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47458U - 动力传输系统和工程机械 - Google Patents

动力传输系统和工程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47458U
CN218347458U CN202222579082.2U CN202222579082U CN218347458U CN 218347458 U CN218347458 U CN 218347458U CN 202222579082 U CN202222579082 U CN 202222579082U CN 218347458 U CN218347458 U CN 218347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flywheel
power
engine
transmiss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7908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旭辉
龚俊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7908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47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47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47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传输系统和工程机械,其中动力传输系统包括:发动机,包括相互连接的飞轮和取力器齿轮;油泵,与取力器齿轮连接;变速箱,与飞轮传动连接,变速箱与油泵位于发动机的同一侧。

Description

动力传输系统和工程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力传输系统和一种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的动力传输系统中,变速箱与油泵分别设于发动机的两侧,占用空间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传输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动力传输系统的工程机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传输系统,包括:发动机,包括相互连接的飞轮和取力器齿轮;油泵,与取力器齿轮连接;变速箱,与飞轮传动连接,变速箱与油泵位于发动机的同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传输系统的实施例,通过将变速箱与油泵设置在发动机的同一侧,对动力传输系统进行合理布局,有利于减小整体体积,降低与其它部件发生干涉的可能性。另外,油泵直接与发动机的取力器齿轮连接,一方面,有利于缩短传动链,提高传动效率;另一方面,安装空间需求小,结构更加紧凑;再者,由于油泵与发动机的连接不需要经过变速箱、分动箱等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发动机驱动油泵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有利于降低成本。
具体而言,动力传输系统包括发动机、油泵和变速箱。其中,发动机包括相互连接的飞轮和取力器齿轮。飞轮是转动惯量很大的盘形零件,其作用如同一个能量存储器。可选地,发动机还包括壳体,壳体为飞轮壳,起到安装载体的作用。飞轮可转动地设于壳体,即飞轮能够相对壳体进行转动。取力器齿轮(PTO齿轮)可转动地设于壳体,取力器齿轮能够相对壳体进行转动。PTO(power-take-off)又称取力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向行驶系统以外的设备输出的装置。进一步地,取力器齿轮与飞轮连接,油泵与取力器齿轮连接。可以理解为,飞轮通过取力器齿轮与油泵传动连接。油泵直接与取力器齿轮连接,油泵与取力器齿轮之间无其它连接结构。换言之,油泵直接与发动机的PTO口连接,有利于提高传动效率,相对于发动机与油泵依次通过变速箱、传动轴以及分动箱实现传动连接的方式而言,油泵与发动机的连接不需要经过变速箱、分动箱等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发动机驱动油泵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有利于降低成本。此外,由于油泵直接与发动机的PTO口连接(油泵直接安装在发动机的PTO口上),油泵在非工作状态下进行非零排量处理,保持较低负载以确保润滑良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油泵处于非工作状态下润滑不良的问题。
进一步地,变速箱与飞轮传动连接。变速箱与油泵位于发动机的同一侧。通过将变速箱与油泵设置在发动机的同一侧,对动力传输系统进行合理布局,有利于减小整体体积,降低与其它部件发生干涉的可能性。
相关技术的动力传输系统中,变速箱与油泵分别设于发动机的两侧,占用空间较大。
