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62839U - 一种集中化纱线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中化纱线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62839U
CN218262839U CN202222771760.5U CN202222771760U CN218262839U CN 218262839 U CN218262839 U CN 218262839U CN 202222771760 U CN202222771760 U CN 202222771760U CN 218262839 U CN218262839 U CN 2182628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rn
raw materials
cylinder
centralized
ya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7176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志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imu New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imu New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imu New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imu New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7176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628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628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628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集中化纱线生产系统,其涉及纱线生产领域,其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容纳原料的若干个原料仓,及用于混料的搅拌筒,若干个所述原料仓的下端均设有下料口,所述原料仓的下方设有下料筒,所述下料筒与所述原料仓通过所述下料机构连接,所述下料机构用于控制下料口启闭,所述下料筒与所述搅拌筒通过输送机构连接,所述搅拌筒连接有熔融挤出机,所述熔融挤出机用于熔融混合物料并挤出至纺丝机。在原丝生产前,将不同原料分别放入不同的原料仓,生产时根据需求下入原料,即节省更换原料的时间,提高纱线原丝生产的效率,进而提高纱线生产的效率,还可以实现不同种类的纱线在同一生产线上集中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集中化纱线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纱线生产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中化纱线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纱线是由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纱线主要用于织布、至绳、制线、针织以及刺绣等。纺织纤维的种类很多,可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天然纤维可分为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纤维。化学纤维主要是采用化学加工制造的纤维,化学纤维包括合成纤维和再生纤维两部分。其中再生纤维是自然界中本来就有这个纤维,再生纤维主要有:粘胶纤维、莫代尔、醋酸纤维、铜氨纤维等,合成纤维就是自然界是本来没有,经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制造出来的纤维,常用的合成纤维有涤纶、丙纶、腈纶、氯纶、维纶、氨纶等。
由于涤纶与丙纶具有极优良的定形性能,大量用于制造衣着面料和工业制品,涤纶纱线与丙纶纱线经过定形后生成的平挺、蓬松形态等,在使用中经多次洗涤,仍能经久不变。目前,我国涤纶纱线、丙纶纱线的生产线大量涌出,涤纶纱线、丙纶纱线的生产线主要包括原丝生产工段和纺丝工段,涤纶纱线、丙纶纱线的生产通常采用PET颗粒、PP颗粒、PE颗粒等作为原料,原丝生产工段通常是从料仓输送原料至混料设备、在混料过程中会添加色母粒上色,混料完成后再输送至熔融挤出设备通过螺杆挤压熔融变成液体状态;纺丝工段通常是将熔融挤出设备中出来的液体送至纺丝机,纺丝机中的喷丝头进行纺丝,纺丝完成后通过纺丝冷却吹装置冷却固化,再进入纺丝上油装置上油,最后通过纺丝卷绕装置卷绕纺丝形成成品丝,即产出纱线。
在原丝生产工段时,由于订单需求不同,会需要生产不同材质的原丝,现有的原丝生产仅设置一个料仓,不能集中供料,生产时根据订单需求将相应原料放入料仓,在下一订单中所需的原料不同时,需要将料仓里剩余的原料取出更换,更换原料的过程中会浪费过多的时间,使得整个生产过程连续性差,从而降低原丝生产的效率,进而降低合成纤维纱线生产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在生产不同纱线时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更换原料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集中化纱线生产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集中化纱线生产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集中化纱线生产系统,