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47084U - 表面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表面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47084U
CN218247084U CN202221865365.7U CN202221865365U CN218247084U CN 218247084 U CN218247084 U CN 218247084U CN 202221865365 U CN202221865365 U CN 202221865365U CN 218247084 U CN218247084 U CN 2182470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apparatus
surface cleaning
power
cup body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6536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俊�
谢明健
徐晓龙
徐哲
林程
唐成
段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unz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unz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unz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unz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6536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470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470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470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表面清洁设备,其包括:尘杯主体;以及动力主体,所述动力主体被配置为选择性地连接到尘杯主体;所述动力主体包括壳体部、抽真空组件和可再充电电池;所述抽真空组件和可再充电电池设置于所述壳体部内;所述可再充电电池为所述抽真空组件提供动力;当所述动力主体连接到所述尘杯主体时,所述动力主体为所述尘杯主体提供抽真空力和/或电源动力;其中,所述壳体部包括顶部、底部以及设置于所述顶部和底部之间的侧壁部,所述侧壁部为基本光滑的主体且不具有突出的把手;所述尘杯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把手。

Description

表面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表面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所销售的二合一洗地机产品,其主风机均可拆卸,当将主风机放在含污水箱清水箱的机身上时能够当作洗地机使用。当将主风机放与尘桶配合时可以当作干式吸尘器使用。
现有技术中,所有可拆卸的含主风机的手持组件上面含有手柄组件,用户通过握住手柄组件配合释放钮进行手持组件的安装和取出。
但是手持组件安装在机身上时,手柄组件一般高出机身,视觉上不够美观,使整机看起来笨重;另一方面,当整机平躺时,由于手柄组件的存在,会使得整机无法进入床底等较矮的空间,从而无法清理床底等区域,减少了使用场景,降低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表面清洁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尘杯主体;以及
动力主体,所述动力主体被配置为选择性地连接到尘杯主体;所述动力主体包括壳体部、抽真空组件和可再充电电池;所述抽真空组件和可再充电电池设置于所述壳体部内;所述可再充电电池为所述抽真空组件提供动力;当所述动力主体连接到所述尘杯主体时,所述动力主体为所述尘杯主体提供抽真空力和/或电源动力;
其中,所述壳体部包括顶部、底部以及设置于所述顶部和底部之间的侧壁部,所述侧壁部为基本光滑的主体且不具有突出的把手;所述尘杯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把手。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表面清洁设备,所述把手能够相对于所述尘杯主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表面清洁设备,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把手的自由端朝向所述尘杯主体的入口。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表面清洁设备,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把手的自由端朝向所述尘杯主体与所述动力主体连接处。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表面清洁设备,所述把手与尘杯主体的侧壁可旋转地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表面清洁设备,还包括:
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可操作选择性地与所述动力主体或尘杯主体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具有入口和出口,当旋风分离器连接到所述动力主体或尘杯主体时,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口与所动力主体的抽真空组件流体连通。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表面清洁设备,所述旋风分离器包括:
分离部,所述分离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从上至下截面面积逐渐减小,所述容纳空间的下方设置有排出口,从气体中分离的颗粒物从该排出口排出;以及
进气部,所述进气部设置于所述分离部,以便通过进气部将待分离的气体从所述进气部进入所述分离部;其中,所述进气部包括入口,气体和固体的混合物通过所述入口进入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内部;
