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43876U - 一种山药米线的包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山药米线的包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43876U
CN218343876U CN202222897700.8U CN202222897700U CN218343876U CN 218343876 U CN218343876 U CN 218343876U CN 202222897700 U CN202222897700 U CN 202222897700U CN 218343876 U CN218343876 U CN 2183438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se
shaft
chinese yam
plate
pa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9770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孟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89770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438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438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438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 Nood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山药米线的包装设备,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下方的包装袋,还包括第一丝杆轴和第二丝杆轴,所述第一丝杆轴与第二丝杆轴的外侧面靠近同一端均固定套接有传动轮,两组所述传动轮之间设置有传动带,所述包装袋的两侧均设置有热封板,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靠近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侧竖板与第二侧竖板,所述第一侧竖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无需人工手动包装,具有便捷的自动包装功能,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山药米线的包装效率,并能够确保若干米线的长度保持一致,提高了包装米线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山药米线的包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米线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山药米线的包装设备。
背景技术
米线又名米粉,是我国有悠久历史的传统食品,既可作为主食,又可作为小吃,是南方数省人们经常食用的米制品。米线是以直链淀粉、新鲜大米为原料,经过除杂、水洗、浸泡、碾磨、糊化、成型和冷却等一系列十多道工序所制成的一种条状的米制品。而在米线在生产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包装操作。
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的山药米线在包装时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手动包装,劳动量比较大,从而增加了包装时间,降低了山药米线的包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山药米线的包装设备,由于现有的山药米线在包装时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手动包装,劳动量比较大,从而增加了包装时间,降低了山药米线的包装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山药米线的包装设备,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下方的包装袋,还包括第一丝杆轴和第二丝杆轴,所述第一丝杆轴与第二丝杆轴的外侧面靠近同一端均固定套接有传动轮,两组所述传动轮之间设置有传动带,所述包装袋的两侧均设置有热封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靠近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侧竖板与第二侧竖板,所述第一侧竖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且第一丝杆轴转动安装在旋转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丝杆轴位于第二侧竖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丝杆轴与第二丝杆轴的外侧面均设置有对称螺纹段,两组所述热封板分别与第一丝杆轴和第二丝杆轴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工作台的内侧设置有输送带,所述工作台的一侧面靠近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主动轴,所述工作台的内侧远离主动轴的一侧活动安装有从动轴,且主动轴与从动轴均位于输送带的内侧,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储料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靠近第一支撑板处固定安装有固定竖板,所述固定竖板的中间位置嵌设有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的外侧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切割刀,所述升降板靠近固定竖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组限位滑块,所述固定竖板靠近切割刀的一侧开设有两组限位滑槽,第一支撑板上嵌设有压力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升降板通过移动板活动安装在固定竖板的一侧,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包装袋的下表面,所述固定竖板的一侧面靠近底部贯穿开设有通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两组所述限位滑块分别位于两组限位滑槽的内侧,且两组限位滑块与两组限位滑槽均关于移动板对称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启动工作台一侧的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轴进行旋转,从而在从动轴的配合下带动输送带对并排的米线进行输送,然后启动第一侧竖板上的旋转电机,带动第一丝杆轴进行旋转,从而在两组传动轮以及传动带的配合下带动第二侧竖板上的第二丝杆轴进行旋转,进而在两组对称螺纹段的配合下带动两组热封板相对移动,以对包装袋的上口进行热封,无需人工手动包装,具有便捷的自动包装功能,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山药米线的包装效率;
