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72622U - 测试夹具以及测试设备 - Google Patents

测试夹具以及测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72622U
CN218272622U CN202221326386.1U CN202221326386U CN218272622U CN 218272622 U CN218272622 U CN 218272622U CN 202221326386 U CN202221326386 U CN 202221326386U CN 218272622 U CN218272622 U CN 218272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connecting piece
test
conductive support
conductive conn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2638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祁学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2638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72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72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726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测试夹具以及测试设备,该测试夹具包括绝缘底座、导电支架以及第一导电连接件。通过将第一导电连接件固定在导电支架上,且第一导电连接件用于与电池包的电池极耳接触并导通,从而使得在进行性能测试时,导电支架上的电连接耳部与测试设备的测试线电连接,第一导电连接件与导电支架连接导通,且电池极耳与导电支架接触从而实现电导通,即通过使得与电池极耳接触的第一导电连接件与导电支架实现电连接,导电支架的电连接耳部与测试线连接,从而间接实现电池极耳与测试线的电导通,以避免电池极耳直接与测试线连接导致应力损伤的问题。

Description

测试夹具以及测试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夹具以及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发展迅速,电池包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其性能直接影响电动车的续驶里程,因此电池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要做很多性能测试,以验证电池的优劣。
在进行性能测试时,通常是将电池包的电池极耳直接与电池测试设备的测试线通过螺丝连接固定。然而,由于电池测试设备的测试线通常比较粗硬,因此测试线与电池极耳连接后会施加给电池极耳较大应力,进而会对电池极耳造成应力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测试夹具以及测试设备。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测试夹具,包括绝缘底座、导电支架以及第一导电连接件;
所述导电支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绝缘底座上,且所述导电支架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绝缘底座的方向延伸;所述导电支架上形成有用于与测试设备的测试线电连接的电连接耳部;
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的至少一端固定在所述导电支架上,且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用于与电池包的电池极耳接触并导通。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上形成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电池极耳上形成有与第一连接槽配合的极耳孔,紧固件设于所述极耳孔和所述第一连接槽内,以将所述电池极耳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上。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还包括第二导电连接件,所述第二导电连接件和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沿所述导电支架的宽度方向依次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导电连接件上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槽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二连接槽,紧固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槽和所述第二连接槽内,以将所述电池极耳夹设在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导电连接件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槽和所述第二连接槽均沿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的长度方向延伸。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导电支架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槽垂直的滑动槽,连接件设于所述滑动槽和所述第一连接槽内,以将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导电支架上。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在沿所述导电支架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滑动槽的尺寸大于所述连接件的尺寸,以使所述连接件可在所述第一连接槽内滑动,以调节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在沿所述导电支架的延伸方向上的高度。