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83850U - 一种具备多种模式的电钻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备多种模式的电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83850U
CN218283850U CN202222493305.3U CN202222493305U CN218283850U CN 218283850 U CN218283850 U CN 218283850U CN 202222493305 U CN202222493305 U CN 202222493305U CN 218283850 U CN218283850 U CN 2182838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selection
convex strip
sleeve
notch
imp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9330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永林
李咸进
王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Tianming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Tianming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Tianming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Tianming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9330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838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838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838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lling And Bo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备多种模式的电钻,包括机体和设在机体头部的齿轮箱壳体(1)、模式选择旋转套(2)、力矩套(3)、输出轴(4)以及冲击组件(5),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2)转动到钻档状态,此时所述第一缺口(6.1)与第一凸条(1.1)错位,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2)转动到冲击档,此时所述第一缺口(6.1)与第一凸条(1.1)错位,此时冲击组件(5)启动,所述输出轴(4)冲击输出。该电钻将螺丝批和钻孔的旋转采用驱动环与齿轮箱壳体配合,冲击模式则采用另外的开关,在调整时通过模式选择旋转套就能实现三个模式的切换和旋转,从而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可靠性和稳定性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具备多种模式的电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具备多种模式的电钻。
背景技术
目前有一种电钻,具备多种模式:拧螺丝状态、钻孔模式和冲击模式。在拧螺丝状态,可以调节力矩大小,根据设定的力矩来拧紧螺丝批,超过设定的力矩则打滑。在钻孔模式,不调节转速,输出轴直接与电机连接。在拧螺丝状态和钻孔模式,冲击组件都是未没触发的,不进行工作。在冲击模式,则启动后可以进行冲击作业。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击钻,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输出端相连接的冲击齿轮箱、与所述冲击齿轮箱输出端相连接的冲击输出轴,所述冲击齿轮箱包括齿轮箱壳体及齿轮组件,所述齿轮箱壳体包括大径段与小径段,所述大径段套设在所述齿轮组件上,所述小径段套设在所述冲击输出轴上;所述冲击钻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小径段上的冲击螺纹圈、与所述冲击螺纹圈螺纹连接的冲击力矩套、套设在所述小径段上并绕其旋转的冲击旋转套、套设在所述小径段上并与其构成滑移配合的冲击扭力垫片、套设在所述冲击输出轴上的冲击支架、套设在所述冲击输出轴上并与其随动的旋转棘轮、与所述小径段固定连接的固定棘轮,所述冲击扭力垫片靠近所述冲击输出轴前端,所述固定棘轮靠近所述冲击输出轴后端,所述旋转棘轮位于所述冲击扭力垫片与所述固定棘轮之间,所述旋转棘轮与所述固定棘轮相互配合,所述冲击支架与所述固定棘轮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冲击扭力垫片与所述冲击螺纹圈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大径段靠近所述冲击扭力垫片一侧的端面上沿其轴向上成型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沿其轴向上布置有至少两颗钢球,位于两端的钢球分别与所述冲击扭力垫片及所述齿轮组件中的内齿圈接触;所述小径段的前端部成型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冲击支架的周向外表面上成型设置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穿过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冲击旋转套的前端部成型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凸起部在所述冲击旋转套旋转过程中与所述第二开口配合。
