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73527U - 无线耳机 - Google Patents

无线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73527U
CN215773527U CN202122069490.9U CN202122069490U CN215773527U CN 215773527 U CN215773527 U CN 215773527U CN 202122069490 U CN202122069490 U CN 202122069490U CN 215773527 U CN215773527 U CN 2157735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microphone
ear
sound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694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贤玲
陈孝良
常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ound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ound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ound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ound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6949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735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735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735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耳机,属于无线耳机领域。该无线耳机包括入耳部和柄状部,入耳部位于柄状部的一端,柄状部包括第一壳体、电路板、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电路板位于第一壳体内,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均布置在电路板上,且第一麦克风位于柄状部远离入耳部的一端,第二麦克风位于柄状部靠近入耳部的一端;第一壳体具有第一拾音孔和第二拾音孔,第一拾音孔位于第一壳体远离入耳部的端面,第二拾音孔位于柄状部靠近入耳部的一端。佩戴者说话时,声音能够由第一拾音孔进入第一麦克风,使第一麦克风采集到的声音音量更大。第二麦克风能够接收环境中的声音,降低佩戴者说话声造成的影响,从而提高耳机的降噪效果,提升通话质量。

Description

无线耳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无线耳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快速普及,无线耳机也被人们广泛应用。
无线耳机通常包括入耳部和柄状部,入耳部位于柄状部的一端,且与柄状部相连。在佩戴无线耳机时,入耳部放置在佩戴者的耳廓中,柄状部位于耳廓外。柄状部远离入耳部的一端大致朝向佩戴者嘴巴的位置。
相关技术中的无线耳机降噪效果较差,导致通话质量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耳机,有利于提升无线耳机的降噪效果,提升通话质量。所述技术方案至少包括如下方案:
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耳机,包括入耳部和柄状部,所述入耳部位于所述柄状部的一端,所述柄状部包括第一壳体、电路板、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
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均布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第一麦克风位于所述柄状部远离所述入耳部的一端,所述第二麦克风位于所述柄状部靠近所述入耳部的一端;
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拾音孔和第二拾音孔,所述第一拾音孔位于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入耳部的端面,所述第二拾音孔位于所述柄状部靠近所述入耳部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麦克风位于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入耳部的一面,且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第一进声孔位于所述第一麦克风靠近所述电路板的一面;
所述电路板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麦克风的第一进声孔相对;
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第一麦克风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所述第一拾音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
