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25551U - 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25551U
CN206525551U CN201621403948.2U CN201621403948U CN206525551U CN 206525551 U CN206525551 U CN 206525551U CN 201621403948 U CN201621403948 U CN 201621403948U CN 206525551 U CN206525551 U CN 2065255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er
atomization core
base
electronic cigarett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0394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cwel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0394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255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255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255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烟及其雾化器。其中,雾化器包括雾化器本体、底座和雾化芯;底座与雾化器本体连接,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第一阳极连接件,底座本体和第一阳极连接件绝缘连接;雾化芯与雾化器本体连接,且雾化芯收容于雾化器本体内;雾化芯包括雾化组件、阴极连接件和第二阳极连接件,阴极连接件和第二阳极连接件绝缘连接,雾化组件分别与阴极连接件和第二阳极连接件电连接;底座本体和阴极连接件抵接电连接,且第一阳极连接件与第二阳极连接件抵接电连接。上述的电子烟及其雾化器,雾化芯收容在雾化器本体内。通过将底座上的两个电极分别与雾化芯上的两个电极对应抵接电连接,使得底座和雾化芯之间的电连接结构简单,电连接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背景技术
电子烟又名虚拟香烟、电子雾化器。电子烟一般包括雾化芯和底座。雾化芯上分别设有雾化芯阴极和雾化芯阳极,底座上分别设有底座阴极和底座阳极,雾化芯阴极需要和底座阴极电连接,雾化芯阳极需要和底座阳极电连接。一般的电连接方式易造成底座和雾化芯之间的电连接结构复杂,电连接易出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子烟的雾化芯和底座之间的电连接结构复杂、电连接易出故障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一种电子烟的雾化器,包括:
雾化器本体;
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雾化器本体连接;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第一阳极连接件,所述底座本体和所述第一阳极连接件绝缘连接;及
雾化芯,所述雾化芯与所述雾化器本体连接,且所述雾化芯收容于所述雾化器本体内;所述雾化芯包括雾化组件、阴极连接件和第二阳极连接件,所述阴极连接件和所述第二阳极连接件绝缘连接,所述雾化组件分别与所述阴极连接件和所述第二阳极连接件电连接;
所述底座本体和所述阴极连接件抵接电连接,且所述第一阳极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阳极连接件抵接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本体面向所述雾化芯的表面上设有凸环,所述凸环与所述雾化芯的所述阴极连接件抵接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本体面向所述雾化芯的表面上设有套接件,所述套接件呈环状,所述套接件与所述凸环同心设置,所述套接件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凸环的外径,所述底座还包括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夹设于所述套接件与所述凸环之间,所述第一密封环分别与所述雾化器本体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和所述雾化芯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抵接,从而防止烟液从所述雾化器本体与所述雾化芯之间的缝隙漏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芯还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开设有雾化腔,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的进液孔,所述雾化组件位于所述外壳内;及
第二绝缘套,所述第二绝缘套套设于所述第二阳极连接件外,所述阴极连接件套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套外,所述阴极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绝缘套与所述第二阳极连接件绝缘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包括:
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发热体分别与所述第二阳极连接件和所述阴极连接件电连接;及
导液体,所述导液体套设在所述发热体外,所述导液体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发热体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本体包括:
通气组件,所述通气组件与所述底座本体连接;所述通气组件上开设有容置腔、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均连通外界和所述容置腔,所述雾化芯与所述通气组件连接,且所述雾化芯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内;及
储液组件,所述储液组件包括套管部和连接部,所述套管部套设于所述通气组件上,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通气组件和所述套管部连接,且所述连接部、所述通气组件和所述套管部围成储液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本体上开设有滞气腔,所述滞气腔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组件包括:
内管,所述内管外壁上分布有至少一个构成所述进气通道的进气槽,每个所述进气槽沿所述内管的轴向延伸,所述内管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贯通所述内管内外表面的第一通液孔;及
外管,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上,且所述第一通液孔与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外管相互隔离;所述外管上开设有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第二通液孔,所述第一通液孔与所述第二通液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管内壁上还开设有滞液槽,所述雾化芯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后,所述滞液槽环设在所述雾化芯的外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通过铆接的方式连为一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管的一端加工有抵持部,所述抵持部能够与所述储液组件的所述套管部的一端抵接,所述储液组件的所述连接部采用螺纹连接在所述外管上,并能够使得所述连接部压紧所述套管部的另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烟的雾化器还包括顶座,所述顶座包括: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通气组件连接,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及
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固定部转动连接,所述盖板上开设有第二进气口,转动所述盖板,能够调节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孔的重合面积。
一种电子烟,包括供电装置和以上所述的电子烟的雾化器,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电子烟的雾化器电连接。
上述的电子烟及其雾化器,雾化器的雾化芯收容在雾化器本体内。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第一阳极连接件,雾化芯包括阴极连接件和第二阳极连接件,底座本体作为阴极,能够与雾化芯的阴极连接件抵接电连接,且第一阳极连接件与第二阳极连接件抵接电连接。通过将底座上的两个电极分别与雾化芯上的两个电极对应抵接,使得底座和雾化芯之间的电连接结构简单,电连接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电子烟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烟的雾化器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电子烟的雾化器的爆炸图;
图4为图2所示电子烟的通气组件的剖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电子烟的通气组件的爆炸图;
图6为图2所示电子烟的底座的剖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电子烟的底座的爆炸图;
图8为图6所示电子烟的底座本体的立体图;
图9为图2所示电子烟的雾化芯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所示电子烟的雾化芯的爆炸图;
图11为图2所示电子烟的顶座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考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电子烟60包括雾化器10和供电装置20,供电装置20与雾化器10电连接,供电装置20能够为电子烟60的雾化器10供电。雾化器10包括雾化器本体、雾化芯200和底座400。雾化器本体进一步包括通气组件100和储液组件300。
底座400与雾化器本体连接,底座进一步包括底座本体410和第一阳极连接件440,底座本体410作为阴极,第一阳极连接件440与底座本体410绝缘连接。
雾化芯200与雾化器本体连接,且雾化芯200收容在雾化器本体内。雾化芯200包括雾化组件220、第二阳极连接件231和阴极连接件235,第二阳极连接件231和阴极连接件235绝缘连接,雾化组件220分别与阴极连接件235和第二阳极连接件231电连接。
底座本体410和阴极连接件235抵接电连接,且第一阳极连接件440与第二阳极连接件231抵接电连接。底座本体410和第一阳极连接件440能够分别与供电装置20的阴极和阳极对应电连接,从而实现供电装置20为雾化器10的雾化芯200供电,雾化芯200的雾化组件220通电后能够对烟液进行雾化。