该结构选择模式时,在冲击档时,冲击输出轴上装配的冲击支架上的第一凸起部与冲击旋转套上的第二开口位置对应。在钻档与螺丝档时,冲击支架上的第一凸起部顶在冲击旋转套的端面上,第一凸起部没有落入第二开口中,此时旋转棘轮不能与固定棘轮接触,冲击钻没有冲击功能。但在钻档时,冲击扭力垫片被冲击旋转套压住,冲击齿轮箱也没有脱扣功能,而在螺丝档时,冲击旋转套没有压住冲击扭力垫片,冲击扭力垫片是松动的,可以前后跳动,此时靠第二弹性件即冲击扭力螺旋弹簧调节扭力。以上这种结构存在以下不足:在调整时通过冲击支架上的第一凸起部与冲击旋转套上的第二开口以及冲击旋转套与冲击扭力垫片之间的配合来选择模式,结构比较复杂,而且第一凸起部进出第二开口时需要先轴向移动,对准才能嵌入、上移才能离开,操作不便,而且长期切换模式,对零部件的耐用性要求也高,增加了零部件的耐久性和稳定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螺丝批和钻孔的旋转采用驱动环与齿轮箱壳体配合,冲击模式则采用另外的开关,在调整时通过模式选择旋转套就能实现三个模式的切换和旋转,从而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可靠性和稳定性更好的具备多种模式的电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具有以下结构的一种具备多种模式的电钻,包括机体和设在机体头部的齿轮箱壳体、模式选择旋转套、力矩套、输出轴以及冲击组件,所述输出轴穿过冲击组件与齿轮箱壳体内的齿轮箱连接,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套在齿轮箱壳体外,所述力矩套设在模式选择旋转套的边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壳体的外壁设有沿轴向分布的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所述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沿圆周间隔分布,所述齿轮箱壳体的外壁设有驱动环和挡圈,所述挡圈推动驱动环与齿轮箱壳体的外壁的台阶相抵;所述驱动环周向定位在模式选择旋转套的内壁,所述驱动环的内壁设有与第一凸条相配的第一缺口和与第二凸条相配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凸条的弧长大于第一凸条的弧长,所述冲击组件设有拨杆,所述拨杆径向伸出冲击组件,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转动到螺丝档状态,此时所述第一凸条与第一缺口对应,所述第二凸条与第二缺口对应;所述力矩套正常转动调节力矩,所述输出轴根据调节的力矩输出;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转动到钻档状态,此时所述第一缺口与第一凸条错位,所述第二凸条与第二缺口错位,所述驱动环轴向限位,所述输出轴与机体内的电机同步转动;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转动到冲击档,此时所述第一缺口与第一凸条错位,所述第二凸条与第二缺口错位,同时模式选择旋转套推动拨杆并轴向限位,此时冲击组件启动,所述输出轴冲击输出。
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的内壁设有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设有多个定位缺口,所述驱动环外壁设有多个定位凸块,多个定位缺口中的其中一对两个定位缺口的间距小于其他相邻两个的间距,所述多个定位缺口与多个定位凸块一一对应,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转动并带动驱动环同步转动。
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的前端全部设有凹槽,所述拨杆的外端端部嵌入在凹槽内,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转动则带动拨杆的外端。
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内侧还设有弹片,所述弹片的中间设有凸起,两端固定在齿轮箱壳体外,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的内壁设有三个并列分布的定位槽,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转动则挤压弹片直到凸起进入到对应的一个定位槽内。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将螺丝批和钻孔的旋转采用驱动环与齿轮箱壳体配合,冲击模式则采用另外的开关,在调整时通过模式选择旋转套就能实现三个模式的切换和旋转,从而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可靠性和稳定性更好。2、通过齿轮箱壳体的两种凸条与驱动环的两种缺口配合,来使驱动环轴向限位,结构简单,且轴向定位效果好。3. 模式选择旋转套与驱动环的安装利用错位的方式组装,避免装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备多种模式的电钻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环与齿轮箱壳体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备多种模式的电钻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备多种模式的电钻的螺丝批模式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备多种模式的电钻的钻孔模式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备多种模式的电钻的冲击模式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片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所示:
1、齿轮箱壳体,1.1、第一凸条,1.2、第二凸条,2、模式选择旋转套,2.1、定位缺口,2.3、定位槽,3、力矩套,4、输出轴,5、冲击组件,6、驱动环,6.1、第一缺口,6.2、第二缺口,6.3、定位凸块, 8、拨杆,9、弹片,9.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备多种模式的电钻,包括机体和设在机体头部的齿轮箱壳体1、模式选择旋转套2、力矩套3、输出轴4以及冲击组件5,所述输出轴4穿过冲击组件5与齿轮箱壳体1内的齿轮箱连接,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2套在齿轮箱壳体1外,所述力矩套3设在模式选择旋转套2的边上。
所述齿轮箱壳体1的外壁设有沿轴向分布的第一凸条1.1和第二凸条1.2,第一凸条1.1和第二凸条1.2从齿轮箱壳体1的外壁的台阶面一直到靠近输出轴4方向的外端端面。
所述第一凸条1.1和第二凸条1.2沿圆周间隔分布。
所述齿轮箱壳体1的外壁设有驱动环6和挡圈,所述挡圈推动驱动环6与齿轮箱壳体1的外壁的台阶相抵;挡圈通过多根弹簧来推动驱动环6与所述齿轮箱壳体1的外壁的台阶面紧贴。
所述驱动环6周向定位在模式选择旋转套2的内壁,所述驱动环6的内壁设有与第一凸条1.1相配的第一缺口6.1和与第二凸条1.2相配的第二缺口6.2,所述第二凸条1.2的弧长大于第一凸条1.1的弧长,相对应的第二缺口6.2的弧长也大于第一缺口6.1的弧长。
所述冲击组件5设有拨杆8,所述拨杆8径向伸出冲击组件5,同时在齿轮箱壳体1的前段侧壁设有一个长孔,拨杆8贯穿长孔并可以横向滑动,拨杆8滑动抵住冲击棘轮盘,则触发冲击组件,再滑动至另一端则冲击组件不工作。
如图4所示,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2转动到螺丝档状态,此时所述第一凸条1.1与第一缺口6.1对应,所述第二凸条1.2与第二缺口6.2对应;所述力矩套3正常转动调节力矩,所述输出轴4根据调节的力矩输出;机体内的电机和前端钻头一直保持相同动作,输出最大扭力,维持不跳档。
如图5所示,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2转动到钻档状态,此时所述第一缺口6.1与第一凸条1.1错位,所述第二凸条1.2与第二缺口6.2错位,所述驱动环6轴向限位,所述输出轴4与机体内的电机同步转动;依据螺丝档扭力设定决定何时跳档,而跳档时冲击钻旋转马达持续转动,但螺丝起子保持静止状态,冲击钻空转。
如图6所示,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2转动到冲击档,此时所述第一缺口6.1与第一凸条1.1错位,所述第二凸条1.2与第二缺口6.2错位,同时模式选择旋转套2推动拨杆8并轴向限位,此时冲击组件5启动,所述输出轴4冲击输出,可以对水泥墙或其它坚硬对象实施钻孔作业。
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2的内壁设有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设有多个定位缺口2.1,本实施例为四个,三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第四个位于任意一个的旁边。所述驱动环6外壁设有多个定位凸块6.3,多个定位缺口2.1中的其中一对两个定位缺口2.1的间距小于其他相邻两个的间距,所述多个定位缺口2.1与多个定位凸块6.3一一对应,在驱动环6装入到模式选择旋转套2的内壁时,只有对准唯一的一个位置才可以嵌入,避免出错。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2转动并带动驱动环6同步转动。
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2的前端全部设有凹槽,所述拨杆8的外端端部嵌入在凹槽内,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2转动则带动拨杆8的外端。
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2内侧还设有弹片9,所述弹片9的中间设有凸起9.1,两端固定在齿轮箱壳体1外,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2的内壁设有三个并列分布的定位槽2.3,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2转动则挤压弹片9直到凸起9.1进入到对应的一个定位槽2.3内。三个并列分布的定位槽2.3对应三种模式,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2转动到任意一种模式,则凸起9.1嵌入到一个定位槽2.3内,并且在跨越中间的隔板时能发出声响,方便使用者来辨别是否转动到位。

Claims (4)

1.一种具备多种模式的电钻,包括机体和设在机体头部的齿轮箱壳体(1)、模式选择旋转套(2)、力矩套(3)、输出轴(4)以及冲击组件(5),所述输出轴(4)穿过冲击组件(5)与齿轮箱壳体(1)内的齿轮箱连接,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2)套在齿轮箱壳体(1)外,所述力矩套(3)设在模式选择旋转套(2)的边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壳体(1)的外壁设有沿轴向分布的第一凸条(1.1)和第二凸条(1.2),所述第一凸条(1.1)和第二凸条(1.2)沿圆周间隔分布,所述齿轮箱壳体(1)的外壁设有驱动环(6)和挡圈,所述挡圈推动驱动环(6)与齿轮箱壳体(1)的外壁的台阶相抵;所述驱动环(6)周向定位在模式选择旋转套(2)的内壁,所述驱动环(6)的内壁设有与第一凸条(1.1)相配的第一缺口(6.1)和与第二凸条(1.2)相配的第二缺口(6.2),所述第二凸条(1.2)的弧长大于第一凸条(1