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45660U -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245660U CN218245660U CN202222515382.4U CN202222515382U CN218245660U CN 218245660 U CN218245660 U CN 218245660U CN 202222515382 U CN202222515382 U CN 202222515382U CN 218245660 U CN218245660 U CN 2182456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tomizing core
- gas
- communicated
- atomiz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43 aeroso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0889 atomis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437 trache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550 stock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463219 Epithec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13 imbib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包括雾化芯分气管和雾化芯盖,雾化芯盖插设在雾化芯分气管内,雾化芯分气管与雾化芯盖之间设置有导气通道,导气通道与雾化芯盖的内孔经由雾化芯盖的端部相导通,形成回气通道,使得雾化芯分气管与雾化芯盖之间能紧密连接的同时,又能均匀的导通气路,第一进气孔与雾化芯盖的内孔导通,导气通道与出气孔相连通,提供了多种气流流通方式,气道方向具有多变、多方向变化,可以搭配不同的雾化装置,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完全独立的气道解决了现有的回气通道的结构导致回气困难使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雾化性能不佳的问题,提高了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雾化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溶胶生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生成装置是一种通过雾化器燃烧雾化液产生气溶胶的产品,由于其使用方便、口味可通过雾化液的调配而改变,所以近几年在国内外市场得到了广泛而迅速的推广。现有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一般由位于吸嘴加雾化器和位于雾化管部位的电池及按键组成,其中,雾化器是重要部件,雾化液在雾化器中进行雾化,形成气溶胶供用户使用。目前,相关技术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由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回气通道的结构导致回气困难使整个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雾化性能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市场上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由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回气通道的结构导致回气困难使整个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雾化性能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
第一进气孔、导气座、吸嘴和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包括雾化芯分气管和雾化芯盖,雾化芯盖插设在雾化芯分气管内,雾化芯分气管与雾化芯盖之间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导气通道,导气通道与雾化芯盖的内孔经由雾化芯盖的端部相导通;
导气座上设置有出气孔,出气孔与吸嘴相连通;第一进气孔与导气通道相连通,雾化芯盖的内孔与出气孔相连通;或,
第一进气孔与雾化芯盖的内孔导通,导气通道与出气孔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
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第一分气管、第二分气管和分气组件,第一分气管的第一端与第一进气孔相导通,第二分气管的第一端与出气孔相导通;分气组件能够将第一分气管的第二端与导气通道相导通,第二分气管的第二端与雾化芯盖的内孔相连通;或,
分气组件能够将第二分气管的第二端与导气通道相导通,第一分气管的第二端与雾化芯盖的内孔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
分气组件包括贴合设置的第一分气座和第一雾化芯分气头,第一雾化芯分气头位于第一分气座远离第一分气管的一侧,第一雾化芯分气头朝向第一分气座的一侧具有过气腔,第一雾化芯分气头具有第一端与过气腔连通的第一导气管,第一导气管的第二端插设在雾化芯盖的内孔内;第一分气座具有第二导气管和第一过气孔,第一过气孔的第一端与过气腔相导通,第二导气管的第一端与导气通道相导通;第二导气管的第二端与第一分气管的第二端相导通,第一过气孔的第二端与第二分气管的第二端相导通;或,
