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26153U - 一种变速器选档机构、变速器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速器选档机构、变速器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26153U
CN218326153U CN202222886115.8U CN202222886115U CN218326153U CN 218326153 U CN218326153 U CN 218326153U CN 202222886115 U CN202222886115 U CN 202222886115U CN 218326153 U CN218326153 U CN 218326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shaft
gear
end cover
moun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8611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琪
李振国
郭晓明
刘娟
张樱玮
王丽娜
赫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8611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26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26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26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换档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速器选档机构、变速器及车辆,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控制与档杆连接的换档轴在档杆于三个选档位置之间移动时所受的阻力,从而使驾驶员能够清楚地感知选档位置之间的界限,进而保证驾驶员能够操纵档杆准确地移动至预想的选档位置,以避免误挂档,进而避免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采用如上述的变速器选档机构的变速器能够避免误挂档,进而避免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采用如上述的变速器选档机构的车辆的行驶安全性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变速器选档机构、变速器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换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速器选档机构、变速器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车辆上一般沿一直线方向设置有三个选档位置,三个选档位置择一地对应三四档、一二档及倒档布置,驾驶员能够操纵档杆移动至其中一个选档位置,当档杆位于其中一个选档位置时,驾驶员能够通过操纵档杆以控制与该选档位置对应的换档拨叉移动,从而完成选档动作。
但在现有技术中,选档位置之间的界限不明显,容易造成档杆未准确地移动至驾驶员预想的选档位置,从而容易导致误挂档,进而容易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
因此,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器选档机构、变速器及车辆,以解决因选档位置之间的界限不明显而容易造成档杆未准确地移动至驾驶员预想的选档位置,从而容易导致误挂档,进而容易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速器选档机构,包括:
换档轴,外周套设有壳体,所述壳体沿所述换档轴的轴向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壳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罩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外周,所述换档轴包括第一轴部和第二轴部,所述第一轴部位于靠近所述端盖的一侧,所述第一轴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轴部的直径,所述第一轴部的外周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并连接或抵接于所述第二轴部的端壁与所述端盖之间,所述第一轴部靠近所述端盖的一端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换档轴能够沿其轴向朝向所述端盖由第一工作位置依次移动至第二工作位置和第三工作位置;及
作用销,沿所述换档轴的轴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并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之间连接或抵接有第二弹簧,当所述换档轴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作用销与所述端盖沿所述换档轴的轴向的间距等于所述换档轴由所述第一工作位置至所述第二工作位置的移动距离,当所述换档轴由所述第二工作位置向所述第三工作位置移动时,所述端盖能够推抵所述作用销沿所述换档轴的轴向朝向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移动,当所述换档轴位于所述第三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二弹簧沿其轴向的长度等于其压并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作用销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第二弹簧连接或抵接于所述头部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之间,所述杆部的外周套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部,当所述换档轴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头部远离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限位套,所述杆部远离所述头部的一端由所述限位套远离所述头部的一侧穿出。