其中,所述分离部的内壁形成至少一个凸起部,并使得进入分离部内部的待分离的气体与所述凸起部接触。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表面清洁设备,所述凸起部至少部分地从所述分离部的一端向分离部的另一端延伸。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表面清洁设备,所述分离部的容纳空间呈倒锥形,所述凸起部沿所述容纳空间的母线方向延伸。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表面清洁设备,所述凸起部设置为多个,所述凸起部沿所述分离部的周向分布。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表面清洁设备,所述凸起部包括棱线,所述棱线远离分离部的内壁面形成。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表面清洁设备,所述凸起部包括第一曲面以及第二曲面,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二曲面的连接部形成所述棱线。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表面清洁设备,所述第一曲面和/或第二曲面形成为向所述凸起部的内部凹陷的曲面。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表面清洁设备,所述进气部包括至少一个入口,从所述入口进入的待分离的气体被所述进气部的内壁引导,从而使得待分离的气体旋转流动。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表面清洁设备,所述进气部还包括形成于所述进气部的顶壁的出口,分离后的气体从所述出口排出。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表面清洁设备,所述动力主体被配置为可旋转地连接到尘杯主体。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表面清洁设备,所述动力主体被配置为卡接到尘杯主体。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表面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表面清洁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风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风分离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进气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具体为:
100尘杯主体
110把手
120进入管路
130第一接口
200动力主体
210侧壁部
220抽真空组件
230可再充电电池
240第二接口
250用户交互界面
300旋风分离器
310分离部
311排出口
312凸起部
3121棱线
3122第一曲面
3123第二曲面
320进气部
321入口
322引导部
3221引导面
323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实施例将被理解为提供可以在实践中实施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一些方式的各种细节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各种实施方式/实施例的特征可以另外地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新布置。
在附图中使用交叉影线和/或阴影通常用于使相邻部件之间的边界变得清晰。如此,除非说明,否则交叉影线或阴影的存在与否均不传达或表示对部件的具体材料、材料性质、尺寸、比例、示出的部件之间的共性和/或部件的任何其它特性、属性、性质等的任何偏好或者要求。此外,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和/或描述性的目的,可以夸大部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当可以不同地实施示例性实施例时,可以以不同于所描述的顺序来执行具体的工艺顺序。例如,可以基本同时执行或者以与所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执行两个连续描述的工艺。此外,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部件。
当一个部件被称作“在”另一部件“上”或“之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部件时,该部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部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所述另一部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部件。然而,当部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部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部件时,不存在中间部件。为此,术语“连接”可以指物理连接、电气连接等,并且具有或不具有中间部件。
为了描述性目的,本公开可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方”、“在……下”、“下”、“在……上方”、“上”、“在……之上”、“较高的”和“侧(例如,如在“侧壁”中)”等的空间相对术语,从而来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部件与另一(其它)部件的关系。除了附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还意图包含设备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部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部件将随后被定位为“在”所述其它部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以包含“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设备可被另外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位处),如此,相应地解释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这里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是限制性的。