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43010U - 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离型纸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离型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43010U
CN218343010U CN202222400050.1U CN202222400050U CN218343010U CN 218343010 U CN218343010 U CN 218343010U CN 202222400050 U CN202222400050 U CN 202222400050U CN 218343010 U CN218343010 U CN 218343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layer
heat
type paper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0005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春兰
刘龙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huangli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huangli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huangli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huangli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0005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43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43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43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离型纸,属于离型纸领域,包括离型纸主体,离型纸主体由镀铝聚酯薄纸、底纸层、物理隔热层、PE淋膜涂层纸、热反射材料层和不沾纸层,物理隔热层内部为提高散热的多孔结构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离型纸的底部与物品直接接触的位置设置镀铝聚酯薄纸,利用镀铝聚酯薄膜的特性,实现隔离离型膜与物品热传导的效果,在内部设置呈多孔结构的物理隔热层,石墨烯材料的“U”型支撑层能显著的提高与外界空气的热交换效率,及时将离型纸内的热量进行挥发,在离型纸表面设置有热反射材料层,能显著提高离型纸的反射系数,使得光照能被反射,减少离型纸对热量的吸收,延长离型纸的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离型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型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离型纸。
背景技术
离型纸是一种防止预浸料粘连,又可以保护预浸料不受污染的防粘纸,离型纸由涂有防粘物质的纸制成,根据使用的功能其材质也大不相同。
离型纸的主要材质是聚酯材料,这使得其在受热过程中极易变形,受光照照射,无法起到对产品进行遮光防护的效果,并且其隔热效果不佳使得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场景受限,为此现提出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离型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离型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离型纸,包括离型纸主体,所述离型纸主体由镀铝聚酯薄纸、底纸层、物理隔热层、PE淋膜涂层纸、热反射材料层和不沾纸层,所述镀铝聚酯薄纸、底纸层和PE淋膜涂层纸、热反射材料层、不沾纸层相邻之间采用高压压合的方式连接,所述物理隔热层内部为提高散热的多孔结构设置,且与两侧的底纸层和PE淋膜涂层纸之间通过粘连膜连接。
优选地,所述物理隔热层由两侧的粘连膜和设置在粘连膜中间的“U”型支撑层组成,所述“U”型支撑层为一体式设置在两个粘连膜中间,相邻的两个所述“U”型支撑层之间形成散热通孔。
优选地,所述粘连膜为高聚PET材料制成,所述“U”型支撑层采用导热材料石墨烯制成。
优选地,所述镀铝聚酯薄纸为多层镀铝聚酯薄膜贴合组成。
优选地,所述热反射材料层由隔热材料喷涂在PE淋膜涂层纸上凝固而成。
优选地,所述不沾纸层为无色硅油材料制成。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方案在离型纸的底部与物品直接接触的位置设置镀铝聚酯薄纸,利用镀铝聚酯薄膜的特性,实现隔离离型膜与物品热传导的效果。
2、本方案在内部设置呈多孔结构的物理隔热层,石墨烯材料的“U”型支撑层能显著的提高与外界空气的热交换效率,及时将离型纸内的热量进行挥发。
3、本方案在离型纸表面设置有热反射材料层,能显著提高离型纸的反射系数,使得光照能被反射,减少离型纸对热量的吸收,延长离型纸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离型纸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离型纸中物理隔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镀铝聚酯薄纸;2、底纸层;3、物理隔热层;31、粘连膜;32、“U”型支撑层;4、PE淋膜涂层纸;5、热反射材料层;6、不沾纸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3,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离型纸,包括离型纸主体,离型纸主体由镀铝聚酯薄纸1、底纸层2、物理隔热层3、PE淋膜涂层纸4、热反射材料层5和不沾纸层6,镀铝聚酯薄纸1、底纸层2和PE淋膜涂层纸4、热反射材料层5、不沾纸层6相邻之间采用高压压合的方式连接,物理隔热层3内部为提高散热的多孔结构设置,且与两侧的底纸层2和PE淋膜涂层纸4之间通过粘连膜31连接。
