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20190U - 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 - Google Patents

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20190U
CN218320190U CN202222793310.6U CN202222793310U CN218320190U CN 218320190 U CN218320190 U CN 218320190U CN 202222793310 U CN202222793310 U CN 202222793310U CN 218320190 U CN218320190 U CN 2183201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assembly
vehicle door
unlocking mechanism
automatic un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9331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振麒
陈晓亮
王建旭
翟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Toyot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C Toyot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C Toyot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C Toyot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9331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201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201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201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包括底座、连接组件、驱动组件即拨动杆,底座设置在车门吊具一侧;连接组件可转动设置在底座上;驱动组件设置在底座上,且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连接组件的一端连接;拨动杆设置在连接组件的另一端,驱动组件驱动连接组件转动,以带动拨动杆转动至与车门吊具上的锁止件抵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组件和连接组件带动拨动杆自动转动至车门吊具的锁止件上。从而拨动锁止件打开或者关闭,实现对车门吊具的自动打开/关闭,从而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解放人工,降低作业者的劳动负荷。

Description

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用工成本逐年攀升,各个厂家人工成本递减提上了日程,采用智能化协作机器人、自动化装置代替人工完成一部分作业,成为降低用工成本的一种方式。
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利用吊具来搬运或转移车门至其他工序中,然而目前通常采用人工手动打开或关闭吊具,将车门放置吊具中,增加两次以上进出吊具的作业浪费;吊具打开或关闭都需要人手动作业,手动打开关闭力在20N至70N之间,作业者作业负荷高,自动化程度低,作业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手动操作吊具的方式自动化程度低,作业效率低下,对作业者工作负荷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车门吊具具有锁止件,所述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车门吊具的一侧;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绕其转动轴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连接;
拨动杆,所述拨动杆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端,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连接组件转动,以带动所述拨动杆转动至与所述锁止件抵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拨动杆连接;
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驱动器的驱动端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驱动器的驱动方向与所述连接组件的转动轴垂直。
可选地,所述驱动器余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器为气缸。
可选地,所述拨动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拨动杆的转动轴与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方向平行。
可选地,所述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还包括拉簧组件,所述拉簧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拨动杆连接。
可选地,所述拉簧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具有第一倒钩;
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拨动杆上,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具有第二倒钩;
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倒钩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倒钩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拉簧之间围合成三角结构。
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
底板;
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顶部;
多个调节垫片,多个所述调节垫片堆叠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底座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连接组件带动所述拨动杆自动转动至车门吊具的锁止件上。从而拨动锁止件打开或者关闭,实现对车门吊具的自动打开/关闭,从而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解放人工,降低作业者的劳动负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中车门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连接组件 11 连接杆
111 第一端 112 第二端
12 连接片 20 驱动组件
21 固定板 22 驱动器
30 拨动杆 40 拉簧组件
41 第一连接板 411 第一倒钩
42 第二连接板 421 第二倒钩
43 拉簧 50 底座
51 底板 52 固定柱
53 调节垫片 54 加强筋
61 第一夹板 62 第二夹板
63 销轴 64 锁止杆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请参照图1~图3,所述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包括底座50、连接组件10、驱动组件20即拨动杆30,所述底座50设置在车门吊具一侧;所述连接组件10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50上;所述驱动组件20设置在所述底座50上,且所述驱动组件20的驱动端与所述连接组件10的一端连接;所述拨动杆30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10的另一端,所述驱动组件20驱动所述连接组件10转动,以带动所述拨动杆30转动至与所述车门吊具上的锁止件抵接。
车辆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先将车门拆下后送到车门组装线,专门组装车门上的部件,车门整体装配完成后再装回到车辆上。
因此需要通过车门吊具将拆下后的车门转运到车门组装线上。车门吊具的锁止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相对设置第一夹板61和第二夹板62,第一夹板61固定,第二夹板62相对第一夹板61转动,从而实现车门吊具的打开以及关闭,关闭时通过第一夹板61和第二夹板62将拆下的车门夹紧。
锁止件包括位于第一夹板61上的销轴63,以及第二夹板62上的锁止杆64,锁止杆64的中部与第二夹板62铰接,锁止杆64朝销轴63的一端上具有与销轴63卡接的槽状结构,另一端则具有杆状结构用于与所述拨动杆30抵接。
所述底座50则设置在靠近锁止件的一侧,所述拨动杆30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10朝向锁止杆64的一端,以便于与锁止件抵接。
当所述驱动组件20驱动所述连接组件10转动时,同时带动所述拨动杆30打下,从而带动锁止杆64翘起,使槽状结构脱离销轴63。第一夹板61则与第二夹板62解锁,实现车门吊具的开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所述驱动组件20和所述连接组件10带动所述拨动杆30自动转动至车门吊具的锁止件上。从而拨动锁止件打开或者关闭,实现对车门吊具的自动打开/关闭,从而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解放人工,降低作业者的劳动负荷。
具体的,所述连接组件10包括连接杆11及连接片12,所述连接杆11的第一端111与所述驱动组件20连接,所述连接杆11的第二端112与所述拨动杆30连接;所述连接片12的一端与所述底座50可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端111与所述第二端112之间。
本实施例中,为了节省占用空间,将所述连接杆11水平设置,所述连接片12则位于所述连接杆11的中间位置处,所述连接杆11通过所述连接片12固定在所述底座50上。其中,所述连接杆11指向锁止件,所述第一端111为朝向锁止件的一端,所述第二端112为背离锁止件的一端。
