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17243U - 一种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17243U
CN210517243U CN201921873980.0U CN201921873980U CN210517243U CN 210517243 U CN210517243 U CN 210517243U CN 201921873980 U CN201921873980 U CN 201921873980U CN 210517243 U CN210517243 U CN 2105172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plate
socket
conducting plate
pin
inter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7398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刚
汤财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 Lighting Appliances Zhongshan Co Ltd
Opple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 Lighting Appliances Zhongshan Co Ltd
Oppl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 Lighting Appliances Zhongshan Co Ltd, Opple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 Lighting Appliances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7398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172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172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172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插座,包括第一导电板、第二导电板、第三导电板、第一接电脚和第三接电脚,第一接电脚与第一导电板电连接,第二导电板具备第一避让镂空区域,第三导电板具备第二避让镂空区域,第二导电板具备第三避让镂空区域;第一接电脚依次穿过第二避让镂空区域及第一避让镂空区域到达第二导电板背离第三导电板的一侧;第三接电脚自第三导电板延伸并穿过第三避让镂空区域到达第二导电板背离第三导电板的一侧。本申请采用平行设置的第一导电板、第二导电板和第三导电板及对应的第一接电脚和第三接电脚,通过在导电板上设置对应接电脚的镂空部位将第一接电脚和第三接电脚均引导至第二导电板的一侧,避免了由于导线纠缠产生的安全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设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不同类型的插座络绎不绝的出现,其中,用于节约空间的在多个侧面上具备插孔的多面插座受到人们的欢迎。
多面插座往往使用多条导线将不同极性的插孔分别与外接电源线电连接,多条导线在插座内部纠缠容易产生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插座,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插座,包括第一导电板、第二导电板、第三导电板、第一接电脚和第三接电脚,所述插座还具备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导电板、所述第三导电板与所述第二导电板沿所述延伸方向依次层叠设置且彼此绝缘;所述第一接电脚与所述第一导电板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板具备对应于所述第一接电脚的第一避让镂空区域,所述第三导电板具备对应于所述第一接电脚的第二避让镂空区域,所述第二导电板具备对应于所述第三接电脚的第三避让镂空区域;所述第一接电脚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避让镂空区域及所述第一避让镂空区域到达所述第二导电板背离所述第三导电板的一侧;所述第三接电脚自所述第三导电板延伸并穿过所述第三避让镂空区域到达所述第二导电板背离所述第三导电板的一侧。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绝缘夹层,所述第一绝缘夹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板与所述第二导电板之间并使所述第一导电板与所述第二导电板彼此绝缘。
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夹层具备对应于所述第一接电脚的第一夹层镂空区域,所述第一接电脚自所述第一导电板延伸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夹层镂空区域、所述第二避让镂空区域和所述第一避让镂空区域到达所述第二导电板背离所述第一导电板的一侧。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绝缘夹层,所述第一导电板、所述第一绝缘夹层、所述第三导电板、所述第二绝缘夹层、所述第二导电板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第一绝缘夹层使所述第一导电板与所述第三导电板彼此绝缘,所述第二绝缘夹层使所述第二导电板与所述第三导电板彼此绝缘;所述第二绝缘夹层具备对应于所述第一接电脚的第二夹层镂空区域,所述第一接电脚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夹层镂空区域、所述第二避让镂空区域、所述第二夹层镂空区域及所述第一避让镂空区域到达所述第二导电板背离所述第一导电板的一侧,所述第三接电脚自所述第三导电板延伸并依次穿过所述第三夹层镂空区域及所述第三避让镂空区域到达所述第二导电板背离所述第三导电板的一侧。
优选的,还包括多个第一插件和多个第二插件,多个所述第一插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板的周缘且与所述第一导电板电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插件对应所述第一插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板的周缘且与所述第二导电板电连接,所述第一插件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插件沿所述延伸方向依次排布。