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容纳原料的若干个原料仓,及用于混料的搅拌筒,若干个所述原料仓的下端均设有下料口,所述原料仓的下方设有下料筒,所述下料筒与所述原料仓通过下料机构连接,所述下料机构用于控制下料口启闭,所述下料筒与所述搅拌筒通过输送机构连接,所述搅拌筒连接有熔融挤出机,所述熔融挤出机用于熔融混合物料并挤出至纺丝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原丝生产前,将原料分别放入不同的原料仓中,在需要下料时,打开下料机构,原料仓中的原料从下料口经过下料机构排入下料筒,再通过输送机构将原料输送至搅拌筒中混料,混料完成后再输送至熔融挤出机熔化,最后挤出至纺丝工段纺织纱线;利用若干个原料仓的设置,在需要生产不同的纱线原丝时,即可以根据需要生产的纱线将对应的原料下入生产中,生产完一种纱线后即可以继续生产下一种纱线,无需对料仓里的原料进行更换再进行生产,从而可以节省更换原料的时间,从而提高纱线原丝生产的效率,进而提高纱线生产的效率,并且可以实现不同种类的纱线可以在同一生产线上集中化生产,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与所述原料仓连接的控制支座,所述控制支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下料口连通设置,所述控制支座内设有内腔,所述内腔与所述通孔连通设置,所述内腔内滑移连接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支座外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控制板连接,所述控制板封堵在所述通孔的位置,所述控制支座远离所述下料口的一侧连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远离所述控制支座的一侧与所述下料筒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纱线原丝生产前,根据需要生产的纱线种类,打开对应原料仓的下料机构,即启动气缸,使得气缸的活塞杆收缩,带动控制板向气缸方向移动,使得控制板解除对通孔的封堵效果,此时原料仓下料即可以控制若干个原料仓的下料工作,从而可以根据需要生产的纱线选择对应原料仓的原料下料的。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机架上连接有若干个称重传感器,所述原料仓上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板,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所述支撑板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称重传感器远离所述机架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用于对原料仓进行称重,所述称重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原料仓的重量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伸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称重传感器对原料仓中的原料进行实时监测,当称重传感器检测到原料仓中的总量达到预设值时,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带动控制板向通孔方向移动,控制板封堵在通孔上,即原料仓停止下料,从而可以自动控制生产时需要下料的总量。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与所述下料筒连通设置的输送筒及设置在所述输送筒外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同轴设有绞龙,所述绞龙插入所述输送筒中,所述输送筒远离所述下料筒的一侧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筒与所述输送管连通设置,所述输送管伸入所述搅拌筒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输送机构工作前,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绞龙转动,此时原料从出料管落入输送筒中,通过绞龙的转动带动原料向输送管移动,再从输送管落入搅拌筒中,从而可以加快原料的输送,并且由于出料管与输送筒的连通设置,使得原料可以全部落入输送筒中输送。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搅拌筒内设有用于容纳原料与色母粒的空腔,所述搅拌筒外部设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电机轴同轴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插入所述空腔,所述转动杆上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板,所述搅拌筒靠近所述输送管的一侧设有用于添加色母粒的添色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筒工作前,原料排入搅拌筒内,根据需要生产的纱线,打开添色机构,添加色母粒,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搅拌板转动,搅拌板即可以搅拌混合原料和色母粒,从而提高色母和原料的混合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添色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搅拌筒上的添色口及添色料斗,所述添色口与所述空腔连通设置,所述添色料斗与所述添色口可拆卸连接,所述添色料斗用于供不同颜色的色母粒下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筒工作前,根据需要生产的纱线,将对应颜色的色母粒所用的添色料斗安装在添色口上,再将对应的色母粒通过添色料斗排入空腔中与原料混合,由于若干个添色料斗可拆卸设置,可以使得不同颜色的色母粒用不同的添色料斗进行添加,即可以实现选择并添加色母粒的目的,还可以使得添加不同色母粒时添色料斗不会混有多种颜色的色母粒,从而可以提高纱线的颜色准确性。