本实用新型限定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变速箱与油泵设置在发动机的同一侧,对动力传输系统进行合理布局,有利于减小整体体积,降低与其它部件发生干涉的可能性。另外,油泵直接与发动机的取力器齿轮连接,一方面,有利于缩短传动链,提高传动效率;另一方面,安装空间需求小,结构更加紧凑;再者,由于油泵与发动机的连接不需要经过变速箱、分动箱等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发动机驱动油泵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有利于降低成本。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发动机包括:惰轮,设于飞轮与取力器齿轮之间,惰轮与飞轮啮合,且惰轮与取力器齿轮啮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动机包括惰轮。具体地,惰轮设于飞轮与取力器齿轮之间,惰轮与飞轮啮合,且惰轮与取力器齿轮啮合。可以理解为,飞轮通过惰轮与取力器齿轮传动连接。飞轮与油泵的传动链仅为三级,具体为飞轮与惰轮、惰轮与取力器齿轮、取力器齿轮与油泵,相对于发动机与油泵依次通过变速箱、传动轴以及分动箱实现传动连接的方式而言,有利于缩短传动链,提高传动效率。另外,由于惰轮设于飞轮与取力器齿轮之间,取力器齿轮、惰轮与飞轮沿垂直于轴线的方向依次布置。这种布置方式能够对动力传输系统进行合理布局,有利于减小整体体积。
在机械设备中主要利用其惯性的齿轮称为惰轮。在轮系中,如果一个齿轮既是前一级传动的从动轮,又是后一级传动的主动轮,则这个齿轮就是惰轮。惰轮的主要作用有改变从动轮的转向、增加传动距离、调整压力角等。惰轮是起过渡作用的轮系零件,不会改变传动关系,是为了使轮系受力更加合理或者满足整个传动系统进行布置。惰轮的作用只是改变转向、传递扭矩,并不改变传动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飞轮、惰轮与取力器齿轮的轴线方向一致,飞轮、惰轮与取力器齿轮三者的排列方向与轴线方向垂直。
在该技术方案中,飞轮的轴线为第一轴线,惰轮的轴线为第二轴线,取力器齿轮的轴线为第三轴线。第一轴线、第二轴线以及第三轴线相互平行。因此,飞轮、惰轮与取力器齿轮的轴线方向一致。飞轮、惰轮与取力器齿轮,三者的排列方向与轴线方向垂直,且惰轮位于飞轮与取力器齿轮之间。换言之,飞轮、惰轮与取力器齿轮沿垂直于轴线的方向依次布置;或者,取力器齿轮、惰轮与飞轮沿垂直于轴线的方向依次布置。这种布置方式能够对动力传输系统进行合理布局,有利于减小整体体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发动机还包括:壳体,飞轮可转动地设于壳体,取力器齿轮可转动地设于壳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动机还包括壳体。具体地,壳体为飞轮壳,起到安装载体的作用。飞轮可转动地设于壳体,即飞轮能够相对壳体进行转动。取力器齿轮(PTO齿轮)可转动地设于壳体,取力器齿轮能够相对壳体进行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壳体上设有取力口,取力器齿轮设于取力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油泵直接与发动机取力口处的取力器齿轮连接,有利于缩短传动链,提高传动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发动机还包括:输出轴,飞轮与输出轴传动连接,变速箱与飞轮传动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动机还包括输出轴。具体地,飞轮与输出轴传动连接,变速箱与飞轮传动连接。可以理解为,飞轮通过输出轴与变速箱传动连接,变速箱直接与输出轴连接。输出轴向变速箱以及飞轮传递动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飞轮与输出轴通过花键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飞轮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孔壁设有内花键,输出轴的周向侧壁设有外花键,外花键与内花键配合,以实现飞轮与输出轴的连接。飞轮与输出轴在周向上相对固定,输出轴能够向飞轮传递扭矩;飞轮与输出轴在轴向上可以相对移动,以提高安装的容错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分动箱,与输出端传动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动力传输系统还包括分动箱。具体地,变速箱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变速箱的输入端与输出轴传动连接。分动箱与变速箱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分动箱就是将发动机的动力进行分配的装置。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油泵不与分动箱连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发动机驱动油泵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有利于降低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传动结构,分动箱与输出端通过传动结构实现传动连接,传动结构为传动轴或齿轮组。
在该技术方案中,动力传输系统还包括传动结构。具体地,传动结构与分动箱连接,且传动结构与变速箱的输出端连接。通过传动结构,能够实现分动箱与变速箱的传动连接。通过将传动结构设置为传动轴或齿轮组,分动箱与变速器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或齿轮组实现传动连接,传动结构起到传递动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包括:底盘;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动力传输系统,设于底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工程机械的实施例,工程机械包括底盘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动力传输系统,动力传输系统设于底盘。具体地,动力传输系统的发动机与底盘连接,且动力传输系统的油泵与底盘连接。