第一过气孔的第二端与第一分气管的第二端相导通,第二分气管的第二端与第二导气管的第二端相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
分气组件还包括第二雾化芯分气头,第二雾化芯分气头为管状结构,第二雾化芯分气头贴合设置在第一雾化芯分气头远离第一分气座的一侧,第一雾化芯分气头朝向第二雾化芯分气头的一侧设置有环形槽,第二导气管的第一端位于环形槽内,第一导气管的第二端经由第二雾化芯分气头的内孔插设雾化芯盖的内孔内,第一导气管的外壁与第二雾化芯分气头的内孔间隙配合,以将环形槽与导气通道相导通,第二雾化芯分气头远离第一雾化芯分气头的一端插设在雾化芯分气管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
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上壳,第一进气孔设置在上壳上,上壳内设置有液封座,液封座上具有咪头安装腔,咪头安装腔内设置有咪头,咪头安装腔与第一进气孔相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
上壳内还设置有方案板,第一进气孔设置在方案板的上方,方案板具有将方案板靠近第一进气孔的一侧与远离第一进气孔的一侧导通的第二过气孔,导气座设置在方案板的邻侧,出气孔与吸嘴相导通,液封座间隔设置在方案板与导气座的下方,咪头安装腔设置在液封座朝向方案板的一侧,第一分气管的第一端插设在液封座上,且与液封座朝向第一进气孔的一侧相导通,第一分气管的第一端和第二分气管的第一端均插设在液封座上,且第一分气管与液封座朝向第一进气孔的一侧相导通第二分气管的第一端与咪头安装腔相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
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下壳,下壳设置在上壳的下方,雾化组件设置在下壳内,且位于下壳的底部,下壳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进气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
雾化组件还包括雾化芯座,雾化芯座插设在雾化芯盖内,雾化芯盖内设置有加热组件,雾化芯座内填充有吸液棉。
在一些实施例中:
第一分气管与第二分气管之间设置有电池容纳腔,电池容纳腔内设置有电池,加热组件与电池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
雾化芯盖上设置有沿径向贯穿雾化芯盖的进液孔,进液孔为多个,导气通道为多个,多个导气通道和多个进液孔在雾化芯盖上沿周向依次交替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气溶胶生成装置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第一进气孔、导气座、吸嘴和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包括雾化芯分气管和雾化芯盖,雾化芯盖插设在雾化芯分气管内,雾化芯分气管与雾化芯盖之间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导气通道,导气通道与雾化芯盖的内孔经由雾化芯盖的端部相导通;导气座上设置有出气孔,出气孔与吸嘴相连通;第一进气孔与导气通道相连通,雾化芯盖的内孔与出气孔相连通;或,第一进气孔与雾化芯盖的内孔导通,导气通道与出气孔相连通该雾化芯设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储液腔内,雾化芯包括:雾化芯包括: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包括雾化芯分气管和雾化芯盖,雾化芯盖和雾化芯分气管均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雾化芯盖插设在雾化芯分气管内,雾化芯分气管与雾化芯盖之间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导气通道,导气通道与雾化芯盖的内孔经由雾化芯盖的端部相导通,即导气通道与雾化芯盖的内孔通过雾化芯盖的端部的空间相导通,形成回气通道,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使得雾化芯分气管与雾化芯盖之间能紧密连接的同时,又能均匀的导通气路,尤其适用于从上方导气的结构;第一进气孔与导气通道相连通,雾化芯盖的内孔与出气孔相连通,可以使气流从第一进气孔流入并依次经由导气通道、雾化芯盖的内孔流入至导气座的出气孔出气最终流出至气溶胶生成装置外;或,第一进气孔与雾化芯盖的内孔导通,导气通道与出气孔相连通,可以使气流从第一进气孔流入并依次经由雾化芯盖的内孔、导气通道流入至导气座的出气孔出气最终流出至气溶胶生成装置外,因此提供了多种气流流通方式,气道方向具有多变、多方向变化,可以搭配不同的雾化装置,更具有灵活运用特点,丰富了产品类型,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完全独立的气道解决了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由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回气通道的结构导致回气困难使整个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雾化性能不佳的问题,提高了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雾化