如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个(种、者)”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以及它们的变型时,说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还要注意的是,如这里使用的,术语“基本上”、“大约”和其它类似的术语被用作近似术语而不用作程度术语,如此,它们被用来解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测量值、计算值和/或提供的值的固有偏差。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表面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表面清洁设备的结构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表面清洁设备,其包括尘杯主体100和动力主体200等部件。
所述尘杯主体100和动力主体200可拆卸地连接,从而使得动力主体200能够被配置为选择性地连接到尘杯主体100;也就是说,所述动力主体200是共用的部件,通过将尘杯主体100更换为其他类型的部件,能够使得表面清洁设备形成为洗地机或者吸尘器等多种类型的表面清洁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主体200被配置为可旋转地连接到尘杯主体10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主体200被配置为卡接到尘杯主体10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主体200包括壳体部、抽真空组件220和可再充电电池230;所述抽真空组件220和可再充电电池230设置于所述壳体部内;所述可再充电电池230为所述抽真空组件220提供动力,由此使得抽真空组件220能够产生负压,即产生抽真空力;当所述动力主体200连接到所述尘杯主体100时,所述动力主体200为所述尘杯主体100提供抽真空力和/或电源动力。
也就是说,所述动力主体200形成为能够提供负压/吸力的设备。
从结构上说,所述壳体部包括顶部、底部以及设置于所述顶部和底部之间的侧壁部210,所述侧壁部210为基本光滑的主体且不具有突出的把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主体200包括轴线,所述侧壁部210沿垂直于所述轴线的平面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者椭圆形等形状。
所述尘杯主体100的外表面设置有把手110,所述把手110能够相对于所述尘杯主体1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
具体地,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把手110的自由端朝向所述尘杯主体100的入口。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把手110的自由端朝向所述尘杯主体100与所述动力主体200连接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把手110与尘杯主体100的侧壁可旋转地连接,从而使得把手110能够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
本公开中,所述表面清洁设备还包括旋风分离器300,所述旋风分离器300可操作选择性地与所述动力主体200或尘杯主体100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300具有入口和出口,当旋风分离器300连接到所述动力主体200或尘杯主体100时,所述旋风分离器300的出口与所动力主体200的抽真空组件220流体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风分离器300能够被设置于所述尘杯主体100的内部,当然,所述旋风分离器300也能够被设置于所述动力主体200的内部,并且优选地,所述旋风分离器300设置于所述尘杯主体100的内部。
以下以旋风分离器300设置于尘杯主体100的内部为例,来说明表面清洁设备的工作原理。
所述尘杯主体100包括进入管路120,以通过进入管路120将气体和固体的混合物输送至尘杯主体100,并且使得气体和固体的混合物在尘杯主体100的内部被分离,例如通过旋风分离器300分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尘杯主体100的内部设置有滤网,以通过滤网初步分离直径较大的固体颗粒,例如毛絮和头发等固体颗粒。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网可以为圆筒状,并且与所述尘杯主体100同轴心地设置,所述进入管路120所进入的气体和固体的混合物通过所述滤网后,固体垃圾被分离在滤网的外部,初步分离后的气体进入滤网的内部,并进一步地进入所述旋风分离器300的入口。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表面清洁设备不包括滤网时,所述旋风分离器300的入口与所述进入管路120直接连接。
此时,所述尘杯主体100还可以包括第一接口130,所述旋风分离器300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接口130连接。
相应地,所述旋风分离器所分离的固体垃圾被存储在尘杯主体100的内部,该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所述动力主体200包括第二接口240,所述第二接口240构造成与所述抽真空组件220流体连接;当动力主体200连接到尘杯主体100上时,与所述第一接口130密封地接合。
也就是说,所述第二接口240能够被构造为所述动力主体200的抽真空组件220的入口。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口240形成于所述动力主体200的底部;也就是说,当尘杯主体100和动力主体200结合时,所述动力主体200位于所述尘杯主体100的上方(表面清洁设备处于直立状态),以此使得所述动力主体200的底部与所述尘杯主体100的顶部接触,相应地,所述第一接口130可以形成于所述尘杯主体100的顶部,由此第一接口130和第二接口240之间能够密封地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口130和第二接口240中的一个可以形成为公接头,所述第一接口130和第二接口240中的另一个可以形成为母接头,以通过公接头和母接头之间的配合,使得第一接口130和第二接口240之间形成稳定地流体连接。
