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43258U - 动力传递连接装置和特种车辆 - Google Patents

动力传递连接装置和特种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43258U
CN218343258U CN202222429752.2U CN202222429752U CN218343258U CN 218343258 U CN218343258 U CN 218343258U CN 202222429752 U CN202222429752 U CN 202222429752U CN 218343258 U CN218343258 U CN 218343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output shaft
mounting hole
input shaft
power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297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佳先
赵光明
曾立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Province Ground Unmanned Equipment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Province Ground Unmanned Equipment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Province Ground Unmanned Equipment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Province Ground Unmanned Equipment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297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43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43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432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传递连接装置和特种车辆,其中动力传递连接装置包括:传动箱总成,包括能够转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与输出轴传动连接,输入轴的轴线与输出轴的轴线不重合,输入轴用于与动力传动轴连接,输出轴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用于与负载机构连接;连接法兰,与第二端连接,连接法兰与输出轴周向相对固定,连接法兰用于与液力自动变速器连接。

Description

动力传递连接装置和特种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种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力传递连接装置和一种特种车辆。
背景技术
特种车辆受空间、重量以及成本等因素的限制,一般只设置一个发动机。特种车辆在动力传动系统的布置上,相对于传统特种车辆而言要复杂很多。如水陆两栖这种特种车辆,除了需要布置陆地行驶的传动系统,同时又要兼顾水上行驶的传动系统。
相关技术中,对变速器与发动机进行装配时,变速器与发动机需要处于同一高度。然而特种车辆的总体布局中,变速器与发动机不一定处于同一高度,因此如何将变速器与发动机进行连接需要进一步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动力传递连接装置的特种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力传递连接装置,包括:传动箱总成,包括能够转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与输出轴传动连接,输入轴的轴线与输出轴的轴线不重合,输入轴用于与发动机连接,输出轴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用于与负载机构连接;连接法兰,与第二端连接,连接法兰与输出轴周向相对固定,连接法兰用于与液力自动变速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传递连接装置的实施例,传动箱总成的输入轴的轴线与输出轴的轴线不重合,输入轴与动力传动轴传动连接,输出轴与液力自动变速器连接。传动箱总成可以起到传动换向的作用。变速器与发动机可以不在同一高度下装配并实现传动连接。输入轴与输出轴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且输出轴还可以和油泵、水泵或发电机等负载机构连接,有利于对特种车辆的总体布局进行优化,结构更加紧凑,集成度更高。
具体而言,动力传递连接装置包括传动箱总成和连接法兰。其中,传动箱总成包括能够转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与输出轴传动连接。输入轴能够向输出轴传递扭矩。输入轴的轴线与输出轴的轴线不重合。可选地,输入轴的轴线与输出轴的轴线平行且不共线。进一步地,输入轴与发动机连接。输出轴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输出轴的第一端与负载机构连接。可选地,负载机构为油泵、水泵或发电机等装置。可选地,输出轴的第一端与负载机构通过法兰结构连接,或者通过花键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法兰设于输出轴的第二端。连接法兰与输出轴周向相对固定。可选地,连接法兰设有安装孔,输出轴的第二端穿设于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设有内花键,输出轴的第二端的周向侧壁设有外花键,内花键与外花键相互配合,以实现连接法兰与输出轴在周向上的相对固定。进一步地,连接法兰用于与液力自动变速器连接。可选地,液力自动变速器包括液力变扭器(液力变矩器)和行星齿轮变速器。
