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34440U - 一种插座的内胆组件及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座的内胆组件及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34440U
CN218334440U CN202222134608.6U CN202222134608U CN218334440U CN 218334440 U CN218334440 U CN 218334440U CN 202222134608 U CN202222134608 U CN 202222134608U CN 218334440 U CN218334440 U CN 2183344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conducting
interfaces
socket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3460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龙扣
叶建成
朱惠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3460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344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34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344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座的内胆组件及插座,插座的内胆组件包括支架、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设置在支架上,第一导电片具有多个第一导电接口,各第一导电接口朝向支架的不同表面,第二导电片具有多个第二导电接口,各第二导电接口朝向支架的不同表面,第一导电接口和第二导电接口成对设置以形成不同的交流电极性,支架多个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导电接口和第二导电接口。本实用新型使插座的输入电源仅需与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电连接,便可实现对支架多个表面的导电接口供电,减少了导电片的数量,集成化水平高,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

Description

一种插座的内胆组件及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插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座的内胆组件及插座。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用电器和数码设备供电需求,市面上诞生了很多突破传统长条形、插孔线性排列的产品,多面体插座就是其中之一。这类插座的每个插孔分布在多面体的不同表面上,避免了多个用电设备同时接入的时候相互干涉。
现有的多面插座存在如下缺陷:内胆组件配件过多,装配过程繁琐,加工成本高;且内胆组件占用空间大导致插座体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座的内胆组件及插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一种插座的内胆组件,包括支架、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
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导电片具有多个第一导电接口,各所述第一导电接口朝向所述支架的不同表面,所述第二导电片具有多个第二导电接口,各所述第二导电接口朝向所述支架的不同表面,所述第一导电接口和所述第二导电接口成对设置以形成不同的交流电极性,所述支架多个表面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导电接口和所述第二导电接口。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导电接口包括三个第一导电接口,三个所述第一导电接口的分别朝向所述支架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
所述多个第二导电接口包括三个第二导电接口,三个所述第二导电接口的分别朝向所述支架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
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为相对面,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之间;或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两两相邻。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导电接口的第一容纳槽和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导电接口的第二容纳槽;
所有的所述第一容纳槽汇集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导电片的第一安装槽,所有的所述第二容纳槽汇集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导电片的第二安装槽。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位于所述支架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通过所述支架隔离。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的安装方向相反。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片具有第一折弯部和三个所述第一导电接口,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导电接口位于所述第一折弯部的一端,另外两个所述第一导电接口位于所述第一折弯部的另一端,且另外两个所述第一导电接口的接口方向不同;
所述第二导电片具有第二折弯部和三个所述第二导电接口,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导电接口位于所述第二折弯部的一端,另外两个所述第二导电接口位于所述第二折弯部的另一端,且另外两个所述第二导电接口的接口方向不同。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导电片,所述第三导电片具有第三导电接口,所述第三导电接口靠近所述支架的其中一表面并与该表面上的所述第一导电接口、所述第二导电接口配合形成导电接口组。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并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支架、所述导电片的容纳腔,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用于露出所述第一导电接口和所述第二导电接口的通孔。