.1)的弧长,所述冲击组件(5)设有拨杆(8),所述拨杆(8)径向伸出冲击组件(5),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2)转动到螺丝档状态,此时所述第一凸条(1.1)与第一缺口(6.1)对应,所述第二凸条(1.2)与第二缺口(6.2)对应;所述力矩套(3)正常转动调节力矩,所述输出轴(4)根据调节的力矩输出;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2)转动到钻档状态,此时所述第一缺口(6.1)与第一凸条(1.1)错位,所述第二凸条(1.2)与第二缺口(6.2)错位,所述驱动环(6)轴向限位,所述输出轴(4)与机体内的电机同步转动;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2)转动到冲击档,此时所述第一缺口(6.1)与第一凸条(1.1)错位,所述第二凸条(1.2)与第二缺口(6.2)错位,同时模式选择旋转套(2)推动拨杆(8)并轴向限位,此时冲击组件(5)启动,所述输出轴(4)冲击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多种模式的电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2)的内壁设有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设有多个定位缺口(2.1),所述驱动环(6)外壁设有多个定位凸块(6.3),多个定位缺口(2.1)中的其中一对两个定位缺口(2.1)的间距小于其他相邻两个的间距,所述多个定位缺口(2.1)与多个定位凸块(6.3)一一对应,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2)转动并带动驱动环(6)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多种模式的电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2)的前端全部设有凹槽,所述拨杆(8)的外端端部嵌入在凹槽内,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2)转动则带动拨杆(8)的外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多种模式的电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2)内侧还设有弹片(9),所述弹片(9)的中间设有凸起(9.1),两端固定在齿轮箱壳体(1)外,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2)的内壁设有三个并列分布的定位槽(2.3),所述模式选择旋转套(2)转动则挤压弹片(9)直到凸起(9.1)进入到对应的一个定位槽(2.3)内。
CN202222493305.3U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具备多种模式的电钻 Active CN2182838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93305.3U CN218283850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具备多种模式的电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93305.3U CN218283850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具备多种模式的电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83850U true CN218283850U (zh) 2023-01-13

Family

ID=84815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93305.3U Active CN218283850U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具备多种模式的电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838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44864U (zh) 具有坚固的锤支承结构的锤钻机
CN1943994B (zh) 具有钻孔模式的冲击转动工具
CN1309532C (zh) 手持式工具机的工作模式切换单元
CN201419268Y (zh) 多模式钻及变速器子组件
CN201537904U (zh) 锤钻机
CN101342693B (zh) 动力工具
CN201220406Y (zh) 一种电动工具
US7549484B2 (en) Power tool
US20060244224A1 (en) Rotatable chuck
CN212706597U (zh) 手持工具
CN101443161A (zh) 用于动力工具的模式改变机构
US20130264087A1 (en) Driving Tool
US20130213680A1 (en) Power tool having variable speed device
CN102470519B (zh) 冲击工具
CN201077063Y (zh) 动力工具
CN218283850U (zh) 一种具备多种模式的电钻
CN100420531C (zh) 锤钻
CN114714301A (zh) 冲击工具
CN218283849U (zh) 一种电钻的冲击结构
CN201253843Y (zh) 动力工具
CN218195000U (zh) 一种电动工具
CN101612725B (zh) 动力工具
CN209754092U (zh) 一种液压马达冲击回转动力头
CN207747002U (zh) 电锤的工作模式切换机构
CN113492384A (zh) 多功能电动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