本实用新型限定的技术方案中,传动箱总成的输入轴的轴线与输出轴的轴线不重合,输入轴与发动机连接,输出轴与液力自动变速器连接。传动箱总成可以起到传动换向的作用。变速器与发动机可以不在同一高度下装配并实现传动连接。输入轴与输出轴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且输出轴还可以和油泵、水泵或发电机等负载机构连接,有利于对特种车辆的总体布局进行优化,结构更加紧凑,集成度更高。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传动箱总成还包括:传动箱体,具有第一安装腔,输入轴穿设于传动箱体,输出轴穿设于传动箱体;第一齿轮,设于第一安装腔内,第一齿轮套设于输入轴;第二齿轮,设于第一安装腔内,第二齿轮套设于输出轴,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传动箱总成包括传动箱体、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具体地,传动箱体具有第一安装腔。输入轴穿设于传动箱体,且输出轴穿设于传动箱体。进一步地,第一齿轮设于第一安装腔内。第二齿轮设于第一安装腔内。第一齿轮套设于输入轴。第一齿轮与输入轴周向相对固定。可选地,第一齿轮与输入轴通过花键结构连接。第二齿轮套设于输出轴。第二齿轮与输出轴周向相对固定。可选地,第二齿轮与输出轴通过花键结构连接。进一步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能够实现输入轴与输出轴的传动连接。发动机依次通过输入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输出轴将动力传递至负载机构或液力自动变速器。值得说明的是,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可以直接啮合,也可以通过其它传动结构连接,比如传动齿轮等。通过改变齿轮的位置、齿轮与数量,能够调整输入轴与输出轴的相对位置,变速器与发动机可以不在同一高度下装配并实现传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传动箱体还具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第一安装腔连通,第二安装孔与第一安装腔连通,传动箱总成还包括:第一轴承,设于第一安装孔内,输入轴穿设于第一轴承,输入轴能够相对传动箱体转动;第二轴承,设于第二安装孔内,输出轴穿设于第二轴承,输出轴能够相对传动箱体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传动箱总成还包括第一轴承。具体地,传动箱体还具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第一安装腔连通。第一轴承设于第一安装孔内。输入轴穿设于第一轴承。通过设置第一轴承,一方面能够对输入轴进行支撑,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输入轴与传动箱体的转动连接。可选地,第一安装孔的数量为一个。传动箱体还具有第一安装槽(一侧封闭)。第一轴承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一轴承设于第一安装孔内,另外一个第一轴承设于第一安装槽内,输入轴穿设于两个第一轴承。
进一步地,传动箱总成还包括第二轴承。具体地,传动箱体还具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与第一安装腔连通。第二轴承设于第二安装孔内。输出轴穿设于第二轴承。通过设置第二轴承,一方面能够对输出轴进行支撑,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输出轴与传动箱体的转动连接。可选地,第二安装孔的数量为两个,且第二轴承的数量为两个,每个第二轴承均设于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传动箱总成还包括:第一油封,设于第一安装孔内,第一油封设于第一轴承背离第一安装腔的一侧,输入轴穿设于第一油封,第一油封的内壁与输入轴的周向侧壁相抵,第一油封的外壁与第一安装孔的孔壁相抵;和/或第二油封,设于第二安装孔内,第二油封设于第二轴承背离第一安装腔的一侧,输出轴穿设于第二油封,第二油封的内壁与输出轴的周向侧壁相抵,第二油封的外壁与第二安装孔的孔壁相抵。
在该技术方案中,传动箱总成还包括第一油封。具体地,第一油封设于第一安装孔内。第一油封设于第一轴承背离第一安装腔的一侧。输入轴穿设于第一油封。第一油封的内壁与输入轴的周向侧壁相抵,第一油封的外壁与第一安装孔的孔壁相抵。通过设置第一油封,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既可以防止外部灰尘进入第一安装腔内,又可以避免润滑剂通过第一安装孔流出。可选地,第一安装孔的数量为一个。传动箱体还具有第一安装槽(一侧封闭)。第一轴承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一轴承设于第一安装孔内,另外一个第一轴承设于第一安装槽内,输入轴穿设于两个第一轴承。可选地,第一油封的数量为一个,第一油封设于第一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传动箱总成还包括第二油封。具体地,第二油封设于第二安装孔内。第二油封设于第二轴承背离第一安装腔的一侧。输出轴穿设于第二油封。第二油封的内壁与输出轴的周向侧壁相抵,第二油封的外壁与第二安装孔的孔壁相抵。通过设置第二油封,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既可以防止外部灰尘进入第一安装腔内,又可以避免润滑剂通过第二安装孔流出。可选地,第二安装孔、第二轴承以及第二油封的数量均为两个,每个第二轴承以及第二油封均设于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法兰设有第三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包括相连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第一孔段的内径小于第二孔段的内径,第二端穿设于第一孔段。