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导电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电支架和第二导电支架,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导电支架连接的第一子导电连接件和与所述第二导电支架连接的第二子导电连接件,所述第一子导电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导电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电池包的电池极耳接触并导通;所述第一导电支架和所述第二导电支架上均形成有所述电连接耳部。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电连接耳部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导电支架或所述第二导电支架之间一体成型。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导电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绝缘底座之间粘接或者通过螺纹件连接。
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测试设备,包括测试装置以及所述测试夹具,所述测试装置包括用于与所述电连接耳部连接的测试线。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一种测试夹具以及测试设备,该测试夹具包括绝缘底座、导电支架以及第一导电连接件。通过将第一导电连接件固定在导电支架上,且第一导电连接件用于与电池包的电池极耳接触并导通,从而使得在进行性能测试时,导电支架上的电连接耳部与测试设备的测试线电连接,第一导电连接件与导电支架连接导通,且电池极耳与导电支架接触从而实现电导通,即通过使得与电池极耳接触的第一导电连接件与导电支架实现电连接,导电支架的电连接耳部与测试线连接,从而间接实现电池极耳与测试线的电导通,以避免电池极耳直接与测试线连接导致应力损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测试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绝缘底座;2、导电支架;21、电连接耳部;211、连接耳孔;22、滑动槽;23、第一导电支架;24、第二导电支架;3、第一导电连接件;31、第一连接槽;32、第一子导电连接件;33、第二子导电连接件;4、第二导电连接件;41、第二连接槽;42、第三子导电连接件;43、第四子导电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试夹具,包括绝缘底座1、导电支架2以及第一导电连接件3。
其中,导电支架2的一端设置在绝缘底座1上,且导电支架2的另一端朝向远离绝缘底座1的方向延伸。示例性的,导电支架2沿着竖直方向(即图1所示的z方向)延伸,且导电支架2的底部固定在绝缘底座1上。具体实现时,导电支架2的底部可以粘贴在绝缘底座1上,也可以如图1所示,通过螺丝或者螺钉等螺纹件固定在绝缘底座1上。绝缘底座1可以为橡胶、塑料等非导电材料制成的,且绝缘底座1的形状可以为方形或者圆形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导电支架2上形成有用于与测试设备的测试线电连接的电连接耳部21,电连接耳部21用于与测试设备的测试线电连接,因此电连接耳部21为导电材料制成,比如金属铜或者金属银或者其他导电合金材料制成。此外,第一导电连接件3的至少一端固定在导电支架2上,且第一导电连接件3用于与电池包的电池极耳接触并导通。也就是说,通过第一导电连接件3与电池包的电池极耳接触,第一导电连接件3与导电支架2连接接触,且导电支架2的电连接耳部21与测试设备的测试线连接实现电导通,进而实现电池极耳与测试线的间接电连接,以对电池包进行性能测试,也可以避免电池极耳直接与测试线电连接导致的应力损伤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导电支架2与电连接耳部21可以为同样的导电材质制成,且可以一体成型,以确保电池极耳与测试线可以通过第一导电连接件3和导电支架2实现电连接的同时还可以节省加工工艺和制造成本。
此外,电连接耳部21上可以形成有连接耳孔211,用于方便与测试设备的测试线连接。电连接耳部21具体可以为如图1所示的方形结构也可以为圆形结构,连接耳孔211可以为如图1所示的方形孔也可以为圆形孔,具体的电连接耳部21和连接耳孔211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一种实现方式中,对于电池极耳与第一导电连接件3的连接固定结构可以为:第一导电连接件3上形成有第一连接槽31,电池极耳上形成有与第一连接槽31配合的极耳孔,紧固件设于极耳孔和第一连接槽31内,以将电池极耳连接在第一导电连接件3上,以此实现电池极耳与第一导电连接件3的连接固定以及接触导通。示例性的,紧固件可以为螺丝或者螺钉等,极耳孔可以为光孔或者螺纹孔。需要说明的是,电池包可以分为软包电池和方形电池,方形电池的电池极耳相较于软包电池的电池极耳的厚度较厚,因此该连接固定结构更为适合用于方形电池的电池极耳与第一导电连接件3的连接固定并导通。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具体实现时,参照图1所示,对于电池极耳与第一导电连接件3的连接固定结构可以为:还包括第二导电连接件4,第二导电连接件4和第一导电连接件3沿导电支架2的宽度方向(参照图1所示的y方向)依次设置,且第二导电连接件4上与第一导电连接件3的第一连接槽31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二连接槽41,紧固件设于第一连接槽31和第二连接槽41内,以将电池极耳夹设在第一导电连接件3和第二导电连接件4之间。即就是,第一导电连接件3和第二导电连接件4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从而将电池极耳夹设在第一导电连接件3和第二导电连接件4之间即可,此时电池极耳上可以不设置极耳孔,因此该固定连接结构更为适合电池极耳较薄的软包电池。当然,软包电池和方形电池均可以适用上述两种连接固定结构。
此外,第一连接槽31和第二连接槽41均为沿着图1所示的x方形延伸的方形槽孔,在其他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槽31和第二连接槽41也可以为跑道形孔或者椭圆形孔。