值得说明的是,工程机械为混凝土泵车等工程车辆,或者工程机械为混凝土输送泵等工程设备。
其中,由于工程机械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动力传输系统,故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动力传输系统的第一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动力传输系统的第二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动力传输系统的第三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工程机械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动力传输系统;110:发动机;111:壳体;112:飞轮;113:取力器齿轮;114:惰轮;116:输出轴;120:油泵;130:变速箱;131:输入端;132:输出端;140:分动箱;150:传动结构;200:工程机械;210: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动力传输系统100和工程机械200。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动力传输系统100,包括发动机110、油泵120和变速箱130。其中,发动机110包括相互连接的飞轮112和取力器齿轮113。飞轮112是转动惯量很大的盘形零件,其作用如同一个能量存储器。可选地,发动机110还包括壳体111,壳体111为飞轮壳,起到安装载体的作用。飞轮112可转动地设于壳体111,即飞轮112能够相对壳体111进行转动。取力器齿轮113(PTO齿轮)可转动地设于壳体111,取力器齿轮113能够相对壳体111进行转动。PTO(power-take-off)又称取力器,是将发动机110的动力向行驶系统以外的设备输出的装置。进一步地,取力器齿轮113与飞轮112连接,油泵120与取力器齿轮113连接。可以理解为,飞轮112通过取力器齿轮113与油泵120传动连接。油泵120直接与取力器齿轮113连接,油泵120与取力器齿轮113之间无其它连接结构。换言之,油泵120直接与发动机110的PTO口连接,有利于提高传动效率,相对于发动机110与油泵120依次通过变速箱130、传动轴以及分动箱140实现传动连接的方式而言,油泵120与发动机110的连接不需要经过变速箱130、分动箱140等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发动机110驱动油泵120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有利于降低成本。此外,由于油泵120直接与发动机110的PTO口连接(油泵120直接安装在发动机110的PTO口上),油泵120在非工作状态下进行非零排量处理,保持较低负载以确保润滑良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油泵120处于非工作状态下润滑不良的问题。
进一步地,变速箱130与飞轮112传动连接。变速箱130与油泵120位于发动机110的同一侧。通过将变速箱130与油泵120设置在发动机110的同一侧,对动力传输系统100进行合理布局,有利于减小整体体积,降低与其它部件发生干涉的可能性。
相关技术的动力传输系统中,变速箱与油泵分别设于发动机的两侧,占用空间较大。
本实用新型限定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变速箱130与油泵120设置在发动机110的同一侧,对动力传输系统100进行合理布局,有利于减小整体体积,降低与其它部件发生干涉的可能性。另外,油泵120直接与发动机110的取力器齿轮113连接,一方面,有利于缩短传动链,提高传动效率;另一方面,安装空间需求小,结构更加紧凑;再者,由于油泵120与发动机110的连接不需要经过变速箱130、分动箱140等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发动机110驱动油泵120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有利于降低成本。
实施例二
如图2和图3所示,发动机110包括惰轮114。具体地,惰轮114设于飞轮112与取力器齿轮113之间。惰轮114与飞轮112啮合,且惰轮114与取力器齿轮113啮合。可以理解为,飞轮112通过惰轮114与取力器齿轮113传动连接。飞轮112与油泵120的传动链仅为三级,具体为飞轮112与惰轮114、惰轮114与取力器齿轮113、取力器齿轮113与油泵120,相对于发动机110与油泵120依次通过变速箱130、传动轴以及分动箱140实现传动连接的方式而言,有利于缩短传动链,提高传动效率。另外,由于惰轮114设于飞轮112与取力器齿轮113之间,取力器齿轮113、惰轮114与飞轮112沿垂直于轴线的方向依次布置。这种布置方式能够对动力传输系统100进行合理布局,有利于减小整体体积。
在机械设备中主要利用其惯性的齿轮称为惰轮114。在轮系中,如果一个齿轮既是前一级传动的从动轮,又是后一级传动的主动轮,则这个齿轮就是惰轮114。惰轮114的主要作用有改变从动轮的转向、增加传动距离、调整压力角等。惰轮114是起过渡作用的轮系零件,不会改变传动关系,是为了使轮系受力更加合理或者满足整个传动系统进行布置。惰轮114的作用只是改变转向、传递扭矩,并不改变传动比。
