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20076U - 一种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导线缠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导线缠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20076U
CN218320076U CN202221123094.8U CN202221123094U CN218320076U CN 218320076 U CN218320076 U CN 218320076U CN 202221123094 U CN202221123094 U CN 202221123094U CN 218320076 U CN218320076 U CN 218320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iprocating
wheel
shaft
worm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2309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世鑫
华金宏
丁飞
陈亚杰
薛小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Aerospace Hongxia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Aerospace Hongxia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Aerospace Hongxia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Aerospace Hongxia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2309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20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20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200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火箭发动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导线缠绕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手工方式对发动机导线缠绕技术,存在操作困难,质量得不到保障等问题。该装置包括平板、直线导轨、导轨滑块、支撑架、手摇轮、齿形橡胶传送带、同步轮、锥齿轮组件、轴承座、连接轴、转轴、偏心轮、往复滑块、蜗轮蜗杆结构、棉线张紧器、导线快速夹紧器、滚动轴承、轴承套筒、固定套筒、立柱、往复导杆支座、往复导杆、圆柱橡胶传动带、吊环螺钉等。本实用新型采用大传动比的蜗轮蜗杆结构使得结构更为紧凑;锥齿轮组件实现的转向的改变;采用偏心轮曲柄滑块结构实现往复运动;通过调节蜗轮蜗杆、锥齿轮传动比可以实现不同工况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导线缠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火箭发动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导线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发动机制造技术工艺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装配结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制造行业,固体火箭发动机制造过程中气密性是固体火箭发动机非常重要的指标。为了防止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发生漏气,目前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制造过程中需要对穿过点火器导线处去掉绝缘皮,对去掉绝缘皮部分采用手工的方式缠绕两圈棉线,之后抹上腻子起到绝缘密封的作用。采用手工方式对发动机导线进行缠绕,这是一项繁琐、耗时的工作,而且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工人进行操作,长期没有改进,操作困难、效率低下、质量得不到保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导线缠绕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手工方式对发动机导线缠绕技术,存在操作困难,效率低下,质量得不到保障等问题。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导线缠绕装置,包括:操作平台组件、动力传送组件、往复传动组件、绕线传动组件及输送部件,
操作平台包括平板、直线导轨、导轨滑块、支撑架所述平板上固定有直线导轨和导轨滑块,其中导轨滑块上固定有支撑架;
动力传送组件包括手摇轮、齿形橡胶传送带及同步轮,所述手摇轮和同步轮分别安装在支撑架上,其中齿形橡胶传送带将手摇轮和同步轮相连接起来;
往复传动组件包括连接轴、锥齿轮组件、转轴、轴承座、偏心轮及往复滑块,所述连接轴安装在支撑架上,连接轴的一端与蜗轮蜗杆相连接,另一端与锥齿轮组件相连接,转轴安装在装有轴承座的支撑架上,转轴一端与锥齿轮组件相连接另一端与偏心轮相连接,偏心轮安装有往复滑块;
绕线传动组件包括立柱、固定轴、蜗轮蜗杆、固定套筒、棉线张紧器、轴承套筒及导线快速夹紧器,所述立柱固定在平板上,固定轴安装于立柱上,固定套筒上固定于支撑架上,固定套筒、轴承套筒上均安装有滚动轴承,蜗轮蜗杆穿过装有滚动轴承的固定套筒、轴承套筒固定与支撑架上,轴承套筒上安装有棉线张紧器,其中固定轴穿过涡轮蜗杆,导线快速夹紧器安装于固定轴上;