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法兰设有第三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第一孔段与第二孔段相连通。第一孔段的内径小于第二孔段的内径。输出轴的第二端穿设于第一孔段。可选地,第一孔段的内壁设有内花键,输出轴的第二端的周向侧壁设有外花键。内花键与外花键相互配合,以实现输出轴与连接法兰在周向上的相对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孔段与第二孔段相连的壁面为限位面,动力传递连接装置还包括:端面垫圈,设于第二孔段,端面垫圈与限位面相抵;第一连接件,穿设于端面垫圈与第二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动力传递连接装置还包括端面垫圈和第一连接件。具体地,端面垫圈设于第二孔段内。可选地,端面垫圈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孔段的径向尺寸且小于第二孔段的径向尺寸。第一孔段与第二孔段相连的壁面为限位面。端面垫圈与限位面相抵。第一连接件穿设于端面垫圈与输出轴的第二端。通过端面垫圈与第一连接件的配合使用,能够限制连接法兰的轴向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变速器罩,与液力自动变速器连接,变速器罩与传动箱总成连接,变速器罩、液力自动变速器以及传动箱总成围设出第二安装腔,连接法兰设于第二安装腔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动力传递连接装置还包括变速器罩。具体地,变速器罩与液力自动变速器连接,且变速器罩与传动箱总成连接。变速器罩、液力自动变速器以及传动箱总成围设出第二安装腔,连接法兰设于第二安装腔内。通过设置变速器罩,一方面可以提高液力自动变速器与传动箱总成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连接法兰等结构进行保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变速器罩的径向尺寸由液力自动变速器至传动箱总成逐渐减小。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变速器罩的径向尺寸由液力自动变速器至传动箱总成逐渐减小,变速器罩由液力自动变速器至传动箱总成延伸时逐渐收拢,有利于减小变速器罩的体积,减少用料,降低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液力自动变速器具有凸起,凸起能够伸入第三安装孔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凸起,工作人员在对动力传递连接装置进行装配时,凸起能够伸入第三安装孔内,凸起对连接法兰以及输出轴起到预定位、预支撑的作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支撑组件,与液力自动变速器连接,支撑组件与传动箱总成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动力传递连接装置还包括支撑组件。具体地,支撑组件与液力自动变速器连接,且支撑组件与传动箱总成连接。通过设置支撑组件,可以提高液力自动变速器与传动箱总成的连接强度。可选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与液力自动变速器连接,且支撑板与传动箱总成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柔性连接盘,与连接法兰连接,且柔性连接盘与液力自动变速器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动力传递连接装置还包括柔性连接盘。具体地,柔性连接盘与连接法兰连接,且柔性连接盘与液力自动变速器连接。连接法兰通过柔性连接盘与液力自动变速器连接。通过设置柔性连接盘,一方面,能够实现连接法兰与液力自动变速器的连接;另一方面,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有效避免连接法兰与液力自动变速器的刚性连接,有利于稳定地传递扭矩。
本实用新型中动力传递连接装置的安装顺序为:先将连接法兰通过花键与传动箱总成的输出轴进行连接,连接法兰通过端面垫圈与螺钉(第一连接件)锁定。变速器罩与传动箱体通过螺栓连接对应装配好,然后拆卸下之前与液力自动变速器连接的柔性连接盘。将柔性连接盘与连接法兰通过螺栓连接好,再对支撑组件进行装配,最后通过变速器罩上预留的安装操作孔,恢复柔性连接与自动变速箱的连接,从而完成整个装配。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特种车辆,包括:发动机,具有能够转动的动力传动轴;负载机构;液力自动变速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动力传递连接装置,动力传递连接装置的输入轴与动力传动轴连接,动力传递连接装置的输出轴的第一端与负载机构连接,动力传递连接装置的连接法兰与液力自动变速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特种车辆的实施例,特种车辆包括发动机、负载机构、液力自动变速器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动力传递连接装置。具体地,发动机具有能够转动的动力传动轴。动力传递连接装置的输入轴与发动机的动力传动轴连接。动力传递连接装置的输出轴的第一端与负载机构连接。动力传递连接装置的连接法兰与液力自动变速器连接。传动箱总成的输入轴的轴线与输出轴的轴线不重合,输入轴与发动机连接,输出轴与液力自动变速器连接。传动箱总成可以起到传动换向的作用。变速器与发动机可以不在同一高度下装配并实现传动连接。另外,输出轴不仅可以与液力自动变速器连接,还可以同时与负载机构连接,有利于对特种车辆的总体布局进行优化,结构更加紧凑,集成度更高。
进一步地,液力自动变速器具有凸起,凸起能够伸入第三安装孔内。通过设置凸起,工作人员在对动力传递连接装置进行装配时,凸起能够伸入第三安装孔内,凸起对连接法兰以及输出轴起到预定位、预支撑的作用。
可选地,特种车辆为水陆两栖车。