进一步地,飞轮112的轴线为第一轴线,惰轮114的轴线为第二轴线,取力器齿轮113的轴线为第三轴线。第一轴线、第二轴线以及第三轴线相互平行。因此,飞轮112、惰轮114与取力器齿轮113的轴线方向一致。飞轮112、惰轮114与取力器齿轮113,三者的排列方向与轴线方向垂直,且惰轮114位于飞轮112与取力器齿轮113之间。换言之,飞轮112、惰轮114与取力器齿轮113沿垂直于轴线的方向依次布置;或者,取力器齿轮113、惰轮114与飞轮112沿垂直于轴线的方向依次布置。这种布置方式能够对动力传输系统100进行合理布局,有利于减小整体体积。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发动机110还包括壳体111。具体地,壳体111为飞轮壳,起到安装载体的作用。飞轮112可转动地设于壳体111,即飞轮112能够相对壳体111进行转动。取力器齿轮113(PTO齿轮)可转动地设于壳体111,取力器齿轮113能够相对壳体111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壳体111上设有取力口,取力器齿轮113设于取力口。油泵120直接与发动机110取力口处的取力器齿轮113连接,有利于缩短传动链,提高传动效率。
如图3所示,发动机110还包括输出轴116。具体地,飞轮112与输出轴116传动连接,变速箱130与飞轮112传动连接。输出轴116可转动地设于壳体111,即输出轴116能够相对壳体111进行转动。输出轴116与飞轮112传动连接,输出轴116向飞轮112输出动力。飞轮112通过输出轴116与变速箱130传动连接,变速箱130直接与输出轴116连接。输出轴116向变速箱130以及飞轮112传递动力。
进一步地,飞轮112与输出轴116通过花键连接。具体地,飞轮112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孔壁设有内花键,输出轴116的周向侧壁设有外花键,外花键与内花键配合,以实现飞轮112与输出轴116的连接。飞轮112与输出轴116在周向上相对固定,输出轴116能够向飞轮112传递扭矩;飞轮112与输出轴116在轴向上可以相对移动,以提高安装的容错率。
进一步地,变速箱130具有输入端131和输出端132,变速箱130的输入端131与输出轴116传动连接。通过设置变速箱130,可以起到变更转速比以及运动方向的作用。
进一步地,动力传输系统100还包括分动箱140。具体地,分动箱140与变速箱130的输出端132传动连接。分动箱140就是将发动机110的动力进行分配的装置。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油泵120不与分动箱140连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发动机110驱动油泵120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有利于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动力传输系统100还包括传动结构150。具体地,传动结构150与分动箱140连接,且传动结构150与变速箱130的输出端132连接。通过传动结构150,能够实现分动箱140与变速箱130的传动连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传动结构150为传动轴。分动箱140与变速器的输出端132通过传动轴实现传动连接,传动轴起到传递动力的作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传动结构150为齿轮组。分动箱140与变速器的输出端132通过齿轮组实现传动连接,齿轮组起到传递动力的作用。
实施例四
取力器齿轮113的数量为至少一个。通过将取力器齿轮113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一个,即取力器齿轮113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多个,考虑到实用性、成本以及其它因素,根据实际需求对取力器齿轮113进行灵活设置。
实施例五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工程机械200,包括底盘21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动力传输系统100,动力传输系统100设于底盘210。具体地,动力传输系统100的发动机110与底盘210连接,且动力传输系统100的油泵120与底盘210连接。
值得说明的是,工程机械200为混凝土泵车等工程车辆,或者工程机械200为混凝土输送泵等工程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传输系统和工程机械的实施例,通过将变速箱与油泵设置在发动机的同一侧,对动力传输系统进行合理布局,有利于减小整体体积,降低与其它部件发生干涉的可能性。另外,油泵直接与发动机的取力器齿轮连接,一方面,有利于缩短传动链,提高传动效率;另一方面,安装空间需求小,结构更加紧凑;再者,由于油泵与发动机的连接不需要经过变速箱、分动箱等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发动机驱动油泵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有利于降低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动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110),包括相互连接的飞轮(112)和取力器齿轮(113);
油泵(120),与所述取力器齿轮(113)连接;
变速箱(130),与所述飞轮(112)传动连接,所述变速箱(130)与所述油泵(120)位于所述发动机(110)的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110)还包括:
惰轮(114),设于所述飞轮(112)与所述取力器齿轮(113)之间,所述惰轮(114)与所述飞轮(112)啮合,且所述惰轮(114)与所述取力器齿轮(113)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112)、所述惰轮(114)与所述取力器齿轮(113)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飞轮(112)、所述惰轮(114)与所述取力器齿轮(113)三者的排列方向与所述轴线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110)还包括:
壳体(111),所述飞轮(112)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111),所述取力器齿轮(113)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1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1)上设有取力口,所述取力器齿轮(113)设于所述取力口。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110)还包括:
输出轴(116),所述飞轮(112)与所述输出轴(116)连接,所述变速箱(130)与所述输出轴(116)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112)与所述输出轴(116)通过花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动箱(140),与所述变速箱(130)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动结构(150),所述分动箱(140)与所述变速箱(130)通过所述传动结构(150)实现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结构(150)为传动轴或齿轮组。
10.一种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210);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输系统,设于所述底盘(210)。
CN202222579082.2U 2022-09-28 2022-09-28 动力传输系统和工程机械 Active CN218347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79082.2U CN218347458U (zh) 2022-09-28 2022-09-28 动力传输系统和工程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79082.2U CN218347458U (zh) 2022-09-28 2022-09-28 动力传输系统和工程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47458U true CN218347458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894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79082.2U Active CN218347458U (zh) 2022-09-28 2022-09-28 动力传输系统和工程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474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20040621A1 (en) Gearbox, particularly for automotive vehicle with telescopic load-carrying arm
CN102221076A (zh) 一种多档位行星式液力变速器传动机构
CN218347458U (zh) 动力传输系统和工程机械
CN113459790A (zh) 横置混合动力变速器及汽车
CN103216588B (zh) 混合动力传动系
CN213734599U (zh) 一种两挡电驱系统及汽车
CN110758083A (zh) 一种新能源车辆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5751859U (zh) 一种电动拖拉机传动系结构
CN218343265U (zh) 动力传动系统和工程机械
CN216343755U (zh) 一种新型装载机或叉车的变速机构
CN214523345U (zh) 一种新型电驱动装载机变速结构
EP3936357A1 (en) An electric drive module
CN214838192U (zh) 一种用于高、低速两档传动的变速机构
CN110758082B (zh) 一种新能源车辆动力耦合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0161895U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220947531U (zh)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及车辆
CN220785437U (zh) 一种双行星排混动系统
CN218400195U (zh) 一种两档混合动力总成结构
CN217029850U (zh) 摩托车发动机动力输出系统
CN219115231U (zh) 混合动力系统及车辆
CN214492520U (zh) 一种机电耦合传动装置
CN213685144U (zh) 一种偏心齿轮换向装置
CN216045338U (zh) 一种双输出取力器传动结构
CN112065959B (zh) 重型双副轴变速箱及混合动力车辆
CN218616214U (zh) 驱动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