当米线刚进入到包装袋时,压力传感器会受到压力,此时启动固定竖板上的直线电机,带动移动板向下移动,从而通过两组限位滑块配合两组限位滑槽带动升降板向下移动,进而通过切割刀对输送带上呈一排的米线进行切割,能够确保若干米线的长度保持一致,提高了包装米线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工作台与固定竖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储料盒;5、包装袋;6、驱动电机;7、主动轴;8、从动轴;9、输送带;10、第一侧竖板;11、第二侧竖板;12、旋转电机;13、第一丝杆轴;14、第二丝杆轴;15、传动轮;16、传动带;17、压力传感器;18、固定竖板;19、直线电机;20、移动板;21、升降板;22、切割刀;23、限位滑块;24、限位滑槽;25、热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参照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山药米线的包装设备,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下方的包装袋5,还包括第一丝杆轴13和第二丝杆轴14,第一丝杆轴13与第二丝杆轴14的外侧面靠近同一端均固定套接有传动轮15,两组传动轮15之间设置有传动带16,包装袋5的两侧均设置有热封板25,工作台1的下表面靠近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第一支撑板2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侧竖板10与第二侧竖板11,第一侧竖板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12,且第一丝杆轴13转动安装在旋转电机12的输出端,第二丝杆轴14位于第二侧竖板11上,第一丝杆轴13与第二丝杆轴14的外侧面均设置有对称螺纹段,两组热封板25分别与第一丝杆轴13和第二丝杆轴14螺纹连接,工作台1的内侧设置有输送带9,工作台1的一侧面靠近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安装有主动轴7,工作台1的内侧远离主动轴7的一侧活动安装有从动轴8,且主动轴7与从动轴8均位于输送带9的内侧,第二支撑板3上设置有储料盒4;
具体的,通过启动工作台1一侧的驱动电机6,带动主动轴7进行旋转,从而在从动轴8的配合下带动输送带9对并排的米线进行输送,然后启动第一侧竖板10上的旋转电机12,带动第一丝杆轴13进行旋转,从而在两组传动轮15以及传动带16的配合下带动第二侧竖板11上的第二丝杆轴14进行旋转,进而在两组对称螺纹段的配合下带动两组热封板25相对移动,以对包装袋5的上口进行热封,无需人工手动包装,具有便捷的自动包装功能,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山药米线的包装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参照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山药米线的包装设备,工作台1的上表面靠近第一支撑板2处固定安装有固定竖板18,固定竖板18的中间位置嵌设有直线电机19,直线电机19的外侧设置有移动板20,移动板2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板21,升降板2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切割刀22,升降板21靠近固定竖板1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组限位滑块23,固定竖板18靠近切割刀22的一侧开设有两组限位滑槽24,第一支撑板2上嵌设有压力传感器17(型号为YZC-516C),升降板21通过移动板20活动安装在固定竖板18的一侧,压力传感器17位于包装袋5的下表面,固定竖板18的一侧面靠近底部贯穿开设有通口,两组限位滑块23分别位于两组限位滑槽24的内侧,且两组限位滑块23与两组限位滑槽24均关于移动板20对称设置;
具体的,当米线刚进入到包装袋5时,压力传感器17会受到压力,此时启动固定竖板18上的直线电机19,带动移动板20向下移动,从而通过两组限位滑块23配合两组限位滑槽24带动升降板21向下移动,进而通过切割刀22对输送带9上呈一排的米线进行切割,能够确保若干米线的长度保持一致,提高了包装米线的质量。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3对工作台1进行稳定支撑,在使用时,将储料盒4内的米线并排置于输送带9上,然后启动工作台1一侧的驱动电机6,带动主动轴7进行旋转,从而在从动轴8的配合下带动输送带9对并排的米线进行输送,当米线刚进入到包装袋5时,压力传感器17会受到压力,此时启动固定竖板18上的直线电机19,带动移动板20向下移动,从而通过两组限位滑块23配合两组限位滑槽24带动升降板21向下移动,进而通过切割刀22对输送带9上呈一排的米线进行切割,能够确保若干米线的长度保持一致,提高了包装米线的质量,之后启动第一侧竖板10上的旋转电机12,带动第一丝杆轴13进行旋转,从而在两组传动轮15以及传动带16的配合下带动第二侧竖板11上的第二丝杆轴14进行旋转,进而在两组对称螺纹段的配合下带动两组热封板25相对移动,以对包装袋5的上口进行热封,无需人工手动包装,具有便捷的自动包装功能,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山药米线的包装效率,完成操作。