可选地,所述柄状部还包括第一保护套,所述第一保护套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保护套的侧壁具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一拾音孔相对。
可选地,所述柄状部还包括第一防尘网,所述第一防尘网位于所述第一拾音孔中。
可选地,所述第二麦克风位于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入耳部的一面,且所述第二麦克风的第二进声孔位于所述第二麦克风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面,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第二麦克风的一侧,所述第二麦克风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所述第二拾音孔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且所述第二拾音孔与所述第二进声孔相对。
可选地,所述柄状部还包括第二保护套,所述第二保护套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且套设在所述第二麦克风外,所述第二保护套的侧壁具有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第二拾音孔相对。
可选地,所述柄状部还包括第二防尘网,所述第二防尘网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可选地,所述柄状部还包括触摸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位于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入耳部的一面,且位于所述第一麦克风和所述第二麦克风之间,所述触摸传感器的顶针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接触。
可选地,所述入耳部包括第二壳体和扬声器;
所述扬声器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所述扬声器将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分隔为前腔和后腔,且所述后腔靠近所述柄状部,所述扬声器的出声区域位于所述前腔;
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前腔连通,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后腔连通。
可选地,所述入耳部还包括第三防尘网和第四防尘网,所述第三防尘网位于所述前腔中且对应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四防尘网位于所述后腔中且对应所述第四通孔。
可选地,所述入耳部还包括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位于第二壳体的外壁,且位于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之间,所述金属片与所述第三防尘网和第四防尘网相连。
可选地,所述入耳部还包括电容传感器,所述电容传感器位于所述后腔中,且与所述第二壳体相连。
可选地,所述入耳部还包括磁性件,所述后腔的内壁具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后腔的内壁靠近所述柄状部的一面,所述磁性件位于所述限位槽中。
可选地,所述入耳部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位于所述后腔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通过将第一麦克风设置在电路板上,第一麦克风位于柄状部远离入耳部的一端,距离佩戴者的嘴巴较近,又在柄状部的第一壳体设置第一拾音孔,第一拾音孔位于第一壳体远离所述入耳部的端面,佩戴者在说话时,声音能够由第一拾音孔进入第一麦克风,使第一麦克风采集到的声音音量更大。并且在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第二麦克风,第二麦克风位于柄状部靠近入耳部的一端,距离佩戴者的嘴巴较远,能够清楚的接收环境中的声音,降低佩戴者的说话声造成的影响,从而有利于提高无线耳机的降噪效果,提升通话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传感器的顶针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的入耳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的入耳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所述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无线耳机结构包括:入耳部10和柄状部20。其中,入耳部10位于柄状部20的一端,入耳部10与柄状部20相连。使用者在佩戴无线耳机时,入耳部10放置在佩戴者的耳廓中,柄状部20位于耳廓外。本公开实施例中,耳机的入耳部10和柄状部20仅以佩戴时的相对位置作为区分,并非表示入耳部10和柄状部20一定是可拆卸的两个部分。当然若设计需要,入耳部10和柄状部20也可以设计为可拆卸的两个部分。
