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19773U - 一种条状物的缠绕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条状物的缠绕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19773U
CN218319773U CN202222796281.9U CN202222796281U CN218319773U CN 218319773 U CN218319773 U CN 218319773U CN 202222796281 U CN202222796281 U CN 202222796281U CN 218319773 U CN218319773 U CN 2183197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core
rotating
strip
carous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962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才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anyear Concrete Pump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anyear Concrete Pump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anyear Concrete Pump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anyear Concrete Pump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962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197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197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197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条状物的缠绕机构,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可转动的转盘、以及位于转盘两侧的第一托盘与第二托盘,第一托盘与第二托盘以转盘为基准对称设置,转盘设置有可带动其旋转的转轴组件,转轴组件设置有可拖动其上下移动的液压件,液压件固定连接于工作台的支撑板上,第一托盘与第二托盘均用于固定放置条状物,转轴组件包括转芯与抽拉杆,转芯与转盘相连接,抽拉杆的下端与液压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将条状物绕在转盘上后,通过液压件将转芯拉动并向下移动,即可实现转芯与条状物的脱离,从而使转芯实现重复利用,减少了转芯的制作数量,降低成本,有利于企业的批量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条状物的缠绕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体缠绕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条状物的缠绕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多个生产缆绳、纱布、橡胶条的企业当中,为了运输方便,同时也为了便于储藏,通常会将上述的缆绳、纱布、橡胶条各自缠绕在一起,使得其更加紧固,但是一般情况下上述的条状物经过缠绕后,都会将转芯固定在缠绕后的条状物内,就算是想抽也很难抽的出来,所以就一直跟随着条状物一起运输或储藏,这就需要企业制作很多的转芯用于缠绕条状物,这无疑会增加成本,不利于企业的大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条状物的缠绕机构,将条状物绕在转盘上后,通过液压件将转芯拉动并向下移动,即可实现转芯与条状物的脱离,从而使转芯实现重复利用,减少了转芯的制作数量,降低成本,有利于企业的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条状物的缠绕机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可转动的转盘、以及位于转盘两侧的第一托盘与第二托盘,所述的第一托盘与第二托盘以转盘为基准对称设置,所述的转盘设置有可带动其旋转的转轴组件,所述的转轴组件设置有可拖动其上下移动的液压件,所述的液压件固定连接于工作台的支撑板上,所述的第一托盘与第二托盘均用于固定放置条状物,所述的转轴组件包括转芯与抽拉杆,所述的转芯与转盘相连接,所述抽拉杆的下端与液压件相连接,上端与转芯滑动连接且通过挡块实现同步向下移动。
上述结构中,位于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转盘、以及位于转盘两侧的第一托盘与第二托盘,此类结构属于一般传统缠绕机构最常见的款式,已被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熟知,无需再作过多的阐述,本实用新型与一般传统的缠绕机构的区别点在于:当条状物被绕制于转芯上后,通过固定连接于支撑板上的液压件带动抽拉杆一起向下运动,在抽拉杆的作用下,同步带动挡块与转芯一起向下运动,从而实现转芯与绕制完成的条状物的分离,即可取下条状物并予以排列摆放,此方法可以重复使用转芯,减少了背景技术中需要很多的转芯,降低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转芯滑动设置于转盘中,且所述转芯与所述转盘之间通过螺栓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转芯的截面为倒置的凹字形结构,所述的转盘设置有凹槽,位于凹槽的上端面水平往外延伸有卷条板,所述的螺栓外圈套设有弹簧,所述的弹簧位于凹字形结构