作为优选,所述端盖朝向所述换档轴的一侧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作用销的所述杆部的直径,所述凸台沿所述换档轴的轴向的长度大于所述换档轴由所述第二工作位置至所述第三工作位置的移动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轴部的外周还套设有第一挡圈,所述第一弹簧抵接于所述第一挡圈与所述端盖之间,所述第一挡圈远离所述第一弹簧的一侧抵接于所述第二轴部的端壁。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挡圈沿所述第一轴部的径向远离所述第一轴部的一侧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壁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轴部的外周还套设有第二挡圈,所述第一弹簧抵接于所述第一挡圈与所述第二挡圈之间,所述第二挡圈远离所述第一弹簧的一侧抵接于所述端盖。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轴部的外周还套设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轴部,所述第二挡圈远离所述第一弹簧的一侧抵接于限位圈。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弹簧的刚性系数小于或等于3.34N/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包括如上述的变速器选档机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的变速器选档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控制与档杆连接的换档轴在档杆于三个选档位置之间移动时所受的阻力,从而使驾驶员能够清楚地感知选档位置之间的界限,进而保证驾驶员能够操纵档杆准确地移动至预想的选档位置,以避免误挂档,进而避免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采用如上述的变速器选档机构的变速器能够避免误挂档,进而避免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采用如上述的变速器选档机构的车辆的行驶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变速器选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换档轴;11、第一轴部;111、第二安装槽;112、第一挡圈;113、第二挡圈;114、限位圈;12、第二轴部;
2、壳体;21、第一安装槽;
3、端盖;31、凸台;
4、第一弹簧;
5、作用销;51、头部;52、杆部;
6、第二弹簧;
7、限位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基于前文述及的内容,车辆一般设置有三个选档位置,三个选档位置择一地对应三四档、一二档及倒档布置,本实施例中以第一选档位置对应三四档、第二选档位置对应一二档、第三选档位置对应倒档为例进行描述,其中,第一选档位置对应设置有第一移动杆,第二选档位置对应设置有第二移动杆,第三选档位置对应设置有第三移动杆,第一移动杆能够带动第一换档拨叉移动,以对应挂三档或四档,第二移动杆能够带动第二换档拨叉移动,以对应挂一档或二档,第三移动杆能够带动第三换档拨叉移动,以对应挂倒档。
具体地,第一移动杆、第二移动杆及第三移动杆间隔排列,其中,第一移动杆与第二移动杆之间的间距及第二移动杆与第三移动杆之间的间距相等,该间距为车辆的换档行程。驾驶员能够操纵档杆的一端移动至第一选档位置、第二选档位置或第三选档位置,当档杆的一端位于第一选档位置时,档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移动杆卡接,驾驶员能够操纵位于第一选档位置的档杆移动,从而带动第一移动杆移动,进而完成挂三档或四档,当驾驶员操纵档杆的一端由第一选档位置移动至第二选档位置时,档杆的另一端移动一个档杆行程,当档杆的一端位于第二选档位置时,档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移动杆卡接,驾驶员能够操纵位于第二选档位置的档杆移动,从而带动第二移动杆移动,进而完成挂一档或二档,相应地,当驾驶员操纵档杆的一端由第二选档位置移动至第三选档位置时,档杆的另一端移动一个档杆行程,当档杆的一端位于第三选档位置时,档杆的另一端与第三移动杆卡接,驾驶员能够操纵位于第三选档位置的档杆移动,从而带动第三移动杆移动,进而完成挂倒档。
现有技术中,当驾驶员需要将档杆由第一选档位置、第二选档位置和第三档杆位置中的一个切换至另一个时,由于第一选档位置与第二选档位置之间及第二选档位置与第三选档位置之间的界限不明显,因此,驾驶员无法准确地感应出档杆是否已经准确地移动至预想的选档位置处,导致档杆容易移动不到位,从而容易导致驾驶员误挂档,进而容易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