输送部件包括支座组件、圆柱橡胶传动带、吊环螺钉、往复导杆及往复导杆支座,所述吊环螺钉与支撑架相连接,支座组件与往复导杆支座固定在平板,两个往复导杆的其中一端分别与往复滑块相固定,中间穿过往复导杆支座,进行轴向定位,两个往复导杆的另一端与圆柱橡胶传动带进行连接,所述圆柱橡胶传动带穿过支座组件一端与吊环螺钉相连接,另一端与往复导杆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同步轮与蜗轮蜗杆相配合,为缠绕装置提供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组件包括导向轴支座、堕轮及导向轴,所述堕轮通过导向轴固定安装在导向轮支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锥齿轮组件包括两个固定与轴上的锥形齿轮且两个锥齿轮以互成90°相互嵌合,以实现运动方向的转换。
进一步地,所述蜗轮蜗杆结构包括一个蜗杆与一个蜗轮且在轴线方向互成 90°相互嵌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大传动比的蜗轮蜗杆结构使得结构更为紧凑;
2)锥齿轮组件实现的转向的改变;
3)采用偏心轮曲柄滑块结构实现往复运动;
4)通过调节蜗轮蜗杆、锥齿轮传动比可以实现不同工况需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固体火箭发动机导线缠绕装置示意图;
图2:操作平台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操作平台组件机构俯视示意图;
图4:动力传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绕线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往复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输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输送组件结构俯视示意图;
其中:1-操作平台组件、2-动力传送组件、3-往复传动组件、4-绕线传动组件、5-输送部件、6-导线、7-产品、11-平板、12-支撑架、13-直线导轨、 14-导轨滑块、21-同步轮、22-齿形橡胶传送带、23-手摇轮、31-连接轴、32- 锥齿轮组件、33-转轴、34-轴承座、35-偏心轮、36-往复滑块、41-立柱、42- 固定轴、43-蜗轮蜗杆、44-固定套筒、45-棉线张紧器、46-轴承套筒、47-导线快速夹紧器、51-支座组件、52-圆柱橡胶传动带、53-吊环螺钉、54-往复导杆、55-往复导杆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下图1所示,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导线缠绕装置,包括操作平台组件1、动力传送组件2、往复传动组件3、绕线传动组件4、输送部件5等组成。
如下图2-3所示,操作平台组件1包括包括平板11、直线导轨13、导轨滑块14、支撑架12。平板11上固定直线导轨13、导轨滑块14,其中导轨滑块14上固定有支撑架12。
如下图4所示,动力传送组件2包括手摇轮23、齿形橡胶传送带22、同步轮21。手摇轮23、同步轮21分别安装在支撑架21上,其中齿形橡胶传送带22将手摇轮23、同步轮21相连接起来。
如下图5所示,绕线传动组件4包括立柱41、固定轴42、蜗轮蜗杆43、固定套筒44、棉线张紧器45、轴承套筒46、导线快速夹紧器47。立柱41固定在平板11上,固定轴42安装于立柱41上,固定套筒44上固定于支撑架 12上,固定套筒44、轴承套筒46上均安装有滚动轴承,蜗轮蜗杆43穿过装有滚动轴承的固定套筒44、轴承套筒46固定与支撑架12上,轴承套筒46上安装有棉线张紧器45,其中固定轴42穿过涡轮蜗杆43,导线快速夹紧器47 安装于固定轴42上。
如下图6所示,往复传动组件3包括连接轴31、锥齿轮组件32、转轴33、轴承座34、偏心轮35、往复滑块36。连接轴31安装在支撑架21上,连接轴 31的一端与蜗轮蜗杆43相连接,另一端与锥齿轮组件32相连接;转轴33安装在装有轴承座34的支撑架21上,转轴33一端与锥齿轮组件32相连接另一端与偏心轮35相连接;偏心轮35安装有往复滑块36。
如下图7-8所示,输送部件5包括支座组件51、圆柱橡胶传动带52、吊环螺钉53、往复导杆54、往复导杆支座55。吊环螺钉53与支撑架12相连接,支座组件51与往复导杆支座55固定在平板11;往复导杆54有两个,每一个的其中一端分别与往复滑块36相固定,中间穿过往复导杆支座55,进行轴向定位,另一端与圆柱橡胶传动带52进行连接;圆柱橡胶传动带52穿过支座组件51一端与吊环螺钉53相连接,另一端与往复导杆54相连接。这样可以在往复滑块36的驱动下实现支撑架12的前后往复移动。
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导线缠绕装置工作原理:
首先在导线快速夹紧器47的作用下将导线6夹紧;其次采用手动的方式对手摇轮23提供动力,在手摇轮23的转动在齿形橡胶传送带22的作用下,带动同步轮21发生转动;在同步轮21转动的同时,带动蜗轮蜗杆43发生转动,在蜗轮蜗杆43发生转动的情况下,轴承套筒46上的棉线张紧器45对导线6 进行棉线的缠绕,同时在蜗轮43转动的情况下通过连接轴31的作用下带动锥齿轮组件32发生转动,在锥齿轮组件32发生转动情况下通过转轴33的作用带动偏心轮35发生转动,在偏心轮35转动的同时带动往复滑块36进行左右往复运动,在往复滑块36的带动下通过输送部件5的作用,使得与支撑架12 上连接的所有零部件发生左右往复运动。这样就使得棉线张紧器45产生往复螺旋进给运动,达到导线缠绕的作用。

Claims (5)

1.一种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导线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平台组件(1)、动力传送组件(2)、往复传动组件(3)、绕线传动组件(4)及输送部件(5),
操作平台包括平板(11)、直线导轨(13)、导轨滑块(14)、支撑架(12),所述平板(11)上固定有直线导轨(13)和导轨滑块(14),其中导轨滑块(14)上固定有支撑架(12);
动力传送组件(2)包括手摇轮(23)、齿形橡胶传送带(22)及同步轮(21),所述手摇轮(23)和同步轮(21)分别安装在支撑架(12)上,其中齿形橡胶传送带(22)将手摇轮(23)和同步轮(21)相连接起来;