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雾化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组件的轴向方向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处的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雾化芯分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雾化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组件的径向方向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B-B处的截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雾化芯分气管;2、雾化芯盖;3、进液孔;4、导气通道;5、雾化芯座;6、加热组件;7、吸液棉;20、上壳;21、第一进气孔;22、导气座;221、出气孔;23、液封座;24、吸嘴;25、方案板;26、咪头;31、第一分气管;32、第二分气管;41、第一分气座;411、第二导气管;412、第一过气孔;42、第一雾化芯分气头;421、过气腔;422、第一导气管;423、环形槽;43、第二雾化芯分气头;50、电池;60、储液腔;70、下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第一进气孔21、导气座22、吸嘴24和雾化组件,第一进气孔21可以是充电插口,雾化组件包括雾化芯分气管1和雾化芯盖2,雾化芯盖2和雾化芯分气管1均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雾化芯盖2插设在雾化芯分气管1内,雾化芯分气管1与雾化芯盖2之间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导气通道4,导气通道4与雾化芯盖2的内孔经由雾化芯盖2的端部相导通;
导气座22上设置有出气孔221,出气孔221与吸嘴24相连通;第一进气孔21与导气通道4相连通,雾化芯盖2的内孔与出气孔221相连通;或者,第一进气孔21与雾化芯盖2的内孔导通,导气通道4与出气孔221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包括第一进气孔21、导气座22、吸嘴24和雾化组件,第一进气孔21可以是充电插口,雾化组件设于储液腔60内,雾化组件包括雾化芯分气管1和雾化芯盖2,雾化芯盖2和雾化芯分气管1均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雾化芯盖2插设在雾化芯分气管1内,雾化芯分气管1与雾化芯盖2之间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导气通道4,导气通道4与雾化芯盖2的内孔经由雾化芯盖2的端部相导通;具体的,导气通道4与雾化芯盖2的内孔通过雾化芯盖2的端部的空间相导通,形成回气通道,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使得雾化芯分气管1与雾化芯盖2之间能紧密连接的同时,又能均匀的导通气路,尤其适用于从上方导气的结构,雾化组件气流的方向可以是从上方导气的结构流入导气通道4然后经由雾化芯盖2的端部流入至雾化芯盖2的内孔,然后从雾化芯盖2的内孔流出,也可以是从上方导气的结构流入雾化芯盖2的内孔然后经由雾化芯盖2的端部流入至导气通道4内,然后从导气通道4内流出;
导气座22上设置有出气孔221,出气孔221与吸嘴24相连通;第一进气孔21与导气通道4相连通,雾化芯盖2的内孔与出气孔221相连通,具体的,由于导气座22上设置有出气孔221,通过第一进气孔21进气,通过导气座22的出气孔221出气;第一进气孔21与导气通道4相连通,雾化芯盖2的内孔与出气孔221相连通,可以使气流从第一进气孔21流入并依次经由导气通道4、雾化芯盖2的内孔流入至导气座22的出气孔221出气最终流出至气溶胶生成装置外;
或者,
第一进气孔21与雾化芯盖2的内孔导通,导气通道4与出气孔221相连通,具体的,由于第一进气孔21与雾化芯盖2的内孔导通,导气通道4与出气孔221相连通,可以使气流从第一进气孔21流入并依次经由雾化芯盖2的内孔、导气通道4流入至导气座22的出气孔221出气最终流出至气溶胶生成装置外,因此提供了多种气流流通方式,气道方向具有多变、多方向变化,可以搭配不同的雾化装置,更具有灵活运用特点,丰富了产品类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完全独立的气道解决了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由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回气通道的结构导致回气困难使整个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雾化性能不佳的问题,提高了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雾化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
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第一分气管31、第二分气管32和分气组件,第一分气管31的第一端与第一进气孔21相导通,第二分气管32的第一端与出气孔221相导通;分气组件能够将第一分气管31的第二端与导气通道4相导通,第二分气管32的第二端与雾化芯盖2的内孔相连通;或,