为解决上述问题,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变速器选档机构,变速器选档机构包括换档轴1及作用销5,换档轴1外周套设有壳体2,壳体2沿换档轴1的轴向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1,壳体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端盖3,端盖3罩设于第一安装槽21的外周,换档轴1通过外部线路装置连接于档杆,当驾驶员操纵档杆在第一选档位置、第二选档位置和第三选档位置之间移动时,换档轴1能够随档杆一同移动,并能够择一地与第一移动杆、第二移动杆和第三移动杆卡接,即驾驶员能够通过操纵档杆并带动换档轴1移动,进而实现换档。在本实施例中,当驾驶员操纵档杆由第一选档位置依次移动至第二选档位置和第三选档位置时,换档轴1能够沿其轴向朝向端盖3由第一工作位置依次移动至第二工作位置和第三工作位置,其中,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及第二工作位置与第三工作位置之间的间距相等,并等于车辆的换档行程。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换档轴1包括第一轴部11和第二轴部12,第一轴部11位于靠近端盖3的一侧,第一轴部11的直径小于第二轴部12的直径,第一轴部11的外周套设有第一弹簧4,第一弹簧4位于第一安装槽21内,并连接或抵接于第二轴部12的端壁与端盖3之间,第一轴部11靠近端盖3的一端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11,作用销5沿换档轴1的轴向滑动连接于第二安装槽111内,并和第二安装槽111的槽底之间连接或抵接有第二弹簧6,作用销5能够在第二安装槽111内由第四工作位置滑动至第五工作位置,当换档轴1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作用销5位于第四工作位置,作用销5与端盖3沿换档轴1的轴向的间距等于换档轴1由第一工作位置至第二工作位置的移动距离,即当换档轴1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作用销5与端盖3沿换档轴1的轴向的间距等于车辆的换档行程。
在驾驶员操纵档杆由第一选档位置向第二选档位置移动时,即在换档轴1朝向端盖3由第一工作位置移动至第二工作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弹簧4被压缩,即第一弹簧4会对换档轴1产生阻力,该阻力能够通过档杆传递给驾驶员,即驾驶员在操纵档杆移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手部感知该阻力的大小,当换档轴1朝向端盖3由第一工作位置移动至第二工作位置时,作用销5与端盖3抵接,由于作用销5和第二安装槽111的槽底之间连接或抵接有第二弹簧6,因此当换档轴1在朝向端盖3由第一工作位置移动至第二工作位置后,若换档轴1继续移动,换档轴1受到的阻力便会骤增,同时,驾驶员能够明显地感知到骤增的阻力,此时,驾驶员便停止操纵档杆继续沿第一选档位置、第二选档位置和第三选档位置的排列方向移动,档杆便准确地位于第二选档位置,驾驶员便能够转而操纵档杆在第二选档位置进行挂一档或二档作业。
在驾驶员操纵档杆由第二选档位置向第三选档位置移动时,即当换档轴1由第二工作位置向第三工作位置移动时,端盖3能够推抵作用销5沿换档轴1的轴向朝向第二安装槽111的槽底移动,即端盖3能够推抵作用销5由第四工作位置向第五工作位置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一弹簧4和第二弹簧6均被压缩,换档轴1会受到第一弹簧4和第二弹簧6对其产生的阻力,当换档轴1位于第三工作位置时,即当作用销5位于第五工作位置时,第二弹簧6沿其轴向的长度等于其压并高度,此时,第二弹簧6的压缩值达到峰值,即此时,第二弹簧6无法继续被压缩,换档轴1受到的阻力最大,该阻力通过档杆传递给驾驶员,驾驶员停止操纵档杆继续沿第一选档位置、第二选档位置和第三选档位置的排列方向移动,档杆便准确地位于第三选档位置,驾驶员便能够转而操纵档杆在第三选档位置进行挂倒档作业。
可以理解的是,当驾驶员需要控制车辆由倒档转换至一档或二档时,可先操纵档杆移动至空档位置处,当档杆移动至空档位置时,驾驶员不向档杆施加力,第一弹簧4和第二弹簧6复位,作用销5恢复至第四工作位置,而换档轴1则恢复至第一工作位置,即,档杆恢复至第一选档位置处,驾驶员可操纵档杆重新由第一选档位置移动第二选档位置处进行挂一档或二档作业,当驾驶员需要控制车辆由一档或二档转换至三档或四档时,可先操纵档杆移动至空档位置处,当档杆移动至空档位置时,驾驶员不向档杆施加力,第一弹簧4复位,换档轴1便恢复至第一工作位置,即,档杆恢复至第一选档位置处,驾驶员可操纵档杆进行挂三档或四档作业。
当然,在其它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选档位置、第二选档位置及第三选档位置也可分别对应一二档、三四档及倒档布置,或者分别对应倒档、一二档及三四档布置等,本实施例中对第一选档位置、第二选档位置及第三选档位置的具体布置方式不作具体限制。
基于上述,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与档杆连接的换档轴1在档杆于三个选档位置之间移动时所受的阻力,从而使驾驶员能够清楚地感知选档位置之间的界限,进而保证驾驶员能够操纵档杆准确地移动至预想的选档位置,以避免误挂档,进而避免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簧6的刚性系数小于或等于3.34N/mm,从而保证第二弹簧6在档杆移动至空档位置处时能够顺畅地复位。
基于换档轴1的强度考虑,第一轴部11和第二轴部12的直径不宜相差过大,但当第一轴部11和第二轴部12的直径的差值较小时,第二轴部12的直径小于套设于第一轴部11的外部的第一弹簧4的直径,在换档轴1朝向端盖3移动的过程中,第二轴部12靠近第一轴部11一侧的端壁可能无法稳定地推抵第一弹簧4,为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轴部11的外周还套设有第一挡圈112,第一弹簧4抵接于第一挡圈112与端盖3之间,第一挡圈112远离第一弹簧4的一侧抵接于第二轴部12的端壁,即换档轴1能够通过推动第一挡圈112进而压缩第一弹簧4,以保证在换档轴1朝向端盖3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弹簧4能够被稳定地压缩。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挡圈112沿第一轴部11的径向远离第一轴部11的一侧的外壁与第一安装槽21的槽壁贴合,在换档轴1朝向端盖3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挡圈112沿第一轴部11的径向远离第一轴部11的一侧的外壁能够沿第一安装槽21的槽壁滑动,从而为换档轴1的移动提供导向。