优选的,还包括多个第三插件,多个所述第三插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导电板的周缘且与所述第三导电板电连接,所述第一插件、所述第二插件及所述第三插件形成一个三孔插座或一个五孔插座。
优选的,所述第一插件、所述第一导电板及所述第一接电脚一体化设置,所述第二插件、所述第二导电板及所述第二接电脚一体化设置,所述第三插件、所述第三导电板及所述第三接电脚一体化设置。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接电脚,所述第二接电脚与所述第二导电板相连并向所述第二导电板背离所述第三导电板的一侧延伸。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电脚、所述第二接电脚与所述第三接电脚均沿所述延伸方向延伸。
优选的,还包括下盖,所述下盖覆盖所述第二导电板背离所述第一导电板的一侧,所述下盖具备第一接电孔、第二接电孔和第三接电孔,所述第一接电脚穿过所述第一接电孔,所述第二接电脚穿过所述第二接电孔,所述第三接电脚穿过所述第三接电孔。
优选的,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覆盖所述第一导电板背离所述第二导电板的一侧;所述上盖具备连接件,所述下盖具备连接配合件,所述上盖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配合件的配合作用与所述下盖可拆卸连接并将所述第一导电板、所述第一绝缘夹层、所述第三导电板、所述第二绝缘夹层及所述第二导电板夹设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插件、所述第二插件、所述第三插件均为电插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电孔临近所述第一导电板的一侧具备周向围绕所述第一接电孔的第一环壁,所述第一环壁沿所述延伸方向的反方向延伸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避让镂空区域及所述第二夹层镂空区域并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接电脚穿过所述第一通道到达所述下盖背离所述第一导电板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三接电孔临近所述第一导电板的一侧具备周向围绕所述第三接电孔的第二环壁,所述第二环壁沿所述延伸方向的反方向延伸并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避让镂空区域、所述第三夹层镂空区域并形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三接电脚穿过所述第二通道到达所述下盖背离所述第一导电板的一侧。
本申请采用平行设置的第一导电板、第二导电板和第三导电板及对应的第一接电脚和第三接电脚,通过在导电板上设置对应接电脚的镂空部位将第一接电脚和第三接电脚均引导至第二导电板的一侧,避免了由于导线纠缠产生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插座各主要零件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底座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底座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插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导电板、2-第二导电板、3-第三导电板、4-第一绝缘夹层、5-第二绝缘夹层、6-下盖、7-上盖、10-第一插件、12-第一接电脚、20-第二插件、22-第二接电脚、24-第一避让镂空区域、26-第三避让镂空区域、30-第三插件、32-第三接电脚、34-第二避让镂空区域、40-第一夹层镂空区域、50-第二夹层镂空区域、52-第三夹层镂空区域、60-第一接电孔、62-第二接电孔、64-第三接电孔、66-连接配合件、70-连接件、600-第一环壁、640-第二环壁、a-延伸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插座,图1所示为一种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插座具备延伸方向a,如图1所示,第一导电板1、第二导电板2沿延伸方向a依次层叠设置且彼此绝缘,多个第一插件10设置于第一导电板1的周缘且与其电连接,多个第二插件20设置于第二导电板2的周缘且与其电连接,第一导电板1与第二导电板2之间可以设置如图1所示的第一绝缘夹层4以实现绝缘,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如使用一个支撑架使第一导电板1与第二导电板2之间具备一定的间隔空间以实现绝缘。
如图1所示,第一插件10和第二插件20沿延伸方向a依次排布以形成两孔插座,第一插件10和第二插件20可以设置为如图1所示的电插槽,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电插孔等,只要能够供插头插入即可。
为进一步降低安全风险,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接电脚12,第一接电脚12与第一导电板1电连接,这样当第一接电脚12与电源联通时,电源可经第一接电脚1、第一导电板1到达第一插件10,为避免第一接电脚12与第二导电板2短接,如图1所示,第二导电板2具备对应于第一接电脚12的第一避让镂空区域24,第一绝缘夹层4具备对应第一接电脚12的第一夹层镂空区域40,第一避让镂空区域24与第一夹层镂空区域40沿延伸方向a排布并能够使第一接电脚12依次穿过并到达第二导电板2背离第一导电板1的一侧,这样避免了第一接电脚12与第二导电板2发生短接,同时也避免了使用导线供电时由导线纠缠产生的安全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镂空区域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在板状部件的边缘设置一个缺口,也可以是贯穿板状部件的空洞,能够起到避让各个取电脚避免发生短接即可。
在实际使用环境中,往往将第一导电板1与正极电源相连,将第二导电板2与负极电源相连,这样可以使对应的第一插件10与第二插件20形成一个双孔插座,当需要三孔插座时,如图1所示,在第一绝缘夹层4与第二导电板2之间设置第三导电板3和第二绝缘夹层5,使第一导电板1、第一绝缘夹层4、第三导电板3、第二绝缘夹层5与第二导电板2依次层叠设置,通过第一绝缘夹层4与第二绝缘夹层5使第一导电板1、第二导电板2与第三导电板3彼此绝缘,同样的,在第三导电板3的周缘设置多个与第三导电板3电连接的第三插件30,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第三导电板3与地线电连接,第一导电板1与火线电连接,第二导电板2与地线电连接,这样第一插件10、第二插件20及第三插件30可以形成一个三孔插座或者如图4所示的五孔插座。