上述的电子烟60及其雾化器10,雾化器10的雾化芯200收容在雾化器本体内。底座400包括底座本体410和第一阳极连接件440,雾化芯200包括阴极连接件235和第二阳极连接件231,底座本体410作为底座阴极,能够和雾化芯200的阴极连接件235抵接电连接,且底座400的第一阳极连接件440与第二阳极连接件231抵接电连接。通过将底座400上的两个电极分别与雾化芯200上的两个电极对应抵接,使得底座400和雾化芯200之间的电连接结构简单,电连接稳定可靠。
同时参考图4,一实施例中的通气组件100上开设有容置腔121、进气通道30和出气通道40,进气通道30和出气通道40均与外界连通,且进气通道30和出气通道40均与容置腔121连通。进气通道30用于将外界空气引入电子烟60的雾化器10内,出气通道40则用于将雾化的烟气引出雾化器10。在一实施例中,通气组件100可拆卸连接至底座400上。在其他实施例中,通气组件100也可以与底座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电子烟60的雾化器10还可以包括顶座500,顶座500与通气组件100连接。在一实施例中,雾化器1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烟嘴600,烟嘴600连接在通气组件100远离底座400的一端,烟嘴600呈管状,烟嘴600上开设有出气孔,且出气孔与出气通道40连通。
储液组件300进一步包括套管部310和连接部320,套管部310套设在通气组件100上,套管部310的一端与通气组件100连接,套管部310的另一端与连接部320连接,连接部320进一步和通气组件100连接,连接部320、通气组件100和套管部310围成了储液腔50。在一实施例中,套管部310采用了透明的圆管,以便于查看储液腔50内的烟液余量。
参考图4和图5,一实施例中的通气组件100包括外管110和内管120,为简化内管120和外管110的连接,内管120和外管110的连接采用了铆接的形式。通过将外管110套设在内管120外,内管120与外管110即可形成紧密配合。在一实施例中,为简化储液组件300与通气组件100的连接结构,外管110的一端加工出了抵持部115,抵持部115能够与储液组件300的套管部310的一端抵接,储液组件300的连接部320采用螺纹连接在外管110上,并能够使得连接部320压紧套管部310的另一端,进而使连接部320、外管110和套管部310围成密封的储液腔50。
进气通道30位于内管120的管壁外侧,容置腔121则位于内管120的管壁内侧,容置腔121里可安装雾化器10的雾化芯200。内管120的外壁上开设有构成进气通道30的进气槽124,进气槽124沿内管120的轴向延伸。进气槽124可以为多个,多个进气槽124可以沿内管120的外壁的周向均匀分布。内管120上还开设有贯通内管120内外表面的第一通液孔123,第一通液孔123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通液孔123可以沿内管120的外壁的周向均匀分布。第一通液孔123与进气槽124通过内管120与外管110的紧密配合而相互隔离。
外管110上开设有贯穿外管110内外表面的第二通液孔111,第二通液孔111与储液腔50连通,第二通液孔111也可以为多个,第二通液孔111可以沿外管110的外壁的周向均匀分布。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通液孔111的数量及位置与第一通液孔123的数量及位置对应相同。外管110套设在内管120外并与内管120形成紧密的配合后,第二通液孔111与第一通液孔123连通,从而可以使得储液腔50内的烟液通过第一通液孔123和第二通液孔111流入内管120中。
在一实施例中,雾化芯200大致呈圆柱形,其内开设有雾化腔210。雾化芯200与内管120连接,且雾化芯200收容于内管120的容置腔121内,但内管120管壁内侧开设的容置腔121并非圆柱形,容置腔121的腔壁上加工了环绕内管120且向外凸的滞液槽125,雾化芯200安装在容置腔121内后,滞液槽125环设在雾化芯200的外围。滞液槽125使得内管120和雾化芯200之间始终存在间隙,从而使烟液能够滞留在该间隙中,有利于烟液进一步进入雾化芯200内的雾化腔210中,进而雾化。
在一实施例中,为使内管120在与外管110组装的过程中有效的定位,在外管110的内侧设有内管限位部113,内管120靠近底座400的一端设有凸缘127。通气组件100在组装过程中,外管110套设于内管120外,凸缘127能够与内管限位部113抵接,进而限制内管120在外管110中沿外管110轴线方向的移动。凸缘127与内管限位部113的配合,还能够用于第一通液孔123与第二通液孔111的定位,使内管120上的第一通液孔123和外管110上的第二通液孔111对齐。
同时参考图6和图7,在一实施例中,雾化器10的底座400还包括套接件420、第一密封环430和第一绝缘套450。底座本体410与通气组件100的外管110通过螺纹连接,第一绝缘套450卡设于底座本体410内。第一阳极连接件440进一步卡设于第一绝缘套450内,第一阳极连接件440通过第一绝缘套450与底座本体410绝缘连接,第一阳极连接件440用于与供电装置20的阳极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底座本体410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底座本体410能够导电,因此可以直接作为阴极使用,与供电装置20的阴极电连接。在雾化芯200安装于通气组件100的容置腔121内时,雾化芯200能够分别和底座本体410及第一阳极连接件440抵接电连接,进而实现供电装置20与雾化芯200之间的电连接,雾化芯200通电后即可对雾化腔210内的烟液进行雾化。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减缓气流的流速,使进气通道30中的气流进入雾化腔210之后能与雾化产生的烟雾充分混合,在底座400上还开设有滞气腔460。底座400与通气组件100的外管110通过螺纹连接为一体后,滞气腔460环设在第一阳极连接件440的外围,且滞气腔460与进气通道30连通。
同时参考图8,底座本体410面向雾化芯200的表面上还设有凸环411。套接件420设置在底座本体410面向雾化芯200的表面上,套接件420呈环状,其内径大于或等于凸环411的外径,套接件420套设在凸环411外,并与凸环411同心设置。第一密封环430设置在底座400面向雾化芯200的一侧,且第一密封环430夹设于套接件420与凸环411之间。