基于上文述及的内容,端盖3罩设于第一安装槽21的外周,为保证换档轴1能够顺畅地沿其轴向朝向端盖3移动,端盖3与第一轴部11之间沿换档轴1的径向具有间隙,为保证第一弹簧4远离第一安装槽21的槽底的一端能够被稳定地抵接,在本实施例中,除第一挡圈112外,第一轴部11的外周还套设有第二挡圈113,第一弹簧4抵接于第一挡圈112与第二挡圈113之间,第二挡圈113远离第一弹簧4的一侧抵接于端盖3。
进一步地,第一轴部11的外周还套设有限位圈114,限位圈114固定连接于第一轴部11,第二挡圈113远离第一弹簧4的一侧抵接于限位圈114,限位圈114能够定位第二挡圈113,以便于安装第二挡圈113。
优选地,作用销5包括头部51和杆部52,第二弹簧6连接或抵接于头部51和第二安装槽111的槽底之间,杆部52的外周套设有限位套7,限位套7固定连接于第二安装槽111的内部,当换档轴1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头部51远离第二弹簧6的一端抵接于限位套7,杆部52远离头部51的一端由限位套7远离头部51的一侧穿出,端盖3能够推抵作用销5的杆部52以使作用销5由第四工作位置滑动至第五工作位置,限位套7能够保证当第二弹簧6恢复变形后作用销5能够准确地由第五工作位置恢复至第四工作位置,进而保证档杆每次由第二选档位置移动至第三选档位置时端盖3均能够推抵作用销5移动至第五工作位置,即档杆每次由第二选档位置移动至第三选档位置时第二弹簧6沿其轴向的长度均等于其压并高度。
为便于端盖3推抵作用销5,端盖3朝向换档轴1的一侧设置有凸台31,凸台31的直径小于或等于作用销5的杆部52的直径,当换档轴1沿其轴向朝向端盖3由第二工作位置向第三工作位置移动时,凸台31推抵作用销5的杆部52,凸台31能够伸入限位套7内,为保证凸台31能够推抵作用销5移动的距离能够等于车辆的换档行程,本实施例中凸台31沿换档轴1的轴向的长度大于换档轴1由第二工作位置至第三工作位置的移动距离,即凸台31沿换档轴1的轴向的长度大于车辆的换档行程,从而避免限位套7在凸台31推抵作用销5移动的过程中与端盖3抵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变速器包括如上述的变速器选档机构,采用如上述的变速器选档机构的变速器能够避免误挂档,进而避免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
另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如上述的变速器选档机构,采用如上述的变速器选档机构的车辆的行驶安全性较高。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变速器选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档轴(1),外周套设有壳体(2),所述壳体(2)沿所述换档轴(1)的轴向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1),所述壳体(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端盖(3),所述端盖(3)罩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21)的外周,所述换档轴(1)包括第一轴部(11)和第二轴部(12),所述第一轴部(11)位于靠近所述端盖(3)的一侧,所述第一轴部(1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轴部(12)的直径,所述第一轴部(11)的外周套设有第一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4)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21)内,并连接或抵接于所述第二轴部(12)的端壁与所述端盖(3)之间,所述第一轴部(11)靠近所述端盖(3)的一端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11),所述换档轴(1)能够沿其轴向朝向所述端盖(3)由第一工作位置依次移动至第二工作位置和第三工作位置;及
作用销(5),沿所述换档轴(1)的轴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槽(111)内,并和所述第二安装槽(111)的槽底之间连接或抵接有第二弹簧(6),当所述换档轴(1)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作用销(5)与所述端盖(3)沿所述换档轴(1)的轴向的间距等于所述换档轴(1)由所述第一工作位置至所述第二工作位置的移动距离,当所述换档轴(1)由所述第二工作位置向所述第三工作位置移动时,所述端盖(3)能够推抵所述作用销(5)沿所述换档轴(1)的轴向朝向所述第二安装槽(111)的槽底移动,当所述换档轴(1)位于所述第三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二弹簧(6)沿其轴向的长度等于其压并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选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销(5)包括头部(51)和杆部(52),所述第二弹簧(6)连接或抵接于所述头部(51)和所述第二安装槽(111)的槽底之间,所述杆部(52)的外周套设有限位套(7),所述限位套(7)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槽(111)的内部,当所述换档轴(1)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头部(51)远离所述第二弹簧(6)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限位套(7),所述杆部(52)远离所述头部(51)的一端由所述限位套(7)远离所述头部(51)的一侧穿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选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3)朝向所述换档轴(1)的一侧设置有凸台(31),所述凸台(31)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作用销(5)的所述杆部(52)的直径,所述凸台(31)沿所述换档轴(1)的轴向的长度大于所述换档轴(1)由所述第二工作位置至所述第三工作位置的移动