本公开中,所述动力主体200的顶部具有用户交互界面250,用于可以通过该用户交互界面250了解表面清洁设备的工作状态等信息,并且还可以通过该用户交互界面250输入控制表面清洁设备的指令等。
具体地,所述用户交互界面250为显示屏,例如可以采用触摸式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可以与所述壳体部的顶部的形状相同,另一方面,所述显示屏能够形成为所述壳体部的顶部。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风分离器3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公开的旋风分离器300可以包括分离部310和进气部320等结构。
所述分离部310和进气部320之间围合成一个区域,在该区域内,待分离的气体(气体和颗粒物的混合物)通过旋转运动,实现气体和颗粒物的分离。
具体地,所述分离部310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形成为上述区域的部分;本公开的待分离的气体在气固分离时,主要在容纳空间内完成。
本公开中,所述容纳空间从上至下截面面积逐渐减小,所述容纳空间的下方设置有排出口311,从气体中分离的颗粒物从该排出口311排出。更优选地,所述排出口311的面积比容纳空间的每一个横截面的面积均更小。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容纳空间呈倒锥形,相应地所述分离部310的外表面也形成为倒锥形,由此方便了分离部310在吸尘器中的布置。
所述分离部310的内壁形成至少一个凸起部312,并使得进入分离部310内部的待分离的气体与所述凸起部312接触,在实际使用时,考虑到颗粒物相比于空气质量更大,待分离的气体在做旋转运动时,较大质量的颗粒物会贴合容纳空间的内壁面进行同步的离心旋转,颗粒物在做离心旋转运动时贴合内壁面,就会与凸起部312发生碰撞,使颗粒物离心旋转的速度降低,颗粒物速度降低就会顺着容纳空间的内壁面慢慢落下至排出口311,并从该排出口311排出分离部310。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风分离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
本公开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凸起部312从所述分离部310的一端向分离部310的另一端延伸;更优选地,当所述分离部310的容纳空间呈倒锥形时,所述凸起部312沿所述容纳空间的母线方向延伸。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凸起部312设置为多个,所述凸起部312沿所述分离部310的周向分布;本公开中,所述分离部310包括轴线,所述凸起部312以所述轴线为轴,沿所述分离部310的内壁面均匀分布。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凸起部312的数量可以为12个,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所述凸起部312的数量也可以为8个、10个等其他数量。
关于凸起部312的具体结构,本公开中,如图5所示,所述凸起部312包括棱线3121,所述棱线3121远离分离部310的内壁面形成;更优选地,所述凸起部312包括第一曲面3122以及第二曲面3123,所述第一曲面3122与所述第二曲面3123的连接部形成所述棱线3121。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曲面3122和/或第二曲面3123形成为向所述凸起部312的内部凹陷,此时所述棱线3121的附近形成为锐利的角部,以使得凸起部312能够对颗粒物起到更大的降速效果。
本公开中,所述棱线3121形成为所述凸起部312的最凸出的部分,即最远离分离部310的内壁的部分;更优选地,所述棱线3121与所述凸起部312的延伸方向一致。
所述进气部320设置于所述分离部310,以便通过进气部320将待分离的气体从所述进气部320进入所述分离部310,并使得待分离的气体在所述进气部320与分离部310之间的区域被分离。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进气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本公开中,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进气部320包括至少一个入口321,从所述入口321进入的待分离的气体被所述进气部320的内壁引导,从而使得待分离的气体旋转流动。
所述入口321设置为至少一个,当所述入口321设置为两个以上时,两个以上的入口321沿所述进气部320的周向均匀分布;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形式,所述入口321设置为三个,三个入口321沿所述进气部320的周向均匀分布,从而能够充分保证进风量,多个入口321的预旋转风道结构也能够更有效的形成旋转的气流。
也就是说,三个入口321之间间隔120°;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相邻的两个入口321之间的间隔也可以不为120°,而且,入口321的数量也可以为其他的值。
本公开中,从所述入口321进入的待分离的气体被所述进气部320的引导部322所引导,从而使得待分离的气体在旋转流动时,朝向分流部的排出口311运动,也就是说,所述待分离的气体在分离部310内产生螺旋运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引导部322包括形成于所述进气部320的顶壁的引导面3221,所述引导面3221沿待分离的气体的流动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从而通过引导面3221使得待分离的气体产生螺旋运动。
本公开中,所述引导部322与所述入口321一一对应设置,从而使得旋风分离器300内部的气体能够规律地流动。
所述进气部320还包括形成于所述进气部320的顶壁的出口323,分离后的气体从所述出口323排出。具体地,旋风分离器中,离心运动的待分离气体因灰尘(颗粒物)在贴合容纳空间的内壁面做离心运动,因此,旋风分离器300的圆心部分为不含灰尘的干净空气,分离灰尘后的干净空气就顺着出口323排出至旋风分离器300的外部。
通过上述分离过程,本公开的旋风分离器300能够使得灰尘和空气充分分离,提升旋风分离器300的分离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公开,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尘杯主体;以及
动力主体,所述动力主体被配置为选择性地连接到尘杯主体;所述动力主体包括壳体部、抽真空组件和可再充电电池;所述抽真空组件和可再充电电池设置于所述壳体部内;所述可再充电电池为所述抽真空组件提供动力;当所述动力主体连接到所述尘杯主体时,所述动力主体为所述尘杯主体提供抽真空力和/或电源动力;