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空腔靠近所述输送管的一侧设有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搅拌筒外部的水泵及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壁上的喷淋管,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插入所述空腔内与所述喷淋管连接,所述喷淋管上连接有若干个喷嘴,所述喷嘴用于将水流喷洒至所述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筒完成工作后,空腔内壁可能会有残留的色母粒与原料,启动水泵,水流从水泵流入出水管,从出水管流入喷淋管,再由喷淋管流向若干个喷嘴,最后喷嘴向空腔喷洒水流,从而可以冲洗空腔内壁上残留的色母粒和原料,从而可以清洁搅拌筒,进而降低在下一次搅拌时会有多种色母粒与原料存在的可能性。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搅拌筒的外壁上设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沿包裹在搅拌筒的外侧壁上,所述加热层内设有若干个加热丝,若干个所述加热丝均与外部电源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筒清洁完成后,搅拌筒空腔内会有残留的水,利用加热层的设置,打开外部电源,使得加热丝开始加热,即使得加热层温度升高,加热层会将热量传递至搅拌筒,搅拌筒内部温度升高,即可以使残留的水蒸发,起到烘干的作用,从而加快残留的水蒸发的速度,使得搅拌筒可以更快地投入下一工作,进而提高搅拌筒的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一种集中化纱线生产系统,在生产前,将原料分别放入不同的原料仓中,需要下料时,打开下料机构,原料仓中的原料从下料口经过下料机构排入下料筒,再通过输送机构将原料输送至搅拌筒中混料,混料完成后再输送至熔融挤出机熔化,最后挤出至纺丝工段纺织纱线,在需要生产不同的纱线原丝时,即可以根据需要生产的纱线将对应的原料下入生产中,无需对料仓里的原料进行更换再进行生产,从而可以节省更换原料的时间,从而提高纱线原丝生产的效率,进而提高纱线生产的效率,并且可以实现不同种类的纱线可以在同一生产线上集中化生产,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2.本申请的一种集中化纱线生产系统,在原料仓下料时,称重传感器对原料仓中的原料进行实时监测,当称重传感器检测到原料仓中的总量达到预设值时,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带动控制板向通孔方向移动,控制板封堵在通孔上,即原料仓停止下料,从而可以自动控制生产时需要下料的总量;
3.本申请的一种集中化纱线生产系统,在搅拌筒工作前,原料排入搅拌筒内,根据需要生产的纱线,打开添色机构,添加对应的色母粒,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搅拌板转动,搅拌板即可以将原料与色母粒进行搅拌混合,从而可以将色母粒与原料均匀混合,进而提高色母粒与原料的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集中化纱线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展示下料机构、称重传感器与原料仓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用于展示输送机构与搅拌筒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B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4中C-C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称重传感器;2、原料仓;21、下料口;22、支撑板;3、下料机构;31、控制支座;32、通孔;33、内腔;34、控制板;35、气缸;36、下料管;4、下料筒;5、输送机构;51、输送筒;52、驱动电机;53、绞龙;54、输送管;6、搅拌筒;61、空腔;62、转动电机;63、转动杆;631、搅拌板;64、添色机构;641、添色口;642、添色料斗;65、清洗机构;651、水泵;652、喷淋管;653、出水管;654、喷嘴;66、加热层;67、加热丝;7、熔融挤出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集中化纱线生产系统,包括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的机架1,机架1上设有用于容纳原料的若干个原料仓2及用于混料的搅拌筒6,在本实施例中,原料可以为但不限定为PET颗粒、PP颗粒、PE颗粒,原料仓2为3个,3个原料仓2分别容纳一种原料,3个原料仓2的下端均设有下料口21,在本实施例中,下料口21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原料仓2的下方设有下料筒4,下料筒4与原料仓2通过下料机构3连接,下料机构3用于控制下料口21启闭,下料筒4与搅拌筒6通过输送机构5连接,搅拌筒6连接有熔融挤出机7,熔融挤出机7用于熔融混合物料并挤出至纺丝机,在本实施例中,搅拌筒6、熔融挤出机7均设置在地面上。
在原丝生产前,将3种原料分别放入3个原料仓2中,根据需要生产的纱线,打开对应原料仓2的下料机构3,使得原料仓2中的原料从下料口21经过下料机构3排入下料筒4,再通过输送机构5将原料输送至搅拌筒6中混料,混料完成后再输送至熔融挤出机7熔化,最后挤出至纺丝工段纺织纱线,在此过程中,生产完一种纱线后可直接进行生产下一种纱线,无需对料仓里的原料进行更换后再生产,节省更换原料的时间,原丝工段的生产工作即可以连续进行,从而提高纱线原丝生产的效率,进而提高纱线生产的效率,并且多个原料仓2的设置,使得不同种纱线可以集中在一条生产线上生产,从而可以提高生产线上的设备的利用率,从而可以实现不同种类的纱线在同一生产线上集中化生产。