柄状部20包括第一壳体21、电路板22、第一麦克风23和第二麦克风24。电路板22位于第一壳体21内,第一麦克风23和第二麦克风24均布置在电路板22上。且第一麦克风23位于柄状部20远离入耳部10的一端,第二麦克风24位于柄状部20靠近入耳部10的一端。耳机的外壳通常包括可拆分的多个部分,根据设计的不同,耳机的外壳也可以有多种形状。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一壳体21为耳机的外壳位于柄状部20的部分。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1包括可拆分的两个部分,在其他示例中,第一壳体21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或者包括可拆分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部分。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1包括前壳21a和后壳21b,前壳21a与入耳部10相连。前壳21a位于电路板22靠近入耳部10的一侧,后壳21b位于电路板22远离入耳部10的一侧。
第一壳体21具有第一拾音孔211和第二拾音孔215,第一拾音孔211位于第一壳体21远离入耳部10的端面,第二拾音孔215位于柄状部20靠近入耳部10的一端。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拾音孔211位于前壳21a,第二拾音孔215位于后壳21b。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麦克风设置在电路板上,第一麦克风位于柄状部远离入耳部的一端,距离佩戴者的嘴巴较近,又在柄状部的第一壳体设置第一拾音孔,第一拾音孔位于第一壳体远离所述入耳部的端面,佩戴者在说话时,声音能够由第一拾音孔进入第一麦克风,使第一麦克风采集到的声音音量更大。并且在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第二麦克风,第二麦克风位于柄状部靠近入耳部的一端,距离佩戴者的嘴巴较远,能够清楚的接收环境中的声音,降低佩戴者的说话声造成的影响,从而有利于提高无线耳机的降噪效果,提升通话质量。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麦克风23位于电路板22远离入耳部10的一面,且第一麦克风23的第一进声孔231位于第一麦克风23靠近电路板22的一面,电路板22具有第一通孔221,第一通孔221与第一麦克风23的第一进声孔231相对。
参照图1,第一壳体21的内壁具有第一凹槽212,第一凹槽212位于电路板22远离第一麦克风23的一侧,且第一凹槽212与第一通孔221相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凹槽212也位于前壳21a。第一拾音孔211位于第一凹槽212的侧壁。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通孔221与第一麦克风23的第一进声孔231相对,是指第一通孔221在第一麦克风23靠近电路板22的表面的正投影与第一进声孔231至少部分重叠。第一凹槽212与第一通孔221相对,是指第一凹槽212在电路板22远离第一麦克风23的表面的正投影与第一通透221至少部分重叠。
通过在电路板22上设置与第一麦克风23的第一进声孔231相对的第一通孔221,又在柄状部20的第一壳体21设置第一凹槽212和第一拾音孔211,且第一凹槽212与第一通孔221相对,第一拾音孔211与第一凹槽212相通,佩戴者在说话时,声音能够由第一拾音孔211进入第一凹槽212中,再由第一凹槽212通过第一通孔221穿过电路板22,正对着进入第一麦克风23的第一进声孔231,使第一麦克风23采集到的声音音量更大。
如图1所示,该无线耳机的柄状部20还包括第一保护套25,第一保护套25位于第一凹槽212中,第一保护套25的侧壁具有第一连通孔251,第一连通孔251与第一拾音孔211相对。
第一保护套25能够防止水进入到无线耳机的第一麦克风23的内部,增加了对无线耳机的保护作用。第一保护套25对第一拾音孔211采集到的声音还有汇聚的作用,使第一麦克风23采集到的声音音量更大。第一保护套25可以与第一凹槽212的内壁相贴,以确保第一保护套25安装稳定,不易松动。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保护套25采用硅胶材质制作,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保护套25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弹性的材质制作。
可选地,该无线耳机的柄状部20还包括第一防尘网27,第一防尘网27位于第一拾音孔211中。
第一防尘网27能够将外部环境中的杂质隔离在防尘网外面,避免粉尘等杂质进入到第一壳体21中影响第一麦克风23的工作,增加了对无线耳机的保护作用。
如图1所示,第二麦克风24位于电路板22远离入耳部10的一面,且第二麦克风24的第二进声孔241位于第二麦克风24远离电路板22的一面。如图2所示,第一壳体21的内壁具有第二凹槽214,第二麦克风24位于第二凹槽214中。第二拾音孔215位于第二凹槽214的槽底,且第二拾音孔215与第二进声孔241相对。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拾音孔215和第二凹槽214位于后壳21b,第二凹槽214能够容纳第二麦克风24,对第二麦克风24起到保护作用。第二麦克风24的第二进声孔241与第一壳体21的第二拾音孔215相对,声音可以通过第二拾音孔215正对着进入第二进声孔241,使音量更大。第二麦克风24用于接收外部环境的声音,佩戴者在使用耳机时,基于第二麦克风收集到的环境音,能够对第一麦克风23采集到的人声进行降噪处理,使采集到的人声更清楚。此外,无线耳机在播放音频内容时,也能够基于第二麦克风进行降噪,有利于提高无线耳机的降噪效果,提升通话质量,使佩戴者能够更清楚地听清播放的音频内容。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无线耳机的柄状部20还包括第二保护套26,第二保护套26位于第二凹槽214中,且第二保护套26套设在第二麦克风24外,第二保护套26的侧壁具有第二连通孔261,第二连通孔261与第二拾音孔215相对。