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山药米线的包装设备,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下方的包装袋(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丝杆轴(13)和第二丝杆轴(14),所述第一丝杆轴(13)与第二丝杆轴(14)的外侧面靠近同一端均固定套接有传动轮(15),两组所述传动轮(15)之间设置有传动带(16),所述包装袋(5)的两侧均设置有热封板(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药米线的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下表面靠近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侧竖板(10)与第二侧竖板(11),所述第一侧竖板(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12),且第一丝杆轴(13)转动安装在旋转电机(12)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丝杆轴(14)位于第二侧竖板(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药米线的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轴(13)与第二丝杆轴(14)的外侧面均设置有对称螺纹段,两组所述热封板(25)分别与第一丝杆轴(13)和第二丝杆轴(14)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药米线的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内侧设置有输送带(9),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面靠近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安装有主动轴(7),所述工作台(1)的内侧远离主动轴(7)的一侧活动安装有从动轴(8),且主动轴(7)与从动轴(8)均位于输送带(9)的内侧,第二支撑板(3)上设置有储料盒(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药米线的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靠近第一支撑板(2)处固定安装有固定竖板(18),所述固定竖板(18)的中间位置嵌设有直线电机(19),所述直线电机(19)的外侧设置有移动板(20),所述移动板(2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板(21),所述升降板(2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切割刀(22),所述升降板(21)靠近固定竖板(1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组限位滑块(23),所述固定竖板(18)靠近切割刀(22)的一侧开设有两组限位滑槽(24),第一支撑板(2)上嵌设有压力传感器(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山药米线的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21)通过移动板(20)活动安装在固定竖板(18)的一侧,所述压力传感器(17)位于包装袋(5)的下表面,所述固定竖板(18)的一侧面靠近底部贯穿开设有通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山药米线的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限位滑块(23)分别位于两组限位滑槽(24)的内侧,且两组限位滑块(23)与两组限位滑槽(24)均关于移动板(20)对称设置。
CN202222897700.8U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山药米线的包装设备 Active CN2183438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97700.8U CN218343876U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山药米线的包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97700.8U CN218343876U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山药米线的包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43876U true CN218343876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899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97700.8U Active CN218343876U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山药米线的包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438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46304U (zh) 紫菜包装机
CN109229536B (zh) 一种烤鳗块烘烤后整齐排列分批入袋机构及分批入袋方法
CN102893810A (zh) 膜式自动装袋机
CN203327927U (zh) 多功能包馅成型机
CN206125608U (zh) 一种全自动面膜包装机
CN105883046A (zh) 一种高效的面包包装机
CN210391635U (zh) 一种食品包装盒自动封口装置
CN218343876U (zh) 一种山药米线的包装设备
CN211711822U (zh) 一种包装用物料输送机构
CN110406737A (zh) 一种敷料批量包装设备
CN110127142A (zh) 天然橡胶自动化包装生产线
CN113071151A (zh) 一种塑料袋加工用新型切割设备
CN207240997U (zh) 一种全自动胶袋模切机
CN216834481U (zh) 一种自动摆盘装箱机
CN211253151U (zh) 一种米线包装设备
CN210479213U (zh) 无纺布自动包装用切割装置
CN208602757U (zh) 一种食品包装机械输送分料装置
CN110803351A (zh) 一种魔芋素毛肚的定量封口装置
CN112498851A (zh) 一种新型食品包装机
CN219884223U (zh) 一种玻璃制品打包机
CN211309099U (zh) 一种基于皮具生产的成品全自动包装设备
CN214690490U (zh) 一种新一代高速自动切块装盒机
CN214931100U (zh) 一种用于辣椒酱生产的装盒装置
CN216103059U (zh) 一种全自动包装机的升降式备袋机构
CN211251502U (zh) 一种无菌包装盒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