一种插座,包括外壳、电路板、电源线以及插座的内胆组件,所述插座的内胆组件和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导电片的延伸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源线的输入端伸入所述外壳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包括电源输入端、直流电输出端和交流电输出端,所述支架中部设置有通道,所述电源线的输入端伸入所述外壳后经所述通道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交流电输出端与所述导电片的延伸部电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USB接口、Type-C接口和lightning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USB接口、所述Type-C接口和所述lightning接口分别与所述直流电输出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插座的内胆组件及插座,插座的内胆组件插座的内胆组件包括支架、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设置在支架上,第一导电片具有多个第一导电接口,各第一导电接口朝向支架的不同表面,第二导电片具有多个第二导电接口,各第二导电接口朝向支架的不同表面,第一导电接口和第二导电接口成对设置以形成不同的交流电极性,支架多个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导电接口和第二导电接口。本实用新型使插座的输入电源仅需与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电连接,便可实现对支架多个表面的导电接口供电,减少了导电片的数量,集成化水平高,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
进一步的,支架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导电接口的第一容纳槽和用于容纳第二导电接口的第二容纳槽;所有的第一容纳槽汇集形成用于容纳第一导电片的第一安装槽,所有的第二容纳槽汇集形成用于容纳第二导电片的第二安装槽。使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嵌入支架,减小占用空间。
进一步的,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位于支架的两侧,且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通过支架隔离。使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的装配过程互不干扰,缩短装配时间。
进一步的,提供了一种插座,包括外壳、电路板、电源线以及插座的内胆组件,插座的内胆组件和电路板设置于外壳内,导电片的延伸部与电路板电连接,电源线的输入端伸入外壳与电路板电连接。使插座的输入电源仅需与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电连接,便可实现对支架多个表面的导电接口供电,减少了导电片的数量,集成化水平高,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的内胆组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的内胆组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的内胆组件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的第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的第二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的内胆组件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的内胆组件的第五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支架;2-第一导电片;3-第二导电片;4-第三导电片;6-外壳;7-电路板;8-电源线;11-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4-第一安装槽;15-第二安装槽;16-第一容纳槽;17-第二容纳槽;18-第一侧;19-第二侧;21-第一折弯部;31-第二折弯部;41-第三导电接口;51-第一壳体;52-第二壳体;54-通孔;61-USB接口;62-Type-C接口;63-lightning接口;91-第一导电接口;92-第二导电接口;93-延伸部;X1-第一导电片的安装方向;X2-第二导电片的安装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座的内胆组件,包括支架1、第一导电片2和第二导电片3;第一导电片2和第二导电片3设置在支架1上,第一导电片2具有多个第一导电接口91,各第一导电接口91朝向支架1的不同表面,第二导电片3具有多个第二导电接口92,各第二导电接口92朝向支架1的不同表面,第一导电接口91和第二导电接口92成对设置以形成不同的交流电极性,支架1多个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导电接口91和第二导电接口92。本实用新型使插座的输入电源仅需与第一导电片2、第二导电片3电连接,便可实现对支架1多个表面的第一导电接口91和第二导电接口92供电,减少了导电片的数量,集成化水平高,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
如图8、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插座,包括外壳6、电路板7、电源线8以及插座的内胆组件,插座的内胆组件和电路板7设置于外壳6内,第一导电片2的延伸部、第二导电片3的延伸部分别与电路板电连接,电源线8的输入端伸入外壳6内与电路板7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插座的内胆组件减少了导电片的数量,集成化水平高,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支架1呈多面体状,第一导电片2和第二导电片3均设置在支架1上,且第一导电片2和第二导电片3相互独立、互不相连。支架的多个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导电接口91和第二导电接口92,第一导电接口91和第二导电接口92成对设置以形成不同的交流电极性。
具体地,支架1呈正六面体状。
具体地,位于同一表面的第一导电接口91和第二导电接口92组成二相插孔。
可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支架1的多个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导电接口91、第二导电接口92和第三导电接口,第一导电接口91、第二导电接口92和第三导电接口组成三相插孔。
本实施例通过使第一导电接口91与第二导电接口92成对设置在支架1的表面上,并形成不同的交流电极性,使插座的输入电源仅需与第一导电片2、第二导电片3电连接,便可实现对支架1多个表面的导电接口供电,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多个导电片层叠实现支架的多个表面配置有导电接口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导电片的数量,还减少了输入电源的电连接次数,使安装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缩小了占用空间。