另外,第一导电连接件3和第二导电连接件4连接时可以通过紧固件将第一导电连接件3和第二导电连接件4的两端连接,以不影响电池包的电池极耳夹设在第一导电连接件3和第二导电连接件4之间。并且,为了便于电池极耳可以夹设紧密在第一导电连接件3和第二导电连接件4之间,第一导电连接件3和第二导电连接件4之间还可以设置密封垫片或者密封垫圈,使得第一导电连接件3和第二导电连接件4之间连接时可以可靠地夹设住电池包的电池极耳,避免由于夹设不可靠导致电连接不稳定或者电连接失效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电池包的电池极耳通过上述两种固定连接结构中的任一种实现与测试线的间接电导通,由于电池极耳均不是直接与测试线连接的,因此也可以避免测试线施加给电池包应力导致电池包易于倾倒发生安全隐患的问题,即本实施例的测试夹具可以确保电池包在进行性能测试时,电池极耳不会造成应力损伤且电池包不会受应力影响导致倾倒。
具体实现时,参照图1所示,导电支架2上形成有与第一连接槽31垂直的滑动槽22(即滑动槽22沿图1所示的z方向延伸),连接件设于滑动槽22和第一连接槽31内,以将第一导电连接件3固定在导电支架2上。也就是说,第一导电连接件3的至少一端(比如左端或者右端)可以通过连接件与第一导电连接件3连接,连接件可以为螺丝或者螺钉,螺丝或者螺钉依次贯穿第一连接槽31和滑动槽22,进而将第一导电连接件3连接固定在导电支架2上并实现接触导通。此外,滑动槽22均为沿着图1所示的z方形延伸的方形槽孔,在其他实现方式中滑动槽22也可以为跑道形孔或者椭圆形孔。
进一步地,在沿导电支架2的延伸方向(即图1所示的z方向)上,滑动槽22的尺寸大于连接件的尺寸,从而可以允许连接件在第一连接槽31内沿着z方向滑动,即第一导电连接件3与导电支架2的连接固定位置可以沿着z方向可变,以调节第一导电连接件3在沿导电支架2的延伸方向上的高度,以此适应不同高度尺寸的电池包的电池极耳与第一导电连接件3之间的连接或接触。
具体实现时,参照图1所示,导电支架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电支架23和第二导电支架24,第一导电连接件3包括第一子导电连接件32和第二子导电连接件33,第一子导电连接件32与第一导电支架23连接,第二子导电连接件33和第二导电支架24连接,第一子导电连接件32和第二导电连接件33分别与电池包的电池极耳接触并导通,从而确保第一导电连接件3与导电支架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此外,第一导电支架23和第二导电支架24上可以均形成有电连接耳部21,从而在电池极耳与第一导电支架23和第二导电支架24之间接触电导通时,可以通过任意一个导电支架2上的电连接耳部21与测试线电连接。
另外,为了便于制造,电连接耳部21与相应的第一导电支架23或第二导电支架24之间一体成型,以节省加工工艺。
此外,第一导电连接件3和第二导电连接件4可以均为铜排或者其他导电材质制成,且由于第一导电连接件3的两端用以分别与第一导电支架23和第二导电支架24连接,而第二导电连接件4的两端仅与第一导电连接件3连接,因此可以设置第一导电连接件3沿图1所示的x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二导电连接件4沿x方向的尺寸,且当第一导电连接件3和第二导电连接件4分设于导电支架2沿y方向的相对两侧时,第二导电连接件4的长度小于第一导电支架23和第二导电支架24之间沿x方向的长度,从而避免第一导电连接件3与第二导电连接件4连接时,由于第二导电连接件4的长度过大导致其两端触碰到导电支架2,导致二者之间连接时无法夹紧位于二者之间的电池极耳,从而导致电连接失效或者电连接不稳定。而当第一导电连接件3和第二导电连接件4位于导电支架2沿y方向的同侧,且第一导电连接件3位于导电支架2与第二导电连接件4之间时,第一导电连接件3和第二导电连接件4的长度可以一致或者第二导电连接件4的长度大于或者小于第一导电连接件3的尺寸。
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连接件3可以包括两段铜排,即包括第一子导电连接件32以及第二子导电连接件33,第一子导电连接件32以及第二子导电连接件33沿图1所示的x方向依次设置,且二者上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槽31用于分别与电池包的正负极耳连接。同理,第二子导电连接件4可以包括两段铜排,即第三子导电连接件42以及第四子导电连接件43,第三子导电连接件42以及第四子导电连接件43沿图1所示的x方向依次设置。
实施例二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测试设备,包括测试装置以及上述的测试夹具,测试装置包括用于与电连接耳部21连接的测试线,具体操作时,将测试线与导电支架2上的电连接耳部21连接,即可使得电池包的电池极耳与测试线间接电导通,以进行后续的性能测试,且可以避免测试线直接与电池极耳连接导致电池极耳受到应力损伤,且电池包的电池极耳通过测试夹具与测试线的间接电导通,由于电池极耳均不是直接与测试线连接的,因此也可以避免测试线施加给电池包应力导致电池包易于倾倒发生安全隐患的问题,即本实施例的测试夹具可以确保电池包在进行性能测试时,电池极耳不会造成应力损伤且电池包不会受应力影响导致倾倒。
本实施例中的测试夹具的具体结构和实现原理与实施例一提供的测试夹具的结构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以参照实施例一的描述。
具体实现时,测试设备可以选用目前常用的电池性能的测试设备进行电池的性能测试,本实施例对测试设备的结构不作详尽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底座、导电支架以及第一导电连接件;
所述导电支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绝缘底座上,且所述导电支架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绝缘底座的方向延伸;所述导电支架上形成有用于与测试设备的测试线电连接的电连接耳部;