的底面与凹槽的底面之间,且具有令转芯与转盘分开的趋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栓的数量为三根,且以转芯的中心轴为基准径向等距分布,相应地弹簧数量也为三根,且均套设于螺栓的外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拉杆与所述转芯之间设置有转套,所述的转套与转芯固定连接,所述的转套与抽拉杆滑动连接,所述挡块通过紧固件与转芯固定连接,所述挡块的最大直径大于抽拉杆的直径,且在弹簧的作用下使挡块的下表面与转芯的上表面相贴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套的外圈设置有转动连接的导向件,所述的导向件与转套轴向滑动连接,且所述导向件与所述转套之间具有相对固定的径向位置,所述的导向件的外圈设置有轴承固定件,所述的轴承固定件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的轴承固定件与导向件之间通过第一转动轴承实现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盘的外圈设置有底盘,所述的底盘固定连接于工作台的上面,所述的转盘与底盘通过第二转动轴承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导向件固定设置有转轮,所述的转轮设置有带动其旋转的电机,所述的电机固定连接于工作台的侧面,所述抽拉杆的下端与液压件通过转接件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托盘与第二托盘的下端均设置有导正轮,所述的导正轮包括转动连接的外固件与内固件,所述的外固件固定连接于工作台上,所述的内固件分别与第一托盘、第二托盘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托盘与转盘之间、第二托盘与转盘之间均设置有导带块,所述的导带块设置有导向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条状物固定放置于第一托盘与第二托盘中,先将第一托盘中的条状物穿过导向杆后绕制于转芯上,当条状物绕制有一圈多后,开启电机,由旋转的转轴组件带动第一托盘一起转动,待第一托盘中的条状物被绕完后,关闭电机,转盘停止旋转,将第二托盘上的条状物穿过导向杆后绕制于刚绕好的条状物的外圈,重复上述操作动作,待第二托盘中的条状物绕完后,关闭电机,转盘停止旋转,此时液压件带动转接件与抽拉杆一起向下运动,在抽拉杆的作用下,转芯同步向下移动,直至转芯与绕制完成后的条状物彻底脱离,即可将绕制完成的条状物取下,并予以排列摆放,当条状物被取下后,液压件将抽拉杆往上推,同时,转芯在弹簧的作用下,迅速地向上移动归位,此时可继续重复上述操作步骤,如此循环,可实现生产,通过此方法,可以减少转芯的使用,降低成本,有利于企业的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将条状物绕在转盘上后,通过液压件将转芯拉动并向下移动,即可实现转芯与条状物的脱离,从而使转芯实现重复利用,减少了转芯的制作数量,降低成本,有利于企业的批量生产。在上述结构中,一般缠绕机构中都会包含有工作台、转盘、第一托盘、第二托盘等一些常用的,也是必须的配件,这些配件的作用已不用做过多的描述,本实用与一般缠绕机构的区别在于当条状物绕制完成扣,可以通过液压件带动抽拉杆向下移动,同时在抽拉杆的作用下,保证挡块与转芯同步地下移,继而使转芯与绕制完成的条状物实现抽离,从而使转芯实现重复使用,减少了转芯的制作数量,降低了成本,有利于企业的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间部分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间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隐去第一托盘、第二托盘、条状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工作台;2、转盘;3、第一托盘;4、第二托盘;5、转轴组件;6、液压件;7、条状物;8、挡块;9、螺栓;10、弹簧;11、支撑板;12、转套;13、紧固件;14、导向件;15、轴承固定件;16、第一转动轴承;17、第二转动轴承;18、转轮;19、电机;20、转接件;21、凹槽;22、卷条板;23、底盘;24、导正轮;25、导带块;26、导向杆;
51、转芯;52、抽拉杆;241、外固件;242、内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条状物的缠绕机构,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上方设置有可转动的转盘2、以及位于转盘2两侧的第一托盘3与第二托盘4,第一托盘3与第二托盘4以转盘2为基准对称设置,转盘2设置有可带动其旋转的转轴组件5,转轴组件5设置有可拖动其上下移动的液压件6,液压件6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的支撑板11上,第一托盘3与第二托盘4均用于固定放置条状物7,转轴组件5包括转芯51与抽拉杆52,转芯51与转盘2相连接,抽拉杆52的下端与液压件6相连接,上端与转芯51滑动连接且通过挡块8实现同步向下移动。
上述结构中,位于工作台1的上方设置有转盘2、以及位于转盘2两侧的第一托盘3与第二托盘4,此类结构属于一般传统缠绕机构最常见的款式,已被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熟知,无需再作过多的阐述。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区别于一般传统的缠绕机构,具体体现在当条状物7被绕制于转芯51上后,通过固定连接于支撑板11上的液压件6带动抽拉杆52一起向下运动,在抽拉杆52的作用下,同步带动挡块8与转芯51一起向下运动,从而实现转芯51与绕制完成的条状物7的分离,即可取下条状物7并予以排列摆放,此方法可以重复使用转芯51,减少了背景技术中需要很多的转芯51,降低成本。