参照图2和图3,下料机构3包括设置在原料仓2底壁上的控制支座31,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支座31为长方体板,原料仓2与控制支座31固定连接,控制支座31上开设有通孔32,通孔32与下料口21连通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通孔32的形状为长方体,控制支座31内设有内腔33,内腔33与通孔32连通设置,内腔33内滑移连接有控制板34,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板34为长方体板,控制支座31外设有气缸35,气缸35的活塞杆穿过控制支座31并且伸入内腔33中,气缸35的活塞杆与控制板34固定连接,气缸35用于控制控制板34板沿控制支座31的长度方向水平滑移,控制板34封堵在通孔32的位置,控制支座31远离下料口21的一侧连接有下料管36,下料管36远离控制支座31的一侧与下料筒4连接;在纱线原丝生产前,根据需要生产的纱线种类,打开对应原料仓2的下料机构3,启动气缸35,使得气缸35的活塞杆收缩,带动控制板34向气缸35方向移动,使得控制板34解除对通孔32的封堵效果,原料仓2即可下料,在下料完成后,启动气缸35,使得气缸35的活塞杆伸出,带动控制板34向通孔32方向移动,使得控制板34封堵在通孔32位置,原料仓2即停止下料,从而可以控制若干个原料仓2的下料工作,进而可以实现根据需要生产的纱线选择对应原料仓2的原料下料的目的。
参照图2和图3,一种集中化纱线生产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机架1上连接有若干个称重传感器11,原料仓2的外侧壁上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板22,在本实施例中,称重传感器11沿原料仓2的周向均布,称重传感器11位于支撑板22与机架1之间,称重传感器11与支撑板22一一对应设置,称重传感器11远离机架1的一侧与支撑板22连接,称重传感器11对原料仓2的重量进行实时监测,当称重传感器11检测到原料仓2的重量达到预设值时,称重传感器11触发并发出电信号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气缸35的活塞杆伸出,并带动控制板34向通孔32方向移动,控制板34封堵在通孔32位置,即原料仓2停止下料,即可以自动控制原丝生产时需要下入的原料的总量。
参照图4和图5,输送机构5包括与下料筒4连通设置的输送筒51及设置在输送筒51外部的驱动电机52,在本实施例中,输送筒51设置在地面上,出料管与输送筒51连通设置,驱动电机52轴同轴设有绞龙53,驱动电机52的电机轴与绞龙53固定连接,绞龙53插入输送筒51中并转动设置在输送筒51中,在本实施例中,绞龙53的轴线与输送筒51的轴线共线,输送筒51远离下料筒4的一侧连接有输送管54,输送筒51与输送管54连通设置,输送管54伸入搅拌筒6中并与搅拌筒6连通设置;在输送机构5输送原料前,启动驱动电机52,驱动电机52驱动绞龙53转动,此时原料从出料管落入输送筒51中,通过绞龙53的转动带动原料向输送管54移动,再从输送管54落入搅拌筒6中,绞龙53的转动可以加快原料的输送,并且由于出料管与输送筒51的连通设置,使得原料可以全部落入输送筒51中输送。
参照图4和图6,搅拌筒6内设有用于容纳原料与色母粒的空腔61,搅拌筒6外壁靠近输送管5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62,转动电机62的电机轴同轴设有转动杆63,转动杆63与转动电机62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杆63的轴线与搅拌筒6的轴线共线,转动杆63为圆柱形杆,转动杆63插入空腔61,转动杆63上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板631,若干个搅拌板631均匀设置在转动杆63上,在本实施例中,搅拌板631为长方体板,搅拌筒6靠近输送管54的一侧设有用于添加色母粒的添色机构64;在搅拌筒6工作前,原料排入搅拌筒6内,根据需要生产的纱线,打开添色机构64,添加对应的色母粒,启动转动电机62,转动电机62带动转动杆63转动,转动杆63带动搅拌板631转动,搅拌板631即可以将原料与色母粒进行搅拌混合,从而可以将色母粒与原料均匀混合,进而提高色母粒与原料的混合效果。
参照图6,添色机构64包括开设在搅拌筒6上的添色口641及若干个添色料斗642,添色料斗642位于搅拌筒6靠近转动电机62的一侧,添色口641与空腔61连通设置,若干个添色料斗642均与添色口641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可拆卸链接具体为螺纹连接或者插接,添色料斗642用于供不同颜色的色母粒下料;在搅拌筒6工作前,根据需要生产的纱线,将对应颜色的色母粒所用的添色料斗642安装在添色口641上,再将对应的色母粒通过添色料斗642排入空腔61中,启动转动电机62,转动电机62带动转动杆63转动,转动杆63带动搅拌板631转动,搅拌板631即可以将原料与色母粒进行搅拌混合;由于若干个添色料斗642可拆卸设置,使得不同颜色的色母粒用不同的添色料斗642进行添加,即可以实现选择并添加色母粒的目的,还可以使得添加不同色母粒时添色料斗642不会混有多种颜色的色母粒,从而可以提高产出的纱线的颜色准确性。
参照图6,空腔61靠近输送管54的一侧设有清洗机构65,清洗机构65包括设置在搅拌筒6外部的水泵651及设置在空腔61内顶壁上的喷淋管652,水泵651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653,水泵651的进水口外接水源,出水管653插入空腔61内与喷淋管65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喷淋管652盘绕在空腔61内壁上,喷淋管652上连接有若干个喷嘴654,在本实施例中,喷嘴为旋转喷头,若干个喷嘴654均匀设置在喷淋管652上,喷嘴654用于将水流喷洒至空腔61内壁上;在搅拌筒6完成工作后,空腔61内壁可能会有残留的色母粒与原料,启动水泵651,水流从水泵651流入出水管653,从出水管653流入喷淋管652,再由喷淋管652流向若干个喷嘴654,最后喷嘴654向空腔61喷洒水流,从而可以冲洗空腔61内壁上残留的色母粒和原料,从而可以清洁搅拌筒6,进而降低在下一次搅拌时会有多种色母粒与原料存在的可能性。