雾化器10组装过程中,在雾化芯200被安装于通气组件100的容置腔121内后,再将底座本体410与通气组件100的外管110螺接。此时,第一密封环430分别与内管120靠近底座400的一端和雾化芯200靠近底座400的一端抵接,使得内管120靠近底座400的一端和雾化芯200靠近底座400的一端的接合部位密封连接,从而可以防止烟液从内管120与雾化芯200之间的缝隙漏出。
套接件420、凸环411和第一阳极连接件440上均加工有进气通道30。在一实施例中,套接件420的内径与凸环411的外径相等,套接件420与凸环411组装成一体后,两者配合较为紧密,两者之间的进气通道30应当连通,以使滞气腔460能够与第一阳极连接件440上的进气通道30连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套接件420的内径可以大于凸环411的外径,套接件420套设在凸环411外部后,由于第一密封环430夹设在两者之间,套接件420能够通过第一密封环430与凸环411形成紧密的配合,但是两者间还是留有环形的空隙,在组装过程中,即使套接件420上的进气通道30未与凸环411上的进气通道30对齐,也能够使滞气腔460与第一阳极连接件440上的进气通道30连通。
进一步,第一阳极连接件440在加工过程中,既应当保证第一阳极连接件440上加工有进气通道30的一端能够与雾化芯200靠近底座400的一端抵接,还应当保证第一阳极连接件440上的进气通道30不会被凸环411的外壁封闭,以使滞气腔460能够与第一阳极连接件440上的进气通道30连通。参考图9和图10,一实施例中的雾化芯200包括外壳240、雾化组件220和雾化芯电极230。雾化芯电极230进一步包括第二阳极连接件231、第二绝缘套233和阴极连接件235。雾化组件220进一步包括导液体223和发热体225。
雾化芯200大体呈圆柱形,雾化腔210位于外壳240内,外壳240上开设有与雾化腔210连通的进液孔241,进液孔241可以有多个,多个进液孔241可以沿外壳240的周向均匀分布,雾化腔210分别与进气通道30和出气通道40连通。烟液能够在雾化腔210内进行雾化,并与从进气通道30引入的空气混合。雾化芯200与通气组件100的连接,既可以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例如铆接或螺纹连接,也可以采用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例如焊接。
再参考图2,由于内管120中加工有滞液槽125,雾化芯200安装于通气组件100的内管120中后,滞液槽125环设在雾化芯200的外壳240的外围,雾化芯200的进液孔241不会被内管120的管壁挡住,内管120的管壁与雾化芯200的外壳240之间始终存在间隙,在组装雾化器10的过程中,就不需要将雾化芯200上的进液孔241与内管120上的第一通液孔123对准,组装更加方便。进液孔241连通了滞液槽125和雾化腔210,使得滞液槽125内的烟液能够进入雾化腔210。
雾化芯电极230设置在雾化芯200的靠近底座400的一端,雾化芯电极230分别与底座本体410和第一阳极连接件440抵接电连接,且雾化芯电极230与雾化组件220电连接,从而使得供电装置20能够为雾化芯200供电。
具体的,第二阳极连接件231与雾化组件220电连接,且第二阳极连接件231与第一阳极连接件440抵接电连接。第二阳极连接件231为管状,进气通道30位于第二阳极连接件231的管内,在底座400通过螺纹与通气组件100的外管110螺接后,第二阳极连接件231与第一阳极连接件440抵接电连接,且第二阳极连接件231上的进气通道30与第一阳极连接件440上的进气通道30连通。
第二绝缘套233套设于第二阳极连接件231外,阴极连接件235套设于第二绝缘套233外,阴极连接件235通过第二绝缘套233与第二阳极连接件231绝缘连接。阴极连接件235与雾化组件220电连接,且阴极连接件235通过底座400的凸环411与底座本体410抵接电连接。
由于在底座400上加工了凸环411,底座400与通气组件100的外管110通过螺纹连接后,凸环411(即底座阴极)作为底座本体410的一部分,能够直接和雾化芯200的阴极连接件235(即雾化芯阴极)抵接电连接,且底座400的第一阳极连接件440(即底座阳极)与雾化芯200的第二阳极连接件231(即雾化芯阳极)抵接电连接。
常规的电连接方式中,一般通过底座本体410与通气组件100的连接,再通过通气组件100与雾化芯200的连接,使得底座阴极与雾化芯阴极电连接。这种电连接方式,不仅容易造成电连接结构复杂,而且由于中间连接件的存在,容易造成电路的电阻增大,还有可能造成电路连接不可靠、易出故障。通过在底座本体410上加工出凸环411,并使凸环411与雾化芯200的阴极连接件235抵接电连接,不仅极大地简化了电路结构、减小了连接电路的电阻,而且能够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
为与外壳240的形状相适配,第二阳极连接件231、第二绝缘套233和阴极连接件235均加工成了管状。在一实施例中,雾化芯电极230安装于雾化芯200的外壳240内后,外壳240套设在阴极连接件235外,第二阳极连接件231则向底座400的方向外凸出来。第二阳极连接件231、第二绝缘套233和阴极连接件235的管状外壁上还加工有用于抵持的结构,以使雾化芯电极230安装于雾化芯200的外壳240内后,在底座400的第一阳极连接件440和凸环411的抵接作用下,雾化芯电极230不会沿雾化芯200轴线方向移动,从而保证底座400与雾化芯200电连接的稳定性。
雾化组件220位于外壳240内,雾化组件220的功能是将进入雾化腔210内的烟液雾化。其中,发热体225呈管状,并被套设在外壳240内,发热体225分别与第二阳极连接件231和阴极连接件235电连接。在第二阳极连接件231和阴极连接件235分别与供电装置20的阳极和阴极导通时,发热体225能够发热,使得发热体225内部和周围的的烟液雾化。导液体223套设在发热体225上,且导液体223位于外壳240与发热体225之间。导液体223的作用在于将滞液槽125内的烟液引至发热体225上。
在一实施例中,导液体223采用了海绵状的多孔材料,导液体223吸收滞液槽125内的烟液,并将烟液引至发热体225上,进而在发热体225上雾化。
在一实施例中,发热体225为管状的陶瓷发热体225。陶瓷发热体225为多孔的陶瓷材料,可以利用内部的孔隙吸收烟液。陶瓷发热体225在接通电源后能够发热,从而使得发热体225内部和周围的烟液温度升高,进而被雾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发热体225也可以为电阻丝,电阻丝通电后能够发热,使得电阻丝周围烟液被雾化,发热体225的作用不变。