其中,所述壳体部包括顶部、底部以及设置于所述顶部和底部之间的侧壁部,所述侧壁部为基本光滑的主体且不具有突出的把手;所述尘杯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把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能够相对于所述尘杯主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把手的自由端朝向所述尘杯主体的入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把手的自由端朝向所述尘杯主体与所述动力主体连接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与尘杯主体的侧壁可旋转地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可操作选择性地与所述动力主体或尘杯主体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具有入口和出口,当旋风分离器连接到所述动力主体或尘杯主体时,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口与所动力主体的抽真空组件流体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包括:
分离部,所述分离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从上至下截面面积逐渐减小,所述容纳空间的下方设置有排出口,从气体中分离的颗粒物从该排出口排出;以及
进气部,所述进气部设置于所述分离部,以便通过进气部将待分离的气体从所述进气部进入所述分离部;其中,所述进气部包括入口,气体和固体的混合物通过所述入口进入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内部;
其中,所述分离部的内壁形成至少一个凸起部,并使得进入分离部内部的待分离的气体与所述凸起部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至少部分地从所述分离部的一端向分离部的另一端延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的容纳空间呈倒锥形,所述凸起部沿所述容纳空间的母线方向延伸。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设置为多个,所述凸起部沿所述分离部的周向分布。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包括棱线,所述棱线远离分离部的内壁面形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包括第一曲面以及第二曲面,所述第一曲面与所述第二曲面的连接部形成所述棱线。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和/或第二曲面形成为向所述凸起部的内部凹陷的曲面。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部包括至少一个入口,从所述入口进入的待分离的气体被所述进气部的内壁引导,从而使得待分离的气体旋转流动。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部还包括形成于所述进气部的顶壁的出口,分离后的气体从所述出口排出。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主体被配置为可旋转地连接到尘杯主体。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主体被配置为卡接到尘杯主体。
CN202221865365.7U 2022-07-19 2022-07-19 表面清洁设备 Active CN2182470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65365.7U CN218247084U (zh) 2022-07-19 2022-07-19 表面清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65365.7U CN218247084U (zh) 2022-07-19 2022-07-19 表面清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47084U true CN218247084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61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65365.7U Active CN218247084U (zh) 2022-07-19 2022-07-19 表面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470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81100A (zh) 一种手持吸尘器
WO2007104238A1 (fr) Aspirateur portatif
CN103284658A (zh) 集尘筒内中央型旋风分离结构
KR101539143B1 (ko) 전기 청소기
EP1733671A2 (en) Vacuum cleaner
CN218247084U (zh) 表面清洁设备
CN112690693B (zh) 吸尘器主机
CN211459996U (zh) 手持式吸尘器
JP5367886B1 (ja) 集塵装置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CN219846359U (zh) 地刷组件和洗地机
CN217852707U (zh) 旋风分离器及表面清洁装置
CN113712471A (zh) 清洁设备
CN209826544U (zh) 过滤组件及吸尘器
CN212037369U (zh) 手持吸尘器
CN209984149U (zh) 垃圾箱及扫地机器人
CN115120134B (zh) 旋风分离器及表面清洁装置
CN209285351U (zh) 一种手持式清洁装置
CN208839278U (zh) 过滤组件
CN108685523B (zh) 过滤组件
CN208957983U (zh) 导风单元及过滤组件
CN115120134A (zh) 旋风分离器及表面清洁装置
CN209136436U (zh) 进风机构及吸尘器
CN217610801U (zh) 旋风分离器及旋风分离组件
CN110772166A (zh) 手持式吸尘器
JP2008272021A (ja) 集塵装置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