如图4所示,转芯51滑动设置于转盘2中,且转芯51与转盘2之间通过螺栓9相连。通过此螺栓9的设置,可使转芯51与转盘2之间实现轴向的滑动,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保证不会产生跑偏的现象。转芯51的截面为倒置的凹字形结构,转盘2设置有凹槽21,位于凹槽21的上端面水平往外延伸有卷条板22,螺栓9外圈套设有弹簧10,弹簧10位于凹字形结构的底面与凹槽21的底面之间,且具有令转芯51与转盘2分开的趋势。弹簧10套设于螺栓9的外圈,可保证弹簧10被压迫时,所产生的力具有垂直性,从而使作用于转芯51上的力保持垂直性,转芯51可顺畅的轴向滑动。
螺栓9的数量为三根,且以转芯51的中心轴为基准径向等距分布,相应地弹簧10数量也为三根,且均套设于螺栓9的外圈。
进一步地,螺栓9的数量为三根,保证转芯51在轴向移动时,具有良好的导向,保证滑动顺畅。
抽拉杆52与转芯51之间设置有转套12,转套12与转芯51固定连接,转套12与抽拉杆52滑动连接,挡块8通过紧固件13与转芯51固定连接,挡块8的最大直径大于抽拉杆52的直径,且在弹簧10的作用下使挡块8的下表面与转芯51的上表面相贴平。
进一步地,通过转套12的设置可以使抽拉杆52的最大直径相应地减小,有利于抽拉杆52的制作成型,另外利用紧固件13予以固定连接挡块8与抽拉杆52,同时挡块8的下表面与转芯51的上表面相贴平,所以在抽拉杆52的带动下转芯51可实现同步移动。
转套12的外圈设置有转动连接的导向件14,导向件14与转套12轴向滑动连接,且导向件14与转套12之间具有相对固定的径向位置,导向件14的外圈设置有轴承固定件15,轴承固定件15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轴承固定件15与导向件14之间通过第一转动轴承16实现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通过导向件14的设置,给转套12的轴向移动,提供一个导向作用,导向件14与轴承固定件15之间通过第一转动轴承16实现转动连接,保证转动顺畅。
转盘2的外圈设置有底盘23,底盘23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的上面,转盘2与底盘23通过第二转动轴承17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底盘23用于支撑转盘2的转动,并利用第二转动轴承17保证转动顺畅。
导向件14固定设置有转轮18,转轮18设置有带动其旋转的电机19,电机19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的侧面,抽拉杆52的下端与液压件6通过转接件20相连接。
进一步地,通过电机19带动转轮18实现旋转,从而带动导向件14、转套12、转芯51、转盘2一起转动,以使本实用新型实现机械自动化,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第一托盘3与第二托盘4的下端均设置有导正轮24,导正轮24包括转动连接的外固件241与内固件242,外固件241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上,内固件242分别与第一托盘3、第二托盘4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由外固件241、内固件242组合而成的导正轮24,保证第一托盘3、第二托盘4在转动时保持顺畅且无偏心。
第一托盘3与转盘2之间、第二托盘4与转盘2之间均设置有导带块25,导带块25设置有导向杆26。
进一步地,位于导带块25上的导向杆26,主要起引导作用,使条状物7在进行绕制时,具有统一的进给走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条状物的缠绕机构,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方设置有可转动的转盘(2)、以及位于转盘(2)两侧的第一托盘(3)与第二托盘(4),所述的第一托盘(3)与第二托盘(4)以转盘(2)为基准对称设置,所述的转盘(2)设置有可带动其旋转的转轴组件(5),所述的转轴组件(5)设置有可拖动其上下移动的液压件(6),所述的液压件(6)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的支撑板(11)上,所述的第一托盘(3)与第二托盘(4)均用于固定放置条状物(7),所述的转轴组件(5)包括转芯(51)与抽拉杆(52),所述的转芯(51)与转盘(2)相连接,所述抽拉杆(52)的下端与液压件(6)相连接,上端与转芯(51)滑动连接且通过挡块(8)实现同步向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状物的缠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芯(51)滑动设置于转盘(2)中,且所述转芯(51)与所述转盘(2)之间通过螺栓(9)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条状物的缠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芯(51)的截面为倒置的凹字形结构,所述的转盘(2)设置有凹槽(21),位于凹槽(21)的上端面水平往外延伸有卷条板(22),所述的螺栓(9)外圈套设有弹簧(10),所述的弹簧(10)位于凹字形结构的底面与凹槽(21)的底面之间,且具有令转芯(51)与转盘(2)分开的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条状物的缠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9)的数量为三根,且以转芯(51)的中心轴为基准径向等距分布,相应地弹簧(10)数量也为三根,且均套设于螺栓(9)的外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条状物的缠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杆(52)与所述转芯(51)之间设置有转套(12),所述的转套(12)与转芯(51)固定连接,所述的转套(12)与抽拉杆(52)滑动连接,所述挡块(8)通过紧固件(13)与转芯(51)固定连接,所述挡块(8)的最大直径大于