分气组件能够将第二分气管32的第二端与导气通道4相导通,第一分气管31的第二端与雾化芯盖2的内孔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第一分气管31、第二分气管32和分气组件,第一分气管31的第一端与第一进气孔21相导通,第二分气管32的第一端与导气座22的出气孔221相导通;分气组件能够将第一分气管31的第二端与导气通道4相导通,第二分气管32的第二端与雾化芯盖2的内孔相连通,由于第一分气管31的第一端与第一进气孔21相导通,分气组件能够将第一分气管31的第二端与导气通道4相导通,第二分气管32的第一端与导气座22的出气孔221相导通,第二分气管32的第二端与雾化芯盖2的内孔相连通,因此,可以使气流从第一进气孔21流入并依次经由第一分气管31、分气组件、导气通道4、雾化芯盖2的内孔、分气组件、第二分气管32流入至导气座22的出气孔221出气最终流出至气溶胶生成装置外。
或者,分气组件能够将第二分气管32的第二端与导气通道4相导通,第一分气管31的第二端与雾化芯盖2的内孔相连通,由于第一分气管31的第一端与第一进气孔21相导通,分气组件能够将第一分气管31的第二端与雾化芯盖2的内孔相连通,第二分气管32的第一端与导气座22的出气孔221相导通,第二分气管32的第二端与导气通道4相导通,因此,可以使气流从第一进气孔21流入并依次经由第一分气管31分气组件、雾化芯盖2的内孔、导气通道4、分气组件、第二分气管32流入至导气座22的出气孔221出气最终流出至气溶胶生成装置外,因此分气组件能够使气流流向的转换,实现两条不同的气流流向,气道方向具有多变、多方向变化,可以搭配不同的雾化装置雾化装置,更具有灵活运用特点,丰富了产品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
分气组件包括贴合设置的第一分气座41和第一雾化芯分气头42,第一雾化芯分气头42位于第一分气座41远离第一分气管31的一侧,第一雾化芯分气头42朝向第一分气座41的一侧具有过气腔421,第一雾化芯分气头42具有第一端与过气腔421连通的第一导气管422,第一导气管422的第二端插设在雾化芯盖2的内孔内;第一分气座41具有第二导气管411和第一过气孔412,第一过气孔412的第一端与过气腔421相导通,第二导气管411的第一端与导气通道4相导通;第二导气管411的第二端与第一分气管31的第二端相导通,第一过气孔412的第二端与第二分气管32的第二端相导通;或者,第一过气孔412的第二端与第一分气管31的第二端相导通,第二分气管32的第二端与第二导气管411的第二端相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分气组件包括贴合设置的第一分气座41和第一雾化芯分气头42,第一雾化芯分气头42位于第一分气座41远离第一分气管31的一侧,第一雾化芯分气头42朝向第一分气座41的一侧具有过气腔421,第一雾化芯分气头42具有第一端与过气腔421连通的第一导气管422,第一导气管422的第二端插设在雾化芯盖2的内孔内;第一分气座41具有第二导气管411和第一过气孔412,第一过气孔412的第一端与过气腔421相导通,第二导气管411的第一端与导气通道4相导通;第二导气管411的第二端与第一分气管31的第二端相导通,第一过气孔412的第二端与第二分气管32的第二端相导通,由于,第一分气座41具有第二导气管411和第一过气孔412,第一过气孔412的第一端与过气腔421相导通,第二导气管411的第一端与导气通道4相导通,可以使气流从第一进气孔21流入并依次经由第一分气管31、分气组件(分气组件的第一分气座41的第二导气管411,其中,第二导气管411可以穿过第一雾化芯分气头42与导气通道4相导通)、导气通道4、雾化芯盖2的内孔、分气组件(第一雾化芯分气头42的第一导气管422、第一雾化芯分气头42的过气腔421、第一分气座41的第一过气孔412)、第二分气管32流入至导气座22的出气孔221出气最终流出至气溶胶生成装置外。
或者,第一过气孔412的第二端与第一分气管31的第二端相导通,第二分气管32的第二端与第二导气管411的第二端相导通,由于,第一过气孔412的第二端与第一分气管31的第二端相导通,第二分气管32的第二端与第二导气管411的第二端相导通,可以使气流从第一进气孔21流入并依次经由第一分气管31、分气组件(第一雾化芯分气头42的第一导气管422、第一雾化芯分气头42的过气腔421、第一分气座41的第一过气孔412)、导气通道4、雾化芯盖2的内孔、分气组件(分气组件的第一分气座41的第二导气管411)、第二分气管32流入至导气座22的出气孔221出气最终流出至气溶胶生成装置外。
因此本实施例的分气组件的第一分气座41和第一雾化芯分气头42相互配合能够使气流流向的转换,实现两条不同的气流流向,丰富了产品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
分气组件还包括第二雾化芯分气头43,第二雾化芯分气头43为管状结构,第二雾化芯分气头43贴合设置在第一雾化芯分气头42远离第一分气座41的一侧,第一雾化芯分气头42朝向第二雾化芯分气头43的一侧设置有环形槽423,第二导气管411的第一端位于环形槽423内,第一导气管422的第二端经由第二雾化芯分气头43的内孔插设雾化芯盖2的内孔内,第一导气管422的外壁与第二雾化芯分气头43的内孔间隙配合,以将环形槽423与导气通道4相导通,第二雾化芯分气头43远离第一雾化芯分气头42的一端插设在雾化芯分气管1内。
在本实施例中,分气组件还包括第二雾化芯分气头43,第二雾化芯分气头43为管状结构,第二雾化芯分气头43贴合设置在第一雾化芯分气头42远离第一分气座41的一侧,第一雾化芯分气头42朝向第二雾化芯分气头43的一侧设置有环形槽423,第二导气管411的第一端位于环形槽423内,第一导气管422的第二端经由第二雾化芯分气头43的内孔插设雾化芯盖2的内孔内,第一导气管422的外壁与第二雾化芯分气头43的内孔间隙配合,以将环形槽423与导气通道4相导通,由于第一导气管422的外壁与第二雾化芯分气头43的内孔间隙配合,可以使雾化芯分气管1内壁与第一导气管422的外壁形成一定的间隙,使导气通道4与环形槽423可以导通,第二雾化芯分气头43远离第一雾化芯分气头42的一端插设在雾化芯分气管1内,防止第二雾化芯分气头43与雾化芯分气管1之间漏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