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的至少一端固定在所述导电支架上,且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用于与电池包的电池极耳接触并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上形成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电池极耳上形成有与第一连接槽配合的极耳孔,紧固件设于所述极耳孔和所述第一连接槽内,以将所述电池极耳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电连接件,所述第二导电连接件和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沿所述导电支架的宽度方向依次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导电连接件上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槽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二连接槽,紧固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槽和所述第二连接槽内,以将所述电池极耳夹设在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导电连接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槽和所述第二连接槽均沿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的长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支架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槽垂直的滑动槽,连接件设于所述滑动槽和所述第一连接槽内,以将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导电支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导电支架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滑动槽的尺寸大于所述连接件的尺寸,以使所述连接件可在所述第一连接槽内滑动,以调节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在沿所述导电支架的延伸方向上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电支架和第二导电支架,所述第一导电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导电支架连接的第一子导电连接件和与所述第二导电支架连接的第二子导电连接件,所述第一子导电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导电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电池包的电池极耳接触并导通;所述第一导电支架和所述第二导电支架上均形成有所述电连接耳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耳部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导电支架或所述第二导电支架之间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绝缘底座之间粘接或者通过螺纹件连接。
10.一种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测试夹具,所述测试装置包括用于与所述电连接耳部连接的测试线。
CN202221326386.1U 2022-05-27 2022-05-27 测试夹具以及测试设备 Active CN218272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26386.1U CN218272622U (zh) 2022-05-27 2022-05-27 测试夹具以及测试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26386.1U CN218272622U (zh) 2022-05-27 2022-05-27 测试夹具以及测试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72622U true CN218272622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56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26386.1U Active CN218272622U (zh) 2022-05-27 2022-05-27 测试夹具以及测试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726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8783B (zh) 接线盒
KR100996957B1 (ko) 전지모듈의 전극단자의 연결용 기계적 고정구 및전극단자의 연결방법
CN107069244B (zh) 簧片式夹具
US20080248378A1 (en) Battery Terminal Connector
JP6579406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と電子機器の接続装置及び絶縁カバーの製造方法
CN218272622U (zh) 测试夹具以及测试设备
CN212341400U (zh) 一种电池模组测试装置
CN210006731U (zh) Igbt集成模块的连接结构
CN113484559A (zh) 一种软包电池测试夹具及其夹持方法
CN101030687A (zh) 具有插座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
CN214409156U (zh) 一种快速上电测试工装
CN219269389U (zh) 免焊即用线路板
CN210123966U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测试工装
CN220356349U (zh) 角位移传感器批量上电筛选试验用夹具
CN211062823U (zh) 充电装置
CN220022753U (zh) 一种光伏组件测试工装及测试系统
CN220106971U (zh) 一种连接件及车载充电机
CN215578241U (zh) 高压铝电解电容器自动开夹充电老化车
CN213780164U (zh) 一种电池测试连接装置
CN216055198U (zh) 一种适用于自动化装配的异形接线端子连接结构
CN212934402U (zh) 电容器装置
CN212783535U (zh) 电池化成接电装置
CN217689091U (zh) 一种电机嵌线过程电气检测用接线装置
CN210350143U (zh) 一种表箱接线用连接结构
CN212646735U (zh) 锂电池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