第二保护套26能够防止水进入到无线耳机的第二麦克风24的内部,增加了对无线耳机的保护作用。第二保护套26对第二拾音孔215采集到的声音还有汇聚的作用,使第二麦克风24采集到的声音音量更大。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保护套26采用硅胶材质制作,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二保护套26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弹性的材质制作。
如图3所示,该无线耳机的柄状部20还包括第二防尘网28,第二防尘网28位于第二凹槽214中。
第二防尘网28能够将外部环境中的杂质隔离在防尘网外面,避免粉尘等杂质进入到第一壳体21中影响第二麦克风24的工作,增加了对无线耳机的保护作用。
如图1所示,该无线耳机的柄状部20还包括触摸传感器,触摸传感器位于电路板22远离入耳部10的一面,且位于第一麦克风23和第二麦克风24之间,触摸传感器的顶针222与第一壳体21的内壁接触。触摸传感器的顶针222与后壳21b接触,使用者在对后壳21b的外表面进行触摸时,能够触发触摸传感器,从而控制无线耳机实现相应的功能。例如,在使用者触摸后壳21b的外壁时,实现歌曲切换或者音量大小调节的功能。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传感器的顶针的截面示意图。触摸传感器的顶针222包括筒状部223、针状部224和弹性部225。筒状部223的一端与电路板22相连,针状部224的一端位于筒状部223中,针状部224的另一端位于筒状部223外。弹性部225位于筒状部223中,且端板与针状部224相抵,使针状部224相对筒状部223伸出。
针状部224在弹性件225的作用下能够相对筒状部223伸缩,使得针状部224能够与后壳21b的内壁保持接触。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无线耳机的入耳部10包括第二壳体11和扬声器12。
第二壳体11为耳机的外壳位于入耳部10的部分。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壳体11与第一壳体21为一个整体的一体结构,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二壳体11与第一壳体21是可相互拆分的分体结构。此外,第二壳体11也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拆分部分,且其中一部分与第一壳体21为一体结构。例如,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1包括可拆分的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与第一壳体21为一体结构。
扬声器12位于第二壳体11内,且与第二壳体11相连。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本示例中,扬声器12位于第二壳体11的第一部分11a中,第二壳体11的第二部分11b与第一壳体21为一体结构。扬声器12将第二壳体11内隔为前腔13和后腔14,且后腔14靠近柄状部20,扬声器12的出声区域位于前腔13。
第二壳体11具有第三通孔123和第四通孔124,第三通孔123与前腔13连通,第四通孔124与后腔14连通。在本示例中,第三通孔123和第四通孔124均位于第二壳体11的第一部分11a。扬声器12的出声区域位于前腔13,与前腔13的出声孔111相对,也能够进一步使佩戴者更清晰的接收到扬声器12发出的声音。通过设置第三通孔123和第四通孔124,能够方便外部空气流入或流出耳机,平衡耳机的内外压力,使佩戴者能够更清楚地听清播放的音频内容。
如图5所示,第二壳体11具有出声孔111,出声孔111位于前腔13的侧壁。扬声器12发出的声音通过位于前腔13的出声孔111向外传播。在第二壳体11外,可以连接有耳塞112,耳塞112连接在出声孔111处。耳塞112可以采用柔性材料制作,使得佩戴更舒适。例如硅胶。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的入耳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无线耳机的入耳部10还包括第三防尘网18和第四防尘网19,第三防尘网18位于前腔13中且对应第三通孔123,第四防尘网19位于后腔14中且对应第四通孔124。
第三防尘网18对应第三通孔123是指第三防尘网18设置在第二壳体11的内壁,且第三防尘网18的位置和大小使得第三防尘网18能够将第三通孔123完全遮盖。同理,第四防尘网19对应第四通孔124是指第四防尘网19设置在第二壳体11的内壁,且第四防尘网19的位置和大小使得第四防尘网19能够将第四通孔124完全遮盖。
第三防尘网18和第四防尘网19可以将外部环境中的杂质隔离在第二壳体11外,避免粉尘等杂质进入到第二壳体11中,影响无线耳机的正常工作。例如影响扬声器12的音量大小和音质。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的入耳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无线耳机的入耳部10还包括金属片125,金属片125位于第二壳体12的外壁,且位于第三通孔123和第四通孔124之间,金属片125与第三防尘网18和第四防尘网19相连。
无线耳机在使用过程中,第三防尘网18和第四防尘网19容易聚集静电,如果第三防尘网18和第四防尘网19与位于第二壳体12内部的结构发生放电,容易损坏位于无线耳机内部的电子元件。通过在第二壳体12的外壁设置金属片125,使得无线耳机在佩戴时,金属片125能够与人体皮肤形成接触,由于第三防尘网18和第四防尘网19是与金属片125相连的,因此第三防尘网18和第四防尘网19的静电能够通过金属片125向人体释放,避免造成无线耳机内部电子元件的损坏。
示例性地,金属片125采用金属导电材料制成,例如铜、铝等金属。