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上壳20,第一进气孔21设置在上壳20上,上壳20内设置有液封座23,液封座23上具有咪头安装腔,咪头安装腔内设置有咪头26,咪头安装腔与第一进气孔21相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上壳20,第一进气孔21设置在上壳20上,上壳20内设置有液封座23,液封座23上具有咪头安装腔,咪头安装腔内设置有咪头26,咪头安装腔与第一进气孔21相导通,由于,咪头安装腔本身与导气座22上设置有出气孔221相导通,因此,气流也可以从第一进气孔21流入并经由咪头安装腔驱动咪头26工作,本实施例的进气口(第一进气孔21)设置在靠近顶部的位置,更不容易从底部漏油,且本实施例除了主气路,还为咪头26设置一单独的气路,能避免因本实施例的气路较长而影响咪头26的灵敏度,同时也能保留较佳的雾化雾化液生成气溶胶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
上壳20内还设置有方案板25,第一进气孔21设置在方案板25的上方,方案板25具有将方案板25靠近第一进气孔21的一侧与远离第一进气孔21的一侧导通的第二过气孔,导气座22设置在方案板25的邻侧,出气孔221与吸嘴24相导通,液封座23间隔设置在方案板25与导气座22的下方,咪头安装腔设置在液封座23朝向方案板25的一侧,第一分气管31的第一端插设在液封座23上,且与液封座23朝向第一进气孔21的一侧相导通,第一分气管31的第一端和第二分气管32的第一端均插设在液封座23上,且第一分气管31与液封座23朝向第一进气孔21的一侧相导通第二分气管32的第一端与咪头安装腔相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上壳20内还设置有方案板25,第一进气孔21设置在方案板25的上方,方案板25具有将方案板25靠近第一进气孔21的一侧与远离第一进气孔21的一侧导通的第二过气孔,导气座22设置在方案板25的邻侧,出气孔221与吸嘴24相导通,液封座23间隔设置在方案板25与导气座22的下方,咪头安装腔设置在液封座23朝向方案板25的一侧,第一分气管31的第一端和第二分气管32的第一端均插设在液封座23上,且第一分气管31与液封座23朝向第一进气孔21的一侧相导通,第二分气管32的第一端与咪头安装腔相导通。由于,第一进气孔21设置在方案板25的上方,方案板25具有将方案板25靠近第一进气孔21的一侧与远离第一进气孔21的一侧导通的第二过气孔,因此,气流通过第一进气孔21经由方案板25上的第二过气孔导流至液封座23与方案板25之间,第一分气管31的第一端插设在液封座23上,因此液封座23与方案板25之间的气流流入至第一分气管31内,形成流入第一分气管31的进气气流通道;出气孔221与吸嘴24相导通,第二分气管32的第一端与咪头安装腔相导通,形成第二分气管32的出气气流通道,普通的气路是通过下部进气驱动咪头,本实施例可以通过第一进气孔21和/或下部进气驱动咪头,避免其中一路气路不通畅而影响咪头26的灵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
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下壳70,下壳70设置在上壳20的下方,雾化组件设置在下壳70内,且位于下壳70的底部,下壳70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进气孔。
在本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下壳70,下壳70设置在上壳20的下方,雾化组件设置在下壳70内,且位于下壳70的底部,下壳70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进气孔,即传统的底部进气方式,传统的底部进气方式可以对上述的第一进气孔21方式进形进气气流的补充,提高到导流效果,避免因本实施例的气路较长而影响咪头26的灵敏度,同时也能保留较佳的雾化雾化液生成气溶胶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
雾化组件还包括雾化芯座5,雾化芯座5插设在雾化芯盖2内,雾化芯盖2内设置有加热组件6,雾化芯座5内填充有吸液棉。
在本实施例中,雾化组件还包括雾化芯座5,雾化芯座5插设在雾化芯盖2内,雾化芯盖2内设置有加热组件6,通过加热组件6对雾化液进行雾化,使得气流可以携带气溶胶流出,供用户吸食;雾化芯座5内填充有吸液棉,通过吸液棉将进液孔3导入至雾化芯盖2的雾化液均匀的导流至加热组件6上,提高雾化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
第一分气管31与第二分气管32之间设置有电池容纳腔,电池容纳腔内设置有电池50,加热组件6与电池50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气管31与第二分气管32之间设置有电池容纳腔,电池容纳腔内设置有电池50,当雾化芯包括加热组件6时,加热组件6与电池50电连接,通过电池50对雾化芯的加热组件6进行加热,使加热组件6对雾化液进行雾化,使得气流可以携带气溶胶流出,供用户吸食。
在一些实施例中:
雾化芯盖2上设置有沿径向贯穿雾化芯盖2的进液孔3,进液孔3为多个,导气通道4为多个,多个导气通道4和多个进液孔3在雾化芯盖2上沿周向依次交替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雾化芯盖2上设置有沿径向贯穿雾化芯盖2的进液孔3,进液孔3与储液腔60相导通,将储液腔60内的雾化液到的导入雾化芯内进行雾化,以产生气溶胶,进液孔3为多个,导气通道4为多个,可以提高导气效果,多个导气通道4和多个进液孔3在雾化芯盖2上沿周向依次交替布置,使进液孔3与导气通道4相互错开,防止漏液。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进气孔、导气座、吸嘴和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芯分气管和雾化芯盖,所述雾化芯盖插设在所述雾化芯分气管内,所述雾化芯分气管与所述雾化芯盖之间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导气通道,所述导气通道与所述雾化芯盖的内孔经由所述雾化芯盖的端部相导通;