再参考图4,为使雾化芯200在通气组件100的内管120中准确定位,在雾化芯200的外壳240上靠近底座400的一端设有凸台243,而在通气组件100的内管120的内侧靠近底座400的一端设有雾化芯限位部129。当雾化芯200沿内管120轴线方向安装于内管120的容置腔121内时,雾化芯200的一端与内管120抵接,雾化芯200的另一端与底座400的第一阳极连接件440抵接,雾化芯200在底座400的压紧力作用下沿内管120轴线向前移动,能够使得凸台243与雾化芯限位部129抵接,从而限制雾化芯200继续沿内管120轴线方向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为提高储液组件300的密封性能,储液组件300还包括第二密封环330和第三密封环340。第二密封环330卡设于连接部320上,第三密封环340卡设于外管110管壁远离底座400的一端。在连接部320通过螺纹与通气组件100的外管110连接时,连接部320通过第二密封环330压紧套管部310,并通过第三密封环340压紧外管110,使得连接部320与套管部310通过第二密封环330密封连接,并使得外管110通过第三密封环340与连接部320密封连接,进而可以防止储液腔50内的烟液泄露。
在一实施例中,为提高通气组件100的密封性能,通气组件100还包括第四密封环130。第四密封环130卡设于外管110管壁靠近底座400的一端,在底座400与外管110通过螺纹连接时,外管110能够通过第四密封环130压紧底座400,使得底座400与外管110密封连接,进而可以防止滞气腔460内的气体泄露。
在一实施例中,通气组件100还包括第五密封环140。同时参考图4,内管120的容置腔121远离底座400的一端的腔壁向内收缩形成了台阶,第五密封环140卡设于内管120中,该处台阶面向底座400的表面能够对第五密封环140起到抵持作用。在雾化芯200安装于容置腔121内时,雾化芯200远离底座400的一端能够通过第五密封环140压紧容置腔121的腔壁,使得雾化芯200与内管120密封连接。第五密封环140还可以使滞液槽125与出气通道40相互隔离,防止滞液槽125内的烟液流入出气通道40中。
同时参考图11,在一实施例中,雾化器10的顶座500包括固定部510和盖板520,盖板520与固定部510转动连接。固定部510呈管状,固定部510朝向雾化芯200的一端加工成了沿固定部510轴线方向向外突出的圆管状,该部分圆管能够铆接于通气组件100的内管120的管口中,与内管120形成紧密的连接。固定部510的外壁上开设有贯穿内外表面的第一进气口511,第一进气口511可以为多个,第一进气口511与进气通道30连通。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进气口511沿固定部510的管壁的周向延伸。固定部510的内部开设有出气通道40,在固定部510卡入通气组件100的内管120的管口中后,固定部510内的圆管使得进气通道30与出气通道40相互隔离,圆管内侧的出气通道40能够将雾化的烟气引出至电子烟60外。
盖板520同样呈管状,可以罩设在固定部510的远离雾化芯200的一端上,并能够通过盖板520的管壁将第一进气口511遮盖并封闭第一进气口511。盖板520的管壁上开设有贯穿盖板520管壁内外表面的第二进气口521,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进气口521沿盖板520的管壁的周向延伸。第二进气口521也可以为多个。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进气口521的形状、面积与第一进气口511的形状、面积对应相同。转动盖板520,能够通过盖板520的管壁封闭第一进气口511,再继续转动盖板520,则能够使第一进气口511从第二进气口521中露出,从而可以通过盖板520调节第一进气口511和第二进气口521的重合面积,进而调节进气气流的流量,以便根据用户个人的喜好调节电子烟60的烟雾的口感。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电子烟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雾化器本体;
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雾化器本体连接;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第一阳极连接件,所述底座本体和所述第一阳极连接件绝缘连接;及
雾化芯,所述雾化芯与所述雾化器本体连接,且所述雾化芯收容于所述雾化器本体内;所述雾化芯包括雾化组件、阴极连接件和第二阳极连接件,所述阴极连接件和所述第二阳极连接件绝缘连接,所述雾化组件分别与所述阴极连接件和所述第二阳极连接件电连接;
所述底座本体和所述阴极连接件抵接电连接,且所述第一阳极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阳极连接件抵接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面向所述雾化芯的表面上设有凸环,所述凸环与所述雾化芯的所述阴极连接件抵接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烟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面向所述雾化芯的表面上设有套接件,所述套接件呈环状,所述套接件与所述凸环同心设置,所述套接件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凸环的外径,所述底座还包括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夹设于所述套接件与所述凸环之间,所述第一密封环分别与所述雾化器本体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和所述雾化芯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抵接,从而防止烟液从所述雾化器本体与所述雾化芯之间的缝隙漏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还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开设有雾化腔,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的进液孔,所述雾化组件位于所述外壳内;及