可选地,金属片125通过金属走线与第三防尘网18和第四防尘网19相连。
如图8所示,在第二壳体11表面设置有第一金属走线126和第二金属走线127,第一金属走线126的一端和第二金属走线127的一端均与金属片125相连。第一金属走线126延伸至第三通孔123中,第三防尘网18与第一金属走线126接触,第二金属走线127延伸至第四通孔124中,第四防尘网19与第二金属走线127接触。
示例性地第一金属走线126和第二金属走线127可以通过电镀的方式形成在第二壳体11表面。
可选地,金属片125贴合在入耳部10的第二外壳11的表面,以使金属片125和第二外壳11之间过渡更平滑,不影响佩戴。
示例性地,金属片125通过电镀的方式形成在第二外壳11表面。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无线耳机的入耳部10还包括电容传感器15。电容传感器15位于后腔14中,且与第二壳体12相连。
人体佩戴无线耳机时,电容传感器15通过感测人体电容的变化,判断使用者是否佩戴或摘下耳机。示例性地,电容传感器15在检测到耳机处于佩戴的状态时,可以控制耳机启动,在检测到耳机被摘下后,可以控制耳机停止播放,进入休眠状态,以节省电量。
在一些示例中,电容传感器15通过焊接固定在第二壳体内壁上,在另一些示例中,电容传感器15通过粘接固定在第二壳体内壁上。
如图9所示,入耳部10还包括磁性件16。后腔14的内壁具有限位槽122,限位槽122位于后腔14的内壁靠近柄状部20的一面,磁性件16位于限位槽122中。
限位槽122位于后腔14内壁靠近柄状部20的一面,用于对磁性件16进行限位。磁性件16位于限位槽122中,且与第二壳体11相连,在耳机放入充电仓时,磁性件16可以与充电仓中的磁性件吸附,确保耳机完全进入到充电仓中,再进行后续的充电。
如图9所示,入耳部10还包括电池17,电池17位于后腔14中。本公开实施例中,电池17位于后腔14,且位于磁性件16和扬声器12之间。
将电池17也安装在入耳部10,可以使耳机大部分的重量集中在耳机的入耳部10,减轻柄状部20的重量,使无线耳机在佩戴时,更不容易脱落。耳机中,后腔14的空间较大,电池17安装在后腔14中,空间充足,便于设置体积更大的电池17。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切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入耳部(10)和柄状部(20),所述入耳部(10)位于所述柄状部(20)的一端,所述柄状部(20)包括第一壳体(21)、电路板(22)、第一麦克风(23)和第二麦克风(24);
所述电路板(22)位于所述第一壳体(21)内,所述第一麦克风(23)和所述第二麦克风(24)均布置在所述电路板(22)上,且所述第一麦克风(23)位于所述柄状部(20)远离所述入耳部(10)的一端,所述第二麦克风(24)位于所述柄状部(20)靠近所述入耳部(10)的一端;
所述第一壳体(21)具有第一拾音孔(211)和第二拾音孔(215),所述第一拾音孔(211)位于所述第一壳体(21)远离所述入耳部(10)的端面,所述第二拾音孔(215)位于所述柄状部(20)靠近所述入耳部(10)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麦克风(23)位于所述电路板(22)远离所述入耳部(10)的一面,且所述第一麦克风(23)的第一进声孔(231)位于所述第一麦克风(23)靠近所述电路板(22)的一面;
所述电路板(22)具有第一通孔(221),所述第一通孔(221)与所述第一进声孔(231)相对;
所述第一壳体(21)的内壁具有第一凹槽(212),所述第一凹槽(212)位于所述电路板(22)远离所述第一麦克风(23)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通孔(221)相对,所述第一拾音孔(211)位于所述第一凹槽(212)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柄状部(20)还包括第一保护套(25),所述第一保护套(25)位于所述第一凹槽(212)中,所述第一保护套(25)具有第一连通孔(251),所述第一连通孔(251)与所述第一拾音孔(211)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柄状部(20)还包括第一防尘网(27),所述第一防尘网(27)位于所述第一拾音孔(211)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麦克风(24)位于所述电路板(22)远离所述入耳部(10)的一面,且所述第二麦克风(24)的第二进声孔(241)位于所述第二麦克风(24)远离所述电路板(22)的一面,所述第一壳体(21)的内壁具有第二凹槽(214),所述第二麦克风(24)位于所述第二凹槽(214)中;
所述第二拾音孔(215)位于所述第二凹槽(214)的槽底,且所述第二拾音孔(215)与所述第二进声孔(241)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柄状部(20)还包括第二保护套(26),所述第二保护套(26)位于所述第二凹槽(214)中,且套设在所述第二麦克风(24)外,所述第二保护套(26)具有第二连通孔(261),所述第二连通孔(261)与所述第二拾音孔(215)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柄状部(20)还包括第二防尘网(28),所述第二防尘网(28)位于所述第二凹槽(214)中。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柄状部(20)还包括触摸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位于所述电路板(22)远离所述入耳部(10)的一面,且位于所述第一麦克风(23)和所述第二麦克风(24)之间,所述触摸传感器的顶针(222)与所述第一壳体(21)的内壁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耳部(10)包括第二壳体(11)和扬声器(12);