其中,由于特种车辆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动力传递连接装置,故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动力传递连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特种车辆的第一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特种车辆的第二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动力传递连接装置;110:传动箱总成;111:输入轴;112:输出轴;1121:第一端;1122:第二端;113:传动箱体;1131:第一安装腔;1132:第一安装孔;1133:第二安装孔;114:第一齿轮;115:第二齿轮;116:第一轴承;117:第二轴承;118:第一油封;119:第二油封;120:连接法兰;121:第三安装孔;1211:第一孔段;1212:第二孔段;1213:限位面;131:端面垫圈;132:第一连接件;140:变速器罩;150:第二安装腔;160:支撑组件;170:柔性连接盘;200:特种车辆;210:发动机;211:动力传动轴;220:负载机构;230:液力自动变速器;23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动力传递连接装置100和特种车辆200。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动力传递连接装置100,包括传动箱总成110和连接法兰120。其中,传动箱总成110包括能够转动的输入轴111和输出轴112。输入轴111与输出轴112传动连接。输入轴111能够向输出轴112传递扭矩。输入轴111的轴线与输出轴112的轴线不重合。可选地,输入轴111的轴线与输出轴112的轴线平行且不共线。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输入轴111与发动机210的动力传动轴211连接。输出轴11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21和第二端1122。输出轴112的第一端1121与负载机构220连接。可选地,负载机构220为油泵、水泵或发电机等装置。可选地,输出轴112的第一端1121与负载机构220通过法兰结构连接,或者通过花键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法兰120设于输出轴112的第二端1122。连接法兰120与输出轴112周向相对固定。可选地,连接法兰120设有安装孔,输出轴112的第二端1122穿设于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设有内花键,输出轴112的第二端1122的周向侧壁设有外花键,内花键与外花键相互配合,以实现连接法兰120与输出轴112在周向上的相对固定。进一步地,连接法兰120用于与液力自动变速器230连接。可选地,液力自动变速器230包括液力变扭器(液力变矩器)和行星齿轮变速器。
本实用新型限定的技术方案中,传动箱总成110的输入轴111的轴线与输出轴112的轴线不重合,输入轴111与发动机210的动力传动轴211连接,输出轴112与液力自动变速器230连接。传动箱总成110可以起到传动换向的作用。变速器与发动机210可以不在同一高度下装配并实现传动连接。输入轴111与输出轴112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且输出轴112还可以和油泵、水泵或发电机等负载机构220连接,有利于对特种车辆200的总体布局进行优化,结构更加紧凑,集成度更高。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传动箱总成110包括传动箱体113、第一齿轮114和第二齿轮115。具体地,传动箱体113具有第一安装腔1131。输入轴111穿设于传动箱体113,且输出轴112穿设于传动箱体113。进一步地,第一齿轮114设于第一安装腔1131内。第二齿轮115设于第一安装腔1131内。第一齿轮114套设于输入轴111。第一齿轮114与输入轴111周向相对固定。可选地,第一齿轮114与输入轴111通过花键结构连接。第二齿轮115套设于输出轴112。第二齿轮115与输出轴112周向相对固定。可选地,第二齿轮115与输出轴112通过花键结构连接。进一步地,第二齿轮115与第一齿轮114传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一齿轮114与第二齿轮115,能够实现输入轴111与输出轴112的传动连接。发动机210依次通过输入轴111、第一齿轮114、第二齿轮115以及输出轴112将动力传递至负载机构220或液力自动变速器230。值得说明的是,第一齿轮114与第二齿轮115可以直接啮合,也可以通过其它传动结构连接,比如传动齿轮等。通过改变齿轮的位置、齿轮与数量,能够调整输入轴111与输出轴112的相对位置,变速器与发动机210可以不在同一高度下装配并实现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传动箱总成110还包括第一轴承116。具体地,传动箱体113还具有第一安装孔1132。第一安装孔1132与第一安装腔1131连通。第一轴承116设于第一安装孔1132内。输入轴111穿设于第一轴承116。通过设置第一轴承116,一方面能够对输入轴111进行支撑,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输入轴111与传动箱体113的转动连接。可选地,第一安装孔1132的数量为一个。传动箱体113还具有第一安装槽(一侧封闭)。第一轴承116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一轴承116设于第一安装孔1132内,另外一个第一轴承116设于第一安装槽内,输入轴111穿设于两个第一轴承116。
进一步地,传动箱总成110还包括第二轴承117。具体地,传动箱体113还具有第二安装孔1133。第二安装孔1133与第一安装腔1131连通。第二轴承117设于第二安装孔1133内。输出轴112穿设于第二轴承117。通过设置第二轴承117,一方面能够对输出轴112进行支撑,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输出轴112与传动箱体113的转动连接。可选地,第二安装孔1133的数量为两个,且第二轴承117的数量为两个,每个第二轴承117均设于对应的第二安装孔1133内。