参照图6,搅拌筒6的外壁上设有加热层66,加热层66沿包裹在搅拌筒6的外侧壁上,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层66与搅拌筒6的外壁固定连接,加热层66内设有若干个加热丝67,若干个加热丝67均与外部电源连接;在搅拌筒6清洁完成后,搅拌筒6空腔61内会有残留的水,搅拌筒6在残留的水蒸发后才可继续工作,在此过程中,打开外部电源,使得加热丝67开始加热,从而使得加热层66温度升高,此时,加热层66会将热量传递至搅拌筒6,搅拌筒6内部温度升高,即可以使残留的水蒸发,从而起到烘干的作用,从而加快残留的水蒸发的速度,使得搅拌筒6可以更快地投入下一工作,进而提高搅拌筒6的工作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集中化纱线生产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在原丝生产前,将不同的原料分别放入不同的原料仓2中,根据需要生产的纱线,打开对应原料仓2的下料机构3,启动气缸35,使得气缸35的活塞杆收缩,带动控制板34向气缸35方向移动,使得控制板34解除对通孔32的封堵效果,原料仓2即可下料,再通过输送机构5将原料输送至搅拌筒6中混料,混料完成后再输送至熔融挤出机7熔化,最后挤出至纺丝工段纺织纱线,在此过程中,生产完一种纱线后可直接进行生产下一种纱线,无需对料仓里的原料进行更换后再生产,节省更换原料的时间,原丝工段的生产工作即可以连续进行,从而提高纱线原丝生产的效率,进而提高纱线生产的效率,并且多个原料仓2的设置,使得不同种纱线可以集中在一条生产线上生产,从而可以提高生产线上的设备的利用率,从而可以实现不同种类的纱线在同一生产线上集中化生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集中化纱线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用于容纳原料的若干个原料仓(2),及用于混料的搅拌筒(6),若干个所述原料仓(2)的下端均设有下料口(21),所述原料仓(2)的下方设有下料筒(4),所述下料筒(4)与所述原料仓(2)通过下料机构(3)连接,所述下料机构(3)用于控制下料口(21)启闭,所述下料筒(4)与所述搅拌筒(6)通过输送机构(5)连接,所述搅拌筒(6)连接有熔融挤出机(7),所述熔融挤出机(7)用于熔融混合物料并挤出至纺丝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中化纱线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3)包括与所述原料仓(2)连接的控制支座(31),所述控制支座(31)上开设有通孔(32),所述通孔(32)与所述下料口(21)连通设置,所述控制支座(31)内设有内腔(33),所述内腔(33)与所述通孔(32)连通设置,所述内腔(33)内滑移连接有控制板(34),所述控制支座(31)外设有气缸(35),所述气缸(35)的活塞杆与所述控制板(34)连接,所述控制板(34)封堵在所述通孔(32)的位置,所述控制支座(31)远离所述下料口(21)的一侧连接有下料管(36),所述下料管(36)远离所述控制支座(31)的一侧与所述下料筒(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中化纱线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连接有若干个称重传感器(11),所述原料仓(2)上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板(22),所述称重传感器(11)与所述支撑板(2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称重传感器(11)远离所述机架(1)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板(22)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11)用于对原料仓(2)进行称重,所述称重传感器(11)检测到所述原料仓(2)的重量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气缸(35)的活塞杆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中化纱线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5)包括与所述下料筒(4)连通设置的输送筒(51)及设置在所述输送筒(51)外部的驱动电机(52),所述驱动电机(52)的电机轴同轴设有绞龙(53),所述绞龙(53)插入所述输送筒(51)中,所述输送筒(51)远离所述下料筒(4)的一侧连接有输送管(54),所述输送筒(51)与所述输送管(54)连通设置,所述输送管(54)伸入所述搅拌筒(6)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中化纱线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6)内设有用于容纳原料与色母粒的空腔(61),所述搅拌筒(6)外部设有转动电机(62),所述转动电机(62)的电机轴同轴设有转动杆(63),所述转动杆(63)插入所述空腔(61),所述转动杆(63)上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板(631),所述搅拌筒(6)靠近所述输送管(54)的一侧设有用于添加色母粒的添色机构(6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中化纱线