在增加上述结构后,为避免第一接电脚12于其他结构发生短接,第三导电板3具备对应于第一接电脚12的第二避让镂空区域34,第二绝缘夹层5具备对应的第二夹层镂空区域50,如图1所示,第一接电脚12依次穿过第一夹层镂空区域40、第二避让镂空区域34、第二夹层镂空区域50及第一避让镂空区域24到达第二导电板2背离第一导电板1的一侧从而能够与外界电源相互连接。
类似的,第三导电板3还具备第三接电脚32,对应的,第二导电板2具备对应第三接电脚32的第三避让镂空区域26,第二绝缘夹层5具备对应的第三夹层镂空区域52,第三接电脚32依次穿过第三夹层镂空区域52及第三避让镂空区域26到达第二导电板2背离第一导电板1的一侧从而能够与地线相互连接。第三插件30也可以类似第一插件10和第二插件20,设置为电插槽或电插孔等。
本申请采用平行设置的第一导电板、第二导电板和第三导电板及对应的第一接电脚和第三接电脚,通过在导电板上设置对应接电脚的镂空部位将第一接电脚和第三接电脚均引导至第二导电板的一侧,避免了由于导线纠缠产生的安全风险。
类似的,第二导电板2同样具备第二接电脚22,如图1所示,第二接电脚22与第二导电板2相连并向第二导电板2背离第三导电板3的一侧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电脚12、第二接电脚22及第三接电脚32可以设置为如图1所示的金属条,也可以设置为金属柱等其他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安装,第一接电脚12、第二接电脚22及第三接电脚32设置为均沿延伸方向a延伸,这样只要将各个部件沿延伸方向a依次叠放,即可完成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为降低制造难度,可以将第一导电板1、第一插件10和第一接电脚12一体化设置,将第二导电板2、第二插件20和第二接电脚22一体化设置,可以将第三导电板3、第三插件30和第三接电脚32一体化设置,如图1所示,这样可以使用金属板通过冲压扭转得到各个部件,方便制造。
当第一接电脚12、第二接电脚22及第三接电脚32均沿延伸方向a延伸时,为便于其与外界电源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下盖6,下盖6具备第一接电孔60、第二接电孔62和第三接电孔64,第一接电脚12穿过第一接电孔60,第二接电脚22穿过第二接电孔62,第三接电脚32穿过第三接电孔64,如图1所示,这样当三个接电脚分别与对应的电源以导线连接时,可以降低导线与其他接电脚短接的概率。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上盖7,上盖7覆盖第一导电板1背离第二导电板2的一侧;上盖7具备连接件70,下盖6具备连接配合件66,上盖7通过连接件70与连接配合件66的配合作用与下盖6可拆卸连接,连接件70和连接配合件66可以设置为如图1所示的卡扣与卡榫,也可以设置为开口相对的弹性挂钩的结构,能够实现可拆卸连接接口,通过上盖7与下盖6的连接作用,将第一导电板1、第一绝缘夹层4、第三导电板3、第二绝缘夹层5及第二导电板2夹设固定。
为进一步避免第一接电脚12与第二导电板2等结构发生短接,在本实施例中,下盖6在第一接电孔60靠近第一导电板1的一侧具备周向围绕第一接电孔60的第一环壁600,第一环壁600沿延伸方向a的反方向延伸并依次穿过第一避让镂空区域24、第二夹层镂空区域50并形成第一通道,第三通道可以如图3设置为长方形,也可以设置为圆柱形,第一接电脚12穿过第一通道到达下盖6背离第一导电板1的一侧,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第一接电脚12与第二导电板2等结构发生短接。
同样的,如图3所示,下盖6在第三接电孔64靠近第一导电板1的一侧也可以具备周向围绕第三接电孔64的第二环壁640,第二环壁640沿延伸方向a的反方向延伸并依次穿过第三避让镂空区域26及第三夹层镂空区域52并形成第二通道,第三接电脚32穿过第二通道到达下盖6背离第一导电板1的一侧,这样同样可以有效避免第三接电脚32与第二导电板2等结构发生短接。
综上所述,本申请采用平行设置的第一导电板、第二导电板和第三导电板及对应的第一接电脚和第三接电脚,通过在导电板上设置对应接电脚的镂空部位将第一接电脚和第三接电脚均引导至第二导电板的一侧,避免了由于导线纠缠产生的安全风险。
本申请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电板、第二导电板、第三导电板、第一接电脚和第三接电脚,其中:
所述插座还具备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导电板、所述第三导电板与所述第二导电板沿所述延伸方向依次层叠设置且彼此绝缘;
所述第一接电脚与所述第一导电板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板具备对应于所述第一接电脚的第一避让镂空区域,所述第三导电板具备对应于所述第一接电脚的第二避让镂空区域,所述第二导电板具备对应于所述第三接电脚的第三避让镂空区域;
所述第一接电脚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避让镂空区域及所述第一避让镂空区域到达所述第二导电板背离所述第三导电板的一侧;
所述第三接电脚自所述第三导电板延伸并穿过所述第三避让镂空区域到达所述第二导电板背离所述第三导电板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绝缘夹层,所述第一绝缘夹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板与所述第二导电板之间并使所述第一导电板与所述第二导电板彼此绝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夹层具备对应于所述第一接电脚的第一夹层镂空区域,所述第一接电脚自所述第一导电板延伸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夹层镂空区域、所述第二避让镂空区域和所述第一避让镂空区域到达所述第二导电板背离所述第一导电板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绝缘夹层,所述第一导电板、所述第一绝缘夹层、所述第三导电板、所述第二绝缘夹层、所述第二导电板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第一绝缘夹层使所述第一导电板与所述第三导电板彼此绝缘,所述第二绝缘夹层使所述第二导电板与所述第三导电板彼此绝缘;