如图1、图2所示,多个第一导电接口91的其中一个朝向支架的第一表面11、另一个朝向支架的第二表面12、还有一个朝向支架的第三表面13;多个第二导电接口92的其中一个朝向支架的第一表面11、另一个朝向支架的第二表面12、还有一个朝向支架的第三表面1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1与第三表面为相对面,第二表面12位于第一表面11和第三表面之间。可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第一表面11、第二表面12和第三表面两两相邻。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支架1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导电接口91的第一容纳槽16和用于容纳第二导电接口92的第二容纳槽17;所有的第一容纳槽16汇集(即相互连通)形成用于容纳第一导电片2的第一安装槽14,所有的第二容纳槽17汇集(即相互连通)形成用于容纳第二导电片3的第二安装槽15。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一表面11的第一容纳槽16、位于第二表面12的第一容纳槽16、位于第三表面的第一容纳槽16汇集形成第一安装槽14,位于第一表面11的第二容纳槽17、位于第二表面12的第二容纳槽17、位于第三表面的第二容纳槽17汇集形成第二安装槽15,第一安装槽14和第二安装槽15相互独立、互不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14位于支架的第一侧18,第二安装槽15位于支架的第二侧19,第一导电片2沿支架的第一侧18至支架的第二侧19的方向与第一安装槽14插接连接,第二导电片3沿支架的第二侧19至支架的第一侧18的方向与第二安装槽15插接连接。
通过设置相互独立的第一安装槽14、第二安装槽15,使第一导电片2和第二导电片3的装配过程互不干扰,可同步安装,且安装过程简单,缩短了装配时间。
如图2所示,第一导电片2具有第一折弯部21和三个第一导电接口91,其中一个第一导电接口91位于第一折弯部21的一端,另外两个第一导电接口91位于第一折弯部21的另一端,且另外两个第一导电接口91的接口方向不同。
第二导电片3具有第二折弯部31和三个第二导电接口92,其中一个第二导电接口92位于第二折弯部31的一端,另外两个第二导电接口92位于第二折弯部31的另一端,且另外两个第二导电接口92的接口方向不同。
本实施例使三个第一导电接口91分别露出支架的第一表面11、第二表面12和第三表面,并通过第二折弯部31使三个第二导电接口92分别露出支架1的第一表面11、第二表面12和第三表面,且第一导电接口91与第二导电接口92成对设置露出支架1的同一表面,结构简单,集成化程度高。
如图2、图3所示,第一导电片91沿安装方向X1嵌入第一安装槽14,第二导电片92沿安装方向X2嵌入第二安装槽15,第一导电片的安装方向X1与第二导电片的安装方向X2相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片2具有第一折弯部21和三个第一导电接口91,第二导电片3具有第二折弯部31和三个第二导电接口92,第一折弯部21与第二折弯部31的安装方向相反,以及朝向同一表面的第一导电接口91与第二导电接口92的安装方向相反。使第一导电片2和第二导电片3的装配过程互不干扰,可同步安装,且安装过程简单,缩短了装配时间。
如图6和图7所示,还包括第三导电片4,第三导电片4也设置有导电接口41,第三导电接口41靠近支架的其中一个表面并与该表面上的第一导电接口91与第二导电接口92配合形成导电接口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导电片4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三导电接口41,第三导电片4其中一端的第三导电接口41靠近支架的第一表面11并与第一表面11上的第一导电接口91、第二导电接口92配合形成导电接口组;第三导电片4另一端的第三导电接口41靠近支架的第三表面并与第三表面上的第一导电接口91、第二导电接口92配合形成导电接口组。
具体地,第一导电接口91、第二导电接口92的其中一个用于与电源线的零线电连接,第一导电接口91、第二导电接口92的另一个用于与电源线的火线电连接,第三导电接口41用于与电源线的地线电连接。
具体地,第一导电接口91、第二导电接口92与第三导电接口41构成三相插孔。
如图6、图7所示,插座的内胆组件还包括第一壳体51和第二壳体52,第一壳体51和第二壳体52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并形成用于容纳支架1、第一导电片2、第二导电片3和第三导电片4的容纳腔,第一壳体51和第二壳体52可拆卸连接后将支架1、第一导电片2、第二导电片3和第三导电片4固定在容纳腔3内。
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插接连接结构、卡接连接结构、螺纹连接结构或磁吸连接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插接连接结构和螺纹连接结构。采用双重可拆卸连接结构使第一壳体51和第二壳体52连接紧密。
如图6、图7所示,第一壳体51和/或第二壳体52上设置有用于露出第一导电接口91和第二导电接口92的通孔5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51和第二壳体52可拆卸连接后形成通孔54,且第一壳体51和第二壳体52可拆卸连接后还形成了与第三导电接口41对应的插孔。
通孔54处设置有安全门(图中未示出),安全门包括与第一导电接口91对应设置的第一保护门和与第二导电接口92对应设置的第二保护门,用于在第一保护门和第二保护门均处于受压状态时开启第一保护门、第二保护门。增加安全性,避免误触。
实施例2
如图8、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座,包括外壳6、电路板7、电源线8以实施例1中描述的插座的内胆组件。
插座的内胆组件和电路板7位于外壳6内,电源线8的输入端伸入外壳6内与电路板7电连接。导电片设置有用于与输入电源连接的延伸部93,延伸部93伸出第一壳体51或第二壳体52。电路板7包括电源输入端、直流电输出端和交流电输出端,支架1中部设置有通道(图中未示出),电源线8的输入端伸入外壳6后经通道与电源输入端电连接,交流电输出端与导电片的延伸部93电连接。
外壳6上还设置有USB接口61、Type-C接口62和lightning接口63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USB接口61、Type-C接口62和lightning接口63分别与直流电输出端电连接。增加电源输出接口的类型,使插座同时具备直流电输出接口和交流电输出接口,适用范围广。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实用新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插座的内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
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导电片具有多个第一导电接口,各所述第一导电接口朝向所述支架的不同表面,所述第二导电片具有多个第二导电接口,各所述第二导电接口朝向所述支架的不同表面,所述第一导电接口和所述第二导电接口成对设置以形成不同的交流电极性,所述支架多个表面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导电接口和所述第二导电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插座的内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导电接口包括三个第一导电接口,三个所述第一导电接口的分别朝向所述支架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