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添色机构(64)包括开设在所述搅拌筒(6)上的添色口(641)及添色料斗(642),所述添色口(641)与所述空腔(61)连通设置,所述添色料斗(642)与所述添色口(641)可拆卸连接,所述添色料斗(642)用于供不同颜色的色母粒下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中化纱线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61)靠近所述输送管(54)的一侧设有清洗机构(65),所述清洗机构(65)包括设置在所述搅拌筒(6)外部的水泵(651)及设置在所述空腔(61)内壁上的喷淋管(652),所述水泵(651)的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653),所述出水管(653)插入所述空腔(61)内与所述喷淋管(652)连接,所述喷淋管(652)上连接有若干个喷嘴(654),所述喷嘴(654)用于将水流喷洒至所述空腔(6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中化纱线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6)的外壁上设有加热层(66),所述加热层(66)沿包裹在搅拌筒(6)的外侧壁上,所述加热层(66)内设有若干个加热丝(67),若干个所述加热丝(67)均与外部电源连接。
CN202222771760.5U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集中化纱线生产系统 Active CN2182628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1760.5U CN218262839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集中化纱线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1760.5U CN218262839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集中化纱线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62839U true CN218262839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52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71760.5U Active CN218262839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集中化纱线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628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05040A (zh) * 2023-10-07 2023-11-07 连云港泛美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喷丝加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05040A (zh) * 2023-10-07 2023-11-07 连云港泛美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喷丝加工装置
CN117005040B (zh) * 2023-10-07 2024-01-02 连云港泛美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喷丝加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38356B1 (en)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coloring method
CN218262839U (zh) 一种集中化纱线生产系统
CN104404636B (zh) 聚乳酸和色母粒注入式混合纺丝系统
CN207403140U (zh) 一种防水套管生产用挤塑机
CN112959541B (zh) 一种锦纶纤维的生产方法
CN111086119A (zh) 一种塑料挤出造粒机组
CN215103704U (zh) 一种纺织熔体混合料筒
CN207120465U (zh) 一种着色pvc产品的供料系统
CN204224751U (zh) 注入式混合纺丝系统的色熔体输送混合装置
CN107556638B (zh) 一种制备电缆绝缘层的方法及挤出机
CN213132861U (zh) 一种熔喷料原料混料装置
CN215150794U (zh) 注塑机用原料混合装置
CN213564005U (zh) 一种汽车空调生产用注塑装置
CN111093924A (zh)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着色方法和用于制造膨化变形地毯长丝的系统
CN216074106U (zh) 一种涤纶长丝纺丝装置
CN104357929A (zh) 单螺杆挤压式色粉纺丝系统
CN112437819B (zh) 由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制造膨化连续地毯长丝
CN219947050U (zh) 一种注塑料传输装置
CN214655375U (zh) 一种涤纶复合丝生产用的螺杆挤压机
CN220146396U (zh) 一种丙纶fdy生产设备的进料机构
CN216230666U (zh) 一种色母均匀挤出装置
CN217948346U (zh) 一种涤纶弹丝生产用具有调节结构的喷丝机
CN210061923U (zh) 无纺布纺粘生产线系统
CN211620712U (zh) 一种聚丙烯纱线用生产装置
CN217043770U (zh) 一种物料水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