所述第二绝缘夹层具备对应于所述第一接电脚的第二夹层镂空区域和对应所述第三接电脚的第三夹层镂空区域,所述第一接电脚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夹层镂空区域、所述第二避让镂空区域、所述第二夹层镂空区域及所述第一避让镂空区域到达所述第二导电板背离所述第一导电板的一侧,所述第三接电脚自所述第三导电板延伸并依次穿过所述第三夹层镂空区域及所述第三避让镂空区域到达所述第二导电板背离所述第三导电板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插件和多个第二插件,多个所述第一插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板的周缘且与所述第一导电板电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插件对应所述第一插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板的周缘且与所述第二导电板电连接,所述第一插件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插件沿所述延伸方向依次排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三插件,多个所述第三插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导电板的周缘且与所述第三导电板电连接,所述第一插件、所述第二插件及所述第三插件形成一个三孔插座或一个五孔插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件、所述第一导电板及所述第一接电脚一体化设置,所述第三插件、所述第三导电板及所述第三接电脚一体化设置。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接电脚,所述第二接电脚与所述第二导电板相连并向所述第二导电板背离所述第三导电板的一侧延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电脚、所述第二接电脚与所述第三接电脚均沿所述延伸方向延伸。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盖,所述下盖覆盖所述第二导电板背离所述第一导电板的一侧,所述下盖具备第一接电孔、第二接电孔和第三接电孔,所述第一接电脚穿过所述第一接电孔,所述第二接电脚穿过所述第二接电孔,所述第三接电脚穿过所述第三接电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覆盖所述第一导电板背离所述第二导电板的一侧;
所述上盖具备连接件,所述下盖具备连接配合件,所述上盖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配合件的配合作用与所述下盖可拆卸连接并将所述第一导电板、所述第一绝缘夹层、所述第三导电板、所述第二绝缘夹层及所述第二导电板夹设固定。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件、所述第二插件、所述第三插件均为电插槽。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电孔临近所述第一导电板的一侧具备周向围绕所述第一接电孔的第一环壁,所述第一环壁沿所述延伸方向的反方向延伸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避让镂空区域及所述第二夹层镂空区域并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接电脚穿过所述第一通道到达所述下盖背离所述第一导电板的一侧。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电孔临近所述第一导电板的一侧具备周向围绕所述第三接电孔的第二环壁,所述第二环壁沿所述延伸方向的反方向延伸并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避让镂空区域、所述第三夹层镂空区域并形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三接电脚穿过所述第二通道到达所述下盖背离所述第一导电板的一侧。
CN201921873980.0U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插座 Active CN2105172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3980.0U CN210517243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3980.0U CN210517243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17243U true CN210517243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74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73980.0U Active CN210517243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172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89059B1 (en) All-in-one stereo socket
CN105048232B (zh) 一种挂式移动插座
US6227883B1 (en) Electric combination socket
CN205724261U (zh) 接触式电连接器
CN210517243U (zh) 一种插座
CN210182656U (zh) 一种方便接线的插座
CN219124576U (zh) 一种直流负载管理器
CN206595490U (zh) 超薄插头
CN211700684U (zh) 超薄接插式五孔插座
CN210576595U (zh) 充电插头、充电线及充电器
CN210463727U (zh) 一种用于组合式冰箱的电源连接装置
CN209948253U (zh) 一种正反插连接器
CN218334440U (zh) 一种插座的内胆组件及插座
CN111355086B (zh) 超薄多接头接插式五孔插座
CN205900888U (zh) 一种带有旋转座的移动插座
CN206806542U (zh) 侧向发光式电信连接器
CN215955641U (zh) 一种插座
CN216872424U (zh) 一种新型多面排插
CN218334442U (zh) 一种插座的内芯组件及插座
CN217823632U (zh) 一种德意组合式转换器
CN211238739U (zh) 可变插头方向的插座
CN219436318U (zh) 一种德意式转换器
CN220066198U (zh) 一种新型电动车直型插座
CN216085612U (zh) 一种分体式电源连接装置
CN215645165U (zh) 模组化插座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