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选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部(11)的外周还套设有第一挡圈(112),所述第一弹簧(4)抵接于所述第一挡圈(112)与所述端盖(3)之间,所述第一挡圈(112)远离所述第一弹簧(4)的一侧抵接于所述第二轴部(12)的端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选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圈(112)沿所述第一轴部(11)的径向远离所述第一轴部(11)的一侧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安装槽(21)的槽壁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选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部(11)的外周还套设有第二挡圈(113),所述第一弹簧(4)抵接于所述第一挡圈(112)与所述第二挡圈(113)之间,所述第二挡圈(113)远离所述第一弹簧(4)的一侧抵接于所述端盖(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器选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部(11)的外周还套设有限位圈(114),所述限位圈(114)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轴部(11),所述第二挡圈(113)远离所述第一弹簧(4)的一侧抵接于限位圈(1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选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6)的刚性系数小于或等于3.34N/mm。
9.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变速器选档机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变速器选档机构。
CN202222886115.8U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变速器选档机构、变速器及车辆 Active CN218326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6115.8U CN218326153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变速器选档机构、变速器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6115.8U CN218326153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变速器选档机构、变速器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26153U true CN218326153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27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86115.8U Active CN218326153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变速器选档机构、变速器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261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2003B (zh) 变速装置及系统
US7603926B2 (en) Shift-by-wire shifting with P position
JP3911610B2 (ja) 車両用シフトバイワイヤーシステムの変速装置
US7240577B2 (en) Electronic gearshift apparatus of sub gearshift for 4 wheel drive vehicle
CN102494120A (zh) 一种新型变速器选换挡机构总成
KR101395925B1 (ko) 수동 전자식 변속레버의 보킹 방지 구조
EP2112408B1 (en) Shift-by-wire gearshift assembly
US20190072177A1 (en) Shift-by-wire vehicle shifting device for changing shift-range of vehicle among a plurality of shift-ranges based on manipulation made by driver
CN218326153U (zh) 一种变速器选档机构、变速器及车辆
CN202418533U (zh) 一种新型变速器选换挡机构总成
CN211117529U (zh) 车辆换挡装置及车辆
WO2005088172A1 (en)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a gearshift
CN105190125A (zh) 车辆用停车装置
CN101457832B (zh) 一种变速器换挡机构
CN108533729B (zh) 一种变速器操纵装置
CN104565354B (zh) 用于防止手动变速器的错误换档的装置
KR100750494B1 (ko) 수동 변속기용 시프터 조립체
EP1549865B1 (en) A shift lever mechanism
KR20120062329A (ko) 차량용 변속조작기구
KR20040006917A (ko) 수동변속기의 위치결정장치
CN210423677U (zh) 操纵机构、变速箱和车辆
CN210218647U (zh) 操纵机构、变速箱和车辆
CN216519544U (zh) 一种选挡换挡机构及变速器
JPS6137497B2 (zh)
CN220037428U (zh) 一种新型主减换挡执行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