进一步地,传动箱总成110还包括第一油封118。具体地,第一油封118设于第一安装孔1132内。第一油封118设于第一轴承116背离第一安装腔1131的一侧。输入轴111穿设于第一油封118。第一油封118的内壁与输入轴111的周向侧壁相抵,第一油封118的外壁与第一安装孔1132的孔壁相抵。通过设置第一油封118,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既可以防止外部灰尘进入第一安装腔1131内,又可以避免润滑剂通过第一安装孔1132流出。可选地,第一安装孔1132的数量为一个。传动箱体113还具有第一安装槽(一侧封闭)。第一轴承116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一轴承116设于第一安装孔1132内,另外一个第一轴承116设于第一安装槽内,输入轴111穿设于两个第一轴承116。可选地,第一油封118的数量为一个,第一油封118设于第一安装孔1132内。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传动箱总成110还包括第二油封119。具体地,第二油封119设于第二安装孔1133内。第二油封119设于第二轴承117背离第一安装腔1131的一侧。输出轴112穿设于第二油封119。第二油封119的内壁与输出轴112的周向侧壁相抵,第二油封119的外壁与第二安装孔1133的孔壁相抵。通过设置第二油封119,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既可以防止外部灰尘进入第一安装腔1131内,又可以避免润滑剂通过第二安装孔1133流出。可选地,第二安装孔1133、第二轴承117以及第二油封119的数量均为两个,每个第二轴承117以及第二油封119均设于对应的第二安装孔1133内。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连接法兰120设有第三安装孔121。第三安装孔121包括第一孔段1211和第二孔段1212。第一孔段1211与第二孔段1212相连通。第一孔段1211的内径小于第二孔段1212的内径。输出轴112的第二端1122穿设于第一孔段1211。可选地,第一孔段1211的内壁设有内花键,输出轴112的第二端1122的周向侧壁设有外花键。内花键与外花键相互配合,以实现输出轴112与连接法兰120在周向上的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动力传递连接装置100还包括端面垫圈131和第一连接件132。具体地,端面垫圈131设于第二孔段1212内。可选地,端面垫圈131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孔段1211的径向尺寸且小于第二孔段1212的径向尺寸。第一孔段1211与第二孔段1212相连的壁面为限位面1213。端面垫圈131与限位面1213相抵。第一连接件132穿设于端面垫圈131与输出轴112的第二端1122。通过端面垫圈131与第一连接件132的配合使用,能够限制连接法兰120的轴向移动。
实施例四
如图2所示,动力传递连接装置100还包括变速器罩140。具体地,变速器罩140与液力自动变速器230连接,且变速器罩140与传动箱总成110连接。变速器罩140、液力自动变速器230以及传动箱总成110围设出第二安装腔150,连接法兰120设于第二安装腔150内。通过设置变速器罩140,一方面可以提高液力自动变速器230与传动箱总成110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连接法兰120等结构进行保护。
进一步地,变速器罩140的径向尺寸由液力自动变速器230至传动箱总成110逐渐减小。变速器罩140由液力自动变速器230至传动箱总成110延伸时逐渐收拢,有利于减小变速器罩140的体积,减少用料,降低成本。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液力自动变速器230具有凸起231,凸起231能够伸入第三安装孔121内。通过设置凸起231,工作人员在对动力传递连接装置100进行装配时,凸起231能够伸入第三安装孔121内,凸起231对连接法兰120以及输出轴112起到预定位、预支撑的作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动力传递连接装置100还包括支撑组件160。具体地,支撑组件160与液力自动变速器230连接,且支撑组件160与传动箱总成110连接。通过设置支撑组件160,可以提高液力自动变速器230与传动箱总成110的连接强度。可选地,支撑组件160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与液力自动变速器230连接,且支撑板与传动箱总成110连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动力传递连接装置100还包括柔性连接盘170。具体地,柔性连接盘170与连接法兰120连接,且柔性连接盘170与液力自动变速器230连接。连接法兰120通过柔性连接盘170与液力自动变速器230连接。通过设置柔性连接盘170,一方面,能够实现连接法兰120与液力自动变速器230的连接;另一方面,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有效避免连接法兰120与液力自动变速器230的刚性连接,有利于稳定地传递扭矩。
本实用新型中动力传递连接装置100的安装顺序为:先将连接法兰120通过花键与传动箱总成110的输出轴112进行连接,连接法兰120通过端面垫圈131与螺钉(第一连接件132)锁定。变速器罩140与传动箱体113通过螺栓连接对应装配好,然后拆卸下之前与液力自动变速器230连接的柔性连接盘170。将柔性连接盘170与连接法兰120通过螺栓连接好,再对支撑组件160进行装配,最后通过变速器罩140上预留的安装操作孔,恢复柔性连接与自动变速箱的连接,从而完成整个装配。
