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67737U - 一种不锈钢管道的一体化连接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锈钢管道的一体化连接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67737U
CN218267737U CN202222825253.5U CN202222825253U CN218267737U CN 218267737 U CN218267737 U CN 218267737U CN 202222825253 U CN202222825253 U CN 202222825253U CN 218267737 U CN218267737 U CN 2182677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stainless steel
bolt
fixedly connected
in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2525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文远
刘召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Xintong Steel Pip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Li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Liz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Li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2525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677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677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677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锈钢管道的一体化连接机构,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安装套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所述安装套的内侧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栓,所述螺栓螺纹连接至安装套的内侧,所述螺栓靠近安装套内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远离螺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调节板。该不锈钢管道的一体化连接机构,通过利用安装套使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能够迅速组装在一起,再通过螺栓的活动能够对调节板和限位块的位置进行调节,使限位块能够对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进行固定,安装方便快捷,结构稳定,密封效果好,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一种不锈钢管道的一体化连接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不锈钢管道的一体化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通常,流体经鼓风机、压缩机、泵和锅炉等增压后,从管道的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也可利用流体自身的压力或重力输送,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
目前,不锈钢管道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长度的原因,常常需要将不锈钢管道与不锈钢管道之间进行连接,但是现有的不锈钢管道之间大多数采用法兰螺纹连接,需要先将法兰与管道进行焊接,再将两个法兰进行组装,该连接方式安装过程麻烦,十分繁琐,从而降低了实用性,故而提出一种不锈钢管道的一体化连接机构来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锈钢管道的一体化连接机构,具备连接方便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不锈钢管道之间大多数采用法兰螺纹连接,安装过程麻烦,十分繁琐,从而降低了实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管道的一体化连接机构,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安装套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所述安装套的内侧设置有连接组件;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栓,所述螺栓螺纹连接至安装套的内侧,所述螺栓靠近安装套内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远离螺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远离轴承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拉簧和限位块,所述调节板远离限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
进一步,所述安装套套接至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外部,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均与安装套的内壁保持过渡配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互相靠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密封圈的两端紧密贴靠。
进一步,所述第二密封圈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安装套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密封圈分别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保持过盈配合。
进一步,所述调节板上限位块、拉簧和压缩弹簧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延伸至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内侧。
进一步,所述安装套的内侧开设有与螺栓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内侧均开设有与限位块相适配的凹槽。
进一步,所述拉簧远离调节板的一端与安装套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远离调节板的一端同样与安装套的内部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不锈钢管道的一体化连接机构,通过利用安装套使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能够迅速组装在一起,再通过螺栓的活动能够对调节板和限位块的位置进行调节,使限位块能够对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进行固定,同时在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作用下使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能够保持密封,安装方便快捷,结构稳定,密封效果好,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解决了现有的不锈钢管道之间大多数采用法兰螺纹连接,安装过程麻烦,十分繁琐,从而降低了实用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管道、2第二管道、3安装套、4第一密封圈、5第二密封圈、6螺栓、7轴承、8调节板、9拉簧、10限位块、11压缩弹簧、1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不锈钢管道的一体化连接机构,包括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和安装套3,安装套3套接至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的外部,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均与安装套3的内壁保持过渡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利用安装套3使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便于迅速组装在一起,方便了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均为不锈钢管道,且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的尺寸相同。
其中,安装套3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4,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互相靠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密封圈4的两端紧密贴靠。
此外,安装套3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5,第二密封圈5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安装套3的左右两侧,两个第二密封圈5分别与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保持过盈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密封圈4和第二密封圈5的材质均为金属橡胶。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利用第一密封圈4和第二密封圈5能够使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之间保持密封,保障了安装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的安装套3内侧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螺栓6,螺栓6螺纹连接至安装套3的内侧,螺栓6靠近安装套3内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轴承7,轴承7远离螺栓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调节板8。