低无线耳机高频啸叫结构 |
CN114845193A (zh) * | 2021-02-02 | 2022-08-02 | 深圳市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耳机及具有该耳机的电子设备 |
CN118264951A (zh) * | 2023-09-01 | 2024-06-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耳机及音频装置 |
-
2020
- 2020-04-13 CN CN202020534242.XU patent/CN21216362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22586A (zh) * | 2020-12-30 | 2021-05-18 | 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降低无线耳机高频啸叫结构 |
CN114845193A (zh) * | 2021-02-02 | 2022-08-02 | 深圳市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耳机及具有该耳机的电子设备 |
CN112788470A (zh) * | 2021-03-01 | 2021-05-1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耳机及耳机控制方法 |
CN112788470B (zh) * | 2021-03-01 | 2023-01-0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耳机及耳机控制方法 |
CN118264951A (zh) * | 2023-09-01 | 2024-06-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耳机及音频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163625U (zh) | 一种蓝牙耳机 | |
US8005252B2 (en) |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earpiece | |
CN205987281U (zh) | 一种无线耳机 | |
CN211406246U (zh) | 一种蓝牙耳机 | |
JP2006526295A (ja) | オーディオ用ヘッドセット | |
CN106454574A (zh) | 耳塞式耳机麦克风模块 | |
CN210868110U (zh) | 一种耳塞式骨传导耳机 | |
CN214799830U (zh) | 一种挂耳式骨传导耳机 | |
CN215773527U (zh) | 无线耳机 | |
US20020181728A1 (en) |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earpiece | |
TWI605721B (zh) | 耳道式耳機麥克風模組 | |
CN211128134U (zh) | 耳机 | |
CN208079345U (zh) | 一种耳挂式蓝牙耳机 | |
CN215871779U (zh) | 一种半入耳式耳机 | |
CN113225634B (zh) | 耳机 | |
CN115396767A (zh) | 耳机及耳机系统 | |
CN211406247U (zh) | 一种半入耳式耳机 | |
WO2022100111A1 (zh) | 一种蓝牙音频装置及悬挂式蓝牙耳机 | |
CN216217512U (zh) | 一种蓝牙耳机 | |
CN218352692U (zh) | 一种双麦杆头戴式耳机 | |
CN212183714U (zh) | 具有改进反馈声道的耳机 | |
CN216721537U (zh) | 耳机及耳机组件 | |
CN220254662U (zh) | 一种防掉运动型蓝牙耳机 | |
CN213718187U (zh) | 一种双麦克风半入耳式耳机 | |
CN215494405U (zh) | 一种智能眼镜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