所述多个第二导电接口包括三个第二导电接口,三个所述第二导电接口的分别朝向所述支架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
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为相对面,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之间;或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两两相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插座的内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导电接口的第一容纳槽和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导电接口的第二容纳槽;
所有的所述第一容纳槽汇集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导电片的第一安装槽,所有的所述第二容纳槽汇集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导电片的第二安装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的内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位于所述支架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通过所述支架隔离。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插座的内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的安装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的内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片具有第一折弯部和三个所述第一导电接口,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导电接口位于所述第一折弯部的一端,另外两个所述第一导电接口位于所述第一折弯部的另一端,且另外两个所述第一导电接口的接口方向不同;
所述第二导电片具有第二折弯部和三个所述第二导电接口,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导电接口位于所述第二折弯部的一端,另外两个所述第二导电接口位于所述第二折弯部的另一端,且另外两个所述第二导电接口的接口方向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的内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导电片,所述第三导电片具有第三导电接口,所述第三导电接口靠近所述支架的其中一表面并与该表面上的所述第一导电接口、所述第二导电接口配合形成导电接口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的内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并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支架、所述导电片的容纳腔,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用于露出所述第一导电接口和所述第二导电接口的通孔。
9.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电路板、电源线以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插座的内胆组件,所述插座的内胆组件和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导电片的延伸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源线的输入端伸入所述外壳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电源输入端、直流电输出端和交流电输出端,所述支架中部设置有通道,所述电源线的输入端伸入所述外壳后经所述通道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交流电输出端与所述导电片的延伸部电连接。
CN202222134608.6U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插座的内胆组件及插座 Active CN2183344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34608.6U CN218334440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插座的内胆组件及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34608.6U CN218334440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插座的内胆组件及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34440U true CN218334440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82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34608.6U Active CN218334440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插座的内胆组件及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344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0079619A1 (en) Dual terminal battery for modular power supply and power supply
CN205811113U (zh) 电连接器
CN201194274Y (zh) 电源适配器
CN218334440U (zh) 一种插座的内胆组件及插座
CN203674472U (zh) 一种插接式接线端子组合件
CN208539199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8334442U (zh) 一种插座的内芯组件及插座
CN210576595U (zh) 充电插头、充电线及充电器
CN103855529A (zh) 一种插接式接线端子组合件
CN201490479U (zh) 小型电源装置
CN216529465U (zh) 弹性导体片安装结构及插座
CN210517243U (zh) 一种插座
CN220138784U (zh) 一种插座
CN212991505U (zh) 自安装插座
CN210052869U (zh) 一种立式连接器
CN215645165U (zh) 模组化插座结构
CN216958614U (zh) 一种小间距的直插连接器
CN211238739U (zh) 可变插头方向的插座
CN215834778U (zh) 一种用于总线系统的多层连接器
CN216085612U (zh) 一种分体式电源连接装置
CN217485761U (zh) 一种usb-c连接器及电源适配器
CN219779352U (zh) 带开关保护的多接口快充插座
CN213425354U (zh) 一种多媒体信息箱专用插座
CN220964460U (zh) 电机及其接插件结构
CN214428815U (zh) 一种可并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