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的轴承7方便了螺栓6转动,以便于对调节板8的位置进行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调节板8远离轴承7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拉簧9和限位块10,拉簧9远离调节板8的一端与安装套3的内部固定连接,调节板8远离限位块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11,压缩弹簧11远离调节板8的一端同样与安装套3的内部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随着调节板8的移动带动限位块10同步移动,而且拉簧9和压缩弹簧11会跟随调节板8的移动进行延伸和收缩,在拉簧9和压缩弹簧11的弹性势能下使调节板8的位置能够保持稳定,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平稳性,进而提高了安装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套3的内侧开设有与螺栓6相适配的螺纹孔,调节板8上限位块10、拉簧9和压缩弹簧11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限位块10分别延伸至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的内侧,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的内侧均开设有与限位块10相适配的凹槽12。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开设的螺纹孔便于对螺栓6进行安装,通过开设的凹槽12便于限位块10与第一管道1或第二管道2进行连接,从而便于对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的位置进行固定,提高了安装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转动螺栓6带动调节板8向着安装套3外侧进行移动,并带动限位块10同步移动,拉簧9跟随调节板8进行延伸,压缩弹簧11则会进行收缩,随后将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互相对接在安装套3的内侧,使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互相靠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密封圈4的两端紧密贴靠,然后再转动螺栓6带动调节板8向着安装套3内侧进行移动,使限位块10延伸至凹槽12的内侧,完成对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的固定。
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不锈钢管道的一体化连接机构,通过利用安装套3使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能够迅速组装在一起,再通过螺栓6的活动能够对调节板8和限位块10的位置进行调节,使限位块10能够对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进行固定,同时在第一密封圈4和第二密封圈5的作用下使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之间能够保持密封,安装方便快捷,结构稳定,密封效果好,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不锈钢管道的一体化连接机构,包括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和安装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3)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4),所述安装套(3)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5),所述安装套(3)的内侧设置有连接组件;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栓(6),所述螺栓(6)螺纹连接至安装套(3)的内侧,所述螺栓(6)靠近安装套(3)内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轴承(7),所述轴承(7)远离螺栓(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调节板(8),所述调节板(8)远离轴承(7)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拉簧(9)和限位块(10),所述调节板(8)远离限位块(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道的一体化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3)套接至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的外部,所述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均与安装套(3)的内壁保持过渡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道的一体化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互相靠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密封圈(4)的两端紧密贴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道的一体化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5)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安装套(3)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密封圈(5)分别与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保持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道的一体化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8)上限位块(10)、拉簧(9)和压缩弹簧(11)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块(10)分别延伸至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道的一体化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3)的内侧开设有与螺栓(6)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的内侧均开设有与限位块(10)相适配的凹槽(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道的一体化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9)远离调节板(8)的一端与安装套(3)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11)远离调节板(8)的一端同样与安装套(3)的内部固定连接。
CN202222825253.5U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不锈钢管道的一体化连接机构 Active CN2182677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5253.5U CN218267737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不锈钢管道的一体化连接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5253.5U CN218267737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不锈钢管道的一体化连接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67737U true CN218267737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52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25253.5U Active CN218267737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不锈钢管道的一体化连接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677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00885U (zh) 双密封大挠度补偿接头
CN218267737U (zh) 一种不锈钢管道的一体化连接机构
CN111365542B (zh) 一种石油天然气管道连接固定管卡支架
CN212319080U (zh) 一种用于管道的安装机构
CN21062385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回流管道
CN214248694U (zh) 一种内衬防腐橡胶的阀门伸缩器
CN210800333U (zh) 一种便于润滑的内法兰盘
CN211501964U (zh) 一种管道连接法兰
CN21139891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冷链仓储节能减排装置用管道
CN209654804U (zh) 一种可调角度的管道连接结构及一种长线管道
CN212480488U (zh) 一种单向的垂直式连接管
CN215108780U (zh) 一种易安装的密封油管接箍
CN215335161U (zh) 一种新型给排水用控制阀
CN208348721U (zh) 一种防冻型的水管阀门
CN219263154U (zh) 一种用于防止液体或气体泄漏的异形密封圈
CN215296338U (zh) 一种智慧水务工程用耐腐蚀效果好的差压式流量计
CN219933235U (zh) 一种便于快速安装的管路接头
CN21250989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组合的管道结构
CN215928798U (zh) 一种海水水下传力补偿接头
CN220018639U (zh) 一种流量计的连接结构
CN214425325U (zh) 一种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连接结构
CN218118980U (zh) 一种防漏水便拆式管道连接器
CN219317169U (zh) 一种高密封性的高压泵头
CN215721287U (zh) 一种管件加长和悬挂用快速连接装置
CN217328983U (zh) 一种大挠度松套补偿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02

Address after: Sample Warehouse No.10, No. 151 Jiangnan Avenue, Jiangnan Street, Changshou District, Chongqing, 400000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Xintong Steel Pip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6-13, No. 106 Cuibai Road, Chunhui Road Street, Dadukou District, Chongqing 400084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Lizhi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