实施例五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特种车辆200,包括发动机210、负载机构220、液力自动变速器230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动力传递连接装置100。具体地,发动机210具有能够转动的动力传动轴211。动力传递连接装置100的输入轴111与发动机210的动力传动轴211连接。动力传递连接装置100的输出轴112的第一端1121与负载机构220连接。动力传递连接装置100的连接法兰120与液力自动变速器230连接。传动箱总成110的输入轴111的轴线与输出轴112的轴线不重合,输入轴111与发动机210连接,输出轴112与液力自动变速器230连接。传动箱总成110可以起到传动换向的作用。变速器与发动机210可以不在同一高度下装配并实现传动连接。另外,输出轴112不仅可以与液力自动变速器230连接,还可以同时与负载机构220连接,有利于对特种车辆200的总体布局进行优化,结构更加紧凑,集成度更高。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液力自动变速器230具有凸起231,凸起231能够伸入第三安装孔121内。通过设置凸起231,工作人员在对动力传递连接装置100进行装配时,凸起231能够伸入第三安装孔121内,凸起231对连接法兰120以及输出轴112起到预定位、预支撑的作用。
可选地,特种车辆200为水陆两栖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传递连接装置和特种车辆的实施例,传动箱总成的输入轴的轴线与输出轴的轴线不重合,输入轴与发动机连接,输出轴与液力自动变速器连接。传动箱总成可以起到传动换向的作用。变速器与发动机可以不在同一高度下装配并实现传动连接。输入轴与输出轴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且输出轴还可以和油泵、水泵或发电机等负载机构连接,有利于对特种车辆的总体布局进行优化,结构更加紧凑,集成度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动力传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动箱总成(110),包括能够转动的输入轴(111)和输出轴(112),所述输入轴(111)与所述输出轴(112)传动连接,所述输入轴(111)的轴线与所述输出轴(112)的轴线不重合,所述输入轴(111)用于与动力传动轴(211)连接,所述输出轴(11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21)和第二端(1122),所述第一端(1121)用于与负载机构(220)连接;
连接法兰(120),与所述第二端(1122)连接,所述连接法兰(120)与所述输出轴(112)周向相对固定,所述连接法兰(120)用于与液力自动变速器(23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总成(110)还包括:
传动箱体(113),具有第一安装腔(1131),所述输入轴(111)穿设于所述传动箱体(113),所述输出轴(112)穿设于所述传动箱体(113);
第一齿轮(114),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1131)内,所述第一齿轮(114)套设于所述输入轴(111);
第二齿轮(115),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1131)内,所述第二齿轮(115)套设于所述输出轴(112),所述第二齿轮(115)与所述第一齿轮(114)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体(113)还具有第一安装孔(1132)和第二安装孔(1133),所述第一安装孔(1132)与所述第一安装腔(1131)连通,所述第二安装孔(1133)与所述第一安装腔(1131)连通,所述传动箱总成(110)还包括:
第一轴承(116),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132)内,所述输入轴(111)穿设于所述第一轴承(116),所述输入轴(111)能够相对所述传动箱体(113)转动;
第二轴承(117),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133)内,所述输出轴(112)穿设于所述第二轴承(117),所述输出轴(112)能够相对所述传动箱体(113)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传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总成(110)还包括:
第一油封(118),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132)内,所述第一油封(118)设于所述第一轴承(116)背离所述第一安装腔(1131)的一侧,所述输入轴(111)穿设于所述第一油封(118),所述第一油封(118)的内壁与所述输入轴(111)的周向侧壁相抵,所述第一油封(118)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132)的孔壁相抵;和/或
第二油封(119),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133)内,所述第二油封(119)设于所述第二轴承(117)背离所述第一安装腔(1131)的一侧,所述输出轴(112)穿设于所述第二油封(119),所述第二油封(119)的内壁与所述输出轴(112)的周向侧壁相抵,所述第二油封(119)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安装孔(1133)的孔壁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法兰(120)设有第三安装孔(121),所述第三安装孔(121)包括相连的第一孔段(1211)和第二孔段(1212),所述第一孔段(1211)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孔段(1212)的内径,所述第二端(1122)穿设于所述第一孔段(12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传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段(1211)与所述第二孔段(1212)相连的壁面为限位面(1213),所述动力传递连接装置还包括:
端面垫圈(131),设于所述第二孔段(1212),所述端面垫圈(131)与所述限位面(1213)相抵;
第一连接件(132),穿设于所述端面垫圈(131)与所述第二端(1122)。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变速器罩(140),与所述液力自动变速器(230)连接,所述变速器罩(140)与所述传动箱总成(110)连接,所述变速器罩(140)、所述液力自动变速器(230)以及所述传动箱总成(110)围设出第二安装腔(150),所述连接法兰(120)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150)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传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罩(140)的径向尺寸由所述液力自动变速器(230)至所述传动箱总成(110)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传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力自动变速器(230)具有凸起(231),所述凸起(231)能够伸入所述第三安装孔(12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组件(160),与所述液力自动变速器(230)连接,所述支撑组件(160)与所述传动箱总成(110)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柔性连接盘(170),与所述连接法兰(120)连接,且所述柔性连接盘(170)与所述液力自动变速器(230)连接。
12.一种特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210),具有能够转动的动力传动轴(211);
负载机构(220);
液力自动变速器(230);
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递连接装置,所述动力传递连接装置的输入轴(111)与所述动力传动轴(211)连接,所述动力传递连接装置的输出轴(112)的第一端(1121)与所述负载机构(220)连接,所述动力传递连接装置的连接法兰(120)与所述液力自动变速器(230)连接。
CN202222429752.2U 2022-09-14 2022-09-14 动力传递连接装置和特种车辆 Active CN218343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9752.2U CN218343258U (zh) 2022-09-14 2022-09-14 动力传递连接装置和特种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9752.2U CN218343258U (zh) 2022-09-14 2022-09-14 动力传递连接装置和特种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43258U true CN218343258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18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29752.2U Active CN218343258U (zh) 2022-09-14 2022-09-14 动力传递连接装置和特种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432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37536B2 (en) Two speed gearbox
US6540636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or a front and rear-wheel drive vehicle
JPS607131B2 (ja) 遊星型減速駆動装置
US20090247346A1 (en) Two speed planetary electric shift gearbox
US20130294825A1 (en) Spline connection
EP0039937B1 (en) Four speed overdrive transaxle
CN218343258U (zh) 动力传递连接装置和特种车辆
US20040266576A1 (en) Two speed gearbox
CN212928718U (zh) 一种集成有油泵的变速器壳体
CN216200194U (zh) 一种减速机、电驱动总成及搅拌车
US5961413A (en) Hydraulic drive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CN111288139A (zh) 一种行星式变速箱总成
CN113757317A (zh) 一种减速机、电驱动总成及搅拌车
CN114738450A (zh) 一种双速比回转减速机
JPH0361122A (ja) センター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付4輪駆動車
WO2005042338A1 (en) Power plant and driveline for vehicles
CN218408359U (zh) 一种马达动力换挡变速箱
CN220956629U (zh) 一种起重机用输出轴双轴承支撑取力器
CN220850668U (zh) 一种分体输入轴全密封式rv减速器
CN220016038U (zh) 一种均载行星齿轮减速装置
CN218118538U (zh) 一种重载减速机锥齿端轴承外圈防打滑结构
CN218343265U (zh) 动力传动系统和工程机械
CN114382869A (zh) 一种变速箱总成及车辆
CN216692095U (zh) 一种双输入多输出的并车分动箱
CN112211965B (zh) 一种带膜片离合器的轮边减速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