所述导气座上设置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吸嘴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孔与所述导气通道相连通,所述雾化芯盖的内孔与所述出气孔相连通;或,
所述第一进气孔与所述雾化芯盖的内孔导通,所述导气通道与所述出气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第一分气管、第二分气管和分气组件,所述第一分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气孔相导通,所述第二分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气孔相导通;所述分气组件能够将所述第一分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导气通道相导通,所述第二分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雾化芯盖的内孔相连通;或,
所述分气组件能够将所述第二分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导气通道相导通,所述第一分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雾化芯盖的内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气组件包括贴合设置的第一分气座和第一雾化芯分气头,所述第一雾化芯分气头位于所述第一分气座远离所述第一分气管的一侧,所述第一雾化芯分气头朝向所述第一分气座的一侧具有过气腔,所述第一雾化芯分气头具有第一端与所述过气腔连通的第一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的第二端插设在所述雾化芯盖的内孔内;所述第一分气座具有第二导气管和第一过气孔,所述第一过气孔的第一端与所述过气腔相导通,所述第二导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导气通道相导通;所述第二导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分气管的第二端相导通,所述第一过气孔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分气管的第二端相导通;或,
所述第一过气孔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分气管的第二端相导通,所述第二分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导气管的第二端相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气组件还包括第二雾化芯分气头,所述第二雾化芯分气头为管状结构,所述第二雾化芯分气头贴合设置在所述第一雾化芯分气头远离所述第一分气座的一侧,所述第一雾化芯分气头朝向所述第二雾化芯分气头的一侧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第二导气管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第一导气管的第二端经由所述第二雾化芯分气头的内孔插设所述雾化芯盖的内孔内,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外壁与所述第二雾化芯分气头的内孔间隙配合,以将所述环形槽与所述导气通道相导通,所述第二雾化芯分气头远离所述第一雾化芯分气头的一端插设在所述雾化芯分气管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上壳,所述第一进气孔设置在所述上壳上,所述上壳内设置有液封座,所述液封座上具有咪头安装腔,所述咪头安装腔内设置有咪头,所述咪头安装腔与所述第一进气孔相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壳内还设置有方案板,所述第一进气孔设置在所述方案板的上方,所述方案板具有将所述方案板靠近所述第一进气孔的一侧与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孔的一侧导通的第二过气孔,所述导气座设置在所述方案板的邻侧,所述出气孔与所述吸嘴相导通,所述液封座间隔设置在所述方案板与所述导气座的下方,所述咪头安装腔设置在所述液封座朝向所述方案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分气管的第一端插设在所述液封座上,且与所述液封座朝向所述第一进气孔的一侧相导通,所述第一分气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分气管的第一端均插设在所述液封座上,且所述第一分气管与所述液封座朝向所述第一进气孔的一侧相导通,所述第二分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咪头安装腔相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下壳,所述下壳设置在所述上壳的下方,所述雾化组件设置在所述下壳内,且位于所述下壳的底部,所述下壳