所述驱动组件20的驱动方向设置为竖直方向,因此当驱动所述第二端112向上移动时,对应的所述第一端111向下移动,带动所述拨动杆30向下移动,将锁止杆64的杆状结构打下,槽状结构则对应翘起,脱离销轴63,实现车门吊具的开启。相反的,当驱动所述第二端112向下移动实现车门吊具的关闭。或者通过其他结构关闭车门吊具。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连接片1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1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座50转动连接。通过两端均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增大所述连接杆11的可转动范围,提高所述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的兼容性,能适应更多不同的操作环境。
所述驱动组件20包括固定板21及驱动器22,所述固定板21设置在所述底座50上;所述驱动器22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1上,所述驱动器22的驱动端与所述连接组件10连接,所述驱动器22的驱动方向与所述连接组件10的转动轴垂直。
所述驱动器22可采用驱动气缸。所述固定板21可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底座50上。
所述固定板21延伸出所述底座50,为所述驱动器22提供安装空间,所述驱动器22的驱动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从而带动所述第二端112上下转动。此外,所述驱动器22的驱动方向也可以沿前后方向设置,从而带动所述第二端112左右转动。
所述驱动器52可以根据不同的安装环境进行调整,其与所述底座50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底座50的不同高度上,以适配不同的操作环境。
进一步地,所述拨动杆30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组件10转动连接,所述拨动杆30的转动轴与所述驱动组件20的驱动方向平行。所述拨动杆30可以采用铰接销的方式固定在所述连接组件10上,从而能够调整所述拨动杆30的指向,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的兼容性,提高广泛适应性。
所述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还包括拉簧组件40,所述拉簧组件40的一端与所述底座5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拨动杆30连接。通过所述拉簧组件40对所述拨动杆30进行缓冲,从而防止所述拨动杆30折断。同时由于所述拨动杆30能够转动,则可以通过调整所述拉簧43的长度,对所述拨动杆30进行限位,使所述拨动杆30在失去外力后恢复至原状。
所述拉簧组件40包括第一连接板41、第二连接板42及拉簧43,所述第一连接板41设置在所述底座50上,所述第一连接板41远离所述底座50的一端具有第一倒钩411;所述第二连接板42设置在所述拨动杆30上,所述第二连接板42上具有第二倒钩421;所述拉簧4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倒钩4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倒钩42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41、所述第二连接板42与所述拉簧43之间围合成三角结构。
所述拉簧43的两端通过拉环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倒钩411和所述第二倒钩421上,提高装配的便捷程度,同时采用三角结构提高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50包括底板51、固定柱52及多个调节垫片53,所述固定柱52设置在所述底板51的顶部;多个所述调节垫片53设置在所述底板51的底部。
所述固定柱52为圆柱体,竖直设置在所是底板51上。所述底板51用于铺设在底面或者其他平整稳定的表明上。
所述底板51的底部可设置多个所述调节垫片53,所述调节垫片53具有一定厚度,通过增加所述调节垫片53的数量,以增加所述底板51的高度;或者通过减少所述调节垫片53的数量,以降低所述底板51的高度。
具体的,所述底座50还包括加强筋54,所述加强筋54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柱5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板51连接。所述加强筋54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沿所述固定柱52的周向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采用四个所述加强筋54,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柱52的前后左右侧,从而提高所述固定柱52的稳定性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加强筋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沿所述固定柱52的周向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采用四个所述加强筋,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柱52的前后左右侧,从而提高所述固定柱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车门吊具具有锁止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车门吊具的一侧;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绕其转动轴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连接;
拨动杆,所述拨动杆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端,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连接组件转动,以带动所述拨动杆转动至与所述锁止件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拨动杆连接;
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驱动器的驱动端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驱动器的驱动方向与所述连接组件的转动轴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余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为气缸。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拨动杆的转动轴与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方向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还包括拉簧组件,所述拉簧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拨动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具有第一倒钩;
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拨动杆上,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具有第二倒钩;
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倒钩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倒钩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拉簧之间围合成三角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
底板;
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所述底板的顶部;
多个调节垫片,多个所述调节垫片堆叠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
CN202222793310.6U 2022-10-21 2022-10-21 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 Active CN2183201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93310.6U CN218320190U (zh) 2022-10-21 2022-10-21 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93310.6U CN218320190U (zh) 2022-10-21 2022-10-21 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20190U true CN218320190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24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93310.6U Active CN218320190U (zh) 2022-10-21 2022-10-21 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201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73762U (zh) 车门铰链和车辆
CN218320190U (zh) 车门吊具自动解锁机构
CN102421979B (zh) 可枢转打开的家具翻门驱动装置
CN213649428U (zh) 一种抱罐车后车体中的工作机构
CN218320191U (zh) 车门吊具自动开合机构
CN210064913U (zh) 一种车体吊具及整车起吊系统
CN210118146U (zh) 一种用于拱架台车上的工作臂结构
JP2618634B2 (ja) 側部全開式貨物自動車
CN208948399U (zh) 倾倒机抱桶器用锁紧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倾倒机
CN219690748U (zh) 一种高密封易拆装可移动式集装箱房
CN220441234U (zh) 农用机械用的提升操纵装置
CN220769159U (zh) 一种锁止机构
CN212406438U (zh) 一种翻转门装置及激光切割机
US4893785A (en) Lifting device
CN110730756A (zh) 升降平台
CN218754557U (zh) 一种吊具夹爪机构和吊具
CN219794557U (zh) 一种辅助墙板安装的对齐装置
CN2372188Y (zh) 集装箱金属簧全自动锁
CN220182514U (zh) 用于前差速器的吊具
CN215801933U (zh) 一种工程机械用操纵箱
CN218287423U (zh) 一种电池包连接组件及汽车
CN220300162U (zh) 一种多车型侧围外板吊具
CN218809883U (zh) 一种翻转式自卸吊具
CN217708548U (zh) 起重运输车的起重装置、起重运输车
CN212101627U (zh) 集装袋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