第二绝缘套,所述第二绝缘套套设于所述第二阳极连接件外,所述阴极连接件套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套外,所述阴极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绝缘套与所述第二阳极连接件绝缘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烟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
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发热体分别与所述第二阳极连接件和所述阴极连接件电连接;及
导液体,所述导液体套设在所述发热体外,所述导液体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发热体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本体包括:
通气组件,所述通气组件与所述底座本体连接;所述通气组件上开设有容置腔、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均连通外界和所述容置腔,所述雾化芯与所述通气组件连接,且所述雾化芯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内;及
储液组件,所述储液组件包括套管部和连接部,所述套管部套设于所述通气组件上,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通气组件和所述套管部连接,且所述连接部、所述通气组件和所述套管部围成储液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烟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上开设有滞气腔,所述滞气腔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烟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组件包括:
内管,所述内管外壁上分布有至少一个构成所述进气通道的进气槽,每个所述进气槽沿所述内管的轴向延伸,所述内管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贯通所述内管内外表面的第一通液孔;及
外管,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外,且所述第一通液孔与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外管相互隔离;所述外管上开设有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第二通液孔,所述第一通液孔与所述第二通液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烟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内壁上还开设有滞液槽,所述雾化芯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后,所述滞液槽环设在所述雾化芯的外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烟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通过铆接的方式连为一体。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烟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一端加工有抵持部,所述抵持部能够与所述储液组件的所述套管部的一端抵接,所述储液组件的所述连接部采用螺纹连接在所述外管上,并能够使得所述连接部压紧所述套管部的另一端。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烟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座,所述顶座包括: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通气组件连接,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及
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固定部转动连接,所述盖板上开设有第二进气口,转动所述盖板,能够调节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孔的重合面积。
13.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装置和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烟的雾化器,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电子烟的雾化器电连接。
CN201621403948.2U 2016-12-20 2016-12-20 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Active CN2065255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03948.2U CN206525551U (zh) 2016-12-20 2016-12-20 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03948.2U CN206525551U (zh) 2016-12-20 2016-12-20 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25551U true CN206525551U (zh) 2017-09-29