进一步地,物理隔热层3由两侧的粘连膜31和设置在粘连膜31中间的“U”型支撑层32组成,“U”型支撑层32为一体式设置在两个粘连膜31中间,相邻的两个“U”型支撑层32之间形成散热通孔,粘连膜31为高聚PET材料制成,“U”型支撑层32采用导热材料石墨烯制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好处时,采用“U”型支撑层32为一体式设置只需要通过注塑即可实现,其中相邻之间形成的散热通孔能有效的与外界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并且导热材料石墨烯也能确保其能快速进行散热,将离型纸本身内的热量快速与外界传导,起到隔热的效果。
进一步地,镀铝聚酯薄纸1为多层镀铝聚酯薄膜贴合组成,多层镀铝聚酯薄膜能实现对与离型纸接触的材料的有效隔热,确保离型纸不会出现传导热量的效果。
其中,热反射材料层5由隔热材料喷涂在PE淋膜涂层纸4上凝固而成,热反射材料具有很高的反射系数,能将热量反射出去,其中可采用金、银、镍、铝箔或镀金属的聚酯、聚酰亚胺薄膜等,能显著提高材料的热反射效果,降低光照对离型膜升温的影响
其中,不沾纸层6为无色硅油材料制成,无色硅油的设置,既能确保疏水的效果,也能实现对热反射层,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无色的设置,能确保热反射层能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离型纸,包括离型纸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纸主体由镀铝聚酯薄纸(1)、底纸层(2)、物理隔热层(3)、PE淋膜涂层纸(4)、热反射材料层(5)和不沾纸层(6),所述镀铝聚酯薄纸(1)、底纸层(2)和PE淋膜涂层纸(4)、热反射材料层(5)、不沾纸层(6)相邻之间采用高压压合的方式连接,所述物理隔热层(3)内部为提高散热的多孔结构设置,且与两侧的底纸层(2)和PE淋膜涂层纸(4)之间通过粘连膜(3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离型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隔热层(3)由两侧的粘连膜(31)和设置在粘连膜(31)中间的“U”型支撑层(32)组成,所述“U”型支撑层(32)为一体式设置在两个粘连膜(31)中间,相邻的两个所述“U”型支撑层(32)之间形成散热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离型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连膜(31)为高聚PET材料制成,所述“U”型支撑层(32)采用导热材料石墨烯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离型纸,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铝聚酯薄纸(1)为多层镀铝聚酯薄膜贴合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离型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反射材料层(5)由隔热材料喷涂在PE淋膜涂层纸(4)上凝固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离型纸,其特征在于,所述不沾纸层(6)为无色硅油材料制成。
CN202222400050.1U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离型纸 Active CN218343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00050.1U CN218343010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离型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00050.1U CN218343010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离型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43010U true CN218343010U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17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00050.1U Active CN218343010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离型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43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343010U (zh) 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离型纸
CN209084890U (zh) 一种石墨烯电热画
CN205542220U (zh) 一种导热绝缘垫片
CN207016708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导热胶带
CN103826425B (zh) 一种高导热泡棉的制备方法
CN215832028U (zh) 一种发热瓷砖
CN202617509U (zh) 高导热高耐热铝基板
CN208965970U (zh) 一种石墨烯电热地板
CN211509312U (zh) 一种复合电暖板及其石墨烯电暖片
CN210781406U (zh) 一种含石墨烯的电热膜
CN211917893U (zh) 一种抗静电改性pet离型膜
CN209700005U (zh) 一种散热衣料
CN103379762A (zh) 机壳结构
CN206186488U (zh) 手机导热复合膜
CN215327879U (zh) 一种耐热型石墨散热胶带
CN207811643U (zh) 一种导电布胶带
CN215664943U (zh) 一种强效抗污油包膜
CN207811652U (zh) 一种具有散热保护功能的复合型胶带
CN210767682U (zh) 一种地暖专用热辐射地膜
CN218394521U (zh) 一种粉末涂料复合结构
CN214491910U (zh) 一种隔热保温的密度板
CN210406048U (zh) 一种具有高效贴合效果的复合导热结构
CN211369398U (zh) 一种地暖地板
CN219802966U (zh) 一种高导热界面复合层结构
CN211367455U (zh) 一种具有反光防水且石墨散热的胶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