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进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雾化芯座,所述雾化芯座插设在所述雾化芯盖内,所述雾化芯盖内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雾化芯座内填充有吸液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气管与所述第二分气管之间设置有电池容纳腔,所述电池容纳腔内设置有电池,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雾化芯盖上设置有沿径向贯穿所述雾化芯盖的进液孔,所述进液孔为多个,所述导气通道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气通道和多个所述进液孔在所述雾化芯盖上沿周向依次交替布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15382.4U CN218245660U (zh) | 2022-09-22 | 2022-09-22 |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15382.4U CN218245660U (zh) | 2022-09-22 | 2022-09-22 |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245660U true CN218245660U (zh) | 2023-01-10 |
Family
ID=84715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515382.4U Active CN218245660U (zh) | 2022-09-22 | 2022-09-22 |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245660U (zh) |
-
2022
- 2022-09-22 CN CN202222515382.4U patent/CN21824566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179148U (zh) |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气液平衡元件 | |
CN110403246B (zh)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
KR102342598B1 (ko) | 보텀 컵 커버 및 버너 및 가스기기 | |
CN116076793A (zh)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
CN111011933A (zh)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
CN109315840B (zh) | 陶瓷发热体及其组成的雾化器 | |
CN105286089B (zh) |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 |
CN113545527A (zh) | 气溶胶发生装置 | |
CN210545798U (zh) | 喷雾机 | |
CN218245660U (zh) |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206525551U (zh) | 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 |
CN218483775U (zh)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06472850U (zh) | 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 |
CN217446666U (zh) | 陶瓷加热体、雾化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217364699U (zh) | 横向导液的电子烟雾化器 | |
CN219020200U (zh) | 一种雾化芯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219069464U (zh) |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217826755U (zh) | 防渗漏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7771439U (zh) | 一种导气组件、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设备 | |
CN113100492B (zh)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115944116A (zh) |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213188082U (zh)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
CN115778014A (zh) | 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 | |
CN115053997A (zh)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3819839U (zh)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