Family

ID=59922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03948.2U Active CN206525551U (zh) 2016-12-20 2016-12-20 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2555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7150A (zh) * 2020-01-19 2020-04-28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气溶胶产生装置及雾化器与供电组件的连接方法
CN111480889A (zh) * 2020-05-04 2020-08-04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与510底座的连接结构及雾化器
WO2023019715A1 (zh) * 2021-08-19 2023-02-23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电子烟及其烟弹结构
WO2023138315A1 (zh) * 2022-01-23 2023-07-27 江门思摩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芯模块、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7150A (zh) * 2020-01-19 2020-04-28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气溶胶产生装置及雾化器与供电组件的连接方法
CN111480889A (zh) * 2020-05-04 2020-08-04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与510底座的连接结构及雾化器
WO2023019715A1 (zh) * 2021-08-19 2023-02-23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电子烟及其烟弹结构
WO2023138315A1 (zh) * 2022-01-23 2023-07-27 江门思摩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芯模块、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25551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CN204444258U (zh) 电子烟雾化器
CN206472850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CN205585322U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107072304B (zh) 雾化组件和具有该雾化组件的电子烟
US20220256925A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atomis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02618275U (zh) 电子烟及其吸嘴
CN107874323B (zh) 陶瓷雾化芯及其组成的雾化器
CN105996130B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US20140109921A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CN105768236B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WO2019174399A1 (zh) 具有双腔双气道雾化器的电子烟
CN204837999U (zh) 上端进气电子烟雾化器
CN203121010U (zh) 电子烟及其吸嘴
CN106983177B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105747282B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106418728A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106418718B (zh) 一种顶部逆向进气的电子烟雾化器
CN105962420A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和雾化组件
CN109619689A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206260840U (zh) 电池装置及带有该电池装置的电子烟
CN206729211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112772996A (zh) 主机、雾化装置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06507312U (zh) 电子烟
CN107156912A (zh) 一种用于电子烟的雾化器以及具有该雾化器的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treet guwu community Dongcai Industrial Zone No. 16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cwel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2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hu Dongcai Industrial Zone No. 16 8 2 floo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MAIKEWEIER CO., LTD.