往复传动组件(3)包括连接轴(31)、锥齿轮组件(32)、转轴(33)、轴承座(34)、偏心轮(35)及往复滑块(36),所述连接轴(31)安装在支撑架(12)上,连接轴(31)的一端与蜗轮蜗杆(43)相连接,另一端与锥齿轮组件(32)相连接,转轴(33)安装在装有轴承座(34)的支撑架(12)上,转轴(33)一端与锥齿轮组件(32)相连接另一端与偏心轮(35)相连接,偏心轮(35)安装有往复滑块(36);
绕线传动组件包括立柱(41)、固定轴(42)、蜗轮蜗杆(43)、固定套筒(44)、棉线张紧器(45)、轴承套筒(46)及导线快速夹紧器(47),所述立柱(41)固定在平板(11)上,固定轴(42)安装于立柱(41)上,固定套筒(44)上固定于支撑架(12)上,固定套筒(44)、轴承套筒(46)上均安装有滚动轴承,蜗轮蜗杆(43)穿过装有滚动轴承的固定套筒(44)、轴承套筒(46)固定与支撑架(12)上,轴承套筒(46)上安装有棉线张紧器(45),其中固定轴(42)穿过涡轮蜗杆(43),导线快速夹紧器(47)安装于固定轴(42)上;
输送部件包括支座组件(51)、圆柱橡胶传动带(52)、吊环螺钉(53)、往复导杆(54)及往复导杆支座(55),所述吊环螺钉(53)与支撑架(12)相连接,支座组件(51)与往复导杆支座(55)固定在平板(11),两个往复导杆(54)的其中一端分别与往复滑块(36)相固定,中间穿过往复导杆支座(55),进行轴向定位,两个往复导杆(54)的另一端与圆柱橡胶传动带(52)进行连接,所述圆柱橡胶传动带(52)穿过支座组件(51)一端与吊环螺钉(53)相连接,另一端与往复导杆(5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导线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轮(21)与蜗轮蜗杆(43)相配合,为缠绕装置提供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导线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组件(51)包括导向轴支座、堕轮及导向轴,所述堕轮通过导向轴固定安装在导向轮支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导线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组件包括两个固定与轴上的锥形齿轮且两个锥齿轮以互成90°相互嵌合,以实现运动方向的转换。
5.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导线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蜗杆结构包括一个蜗杆与一个蜗轮且在轴线方向互成90°相互嵌合。
CN202221123094.8U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导线缠绕装置 Active CN218320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23094.8U CN218320076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导线缠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23094.8U CN218320076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导线缠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20076U true CN218320076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66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23094.8U Active CN218320076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导线缠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200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9886A (zh) 一种新型磁环绕线机
CN111837638B (zh) 一种小型振动采收装置
CN218320076U (zh) 一种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导线缠绕装置
CN201597137U (zh) 具有电动调模装置的开合模机构
CN201151880Y (zh) 一种钢绞线穿线机
CN208716725U (zh) 一种绞车摆线装置
CN114890254A (zh) 一种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导线缠绕装置及方法
CN219233530U (zh) 一种钢丝生产拉丝装置
CN217595753U (zh) 一种钢丝拉直台
CN216471430U (zh) 一种玄武岩纤维用缠绕装置
CN203356489U (zh) 旋转扭线装置
CN214192002U (zh) 一种螺栓套缠纱设备
CN201824480U (zh) 石材切割机
CN210884644U (zh) 一种始终能够保持排距均匀的排线器
CN107225158B (zh) 一种压制d型蒸发器管自动装置
CN113830523A (zh) 一种纺纱机的送纱机构
CN113697592A (zh) 一种电缆生产用卷缆装置
CN2696798Y (zh) 转向台电动滚筒式皮带机
CN202398943U (zh) 钢筋焊网步进送料装置
CN109384159B (zh) 一种垂直升降系统的牵引装置
CN112060621A (zh) 一种玻璃钢生产用往复式缠绕设备及其实施方法
CN220375968U (zh) 一种缠线均匀的排线装置
CN219384276U (zh) 一种通信光缆运输装置
CN109516297A (zh) C型绕线装置
CN214441960U (zh) 钢带收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