所述扬声器(12)位于所述第二壳体(11)内,且与所述第二壳体(11)相连,所述扬声器(12)将所述第二壳体(11)内部分隔为前腔(13)和后腔(14),且所述后腔(14)靠近所述柄状部(20),所述扬声器(12)的出声区域位于所述前腔(13);
所述第二壳体(11)具有第三通孔(123)和第四通孔(124),所述第三通孔(123)与所述前腔(13)连通,所述第四通孔(124)与所述后腔(14)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耳部(10)还包括第三防尘网(18)和第四防尘网(19),所述第三防尘网(18)位于所述前腔(13)中且对应所述第三通孔(123),所述第四防尘网(19)位于所述后腔(14)中且对应所述第四通孔(124)。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耳部(10)还包括金属片(125),所述金属片(125)位于第二壳体(11)的外壁,且位于所述第三通孔(123)和所述第四通孔(124)之间,所述金属片(125)与所述第三防尘网(18)和第四防尘网(19)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耳部(10)还包括电容传感器(15),所述电容传感器位于所述后腔(14)中,且与所述第二壳体(11)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耳部(10)还包括磁性件(16),所述后腔(14)的内壁具有限位槽(122),所述限位槽(122)位于所述后腔(14)的内壁靠近所述柄状部(20)的一面,所述磁性件(16)位于所述限位槽(122)中。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耳部(10)还包括电池(17),所述电池(17)位于所述后腔(14)中。
CN202122069490.9U 2021-08-30 2021-08-30 无线耳机 Active CN2157735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69490.9U CN215773527U (zh) 2021-08-30 2021-08-30 无线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69490.9U CN215773527U (zh) 2021-08-30 2021-08-30 无线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73527U true CN215773527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81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69490.9U Active CN215773527U (zh) 2021-08-30 2021-08-30 无线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735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35517A (zh) * 2023-03-22 2023-11-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35517A (zh) * 2023-03-22 2023-11-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82861B2 (en) Earphone device with optical sensor
CN107426643B (zh) 上行降噪耳机
US11122352B2 (en) Wireless earphone
EP2210425B1 (en) A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combined electrical socket and microphone opening
US20180352320A1 (en) Sports touch-control bluetooth earphone
CN107071608B (zh) 降噪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CN110636401B (zh) 入耳式耳机
CN215773527U (zh) 无线耳机
CN205123953U (zh) 耳机麦克风
CN212163625U (zh) 一种蓝牙耳机
CN106658265B (zh) 降噪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CN211152175U (zh) 一种后挂式耳机
US20230276164A1 (en) Wireless listening device
TWM539251U (zh) 具有通訊功能之智慧頭盔
CN213581633U (zh) 一种智能蓝牙眼镜
CN212873130U (zh) 一种带有触控开关的蓝牙眼镜
US20230300515A1 (en) Wireless earphone
CN211128132U (zh) 头戴式降噪耳机
CN221177904U (zh) 一种环形耳机以及耳机仓
CN219843716U (zh) 一种佩戴舒适度较高的夹耳式耳机
CN215268662U (zh) 一种耳机
CN217388954U (zh) 无线听音设备
CN220440904U (zh) 一种耳挂佩戴式耳机
CN214381330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的接触式组装机构
CN216626009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