抽拉杆(52)的直径,且在弹簧(10)的作用下使挡块(8)的下表面与转芯(51)的上表面相贴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条状物的缠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套(12)的外圈设置有转动连接的导向件(14),所述的导向件(14)与转套(12)轴向滑动连接,且所述导向件(14)与所述转套(12)之间具有相对固定的径向位置,所述的导向件(14)的外圈设置有轴承固定件(15),所述的轴承固定件(15)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所述的轴承固定件(15)与导向件(14)之间通过第一转动轴承(16)实现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状物的缠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的外圈设置有底盘(23),所述的底盘(23)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的上面,所述的转盘(2)与底盘(23)通过第二转动轴承(17)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条状物的缠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件(14)固定设置有转轮(18),所述的转轮(18)设置有带动其旋转的电机(19),所述的电机(19)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的侧面,所述抽拉杆(52)的下端与液压件(6)通过转接件(20)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状物的缠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托盘(3)与第二托盘(4)的下端均设置有导正轮(24),所述的导正轮(24)包括转动连接的外固件(241)与内固件(242),所述的外固件(241)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上,所述的内固件(242)分别与第一托盘(3)、第二托盘(4)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状物的缠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盘(3)与转盘(2)之间、第二托盘(4)与转盘(2)之间均设置有导带块(25),所述的导带块(25)设置有导向杆(26)。
CN202222796281.9U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条状物的缠绕机构 Active CN2183197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96281.9U CN218319773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条状物的缠绕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96281.9U CN218319773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条状物的缠绕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19773U true CN218319773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25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96281.9U Active CN218319773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条状物的缠绕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197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84937U (zh) 一种渔网收卷装置
CN110255285B (zh) 一种色带生产用收卷装置
CN216661905U (zh) 一种多功能收卷装置
CN218319773U (zh) 一种条状物的缠绕机构
CN110757217B (zh) 一种降低主轴刚度要求的转塔式刀架
CN109775432A (zh) 一种主动退解络筒机
CN201538612U (zh) 可移动式碳纤维复合导线芯收卷机
CN214879144U (zh) 电力工程施工用辅助装置
CN109110567A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电缆用缠绕装置
CN209635588U (zh) 一种主动退解络筒机
CN209777942U (zh) 一种用于钢水取样器的脱氧铝丝缠绕装置
CN109879117B (zh) 一种用于钢水取样器的脱氧铝丝缠绕装置
CN203265785U (zh) 一种圆锥形工件高效锯切装置
CN220149811U (zh) 一种四线缝纫机的绕线装置
CN220165490U (zh) 一种线轴固定工装
CN217148100U (zh) 一种排线准确的自动绕线机
CN220925919U (zh) 一种自动涤纶纱线绕线装置
CN219807571U (zh) 一种自动放线机
CN219362417U (zh) 一种打样机上下料装置
CN111906883B (zh) 一种装配式家具连接结构制作成型机及制作成型工艺
CN211557102U (zh) 一种盘式电机定转子合装装置
CN220831386U (zh) 一种可拆装式猫抓板
CN211393232U (zh) 一种胶带复卷机的上料装置
CN217309974U (zh) 全自动精密咖啡机锥磨盘
CN214612960U (zh) 针织大圆机绕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